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归晓曼;刘宠
【摘要】为解决翻译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和刻板教学模式所带来的问题,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
此方法能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同时,分析每一步骤的重点注意问题,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resulted from "teachers giving, students receiving" style of traditional, rigid teaching mode in translation course, the author designs teaching steps guided by the task - based teaching method. This method helps students actively involve themselves into translation course and study and practice more ac- tively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skills and enhance their enthusiasm. Meanwhile, the author also analyzes possible difficulties in implementing the steps and puts forward according suggestions of how to cope with them.
【期刊名称】《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11)004
【总页数】4页(P100-102,114)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教学效果。
【作者】归晓曼;刘宠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北京100042;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北京100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3.07
0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必须“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
商务英语翻译课是高职商务英语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将来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对这门课的内容也主要以应用为主。
传统教学模式下,总是教师讲授翻译技巧多,学生练习少,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少,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
笔者尝试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 概念的厘清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1 教学步骤
Jane Willis(1996)指出,任务型学习活动强调的是学习语言中“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原则,这就要求学习者为完成一个任务而在活动中以交流为目的,真实使用
语言。
根据Jane Willis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常规中所使用的那种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被颠倒了。
在常规模式中,tasks通常被
认为是体现在最后的延伸式练习,用来巩固所学知识。
然而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生以任务开始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把内容引导到所使用的语言上来,并对学生所使用的语言做适当的纠正和调整[2]。
笔者根据任务驱动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设计出以下的教学步骤,每次上课,内容不同,但步骤一样。
第1步:布置任务。
假定学生在翻译公司工作,课堂中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即是公司
上司交办的工作,如,需要把国外的英文来函翻译成中文,或需要把新购进产品的英文说明翻译成中文等。
第2步:自主学习。
每个学生都需要根据教师所发资料,运用教师讲授的翻译技巧,单独完成翻译任务。
在此过程中,允许学生通过网络、字典等渠道获得帮助。
第3步:小组讨论。
在本门课程开课之初,就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结合学生意愿,
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学生完成翻译任务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可以挑选出组内最佳的翻译答案,小组成员对其进一步完善。
第4步:讲解和评价。
每组找1位学生代表把本组的答案念出来。
教师对学生的翻
译结果进行分析与讲解,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到差距,总结经验。
此后,同学和老师一起对该组的翻译做出评价。
第5步:课后作业。
作业的设置必须与课内任务匹配,要求学生将课堂内学到的翻
译技巧和自己总结的经验运用至课后作业的翻译过程中,从而达到巩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目的。
第6步:检查并完成此项任务。
在下一堂课前,教师先检查和批阅学生的课后翻译
作业,分析和整理出学生翻译技巧运用得当的、词汇处理得体的;同时也分析和整
理有待改进的译文,并提出改进建议。
之后,在课堂上适当点评,为学生加深印象,
进一步巩固学习所得。
至此,完成一个翻译任务的全部学习和实践过程。
2.2 设计理念
2.2.1 布置任务
在此步骤中,笔者非常注意3点:
(1)因材施教,体现在任务上就是任务的难易程度要适宜。
目前这门课没有适合这
种教法的教材,上课布置的任务都是教师参阅多本类似教材和通过网络收集相关参考资料后遴选出来的适合学生水平的句子或段落。
教师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等都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掌握。
同时,也应考虑到翻译材料的难度和长度在课堂环境中的可操作性,尽量避免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的任务[3]。
(2)任务的选取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即要十分的贴切学生要学习的知识。
比如,这
次课想要学生掌握哪种技巧,一定要选明显能解释这种技巧的例句来做,让学生做完后印象深刻,一提到这些句子,就想起这个技巧的运用,以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类似情况,就能很好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
(3)任务布置一定要清楚,让学生明白下一步他需要做什么,怎么做。
前2次教师
口头布置,一边布置一边解释,确保学生的学习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以后可以用文字表达,教师不再解释,连同任务一起,写在一张纸上,学生自己去做。
2.2.2 自主学习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是主体,也是完成任务的关键,教师要对这一过程进行管理,不能学生自己做任务,教师一边休息。
而应在此过程中,与学生多加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利用可以获得的信息资源,并帮助学生处理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
2.2.3 小组讨论。
小组人员数目为5~6人。
并根据知识差异进行分组,这样避免人数过少个人负担较重,又不会因人数太多不好管理。
在这一步骤中,每位同学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大家一起讨论哪一种译文更为通顺、流畅,并符合汉语的表达。
使同学了解别人的思路,并做出判断,最后给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更加符合原文意思、风格的答案,作为整个小组每位学生的成绩。
这样做的结果能够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的同时,大家一起努力。
2.2.4 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鉴定,学生在这一步骤中是很兴奋的,他们希望自己小组的结果是全班同学中最优秀的,所以教师在这一步骤中特别要注意用不同语言方式来表达。
如果他们答案确实很棒,就用赞美的语言,表示肯定;如果总体很不错,但还有一些小瑕疵,要先表扬学生做得好的部分,然后委婉地指出还是有些不足,把这点改了,就完美了。
这样的评价,学生会有成就感,越发喜欢这样来完成任务。
还有,在教师评价之前,邀请学生一起参加评价,学生各抒己见,也会使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增强学习效果。
2.2.5 作业
前4步都是在课上由教师引导去做,那么如果就这样结束,学生课后不巩固,学
生很难将所学知识记在脑子里。
根据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艾宾浩斯(1850-1909)所描绘的艾宾浩斯曲线,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道理,学
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
所以要给学生留作业,这些作业的知识点和上课练得知识点相同,不同的是,没有教师的指导,自己完成,同时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
2.2.6 检查作业
再一次上课开始,点评上次所留作业,使学生再一次加深印象。
2.3 授课案例
下面以“词义的增减译法”这一翻译技巧为例,展示任务式教学方式下完成一项翻译任务的课堂教学步骤。
步骤1:布置任务。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汉语:
(1)That evening they dressed themselves and went to the cinema.
