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教学管理系统
设
计
报
告
目录
1引言 (1)
1.1摘要 (1)
1.2背景 (1)
1.3系统环境与限制 (1)
1.4参考资料与术语 (1)
2系统设计方案 (2)
2.1模块设计 (2)
2.2代码设计 (2)
2.3输入/输出设计 (4)
2.4数据库(文件)设计 (6)
2.5网络设计 (11)
2.6实施方案说明 (12)
1引言
1.1摘要
项目名称:高职教学管理系统
目标:使用计算机管理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各项信息,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
功能:实现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学生成绩和教材需求信息的自动化管理。
1.2背景
开发者:×××
用户:教务员、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师、学生和其他教学管理人员
与其他系统的关系:高职教学管理系统是高职学院管理系统的子系统
1.3系统环境与限制
××学院高职教学管理系统使用学院现有局域网和计算机资源,学院使用计算机大多为IBM兼容机,机器配置较高,安装有Windows2000或WindowsXP操作系统。
高职教学管理系统中存放有教学管理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计划信息、教学任务信息、成绩信息等,有一定的安全要求。
1.4参考资料与术语
1.参考资料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国家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1988年《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教程》徐世河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8
《管理信息系统》王彤宇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高职教学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自编2007
《高职教学管理系统分析说明书》×××自编2007
2.术语
模块:可以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是组成系统、易于处理的基本单位。
模块结构图:表达模块之间调用关系的结构图。
E-R图:实体-联系图。
2系统设计方案
高职教学管理系统是基于学院局域网的一个C/S系统,后台数据库使用学院服务器中的SQL Server2000,前端应用程序是由VB开发的窗口界面应用程序。
整个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如下所述。
2.1模块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结果,高职教学管理系统由四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教学计划管理、教学任务管理、成绩管理和教材需求管理。
系统功能结构图如下所示。
图1 高职教学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各子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如图2-5所示。
图2教学计划管理模块结构图
图3教学任务管理模块结构图
图4成绩管理模块结构图
图5教材需求管理模块结构图
2.2代码设计
高职教学管理系统共有五个代码进行设计,分别描述如下。
课程号(5位)
说明:左起两位为课程所属学科缩写,后三位为流水号。
示例:CS001,表示计算机科学的第001号课程。
注:常用的学科缩写有:CS(计算机科学)、ES(电子科学与技术)、IE(信息与通信工程)、MA(管理学)、PH(哲学)、MT(数学)、GL(语言学)
课程类别(1位)
说明:0——公共课,1——专业基础课,2——专业课,3——选修课,4——毕业设计
教学计划编号(8位)
说明:左起4位为专业缩写,后4位为年级。
示例:XXGL2006,表示2006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注:所用专业缩写有:XXGL(计算机信息管理)、RJBC(计算机软件编程)、RJCS (计算机软件测试)、WLGL(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WYSJ(网页设计与制作)、XTWH (计算机系统维护)、TXTX(图形与图像)、RJJS(软件技术)、JSYY(计算机应用)、JSWL(计算机网络)
教学计划项目编号(10位)
说明:左起8位为教学计划编号,后2位为流水号。
示例:XXGL200603,表示2006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第03号计划项目。
2.3输入/输出设计
2.3.1 输入设计
1.输入方式
以键盘输入方式为主
2.输入内容格式
输入的数据项名称、数据类型、精度、取值范围及格式要求见数据库设计。
3.校对方式
采用人工校对
2.3.2 输出设计
1.屏幕输出
以屏幕输出为主,系统中的课程信息、教学计划信息、教学任务信息、成绩信息等通过窗体和表格显示在屏幕上。
2.报表信息
系统中的任课通知、班级成绩表、成绩单和教材需求计划等制作成报表,可以使用打印机打印出来。
例如:
图6 任课通知书
图7 成绩通知单
2.3.3 界面设计
高职教学管理系统是使用VB 开发的窗口式应用程序,系统主要通知主菜单调用窗体,在窗体和对话框等图形界面中完成有关操作。
2.4数据库(文件)设计
高职教学管理系统使用SQL Server 数据库存储数据。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出的概念模型如图8-所示。
对应
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类别
理论时数
学分
1
教学计划
项目
学期
周学时
n
教学计划
编号
专业名称学制
1
构成
n 年级
实践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时数
图8 教学计划分E-R 图
教师
教师号姓名
出生日期
性别
学历
学位职称
班级班级号
班级名称入学时间教学任务
m
n
1
人数
教学计划
项目
学期
周学时
教学计划
图9 教学任务分E-R 图
学习
m
n
课程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
类别
学分
有无实践
学生
学号
姓名
出生日期性别平时成绩
实践成绩
期末成绩总评成绩班级号
理论时数
实践时数
图10 成绩管理分E-R 图
对分E-R 图进行汇总和整理,得出的基本E-R 图如图11所示。
构成
n
1
执行
m
1
课程
教学计划班级
教师
开课
m
n
学生
属于
学习
m
m
1
n
教学计划项目
n 对应1
1
图11 高职教学管理系统基本E-R 图
根据概念模型到数据模型的转换规则,设计系统的数据模型,并对数据模型优化以后,得出结果如下:
班级(班级号,班级名称,入学时间,人数,教学计划编号)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级号)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类别,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有无实践) 教学计划(编号,专业名称,学制,年级,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教学计划项目(教学计划编号,教学计划项目编号,课程号,学期,周学时) 教师(教师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称,学位,学历)
成绩表(学号,课程号,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成绩,总评成绩) 教学任务(教学计划项目编号,班级号,教师号)
根据数据字典的描述,结合SQL Server 的具体实现,设计出的系统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如下所述。
1. 数据库文件
2. 数据表
(1)班级(BJ)30*120 30*50 30*620
26*57000
(2)学生(XS)26*7000 26*5000
(4)教学计划(JXJH)42*30 42*50 42*530
(6)教师(JS)43*400 43*50 43*900
(7)成绩(CJ)34*7000*30 34*5000*10 34*57000*30
(8)教学任务(JXRW)22*800 22*1000 22*10800
3. 参照完整性的定义
4. 视图的定义
(1)成绩输入视图SRCJ
(2)成绩查询视图CXCJ
(3)教学计划视图JXJHST
(4)教学任务视图TeachingTaskView
5. 存储过程的定义
(1)存储过程名JLJXRW(建立教学任务)
逻辑:提供年级、学期,自动生成教学任务
(2)存储过程名JLXSCJ(建立学生成绩)
逻辑:提供年级、学期,自动生成学生成绩
6. 触发器的定义
(1)当向成绩表中添加记录、更新记录时,自动计算总评成绩。
(2)当向学生表中添加记录、更新记录和删除记录时,自动更新班级人数。
(3)当向教学计划项目表中添加记录、更新记录、删除记录时,自动更新教学计划中的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
2.5网络设计
高职教学管理系统使用学院现有局域网,无需进行网络设计。
这里仅给出系统的分布式结构。
图12 教学管理系统网络分布结构图
2.6实施方案说明
本系统具体实施计划一个月完成,由×××负责。
所需经费2000元,由学院财政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