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系统现场安装调试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元件无损坏外观无机械损伤,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元件应测试绝缘电阻,以及通电试验;对不合格的元件做好记录。
4、不符合设计要求或不合格的器件应及时通过材料部门调换。
安装
1、数据收集元件应安装在监控单元的现场。
2、检测元件应安装在现场,并用相应的变送器变送成标准信号输入数据收集站,标准信号由系统设备而定,系统信号必须统一。
3、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参数由配电柜经变送器取得;温度一般由热电阻经温度便送器取得。
4、数据收集站将引入的标准信号变成数字信号,采用低频传输以免干扰,一般采用两芯双绞屏蔽线穿管或在金属线槽内敷设。
二、调试:
检查和调试项目
一般性检查;
中央处理装置的调试
输入输出设备的检查
过程输入输出设备的检查
数据传送装置的调试
稳定性检查及干扰试验
软件调试
界面信息传送联动试验
计算机控制系统整体试运行
一般性检查:
器件安装完毕后,应组织技术人员仔细检查、核对线路的敷设及接线正确与否,检查元器件安装是否正确,所有传感器变送器等一次元件及所有设备应经试验测试合格,并单体模拟试验测试变送器的输出信号及数据收集站的输出信号,完全正确才能引入主机,与主机的接口进行连接是信号进入主机。
b、确认传输过程中优先顺序判断功能和出错重送功能应正常。
c、传送代码检查,使用测试程序检查后送代码所规定的各种代码操作,传送功能应正常。
d、使用测试程序,检查控制字符功能,在传送过程中对规定的全部字符进行操作,功能应正常。
D、联机调试包括近联机和远联机的调试,进行联机通道测试时,应无干扰和信息丢失现象。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根管子内(电压在50V及以下的回路除外,但要使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
管内导线总面积不能超过管子介面积的40%,管口处应装护线套
导线线芯的最小面积:穿管敷设绝缘导线的最小截面积≥1m线槽内敷设绝缘导线≥1mm2;
易受干扰的信号线应用屏蔽线或同轴电缆。
电气接线
软件调试
A、软件调试前的一般要求
a、计算机系统应具有为调试、运行和生产运行控制管理所使用的程序;
b、软件应具有软件图框、程序文件和贮存于存贮介质中的目的地程序;
c、软件调试人员应熟悉程序清单和说明书,了解硬件功能和有关图纸资料,并对软件进行考核,掌握操作方法和步骤;
d、上级调试前应至少保存一个文字副本或存贮文件;
e、软件资求
a、加载操作系统
b、制作源程序与程序文本
c、程序运行
C、软件调试软件条适应在硬件基本完成后与硬件功能测试交叉进行。
a、基本软件调试建立基本系统;建立空闲区和工作文件区;读入其他系统程序;组成用户所需的用户系统;用命令测试确认程序运行正常;
检查所有预埋管路是否已接地良好,管口是否已做成喇叭口状且毛刺已修整。
用接地遥表测量管路的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4Ω,否则找出原因并修复。
将管口的包扎物取掉,用高压空气吹出管内的异物和杂土
根据图纸核对管径、线径、导线型号及根数;
穿线的技术要求
穿入管内或线槽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应低于300V,管内导线不得有接头和扭结不得有因导线绝缘不好而增加的绝缘层。
A)复核送出回路,并测试绝缘电阻,一般应大于20MΩ。
B)经复核确认正确的回路应立即与设备连接,并挂牌或编号并和图纸相符。
C)多股线芯导线的终端,应焊接或压接端子
D)所有回路与设备的连接,必须采用正确方法,连接要紧密可靠,严禁非正确连接。
2、元件安装::
检查
在安装之前应对元件进行检查、验收和测试。
1、元件制造商的技术文件应齐全,所有的元件应有产品合格证关键或贵重部件应有产品制造许可证的复印件,其证号应清晰。
过程输入输出装置的检验
A、模拟量输入输出模件按以下要求寻址和精度检查
a、利用测试程序对全部模件地址逐个进行寻址和精度测试,对模拟量输入检查,可在其输入端加入满量的0%、5%、25%、50%、75%、100%,根据显示的数据作出精度的判断,应符合要求。
b、同样进行对模拟量输出的检查,可在前端机上设定数据在输出端测定模拟量输出值,以判断精度,均应符合设备或设计的要求。
c、在模件输出端接上额定负载,检查输出容量其输出应满足精度要求。
d、检查模件零漂、响应时间和抗串模、共模干扰,均应符合要求。
e、检查运算、控制组件的运控功能,应符合系统要求。
f、测试时使用的信号源及检测仪表的精度,应符合量值传递机计量标准的要求。
B、使用测试程序对所有数字量输入输出模件逐个地址作扫描检查,确认其寻址功能。
中央处理装置的调试
