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革低温发泡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
结晶粉末, 无臭, 味咸。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 在潮湿 或热空气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相对密度 2. 20 , 易溶于水, 在 15 ℃ 时对水溶解度为 8. 8 。水溶液呈 不 溶 于 乙 醇, 与酸强烈分解产生二氧化 弱碱性, 碳
[6 ]
。常用作膨松剂、 酸度调节剂、 碱剂、 缓冲剂。
前言
众所周知, 泡沫塑料是指以高聚物为基础树脂 而其内部具有无数气泡的微孔材料, 具有质轻、 隔
[1 ] 热、 防震、 隔音、 高回弹性等特点 , 应用极其广泛。 PVC ( 聚氯乙烯 ) 树脂是最常用的基础树脂之 其中,
人造革发泡产品中, 泡孔质量是衡量发泡人造革质 。 说 量的重要参数 泡孔的平均孔径和孔径差越小, 细密均匀。 泡孔质量好的人造 明泡孔的质量越好, 革, 弹性好、 手感好、 不容易有疲劳痕和死纹, 还可 减少原料耗用, 降低成本。 同样的发泡人造革, 泡 孔质量优异, 适度提高发泡倍率, 不会影响制品力 学性能。对于热塑性树脂而言, 发泡剂的分解温度 应稍高于树脂的熔融温度, 以保证气体在熔体中产 有足够的膨胀空间发泡。 对于热固性树脂, 发 生, [3 ] 泡剂的分解温度应稍高于树脂的固化温度 。 PVC 分子间作用力大, 软化和熔融温度较高, 纯 PVC 一般需要在 160 ~ 210 ℃ 时才可塑化加工。 对发泡 PVC 而言, 原则上讲, 凡不与聚合物发生化 学反应并能在特定条件下产生无害气体的物质 , 都 [4 ] 可作为发泡剂 。 生产上使用最多的是化学发泡 剂, 主要有以下几种: ( 1 ) 偶氮类发泡剂 ( 2 ) 亚硝基 类发泡剂( 3 ) 酰肼类发泡剂 ( 4 ) 碳酸盐类。 其中偶
24
皮革科学与工程
第 21 卷
氮二甲酰胺( AC ) 是最常用的发泡剂。 在美国, 偶氮二甲酰胺 ( AC ) 及其改性发泡剂 我国 AC 的消耗 占化学发泡剂消耗量的 90% 左右, AC 的热分 量也以 8 % ~ 10 % 的速度递增。 但是, 解温度高, 能耗高; 其次, 发泡分解温度区间窄, 分 易造成鼓泡、 并泡等现象。 并在加工 解突发性强, 使熔体粘度下降和波动, 有时也 中释放大量的热, 因局部升温导致树脂分解
[8 ]
, 对制品的性能非常不
利。针对 AC 发泡剂的不足, 国内外对 AC 改性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 对 AC 的改性研究主要集中 控制 AC 分解产物及降低 AC 的 在 AC 的合成工艺、 分解温度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6 - 7 ]
。
AC 在 图 1 为 AC 的分解温度曲线, 可以看出, 204. 8 ℃ 左右开始分解, 外延点温度是 215. 6 ℃ , 峰 说明分 值是 213. 6 ℃ 。在此之前没有熔化吸热峰, 解之前没有熔化吸热现象, 性质比较稳定。 AC 热 放热量为 176. 1 J / g。 由于 AC 分 分解是放热反应, 解温度在 200 ~ 210 ℃ 之间, 发泡温度高, 分解区间 直接用于 PVC 人造革的发泡, 一是能耗高, 二 较窄, 是会导致 PVC 在发泡温度前热降解
Study on the Low Temperature Foaming Method for PVC Artificial Leather Manufacture
WANG Shanshan,CHEN Xin,FAN Haojun *
