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用表演法,理解词语“神气活现”“东张西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生活中有些人只会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根本没有本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弄懂“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明白“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以看图·朗读·表演等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学法:续编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课文插图。
学生: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一·复习。
课件出示:狡猾·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指名读,齐读)二·学习课文内容。
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自由读2至6自然段)(1)出示句子: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2)指名读”骨碌一转“,从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狐狸这样做是在干什么(狐狸在想主意,想点子。
)(3)它为什么要”扯着嗓门“问呢为什么要故意装得这么凶呢(4)指名读第2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1)什么是”一愣“(呆住了)老虎心里在想什么(狐狸为什么说我不敢吃它)(2)齐读。
学习第4·5自然段。
师:老虎走进狐狸设下的`圈套,接下来他又是怎么骗老虎呢(1)轻声读第4·5自然段,(2)交流。
(3)老虎有没有被狐狸给蒙骗住呢学习第6自然段。
(1)出示第6自然段狐狸说的话引读。
(2)指名读,齐读狐狸的话。
学习第7·8自然段。
(1)出示,谁在前面,谁在后面(2)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狐狸是——老虎是——(3)朗读。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假虎威》教案三篇

【导语】狐假虎威是汉语成语,读⾳为hú jiǎ hǔ wēi,是先秦时代汉族寓⾔故事。
假:借。
狐狸借⽼虎之威吓退百兽。
后以“狐假虎威”⽐喻仰仗或倚仗别⼈的权势来欺压、恐吓⼈。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会认17个⽣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朗读课⽂。
3、理解课⽂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指导学⽣朗读课⽂,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寓意。
教学设计: ⼀、激趣导⼊。
1.同学们,我们就已经学过寓⾔了,谁来说说什么是寓⾔? 找学⽣说,出⽰课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狐狸和⽼虎的寓⾔故事: 他们俩之间会发⽣什么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问:“假”有⼏个读⾳?(两个读⾳:jiǎ、jià)在这⾥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家从课⽂中去寻找答案了,⼤家加油啊! ⼆、初读课⽂: 1.标出⾃然段。
2.指名分⾃然段读课⽂,纠正字⾳,同时思考:课⽂讲的是什么事? 假(假如)(假设) 威(威风)(威⼒) 寻(寻找)(寻⼈) 扑(扑向)(扑倒) 转(转动)(转轮) 扯(扯开)(扯断) 嗓(嗓⾳)(嗓门) 派(派⼈)(门派) 抗(对抗)(反抗) ⽖(鸡⽖)(⽖⼦) 趟(⼀趟)(赶趟) 猪(⼩猪)(母猪) 纳(容纳)(收纳) 闷(闷闷不乐)(纳闷) 受(接受)(受到) 骗(骗⼈)(骗⼦) 借(借钱)(借书) 3.再读课⽂,思考:“假”可能是什么意思?(学⽣可能会猜到是“借”的意思。
) 4.为什么你确定是“借”,让学⽣结合故事内容谈理由: 5.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
6.这下我们明⽩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的意思,狐狸借⽤⽼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查字典确定“假”的意思(板书:借。
) 三、精读课⽂、理解课⽂。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出示狐狸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吗?(生齐:狐狸)教师:狐狸又简称“狐”(幻灯片上出示“狐”字,学习生字(偏旁、字形结构、书空等)【出示老虎的图片】小朋友们,它又是谁呢?(生齐:老虎)教师:我们把老虎简称为“虎”(幻灯片上出示“虎”字,学习生字(偏旁、字形结构、书空等)【过渡】老虎被称为“百兽”,小小的狐狸总是很小心地避免和老虎碰上面,生怕自己性命不保。
可是,事情总有不巧的时候,瞧,狐狸和老虎还是遇上了,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接着刚才的幻灯片,在“狐”和“虎”中间加上“假”,后面添上“威”字,这两个字要注音。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听老师来朗读课文,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轻轻地打开书一边听,一边看思考。
)听完后检查学生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呢?各自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诵读课文并学习生字词。
检查生字词,正音。
(1)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这些词,你觉得难读的词可以看着拼音读几遍。
②检查: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扯、兽、爪”是翘舌音,“闷、窜、胆”是前鼻韵母,“趟、抗”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不读méng。
齐读。
③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开火车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威风胆子吓跑寻找爪子借着、骨碌、违抗、窜过、一趟、狡猾、百兽我们再来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
(3)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现在我请7位小朋友分小节读读课文,看看谁生字读得最正确。
(指名读课文。
注意纠正“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纳闷”的“闷”应当儿化,并领读。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通用1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狐假虎威》教学设计(通用1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篇1教材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课《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2、积累好词语,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重点:1、对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要注意健康的价值取向。
