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唱歌活动《唱唱我的名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唱歌活动《唱唱我的名字》《大班唱歌活动:唱唱我的名字》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教材地位与作用
在幼儿园大班的音乐教育中,唱歌活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唱唱我的名字》这一活动主题旨在通过歌曲演唱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名字,同时提升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社交互动能力。
歌曲旋律简单欢快,易于幼儿接受,歌词围绕名字展开,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2. 教学目标
1.1 认知目标
幼儿能够理解歌曲内容,知道歌曲是围绕名字展开演唱的。
1.2 技能目标
(1)幼儿能够清晰、准确地唱出自己的名字,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对歌曲进行简单的创编,如替换歌词中的名字等。
1.3 情感目标
(1)通过演唱自己的名字,增强幼儿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2)在与同伴互动演唱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1 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能够清晰唱出自己的名字。
在幼儿唱歌教学中,准确把握节奏和旋律是基础。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虽然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但由于每个幼儿的音乐天赋和前期音乐经验不同,部分幼儿可能在节奏和旋律的把握上存在困难。
例如,有些幼儿可能会在歌曲的快慢节奏转换处出现跟不上的情况,或者在唱到高音部分时走音。
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节奏拍手练习、旋律模唱等,来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确保他们能够清晰准确地唱出自己的名字。
1.2 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含义,积极参与演唱活动。
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要让他们理解歌曲是围绕名字展开演唱这一含义,需要教师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
比如,可以通过故事导入的方式,讲述一个关于名字的有趣故事,然后引出歌曲,这样幼儿就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主题。
只有当幼儿理解了歌曲的含义,他们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演唱活动中来。
2. 教学难点
2.1 鼓励幼儿对歌曲进行创编。
歌曲创编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这需要幼儿不仅要掌握歌曲的基本结构和旋律,还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例如,幼儿需要思考如何将同伴的名字替换到歌曲中,并且在替换名字的同时,要保证与原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相匹配。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从简单的名字替换开始,逐步培养他们的创编能力。
2.2 引导幼儿在演唱过程中融入情感,表现出对自己名字的喜爱。
幼儿在唱歌时往往更注重声音的模仿,而忽略了情感的表达。
对于《唱唱我的名字》这首歌曲,要让幼儿在演唱时表现出对自己名字的喜爱之情,需要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幼儿回忆与名字有关的美好回忆等方式,来帮助幼儿在演唱中融入情感。
三、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
通过展示与名字相关的实物(如写有名字的卡片)或者播放与名字有关的动画视频,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名字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从而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2. 游戏教学法
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如“名字接龙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示范教学法
教师亲自示范演唱歌曲,在演唱过程中注重情感的表达、节奏的把握以及声音的控制,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
4. 互动教学法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演唱、同伴对唱等互动活动,鼓励幼儿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部分(3 - 5分钟)
1.1 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名字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村庄,村子里的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
有一天,精灵来到了这个村庄,它想认识每一个小朋友,可是它不知道小朋友们的名字。
于是,小朋友们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自己的名字编成了一首歌,唱给精灵听。
精灵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很快就记住了所有小朋友的名字。
今天呀,我们也来像村庄里的小朋友一样,把自己的名字编成歌来唱一唱。
”
1.2 名字展示
教师拿出写有自己名字的卡片,向幼儿展示并说:“这是老师的名字,老师先来唱一唱自己的名字。
”教师用简单的旋律唱出自己的名字,例如:“我叫[教师名字],[教师名字],[教师名字],我的名字真好听。
”
2. 歌曲学习部分(12 - 15分钟)
2.1 初次聆听
教师播放歌曲《唱唱我的名字》,让幼儿安静地聆听,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2 节奏练习
教师根据歌曲的节奏,拍出简单的节奏型,如:X X | XX X
|,并引导幼儿跟着一起拍手,熟悉歌曲的节奏。
然后,教师将幼儿的名字融入节奏中,例如,如果幼儿叫小明,就拍出:小明 | 小明明
|,让幼儿感受自己名字在节奏中的表现。
2.3 歌词学习
教师逐句教幼儿歌词,先从“你的名字叫什么?”开始,让幼儿理解这是询问名字的句子。
然后,教唱“我的名字叫[幼儿名字]”,引导幼儿用清晰的声音说出自己的名字。
