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
摘要: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我国现今城市化发展的标志,也是我国合理利用土地
资源的重要措施。
而高层建筑中地下室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还可以降低土地的占有率,所以提升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的设计工作已经成
为现今建筑行业关注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
1 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中存在的困难之处
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其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地下室的功能、
防御功能、相关设备、通道以及通风和采光等。
另外在进行一些大型建筑的地下
室设计时,在裙房和地下室等位置还会出现抗浮的问题,如果对其不能进行很好
的解决,可能会造成地下室抗洪能力的下降,导致结构的破坏,影响建筑的整体
质量。
除此之外,防水功能的建设也是确保地下室质量的主要因素,但因其涉及
到的内容以及施工的项目比较繁杂,故而会为实际的设计工作带来了一些阻碍。
2 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
2.1 外墙设计
在进行地下室外墙结构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墙体设计的支撑情况,荷载系
数是否符合实际的需求。
如果是遇到多层地下室的结构,要对整体外墙的承压性
进行合理的检测工作,之后结合结合外墙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工作。
其次,在设计过程中,要确保底板弯矩与墙壁底部的弯矩、地板的厚度和筋配量、都是
可以相互匹配的,同时要确保其抗弯能力不得小于侧壁,最典型的是在地下车道
中出现该类问题。
在对车道侧壁的位置进行设计时,大多都是利用悬臂的方式。
而像楼梯间这
类的位置,因为这个区域外墙的支撑板强度不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其进
行合理的计算,以免出现质量问题。
除此之外,在地下室设计中,如果外墙的结
构是临近车道的位置,那么就要加强对外墙中部的承压能力,以免造成超负荷现象,影响实际的质量。
在进行外墙配筋数量的计算工作时,要结合外墙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计算
方式,通常情况下,都是按照竖向单板来计算配筋数量的,不过如果外墙扶壁柱
截面尺寸较大或垂直于外墙方向有钢筋混凝土内隔墙相连接等情况,通常都是采
用双向板计算配筋数量的。
同时在配筋的设计过程中,还有一项是需要重点注意的:针对外墙的转角位置,其自身的负荷能力是比较小的,不过外墙的水平分布
筋需要利用扶壁柱的截面尺寸,因此需要不断的加强配外侧附加短水平负筋的能力,并对地下室外墙裂缝宽度的宽度进行合理的计算,最好是保证其宽度在
0.2mm以内,且不得贯通。
2.2 承压能力设计
地下室承压能力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核爆动负荷、土压力、上部结构重力
负荷情况、水压力以及地下室自重等几个方面。
由于地下室的功能不同,其承压
能力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因此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划。
其
中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的部位有:
A顶板。
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核爆动的承压情况以及静止状态下的承压情况。
B内承重墙。
其涉及的内容有:顶板核爆动负荷值与静负荷值、建筑上部结
构自重以及内承重墙自重的数值等,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掌握各楼层活动
时所承受的压力情况,提升设计的准确性。
C侧墙。
除了正常所需要承受的压力负荷外,还要考虑到承重墙的压力负荷
情况,另外,在设计中,还要掌握流动性的压力负荷情况以及水、土所带来的压
力状况。
D基础。
其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底板核爆动负荷情况,墙身的自重符合情况
以及顶板的符合情况等。
2.3 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地下室设计中涉及内容比较多的一个环节,其不仅要对各个功能
结构的细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还要对地下室内铺设的线路、水、火等
的防御功能进行严格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另外,在平面设计中,最不可忽视的就
是给排水功能的设计工作,其是确保地下室合理使用的重要部分。
另外,为了保
证地下室的稳定性,在平面设计中,还应结合地下室承压能力的实际情况,设置
相应的变形缝,以免因温度或者材料的影响导致结构出现变形问题,对结构造成
不必要的损毁。
不过变形缝的设置会对防水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对该部分
做出合理的调整工作,通常情况下都是利用后浇带、地上设缝以及混凝土添加外
加剂等方式来降低其对防水系统的影响,保证其功效的合理发挥。
另外,在进行
平面设计中,要结合整体的结构情况,进行空间的设计布局,设置合理的变形缝,尤其是通道部位,可以利用减少变形缝的方式来提升整体的承压性能,提升结构
的强度,降低损毁的概率。
2.4 防水设计
很多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会被作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场所,比如说停车场。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防水系统的设计工作。
在进行设计工作时,要结
合地下室的环境特征以及可能出现渗漏现象的原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工作,在提升地下室整体抗渗性的同时,保证结构的质量,减少损毁现象的发生。
地下室的建筑材料大多都是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主的,如果其长期的浸泡在水中,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服饰以及钢筋的膨胀变形现象的发生,导致墙体承压能力下降,为整体结构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所以,在设计中,首先要严格按照标准要
求进行设计工作,提升防水结构的质量,减少渗水现象的产生;其次,根据建筑
的实际情况以及地下室的功能,合理的设计防水结构,尤其是对细节的处理,要
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确保防水质量。
再次,在进行防水设计时,还要对防
水材料的使用进行严格的要求,并结合防渗漏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工作。
最后,在对后浇带、变形缝、施工缝等薄弱位置进行防水设计时,要建立相应的
防水构造措施,比如说,设置成企口缝延长渗水路线,来提升地下室整体结构的
防水性能。
2.5 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是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最为关注的一个重点环节,抗震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安全,其中地下室的抗震设计工作,则是保证整体建筑安
全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抗震设计时,一定要保证其埋深的深度大于地面的高度,
因此在进行总高度的计算过程中,会将地下部分排除,只从地面以上开始计算。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在进行地下室抗震设计时,必须保证其上部结果为梁板,禁
止出现无梁屋顶的建筑结构。
如果地下室的高度已经超出了梁的高度,其是不可
以归类为上部结构的,只有经过相应处理后,方可在考虑的范围内。
总结
大多的高层建筑地下室都会设有停车场、消防水池以及设备房,将地下空间
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生活的便利性,还可以提升我国土
地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加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广宽云.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J].门窗.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