(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Clean Technology LeatherManufactur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several additives on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range ,peak temperature and enthalpy change of AC foaming agent for PVC ( polyvinyl chloride) artificial leather manufacture f( or the AC foaming agent )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additive which consists of zinc compounds and modified sodium bicarbonate( NaHCO3 ) can efficiently decrease 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broaden the interval of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and balance the gas evolution of AC foaming agent. Key words: PVC artificial leather; additives; low temperature foaming method
[11 ]
2 实验方法
本实验按照一定比例, 把发泡剂以及助剂研磨 均匀, 采用电子天平称量样品质量, 而其分解温度 NETZSCH DSC200PC 由 型差示量热分析仪测定, 实 N2 作保护气。 验时升温速率为 10 ℃ / min,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 1 偶氮二甲酰胺( AC ) 的热分解 偶氮二甲酰胺结构式为:
利用 NaHCO3 的吸热特性, 在 AC 发泡体系中 加入适量 NaHCO3 可以平衡反应热, 控制发泡气量。 图 2 为 NaHCO3 的 DSC 热分解曲线。
。
发泡助剂 ZnO、 改性 NaHCO3 对 AC 热分解的
图2
Fig. 2
NaHCO3 的 DSC 分解曲线
N、 O 上电子云流动, 使—N = C —电子云流向两边, 中间重叠度减小, 导致—N = C —键容易断裂, 从而 使 AC 活化分解
第 21 卷第 2 期 2011 年 4 月
皮
革
科
学
与
工
程
Vol. 21 , No. 2 Apr. 2011
LEATH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7964 ( 2011 ) 02002305 文章编号: 1004-
[5 ]
Hz N
N
O
N
NH z
O
简称发泡剂 AC , 外观淡黄色粉未。 具有无毒、 无臭、 无污染、 发气量高、 贮运时较稳定、 能与较多 高分子化合物相混容等优点, 因而用途十分广泛。 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范围内分解相对较快 。 它大 致在 200 ℃ 分解, 发气量 240 mL / g 标准温度下, 气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些氨气组成 体由氮气,
人造革低温发泡方法研究
王姗姗, 陈 新, 范浩军
*
( 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 ) 摘要: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研究了几种助发泡剂对 PVC ( 聚氯乙烯) 人造革生产过程中常用发泡剂偶氮二 AC 甲酰胺( AC) 的分解温度、 峰宽和焓变的影响。 结果显示, 在锌类化合物和碳酸氢钠( NaHCO3 ) 的共同作用下, 的分解温度降低, 分解温度区间变宽, 发气量均衡, 基本满足 PVC 人造革低温发泡技术要求 。 关键词: PVC 人造革; 添加剂; 低温发泡 中图分类号: TS 565 文献标识码: A
[9 - 10 ]
。发泡剂发泡温度
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制革过程的能耗, 一般来说, 降 低发泡剂的分解温度较容易, 但要同时控制好发泡 放热平衡、 控制发泡速率则较困难。 温度区间和吸、 鉴于此, 笔者选择了几种合适的发泡促进剂, 研究 了发泡促进剂配比和用量对 AC 发泡剂热分解温 温度区间和吸、 放热平衡的影响, 意图获得发泡 度、 气量均衡、 发泡温度区间较宽、 发泡温度较低的人 造革低温发泡方法。
AC 的 DSC 分解曲线
The DSC decomposition curve for AC
