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关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关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关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福安市实验小学课题组2006年6月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社会背景

您知道吗?联合国有6种工作语言,汉语是其中之一,并且采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和简化汉字。

您知道吗?语言文字规范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团结。留意过1998年法国世界杯期间所有的电视转播的字幕使用的都是法文吗?知道全世界现有143部成文宪法中有79部规定了国语和官方语言吗?知道加拿大、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已经为语言文字专门立法了吗?

您知道吗?语言文字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道德礼仪;而且自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浓缩着一个民族的认知态度和思维方式。汉语汉字作为世界上惟一具有数千年历史的语言文字,集中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您知道吗?中国“入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世界政治、军事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格局将逐步凸现,如果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语言内部不统一、不规范,何谈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

您知道吗?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滞后已经影响了计算机处理中文信息的效率。为了让计算机识别和输出汉字,我们已付出了比西方昂贵得多的代价;要让计算机识别和理解汉语,还有一系统“瓶颈”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果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都会影响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削弱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您知道吗?我们对某一个人建立的最初印象,除了面容、身材、服饰打扮等外貌形象,更为深刻的恐怕是通过其谈吐举止表现出的气质修养,谈吐实质是这个人的语言素养。

您知道以下词语的准确读音吗?“奇数、呆板、模样、油炸、召开、确凿”,您知道“单、区、宁、任、华”用于姓氏是读什么音吗?如果您是大连人,您知道大连方音的缺陷吗?“白菜、排队、开水”应该怎样读才准确呢?

您留意到了吗?街头巷尾招牌、广告、宣传用语、标牌以及报纸、影视字幕等也常常会出现错别字、繁体字(书法、名人题字除外)、异体字,尤其是一些废止的简化字。这些不规范用语用字已经影响了我们这座城市、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民族的文明形象。

您知道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表明在公务活动、新闻媒体、教育教学和公共场所等社会交际领域,说话、写字不再纯粹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应该符合法律规范要求的社会行为。

您知道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是一个号召全社会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自觉地按照法律的规定使用语言文字的号角,是一个标志着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的开始。

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语言文字法》则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学校教育中的法律地位,确定了学校是推广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阵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早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1999年12月,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指出:“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001年我国出台新的语文课标,新课标在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中,都强调了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意义和作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写好规范字,规范地去写字”、“语言表达正确”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因此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迫在眉睫。

2、我校语言文字使用的现状。

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如下四种表现: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滥用繁体字。这些现象的存在,给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文化的繁荣造成很大的损失和障碍。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后,计算机对汉字的识别,要求汉字必须规范。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福建人的普通话。”长久以来,福建因受地域限制,方言区域众多,这些特点干扰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推广,因此闽东人学习普通话与规范汉字就有了一定的“先天难度”。受这些方面的影响,学校教师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也有了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有时自身不规范和不标准用语的现象也常有出现,加上社会生活中方言交流普遍,因此学生的用语有时没能得到有效的矫正。部分学生说话,方言色彩较浓,书写时错别字、习作表达不规范经常可见。主要表现在一些方面:

(1)学生语音的不规范。主要集中体现在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发音不到位,l和n易混淆。声调以及轻声、儿化的发音技巧掌握明显不到位。朗读课文部分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停顿错误以及唱读等现象。

(2)学生书写、习作表达的不规范。学生写字过程中出现错别字情况较为严重,习作表达受方言影响,不规范现象较多。

3、对现状的思考。

(1)学校的重视与教师自身的素质影响学生规范化语言文字的学习。

(2)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学习必须借助一套使用于自身特点的校本教材。

(3)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进行推广。

(4)要努力营造一个学习规范化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

4、课题提出与与学校工作特点。

近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得以全面发展,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尤其重视。学校先后承接了国家级、省级多项重点课题,被评为“全国写字实验学校”、“全国书法先进艺术实验学校”。学校项有多位普通话测试员,学生期末测试增加口语内容,设立学生“百佳作业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林万山参加第11届“全国读书教育活动”荣获“小学生讲故事比赛”一等奖,填补了福建省参加此项活动以来从未获得一等奖的空白。同时,该校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已整理《我的阅读我做主》、《生活日记》等校本教材。“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必然会有助于学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促进每个学生使用规范化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在全社会掀起学习规范化的新热潮。

