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4月调研测试(理综)word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4月调研测试(理综)word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4月调研测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量):H-1,N-14,O-16,Na-23,Al-27,Cl-35.5,Cu-64,Au-197.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纽胞结构及其化合物,正确的是:
A.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提高其物质运输效率。
B.蓝藻中存在具有降低反应活化能作用的膜蛋白。
C.细胞膜、线粒体膜上均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
D.叶肉细胞吸收Mg2+所需的ATP由光反应提供。
2.关于生产和生活中的措施或方法,不合理的是:
A.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松软的“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
B.通过合理增施农家肥来提高温室大棚中作物的产量。
C.在无氧、零下低温条件下储存新鲜的蔬菜水果。
D.利用性引诱剂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3.关于植物激素及其调节,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抑制黄瓜茎段细胞伸长。
B.生长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调节,不影响基因组的表达。
C.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D.低浓度乙烯促进果实成熟,高浓度乙烯抑制果实成熟。
4.关于果蝇基因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丙果蝇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B.乙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基因组成为XXX或bbEE。
C.若甲与丁杂交,后代中灰体雄果蝇所占比例为1/2.
D.在F1中获得基因型为BbEe的比例最高的亲本杂交组合是甲和丁。
5.关于群落研究,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是:
A.在一片森林中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
B.在一条河流中某科鱼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何。
C.在一个湖泊中鱼类的栖息场所如何。
D.在某灌木林中几种小动物之间的关系如何。
6.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实验目的方案
在患者家系中调查遗传方式,在自然人群中调查发病率。
自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已知某遗传病为单基因遗传病,欲调查其遗传方式和发病率。
已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欲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
1.C种鼠的杂交实验
已知在野生鼠种群中,褐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为了判断这个性状的显隐性,多对褐色鼠和褐色鼠杂交,以及多对黑色鼠和黑色鼠杂交。
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2.D种果蝇的遗传实验
已知果蝇眼色的显隐性,让显性雌果蝇与隐性雄果蝇杂交。
观察子代的表现型,以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子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3.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社会的关系
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社会密切相关。
正确的说法是:A。
“可燃冰”是乙烷的水合物。
B。
纤维素不是人类的营养物质之一。
C。
食用碘盐与非碘盐的“咸味”有较大的差异。
D。
漂白粉、漂白液和漂白精均可作为游泳池的消毒剂。
4.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正确的说法是:
A。
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电子总数为NA。
B。
7.8g Na2O2固体中含有0.3NA个离子。
C。
100mL 2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6NA。
D。
将27g Al加入到1mol/L的NaOH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5.短周期主族元素的遗传实验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b、c的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为还原剂。
a、d同主族且二者均可形成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氢化物。
正确的说法是:A。
a、b的氢化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
简单离子半径:b>c。
C。
a、d的最高化合价一定相同。
D。
b、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间能发生反应。
6.物质除杂实验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及分离方法或操作均正确的是:
A。
苯(Br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洗气。
B。
BaCO3(BaSO4):饱和Na2CO3溶液搅拌、过滤。
C。
CO(CO2):水分液。
D。
SO2[SO3(g)]:饱和Na2SO3溶液搅拌、过滤。
7.苯乙烯的化学性质
苯乙烯是石化行业的重要基础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苯乙烯系列树脂及丁苯橡胶。
苯乙烯能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
正确的说法是:
A。
有机物SM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有机物I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
C。
有机物I、II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
D。
有机物III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只有一个烃基且含有碳碳双键的结构有4种。
1
a
2
C。
v
1
v
2
D。
r
1
r
2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是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沸腾是液体内部产生气泡向上升腾的过程
B.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电势差的单位是XXX
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它的频率无关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碳酸盐岩地区,地下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含量高,pH值偏低
B.在地震波传播中,S波比P波先到达
C.在电磁波中,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D.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金星,距离最远的行星是冥王星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摩尔比是指反应物中各组分的摩尔数比
B.在金属的晶格中,离子实排列成紧密堆积的球形结构
C.在光电效应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电子的动能越小
D.在核反应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和守恒,但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比例可以改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向阴极移动,负离子向阳极移动
B.在一次光电效应中,只能释放一个光电子
C.在光谱中,每一条谱线都对应着某种特定元素的发射光谱或吸收光谱
D.在相变过程中,物质的内能不发生变化
如图所示,在“探究拉力做功与弹簧弹性势能增量的关系”实验中,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A位置(弹簧原长位置)拉仲x到B位置,XXX的F-x图像为过坐标原点O的直线,实验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1)F-x图像中,图线OP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弹簧的弹性系数,即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力的大小。
改写:在“探究拉力做功与弹簧弹性势能增量的关系”实验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当右端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A位置(弹簧原长位置)拉仲x到B位置时,XXX的F-x图
像为过坐标原点O的直线,图线OP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即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力的大小。
23.(8分)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通过轻绳与一定点O相连,小球在水平面内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绳长为l,小球的速
度大小为v,角速度为ω,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重力加速
度为g。
为了保证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保证绳张力的大
小为多少?