2、抓住课文中关键词句体会狐狸各老虎的角色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训练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流程:一、读题导入,设疑激趣。
(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让学生用()的狐狸、()的老虎来说一说对它们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狐假虎威》用拼音板书课题。
让学生区分好“狐”和“虎”的读音,完善课题后强调多音字“假”的读音,设疑,“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狐假虎威”又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对狐狸、老虎的印象并适当地进行了词语搭配训练。
为学生体会这两种动物的角色特点做好铺垫,“狐”和“虎”的音读时易错先区分拼音再出示字更易读准。
)二、品读积累,感悟课文。
上节课我们已经读了课文,那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5个)下面我请同学开火车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注意要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读的真不错!老师也想读,师读第一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2句)男生齐读第一句,这里面有个词语(出示:茂密的森林)结合片熟读这个词语。
我们还可以说“()的森林”。
又可以说“茂密的()”呢。
结合图说一说。
女生齐读第二句。
(课件出示句子)开火车读句子,找出句子里的动词(跑、扑、抓)这里的“跑”说明什么?还可以换成哪个词?(窜、溜)请你们再读这句话,重读动词,看这几个词用的多巧妙,把老虎抓狐狸的过程说得很清楚。
二年级语文上册狐假虎威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狐假虎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故事,培养学生对成语“狐假虎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成语故事的喜爱,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勇敢、聪明的品质,鼓励他们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智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1. 对成语“狐假虎威”的理解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课文朗读录音带或视频。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表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狐假虎威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成语“狐假虎威”的了解和用法。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
(2)学生分角色朗读,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4. 理解故事:(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主题。
(2)学生分享他们对“狐假虎威”成语的理解和用法。
5. 拓展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小故事。
(2)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故事。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家长签字确认孩子能正确朗读课文。
(2)家长协助孩子用生字词编写小故事,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 延伸作业:(1)孩子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狐假虎威”成语的理解。
(2)孩子和家长一起查找其他成语故事,下节课分享。
《狐假虎威》教案(13篇)

《狐假虎威》教案(13篇)《狐假虎威》教案 1活动名称:狐假虎威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
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1、狐狸、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
2、《语言》下P.5.活动过程:一、说说狐狸和老虎7教师出示狐狸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说说狐狸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
如:狐狸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
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
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
三、想想其中的道理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狐狸吓跑的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思考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
日常生活教育:提供一些形象生动的`成语故事画册,引导幼儿学习成语故事家园共育: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些成语故事,教学反思: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让学生真正理解语言,除了读一读、听一听、想一想,还应动一动。
我在教学第八段时,我安排学生带头饰演一演,找了四位“小演员”,其余学生当“导演”,在较有兴趣的导演中,学生理解了词语意思,还激发其想象力,如身临其境,激起读书兴趣。
《狐假虎威》教案 2习作内容:根据《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内容,打破常规思维定势,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训练目的要求:1、以故事内容为依据,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2、编写的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并能说明一定道理。
训练步骤:一、课件启迪,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童话故事吗?瞧,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一则大家所熟悉的童话故事——《狐假虎威》。
二、创设情境,引导口述。
1、创设情境。
第二天,机灵的小松鼠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告诉了老虎。