二、课题的陈述

1、课题概念的界定

(1)关于“语言文字”: 普通话的“普通”是“普遍”、“通用”的意思。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推广的全国通用的语言,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需要指出的是:北京话不等于普通话。

(2)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规范化指的是促使全社会遵照国家颁布的各项语言文字使用标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汉字规范化是根据汉字发展规律中“约定俗成”的原则,为汉字的应用确定各项标准,使汉字充分发挥其作为重要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的社会功能。

(3)关于“校本教材”:所谓校本教材,据说是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础自行开发出来的特色课程。它不是对通用的课本教材的排斥,而是对课本教材的一种补充,目的是让学生学习适用知识,促进全面发展,起到减负作用。校本课程从拓展知识视野,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能力,提高思想政治、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综合素质的需要,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4)关于“开发与研究”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开发”的意思是发现或发掘人才、技术等供利用;“研究”的意思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在本课题中,我们力求探索出适合于本小学生语言文字水平提升的有效方式方法。探讨语言文字规范化与各学科教学的关系,寻求借助各种媒体手段,如何与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是开发出的校本教材能适合小学生使用,并借此摸索一些提高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共性特征及个性特征。

2、相关文献综述

①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法规

建国以来,语言文字工作在法制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很多全国性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义务教育法》、《国家公务员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等,它们都对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出了明确规定。地方立法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各地先后出台了近30个语言文字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并进行了依法管理的有益尝试。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江泽民主席签发第37号主席令颁布,并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

②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

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第五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第九条规定:“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第十一条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第十二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第十三条规定:“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第十四条规定广播、电影、电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第二十条规定:“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三、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当前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时代意义。

截至上世纪末,我国能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占全部人口的53.06%,在非文盲人口中习惯写简化字的人占95.25%。国际上已有3000多万人学习中文,2500所大学和若干中学开设中文课程,普通话、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在教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2010年以前,我国将力争实现“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

学校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主阵地,更是推进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窗口。依法开展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是一个有机体的两个方面,具有教育目标的一致性。语言文字是思维表达的工具、文化知识的载体和交际能力的依托。切实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对其整体素质的形成、发展和发挥,对于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内在促进作用。从国家利益的高度来认识,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文明进步,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做好这项工作,也是贯彻落实我国《宪法》、《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需要,是使“三纳入一渗透”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健康开展的实际需要。

(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我们立足于本校实际,以学生的口语和文字使用为对象,对学生进行规范的语言文字使用的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有切实有效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学校上下形成学习运用规范化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提高大家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接受新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有利于不断减弱及克服学生长久以来受地域影响、出现的不规范语言文字现象,形成校本教材,对兄弟学校及县市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五、课题研究内容、方法与过程

1、课题研究的内容

①学生语言文字不规范情况调查

②语音常识和发声技能训练

③普通话语音训练(包括声调、声母、韵母及语流音变训练)

④朗读(诵读)技能技巧训练

⑤听话能力训练

⑥说话技能技巧训练(讲故事、演讲相关技巧训练)

⑦口语交际的相关技能训练

⑧写字规范训练

⑨习作表达规范训练

⑩各学科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中的不同特点及方法

2、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我们将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来研究“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的内涵、目标。搜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的内涵、外延进行科学的界定,对“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的目标作具体描述,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②调查研究法:我们将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法研究如何提升学生母语水平及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化的因素。综合运用调查研究的各种方法、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查、了解、分析这些因素的共性及其特殊性,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

