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木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一
末芙蓉花 ”的句子 ,写的是春天盛 开的芙蓉花 ,它用 “ 城春草木深 ” (《 春望 》 ) 及韦应物 的 “ 春深草木
对 于为什 么会造 成这种 诗歌语 言现 象 ,林 先生 的是 “ 木末 ”而不是 “ 树末”。还有杜 甫有 名的诗句 个落 叶 的因素 ” , “ 自屈 原开 始把 它准确地 用在 稠 ” (《 游灵岩寺 》 ),写的都是 春天长势挺拔 、生
林 先 生 还谈 到 了 “ ”的 第 二个 艺 术特 征 : 木 “ 褐绿 色 ”的树干 ,而 “ 木” “ 可能是 透 着黄色 , 所 习见 的 门栓 、棍子 、桅 杆等 ,就都 是这个样 子 ;
“ ”所 暗 示 的颜 色 。 那 就是 : “ ” 使 人 想到 是 “ ” 。 木 树 树
( 下转 第4 页 ) 4 4 7
人 的联想 方式 ,古代 诗 人写诗 时恐怕 不是 如此 。至
一
树 于 由 “ ”想到 门栓 、棍 子 、桅杆等 ,并 由此产 生 或 用 “ ” ,而 不大可 能有林 先生所 说 的那么 多差 木 种 “ 黄与干燥 之感 ” ,也 显得 同样 牵强。何 况 微
有 这 个 特 征 ,就 涉 及 诗 歌 语 言 的 暗 示 性 问 题 。 那 就 层 层浓 阴的联 想” 呢?事 实证 明不 是这 样。诗 中写
是 : “ ”在 作 为树 的概念 的 同时 ,具 有一般 “ 木 木 秋 天 的情景 ,并不 乏用 “ ” 的 ,比如杜 甫 写深秋 树 头” “ 木料 ” “ 木板 ”等 的影子 ,这潜 在 的形 象使 景 色 的诗句 “ 黄牛 峡静滩 声转 ,白马江 寒树 影稀” 我们 更 多地 想 到 了树 干 ,而很 少会 想 到 叶子 。而
吕
文章 开头 引用屈 原 《 歌 》的名句 “ 九 袅袅 兮秋 辞 》中描述 的 . “ 木欣 欣 以向荣 ” ,就是 指春夏 季枝 新 梁 荒城 虚照 胖 风 ,洞庭波兮 木叶下 ” ,举例说 明 “ 叶” 已成 为 叶 繁茂 的树 。李 白的 《 园吟 》写道 : “ 木 木”就是 写 诗人笔 下颇 受钟爱 的形象 。接 着运用举例 比较 的方 碧 山月 ,古木 尽入苍 梧云 ” ,其 中的 “ 辛 木 法 ,进 一步说 明诗人 们通过 “ 叶” 写出 为人 传诵 夏 季高 大茂盛 的树 。王维 的 《 夷坞 》一诗 有 “ 木 的名句 ,而 “ 树叶”很 少被 采用。 认 为关键 在 于_个 “ ”字 : “ 木 它仿佛本 身就 含有
“ ”是具有繁茂枝叶的。 树
(《 韩十 四江东觐 省 》 ),用 的就是 “ 送 树影 ”而 非 “ 影” ;马戴 的诗句 “ 叶他 乡树 ,寒 灯独夜 木 落 人” (《 灞上 秋居 》 ),尤 为脍 炙人 口 ,但 用的也 本 文 上 面 所 举 的例 子 ,都 说 明 “ ”也 可 以 木 飘 零 ,只剩下 光秃 秃的树 干的 。王绩 的 《 望 》诗 野
树 而 且 在 触 觉 上 它 可 能 是 干 燥 的 而 不 是 湿 润 的 ;我 们 是 充满 活力 、枝繁 叶茂 的 ,而 “ ”也 可能是 叶落
树树 皆秋色 ” ,连 用两个 “ ”字 , 树 这里 带着 ‘ ’字的更 为普遍 的性格 ……于是 ‘ 木 木 分 明写道 : “ 叶 ’就 自然 而然有 了落叶 的微 黄与干燥 之感 ,它带 强调 的就是秋 天无 生机 的萧索 的树 ,而 此处 如改 为 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 木木 ”则 断然不 可。再 如刘 禹锡 的名句 “ 沉舟侧 酬 但 笔 者 认 为 这样 说 并不 恰 当。 “ ”是 象形 畔千帆 过 ,病树前 头万木 春” (《 乐天扬 州初逢 木 树 木 字 ,人们看 到它首 先想到 的是 一棵树 。 “ ”是形 席上见 赠 》 ),此 诗 “ ” “ ”对 举 ,和 林先生 树 木 声 字 ,人们 看 到 它 ,首 先 想 到 的也 是 一 棵 树 。 由 的 说 法恰 恰 相 反 :行将 枯 萎 的 树不 用 “ ” 而用 “ ”想 到 “ 头” “ 料 ” “ 木 木 木 木板 ”等 ,是现代 “ 树” 。生机勃勃的树不用 “ 树”却用 “ 木”。 因此 ,古 人诗 句咏及 树的 形象 ,或用 “ ” , 木