在目前的合成革制造工艺中, 无论是涂布法还 是压延法, 其发泡温度分为三段控制: 烘箱前段一 般是 180 ~ 185 ℃ , 中段 190 ~ 195 ℃ , 后段 200 ~ 210 ℃ 。合物料需经过共混、 混炼、 密炼、 压片等工序, 其加工温度在 60 ~ 160 ℃ 之间, 因此要求发泡剂在 170 ℃ 之前不能分解, 否则影响发泡效果和成革质 量。市场上需求的理想发泡剂应满足下列条件 : 对 于压延法其发泡温度应介于 180 ~ 190 ℃ , 对于涂布 发泡温度区 法其发泡温度应介于 160 ~ 180 ℃ 之间, 间相对较宽, 发泡气量相对均匀。 这样, 才能既降 低能耗, 同时又保证成革质量
。
为了降低 AC 的分解温度, 实验中加入不同的 助发泡剂, 研究了不同的助发泡剂用量对 AC 分解 温度及发泡温度区间的影响。
第2 期
王姗姗, 等: 人造革低温发泡方法研究
25
3. 2
NaHCO3 的热分解及其改性 NaHCO3 是常见的吸热型无机发泡剂, 为白色
NaHCO3 的 根据图 3 可以看出, 加入柠檬酸后, 分解温 度 区 间 变 窄。 主 峰 起 始 分 解 温 度 为 141. 7 ℃, 峰值 161. 2 ℃ , 终止点 188. 5 ℃ 。 吸热量降到 529. 9 J / g。 由此可见, 柠檬酸提高了 NaHCO3 的起 始分解温度, 而且可以减少 NaHCO3 的吸热量。 柠檬酸的加入之所以能够降低 NaHCO3 的分解 温度, 其原因可能是 NaHCO3 是碱性物质, 而柠檬酸 呈弱酸性, 在酸碱反应作用下, 使得 NaHCO3 分解 集中 3. 3 影响 含锌化合物是常用的发泡助剂, 能有效降低 AC 的发泡温度。对于氧化锌的降温机理, 可以从化学 结构上进行分析。 锌化合物中的锌离子外围具有 O 上皆有 孤 对 电 而发泡剂 AC 结构中 N、 空轨道, AC 子。根据路易斯酸—碱配位原理, 二者结合时, O 原子的孤对电子进入 ZnO 空轨道, 上的 N、 由于
[9 ]
The DSC decomposition curve for NaHCO3
由图 2 可知: 第一个峰是 NaHCO3 的吸热熔融 峰, 第二个峰是 NaHCO3 分解峰, 峰起始点为 129. 8 ℃, 峰值为 161. 2 ℃ , 终止点为 188. 5 ℃ 。 其中, 熔 融过程的吸热量为 19. 97 J / g, 分解过程的吸热量为 564. 7 J / g。由此可知, NaHCO3 属于吸热型发泡剂。 由于 NaHCO3 的热分解温度低, 分解温度区间过宽。 在发泡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 不易起泡而导致发 泡倍率低, 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密度 不适宜单独做人造革用发泡剂。 为了改 善 NaHCO3 的 上 述 缺 点, 用柠檬酸对 NaHCO3 进行 改 性。 图 3 为 m ( NaHCO3) : m ( 柠 檬 酸) = 10∶ 1 的 DSC 分解曲线图:
一。聚氯乙烯泡沫人造革的生产在我国已有近三 十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漆布涂刮法, 经过钢带载体 法、 压延法阶段, 发展到目前广泛使用的离型纸法, [2 ] 加工技术日趋成熟, 产品多种多样 。 现在在我国 工业生产中, 以直接涂刮法和压延法为主。 在 PVC
0714 收稿日期: 2010基金项目: 浙江省厅市会商重大科研项目( 2008C01073 ) 及温 州市重大科研项目( G20080059 ) 资助 1986 年生, 第一作者简介: 王姗姗, 女, 在读硕士。 * 通讯联系人,fanhaojun@ 163. com; 028 - 85401068
。
1 实验仪器及药品
1. 1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 差示扫描
图1
Fig. 1
Hale Waihona Puke 量热分析仪 ( NETZSCH DSC200PC ) ; DZF—6020 型 真空干燥箱, 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1. 2 实验药品 偶氮二甲酰胺 ( AC ) , 工业级; 碳酸氢钠 ( NaHCO3 ) , 分析纯; 氧化锌 ( ZnO ) , 分析纯; 硬脂酸, 分析 ; , ; , , 纯 硬脂酸锌 分析纯 柠檬酸 柠檬酸钠 分析纯; 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