请在下面的方框中写出你的答案,保留2位小数。
答案:_______
改写: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通过轻绳与一定点
O相连,小球在水平面内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绳长为l,
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角速度为ω,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重力加速度为g。
为了保证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保证绳
张力的大小为m*g*cosθ。
24.(10分)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半径为R 的均匀圆盘,盘面与水平面垂直,圆盘上有一质量为m,长为2R的均匀杆,杆的一端与圆盘相切,杆的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可以视为质点的小球相连,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振动,振动幅度为A,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
已知小球在最高点处速度为零,圆盘绕过最高点的时间为t,请计算:
1)圆盘绕过最高点时的角速度ω;(4分)
2)小球在最低点处速度的大小;(3分)
3)杆与圆盘的接触点到竖直方向的夹角θ;(3分)
改写: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匀圆盘,盘面与水平面垂直,圆盘上有一质量为m,长为2R的均匀杆,杆的一端与圆盘相切,杆的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可以视为质点的小球相连,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振动,振动幅度为A,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
已知小球在最高点处速度为零,圆盘绕过最高点的时间为t。
1)圆盘绕过最高点时的角速度ω为2π/t。
2)小球在最低点处速度的大小为v=2Aπ/T。
3)杆与圆盘的接触点到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co sθ=1/3.
25.(8分)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A与一质量为2m的物体B分别连接在两根轻绳的两端,两根轻绳分别通过两个定滑轮P、Q,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B在空中自由下落,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设物体B自由下落的时间为t,物体A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忽略绳与滑轮的重量和摩擦,求:
1)物体B自由下落的高度H;(3分)
2)物体B自由下落的速度v;(3分)
3)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张力T。
(2分)
改写: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A与一质量为2m 的物体B分别连接在两根轻绳的两端,两根轻绳分别通过两个定滑轮P、Q,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B在空中自由下落,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设物体B自由下落的时间为t,物体A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忽略绳与滑轮的重量和摩擦。
1)物体B自由下落的高度H为H=1/2gt^2.
2)物体B自由下落的速度v为v=gt。
3)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张力T为T=mgsinθ-μmgcosθ。
26.(10分)
如图所示,长为L的均匀细杆质量为m,一端固定在水
平桌面上,另一端可以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细杆
与桌面的夹角为θ,细杆的转动惯量为I,重力加速度为g。
现在在细杆的下端沿竖直方向施加一个大小为F的XXX,使
细杆绕O点做小幅度振动,振动幅度很小,可以视为简谐振动。
已知振动周期为T,请计算:
1)细杆的转动角频率ω;(4分)
2)细杆的振动幅度θ0;(3分)
3)恒力F的大小。
(3分)
改写:如图所示,长为L的均匀细杆质量为m,一端固
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可以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细杆与桌面的夹角为θ,细杆的转动惯量为I,重力加速度为g。
现在在细杆的下端沿竖直方向施加一个大小为F的XXX,使细杆绕O点做小幅度振动,振动幅度很小,可以视为简谐
振动。
已知振动周期为T。
1)细杆的转动角频率ω为ω=2π/T。
2)细杆的振动幅度θ0为θ0=F*L/(2Ig)。
3)恒力F的大小为F=2Igθ0/L。
27.(10分)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A和一质量为2m的物体
B分别连接在两根轻绳的两端,两根轻绳分别通过两个定滑轮P、Q,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
体B在空中自由下落,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设物体B自由下落的时间为t,物体A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忽略绳与滑
轮的重量和摩擦。
现在在物体B下落过程中,突然切断绳BC,求:
1)物体B下落的高度H;(3分)
2)物体B下落的速度v;(3分)
3)物体A在物体B切断绳BC后的加速度a。
(4分)
改写: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A和一质量为2m 的物体B分别连接在两根轻绳的两端,两根轻绳分别通过两个定滑轮P、Q,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B在空中自由下落,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设物体B自由下落的时间为t,物体A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忽略绳与滑轮的重量和摩擦。
现在在物体B下落过程中,突然切断绳BC。
1)物体B下落的高度H为H=1/2gt^2.