电源检查测量电源回路绝缘电阻不得小于5MΩ,检查交流电源的电压频率及风扇的运行情况,均应正常;调整各直流输出电压,带上全部负载后测量直流输出电压应符合规定。
操作、显示装置检查装置内及操作控制板上的各种开关、按键、按钮、指示灯、显示装置等均应正常工作,动作可靠。
运算控制程序的检查用指令测试程序对所有指令进行检查、确认运算单元的各功能及输入输出通道等工作状态均应正常,且连续24小时以上不得有故障发生。
D、软件的管理和验收
a、所有软件资料、程序文本和存贮介质文本,均应建立软件设备档案;
b、基本软件应经1-2周运行考核,确认其达到规定的各项功能指标
c、应用软件应经3-6个月运行考核,确认其与硬件工作试验一起达到监控目的;
界面信息传送联动试验
A、常规检查
a、接口装置的检查接口的规格、型号、数量、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线、屏蔽线的连接应符合系统要求;
b、信号线的检查信号线、电缆的规格、型号、数量、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用500V摇表测试信号线对地绝缘电阻、不得低于10MΩ,测试时信号线应与设备或元件脱离后进行。
c、试验前应检查确认各开关位置、动作应无误、正确选择熔断器的熔体;
B、静态接口试验本试验只检查确认信息传送到继电器和电磁开关的动作或末级输出信号为止,试验用输入输出装置的设定显示面板或与计算机联机,使用测试程序检测信息传送和出口动作的正确性。
B、计算机控制系统应连续无故障运行24小时;主机系统各主要工作制试验不得少于3次。
b、应用软件调试根据设计和工艺要求确定软件任务;按程序规定进行程序装入、排障和汇编等工作;对数据收集程序进行通道测试和信号模拟测试,确认数据准确无误,运行正常;
c、应用软件的修改,应在离线时进行;
d、在线运行的所有软件除故障处理外,不应进行任何修改故障处理时作的程序变动应有详细记录和说明;
e、所有存档文件应复制使用,不得直接使用;
稳定性和抗干扰试验
A、拉偏检查的边界条件(直流电压拉偏±5%,交流电压拉偏±10%;频率拉偏-1HZ-+2HZ;环境温度拉偏)
B、单体设备试验在进行电压、频率和环境温度拉偏时对计算机系统各设备的检查,应用测试检查程序进行。
C、在软件正常运行时,对全部设备进行综合拉偏试验。
D、全系统设备综合连续运转的稳定性试验
a、通电检查接口装置内的开关、按钮、键等动作应正确无误;
b、信号输出回路联动检查以过程输入输出装置的操作设定于计算机联机,使用测试程序对各种过程信号寻址并设定输出值。
c、测试经过接口传送检测信号的功能应正常,检测值应达到设计或工艺规定的精度要求;
d、检查接口传送的全部显示、报警功能应正常。
C、动态接口试验带动工艺设备作冷态无负载运行。
测试制造厂提供的测试程序,必要时应增加用自编程序进行检查
特殊异常功能、可靠性及可维修性的性能检查可在不损害装置的条件下,用外部模拟信号进行检查。
输入输出设备检查
A、检查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应和产品说明书一致。
B、各设备内机械传动部分运转正常,无异常声音和超温等现象。
C、检查所有操作开关健、按钮等硬动作灵活,指示灯、显示装置、出错和报警等,均应工作正常
数据传输装置的调试
是指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过程控制装置间数据信息传递装置的调试。
A、测量装置的输入阻抗何负载能力在规定的传输距离和允许负载的范围内,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平的变化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B、检查装置的显示、报警、操作、出错显示等动作应正常。
C、使用测试程序检查下列信息传输功能
a、以装置规定的各种传输方式进行传输操作个功能均应正常。
ESD系统现场安装调试规范(内部使用)
本规范仅用于ESD系统的现场安装、调试以及内部阶段性验收。
本规范是根据GBJ93-86、GB50170-92、GB0171-92、GB50172-92、GB50254-96、GB50255-96、GB-50258-96等标准而制定的。
一:安装
1、线、缆的敷设:
准备工作
a、手动操作使工艺线上各个元器件动作应符合设计要求;
b、自动工作方式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利用I/O装置进行运算控制设定和操作设定,面板试验脱机;利用测试程序进行运算控制设计和操作,试验联机;两种试验,应分别按系统或回路检查工艺设备的联动运行情况,应符合设计规定,运行正常。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整体实验
A、各工艺设备和计算机系统联调完成且正常后,应由计算机控制整个生产工艺作业线作系统整体运转,考核系统功能和监控精度等指标,均应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