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
第23课《富贵不能淫》
一、基础训练
1.通假字
往之女家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丈夫
..之冠也古义:()今义:女子的配偶。
3.词类活用
①动词用作名词居天下之广居原意为居住。
()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
A.富贵不能淫本意:惑乱, 迷惑文中意思:()
B.贫贱不能移本意:改变.动摇文中意思:()
C.威武不能屈本意:屈服文中意思:()
4.一词多义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得志得:()
②戒之曰戒:()必敬必戒戒:()
③居天下之广居居:()居天下之广居居:()
④丈夫之冠也之:()父命之之:()
妾妇之道也之:()往送之门之:()5.重点实词
(1)丈夫之冠也冠:()
(2)父命之命:()
(3)以顺为正者顺:()正:()
(4)与民由之由:()
(5)独行其道行:()道:()
(6)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焉:()
(7)以顺为正者以……为:()
6.句子翻译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比阅读
(甲)《富贵不能淫》
(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
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
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①自赞:自我总结。
②庶几:差不多。
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独行其道
B.其真无马邪?
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
2. 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A.贫贱不能移.(移动)
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3. 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4. 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楚庄王欲伐陈①,使人视之。
使者日:“陈不可伐也。
”庄王日:“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
”宁国③日:“陈可伐也。
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
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
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选自《说苑》) 【注释】①陈:国名。
②洫:护城河。
③宁国:楚国大臣。
④罢:通“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楚庄王欲伐.陈( ) (2)民怨上.矣(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译文:
3.对楚庄王伐陈这件事,使者和宁国的意见为什么会截然相反?联系所学过的文章试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