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长春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说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大自然中,悦耳动听的鸟鸣声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愉悦。
每一类鸟的鸣声都不尽相同。
乌鸦呱呱叫,山雀的鸣声如嘹亮的哨响,隐夜鸫的叫声则似长笛声般悠扬。
那么在复杂的背景噪声下,如何识别鸟鸣声?是否存在可以识别每一类鸟鸣的应用程序?
针对上述问题,英国牛津大学的蒂莫·帕帕多普洛斯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各类鸟叫声的鸟鸣识别算法。
一般情况下,自然资源保护论者需要通过定期的徒步旅行或者直升机旅行的方式,对生存在特定区域内的鸟类数目进行统计和总结。
然而,如果通过音频录制鸟鸣,再将音频转化为物种计数,采用此方法代替旅行统计方式,将使得鸟类追踪的研究变得轻而易举,为研究鸟类种群数目是否下降或者鸟类的迁徙模式是否改变等,带来很大便利。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丹·斯托博士称:“鸟鸣极其复杂,这些最简单的声音通常难以分辨,因为它们听起来如此相似。
”毕竟我们无法听清远处的,特别是在嘈杂环境中的鸟叫声。
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亚洲和欧洲共收录了15种不同鸟类的鸣叫声,包括新疆歌鸲、大山雀、画眉等。
他们收录的鸟鸣声中混杂了不同的音频环境,如市区公园中较为平缓的背景噪声或者露天市场中密集人群的喧嚣声。
如此多样化的混合声音,用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训练过程,通过训练后的机器来选择包含鸟鸣声的音频段。
尽管鸟鸣声与部分噪声频率相近,影响算法的准确性,但这些学习算法仍能成功地从噪声中区分出鸟鸣声。
目前国内福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于低信噪比鸟鸣识别的算法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一串被称作特征值的数字,并用这串数字代替声音进行识别。
国外其他研究团队也在致力于研究自己的鸟鸣识别算法,尤其是那些能够识别不同鸟类物种的算法。
斯托和他的同事正在测试名为Warblr的应用程序,在最佳状态下,Warblr进行鸟类识别的准确度可以高达95%,该数据已经得到巴西一家鸟类鉴定组织的认证。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一个相似的应用程序,命名为WeBIRD,是针对本地鸟类而设计的。
美国康奈尔大学鸟类学实验室研发的Merlin应用程序,通过对鸟类的大小、颜色、位置等简单情况的了解,以利于人们对鸟类进行区分。
斯托博士认为,对鸟鸣识别应用技术进行探索的最终目标不仅仅用于识别鸟类,更是想要破译鸟类之间真正的“人际关系”,如果音频能够转换为物种计数,那么我们可以更方便地监测鸟类种群的变化。
德国动物声音档案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马里奥说,类似牛津大学团队提出的鸟鸣识别算法,对研究自然环境是很有价值的。
(摘编自李应编译《鸟鸣识别》)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大自然中,鸟儿的种类繁多,他们的鸣声各有特色,其中很多婉转动听的鸣叫声给
我们带来了无穷的精神享受。
B.大自然中的鸟鸣看似是最简单的声音却极其复杂,它们听起来如此相似,人们一般难以分辨,因此使鸟鸣识别极富有挑战性。
C.鸟鸣声与不同音频环境的噪声频率相近,因此造成算法的不确定,但这些学习算法还是可以成功地从噪声中区分出鸟鸣声。
D.自然资源保护论者要对生存在特定区域内的鸟类数目进行统计和总结,一般是通过定期的徒步或者直升机旅行的方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到目前为止,关于鸟鸣识别算法,国外的研究团队也在努力研究,研究方向是能够识别不同鸟类物种的算法。
B.斯托和他的同事正在测试名为Warblr的应用程序,在非常理想的状态下,Warblr进行鸟类识别的准确度可以高达95%。
C.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团队针对本地鸟类而设计研发了一个命名为WeBIRD的应用程序,效果与Warblr应用程序相似。
D.美国康奈尔大学研发的Merlin应用程序需要采集鸟类的大小、颜色等简单情况,以此帮助人们对鸟类进行区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采用通过音频录制鸟鸣,再将音频转化为物种计数的方法,明显比旅行统计方式更加适合鸟类追踪等方面的研究,前提是要有配套的鸟鸣识别算法。
B.不仅是中国,国外也有许多鸟鸣识别研究团队在利用科技手段致力于研究鸟鸣识别算法,而且或多或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C.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一些地域共收录了15种混杂了不同音频环境的鸟类鸣叫声,并将这个混合音频资料用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D.牛津大学帕帕多普洛斯等人提出的鸟鸣识别算法,能够将音频转换为物种计数,方便监测鸟类种群的变化,得到了德国科学家马里奥的认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瓷瓶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
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
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
“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
“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
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
“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
“在家里。
”
“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
“应该是真品。
”顾林说。
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
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
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
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
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
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
“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
“能。
”他说,“不一定卖。
”
“不妨。
去观赏观赏。
你不卖也不妨。
”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
”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
他连连说,知道了。
“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
”老教授看到瓷瓶说。
老教授边看边摸。
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
“太像了”,老教授自言自语。
“你认识顾开庭吗?”老教授问。
“是家父。
”他说。
“他人呢?”老教授问。
“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
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
“有过一面之缘。
你打算卖多少?”