③行动研究法:我们将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促进“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实施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在社会上,在家庭中寻找学生自主规范语言文字并力所能及的监督身边的人共同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良好的习惯形成的途径、方法、措施,在具体研究工作中认真进行行动过程的研究,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地统一起来。

④经验总结法:我们将运用经验总结法研究“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实施的保障机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

⑤个案研究法:我们将主要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实施“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的特殊性。对某一年级、某一学科、特殊群体等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综合运用跟踪法、追因法、观察法、结果分析法,揭示教育教学中的某些规律和本质。

3、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①第一阶段:设计申报(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

达成目标:成立总课题组,设计制订课题研究方案。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

搜集文献资料,对关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内涵和目标进行初步研究。

阶段成果:完成申报、评定书的填写。完成“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内涵和目标的初步研究,撰写完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负责人:陈雪姬、陈智文

②第二阶段:实施研究:(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

达成目标:成立子课题组,制定各自具体的研究计划,具体实施各子课题研究。

阶段成果:设计制订出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整理出各种类型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材料及实施方式,包括文字与音像资料,写出相应的分析;撰写与上述研究相关的论文。

负责人:杨伏旺

中期论证(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

达成目标: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地市专家中期评估验收。

阶段成果:中期研究报告,形成各种提升学生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材料,并提供考核的现场,各子课题研究论文。

负责人:陈智文、陈雪姬

③第三阶段:结题鉴定(2008年3月至2008年6月)

达成目标:撰写各子课题的终端研究报告,撰写总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论文结集、论著出版。接受课题鉴定组的终期评估鉴定。

阶段成果:形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各种方式方法,使用策略,理论框架及相应的操作策略;各子课题的研究论文,各子课题的终端研究报告。总课题组的总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结集的论文,出版的论著。

负责人:肖少少、陈智文、陈雪姬

六、课题的研究组织

课题组长:苏培园、肖少少

课题具体负责人:陈智文

课题组成员:杨伏旺、阮鹉萍、陈莺慧、王晓露、阮悦、缪琳莉、陈雪姬

七、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1、主件:

(1)形成提高学生普通话,形成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和常规结构形态及相应的操作策略。

(2)开发促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准,形成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各种形成校本教材,找出其适用范围和相应的操作策略。

(3) 编写出适合本校实际的促进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文字材料和音像

材料。

(4) 写出研究报告,验证理论假设。

2、附件:

(1)写出工作总结,推广研究经验与成果。

(2)写出相关研究论文,编辑出版专著。

3、预计完成时间:2008年6月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学校成立苏培园校长为总负责人的总课题组,并建立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牵头的各子课题组,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我们还将与省市教科所(室)教科研专家保持联系,请他们对课题研究进行把关,并从理论上给予具体指导。

2、时间保证: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将建立课题运作管理制度,总课组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各学科子课题组活动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每周一次。适当减少教科室同志的其他事务性工作,保证各项工作协调到位。

3、经费保证:课题启动后,学校将在研究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保证开题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的各项费用及时到位;保证调查实验资料采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论著出版等各项支出的如期支付。预算三年的研究经费总额为%万元。对其他所需的研究条件,一并给予信誉保证。

开题报告.有效教学各学科教学设计研究》课题

一、研究背景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题之一,也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2006年12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下达了由中央教科所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之后,中央教科所在全国遴选课题实验区。2007年4月,合肥市教育局组成课题组积极向中央教科所申报“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课题,2007年4月13日,该课题经中央教科所“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总课题组批准立项。为了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快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结合我校教师教育实际,2007年11月,我校整合研究力量,组成有研究能力的课题组,积极向合肥市教育局、瑶海区教育局申报子课题《有效教学各学科教学设计研究》,很快得到了合肥市教育局、瑶海区教育局课题组批准立项,这是上级领导对我校的信任,同时也体现了市、区课题组对我校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也使我们教师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能否在思想上、行动上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切实搞好教师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完成本次课程改革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本课题的研究,就是面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入研究、探索并最终构建适合我校实际、有效促进教师专业