没过多久,森林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森林联欢会,你看……,真巧,狐狸和老虎也来参加聚会,途中他们相遇了。
2、启发想象。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6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故事《狐假虎威》2、板书课题:8狐假虎威3、学习课题中生字。
狐:左边反犬旁,右边瓜假:左边单人旁,右边不是段威:半包围结构4、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有几段。
板书:眼到手到心到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正音。
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1、学习第一段。
(1)师述故事: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2)生演故事情节。
通过动作演示,生理解窜为逃跑、乱跑的意思。
(3)问:听了故事,看了表演,你知道老虎厉害还是狐狸厉害?(老虎厉害)老虎为什么要逮住狐狸?(肚子饿了)(4)齐读第一段。
读出紧张味。
板书:狐、虎、逮(5)学习词语:寻找过渡:饥饿的老虎有没有马上吃掉狐狸,看图二上的狐狸与老虎。
2、学习第八、九段(1)图上的老虎怎样?狐狸怎样?其他小动物怎样?(2)课文哪一段写的?(第八段)(3)学习第八段。
a.问:哪里写狐狸、老虎,百兽找出读一读。
b.指导朗读。
大摇大摆,读得慢些。
呀!一只大老虎。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读得快些。
c.找出不理解的词,小组讨论纳闷、大摇大摆、撒腿就跑,通过读来总结,生跟读。
d.学习词语:百兽、吓跑过渡:百兽怕不怕狐狸?(不怕)百兽不怕,为什么逃走?(4)学习第九段a.读课文。
老虎怎样了?(受骗)b.百兽为什么逃走?(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板书:吓跑百兽c.学习词语。
借助(过渡: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老虎的反应如何?)3、学习第二至七段(1)请学生自由读文二至七段。
(2)在学生读文后的基础上自己找。
(3)请学生在小黑板上将二至七段排列,老虎的反应及狐狸的几次欺骗。
a.理解第一次对话(第二段、第三段)(1)说说老虎说话时的表情(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2)全班试做眼珠子骨碌一转,做的好的示范试读扯着嗓子的说话样子,小组试读(3)老虎的反应如何?(一愣,为什么不敢)说明什么?(感到奇怪愣住)板书愣敢吃我b.理解第二次对话(第四、五段)(1)老虎说了什么?(指导朗读:重读:我、老天爷、违抗、多大)(2)老虎又作了何种反应(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理解蒙(说明由奇怪到胡里胡涂)板书:管百兽被蒙、松(3)学习词语:派来、违抗、胆子c.理解第三次对话(第六、七段)(小组讨论解决)(1)狐狸又怎样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老虎的反应如何?为什么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有点相信,有点怀疑)板书:走一趟信疑、张、望(2)学习词语。
《狐假虎威》教案(通用19篇)

《狐假虎威》教案(通用19篇)《狐假虎威》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认识由生字组成的生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在正确地读课文基础上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喜欢听故事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2、出示生字卡片“狐假虎威”指名认读,正音,指出“狐”和“虎”发音的不同。
二、学习课文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要求不要出声,用心记。
2、释题:狐是指谁?虎是谁?威是什么意思?假是假装的意思吗?a板书: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
b查字典找出假正确的意思。
选择第二个解释:借用,利用。
c设问:狐狸怎么借用了老虎的威风?他是怎么借的?3、自由读课文,要求分段,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拿不准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掌握情况。
提醒学生注意“朝”是多音字,指名组词。
5、指名分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评价。
6、齐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寻找、窜过、扑过去、逮住了。
a讲解狐狸和老虎的有关知识。
b假设自己就是狐狸,被老虎抓住了,根据老师提示进行联想,并答问题。
狐狸怎么想?(害怕)怎么办能活下来?拼命博斗行吗?苦苦哀求行吗?花言巧语行吗?7、过渡:书上的狐狸真是只狡猾的狐狸,把他的狡猾在书上找出来,指名读。
学生做动作:眼珠骨碌一转,体会狐狸的想法。
(想办法)狐狸想出了什么办法?他是怎么骗老虎的?读对话,快速读2—6段。
8、指名读:“你敢吃我?”体会“扯着嗓子”9、老虎为什么一愣?心里想什么?(小小狐狸,已经被我抓到了,能把我怎么样?我为什么不敢吃?)10、齐读:“老天爷--多大的胆子!”谁比老虎厉害?(老天爷)11、师读: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说明老虎已经上当。
12、狐狸做了什么动作?(摇了摇尾巴)说明他很得意,指导学生得意地读狐狸的话。
他要继续骗老虎,让他心服口服,死心塌地。
13、同位分角色读2到6段,要有感情。
《狐假虎威》教学教案

《狐假虎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讨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提炼生活哲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担当的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权力与地位,树立正直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领悟故事哲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从寓言故事中提炼生活哲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营造寓言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为例,分析寓言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生活哲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动画视频素材。
2. 生字词卡片。
3. 小组讨论任务单。
4.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寓言故事的了解,引入本课主题。
2. 学习课文(1)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分角色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学生自读,注意生字词的掌握。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组内交流,运用生字词造句。
