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
重庆市无线电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31号

重庆市无线电管理办法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31号《重庆市无线电管理办法》已经2019年10月21日市第五届人民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唐良智2019年11月19日重庆市无线电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有效开发、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保证各种无线电业务的正常进行,促进无线电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使用无线电频率,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研制、生产、进口、销售和维修无线电发射设备,使用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建设和保护无线电监测设施,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领导全市无线电管理工作,协调解决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指定部门协助和配合市无线电管理部门做好无线电管理工作,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第四条市无线电管理部门在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市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市行政区域除军事系统外的无线电管理工作。
教育、科技、公安、规划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文化旅游、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无线电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无线电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规划,结合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编制本市无线电管理规划,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并负责组织实施。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军地无线电管理协调机制,推动无线电管理军民融合体系建设,加强频谱资源统筹协调和专业技术协作,提升军地无线电协同管理能力。
重庆市无线电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63号]
![重庆市无线电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63号]](https://img.taocdn.com/s3/m/3ab37e2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a.png)
重庆市无线电管理办法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63号)《重庆市无线电管理办法》已经1999年8月16日市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9年9月1日起施行。
代市长包叙定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重庆市无线电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保障无线电业务的正常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研制、生产、销售、进口无线电发射设备,使用具有无线电波辐射的非无线电设备,必须遵守本办法。
军事系统的无线电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无线电台(站)是指发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设备,包括各波段的无线电通信电台(站)、卫星地球站、广播电台、电视台(含差转台)、雷达和导航、遥测、遥控设备等。
本办法所称具有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是指用于工业、交通、科学、医疗等方面能够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
第四条无线电频谱资源属国家所有。
无线电管理贯彻科学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开发、集中管理、分级负责、有偿使用的原则。
第五条鼓励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六条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全市无线电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规章;(二)制定全市无线电管理的具体规定;(三)规划全市无线电台(站)的建设布局和频率的使用;(四)按照审批权限审批无线电台(站)的地址、设置和使用,指配频率和呼号,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台执照》(以下简称电台执照);(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无线电台(站)和生产、研制、销售、进口无线电发射设备等事项进行监督管理;(六)无线电监测;(七)协调处理电磁干扰等无线电管理事宜;(八)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九)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无线电发射设备备案流程

无线电发射设备备案流程一、概述无线电发射设备备案是指将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相关信息和技术参数进行登记和备案,以便确保设备的合法使用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无线电发射设备备案的具体流程。
二、备案前准备在进行无线电发射设备备案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信息:1. 设备所属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明文件;2. 设备使用单位的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3. 设备的技术参数,包括频率范围、发射功率、调制方式等;4. 设备的证书和测试报告,例如型号认证证书、国家无线电频率使用证书等;5. 相关申请表格和表格填写指南。
三、备案申请1. 登录无线电管理机构的备案系统,在线填写备案申请表格,并上传相关材料和证书;2. 核实申请信息和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3. 缴纳相应的备案费用,并等待审核。
四、备案审核1. 无线电管理机构对备案申请进行审核,包括对申请信息、材料和证书进行核实;2. 如有需要,无线电管理机构可能会要求申请人提供进一步的材料或进行现场检查;3. 审核通过后,无线电管理机构会发放备案证书和备案编号。
五、备案登记1. 申请人收到备案证书和备案编号后,需将备案证书进行加盖公章;2. 在无线电设备启用前,将备案证书、备案编号等信息登记在设备使用单位的台账上;3. 设备使用单位还需将备案证书和备案编号提供给相关的监管部门,以便随时进行检查。
六、备案管理1. 设备使用单位需要定期更新备案信息,包括设备的变更、维修和报废等情况;2. 如发生备案信息变更,设备使用单位需要及时向无线电管理机构进行变更备案;3. 无线电管理机构会定期对备案信息进行抽查和核实。
七、违规处理1. 如发现设备使用单位未按照备案要求进行操作或存在其他违规行为,无线电管理机构有权进行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和暂停使用等;2. 设备使用单位在备案管理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设备的合法使用和管理。
八、总结无线电发射设备备案是保证无线电设备正常运行和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准备备案材料,提交备案申请,经过审核和登记等步骤,可以确保设备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四部门联合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行动