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式,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增强广大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目标 (一)全面提高我校教师专业素质。通过课题研究,在我校催生一批具有高专业素质的教育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拔尖人才队伍不断加强。 (二)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氛围;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明确学校的科学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努力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再提升。通过课题研究,努力成为学习型学校。 四、研究内容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指标是什么?有效教 学如何设计与实施?有效教学如何评价?有效教学的反思如何进 行?如何重建有效教学的管理制度等等,这些被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是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问题,在课题研究中要深入研讨。 五、研究方法 (1)文献借鉴法。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对情报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避免和少走弯路。

义务教育学校校本课程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义务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评价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霞光中心小学闫重信 霞光中心小学研究的《义务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评价研究》课题,是高台县地方课程研究的一个县级课题。下面由我向专家和全体教师,介绍有关课题的相关内容。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是学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具有着生命性,生活性,生成性三大本质特征。随着地方课程《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的实施,学生的课余生活逐渐丰富。 1.学生自我评价不高。表现为学生心目中的校本课程不属于考试范畴,重视程度和学习积极性都略逊于国家课程。 2.学校评价机制不完善不强。由于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学校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成了国家课程的附庸和补充,缺乏相对的独立性。甚至有些教师对学校课程的理解很不到位,。鉴于此,不完善的评价机制阻碍了校本课程的推行和实施。 3.对学校课程的认识冷淡。多年的教学环境中,学校课程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认识深处,国家课程才是正统,地方课程存在没有多大的意义,觉得学校课程开发是各浪费时间的过程,学校课程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在课程的实施中,妨碍了校本课程的推进,教育忽视了本土的传统文化和学校的特色。针对这些课堂现状的考察与反思,给我们一种启示,校本课程评价研究是一种动 态的,注重目的性、实践性、探究性、操作性为一体的、生成的生本课程。 据此,我们提出了《义务教育学校学校课程评价研究》这一课题。通过研究,希望达到预期的效果是: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加具有科学的体系,应该更多的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

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学校积极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是一所学校成功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校本课程评价是当前教育研究领域中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它凸显的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为培养地域性,创新性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因此,它在具有其他课程的一般特点的基础上,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意义。 首先,它是以学校的自我评价为主。其次,由于校本课程是多样化课程,其课程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选修课,也可以是必修课;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活动课程。第三,学校进行校本课程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进和提高,学校可以放下一切包袱,认真解剖分析,真正找出课程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轮的课程改革和完善提供依据。第四,由于校本课程是教师及其他人员充分参与的课程,因 此,课程内在的质量及实施的效果和教师息息相关。第五,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循环反复、不断完善的过程。 三、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结合我们山区教育的特征,我们通过校委会集体研究,觉得采用如下方法较好: 1.采用行动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在学习本课题研究计划的基础上,按分工制定相关研究计划,边实践边研究,直止完成研究任务。 2.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案的分析,寻求校本课程的评价研究的途径。 3.采用经验总结法,总结和推广培养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经验。

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由于教师观念、教学理论、以及策略研究的不够,历史课堂教学依旧不能脱离陈旧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如: 1、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旧没有得到真正确立,课堂上还是以老师讲为主。 2、教学内容与学生脱节,课堂上只见内容不见学生。 3、课堂上或是学生没有生成,或是老师对于学生的生成置之不理、蜻蜓点水、束手无策。 4、课堂还仅仅停留在预设的忠实落实上,没有学生的生成,教师把预设的完成作为评价课成功性的唯一标准。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师生教与学的热情,从而使初中历史教育的时效性大大降低。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如何让教学中的教师更多一些创造性,让历史课堂充满智慧,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角色落在实处,叶澜教授提出的生成性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生成性教学即是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不断产发新的资源,在新的情景下推动教学的进程。生成性教学使得教学更加原生态,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1、课堂的生动可变性。“生成”一词的提出是相对于课前“预设”来说的,以往我们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详尽的课前预设,和课堂上对教案的圆满落实。而生成性教学则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思想动向,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重视课堂上的新生成的资源并给以有效利用。显然生成性教学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课堂教学的鲜活真实性。这是由生动可变性导致的,我们虽然不否认教学的规律性,但是师生共同生活的课堂现实中却充满着很多不可知性,不可预测性,这是由知识差异、性格、习惯不同所决定的,我们只有正视这种差异,展现这种差异,还原学习的本来面目,才能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成长。生成性教学的提倡就是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使课堂呈现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的界定 生成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所谓预设,就是“事先筹划”,即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的预先的设计和筹划。而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积极的课堂体验,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喷射出涌动的灵感。 生成性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 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学过程表现出适度自主和开放,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在预设的教学设计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进

