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木本植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9月防 护 林 科 技
S e p
.,2017第9期(总168期)
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N o .9(S u m N o .168
)文章编号:1005-5215(2017)09-0048-04
收稿日期:2017-07-31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 020404009
) 作者简介:吴悦宏(1974-),男,广东汕头人,大学,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林科技推广工作.
潮汕地区木本植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
吴悦宏,柳泽鑫,肖泽鑫
(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汕头515041
)摘 要 根据野外调查和相关资料整理,对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的基本情况㊁优势科㊁种的区系成分进行了调查分析㊂结果表明: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组成十分丰富,共有木本植物1315种,隶属114科418属,其中裸子植物7科13属18种,被子植物107科405属1297种㊂以乔木种类居多,计676种,占总种数的51.4%,而木质藤本最少,只有174种,占13.2%;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与热带植物区系联系强于温带地区;在种的水平上,特有种类较多,计825种,其中中国特有11种,中国温带-热带亚热带特有29种,中国热带亚热带特有785种㊂
关键词 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S 718.3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
.i s s n .1005-5215.2017.09.015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F l o r aA n a l y s i s o n W o o d y P
l a n tR e s o u r c e s i nC h a o s h a nA r e a W uY u e h o n g
,L i uZ e x i n ,X i a oZ e x i n (S h a n t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S h a n t o u51504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f i e l d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r e l a t e d m a t e r i a l s ,f l o r i s t i cb a s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 ,d o m i n a n t f a m i l y a
n df l o r a l c o m p o n e n t o f s p e c i e s a b o u tw o o d yp l a n t s i nC h a o s h a na r e aw e r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a n a l y
z e d .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r e a r e t o t a l l y 1315s p e c i e s o fw o o d yp l a n t s b e l o n g i n g t o 418g e n e r a a n d 114f a m i l i e s i nC h a o s h a n a r e a ,a m o n g w h i c h t h e r e a r e 18g y m n o s p e r ms p e c i e sb e l o n g i n g t o 13g e n e r a ,7f a m i l i e s ,a n d1297a n g i o s p e r ms p e c i e s b e l o n g i n g t o 405g e n e -
r a ,107f a m i l i e s .M o s t o f t h e s p e c i e s a r e a r b o r s ,t h en u m b e r o fw h i c h i s 676,a c c o u n t i n g f o r 51.4%.T h e r e a r e o n l y 174s p e c i e s o f v i n e s ,a c c o u n t i n g f o r 13.2%,w h i c h i s t h e l e a s t .T h ew o o d y f l o r a o f C h a o s h a n a r e a b a s i c a l l y c o n s i s t e d o f t r o p i c a l t o s u b t r o p i c a l e l e m e n t s .A t t h e l e v e l o f s p e c i e s ,e n d e m i c s p e c i e s o fw o o d yp l a n t h a v e l a r g en u m b e r s ,a -
m o n g w h i c h t h e r e a r e 11e n d e m i c s p e c i e s i nC h i n a ,29t e m p e r a t e t o t r o p i c a l s u b t r o p i c a l e n d e m i c s p