2)物体B下落的速度v为v=gt。
3)物体A在物体B切断绳BC后的加速度a为a=g*sinθ-μ*g*cosθ。
28.(10分)
如图所示,一根细杆,质量为m,长度为L,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可以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细
杆与桌面的夹角为θ,细杆的转动惯量为I,重力加速度为g。
现在在细杆的下端施加一个大小为F的XXX,使细杆绕O点
做小幅度振动,振动幅度很小,可以视为简谐振动。
已知振动周期为T,请计算:
1)细杆的转动角频率ω;(4分)
2)细杆的振动幅度θ0;(3分)
3)恒力F的大小。
(3分)
改写:如图所示,一根细杆,质量为m,长度为L,一端
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可以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细杆与桌面的夹角为θ,细杆的转动惯量为I,重力加速
度为g。
现在在细杆的下端施加一个大小为F的XXX,使细
杆绕O点做小幅度振动,振动幅度很小,可以视为简谐振动。
已知振动周期为T。
1)细杆的转动角频率ω为ω=2π/T。
2)细杆的振动幅度θ0为θ0=F*L/(2Ig)。
3)恒力F
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主要成分为Cu、Zn、Pb、Ag等),
但深海环境极端恶劣,对采矿船的技术要求很高。
以下是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请回答:
1)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有何影响?如何解决环境问题?
2)深海采矿船如何克服深海环境带来的技术难题?
3)深海采矿船在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安全问题?如何
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
1)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如矿物开采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渣和废气,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污染。
此外,采矿船和采矿设备的运作也可能会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
为解决这些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如减少废水、废渣和废气的排放,采用环保型采矿技术,加强监管和管理等。
2)深海采矿船需要克服深海环境带来的技术难题,如高压、低温、高盐度等。
为此,需要采用特殊材料和技术,如使用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采用防护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
此外,还需要研发适用于深海环境的新型采矿技术,如无人机采矿、水下机器人采矿等。
3)深海采矿船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安全问题,如设备故障、天气恶劣、海浪、海啸等。
为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如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做好天气预警和应急处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计划和安全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和合作,共同维护深海采矿船的安全。
O
2
2NO。
下列哪些因素会促进这个反应的发生?(多选)
A.高温
B.高压
C.过量氧气
D.过量氮气
3)下列哪种化合物是温室气体?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4)下列哪种化合物不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一氧化碳
D.甲烷
1.用MnO2和浓盐酸可以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为:MnO2 + 4HCl → MnCl2 + 2H2O + Cl
2.
2.MnO2在酸性条件下可以被H2O2还原成Mn2+,但
H2O2又有氧化性,可能是由HO2ˉ引起的。
在不同初始pH条
件下,H2O2溶液的漂白效果不同,说明pH对反应有影响。
离子方程式为:MnO2 + 4H+ + 2H2O2 → Mn2+ + 2H2O + 3O2.
3.制备高纯碳酸锰的流程包括:用SO2代替植物粉,使用碳酸锰调节pH,控制温度在35℃以下加入NH4HCO3.植物粉
的作用是提供还原剂,碳酸锰可以在中性条件下稳定存在,加入NH4HCO3时温度要控制在35℃以下以避免分解。
4.当c(HSˉ)=1.0×10-4mol/L时,Mn2+开始沉淀,此时溶
液的pH=8.67.根据KSP(MnS)=1.4×10-15,可以求出HSˉ的浓
度为1.2×10-6mol/L,再根据H2S的电离常数K1=1.3×10-7,
K2=7.0×10-15,可以计算出H+和HSˉ的浓度,从而求得pH。
5.(1) 铁粉可以提供活性位点,加速氢气和氮气的反应,
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2) E_b = 110 kJ/mol。
根据化学键键能数据,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从而求出反应的活化能。
6.A、B、C都会促进N2和O2的反应,生成NO。
D不会。
7.C是温室气体。
8.C不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1.在不同温度下,2NO(g)的平衡常数K如下表所示:
温度(K)。
K
300.3.8×10^-3
2000.0.1
2.在温度为200℃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
c(N2)=0.2mol·L^-1,c(O2)=0.03mol·L^-1,c(NO)=0.03mol·L^-1.此时,该反应的速率(ν)应满足的关系为XXX正<v逆。
3.CO(g)可以转化成甲醇,反应式为
CO(g)+2H2(g)→CH3OH(g)。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进行反应,初始体积为3 L,保持压强不变。
若达到平衡状态A、B时的压强PA<PB,其原因是B状态下CO和H2的反应生成了更多的产物,导致压强增加。
②在达到平衡状态A时,CO的体积分数为25%,此时CO的转化率为50%;平衡常数KA=25.