四部门联合开展APP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行动2019年1月25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四部门联合举行“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
四部门决定于2019年1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行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介绍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前期针对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治理情况及下步重点工作措施。
专项治理工作包括:一是强化监督检查,依据《网络安全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强化行业自律,指导行业组织加快制定行业规范,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对用户数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APP开展安全评估;三是持续完善政策标准,细化企业责任,推进先进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提升企业个人信息保护能力。
营主体的合法权益,是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对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全流程管理,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无线电干扰隐患,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能源局2022年,数据中心平均能耗基本达到以下,高能耗老旧设备基本淘汰,水资源利2019年1月4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及《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
两份文本从机构把关和内容审核两个层面为规范短视频传播秩序提供了依据。
《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对平台应遵守的总体规范、账户管理、内容管理和技术管理规范提出了20条建设性要求;《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面向短视频平台一线审核人员,针对短视频领域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操作性审核标准100条。
《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及《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的发布将有助于进一步规范短视频传播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mai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128号现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1993年9月1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保证各种无线电业务的正常进行,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和研制、生产、进口无线电发射设备以及使用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无线电管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工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贯彻科学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
第四条无线电频谱资源属国家所有。
国家对无线电频谱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有偿使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鼓励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努力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对在无线电管理工作和科学研究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奖励。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六条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拟订无线电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行政法规;(二)制订无线电管理规章;(三)负责无线电台(站)、频率的统一管理;(四)协调处理无线电管理方面的事宜;(五)制定无线电管理方面的行业标准;(六)组织无线电管理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七)负责全国的无线电监测工作;(八)统一办理涉外无线电管理方面的事宜。
第七条中国人民解放军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军事系统的无线电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参与拟订并贯彻执行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拟订军事系统的无线电管理办法;(二)审批军事系统无线电台(站)的设置,核发电台执照;(三)负责军事系统无线电频率的规划、分配和管理;(四)核准研制、生产、销售军用无线电设备和军事系统购置、进口无线电设备的有关无线电管理的技术指标;(五)组织军事无线电管理方面的科研工作,拟制军用无线电管理技术标准;(六)实施军事系统无线电监督和检查;(七)参与组织协调处理军地无线电管理方面的事宜。
海南省无线电管理暂行办法

海南省无线电管理暂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88.07.26•【字号】•【施行日期】1988.07.26•【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海南省无线电管理暂行办法(1988年7月2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保证各种无线电业务正常开展,使频谱资源和无线电技术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范围内研制、生产、购销、进口、设置、使用无线电设备以及研制、生产、进口、设置、使用辐射电磁波的非无线电设备,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第三条省、市、县的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是省、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无线电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对本地区无线电实施统一管理(海口市的无线电管理工作由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负责)。
使用无线电设备较多的单位,可以设立无线电管理机构或者指定职能部门或者指定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无线电管理工作。
第四条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贯彻国家和省有关无线电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并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具体的贯彻办法和措施;(二)审定无线电台站的建设布局和具体台址;(三)分配、指配无线电频率和呼号,核发无线电台执照或者证书;(四)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研制、生产、购销和设置、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五)对各类无线电通信设备实施监测,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和指导无线电通信保密;(六)检查非电信设备的电磁波干扰,并提出消除措施;(七)开展无线电咨询服务;(八)负责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九)协调本区域内军队、地方系统的无线电管理工作;(十)协调、处理无线电管理方面的涉外工作。
第三章无线电台站设置使用第五条设置、使用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审批办法:(一)设置、使用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事先向有关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个人的申请应当持有当地公安部门的证明),经审批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使用;(二)设置广播、电视台(含转播台),必须向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核准频率、频道和技术特性后,再向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提出设台申请,经审批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开播。
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规定

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规定《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规定》已经2022年11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8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防止和减少无线电干扰,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促进无线电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研制、生产、进口、销售和维修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当遵守本规定。
前款所称无线电发射设备是指为开展各类无线电业务而发射无线电波的设备。
第三条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全国无线电发射设备研制、生产、进口、销售和维修活动的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依照本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无线电发射设备研制、生产、进口、销售和维修活动的监督管理。
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统称无线电管理机构。
第四条研制无线电发射设备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应当符合国家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
第五条生产或者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当符合产品质量等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生产或者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除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以外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当向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目录由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公布。
第七条申请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申请人有相应的生产能力、技术力量、质量保证体系;(二)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工作频率、功率等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申请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应当向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提交下列申请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一)经申请人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人签署的型号核准申请表和承诺书;(二)加盖申请人签章的营业执照副本、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或者组织机构证明材料(后者仅限境外申请人);(三)与无线电发射设备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能力、技术力量和质量保证体系说明材料;(四)无线电发射设备使用说明(含电子显示的说明)、技术手册、彩色照片,以及与无线电发射和接收功能相关的电路图、电路原理方框图、关键射频元器件清单;(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无线电管理暂行办法(2023年)