e c i e s i nC h i n a ,785t r o p i c a l s u b t r o p i c a l e n d e m i c s p
e c i e s i nC h i n a .K e y w
o r d s C h a o s h a na r e a ;w o o d yp l a n t ;f l o r a a n a l y s i s 植物区系指某个地区所有植物的总和,
为该地区植物在一定自然历史地理条件下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认识区域植被的本质属性㊁对植被进行区划㊁
管理和经营利用的基础[
1,2]
㊂植物区系的构成蕴含着大量历史㊁地理㊁生态和系统进化信息,也是研究
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3-5
]㊂开展潮汕地区木本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工作,掌
握潮汕地区优良阔叶木本植物资源状况,收集㊁保存优良阔叶木本植物资源,保存珍稀濒危树种资源,有利于改善潮汕地区的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
性,提高该地区的阔叶林木良种应用水平,促进林业事业发展㊂
1 研究地概况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处南亚热带
南部,是北回归线进入亚欧大陆的第一站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木
本植物资源丰富[6]
㊂据‘潮汕植物志要“记载,潮汕地区有林木树种1011种,分属102科[7]
㊂但由于
长期受人为活动及不合理开发等因素影响,特别是造风水活动盛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种质资源不断减少,而木本种质资源衰减尤为明显㊂
2 研究方法
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有关潮汕地区植物资源的
书籍和资料[8-12],在掌握了潮汕地区植物资源的基本情况后,进一步开展了潮汕地区植物资源的野外实地调查,主要是对潮汕地区植物资源的核查㊁校对和补充㊂根据潮汕地区的地形㊁气候㊁植被㊁土壤类型等特点,选定在汕头莲花山㊁桑浦山㊁大南山㊁小北山㊁南澳岛,潮州大质山㊁凤凰山㊁万峰山,揭阳大北山㊁大南山,韩江下游两岸进行植被调查㊂对调查地点采用线路踏查的方法,沿途记录所见到的植物种名同时采集标本㊂
3结果与分析
3.1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的基本情况
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结果表明:潮汕地区共有木本植物1315种,隶属114科418属,其中裸子植物7科13属18种,被子植物107科405属1297种㊂将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分为3种生活型,即乔木㊁灌木和木质藤本㊂此次调查研究的潮汕地区1315种木本植物中,乔木676种,占总种数的51.4%;灌木465种,占35.4%;木质藤本174种,占13.2%㊂潮汕地区木本植物科属种数约占广东省种子植物科属种(238科1455属5802种)总数的47.9%㊁28.7%和22.7%,可见潮汕地区林木种质资源种类丰富㊂
从表1可知,从科植物种数的组成特征来看,可以将潮汕地区木本植物114科分为大科(ȡ20种)㊁中等科(10-19种)㊁小型科(2-9种)和单种科(1种)4个等级进行分析㊂
3.1.1单种科和小型科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中只有一种的单种科有16科,占区系总科数的1
4.0%,属㊁种却分别只占该区植物的3.8%和1.2%;小型科(2-9种)有61科,占区系总科数的53.5%,属㊁种分别占该区植物的34.0%及20.5%㊂
这些单种科和小型科的出现,加强了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和其他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有可能是其他地区某些成分的延伸所致㊂而且,这些单种科或小型科中有许多典型的热带性分布科,它们的出现丰富了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的组成,大大加强了区系的热带性质㊂
3.1.2中等科中等科有18科87属248种,占总科属种数的15.8%㊁20.8%和18.9%,潮汕地区的中等科仍然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这些科在广东区系中同样占有很高的百分比㊂这些科的种数虽然少于大科,但是在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上同大科一样,是潮汕地区森林群落的主要建群种㊂3.1.3大科从表1可知,含有20种以上的大科有19科,共计173属781种,占总科属种数的16.7%㊁41.4%和59.4%㊂大科占总属数㊁总种数的 高百分比 表明,大科是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㊂结合野外植被以及植物群落调查结果,本地区的大科主要是乔木种,其作为潮汕地区现有植被的重要乡土树种,在未来的城市绿化以及生态恢复工程中是主要的利用对象,是本区系的优势科㊂优势科的数量及种类对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
表1潮汕地区野生木本植物科属种的统计数据
级别科数
占总科数
/%属数占总属数
/%种数占总种数
/%单种科(1种)1614.0163.8161.2小型科(2-9种)6153.514234.027020.5中等科(10-19种)1815.88720.824818.9大科(ȡ20种)1916.717341.478159.4