校本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高温天气下如何上好体育课》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高温天气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课题业务主持人:贺英敏 课题组成员:贺英敏李丽英程博刘印武 一、课题的提出。 1、全面落实素质的需求 2、素质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和谐统一地发展,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学校体育工作是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只有重视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才能把素质落到实处。 2、推进我校高温天气下上好体育课的需要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特别是进入六月以后,温度特别高,我校教学楼与办公楼成回字型,通风差,加上塑胶跑道的炙烤、校园绿化面积小等因素更加加剧了温度的提升。学生热、老师热,没有兴趣和激情去上体育课以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希望通过研究能解决这种情况,或者说至少去关

注他,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3、学校安全学生安全的需求 随着天气温度的升高,中暑、流鼻血、头晕等现象频发。如果在上体育课中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发生,轻则给学生的健康带来影响、重则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去解决去研究。 (二)当前现状及要解决的问题 1、当前现状 随着天气温度升高,我校体育课出现了一下几种情况。一是,组织学生在阴凉处休息,这样达不到锻炼的目的。二是,让学生游戏,这样在班大班多场地小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三是,冒着高温继续在太阳下正常上体育课,这样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大大增加了中暑、流鼻血、头晕等情况的发生。四是,老师根据不同情况随时改变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也有弊,不利于学生系统的锻炼与学习。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科学化 尽管我校体育老师都注意和意识到高温天气下体育课比较难上这一问题,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和办法。但是没有形成科学性、系统性、文字性、理论性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各年段项目的开设、质量要求上,还要遵循学生的年龄

如何撰写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研究方案)

融通理论与实践,不熬教研鸡汤,不求理论深度,适切就是专业 如何撰写小课题开题报告 开展和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事实证明,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边学习边做课题,边研究边实践,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不乏其人。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制定开题报告是课题由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步骤。当前许多教师由于过去从未做过课题研究,现在要申报课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不知从何人手。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加积极而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提高教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从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作用、结构等方面来谈教师应该如何规范撰写开题报告,力求对教师提供一点启示。 一、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自己提出的课题得到上级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开题报告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课题实施计划。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有价值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课题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新知,不

是可有可无的。正如学者文翁说过,“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安排,是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探索的途径。课题开报告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他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避免发生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开题报告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没有科学的开题报告,就没有科学而有价值的成果。随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强,开题论证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 二、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要了解其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方面去研究;其次,要掌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人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只有这样制定出的开题报告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课题开题报告的结构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后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现实,则可以立即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课题开题报告的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类别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说,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_范文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10)。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一)我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课题,是江西省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HD09-042)。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开发新型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省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学校率先建立局域网,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础条件:我校通过多年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硬件上:我校建成了校园网络,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全校各年级都有教室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和电视机,上课教师可借用笔记本电脑。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