“30万。
”他说。
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
”
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
“卖了瓷瓶。
”他如实说。
“也罢。
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
重症病房花钱多。
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
”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
“应该能。
”顾林安慰母亲。
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
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
顾林说,“30万元。
”
父亲说,“可以了。
”
“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
”顾林说。
“他会认识我?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
”父亲说。
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
“是您?”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
“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
”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
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
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
”
“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
”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
“怎么这么巧?”顾林笑着感叹。
“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
”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
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
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
”
“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顾林说。
“不是钱的事。
”老教授说,“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
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
”
“那值多少钱?”顾林问。
“最少400万。
”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6期)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以顾林接到母亲的催款电话为开篇,这既交代了顾林家里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又为下文顾林卖掉瓷瓶埋下了伏笔。
B.老教授鉴别古董的眼光非常犀利。
当年明知瓷瓶是赝品,还是因为当年日子艰难,把“假”瓷瓶送给救命恩人,可见老教授也有自私的一面,这个情节使人物形象具有层次感。
C.顾林在对话中介绍了父亲当年救人的事情,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补充交代了瓷瓶的来历。
D.当年顾林父亲救人之后,不肯要老教授送的瓷瓶,可见他并非施恩图报之人,不想因为救了别人就接受别人的馈赠。
E.小说以“瓷瓶”为题,有深刻的意味。
瓷瓶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以“瓷瓶”
为题揭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
5.老教授提出去家里看看瓷瓶,顾林说他不一定卖。
请结合文本分析顾林此时的心理。
(4分)
6.小说以瓷瓶的真正价值“最少400万”收尾,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喷发英武正气
很小的时候,宗璞就开始背诵诗词。
父亲冯友兰会给她选一些诗,每天早晨背上书包在母亲床前背了再去上学。
宗璞还读了很多儿童读物,她读过《格林童话》《爱丽斯漫游仙境》,而在小孩子中流行的《七侠五义》《隋唐》《小五义》《水浒》《荡寇志》,她也都读了。
宗璞甚至还看了不少成人读物,八九岁时就读了《红楼梦》,看到林黛玉死,哭得泣不成声。
童年的阅读,尤其是诗词对宗璞的影响是巨大的。
1944年,15岁的宗璞就写了一篇关于滇池月光的散文并在刊物上发表。
此后,她开始尝试创作小说。
1948年,宗璞的短篇小说《A.K.C.》发表在《大公报》上,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1957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红豆》。
小说描写女大学生江玫和银行间少爷齐虹之间的爱情悲剧,突现出宗璞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的人文关怀。
这为宗璞赢得了声誉,也带来了麻烦。
《红豆》被打上“毒草”的标签,她无奈搁笔,直到“文革”结束后,才陆续写了《弦上的梦》《三生石》《我是谁?》等作品。
宗璞的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都写到了“文革”。
在《1966年春夏之交的某一天》中写到很多知识分子被批斗、被迫自杀,对这些人的遭遇,宗璞无疑是同情的,但她自己是坚强的,——她不仅在被批斗和羞辱的巨大痛苦里,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还对那个时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而这一切,是在革命的口号下进行的。
这世界,以后还不知怎样地荒谬,怎样地灭绝人性!”这就启发和促使我们要在更深的层面去反思那一段历史。
有一部作品,对于宗璞来说,这就是她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七七事变”后,一大批教授、学者在战火硝烟中跋山涉水,把西南边陲造就成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圣地”。
宗璞随父亲冯友兰南迁,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
当时西南联大毕业学生从军者有800余人,宗璞目睹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认为“如果不写上这一笔,就是不完整的”。