结晶粉末, 无臭, 味咸。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 在潮湿 或热空气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相对密度 2. 20 , 易溶于水, 在 15 ℃ 时对水溶解度为 8. 8 。水溶液呈 不 溶 于 乙 醇, 与酸强烈分解产生二氧化 弱碱性, 碳
[6 ]
。常用作膨松剂、 酸度调节剂、 碱剂、 缓冲剂。
前言
众所周知, 泡沫塑料是指以高聚物为基础树脂 而其内部具有无数气泡的微孔材料, 具有质轻、 隔
[1 ] 热、 防震、 隔音、 高回弹性等特点 , 应用极其广泛。 PVC ( 聚氯乙烯 ) 树脂是最常用的基础树脂之 其中,
人造革发泡产品中, 泡孔质量是衡量发泡人造革质 。 说 量的重要参数 泡孔的平均孔径和孔径差越小, 细密均匀。 泡孔质量好的人造 明泡孔的质量越好, 革, 弹性好、 手感好、 不容易有疲劳痕和死纹, 还可 减少原料耗用, 降低成本。 同样的发泡人造革, 泡 孔质量优异, 适度提高发泡倍率, 不会影响制品力 学性能。对于热塑性树脂而言, 发泡剂的分解温度 应稍高于树脂的熔融温度, 以保证气体在熔体中产 有足够的膨胀空间发泡。 对于热固性树脂, 发 生, [3 ] 泡剂的分解温度应稍高于树脂的固化温度 。 PVC 分子间作用力大, 软化和熔融温度较高, 纯 PVC 一般需要在 160 ~ 210 ℃ 时才可塑化加工。 对发泡 PVC 而言, 原则上讲, 凡不与聚合物发生化 学反应并能在特定条件下产生无害气体的物质 , 都 [4 ] 可作为发泡剂 。 生产上使用最多的是化学发泡 剂, 主要有以下几种: ( 1 ) 偶氮类发泡剂 ( 2 ) 亚硝基 类发泡剂( 3 ) 酰肼类发泡剂 ( 4 ) 碳酸盐类。 其中偶
24
皮革科学与工程
第 21 卷
氮二甲酰胺( AC ) 是最常用的发泡剂。 在美国, 偶氮二甲酰胺 ( AC ) 及其改性发泡剂 我国 AC 的消耗 占化学发泡剂消耗量的 90% 左右, AC 的热分 量也以 8 % ~ 10 % 的速度递增。 但是, 解温度高, 能耗高; 其次, 发泡分解温度区间窄, 分 易造成鼓泡、 并泡等现象。 并在加工 解突发性强, 使熔体粘度下降和波动, 有时也 中释放大量的热, 因局部升温导致树脂分解
[8 ]
, 对制品的性能非常不
利。针对 AC 发泡剂的不足, 国内外对 AC 改性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 对 AC 的改性研究主要集中 控制 AC 分解产物及降低 AC 的 在 AC 的合成工艺、 分解温度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6 - 7 ]
。
AC 在 图 1 为 AC 的分解温度曲线, 可以看出, 204. 8 ℃ 左右开始分解, 外延点温度是 215. 6 ℃ , 峰 说明分 值是 213. 6 ℃ 。在此之前没有熔化吸热峰, 解之前没有熔化吸热现象, 性质比较稳定。 AC 热 放热量为 176. 1 J / g。 由于 AC 分 分解是放热反应, 解温度在 200 ~ 210 ℃ 之间, 发泡温度高, 分解区间 直接用于 PVC 人造革的发泡, 一是能耗高, 二 较窄, 是会导致 PVC 在发泡温度前热降解
Study on the Low Temperature Foaming Method for PVC Artificial Leather Manufacture
WANG Shanshan,CHEN Xin,FAN Haojun *
(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Clean Technology LeatherManufactur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several additives on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range ,peak temperature and enthalpy change of AC foaming agent for PVC ( polyvinyl chloride) artificial leather manufacture