(2)He looks at her big bright eyes.
(3)After the lunch,he went to school.
(4)She was pale and tired as if she could not endure any more.
(5)The backwardness shocked me.
(6)The article summed up the new achievements made in electronic computer,artificial satellites and rockets.
步骤2:学生自主学习。
如有问题,请学生自己学习教师所提供的知识点。
知识点即为翻译技巧之一的增词法。
增词法就是要在原文中增加一些原文虽无其词,但有其意的一些词。
要根据意义上或修辞的需要,增加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表时态的词、语气助词等等。
如:to wash before meals.饭前洗手。
英语短中没有“手”这个单词,但翻译时一定要翻出“手”,才符合汉语习惯。
(1)增加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
①After the football match,he had an important meeting.
这个句子在翻译中可以加入动词,翻译成:“看完足球赛,他有个重要的会议要参加。
”这样的翻译,句子会更通顺和饱满。
②All that night,she was busy reading,writing and translating.
(2)增加量词
英语中没有量词。
表示“一个”时只用“A,AN”,而在汉语中名词要用不同的量词来修饰。
①a red sun一轮江日增加了“轮”量词。
②an electric iron
③ Now that you are tired,let’s have a break.
(3)增加表示名词复数的词
汉语名词没有复数形式,翻译时应加一些词来表达。
①The first electronic computers came into use in 1958.第一批电子计算机于1958年投入使用。
“批”在这里体现了复数。
②The Ba kers are from New York City.
(4)增加语气助词
英语句型丰富,如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省略句、到装句、感叹句等,在译成汉语时适当补充语气助词,可以更好地表达原作的意义和修辞色彩。
如“了、啊、呀、吗、嘛、吧、而已”等。
① Since it has been decided,let’s start now.即然已经决定了,我们就开始吧。
英语中没有“吧”,但翻译出来,更符合汉语习惯。
(5)增加语态的词
英语句子大多是被动句,而汉语多是主动句。
所以当英语被动句译为汉语主动句时,需要增加一些表示被动的词。
如“被、便、由、受到、得到、遭到”等等,或加主语,如“大家、人们……”
①Most of the problems have been settled satisfactorily.大部分问题已得到圆满解决。
②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not advisable to act that way.
(6)增加概括词或承上启下的词
英汉2种语言都有概括词,但有时英语中没有,汉译时要加上“等等、诸如此类、两方面”等概括词,同时省略英语中的连接词。
The problem was both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这个问题是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
步骤3:小组讨论,给出各小组认为最完美的答案。
步骤4:各小组每次有一位同学站起来念出答案,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评价。
步骤5:留作业,用增减法翻译以下句子:
①You may apply in person or by letter.
②I knew it quite well as I know it now.
③ He ate and drank,for he was exhausted.
④We are going to visit the famous professor.
⑤ Don’t take it seriously.I am just making fun of you.
⑥ They talked about inflation,unemploymen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⑦She was wearing a black dress in the evening party.
⑧The lion is the king of animals.
⑨Flowers bloom all over the yard.
步骤6:下次课开始,点评步骤5所留作业。
最终给出学习这个技巧所得分数。
3 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5]。
笔者总结的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运用6个步骤实施任务式教学的方法,已经经过多轮的实践、修改而日趋成熟,其教学效果也得到学生的认可。
前4步的核心是学生自主学习,后2步的核心是通过督促与检查对学生所学知识起到巩固作用。
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炫.“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实践[J].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2009(1):129-133.
[2]丰玉芳,唐晓岩.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35-38.
[3]杨善江.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原则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成都大学学报,2008(1):46-48.
[4]祈云嵩.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119-120.
[5]蒋皓,徐国琴.任务型教学法的设计[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1(7):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