总计1141004181001315100 3.2潮汕地区木本植物优势科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潮汕地区木本植物世界分布的优势科有3科,分别为大戟科(E u p h o b i a c e a e)㊁蝶形花科(P a p i l i o n a c e a e)㊁蔷薇科(R o s a c e a e)㊂它们分布极广,适应性强,很难真正反映该区系的主要特征,对地理成分分析无多大帮助,故在进行区系分析时应排除在外㊂此次调查结果表明,本地区木本植物优势科中热带-亚热带分布共有13科,占优势科总数的68.4%,说明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在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中占有明显的优势,热带-温带分布有2科,温带分布1科㊂
植物区系的表征科是指一个植物区系的代表科,除具有较多的属种数量之外,还要在世界区系中占有较明显的比重㊂将潮汕地区优势科的地理成分和占世界㊁中国及广东区系的比例列表如表2㊂由表2可知,除去世界分布科,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占世界区系种数2%以上的有壳斗科(F a g a c e a e)㊁桑科(M o r a c e a e)㊁樟科(L a u r a c e a e)㊁金缕梅科(H a m a m e l i d a c e a e)㊁芸香科(R u t a c e a e)㊁冬青科(A q u i f o l i a c e a e)㊁卫矛科(C e l a s t r a c e a e)㊁葡萄科(V i-t a c e a e)㊁茶科(T h e a c e a e)㊁杜鹃花科(E r i c a c e a e)㊁紫金牛科(M y r s i n a c e a e)㊁山矾科(S y m p l o c a c e a e)㊁忍冬科(C a p r i f o l i a c e a e)等13科,这些科既是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的优势科,也是其表征科㊂其中,除葡萄科(V i t a c e a e)㊁杜鹃花科(E r i c a c e a e)为热带-温带分布㊁忍冬科为温带分布外,其余为热带-亚热带分布科㊂由此进一步表明了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的热带-亚热带特征㊂
94
第9期吴悦宏等潮汕地区木本植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
表2 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中优势科在世界、中国及广东区系的比例
科名属数:种数种占世界区系/%
种占中国区系/%
占广东区系/%
主要分布区壳斗科4:48
5.317.340.3温带㊁亚热带㊁热带桑科7:41
2.924.965.1热带㊁亚热带㊁少数产温带
樟科10:682.7
5.2
38.7热带㊁亚热带金缕梅科10:2215.723.459.5热带㊁亚热带蔷薇科17:772.39.050.0全世界苏木科7:210.922.830.4热带㊁亚热带蝶形花科18:630.55.721.0全世界
芸香科8:202.213.835.7亚洲㊁大洋洲㊁非洲㊁美洲大戟科18:580.715.930.6广布各地,主产热带
冬青科1:317.317.747.0热带㊁亚热带卫矛科5:292.415.361.7温带㊁亚热带㊁热带
葡萄科8:28
4.02
5.753.8热带㊁温带茶科11:6813.635.848.5热带㊁亚热带杜鹃花科6:332.44.555.0寒带㊁温带及热带之山
紫金牛科6:282.821.748.3热带㊁亚热带山矾科1:258.331.658.1热带㊁亚热带马鞭草科8:411.324.748.8热带㊁亚热带茜草科26:601.312.625.9热带㊁亚热带
忍冬科
3:204.59.754.1
温带
3.3 潮汕地区木本植物种的区系成分分析
将潮汕地区1315种种子植物,划分为10个分布型和1个亚型,种子植物划分的原则是删繁就简,
按照吴征镒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标
准[13,14
],基本取消了亚型的划分,只保留了中国-
日本亚型㊂中国特有种仅分为3类:中国特有(即全国广布),中国热带亚热带特有(即分布于中国热带㊁
亚热带地区或稍超出),中国温带-热带㊁亚热带特有(即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少数省份)
㊂潮汕地区地处南亚热带,木本植物区系种类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区系中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与热带植物区系联系强于温带地区㊂在种的水
平上,特有现象很强,木本植物为中国特有种825种,占62.7%,其中中国特有11种,中国温带-热带亚热带特有29种,中国热带亚热带特有785种㊂
表3 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各分布型的种数及百分比
分布区类型
种数占种总数/%
2泛热带分布
131.0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1
0.14旧世界热带分布
100.8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292.2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及变型
60.5
7热带亚洲分布28821.99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50.410旧世界温带分布40.314东亚分布161.214-2中国-日本分布
1188.915中国特有110.815-1中国热带亚热带特有
78559.715-2中国温带-亚热带㊁
热带分布292.2合计
1315
100.0 从表3可看出,
按照吴征镒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标准,潮汕地区木本植物种的区
系成分的特点是:一㊁类型少,仅有10个类型;二㊁分布集中,中国特有种分布型的热带-亚热带特有成分785种,热带亚洲成分288种,