(3)课堂游戏:生字词接龙,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狐狸为什么能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2)分组讨论: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道理?(3)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权力与地位。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假虎威》教案(精选1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假虎威》教案(精选13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假虎威》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重点、难点:1、认读文中2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具准备:头饰、生字卡片、课件教师活动过程学生活动过程一、检查复习出示生词卡片认读生词卡片二、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狐狸、老虎的图片)。
质疑:它们是谁?你对它们有什么印象?1、自由发言2、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们之间的故事。
3、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
你听明白了什么?1、汇报听后的收获(2)理解“窜”字的意思。
2、讨论交流(3)课件出示图画。
(4)指导朗读。
问: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大家读一读,看谁能让大家感到紧张?3、指读、比赛读、齐读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结果怎么样呢?2、学习2—5自然段(1)理解“骨碌一转”1、学生上台做动作(2)质疑: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说明了什么?(3)理解:扯着嗓子(4)指导朗读2、尝试读(5)师做“一愣”的动作,3、指名读引导学生理解“一愣”的意思。
(6)质疑:老虎为什么一愣?4、联系生活实际,陈述原因。
(7)(课件展示图画)师:第四自然段比较难读,你用什么语气来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呢?(8)指导朗读5、加上动作朗读,6、指名上台读。
(9)师松开手: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3、学习6—8自然段(1)这时,你是狐狸,你会怎么做?1、自由发言、交流,加动作朗读。
(2)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3)师:走吧!我们到森林里地看看!2、自由读课文马上,老师找几个同学来演一演。
3、表演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样子。
(4)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意思。
(5)问狐狸,你什么要这样做?4、生表演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样子(6)理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意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狐假虎威》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狐假虎威》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则成语故事,讲了⼀只狐狸借⽼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告诉我们⽣活中有些⼈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的⼒量吓唬⼈,其实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本事。
学情分析: 初读课⽂时,可从看图⼊⼿,教师⼀边让学⽣看图,⼀边以讲故事的语⽓读课⽂,让学⽣初步了解课⽂内容。
细读课⽂,要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让学⽣明⽩,真正厉害的是⽼虎,狐狸那神⽓活现的吓唬百兽不过是借了⽼虎的威风罢了。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复述课⽂。
2、学会本课⽣字,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初步认识“把”字句。
3、理解课⽂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导⼊ 1、(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狐狸和⽼虎之间发⽣了⼀件事,今天我们要学第8课狐假虎威(板书课题) 3、学习题⽬中的⽣字 4、齐读课题。
⼆、初读 1、借助拼⾳⾃读课⽂,读准字⾳,读通句⼦。
2、再读课⽂,读完后画出⽣字词和⼩节号,⾃由站起来把所画⽣词读⼀读。
3、⾃学⽣字词 4、读课⽂,要把课⽂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读课⽂。
师⽣共同纠正。
三、初步理解课⽂内容 1、课⽂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2、齐读课⽂ 四、教学⽣字 五、指导写字 第⼆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分⾓⾊朗读课⽂。
2、学会剩余的⽣字 3、通过理解课⽂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复习 ⼆、新授 1、教学第1⾃然段 (1)指名读第⼀⾃然段,其他同学看图。
(2)故事的起因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怎么知道的? (3)请你读出狐狸那害怕的样⼦。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假、威、转”等15个生字,会写“食、物、爷”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寓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分析狐狸和老虎的心理和行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寓意。
2.教学难点1.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物。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讲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引出狐狸和老虎。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3.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认读生字。
2.分析字形,讲解生字的书写要点。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精读课文1.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和行为。
2.引导学生理解狐狸是如何借助老虎的威风吓唬其他动物的。
3.让学生体会“狐假虎威”的含义。
5.朗读指导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狐狸和老虎的不同语气。
6.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狐假虎威”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