维普资讯
3 细在 对山 的描 写上 :冬 雪融 化后 ,山体 以崭 . 新 的面貌再 现 ,所 以清 新 “ 如洗 ” 。再 加上春 天 的 天空 由暗 变蓝 ,在 蓝天衬 托下 ,山脉更 加美好 ,所 以 “ 妍 明媚”。春 天 的润泽使 山峰清 秀朗 润 。所 鲜
树 木 个秋风 叶落 的季节 之 中” ,此 后的诗 人们 “ 以 机盎然 的树 ,但都未用 “ ”而用 “ ”。 都 另 一 方 面 ,是 不 是 像 林 先 生 所 说 : “ ”就 树 此在秋 天 的情 景 中取 得鲜 明的形 象” 。这是 “ ” 木 的第 一个艺术 特征 。林先 生认 为要 说 明 “ ”何 以 是 “ 有繁茂 的枝 叶的 ” , “ ‘ ’都带 有密密 木 具 与 叶
麦田浅鬣寸许写了初春时麦苗短小然而生机勃勃如同草色遥看近却无??随后还发生了课堂争议有学生说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细腻地写出了春天动物欢乐的神态但立即有学生反对
维普资讯
诺 文
建
设
≤
三
》
鬲
褐绿 色”的。 林庚 先生 的 《 “ 叶” 》一 文被选 人人 民教 树 干的颜色 ,也不都是 “ 说 木 那 么 ,是 不是 像 林 先 生 所 说 : “ ” “ 身 木 本 育 出版 社 出版 的普通 高 中课 程标 准实验教 科 书 ,成 带来 了整个 疏 朗的清 为第 5册 ( 必修 )的一篇课 文 。林 先生此 文使 笔者 就 含有 一个落 叶的 因素 ” , “ 深受 启迪 ,获 益匪浅 ,但 细细读 之 ,感 到文章 中有 秋 的 气 息 ” 呢 ? 大 量 的 古 诗 证 明 并 非 如 此 简 单 。 些观点 ,似 乎还不甚稳 妥 ,需要 推证 商酌 。 “ ”与秋天 并无必 然联 系。 陶渊 明的 《 木 归去 来兮
末芙蓉花 ”的句子 ,写的是春天盛 开的芙蓉花 ,它用 “ 城春草木深 ” (《 春望 》 ) 及韦应物 的 “ 春深草木
对 于为什 么会造 成这种 诗歌语 言现 象 ,林 先生 的是 “ 木末 ”而不是 “ 树末”。还有杜 甫有 名的诗句 个落 叶 的因素 ” , “ 自屈 原开 始把 它准确地 用在 稠 ” (《 游灵岩寺 》 ),写的都是 春天长势挺拔 、生
林 先 生 还谈 到 了 “ ”的 第 二个 艺 术特 征 : 木 “ 褐绿 色 ”的树干 ,而 “ 木” “ 可能是 透 着黄色 , 所 习见 的 门栓 、棍子 、桅 杆等 ,就都 是这个样 子 ;
“ ”所 暗 示 的颜 色 。 那 就是 : “ ” 使 人 想到 是 “ ” 。 木 树 树
( 下转 第4 页 ) 4 4 7
人 的联想 方式 ,古代 诗 人写诗 时恐怕 不是 如此 。至
一
树 于 由 “ ”想到 门栓 、棍 子 、桅杆等 ,并 由此产 生 或 用 “ ” ,而 不大可 能有林 先生所 说 的那么 多差 木 种 “ 黄与干燥 之感 ” ,也 显得 同样 牵强。何 况 微
有 这 个 特 征 ,就 涉 及 诗 歌 语 言 的 暗 示 性 问 题 。 那 就 层 层浓 阴的联 想” 呢?事 实证 明不 是这 样。诗 中写
是 : “ ”在 作 为树 的概念 的 同时 ,具 有一般 “ 木 木 秋 天 的情景 ,并不 乏用 “ ” 的 ,比如杜 甫 写深秋 树 头” “ 木料 ” “ 木板 ”等 的影子 ,这潜 在 的形 象使 景 色 的诗句 “ 黄牛 峡静滩 声转 ,白马江 寒树 影稀” 我们 更 多地 想 到 了树 干 ,而很 少会 想 到 叶子 。而
吕
