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康市汉阴县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安康市汉阴县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填空题。
(20 分)
1.按规律填数:
(1)2、7、12、17____、____.
(2)2、8、32、128____、____.
2.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中,下边是一道乘法算式的口算过程,这道乘法算式题应该是(________)。
3.填合适的数。
7厘米=(______)毫米5000米=(______)千米
8分=(______)秒9t=(______)kg
4.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300秒=(________)分5吨-500千克=(________)千克
7分米6厘米=(________)厘米4000米+2千米=(________)千米
5.△+△+△+△=〇〇+△=30
△=_____ 〇=_____
6.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9万,这个数最小是(____);这个数最大是(_____).
7.一辆卡车一次能运走82箱大豆,照这样连续运5次,大约能运走(______)箱大豆。
8.分针从“4”走到“11”经过了(________)分,时针从“2”走到“5”经过了(________)时。
9.7分米=(_______)厘米100毫米=(________)分米
10.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分米,宽是长的一半,那么宽是_____分米,周长是_____分米.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共 10 分)
11.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分数1
4
表示的是()。
A .
B .
C .
12.下面的算式中,乘积大于3000的算式是( )。
A .2939⨯
B .4525⨯
C .6480⨯
D .6025⨯
13.几时整,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在一处。
( )
A .6
B .12
C .1
14.( )×
9的积是一个四位数。
A .111 B .100 C .112
15.笑笑要从家去学校,有( )种走法。
A .3
B .4
C .7
D .12
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6.某个月的 2 日是星期三,那么这个月的 24 日是星期五. (___)
17.1乘任何数都等于1. (____)
18.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________)
19.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两个相同的小长方形,则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原长方形周长的一半。
(________)
20.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4份就是这张纸的
45。
(________) 四、 计算题。
(28 分)
21.直接写出的数。
68+17= 1566
+= 245+55= 260×0= 600×6= 800-310=
640+90=
2
1
7
-=802-240≈
398+403≈ 405×6≈ 297×5≈
2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号的要验算.
736×12=64×240=*207×39=
415÷83=550÷30=*612÷18=
五、作图题。
(8 分)
23.把相等的连起来。
六、解决问题。
(每题 4 分,共 24 分)
24.天宫一号绕地球运行一周大约需要85分钟,绕地球运行5周大约需要多少分钟?
25.一辆自重5000千克的汽车,车上装有3台机床,每台机床重2000千克,要通过一座限重10吨的桥是否安全?26.把4本相同的书摞起来,高度是28毫米。
如果把80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度是多少?
27.仓库里有一批肥料,李强运走了,张华运走了,剩下的被刘松运走。
(1)李强和张华一共运走了几分之几?
(2)刘松运走了几分之几?
28.
(1)买4台电视机需要多少元钱?(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2)一台电烤箱的价格是一台电风扇和一个电熨斗的价格总数的2倍,一台电烤箱多少元钱?
(3)付800元钱买3台电风扇,应找回多少元钱?
(4)如果买1000元物品可以送100元代金券,买2台电烤箱能获得赠券吗?我们实际上只需付多少元钱?
29.丽丽一家三口寒假准备去三亚旅游。
如果乘火车,票价为每人246元;如果乘飞机,票价为每人840元。
(三人同
行,往返费用必须控制在3400元以内)。
你能帮丽丽一家设计两种购票方案吗?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20 分)
1、22 27 512 2048
【解析】(1)可以看成由2,12,…及7,17,…两列数组成的,每列数的后一项都比前一项多10,12的后一项是22,17的后一项是27.
(2)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4倍.
2、21×4=84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用一位数与多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分别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
【详解】通过上图可知,先用一位数4乘两位数十位上的2,再用一位数4乘两位数个位上的1,然后把积相加,所以乘法算式应该是21×4=84。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70 5 480 9000
【分析】1cm=10mm,7厘米里面有7个10毫米,所以7cm=70毫米;
1000m=1km,5000里面有5个1000,所以5000m=5km;
因为1分=60秒,8分就是8个60秒,所以8分=480秒;
因为1吨=1000千克,9t就是9个1000kg,所以9t=9000kg。
【详解】7厘米=(70)毫米5000米=(5)千米
8分=(480)秒9t=(9000)kg
【点睛】
熟练掌握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5 4500 76 6
【分析】分和秒之间的进率是60,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00秒=5分5吨-500千克=4500千克
7分米6厘米=76厘米4000米+2千米=6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的换算。
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
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5、6 1
【详解】把△+△+△+△=〇代入〇+△=30
△+△+△+△+△=30 即5△=30
5△÷5=30÷5
△=6
把△=6代入〇+△=30
即〇+6=30
〇+6﹣6=30﹣6
〇=1.
故答案为6,1.
6、85000 94999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9万,这个数最小是85000;这个数最大是94999;
故答案为:85000,94999。
7、400
【详解】略
8、35 3
【分析】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
从“4”走到“11”,共走了7个大格,经过了5×7分。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从“2”走到“5”,共走了3个大格,经过了3×1时。
【详解】5×7=35(分)
3×1=3(时)
则分针从“4”走到“11”经过了35分,时针从“2”走到“5”经过了3时。
【点睛】
钟面上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走了几个个大格,就是经过了几个5分。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走了几个大格,就是经过了几时。
9、70 1
【详解】略
10、3 1
【分析】首先求出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 =(a+b )×
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6÷
2=3(分米) (6+3)×
2 =9×
2 =1(分米)
答:宽是3分米,周长是1分米.