出免受依法设置、使用的无人驾驶航空器无线电反制设备干扰的保护要求。
第十八条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在用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通信系统无线电台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检测, 保障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通信系统无线电台的正常使用,避免对其他合法无线电业务造成有害干扰,维护正常的无 线电波秩序。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外国领导人访华、各国驻华使领馆、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其他境外组织 或者个人需要在我国境内设置、使用依照本办法应当取得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无线电台执照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 器通信系统无线电台的,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规定的渠道提出申请。
在边境地区设置、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通信系统无线电台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 边境地区地面无线电业务频率国际协调规定》相关规定执行。
设置、使用按照本办法无需取得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和无线电台执照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通信系统无线电台 ,不得对其他合法设置、使用的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同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通 信系统无线电台抗有害干扰的能力,原则上不能向无线电管理机构提出免受有害干扰的保护要求。
第十七条基础电信企业通过地面公众移动通信系统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通信系统提供通信服务的,不得改变 依法设置、使用的地面公众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部署方式和要求,并应当通过技术措施对使用地面公众移动通信系统 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相关情况实现有效监测和处置。
第四章电波秩序维护
第十四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通信系统无线电频率,依法设置、使用民用无人 驾驶航空器通信系统无线电台。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通信系统生产制造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协助用户申请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通信系统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和无线电台执照。
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常见问题解答

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常见问题解答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一、销售哪些设备需要办理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办理销售备案的设备范围为“应当取得型号核准的无线电发射设备”。
非无线电发射设备、无需取得型号核准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在销售时无需办理销售备案。
应取得而未取得型号核准的无线电发射设备不能在国内生产、销售。
《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除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外,生产或者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其他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当向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型号核准。
”关于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的相关要求,可在工信部官网.cn(在线办事-无线电和卫星通信-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行政许可服务指南中查询,或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业务受理中心咨询,联系电话:/。
二、在2016年《条例》修订发布前,已经取得型号核准且在有效期内的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时是否需要备案?答:2016年修订实施的《条例》规定,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无需取得型号核准。
根据《条例》第四十四条和第四十八条规定,销售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包括已经取得型号核准的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无需办理销售备案。
三、嵌入或使用无线电发射模块的设备,销售时是否需要备案?如果需要备案,需要提交无线电发射模块的信息还是整机设备的信息?答:嵌入或使用无线电发射模块的设备是否需要备案,取决于该设备是否应当取得型号核准。
2014年3月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非独立操作使用的无线电发射模块”型号核准管理的通知》(工信部无[2014]1号),对无线电发射模块的使用管理及型号核准相关情况有详细规定,嵌入或使用无线电发射模块的设备的型号核准要求请查询上述文件,或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业务受理中心咨询,联系电话:/。
如果嵌入或使用无线电发射模块的设备按照相关规定应当取得型号核准,则销售该设备应当办理备案,并提交该整机设备的型号核准信息,但无需提供无线电发射模块的型号核准信息。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0.05.26•【字号】浙经信无管〔2020〕52号•【施行日期】2020.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的通知浙经信无管〔2020〕52号各市无线电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浙江省无线电管理条例》,我厅制定了《浙江省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0年5月26日浙江省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规范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相关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浙江省无线电管理条例》,结合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落实备案及其相关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无线电发射设备,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应当取得型号核准的无线电发射设备。
本办法所称销售是指以批发、零售,包括以租代售等方式向第三方提供无线电发射设备的行为。
第三条销售者应当自销售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理销售备案,并对备案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接受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依法实施的监管。
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签订合同的,销售时间为双方合同签字(盖章)时间;不签订合同的,销售时间为开具发票时间;不签订合同也不开具发票的,销售时间为发货时间。
第四条销售备案信息,包括销售者、设备类型、生产厂商名称、型号核准代码、设备型号,以及销售数量、销售时间、购买者、联系人(手机号码)等,所有信息应真实、完整、准确。
销售者是指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销售商,以及有对外销售情况的无线电发射设备生产企业,包括在实体经营场所销售、在网络平台销售,或以招投标、拍卖等其他方式销售的。
四川省无线电管理办法