4.高氯酸铵(NH4ClO4)在400℃开始分解,产物为N2、Cl2、O2、H2O。
Mg3N2易水解。
为验证高氯酸铵分解产物中
含有Cl2、H2O以及装置A中生成了Mg3N2,可以使用如下
装置:
分解装置→ A(加入Mg) → B(加入H2O) → C(加入NaOH) → D(收集气体) → E(收集气体)
1) 化学方程式为NH4ClO4(s) → N2(g) + Cl2(g) + 2H2O(g) + O2(g)
2) 选择的装置是A。
3) 按气流从左到右,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分解装置
→A→B→C→D→E。
4) C中所放的试剂是NaOH,G的作用是吸收产生的Cl2
气体。
5) 装置D中收集到了Cl2气体。
6) 要证明装置A中生成了Mg3N2,可以在A中加入HCl,观察是否有氨气产生。
7) 可用蒸馏法测定NH4ClO4样品中的杂质。
A
3
三个区域,分别采用轮牧、集中放牧和不放牧三种方式进行放牧,每种方式放牧时间均为30天,放牧后分别测定了草地植物生物量。
实验二:在同一区域进行轮牧,分别设置了低强度放牧、中等强度放牧和高强度放牧三个处理,每个处理放牧时间均为30天,放牧后测定了草地植物生物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 | 放牧方式/强度 | 草地植物生物量(kg/ha) |
一。
|。
轮牧(A1)。
|。
2100.|
集中放牧(A2) |。
1700.|
不放牧(A3)。
|。
2600.|
二。
|。
低强度放牧。
|。
2400.|
中等强度放牧 |。
1900.|
高强度放牧。
|。
1400.|
1)实验一结果表明,相比不放牧,轮牧和集中放牧对草地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二结果表明,草地植物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___________趋势。
3)结合实验结果,合理利用草原资源的建议措施是
_____________。
四个牧草长势一致且面积相同的放牧区进行了轮牧实验,分别施加了A1轻牧、A2中牧、A3重牧和A4过牧的放牧强度。
每个放牧区内又用电围栏隔成四个等面积的小区域,进行轮牧,并通过科学方法测定了相关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
放牧强度牧放牧绵羊数(头/hm2) 家畜牧草采食率* 绵羊平均增加生物量(kg/头)
A1 轻牧 6.80 6.6
A2 中牧 8.85 3
A3 重牧 1
A4 过牧
家畜牧草采食率=采食量/牧草地上生物量
实验二则是在B1轻牧、B2中牧、B3重牧和B4过牧的放牧强度下,每个放牧区内没有用电围栏分隔,进行自由放牧。
在各自相应的放牧强度下,均表现为轮牧比自由放牧的载畜量高。
1)牧草输入绵羊的能量一部分在绵羊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
2)在草地面积和放牧频率一定、放牧天数相同的条件下,可以用放牧强度来控制自变量。
3)若放牧收益用绵羊增加的总生物量表示,从可持续发展和放牧收益的角度分析,最佳放牧强度为A2中牧。
这是因为在A3重牧和A4过牧的情况下,绵羊采食率过高,导致草原的生物量下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而在A1轻牧的情况下,绵羊的增加生物量较低,放牧收益不高。
4)综合实验一二研究结果,为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草原放牧时应该采取轮牧的方式,并根据草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放牧强度。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第一个血型系统,与第9号染色体
上的复等位基大(IA、IB、i)有关。
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可分为4种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
另一对常染色
体的基因H、h也通过一定的过程影响人类血型。
1)基因型为Hhii、HhIAIB的夫妇生出A型血孩子的概率
为50%。
2)一位O型血母亲(其丈夫为AB血型)生了一个AB血型
的孩子,则母亲的基因型可能是hhii,她的红细胞表面的抗原
情况是没有A和B抗原。
3)控制血型的两对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的随机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使得每个配子携带的基因种类和数量都是随机的,从而保证了遗传的多样性。
4)根据等位基因IA、IB、i的遗传规律,O型血母亲只能
传递i基因给子女,而不能传递A或B基因。
因此,如果父
亲的基因型为IAIB,他会将IA或IB基因各传递一半给子女,
从而可能产生AB型血的子女。
但如果父亲的基因型为其他情况,比如OO型,则无法产生AB型血的子女。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两个分子之间的分子力是一种势能,当两个分子克服这种势能距离时做功,势能随之减少,而不是增加。
其他选项都是错误的。
2)(10分)如图所示,气缸内的气体被密闭,活塞A面积为2S,活塞B面积为S,两个活塞间连接着长为2l的细直杆。
当气体温度为T时,两个活塞保持静止。
现在气体温度缓慢下降,使得活塞A缓慢右移,直到与两圆筒连接处相遇。
根据玻意耳定律,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成反比,因此在活塞A移动的过程中,气体的压强也在缓慢下降。
当活塞A移动到两圆筒连接处时,气体内部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p,因此有:pS = 2pl + pS/2