故答案为:3、1.
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1、B
【分析】分数的意义: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
观察图片是否是平均分成4份,由此可得。
【详解】A .此图的四份不是平均分的,答案错误;
B .此图的四份是平均分的,答案正确;
C .此图的四份不是平均分的,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的认识及意义,解答的关键是:分数中对“平均分”这一要素的理解与应用。
12、D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分别计算出各个选项的结果再比较即可。
【详解】A .2939⨯≈300×9=2700
B .4525⨯≈4×500=2000
C .6480⨯≈6×500=3000,480<500,所以6480⨯<3000
D .6025⨯≈600×5=3000,602>600,所以6025⨯>3000;
故答案为:D
【点睛】
解答本题也可直接计算出各个选项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大小。
13、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几时整,分针指向12。
要使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在一处,则时针、分针和秒针都指向12。
也就是此时是12时整。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2时整,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在一处。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针指向12时,时间为几时整。
进而明确三个指针均指向12。
14、C
【分析】利用整数的乘法法则分别算出结果,进一步选择答案即可。
【详解】A.111×9=999,三位数;
B.100×9=900,三位数;
C.112×9=1008,四位数;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整数的乘法,是整数乘法法则的灵活运用。
15、D
【分析】从家到公园有3种走法,每一种走法从公园到学校又有4种走法,所以共有3×4=12种走法。
【详解】3×4=12(种)
故答案为:D。
【点睛】
熟练掌握搭配问题解题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判断题(对的打“√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共 10 分)
16、×
【详解】略
17、×
【详解】略
18、×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中间有0的因数是204,另一个因数是2或是3,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假设中间有0的因数是204,另一个因数是2或是3;
204×2=408
204×3=612
408的中间有0,612的中间没有0;
所以,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原题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19、×
【分析】
如图所示,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个相同的小长方形。
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第一幅图中,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2×长方形的宽。
第二幅图中,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2×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
则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长方形周长的一半要多一条长或者一条宽。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两个相同的小长方形,则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不是原长方形周长的一半,应大于原长方形周长的一半。
故答案为:×。
【点睛】
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画图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
20、√
【分析】把这一张纸看成一个整体,即为“1”,将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1
5
,其中的4份就是这张纸的
4
5
;据
此解答。
【详解】据分析得出:
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4份就是这张纸的4
5
;故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四、计算题。
(28 分)
21、85,1,300
0,3600,490
730,5
7
,560
800,2400,1500
【详解】略
22、8832;15360;8073;5;18…10;34
【详解】736×12=8832 64×240=15360
*207×39=8073
验算:
415÷83=5
550÷30=18 (10)
612÷18=34
验算:
五、作图题。
(8 分)
23、见详解
【分析】因为1分米=100毫米、1千克=1000克、1千米=1000米,所以50分米=5000毫米、8分米=800毫米、3000克=3千克、7千米=7000米;然后把相等的两个量用线连起来即可解答。
【详解】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换算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六、解决问题。
(每题 4 分,共 24 分)
24、425分钟
【详解】85×5=425(分钟)
答:绕地球运行5周大约需要425分钟.
25、不安全
【分析】桥的限重是10吨,汽车的质量是5000千克,每台机床的质量是200千克,3台机床的质量就是300×3千克,汽车重加上3台机床的质量如果不超过10吨即可安全过桥,如果大于10吨则不能.
【详解】5000+2000×3
=5000+6000
=11000(千克)
11000千克=11吨
11>10
答:要通过一座限重10吨的桥不安全.
【点评】
关键是看汽车与货物的质量之和是否大于10吨.吨、千克、克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
26、560毫米
【分析】把4本相同的书摞起来,高度是28毫米,用28毫米除以4,求出每本书有多厚,再用每本书的厚度乘80本,即可求解。
【详解】28÷4=7(毫米)
7×80=560(毫米)
答:高度是560毫米。
【点睛】
解答本题也可以先用80本除以4本,求出80本里面有多少个4本,也就是有多少个28毫米,再乘28毫米即可,列式为:80÷4×28。
27、(1)
(2)
【详解】(1)
答:李强和张华一共运走了。
(2)
答:刘松运走了.
28、(1)3712元;(2)516元;(3)125元;(4)能,932元
【详解】(1)928×4≈3600(元)
928×4=3712(元)
答:买4台电视机需要3712元。
(2)(225+33)×2
=258×2
=516(元)
答:一台电烤箱516元。
(3)800-225×3
=800-675
=125(元)
答:应找回125元。
(4)516×2=1032(元)
1032>1000
1032-100=932(元)
答:能获得赠券,实际只需付932元。
29、见详解方案1和方案3;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计算乘坐火车和飞机的票价,然后和3400元比较即可,只要不超过3400都可以。
【详解】方案1:往返乘坐火车。
246×3×2
=738×2
=1476(元)
1476﹤3400元,可行;
方案2:往返乘坐飞机
840×3×2
=2520×2
=5040(元)
5040﹥3400,不可行;
方案3:乘飞机火车各一次。
246×3+840×3
=738+2520
=3258(元)
3258﹤3400,可行。
答:方案1和方案3都可以。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混合运算的应用,关键掌握方案的总价不能超过3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