这两个分布型合计占总种数的81.6%,说明地带性极强,热带性分布型和亚型(2型㊁4型㊁5型㊁6型㊁7型㊁15-1型)分布种类,远远大于温带种类(10型),热带性质极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很弱,是当地区系性质的代表㊂4 结语
4.1 潮汕地区共有木本植物1315种,隶属114科
418属,其中裸子植物7科13属18种,
被子植物107科405属1297种㊂其中乔木676种,
占总种数的51.4%,灌木465种,占35.4%,木质藤本174种,占13.2%㊂潮汕地区木本植物科属种数约占广东省种子植物科属种(238科1455属5802种)总数的47.9%㊁28.7%和22.7%,可见潮汕地区林木种质资源种类很丰富,在广东省内占有一定比重,一些重要的科和属在潮汕地区均有分布㊂
4.2 潮汕地区木本植物,
热带-亚热带分布共有13科,占优势科总数的68.4%,说明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在潮汕地区木本植物区系中占有明显的优
势,热带-温带分布有2科,温带分布1科㊂
4.3 潮汕地区地处南亚热带,木本植物区系种类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区系中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与热带植物区系联系强于温带地区㊂在种的水平上,特有现象很强,木本植物为中国特有种825种,占62.7%,其中中国特有11种,中国温带-热带亚热带特有29种,中国热带亚热带特有785种㊂
4.4 按照吴征镒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的0
5防 护 林 科 技 2017年
划分标准,潮汕地区木本植物种的区系成分的特点是:一㊁类型少,仅有10个类型;二㊁分布集中,中国特有种分布型的热带-亚热带特有成分785种,
热带亚洲成分288种,
这两个分布型合计占总种数的81.6%,热带性分布型和亚型(2型㊁4型㊁5型㊁6型㊁7型㊁15-1型)分布种类,远远大于温带种类(10型),热带性质极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很弱,是当地区系性质的代表㊂参考文献:
[1
]徐德静,王鹏鹏,何跃军,等.丹霞地貌习水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13,41(10):19-23
[2
]孙巧玲,苟光前,陈云飞,等.铜仁市万山特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2016,34(6):873-878[3
]李跃霞,上官铁梁.中条山中段木本植物群落植物种多样性分析[J ].植物研究,2006,26(2):163-168[4
]李干荣,王义平,詹俊明,等.五指峰木本植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J ].南方林业科学,2016,44(2):43-47[5]林建勇,梁瑞龙,李娟.广西木本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J ].广西林业科学,2015,44(4):340-345
[6
]曾宪锋,邱贺媛,庄雪影,等.粤东代表山地铜鼓嶂与其他植物区系的数值比较[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12,32(1):43-47
[7]吴修仁.潮汕植物志要[M ].汕头:广东省汕头市生物学会,1993[8]吴德邻,胡启明,陈忠毅.广东植物志[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9]陈蔚辉.粤东植物名录[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10]曾宪锋.粤东植物多样性编目[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1]邢福武,曾庆文,陈红锋,等.中国景观植物[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12
]曾宪锋,庄雪影,刘全儒,等.广东东部植物区系与植物群落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3]吴征镒,孙航,周浙昆,等.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4]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
云南植物研究,1991(增刊Ⅳ):1-139(上接第41页)土壤深度下,侵蚀沟紫穗槐土壤的含氮量比公路边坡和无林地分别高出7.61%㊁20.81%;
侵蚀沟紫穗槐土壤的含磷量比公路边坡和无林地分别高出10.64%㊁27.66%;
侵蚀沟紫穗槐土壤的含钾量比公路边坡和无林地分别高出15.54%㊁
25.68%㊂侵蚀沟与公路边坡的p H 值在7.2至7.
35之间,无林地的p H 值在7.1至7.5之间㊂由此可见,紫穗槐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其根部的生长活动及生物的光合及蒸腾作用的影响下,对土壤的结构及性质,有很大影响,即可以改良酸性土壤㊂
4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侵蚀沟的氮磷钾含量要高于公
路边坡,明显高于无林地,而无林地的氮磷钾含量较公路边坡少㊂紫穗槐在生长的过程中,侵蚀沟的水分涵养能力要比公路边坡强,使得紫穗槐在生长过程中更好地吸收水分及营养物质,从而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土壤p H 值的
测定结果,可以得出紫穗槐的根系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改良酸性土壤㊂参考文献:
[1]南德标,姜同弟.紫穗槐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211
[2]卢振龙,龚孝生.灌木生物量测定的研究进展[J ].
林业调查规划,2009,34(4):37-4
01
5 第9期 吴悦宏等 潮汕地区木本植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