解得S = 4l,即活塞B面积为4l,因此活塞B受到的压强是活塞A的一半。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pV = nRT
其中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在气体温度缓慢下降的过程中,气体体积V 缓慢减小,而气体摩尔数n和气体常数R保持不变。
因此,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压强p缓慢增大。
当气体温度降到T/2时,气体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因此活塞B受到的压强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即2p。
由于活塞B与两圆筒连接处
的距离为l,因此细直杆对活塞B的弹力大小为F = 2pS = 16pl。
2) 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C=30°,AB边长
度为d。
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束光线从AB边中点O垂
直AB边射入棱镜。
已知棱镜对光的折射率为n=3,光在真空
中传播的速度为c。
求:
i) 光线第一次从BC边射出时的方向与BC边的夹角α;
ii) 光线从AB边射入到第次从BC边射出的过程中在棱镜
中传播的时间t。
1) 解析:由折射定律,设光线第一次从BC边射出时的方
向与BC边的夹角为α,则有
sinα=n*sin30°=1.5*0.5=0.75
cosα=sqrt(1-sin^2α)=0.6614
故α≈48.6°。
2) 解析:设BC边上的点为D,由几何关系可得
OD=d/2*cos30°=d/4,BD=d/2*sin30°=d/4.
由折射定律可得,光线在棱镜中传播的速度为v=c/n=1/3c,所以在BD上的路程为d/4,时间为t1=d/4v=4d/12c=d/3c;
在BC上的路程为d/2,时间为t2=d/2v=2d/3c。
所以总时间为t=t1+t2=5d/3c。
15) 五水硫酸铜(CuSO4·5H2O)和六水硫酸亚铁铵
[(NH4)2Fe(SO4)2·6H2O]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
请回答与这两种物质中元素有关的一些问题。
1) 解析:基态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 4s^2;
基态铜原子的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3d^10 4s^1.
2) 解析: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氮元素,其原因是氧
元素的原子半径比氮元素小,电子与核的距离更近,电子云更紧密,电离能更小。
3) 解析:SO42-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NH4+中氮原子
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
4) 解析: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NO3-。
5) 解析:Cu2AuH8,密度为ρ=4.32g/cm^3,晶胞中Cu原子与Au原子中心的最短距离d=2.89×10^-8cm。
15) 有机物M有抗菌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1) A的结构简式是C6H5CH2Cl。
2) B的名称是苯甲醛,M中的官能团名称是醛基。
3) B→C的反应类型为氧化还原反应,G→H的反应类型为酸催化加成反应。
4)
C6H5CH2OH+CrO3+H2SO4→C6H5CH(O)OH+Cr2(SO4)3+H2 O。
5) 符合条件的结构共有2种,分别是苯甲醛和苯甲醇。
6) 由F与I2反应得到2,4,6-三碘苯酚。
在一定条件下,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什么是?此反应还会生成另一个有机副产物,它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这个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是什么?
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发出含盐量低、同时又保持产品质量和风味的低盐腐乳。
具体过程如下:首先筛选分离菌种,将待筛选的菌种涂布到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分离,然后挑选菌
种接种于酪蛋白培养基上筛选出蛋白酶活力高的毛霉菌株。
接下来,将毛霉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将菌种制成悬液,加入一定浓度的盐水调节菌种数。
然后将含菌种的液体喷洒在豆腐块上,进行培养、装瓶和腌制。
最后通过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感官评价对腐乳品质进行综合评定。
根据结果,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毛霉的同化类型是什么?豆腐块为毛霉的生长提供的营养物质有哪些?
2)腐乳制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什么酶?氨基酸态氮含量可以代表什么?
3)在步骤①中,毛霉产生的酶能将酪蛋白分解而产生透明圈,在酪蛋白培养基中筛选到三个单菌落甲、乙、丙。
它们的菌落直径和透明圈一起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应该选择哪个单菌落作为产蛋白酶活力高的毛霉候选菌?
4)根据图分析,盐含量在什么左右适宜制作腐乳?盐含量不宜过低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