在教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
2.4 完整演唱
幼儿在掌握了歌词和节奏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跟着歌曲的伴奏完整地演唱。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演唱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 歌曲创编部分(10 - 12分钟)
3.1 简单创编引导
教师说:“我们已经学会了唱自己的名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把小伙伴的名字也唱到歌里去。
”教师先示范,将一个幼儿的名字替换到歌曲中进行演唱,然后让幼儿尝试。
3.2 小组创编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同伴的名字进行创编。
小组内的幼儿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创编任务。
3.3 展示与分享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幼儿展示他们创编的歌曲。
其他幼儿要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
4. 情感融入部分(8 - 10分钟)
4.1 回忆与名字有关的美好回忆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与自己名字有关的事情,比如名字是谁取的,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等。
例如,教师可以问:“小朋友们,你们的名字是谁给你们取的呀?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4.2 情感引导演唱
在幼儿分享了与名字有关的回忆之后,教师引导幼儿带着对自己名字的喜爱之情再次演唱歌曲。
教师可以说:“现在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名字有这么多美好的故事,那我们再唱这首歌的时候,要把对自己名字的喜爱都唱出来哦。
”
5. 活动总结(2 - 3分钟)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唱唱我的名字》这首歌曲,还把小伙伴的名字也唱到了歌里,并且我们带着对自己名字的喜爱唱了这首歌。
每个小朋友的名字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你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天使。
”
五、课堂练习
1. 节奏练习
1.1 例题:请根据歌曲的节奏型,拍出自己名字的节奏。
假设幼儿叫小花,歌曲节奏型为X X | XX X |,则答案为:小花 | 小花花 |
1.2 例题:教师拍出一个节奏型(如:X XX | X X
|),请幼儿说出如果这是自己名字的节奏,自己的名字可能是几个字的。
答案:这种节奏型可能适合三个字的名字。
因为X
XX可以对应名字中的第一个字,X X可以对应后面两个字。
2. 歌词创编练习
2.1 例题:如果你的小伙伴叫小亮,将他的名字创编到歌曲中。
答案:我的名字叫小亮,小亮,小亮,我的朋友叫小亮。
例题:请在小组内,用小组内另一个小伙伴的名字创编出不同版本的歌词(至少两种)。
答案示例:(1)你的名字叫小美,小美,小美,你是可爱的小美。
(2)我的伙伴叫小刚,小刚,小刚,小刚是个好伙伴。
六、教学延伸
1.
在音乐区投放乐器,如木鱼、响板等,鼓励幼儿在演唱歌曲时,用乐器为自己的演唱伴奏,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2.
开展“名字创意秀”活动,让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对自己的名字进行创意设计,然后在班级里进行展示和分享,加深幼儿对自己名字的理解和喜爱。
七、教学反思
在本次大班唱歌活动《唱唱我的名字》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幼儿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1.
在导入部分,故事导入和名字展示的方式成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幼儿都表现出对接下来活动的期待,为后续的歌曲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在歌曲学习环节,节奏练习和歌词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掌握歌曲。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在节奏把握上仍然存在一些小问题,如在较快节奏处容易出错。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节奏专项练习的时间,或者采用更有趣的节奏游戏来帮助幼儿强化节奏感。
歌曲创编环节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难点,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幼儿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很多小组都能够完成创编任务。
这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创编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不过,也有少数小组在创编过程中遇到困难,如不知道如何根据名字的字数调整歌词的节奏。
这提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个体差异的关注,给予这些幼儿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4.
在情感融入环节,通过引导幼儿回忆与名字有关的美好回忆,幼儿在演唱时能够更好地表达出对自己名字的喜爱之情。
这表明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挖掘歌曲背后的情感内涵,引导幼儿在演唱中融入情感,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5.
在课堂练习部分,节奏练习和歌词创编练习的设计有助于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从幼儿的练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节奏练习的要点,但在歌词创编的灵活性上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提供更多的歌词创编范例,拓宽幼儿的思维。
6.
教学延伸部分的活动设计,为幼儿提供了更多深入学习和探索的机会。
这有助于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其他领域的学习相结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总体而言,本次唱歌活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