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说说鱼儿》(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说说鱼儿》
教学内容:
1、儿歌《养鱼塘鱼儿多》;
2、词组:枢纽词“鱼”发散。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儿歌,发展幼儿的语言描述能力和词语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词组发散,发展幼儿言语生成转换能力;
3、形成幼儿对鱼类认知的整体结构。
教学准备:
先带领幼儿参观养鱼塘;图片“养鱼塘”。
教学程序与方法:音乐律动法导入活动。
第一步:感知操作,学习儿歌
1、儿歌欣赏法:教师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儿歌内容,随意用动作表演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第二步:形象表象,学习儿歌
2、生活联想法:教师启发引导幼儿“你们平时看到养鱼塘是怎样的?”复述儿歌。
第三步:词语描述,组词发散
3、结构发散法:用“鱼”,作枢纽词进行结构发散训练。
如:大鱼、小鱼、鱼网、鱼竿、鲤鱼、鲜鱼、金鱼等。
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词语发散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结束:幼儿在乐曲的伴奏下,模仿小鱼游的动作结束活动。
附:养鱼塘里鱼儿多
养鱼塘,水汪汪太阳底下闪金光
鱼儿成群又结队游来游去捉迷藏
贴着水面晒太阳跳出水面看风光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说说鱼儿》(2)教案名称:《说说鱼儿》
教学内容:
1. 艺术欣赏:观看短片《鱼的故事》,通过欣赏鱼的形象来激发幼儿对鱼的兴趣,提高其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 语言表达:通过故事情节让幼儿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想象的能力,并学习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
3. 动手实践:通过亲自制作鱼的手工艺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培养幼儿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 学习描述和描绘鱼的语言表达。
- 学习通过观赏艺术作品来欣赏艺术。
2. 能力目标:
- 发展幼儿观察、描述、想象的能力。
- 培养幼儿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能力。
- 培养幼儿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和互助的情感品质。
教学准备:
1. 短片《鱼的故事》
2. 鱼的图片和模型
3. 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手工艺品的材料
4. 教学课件和故事图片
教学过程:
1. 欢迎与导入(10分钟)
- 引导幼儿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 艺术欣赏(15分钟)
- 放映短片《鱼的故事》。
- 引导幼儿观察片中鱼的形象特征,激发幼儿对鱼的兴趣。
- 引导幼儿回答有关片中鱼的问题,提高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 语言表达(20分钟)
- 准备一些真实的鱼的图片和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描绘和描述鱼的特征,如颜色、形状、鳞片等。
-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述《说说鱼儿》,引导幼儿了解并描述鱼在不同环境中的特点和行动。
- 鼓励幼儿运用形容词、动词等词语,丰富语言表达。
4. 动手实践(25分钟)
- 分组让幼儿参与制作鱼的手工艺品,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鱼的形状和颜色。
- 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相互合作、交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
- 让每组的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与全班分享。
-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鱼的喜爱和保护的想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赏艺术作品和故事情节,培养了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手工艺品,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情感品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充分地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和自由表达,激发其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