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描训练中应培养学生四种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素描训练中应培养学生四种意识
作者:沈如春
来源:《美术界》 2012年第11期
如何提高学生的素描造型能力,是素描教师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

然而提高学生的素描水
平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在素描训练中时常被学生的悟性等因素所困扰,而常给素描训练带来“停滞”状态,要解决这一问题并提高学生的悟性,就必须在素描训练中培养他们的四种意识,即造型意识、整体意识、空间意识和研究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造形意识,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何为造型?造指创造、构造,形则指画面图形;而意识是指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一种能动的,自觉思维的能力。

在训练中当我们面对写生对象和画面时,能不能时刻用造型意识去感受
对象,并敏感地、本能地处理好画面上形与形之间的关系,使画面具有一种有意味的感染力,
这就是衡量你是否具备造型意识的标准,学生在训练中如果没有造型意识也就无法画好素描。

造形意识首先体现在观察上,学生画不好素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观察对象,
要培养学生的“绘画之眼”就得让学生真心去感受——主动意识,只有心里寻找什么,视觉才
能发现什么,也只有树立了造型意识这种绘画最基本的意识,才能使自己的眼睛从出现在我们
面前的一切事物中发现绘画的意义,才能从绘画的角度选择,把握对象并组织画面,没有造型
意识,我们的观察就不是绘画的观察。

在素描基础训练的过程中,造型意识体现为对事物的一种“剥离”,也就是剥离一切表面
现象,只剩下事物的形状特征并由此去把握它,而学生在训练时常常用眼睛扫一下就觉得能够
理解了,并用较长时间去表现对象,这是一种缺乏造型意识的表现,只有通过“剥离”对象,
净化对象,把复杂的形单纯化,把模糊的形明确化,并把各种微妙的感觉都压缩到形体之中,
建立一种空间中的形体概念,习惯这种观察方式和分析方式,才有助于造型意识的培养。

运用造型意识研究自然和研究画面,是造型训练中不可分割,不能偏废的两个重要环节,
也是素描训练中一个完整的整体,因为素描培养造型能力并不是塑造物体模型的能力,而是创
造画面的能力,因此学生每次在训练中获得意识的提高,也就是对自身的造型能力的推动和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
画家的专业眼光有一个最基本特征就是将所表现的物象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在整体的布
局中反映画家的思想,而学生在素描的训练过程中,有时表现出顾此失彼,只顾局部效果的刻画,而忽略了整体效果的完美,而往往造成画面“乱”、“花”、“脏”、“碎”等现象,这
是主要缺乏整体意识的缘故,而那种只注重技法训练往往也可能变成死板的、琐碎的,缺乏感
情色彩和乏味的东西,要培养学生一种整体意识的素质,必须具有对形体的整体特征、整体效果、整体美,以及气质、趣味、意境、气韵等的感受能力、判断能力、把握能力和表现能力,
而这些整体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科学的观察方式,提高观察能力,可以改善整体意识,从整体出发是科学观察方式的
核心,任何客观存在的形体形象均是由各个局部组成一个整体,整体离不开局部,局部也受整
体的制约,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看不出、画不准整体特征,局部特征即使再准确也会失去
存在的意义。

在素描训练中要做到“始终从整体出发观察和刻画形象,始终使局部服从整体特征,表现局部只是为了更充分地表现整体”。

对有些学生已养成只注重细部刻画而忽略整体协
调的不良习惯,而导致素描作业中的形象松散歪曲、比例失调,色彩花乱、透视不统一等常见
毛病。

要改变这一不良习惯,需遵循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即“整体→局部→更完善的整体”
作画原则,这样才能获得并加强了学生的整体意识。

整体意识的养成和加强还有赖于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由于观察的正确、深刻,画
者能把客观形象画得准确、细致,但这不一定意味着画者的整体意识一定很强,无论在画素描
之前,而且在画素描整个过程中,都应把整体意识贯穿始终,都应处于主导地位。

素描的内容、形式、效果、风格,等等,应在整体意识的支配下热情奔放地呈现于画面之上,这样我们才能
更好地把握素描的精髓,才能画好素描。

三、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在造型艺术领域,从可视的角度说,具有一定形状,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就构成一定的形体;也就是说,在客观世界中形体决定空间,有什么样的形体,就会有什么样的空间。

物体的
形体结构本质地决定着物体形体的外观特征,那么物体的形体机构在空间体现的关系称之为
“三度空间”关系,也就是物体的形体在空间中体现出高度、宽度和纵深度的立体特征,而纵
深度往往存在最近的、较近的、中间的、较远的、最远的等多层次空间关系,因而形成不同的
空间感,所以空间感也就是距离感、远近感、立体感。

美国艺术理论家库克在《西洋名画家绘
画技法》一书中认为“在一幅画中,空间是一种距离的感觉,这无论是在画面本身之内的各个
不同的物体之间,或者在观者和画面内的物体之间都是如此。

这种距离感是绘画的重要成分之一”。

而一幅好的素描作品,往往最能打动观众的是它的强烈的空间感,其次才能谈到其它因素,学生在训练素描中,很容易体现形体的高度和宽度,而形体的纵深空间则比较难体现,常
常在作业中见到被描绘的物体“贴”在背景上,主次分不清,缺乏距离感,而且物体之间也忽
略前后距离关系,导致立体效果不够明显的现象。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增强学生的立体感受,
首先加强透视知识的学习,如平面透视、成角透视,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纵深感;其次正确处
理好明暗色调关系,掌握正确的色调对比,提高学生丰富的明暗层次感;再次,强调物体与背
景的关系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关系,让学生明确之间的距离感。

通过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空
间意识,使学生能获得所需的生动的立体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悟性和主动性
学生在不断反复的训练中,获得的作画经验和感受,往往得不到正比,原因是学生缺乏研
究意识,这可能是普遍现象。

一是学生没有做到用心去画,懒得去分析和比较,素描关系画错
了也懒得去修改,缺乏研究问题的心态;二是学生训练目的不明确,教师往往每次让学生训练
都有侧重点,而学生往往是随意并主观地去训练,只知道“依葫芦画瓢”,而缺乏研究精神;
三是“悟性”较差,虽有勤奋和研究精神,但在训练中不知道自己那些地方画得很好,需要总
结经验,那些地方画的有问题,需要明确解决,而造成什么都“吃”不透的现象。

学生缺乏研
究意识阻碍了学生专业的发展和进步。

研究意识是学生画好素描的关键性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研究并培养他们的意识。

首先教
师自己要搞好研究,了解学生训练中的各种现象,并精心组织好每次训练,辅导学生并帮助学
生如何去研究存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学生自身主动加强研究意识,克服“懒”的
问题,努力养成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自己的感受能力;第三,共同参与研究,教师加入学生研究中去,引导好他们,而学生之间要形成研究的气氛,互帮互助,提高研究意识;第四,要求学生多看资料,研究好的素描作品,做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第五,研究素
描的造型、整体、空间等具体问题,逐步提高表现素描的能力。

只有不断主动地增强研究素描
的意识,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悟性,才能促进自我的专业发展和进步。

总之,培养学生的造型意识、整体意识、空间意识和研究意识要贯穿整个素描训练的始终,同时又是提高学生素描水平的四个具体的解决方法,并且这四种意识既具有相互独立性又有相
互依赖性,所以教师在学生训练素描时,应培养学生四种意识,并促进学生素描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方《素描》(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2〕朱万芳方山《素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
【沈如春,江苏教育学院南通分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