教师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教师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下面小编整理的教师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欢迎来参考! 这一学期的时间快过去了,自己的课题研究虽然比较浅显,但经过我自己认真分析调查研究,收集材料,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课题实验方案,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和课题研究的阶段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扎实地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的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这近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1、本学期课题研究的内容为“学会欣赏与宽容,学会总结与评价”,在课题实施之前,我积极主动的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思想,希望通过学习,让理论来指导实践,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于科学教学实践之中,使得课题研究获得质的飞跃。同时我还在收集有关合作学习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欣赏与宽容,总结与评价的资料,为在科学课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而铺路。 2、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地实施,首先,我力求做细课堂教学,认认真真地备好每堂课,认认真真地上好每堂课。课前、课中、课后及时做好反思,写好随笔。遇到问题及时与课题组的其他成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了收获及时与同组成员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课中大胆进行实验,并

主动邀请课题组的其他教师深入课堂,进行听课指导。 1、使学生学会宽容他人、欣赏他人,合理的总结与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类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学会赞美别人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成功者不要吝惜赞美之词,这样在相互鼓励中可以增强学生信心和力量。 我首先在小组合作汇报时做好示范评价。如“你们组阐述的观点基本正确,举例恰当。”“每个人都有新的想法,回答有创意。”后来请同学模仿着评价小组的发言。但学生们的想法总是有差异,他们急于表达自己组的意见时,就打断他组发言,迫不及待的要说。我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意见,尤其是小组4个人的意见更要尊重,并建议:评价他组发言时,最好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倾听他人完整的发言后,再加入自己的想法来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能有如下发言“你们组说的我们组也想到了,只是还有一点补充”,“我们组的意见和你们组不同,……请大家参与意见。” 我认为只有组内的交流还很不够,更重要的是形成组际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在检查别人的发言时,也修正自己的想法。课堂上形成相互研究、探讨,取长补短的合作气氛。由于采取一分为二的评价方式,促进了全体学生积极向上,

校本研修课题

蓟县中小学教师第五周期继续教育校本研修 科研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课堂教学机智的研究 课题类别:□教学研究课题□教师教育专项课题□教师小课题 研究方向:□课程开发与实施□学科教材与教学□教育技术□教师研训与发展□德育与心理□评价与质量监测 □其它 课题负责人:吴文娟职务或职称:小学高级 课题负责人单位:官庄镇南营中心小学成果形式: 联系电话(手机全号):完成时间: 学年段:小学学科:

蓟县中小学教师第五周期继续教育校本 研修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课堂教学机智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吴文娟 工作单位:南营中心小学 时间:2014年2月

课题基本情况

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比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而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出的能力。尽管教学机智是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但教学机智往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教学情境最富灵感的“点睛之笔”。 “课堂教学机智”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课堂偶发事件的发生,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然而,应该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偶发事件中,既有不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也有有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尽管如此,只要掌握教学机智的运用策略,就能使偶发事件经过教师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和增效的作用。 一、选题意义: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确实,我们的课堂上会发生太多意想不到的"事件"、太多不可预见的未知.而课堂教学是多种动态因素的组合,是多方位的信息交流过程,不管教师课前准备得多么周密,课堂上总免不了会出现始料未及的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有可能来自教师本身,有可能来自学生,也有可能来自教学环境的干扰等等.如何审时度势地驾驭它,迅速恰当地作出反应,把课堂教学引向纵深,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心理素质,一种重要的教学能力.这应引起每位教师足够的重视,因为对突发事件适时、适当、恰到好处地处理,不仅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大有裨益,而且是教育学生的一个良好契机. 二、研究价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1824-1870)曾说过:“没有教学机智,那么无论教师怎么研究理论,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中的好老师。‘目前,对教学机智的研究大多数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基本上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化的分析,本课题正是看到了问题的存在,尝试进行系统的、理论化的分析,以促进教学理论更进一步地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得不面对各种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课堂教学情景,处理各种课堂问题行为、课堂突发事件和课堂复杂教学情况。这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说它是一个机遇,教师如果采用良好的教学机智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启发,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如果处理僵硬死板、失当,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可能是贻害终生。导致课堂秩序失控和师生关系恶化等不良后果。本文就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利用良好的教学机智处理各种问题行为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和方法提供给广大教师借鉴和参考。

