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4分)
1. (2分) (2015高二上·如东期中) 【科技讯】2015年5月24日消息,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为寻找地外文明又迈进了一步。

材料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
系统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 (2分) (2016高二上·张家口期中)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A . ①③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④③②①
D . ③②①④
3. (3分)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影响是()
A . 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增高
B . 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
C .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
D . 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
4. (2分) (2013高一上·鄂尔多斯月考) 读图,若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乙表示()
A . 赤道低气压带
B .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 极地高气压带
5. (2分) (2016高二上·绍兴期中) 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 . 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
B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 . 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2)该季节()
A . 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
B . 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C . 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
D . 丁地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
6. (2分)下面关于喀斯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②该地貌的缺点是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还易引起水土流失
③它是四大圈层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它的形成就是含有CO2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和淀积作用的结果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7. (3分) (2018高一上·武威期末)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
A . 风能
B . 重力能
C . 太阳能
D . 放射性元素衰变
8. (2分) (2018高二下·鸡泽期末) 下图所示为城市的一种路面状况,其水泥砖块之间留有种草的圆孔,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相比普通路面,该路面有利于()
A . 增加地表径流
B . 减弱下渗作用
C . 增加地下径流
D . 降低大气湿度
(2)雪后有草的圆孔部分较水泥砖块部分融雪慢,其原因是圆孔内的枯草比水泥砖块()
A . 导热性能较好
B . 表面温度较高
C . 储有更多的热量
D . 受热增温较慢
9. (2分) (2013高一上·徐水月考) 读“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题.
(1)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判断,该海区位于()
A . 南半球
B . 北半球
C . 东半球
D . 西半球
(2) A处与B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
A . A处流经寒流
B . B处流经暖流
C . A处洋流由南向北流
D . B处洋流由南向北流
10. (2分)(2020·肇庆模拟) 光合作用是植物维持生产力的最主要因素。

但在高温、低湿的环境下,很多绿色植物通过关闭气孔来抑制光合作用进行,以便更好的适应生存条件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光合午休”。

因此, 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对于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提高植物的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图是某植物晴天和阴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表示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A . a--晴天午间蒸腾强,植物净光合速率弱
B . a--阴天白天光照弱,植物净光合速率弱
C . b--晴天白天光照强,植物净光合速率强
D . b--阴天午间气温高,植物净光合速率强
(2)根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推断影响植物光合速率最主要的因素是()
A . 光照
B . 水分
C . 热量
D . CO2
(3)能有效缓解a曲线午间净光合速率低的措施是()
A . 地膜覆盖
B . 修筑梯田
C . 增施有机肥
D . 喷灌
11. (2分) (2020高二上·长春开学考)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

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
“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

其主要原因是()
A . 纬度低,气温较高
B . 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 .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 . 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 . 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 . 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 . 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 . 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16分)
12. (3分) (2017高三上·台州月考) 图Ⅰ为“中亚区域图”,图Ⅱ为图Ⅰ中“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该区域某干旱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约1 500万hm2。

当该地区部分耕地受灾时,全区粮食年产量也随之发生变化。

图Ⅲ示意该地区某区域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对应关系。

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本区域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

(2)分析甲、乙两地明显的气候特征差异。

(3)某日,甲地(74°E)日出时间是8点(北京时间),该日甲地的夜长约为________。

请在右图中绘制该日甲地某平地直立旗杆的日影(方向、长短)变化图,并用箭头表示日影的运动方向。

(4)根据图,指出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干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关系,并解释该区域发生水灾时,粮食产量增加的原因。

13. (4分) (2020高一上·常德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青田石(叶蜡石)是中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由流纹岩在漫长地质时期经部分或全部脱硅、去杂、物质成分重新组合等形成。

材料二下图为“岩浆与岩石转化示意图”。

(1)甲处的地形是________。

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

(2)与青田石成因对应的是()
A . e→a
B . b→c
C . a→c
D . d→e
(3)水循环环节②________,①②③④对水圈的地理意义是________。

(4)图中与渭河谷地成因相吻合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

(5)假设该地地下有煤层,在甲、乙两处挖煤易发生哪些安全事故?
14. (5分) (2019高一下·陆良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为________(地质构造),戊处地形的形成过程是________。

丙处是________地貌,丁处地形是由________ 外力作用形成的。

(2)若该区有石油分布,图中甲、乙、丙三处,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

(3)图中①②③④环节构成了________ 水循环,使陆地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

15. (4分) (2016高一上·重庆期末) 读下面的资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2012年11月18日,被称为“中国环球航行第一人”的郭川,从青岛出发,驾驶无动力帆船,历经138天不间断的航行,于2013年4月5日成功返回青岛。

(1)出发时,青岛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与乌鲁木齐相比,昼更长的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的是________。

此时重庆处于________季节。

(2)郭川首次穿越赤道时,以下叙述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最多选三项)
A . 遭遇台风
B . 正在下雨
C . 被太阳直射
D . 昼夜等长
E . 穿越处地方时比青岛晚
(3)过新西兰后,马上又跨过了日界线,因此日期应该________(加或减)一天。

(4)从合恩角附近一直到好望角,船只顺风顺流,航行较快,对应的风和洋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A、东南信风
B、盛行西风
C、极地东风
D、南赤道暖流
E、西风漂流
F、秘鲁寒流
(5)从好望角到3月16日两次穿越赤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最多选三项)。

A . 被太阳直射了一次
B . 经过的地区始终昼长夜短
C . 可能吹到东南信风
D . 直射点在南移
E . 北印度洋洋流从西向东流
F . 我国正值多雨时期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4分)
1-1、
2-1、
2-2、
3-1、
4-1、
5-1、
5-2、
6-1、
7-1、
8-1、
8-2、
9-1、
9-2、
10-1、
10-2、
10-3、
11-1、
11-2、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16分)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3、
13-4、
13-5、
14-1、
14-2、
14-3、
15-1、15-2、15-3、15-4、1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