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闻阅读与实践:第1章《新闻是什么?》导学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闻阅读与实践:第1章《新闻是什么?》导学案
(含答案)
第一章新闻是什么?
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
它的基本特点是迅速及时、内容真实、公开简明。
它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访谈、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狭义的专指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构成。
新闻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
1.了解新闻的六要素以及新闻的结构。
2.了解新闻的采写过程以及构成新闻价值的诸多要素。
3.初步了解客观报道的相对性,培养客观评判并正确分析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的能力。
4.了解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在报道新闻方面的不同特点,学会选择不同的策略来阅读通过不同媒介传播的新闻。
1.搜集新闻素材,自主阅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获得对新闻知识的初步把握。
2.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互相交流,明确新闻导语的创作要求。
3.延伸拓展法:引导学生通过训练学会拟写标题和导语,学会划分主体部分层次。
新闻是什么?
1844年,美国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人们惊呼:“上帝,你究竟创造了什么?”它预言了即将到来的传媒时代。
步入21世纪,随着科技力量的日益强大,信息时代强势登场了。
新闻每天发生,视角各有不同。
正确的新闻导向,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阅读已经“定格”的新闻作品,人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新闻作为应用性很强的文体,最重要的是实践,采访、写作活动应该是新闻学习的最重要的任务。
新闻是严肃的,它
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不是随心所欲的文字创作,而是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工具。
1.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它的内容结构是怎样的?
提示:这六个要素就是“5W+H”。
5W: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
[来源:Z&xx&]
H:结果如何(How)。
新闻的结构一般分为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标题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的。
又分为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简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要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题。
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
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
结语可有可无,视具体情况而定。
大多数新闻是依这种“倒金字塔式”来组织材料的。
2.什么是导语?导语的表述原则是什么?
提示:新闻的开头称做导语,往往是新闻最精练、最重要的部分,是新闻的核心。
第一代导语(晒衣绳式导语)
特点:把六要素顺次“串起来”。
弊端:内容太多、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
第二代导语
特点:不必把六要素全都顺次写进导语,只要挑选一两个最能激发人们兴趣的,或内容最重要的就可以,还可以用一些方式强调某些要素。
导语的表述原则:
①新闻的导语: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有何意义。
②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有特殊要求除外)。
③主语(陈述对象)必须存在且要准确。
④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
⑤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运用原文中负载重要信息的原词,必要时,可将若干词概括抽象为一个新词语,如:“菠菜、韭菜、黄瓜”可用“蔬菜”来概括,“跳高、跑步、打球”可用“体育活动”来概括。
3.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第一准则,那么新闻就是事实吗?
提示:新闻的“真实”是相对的。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第一准则,反映的是新闻工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诚实负责的职业道德。
但是,纯粹的真实、客观是不存在的,真实性就像围绕着客观事实这条横轴上下波动的曲线一样,只能无限接近于事实的真相,却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真实记录,可以有一些合理的想象。
新闻的真实性要受到新闻工作者生活经历、文化程度、习俗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要受到国家、媒体意志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因此,我们往往看到,虽然不同媒体都标榜客观、公正、真实,但对同一事件,不同媒体的报道也有差别,甚至大相径庭。
4.常见的新闻传播媒介主要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不同?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