四川省无线电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1.20•【字号】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61号•【施行日期】2024.03.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61号《四川省无线电管理办法》已经2024年1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省长:黄强2024年1月20日四川省无线电管理办法(2024年1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61号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保证无线电业务正常进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使用无线电频率,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研制、生产、进口、销售和维修无线电发射设备,使用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进行无线电监测,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军事系统的无线电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涉及广播电视的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无线电管理工作的领导,将无线电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无线电管理体系和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
第四条省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全省除军事系统外的无线电管理工作,编制全省无线电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根据审批权限实施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审查无线电台(站)的建设布局和台址,核发无线电台执照及无线电台识别码(含呼号),负责无线电监测和干扰查处,依法开展有关行政执法工作,协调处理无线电管理相关事宜。
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市(州)设立派出机构。
派出机构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和省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授权履行无线电管理职责。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明确管理部门,协助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无线电管理有关工作。
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

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规范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的实施及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以及对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无线电发射设备,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应当取得型号核准的无线电发射设备。
第三条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对全国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建立全国统一的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推进销售备案的网上办理及备案信息的管理、公示、查询等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的实施及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四条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实施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公开、公正、高效、便民的原则。
第五条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应当在销售前或开始销售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信息平台向其注册地的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销售备案手续,并对备案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接受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备案信息应当包括经营主体信息和销售设备信息。
经营主体信息应包括经营主体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实体经营场所地址或网络销售平台名称和网址以及相关证件等。
销售设备信息应包括设备类型、生产厂商名称、设备型号、型号核准代码、型号核准有效期等。
地方法规规章对其他备案信息有明确规定的,依照地方法规规章执行。
第七条对首次申请备案的经营主体,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在收到备案材料后,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通过信息平台向其发放备案主体编号(编码规则见附件)和所对应的二维码。
第八条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当在实体经营场所或网络销售平台标明销售备案主体编号或所对应的二维码。
工信局备案申请报告

一、封面报告名称:XX公司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申请报告申请单位:XX公司提交日期:2023年10月26日二、申请背景随着我国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电发射设备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市场的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根据《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及《潍坊市工信局关于开展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的通告》的相关规定,我公司决定申请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
三、申请单位基本情况1. 单位名称:XX公司2. 单位性质:有限责任公司3. 法定代表人:张三4. 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5. 成立时间:2010年6. 经营范围:无线电发射设备、电子产品、通讯设备、计算机软硬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7. 注册地址:XX省XX市XX区XX路XX号8. 办公地址:XX省XX市XX区XX路XX号四、备案申请事项1. 备案范围: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2. 备案产品:我公司自主研发的XX型号无线电发射设备3. 备案有效期:自备案之日起三年五、备案申请理由1. 市场需求:随着我国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发射设备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我公司产品具有性能优良、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
2. 技术优势:我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备案产品经过严格测试,符合国家标准,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优势。
3. 售后服务:我公司高度重视售后服务,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全面、及时、周到的服务。
4. 遵守法律法规:我公司始终坚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信誉。
六、备案材料1. 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2.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3. 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4. 税务登记证复印件5. 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申请表6. 备案产品技术参数说明7. 产品检测报告8. 售后服务承诺书七、承诺1. 我公司保证所提交的备案材料真实、准确、完整。
北京市无线电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75号

北京市无线电管理办法正文:----------------------------------------------------------------------------------------------------------------------------------------------------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75号)《北京市无线电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9月25日市人民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市长王岐山二ΟΟ六年十月十一日北京市无线电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维护本市空中电波秩序,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保障各种无线电业务的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无线电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使用无线电频率,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研制、生产、进口、销售和维修无线电发射设备,使用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应当遵守《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本办法。
军事系统的无线电管理,依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市无线电管理工作。
公安、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规划、环境保护、广播电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监督检查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确定的负责无线电管理工作的部门,配合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实施监督检查。
第四条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无线电频率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市无线电频率、呼号使用方案;并根据国家无线电频率调整的规定,及时做出调整。
第五条申请使用无线电频率、呼号的,应当向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无线电频率使用方案及可行性报告。
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根据审批权限,对符合条件的无线电频率、呼号使用申请,依法进行指配。
第六条取得无线电频率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频率使用人)应当按照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的范围和用途使用频率,并按规定向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缴纳频率占用费。
辽宁省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

