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横塘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塘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yè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bì的颜色。
2.古诗句默写。
(8分)
(1)四面湖山归眼底,。
(2),冷露无声湿桂花。
(3),草色遥看近却无。
(4),自将磨洗认前朝。
(5),清风半夜鸣蝉。
(6)不应有恨,。
(7)海日生残夜,。
(8)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
3.名著阅读。
(5分)
啊呀,这女孩长得可真漂亮,一双可爱的蓝眼睛上闪动着长长的睫毛,一对金黄色头发编成的长辫子在身后晃荡,白色的衬衫扎在宽松的绣花长裤里,显得格外整洁动人。
我们刚刚在战场上获得大胜的大将军汤姆心想,像这样的美人,一定属于我这样的英雄。
(1)这段话描写的是谁?(1分)
(2)汤姆和她在洞中历险,为什么会迷了路?(2分)
(3)汤姆除了用蜡烛外,还用什么方法找到了山洞的出口?(2分)
4.语言表达运用。
(5分)
星期天,小明妈妈很想与小明聊聊,了解他在学校的情况。
可是小明却一直低着头玩手机,母亲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有空就玩手机。
”旁边的父亲附和道:“怪不得现在网上流传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
(1)父亲引用网上流传的这句话,用意是什么?(2分)
(2)请你以小明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小明的话。
(3分)
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在原处用规定的符号加以改正。
(3分)
龙虾肉
中的一种物质与维生素C能起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三价砷,①吃龙虾切忌不能同时服用维生素C。
②龙虾还不宜与猪肉、狗肉、鸡肉等兽类肉同食,③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二.阅读与理解(45分)
(一)阅读《秋词》,回答6-7题。
(4分)
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明了自己怎样的观点?(2分)
7.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2分)
(二)阅读课文《夏》选段,回答 8-12题。
(共11分)
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
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麦子打完,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一组词语,恰当的是()。
(2分)
A.起伏推
B.起伏涌
C.翻滚涌
D.翻滚推
9.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
10.简要回答选文第④段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的。
(2分)
11.最后一段写到夏季“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尾处又“想大声赞美……黄金的夏季”,两者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
(2分)
12.作者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分)
(三)阅读《前面有鲜花,不全是荆棘》,回答13—17题。
(共15分)
前面有鲜花,不全是荆棘
李丹崖
①他的确是个命途多舛的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也就算了,但是,两岁那年,他又失去了父亲,全靠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
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上了小学,这时候,家里的生活就更加困难。
他经常饿着肚子上学,沿途的酒馆里飘来浓浓的饭菜的香味,馋得他一个劲儿地咽口水。
实在饿极了,只得在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从茶馆门前的残茶筛里偷偷抓了几把泡过的茶叶充饥。
②13岁那年,为了缓解家庭压力,他终止了学业,参军到了部队做了一名通讯员,每天跟随一个司令员,负责给司令打扫卫生,牵马。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个司令员被安排到了济南四里烈士纪念塔筹建处工作,因工作需要,这个筹建处集合了一大批美术人才,在这些美术人才的耳濡目染下,他一下子迷上了油画。
③为了练习绘画,他到处找纸张,他的第一张油画是在自己的床单上完成的。
他画的是一张斯大林肖像,完成油画的那一晚,他欣喜若狂到辗转难眠,从自己的这幅画里,他仿佛看到自己生命的图景,那图景是那样的光明。
19岁那年,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他的艺术生命从此开始,风生水起。
④然而,他的事业之树刚刚萌芽,就被一场严霜被抹煞了。
因为,文化大革命来了,他被凶残的造反派剁碎了脚骨,挑断了右手手筋,而且还被押着到处游行。
在这场劫难当中,他受尽了非人的待遇,后来,他还被关进了监狱,一关就是5年!
⑤经历了“(1)”,陡现“(2)”,没想到突然又来了个“(3)”,许多人都认为他一定要崩溃。
然而,在这5年当中,他没有抱怨命运待他的不公,而是把监狱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又一座“高等学府”,为此,没有一刻停止过自己的艺术创作,没有毛笔,他就用筷子练习作画,由于他的手筋被挑断了,一开始,他连筷子也抓不住,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向命运屈服,每天坚持练习,他付出了比常人多出百倍的努力,才渐渐恢复了自己的绘画能力。
⑥回忆起这段岁月,他眉飞色舞地说,这里是十八层地狱,但是,也是锻炼汉子的最高学府,我就是从那里来的!是的,正是这位从十八层地狱当中走出来的汉子,成了新中国成立以后非常出色的知名画家!没错,他就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
⑦成名之后的韩美林,又开始了另外一场战争,那就是与病魔的周旋,他曾患有糖尿病,还因劳累型心肌梗死做了一次心脏搭桥手术……但是,每一次,他都是胜者!