7.课堂小结1.总结课文内容,强调不能仗势欺人。
2.鼓励学生做一个诚实、勇敢的人。
8.布置作业1.把狐假虎威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写一写自己对狐狸和老虎的评价。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转”“闷”;理解“狡猾、违抗”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
2.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动物头饰及生字卡片。
(教师)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转”“闷”;理解“狡猾、违抗”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头饰展示,设置悬念1.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头饰。
说说在你心目中狐狸和老虎是什么样的。
2.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处相遇,你说谁厉害?可是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狐狸和老虎碰在一起,老虎不但没吃掉狐狸,反而被骗了,这是怎么回事呢?3.教师出示课文题目,引导学生读题目,认读“假”和“威”,说说课题的大意。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3.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展开小组合作,检测课前预习情况,进行自学,教师相机指导。
(1)组织学生利用书中识字表检测。
(2)小组成员利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测。
(3)组长对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归纳,再读再认。
4.教师指导学生按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认读并理解生词“食物”,想一想:老虎是在什么情况下抓住狐狸的?2.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动作的词,思考:老虎和狐狸谁更厉害?3.指导朗读。
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食、物、眼、爷”,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原文及教案(最新12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原文及教案(最新12篇)《狐假虎威》教案1第一课时:一、导入1.你们喜欢动物吗?你知道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成语?一人说一个。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和动物有关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课题这几个字都是生字,请小朋友伸出右手,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出示生字:假威转扯嗓派违抗爪趟神猪闷受骗借狐狸嗓子爪子尾巴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撒腿就跑信以为真多音字转闷板书读了课文,同学们已经了解了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课文中有一句话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了出来,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了出来,仔细读课文,谁能找到,划下来。
(比较难)3、看来同学们的字词已经掌握得相当好了,把这些字词放回文中你还能读得这么遛吗?先给你5分钟的时间练习练习。
4、老师有一建议:咱们男女生来比一比,看哪一方读得更流利?一人一段,最后一段齐读。
团结就是力量,你们的声音真洪亮,相信你们,再读一次,一定能把课文读的更熟了,5、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读,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假,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提示看着句子想。
假是借的意思。
现在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
就是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狐狸为什么要借老虎的威风,又是怎样借的呢。
下面我们来仔细读课文。
第二课时: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感情朗读1、学习第1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问: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生:狐狸被老虎捉住了。
)师:(在什么情况下捉住的狐狸?)(生:老虎很饿)(生:老虎找食物,说明很饿,狐狸被老虎捉住了。
―――)(你说得真全面)师:是啊,饥饿的老虎正在寻找食物,慌不择路的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猛扑过去,逮住了狐狸。
这时的狐狸处境怎么样?(生:非常危险)过渡:狐狸面临被老虎吃掉的危险,结果怎么样?【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读文,设身处地的体会老虎的饥饿,把学生带入作者预设的紧张情境中】2、学习2—5自然段(1)自由读2—5自然段,边读边划出狐狸说的话。
小学语文《狐假虎威》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狐假虎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并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假、威、转、扯、嗓、派、违、抗、爪”等,理解“狐假虎威”“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狐狸和老虎的不同心理,培养学生的语感。
-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想象画面、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懂得“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寓意,知道不能依仗别人的势力欺负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背诵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和老虎的性格特点,懂得成语的寓意。
2. 教学难点- 理解狐狸是如何骗到老虎的,以及老虎为什么会被狐狸骗。
-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深刻的道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森林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角色的情感。
2.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老虎,通过对话和动作表演,深入体会角色的性格特点。
