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专版)2020版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01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一)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1.【2019·益阳改编】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符合“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火”“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京人一天的生活离不开各种类型的打制石器
B.北京人能直立行走,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C.北京人会保存火种,在夜晚来临的时候往往会围坐在火堆前
D.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里的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3.【2019·青岛】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

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A B C D
4.【2019·苏州】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道: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

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5.【2019·北京】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生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
6.【2019·烟台】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

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A.干栏式房屋
B.半地穴式房屋
C.出土的稻谷
D.铜鼎
7.【2019·福建】若要了解史前时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的历史,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
A.木器
B.彩色陶器
C.石器
D.炭化稻谷
8.【2019·恩施】袁隆平在出席三亚国际海水稻论坛时,提出以海水稻一颗种子,带动中国农业全产业链走出国门,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

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9.【2019·聊城】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10.【2019·广东】《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

”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
A.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11.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

这一传说反映了()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兴起
C.商业的发展
D.畜牧业繁荣
12.【2019·毕节】黄帝和炎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们生活在我国古代的()
A.黄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参考答案】
1.B 【解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火,能打制石器。

故选B项。

2.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打制石器,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驱赶野兽;北京人的体质特点:手脚分工明确,能够直立行走,保留猿的某些特征,和现代人不同。

其中,A、C、D三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项。

3.C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故选C项。

4.D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其分界线为人类从采集食物到生产食物,即出现了原始农业。

故选D项。

5.A 【解析】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半坡遗址出土的这些石器用于农作物的种植与生产。

故选A项。

6.B 【解析】本题考查半坡居民生活。

根据所学可知,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房屋,故选B项。

7.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要了解原始社会的历史,最可取的证据是历史遗址、遗迹,这是可以通过考古发掘验证的第一手资料。

而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其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能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栽培水稻的国家,所以最可信的证据是在其遗址发现的炭化稻谷,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8.C
9.D 【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

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故选D项。

10.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分析可知,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了船和桨,(人们出行就方便了)可以渡过原来不能通行的水域。

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还发明了弓箭,所以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的“舟楫”的是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11.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耒耜”“农作”反映的是农业劳动,故A项符合题意。

手工业、商业、畜牧业与“耒耜”“农作”无直接关系,故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项。

12.A 【解析】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就生活在当时的黄河流域,故选A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