滇西战役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十分辉煌,长时间被埋没,被歪曲。
抗日老兵被审查,流离失所,翻译官被怀疑是特务,他们徽章上的号码被说成是特务编号。
“把这段历史从尘封中磨洗出来”被宗璞视作自己的责任。
小说包括《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四卷。
从20世纪50年代起,宗璞开始动笔,如今60多年过去,前三卷已陆续出
版。
其中,《东藏记》获得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一方面,宗璞通过规模恢宏的小说叙事来写抗日战争,写我们民族的深哀巨痛;一方面宗璞热情讴歌中国知识分子毁家纾难,先公后私的爱国情怀。
这样一部作品,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倒是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
作家王蒙曾评价《野葫芦引》:“喷发着一种英武,一种凛然正气,一种与病弱之躯成为对比的强大与开阔。
”
在文坛上,宗璞是一面以自我生命守护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
近30年,她在病中笔耕不辍,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
从写《东藏记》开始,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只能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7年才写完。
《南渡记》写完,父亲去世了;《东藏记》写完,先生去世了。
经历了更多死别,又经历了一些大事件,对人生的看法更沉重了一些,对小说结局的设计也更现实,更富于悲剧色彩。
宗璞写得很苦,实在很不潇洒。
但她“即使写得泪流满面,内心总有一种创造的快乐。
宗璞最大的困难是写战争。
她经历过战争的灾难,却没有亲身打过仗。
她害怕凭借材料只会写成一般的报道。
困惑之余,书中澹台玮、孟灵己年轻的身影给予宗璞极大的启发。
用人物统领材料,将材料化解,再抟、再炼、再调和,就会产生新东西。
宗璞诚心诚意地烘托书中人物,用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烛照全书,一切就会活起来了。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6年4月28日)【相关链接】
①宗璞十岁时,随父亲冯友兰与清华大学一起南迁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了8年时光。
宗璞的哥哥冯钟辽于1943年志愿参加中国远征军,任翻译官,那年他19岁。
随着战事的推移,他用双脚从宝山走到畹町。
宗璞对这段历史有一种亲切感。
(肖鹰《宗璞与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②在宗璞的作品里,体现出冯友兰先生屡屡讲到的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替往圣继绝学,替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还表现出对大地、对自然、对人、对物甚至一只鸟、一只猫的那种大爱。
(李建军《一位尽力发光的作家》)
7.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童年时代的丰富阅读经历,对宗璞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她读过很多童话,还有《水浒》
等当时儿童中的流行读物,甚至是《红楼梦》这样的成人读物,但诗词对她的影响最大。
B.宗璞的许多作品中,充满对文革时期知识分子的同情、对人性的呼喊和对文革的反思。
比如《1966年春夏之交的某一天》和《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四卷,都是表现这一主题。
C.文革重压下,宗璞忍辱度日,尖锐质疑时代的荒谬;撑着病弱之躯,用正气写出开阔与强大。
宗璞身上既有女性不屈的柔韧,又有文人英武的坚毅。
D.亲人参加远征军的历程,让宗璞对那段历史感到亲切,这也是她创作《野葫芦引》的背景之一。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抗日战争爆发后,知识分子南迁的历史、西南联大的故事,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却被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
B.小说《红豆》为宗璞赢得了声誉,让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也被打上“毒草”
的标签,使她一度被迫搁笔。
C.宗璞在创作《野葫芦引》时遭遇到病痛的折磨、经历了亲人的离世,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宗璞的内心一直是沉痛的。
D.面对把战争写成一般报道的忧虑,宗璞采用人物统帅材料的方法,展示在战争中人物
的喜怒哀乐,使写作活跃而有新意。
E.宗璞在病痛中坚持写作,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用自我生命守护着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令人钦佩、赞美。
9.宗璞的作品体现着“大爱”和“担当”,二者有何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具体说明。
(5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逊,字友道。
登进士第,辟襄阳掌书记
...。
复从事于湖南,颇有声绩,累拜池、濠二州刺史。
先是,濠州之都将杨腾,削刻士卒,州兵三千人谋杀腾。
腾觉之,走扬州,家属皆死。
濠兵不自戢,因行攘剽。
及逊至郡,余乱未殄。
徐驱其间,为陈逆顺利害之势,众皆释甲请罪,因以宁息。
元和初,出为衢州刺史。
以政绩殊尤,迁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都团练观察使。
先是,贞元初,皇甫政镇浙东,尝福建兵乱,逐观察使吴诜。
政以所镇实压闽境,请权益兵三千,俟贼平而罢。
贼平向三十年,而所益兵仍旧。
逊视事数日,举奏停之。
逊为政以均一贫富、扶弱抑强为己任。
元和十年,拜襄州刺史。
时逊代严绶镇襄阳。
绶以八州兵讨贼于唐州。
既而绶以无功罢兵柄,命高霞寓代绶将兵于唐州,其襄阳军隶于霞寓。
军士家口在襄州者,逊厚抚之,士卒多舍霞寓亡归。
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既贬官,
中人皆言逊挠霞寓军,所以致败。
上令中使至襄州听察曲直,奏言逊不直,乃左授
..太子宾客分司。
十四年,拜许州刺史。
是时,新罹兵战,难遽完缉。
及逊至,集大军与之约束,严具示赏罚必信,号令数百言,士皆感悦。
长庆元年,幽、镇继乱。
逊请身先讨贼,不许。
但命以兵一万,会于行营。
逊奉诏,即日发兵,故先诸军而至,由是进位检校吏部尚书。
寻改凤翔节度使,行至京师,以疾陈乞.。
长庆三年正月卒,年六十三,废朝
..一日,赠右仆射。