f( or the AC foaming agent )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additive which consists of zinc compounds and modified sodium bicarbonate( NaHCO3 ) can efficiently decrease 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broaden the interval of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and balance the gas evolution of AC foaming agent. Key words: PVC artificial leather; additives; low temperature foaming method
[11 ]
2 实验方法
本实验按照一定比例, 把发泡剂以及助剂研磨 均匀, 采用电子天平称量样品质量, 而其分解温度 NETZSCH DSC200PC 由 型差示量热分析仪测定, 实 N2 作保护气。 验时升温速率为 10 ℃ / min,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 1 偶氮二甲酰胺( AC ) 的热分解 偶氮二甲酰胺结构式为:
利用 NaHCO3 的吸热特性, 在 AC 发泡体系中 加入适量 NaHCO3 可以平衡反应热, 控制发泡气量。 图 2 为 NaHCO3 的 DSC 热分解曲线。
。
发泡助剂 ZnO、 改性 NaHCO3 对 AC 热分解的
图2
Fig. 2
NaHCO3 的 DSC 分解曲线
N、 O 上电子云流动, 使—N = C —电子云流向两边, 中间重叠度减小, 导致—N = C —键容易断裂, 从而 使 AC 活化分解
第 21 卷第 2 期 2011 年 4 月
皮
革
科
学
与
工
程
Vol. 21 , No. 2 Apr. 2011
LEATH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7964 ( 2011 ) 02002305 文章编号: 1004-
[5 ]
Hz N
N
O
N
NH z
O
简称发泡剂 AC , 外观淡黄色粉未。 具有无毒、 无臭、 无污染、 发气量高、 贮运时较稳定、 能与较多 高分子化合物相混容等优点, 因而用途十分广泛。 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范围内分解相对较快 。 它大 致在 200 ℃ 分解, 发气量 240 mL / g 标准温度下, 气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些氨气组成 体由氮气,
人造革低温发泡方法研究
王姗姗, 陈 新, 范浩军
*
( 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 ) 摘要: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研究了几种助发泡剂对 PVC ( 聚氯乙烯) 人造革生产过程中常用发泡剂偶氮二 AC 甲酰胺( AC) 的分解温度、 峰宽和焓变的影响。 结果显示, 在锌类化合物和碳酸氢钠( NaHCO3 ) 的共同作用下, 的分解温度降低, 分解温度区间变宽, 发气量均衡, 基本满足 PVC 人造革低温发泡技术要求 。 关键词: PVC 人造革; 添加剂; 低温发泡 中图分类号: TS 565 文献标识码: A
[9 - 10 ]
。发泡剂发泡温度
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制革过程的能耗, 一般来说, 降 低发泡剂的分解温度较容易, 但要同时控制好发泡 放热平衡、 控制发泡速率则较困难。 温度区间和吸、 鉴于此, 笔者选择了几种合适的发泡促进剂, 研究 了发泡促进剂配比和用量对 AC 发泡剂热分解温 温度区间和吸、 放热平衡的影响, 意图获得发泡 度、 气量均衡、 发泡温度区间较宽、 发泡温度较低的人 造革低温发泡方法。
AC 的 DSC 分解曲线
The DSC decomposition curve for AC