⑧提及他的艰难处境,许多人都对他竖起大拇指,人们都说,换作其他人,早就被拖垮了,甚至是因崩溃而轻生了。
对于这些,韩美林这样说:“世界美好也在于有丑的东西,人家折磨你,你再想不开,这不是和别人一起折磨你自己吗?我看不如奋发向前的好,前面有鲜花,不全是荆棘。
”
⑨是啊,前面有鲜花,也有荆棘。
这鲜花,并不是开在普通的土壤上,而是开在韩美林的心
灵深处,这鲜花所散发出的倔强芬芳,足以让他忽略一切泥泞和荆棘,始终占据坚强人生的领奖台上!
⑩冯骥才曾经这样评价早年的韩美林:“当韩美林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个世界的时候,无数贪婪的手把他两兜掏了个精光。
”我想,那时候的韩美林一定想:感谢上帝,轻装简从以后,可以让我跑得更快!
⑾布满泥泞的荆棘之路,也盛开着沁人心脾的鲜花。
13.请在第⑤段横线上选填词语,并说说选填的理由。
(2分)
A.山穷水尽 B.山环水绕 C.山清水秀
(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14.联系全文思考,他“命途多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5.请写出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2分)
前面有鲜花,不全是荆棘。
16.韩美林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分析。
(4分)
17.请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3分)
(四)阅读《三峡》,完成18-22题。
(共15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夏水襄陵()(2)良多趣味()
(3)晴初霜旦()(4)哀转久绝()
1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0.用原文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分)
21.本文描写三峡景色时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顺序描写,而是先写夏季、后春冬、最后秋季?(2分)
22.阅读上文及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回答问题。
(3分)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在古文中找出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同的句子。
(1分)
(2)《三峡》和《早发白帝城》中都写到了“猿声”,请你简要谈谈两者有什么不同?(2分)
三.写作与表达(30分)
23. 以“倾听自己的心跳”为题作文。
要求:(1)写一篇55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七年级语文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5分)
1.chéng 曳 suì敝(4分)
2.万家忧乐到心头中庭地白树栖鸦
天街小雨润如酥折戟沉沙铁未销
明月别枝惊鹊何事长向别时圆
江春入旧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3.(1)蓓姬•撒切尔(1分)
(2)在山洞,他们两人玩捉迷藏的游戏,又遇到了蝙蝠,(1分)匆忙逃跑之际忘了做标记,(1分)所以到了地下五里外的地方。
(3)汤姆用很长的风筝线一头绑在石头上,牵着线一个一个找出口。
(2分)
4.(1)责怪儿子玩手机。
(2分,意对即可)
(2)略。
(3分,称呼1分,内容2分。
)
5.(1)去掉“切忌”或“不能”(把“切忌”改成“切记”也行)
(2)把“兽类肉”去掉(把“鸡肉”去掉也行)
(3)在“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后加“患者”
(一)
6.对比写法;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观点。
(2分)
7.借鹤冲天的形象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二)
8.C (2分)
9.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棉苗、高粱、玉米、瓜秧“旺盛的活力”,表现出夏天蓬勃的生机。
(2分)(后一问意思相近即可)
10.①夏收;②田间管理(或:①从白天到夜里,人们的神经都不能松弛。
②在整个夏天里,人们不但忙夏收,还要忙着管理秋收作物。
)(每答对一方面得1分,意思正确即可)
11.不矛盾。
前者猜度历代文人的想法,后者表达自己的感情。
(2分)
12.赞美夏季是为了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
(意对即可,2分)
(三)
13. ⑴B ⑵C ⑶A (错1个,2分全扣)
(注解:他出生贫寒经历了很多磨练考上了美院,艺术生命从此开始,所以经历了“山环水绕”,陡现“山清水秀”;但是,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尽了非人的虐待,没想到突然来了个“山穷水尽”。
符合他的人生轨迹。
)
14.(1)出生贫苦的农家,两岁那年失去了父亲,经常饿着肚子上学。
(2)为缓解家庭压力,不得已终止学业参军。
(3)艺术之树刚萌芽,就遭遇文革,被剁碎了脚骨,挑断了手筋,关进了监狱,受尽了非人的待遇。
(4)患有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15.用比喻的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人生路途中,尽管会遇到种种磨难,遭受重重打击,但是,只要你不放弃,不绝望,希望和成功就在前方。
(1分)
16.从他迷上油画考美术学院,可以看出有梦想,有追求;
从他被打残关进监狱仍练习画画,可以看出坚韧顽强和坚持不懈;
从他说到自己的艰难处境时却眉飞色舞,可以看出乐观豁达;
从他战胜疾病可以看出对生活的热爱。
(不联系课文内容酌情扣分)
17.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深化中心;(2分)面对人生的苦难,不要绝望,(1分)要看到希望就在前方,穿越荆棘,就会迎来美好的人生。
(1分)
(四)
18(1)上;(2)的确,实在;(3)早晨;(4)停止,消失。
19.(1)如果不是正午,是看不到太阳的;如果不是半夜,是看不到月亮的。
(2)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20.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1分)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1分)
21.是承水势的涨落而安排,(1分)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1分)入情入理。
三、作文(30分)建议切入分: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