文章 开头 引用屈 原 《 歌 》的名句 “ 九 袅袅 兮秋 辞 》中描述 的 . “ 木欣 欣 以向荣 ” ,就是 指春夏 季枝 新 梁 荒城 虚照 胖 风 ,洞庭波兮 木叶下 ” ,举例说 明 “ 叶” 已成 为 叶 繁茂 的树 。李 白的 《 园吟 》写道 : “ 木 木”就是 写 诗人笔 下颇 受钟爱 的形象 。接 着运用举例 比较 的方 碧 山月 ,古木 尽入苍 梧云 ” ,其 中的 “ 辛 木 法 ,进 一步说 明诗人 们通过 “ 叶” 写出 为人 传诵 夏 季高 大茂盛 的树 。王维 的 《 夷坞 》一诗 有 “ 木 的名句 ,而 “ 树叶”很 少被 采用。 认 为关键 在 于_个 “ ”字 : “ 木 它仿佛本 身就 含有
“ ”是具有繁茂枝叶的。 树
(《 韩十 四江东觐 省 》 ),用 的就是 “ 送 树影 ”而 非 “ 影” ;马戴 的诗句 “ 叶他 乡树 ,寒 灯独夜 木 落 人” (《 灞上 秋居 》 ),尤 为脍 炙人 口 ,但 用的也 本 文 上 面 所 举 的例 子 ,都 说 明 “ ”也 可 以 木 飘 零 ,只剩下 光秃 秃的树 干的 。王绩 的 《 望 》诗 野
树 而 且 在 触 觉 上 它 可 能 是 干 燥 的 而 不 是 湿 润 的 ;我 们 是 充满 活力 、枝繁 叶茂 的 ,而 “ ”也 可能是 叶落
树树 皆秋色 ” ,连 用两个 “ ”字 , 树 这里 带着 ‘ ’字的更 为普遍 的性格 ……于是 ‘ 木 木 分 明写道 : “ 叶 ’就 自然 而然有 了落叶 的微 黄与干燥 之感 ,它带 强调 的就是秋 天无 生机 的萧索 的树 ,而 此处 如改 为 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 木木 ”则 断然不 可。再 如刘 禹锡 的名句 “ 沉舟侧 酬 但 笔 者 认 为 这样 说 并不 恰 当。 “ ”是 象形 畔千帆 过 ,病树前 头万木 春” (《 乐天扬 州初逢 木 树 木 字 ,人们看 到它首 先想到 的是 一棵树 。 “ ”是形 席上见 赠 》 ),此 诗 “ ” “ ”对 举 ,和 林先生 树 木 声 字 ,人们 看 到 它 ,首 先 想 到 的也 是 一 棵 树 。 由 的 说 法恰 恰 相 反 :行将 枯 萎 的 树不 用 “ ” 而用 “ ”想 到 “ 头” “ 料 ” “ 木 木 木 木板 ”等 ,是现代 “ 树” 。生机勃勃的树不用 “ 树”却用 “ 木”。 因此 ,古 人诗 句咏及 树的 形象 ,或用 “ ” , 木
维普资讯
3 细在 对山 的描 写上 :冬 雪融 化后 ,山体 以崭 . 新 的面貌再 现 ,所 以清 新 “ 如洗 ” 。再 加上春 天 的 天空 由暗 变蓝 ,在 蓝天衬 托下 ,山脉更 加美好 ,所 以 “ 妍 明媚”。春 天 的润泽使 山峰清 秀朗 润 。所 鲜
树 木 个秋风 叶落 的季节 之 中” ,此 后的诗 人们 “ 以 机盎然 的树 ,但都未用 “ ”而用 “ ”。 都 另 一 方 面 ,是 不 是 像 林 先 生 所 说 : “ ”就 树 此在秋 天 的情 景 中取 得鲜 明的形 象” 。这是 “ ” 木 的第 一个艺术 特征 。林先 生认 为要 说 明 “ ”何 以 是 “ 有繁茂 的枝 叶的 ” , “ ‘ ’都带 有密密 木 具 与 叶
麦田浅鬣寸许写了初春时麦苗短小然而生机勃勃如同草色遥看近却无??随后还发生了课堂争议有学生说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细腻地写出了春天动物欢乐的神态但立即有学生反对
维普资讯
诺 文
建
设
≤
三
》
鬲
褐绿 色”的。 林庚 先生 的 《 “ 叶” 》一 文被选 人人 民教 树 干的颜色 ,也不都是 “ 说 木 那 么 ,是 不是 像 林 先 生 所 说 : “ ” “ 身 木 本 育 出版 社 出版 的普通 高 中课 程标 准实验教 科 书 ,成 带来 了整个 疏 朗的清 为第 5册 ( 必修 )的一篇课 文 。林 先生此 文使 笔者 就 含有 一个落 叶的 因素 ” , “ 深受 启迪 ,获 益匪浅 ,但 细细读 之 ,感 到文章 中有 秋 的 气 息 ” 呢 ? 大 量 的 古 诗 证 明 并 非 如 此 简 单 。 些观点 ,似 乎还不甚稳 妥 ,需要 推证 商酌 。 “ ”与秋天 并无必 然联 系。 陶渊 明的 《 木 归去 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