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牛渚怀古》阅读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古诗抒发的是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人古事的忧思。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怀古诗在其诗歌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值得重视。
《夜泊牛渚怀古》是其中的一篇,被选入了唐诗三百首中。
今天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
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
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
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诗意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天空湛蓝湛蓝没有一丝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记起了东晋的谢尚将军。
我也是一个善于吟唱的高手,
但识贤的谢尚如今难得有闻。
知音难遇明早只好挂帆远去,前景宛若深秋枫叶飘落纷纷。
赏析
本诗为诗人夜泊牛渚有感而作。
牛渚为晋代诗人袁宏与谢尚将军相遇,得到谢尚重用的地方。
诗人想到先人典故,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忧闷,因此写下这首咏古怀今的名作,以抒发怀才不遇、知音难觅的伤感。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回应题目,并描绘牛渚夜景。
诗人从大处落墨,描写辽阔的天宇与浩渺的西江,二者在夜色中融为一体,越发显得空阔藐远。
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
此情此景,诗人不由想起了谢尚泛江遇袁宏朗吟这一诗意的故事。
但是,诗人并不就此落入“怀古”俗套,而是别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向往的美好关系:地位的悬殊、贵贱的悬隔,丝毫不能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
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求而不得的。
颈联由怀古回到现实。
袁宏月夜遇知音,让诗人想到了自己的遭遇。
诗人不禁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
末联宕开写景,诗人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了诗人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
此联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
本诗诗意明朗、单纯,语言清新、自然,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自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
鉴赏试题
1. 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B. 诗人对袁宏在贫寒中被谢尚赏识的际遇非常羡慕,夜泊牛渚,怀古之情涌上心头。
C. 望秋月而思古人,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那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D. 这首诗的诗意简明而又单纯,没有深刻复杂的内容,却有着一份悠然不尽的神韵。
2. 诗人在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参考答案
1. C 分析:C项,“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错误。
“咏”,吟咏;“高咏”,好诗篇,佳作。
“余亦能高咏”,是指诗人也有高咏的才华,而不是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
故选C。
2. ①最后两句运用了虚写、想象、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明手法)
②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自已挂帆远去的情景,(析手法)
③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诗人因不遇知音而产生的孤寂、凄苦之情。
(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