3. 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4. 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分角色读、齐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森林的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在这片神秘的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
今天,我们要走进这个森林,去了解一个发生在这里的有趣故事。
你们猜猜会是什么故事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引出课题“狐假虎威”,让学生齐读课题。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根据字面意思进行初步理解,“狐”指狐狸,“假”是假借、利用的意思,“虎”指老虎,“威”是威风的意思,连起来大概就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
《狐假虎威》最新教案

《狐假虎威》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狐假虎威》的故事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领悟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故事情节的把握和角色分析。
3. 寓言故事道理的领悟。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认读和运用。
2. 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角色分析。
3. 寓言故事道理的深入领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故事内容,分析角色特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故事案例,领悟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狐假虎威》。
2. 相关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寓言故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狐假虎威》的故事封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 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生字词。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准确认读和运用。
2. 讲解故事情节,分析角色特点。
3. 引导学生领悟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展示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理。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对《狐假虎威》的故事进行评价。
教学延伸:1. 学生课下绘制《狐假虎威》的故事插图,提高绘画能力。
2. 学生编写《狐假虎威》续编,培养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
3. 开展《狐假虎威》故事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有关狐狸和老虎的趣味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今天的主题《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狐假虎威》的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中各个角色的特点。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能够运用故事中的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友谊,学会诚实、勇敢地面对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寓言故事《狐假虎威》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角色扮演的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狐假虎威》的故事插图,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寓言故事的了解和喜爱。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狐假虎威》故事,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学生结合故事内容,思考问题:为什么狐狸能够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2)各小组表演结束后,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总结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狐假虎威》的故事,分享学习收获。
2. 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画一幅插图,下节课进行展示和交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2. 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语言表达、情感态度和合作精神,评价学生的表演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狐假虎威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狐假虎威大多学生可能已经知道这个成语故事,可以让学生说说对题目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二、字词教学
1、读准多音字“蒙”,“恶”
2、“狐”:第六笔是竖提。
“派”:要强调右半部分的笔顺。
“虎”:第三笔是横钩,不是横。
三、阅读指导
1、狐狸为什么要借老虎的威风?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显而易见,大难临头,狐狸不能坐以待毙。
所以,借老虎的威风不是为了吓跑百兽而满足它的虚荣心。
这也闪烁着狐狸生存智慧的光辉!
2、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对主人公形象的价值判断,均来自于文本。
文本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提供给教师,其意义到底是什么?应该是为学生构建思维发展的平台,请把判断权交给学生。
3、要评价一个人怎么样,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信口开河。
一部分学生会认为狐狸是狡猾的,一部分人会认为狐狸是聪明机智的,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认为狐狸狡猾的学生可意找到这样依据:“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认为狐狸机智的学生可以抓住“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认可狐狸的逃生技巧。
4、寓言故事从远古流传到现在,意义会发生变化,而且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寓言故事的理解也往往不同。
但是必须尊重原创,知道人们通常是怎么来理解这个故事的。
《愚公移山》的故事也有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