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
床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在发生呼吸
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本次研究以2018年6月份到2019年
6月份中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
相关资料和护理干预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的研究发现,其中发
病患者的例数共有44例,整体发病率为44%,并对发病的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方式,且其中40例患者病情病症在科学的治疗护理方式中得到了明显好转,因此
总体发病人数为4例,占比4%。
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在使用呼吸机产生肺炎的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
炎的发病率。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护理
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经常采用呼吸机这一医疗设备,通过机械通气的方法保
障患者良好呼吸,对于患者的氧分压以及二氧化分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实际上,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呼吸机的使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且容易给患者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则是在对重症监护室
的患者采用呼吸机治疗时常出现的症状。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患者本身不存在
肺部感染的情况,而在使用呼吸机这一医疗设备之后患者出现的肺部感染,又或
者是患者本身存在肺部感染的情况但在使用呼吸机之后又出现新的感染情况,经
过对相关临床治疗数据的分析总结发现,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总
发生率约为15%-40%左右,并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患者存在重大的安全威胁,
严重时会加重患者的死亡率。
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对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
在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2018年6月份到2019年6月份中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
气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相关资料和护理干预情况进行分析。
其
中男性患者例数为59例,女性患者例数为 41例,患者的年龄为18-82岁,平均
年龄为(46.1±3.35)岁,患者采用呼吸机通气的时间为两天以上。
并根据诊断
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
1.2方法
对使用呼吸机通气后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的是以下
方法后进行护理。
(1)强化对患者的监测。
及时对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如患者的呼吸、心跳
情等进行监测分析,同时加强对相关监管监测仪器的监督检测,确定好仪器正常
运行工作,当患者出现问题时,及时与患者的医生联系做好处理工作,提高对患
者的治疗效率。
(2)科学管理患者的气道。
在对患者的气道进行管理时首先要确定患者呼
吸道的情况,确定患者呼吸道无痰且没有其他异物。
同时还需要主要对患者的位
置进行调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其舒适的位置,一般常采用的是俯卧位,
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帮助患者进行排痰。
另外在采取相关药剂稀释患者痰液时,要避免影响患者肺部感染问题的出现,当患者咳嗽比较严重时,或者是血氧饱和
度降低减少时,需要适当对患者的吸痰施压工作降低。
另外对患者进行气道管理
时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容易造成其他病原或微生物的汇聚,对患者的健康有潜在的
威胁,因此就需要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干预。
(3)注重对患者的体位护理。
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是提升对患者口腔护理
干预效果的基础和前提,在护理过程中要重视对患者的体位护理工作。
而对患者
进行体位护理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特点调整适合其,并且能够让
其产生舒适感的位置,例如有的患者需要调整为半卧位,并且患者的头部还要保
持在30度的位置上,主要是为了减少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误吸或者是反流的
问题。
另外护理工作人员可以采用生理盐水以及棉签对患者的口腔卫生进行护理,以此降低患者口腔里的细菌,保证患者的口腔健康。
(4)对于患者的鼻胃管进行护理干预。
在对患者进行这项护理干预时,一
般护理人员可以采用鼻饲进行操作,但在实际鼻饲过程中,护理人员能有效掌握
用量,以免出现因为流量过大导致污染问题的出现,此外还需要对患者的胃管严
格定期查看,防止患者反流误吸的问题过多,对患者的安全带来不必要的隐患。
在进行鼻胃管的护理干预时,要能对患者鼻饲的长久性有准确的了解,若是患者
属于长久性,则要先对患者进行胃造瘘术再进行护理干预。
2结果
在对本次1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其中有44例患者发生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整个发病率为44%,但对44例患者均采用科学治疗以及有效的
护理干预方式,其中44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的症状病情得到明显的好转与恢复,因此总发病例数为4例,且发病率为4%。
3讨论
在重症监护室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常容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于患
者的安全存在严重的威胁,主要是因为,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出现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则会导致患者对呼吸机的需求增加,并使其住院时间加长,严
重时会加重患者的死亡率,因此有必要重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方法和预防。
而临床护理干预方式是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对患者
进行护理干预是要能密切注意对患者的监测,以及对患者体位和口腔的护理,并
做好对患者的鼻胃管护理工作。
基于此,本文展开了以上的研究,通过对1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采用科学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患者的实际发病情况,而采取科学的护
理干预方式后发现患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整个发病率为4%,因此,可以说明,
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很好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病发率,明显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春香,王海荣.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2):288.
[2]赵静,王艳纷.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5):762-764.
[3]沈筠.临床护理路径对急诊重症监护室病房呼吸机支持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探讨[J].心理月刊,2019,14(1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