(《旧唐书·李逊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B.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C.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D.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掌书记”,全名“节度掌书记”,唐代官制,是掌管一路军政、民政机关的机要秘书。
B.“左授”,官职变动。
“左授”是降职的意思,文中“左授太子宾客分司”的“左授”
就是“左迁”。
C.“以疾陈乞”中的“乞”,即“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
D.“废朝”,停止朝会。
始于隋朝,为哀悼皇室重要成员、立过大功勋的大臣,在其死后废朝,以示哀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逊担任池、濠二州刺史之前,濠州的都将杨腾裁撤了军队员额,濠州三千士兵谋划要杀掉杨腾。
B.福建发生兵乱时,皇甫政因为自己所镇守的地方紧挨着福建边境,上奏请求临时增兵三千名,但兵乱平定后,他并没有缩减增兵编制。
C.高霞寓被贬官之后,皇帝派遣朝廷官员去襄州查访,使者回奏是李逊阻挠高霞寓用兵,从而导致失败。
D.李逊在讨伐幽州、镇州叛乱时,虽然没有身先士卒,但出兵迅速,因此升任检校吏部尚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徐驱其间,为陈逆顺利害之势,众皆释甲请罪,因以宁息。
(5分)
(2)既而绶以无功罢兵柄,命高霞寓代绶将兵于唐州,其襄阳军隶于霞寓。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浣溪沙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②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释】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
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
②亚:接近。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雁怯重云不肯啼”首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营造了紧张压抑的气氛。
B.“画船愁过石塘西”,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只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表达了作者急切归家却遇到阻碍的愁苦之情。
C.“打头风浪恶禁持”,恶,猛,厉害;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是词人愁的原因之一。
D.词的上片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自己回家路途艰难,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
E.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哀情、虚实结合、以淡语写浓情。
下片既有对眼前之景的实写,也有想象之景,语淡而情浓。
15.清代评家陈廷焯在谈论诗歌创作时说,感情“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
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白雨斋词话》)。
请借此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新城道中》以比喻的修辞,描写春晨之景的两句是:“,。
”
(2)杜甫《阁夜》中,点明时间,流露时光飞逝之感和自伤漂泊之意的两句是:
“,。
”
(3)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修辞,形容音乐时而幽咽,时而欢快的一句是:“。
”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第十届“舞动北京”群众舞蹈大赛在京举行,选手们的舞姿发扬蹈厉
....,技术难度普遍较上届有所提高。
②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经常抛出一些不经之谈
....,比如“侵略无定义”论,这些荒谬言论令全世界嗤之以鼻。
③北方的冬天是漫长而寒冷的,但北国的冬天又总是那么富有韵味,银装素裹,囊萤映雪
....。
常常令生长在南方的游客流连忘返。
④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都市,以其独特的城市个性、品位和文化内涵,为世人展现
出了卓尔不群
....的风格与魅力。
⑤风华绝代女子,锦心绣口
....文章。
《才女文章》收录了10位作家61篇文章。
主要选择的是能够体现女性独特视角的作品。
⑥我们正在议论和我们半面之交
....的李局长。
昨天才参加完欢迎仪式,今天我们就发现他正式地上班了。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年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发生,专家表示校园欺凌是一个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难题,如何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善意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家长、学校、媒体都还需认真思考。
B.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无疑是一届经济适用型奥运会。
因为这届的奥运会不仅给巴西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而且最主要的是费用成本超低。
C.为G20峰会准备的文艺晚会呈现出融中国古典艺术与西方现代主义相结合的特色,节目精彩纷呈,各国对此赞不绝口。
D.近年来,该市注重农民工返乡创业引领,通过政治上给荣誉、经济上给扶持、贷款低息或免息等措施,激励农民工返乡人才大显身手。
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转化”并不是科学研究的唯一目的,①不是所有的科学成果都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②要求所有科技成果都要“转化”、③把能否“转化”当作评判研发活动的唯一标准,④不切合实际,⑤容易抹杀科学研究的多元价值,⑥会把我国的科技事业引入功利主义的歧途,催生种种短视行为。
①②③④⑤⑥
A 也如果/不仅也甚至
B 更倘若而且固然/当然
C 又即使并且/就因而
D 还/进而不但反而所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