辽宁省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87.08.24•【字号】辽政发[1987]106号•【施行日期】1987.08.24•【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辽宁省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四日辽政发〔1987〕106号文发布)第一条为加强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合理地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充分发挥各种无线电设备的效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依据国家《无线电管理规则》,结合我省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无线电设备系指有发射功率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和用于无线电通讯的接收设备(不含电子玩具、遥控家用电器、电视接收机、收音机、收录机和无发射功率的无线电测量设备)。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我省境内研制、生产、销售、购置、进口和设置使用无线电设备(含军队使用民用频率的设备)以及设置使用产生电磁波干扰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省、市(省辖市,下同)无线管理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无线电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无线电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统一管理无线电频率的划分和使用;审定固定无线电台站的设置;监督和管理无线电台站的使用;检查指导无线电通信保密;会同有关部门抑制和消除非电信设备的电磁干扰;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无线电使用和管理方面的协调工作;执行特殊情况下的无线电管制。
第五条研制、生产无线电发射设备,须报市以上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领取《无线电设备准产证》。
研制、生产的无线电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如有变更,须重新履行批准手续。
为外地研制、生产的无线电发射设备,调试前,应征得研制、生产单位所在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同意。
第六条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单位,须持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和商业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生产厂自销或临时展销的,须由生产厂或展销主办单位将产品的技术性能报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领取《无线电设备准销证》。
关于开展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的实践与思考

CHINA RADIO2019.7设备管理Equipment Management0 前言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的推进落实,加强以市场主体管理为核心、以开展销售备案为重要手段的无线电源头管理,已经成为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工作的重要内容。
如何在无线电管理中实施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是加强无线电市场流通环节监管的工作方向,也是当前从源头防止和减少无线电干扰、维护空中电波秩序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要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河北省秦皇岛无线电管理局结合工作实际,对开展销售备案工作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 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的重大意义无线电发射设备,涉及手机、遥控无人机、对讲机、移动通信基站、广播电台等,但同时也存在“黑广播”、伪基站等非法设备或技术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干扰合法无线电业务正常使用,甚至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仅2018年,秦皇岛市共查处“黑广播”案件11起、擅自销售对讲机案件3起。
加强无线电源头管理、规范市场销售行为,对做好重要时期、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意义重大。
2 秦皇岛市开展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的现状自3月1日起,秦皇岛无管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
在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备案经营主体183家。
2.1 广泛宣传,形成社会共识做好《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的宣传。
利用市级媒体宣传,分别在电视台《秦皇岛新闻》及《秦皇岛晚报》、爱秦皇岛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开展宣传,关于开展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的实践与思考文 | 河北省秦皇岛无线电管理局 栗威 张海明讲解《办法》出台的背景、主要条款、办理流程和重要意义;利用县级媒体宣传,备案主体包含全市整个范围,各县销售市场数量很大,秦皇岛无管局通过各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发布通知公告,确保在全市范围内对销售备案管理办法达成共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开展宣传,秦皇岛无管局结合“3·15”相关活动开展户外宣传,向群众宣传购买无线电设备所需注意事项和销售备案平台的便民举措,走访部分备案单位,向其讲解有关政策和办事流程,并解答他们的疑问。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无线电执法类)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无线电
执法类)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2.18
•【字号】沪经信规范〔2022〕4号
•【施行日期】2022.02.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行政处罚
正文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无线电执法类)》的通知
沪经信规范〔2022〕4号
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合理行使,按照本市建立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的相关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无线电执法类)》并已经市经济信息化委2022年第2次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该裁量基准自2022年2月2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2月24日。
特此通知。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2年2月18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无线电执法
类)》
*非法生产、销售“黑广播”“伪基站”、无线电干扰器等无线电设备的违法行为不适用第10项、第12项裁量基准。
备注:
一、本表中的“重点无线电台(站)”、“一般无线电台(站)”按照本市无线电台(站)分级管理要求确定。
二、“裁量情节”及“处罚标准”中所称的“以上”、“以下”包括本数;所称的“不足”不包括本数。
三、本表所列的违法行为涉及“减轻、从轻、从重”情形的,裁量时按照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规定执行。
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工信部无〔2018〕2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已经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第20次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12月26日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第一条为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规范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的实施及监督管理,切实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以及对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无线电发射设备,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应当取得型号核准的无线电发射设备。
第三条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对全国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建立全国统一的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推进销售备案的网上办理及备案信息的管理、公示、查询等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以下统称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的实施及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四条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实施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公开、高效、便民的原则。
第五条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应当在开始销售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过信息平台向其注册地的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销售备案手续,并对备案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接受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备案信息应当包括经营主体信息和销售设备信息。
经营主体信息应包括经营主体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实体经营场所地址或网络销售平台名称和网址以及相关证件等。
销售设备信息应包括设备类型、生产厂商名称、设备型号、型号核准代码等。
地方法规规章对其他备案信息有明确规定的,依照地方法规规章执行。
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的思考