在目前的合成革制造工艺中, 无论是涂布法还 是压延法, 其发泡温度分为三段控制: 烘箱前段一 般是 180 ~ 185 ℃ , 中段 190 ~ 195 ℃ , 后段 200 ~ 210 ℃ 。合物料需经过共混、 混炼、 密炼、 压片等工序, 其加工温度在 60 ~ 160 ℃ 之间, 因此要求发泡剂在 170 ℃ 之前不能分解, 否则影响发泡效果和成革质 量。市场上需求的理想发泡剂应满足下列条件 : 对 于压延法其发泡温度应介于 180 ~ 190 ℃ , 对于涂布 发泡温度区 法其发泡温度应介于 160 ~ 180 ℃ 之间, 间相对较宽, 发泡气量相对均匀。 这样, 才能既降 低能耗, 同时又保证成革质量
。
为了降低 AC 的分解温度, 实验中加入不同的 助发泡剂, 研究了不同的助发泡剂用量对 AC 分解 温度及发泡温度区间的影响。
第2 期
王姗姗, 等: 人造革低温发泡方法研究
25
3. 2
NaHCO3 的热分解及其改性 NaHCO3 是常见的吸热型无机发泡剂, 为白色
NaHCO3 的 根据图 3 可以看出, 加入柠檬酸后, 分解温 度 区 间 变 窄。 主 峰 起 始 分 解 温 度 为 141. 7 ℃, 峰值 161. 2 ℃ , 终止点 188. 5 ℃ 。 吸热量降到 529. 9 J / g。 由此可见, 柠檬酸提高了 NaHCO3 的起 始分解温度, 而且可以减少 NaHCO3 的吸热量。 柠檬酸的加入之所以能够降低 NaHCO3 的分解 温度, 其原因可能是 NaHCO3 是碱性物质, 而柠檬酸 呈弱酸性, 在酸碱反应作用下, 使得 NaHCO3 分解 集中 3. 3 影响 含锌化合物是常用的发泡助剂, 能有效降低 AC 的发泡温度。对于氧化锌的降温机理, 可以从化学 结构上进行分析。 锌化合物中的锌离子外围具有 O 上皆有 孤 对 电 而发泡剂 AC 结构中 N、 空轨道, AC 子。根据路易斯酸—碱配位原理, 二者结合时, O 原子的孤对电子进入 ZnO 空轨道, 上的 N、 由于
[9 ]
The DSC decomposition curve for NaHCO3
由图 2 可知: 第一个峰是 NaHCO3 的吸热熔融 峰, 第二个峰是 NaHCO3 分解峰, 峰起始点为 129. 8 ℃, 峰值为 161. 2 ℃ , 终止点为 188. 5 ℃ 。 其中, 熔 融过程的吸热量为 19. 97 J / g, 分解过程的吸热量为 564. 7 J / g。由此可知, NaHCO3 属于吸热型发泡剂。 由于 NaHCO3 的热分解温度低, 分解温度区间过宽。 在发泡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 不易起泡而导致发 泡倍率低, 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密度 不适宜单独做人造革用发泡剂。 为了改 善 NaHCO3 的 上 述 缺 点, 用柠檬酸对 NaHCO3 进行 改 性。 图 3 为 m ( NaHCO3) : m ( 柠 檬 酸) = 10∶ 1 的 DSC 分解曲线图:
一。聚氯乙烯泡沫人造革的生产在我国已有近三 十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漆布涂刮法, 经过钢带载体 法、 压延法阶段, 发展到目前广泛使用的离型纸法, [2 ] 加工技术日趋成熟, 产品多种多样 。 现在在我国 工业生产中, 以直接涂刮法和压延法为主。 在 PVC
0714 收稿日期: 2010基金项目: 浙江省厅市会商重大科研项目( 2008C01073 ) 及温 州市重大科研项目( G20080059 ) 资助 1986 年生, 第一作者简介: 王姗姗, 女, 在读硕士。 * 通讯联系人,fanhaojun@ 163. com; 028 - 85401068
。
1 实验仪器及药品
1. 1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 差示扫描
图1
Fig. 1
Hale Waihona Puke 量热分析仪 ( NETZSCH DSC200PC ) ; DZF—6020 型 真空干燥箱, 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1. 2 实验药品 偶氮二甲酰胺 ( AC ) , 工业级; 碳酸氢钠 ( NaHCO3 ) , 分析纯; 氧化锌 ( ZnO ) , 分析纯; 硬脂酸, 分析 ; , ; , , 纯 硬脂酸锌 分析纯 柠檬酸 柠檬酸钠 分析纯; 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