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的思考发布时间:2021-09-16T00:28:15.365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6期作者:任坤[导读] 明确了销售备案的实施标准。
以上文件的实施为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
安徽省淮北无线电监测站摘要:本文对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进行研究,文章在介绍淮北无线电管理处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对目前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的短板与不足进行分析,并从加强交流学习、加强队伍建设及交流宣传等多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2016年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制度基础上,增加了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管理制度,增设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2018年1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统一和规范了全国范围内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的实施,明确了销售备案的实施标准。
以上文件的实施为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无线电在各个行业都有着大量的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日趋紧张,无线电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但目前在市场流通环节,无线电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市场上仍有大量“黑广播”、“考试作弊设备”等非法无线电发射设备在销售。
为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无线电干扰、维护空中电波秩序,需要切实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
一、开展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管理的主要做法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是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促进无线电源头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
自《条例》及《办法》实施实施以来,淮北无线电管理处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认真积极的开展了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
(一)加强部门协调,建立工作机制主动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沟通协调,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针对无线电管理部门人员少、监管区域大、销售备案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淮北无线电管理处主动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沟通,带领管理人员上门交流学习,共同研究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规范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的实施及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以及对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无线电发射设备,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应当取得型号核准的无线电发射设备。
第三条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对全国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建立全国统一的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推进销售备案的网上办理及备案信息的管理、公示、查询等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的实施及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四条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实施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公开、公正、高效、便民的原则。
第五条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应当在销售前或开始销售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信息平台向其注册地的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销售备
案手续,并对备案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接受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备案信息应当包括经营主体信息和销售设备信息。
经营主体信息应包括经营主体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实体经营场所地址或网络销售平台名称和网址以及相关证件等。
销售设备信息应包括设备类型、生产厂商名称、设备型号、型号核准代码、型号核准有效期等。
地方法规规章对其他备案信息有明确规定的,依照地方法规规章执行。
第七条对首次申请备案的经营主体,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在收到备案材料后,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通过信息平台向其发放备案主体编号(编码规则见附件)和所对应的二维码。
第八条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当在实体经营场所或网络销售平台标明销售备案主体编号或所对应的二维码。
第九条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实体经营场所地址或网络销售平台名称和网址等经营主体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或终止销售某型号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通过信息平台办理变更手续。
新增销售某型号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应当在新增设备销售前或开始销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过信息平台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通过信息平台办理备案注销:(一)终止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的;
(二)营业有效期届满的;
(三)营业执照被依法吊销或企业法人已办理注销登记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经营主体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设备信息等有关情况应当通过信息平台向社会公众公开。
第十二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七十七条规定,销售应当取得型号核准的无线电发射设备未办理销售备案的,由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三条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对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提供虚假备案材料、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等行为,由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通过信息平台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情况。
第十四条无线电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涉及商业秘密和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有保密的义务。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2018年XX月XX日起施行。
附件
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主体编码规则
一、编码规则
ZZXXXXYNNNNNNN
序号(7位)
销售方式代码(1位)
年号(4位)
行政区划代码(2位)二、行政区划代码
北京市11 天津市12 河北省13 山西省14 内蒙古自治区15 辽宁省21 吉林省22 黑龙江省23 上海市31 江苏省32 浙江省33 安徽省34 福建省35 江西省36 山东省37 河南省41 湖北省42 湖南省43 广东省44 广西壮族自治区45 海南省46 重庆市50
四川省51 贵州省52
云南省53 西藏自治区54
陕西省61 甘肃省62
青海省63 宁夏回族自治区6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5
三、销售方式代码
“0”表示仅在实体经营场所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
“1”表示仅在网络平台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
“2”表示同时在实体经营场所和网络销售平台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