《构建网络教科研平台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2019年精选文档

《构建网络教科研平台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近年来“教师专业化”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出现的一系列新变 化和新要求,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课程的功能和价值,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 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我国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的研究理论和实践过程为本课题的研究 提供了依据和帮助,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2.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农村教师成长的途径和目标 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是比较低的,在资源上和城市教师有很大差距,教师成长受到限制。本课题的研究一是为了促进农村教师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二是为了提高其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三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赋予农村孩子以优质的竞争力。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 1.开展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初步形成网络环境下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的操作机制。 2.在络化下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进一步明确网络化对教师能力发展的新要求,逐步培养一支能够恰当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民乐县三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共有教师32人,通过对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32名教师中认为制约自己专业发展的主要 原因是没有足够时间的占32%,没有良好环境的占45%,缺乏专业指导的占50%。如何探究出一套适宜我校教师发展的路子,是 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调查我校基本情况,我们发现我校教师对课程改革中的新信息、新理念、新技术与学科专业知识的有机整合以及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还有许多困惑。我们认为在加强校本有效培训的同时,要大力强化校本有效研修的力度,才能真正使教师走进新课程,成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而我校所处的地理环境是城郊,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 子女、留守儿童增加,都为我们必须全面改变教师队伍的素质, 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教育现状提出了挑战。为了响应党的“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号召,我校必须从改变教师入手,因为成就教师, 就是成就学校,就是成就学生的未来。因此,本课题探索和建立 特色式农村教师“网络教研”,通过“网络教研”实施研究从校本培训到校本研修的途径与方式方法,并付诸实践,特别是以运用网络研修为亮点,以实践“同课创新型再构”为创新点,进行校本有效研修,具有本地区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发展性和 代表性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发展具有 实用价值。 四、研究内容设计与方法的理论价值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模板.doc

课题开题报告书写要求与模板 一、课题的名称 (1)名称要准确、规范。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 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 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创新点。 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三、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 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实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内容(重点) (1)研究范围的限定 A、对研究对象的界定。总体范围和正确选取研究对象的样本。 B、对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要下比较明确的定义,可以使该课题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

开题报告 体验式生命教育 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体验式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和倡导尊重、关心、理解、信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生命教育的开端。从研究领域来看,关于生命教育,很多学者都生命教育展开研究发表过不少观点,许多学校和相关机构也开始在实施生命教育,但从体验式角度进行生命教育研究的个案和经验,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及课题研究方向,找准切入点,提出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体验式生命教育”,力求突破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并推广其价值性。所以我们郑重申请了此课题。上级教研部门审核通过了此课题,并给予了立项。这对我校课题研究给予了正面的肯定,此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对我校的发展是深远的,恳请专家为我们点亮前进的明灯。接下来,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作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与研究准备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式下,校本课程的研究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课程的价值体现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它必须以人的发展为起点,以学校的主客观因素为前提,从而有目的、分阶段地具体展开,校本课程要能凸显自身特色。为此,我校全面分析主客观因素,更切合实际地展开此项课题研究。 1、 客观的经济、文化、地理因素。 顺德区是珠三角主要的工业区之一,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同时,我校地处城乡合部,学校的大部分生源来自农民工子女,生源流动性大。这些流动儿童由于其自身所受教育程度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家庭教育不同等原因,表现为缺乏主动性、适应能力、自身体验和生命意识单薄。由于他们往往会呈现出自卑、孤僻、沉默寡言、暴躁、随性等不良性格。

2、 主观因素:学校教育教学和课程展开特点 我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新时代、新社会接轨,但由于受传统的课程制度观的影响,体现在教师的课程设计没有更好地打破原有的大统一的课程体系,脱离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和学习,以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学生依旧以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其次,课程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综上所述,“体验式生命教育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的提出既符合当代三级课程的发展方向,又是提高我校学生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的准备 我校2012年正式被批准挂牌成为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特色培训示范基地的“生命彩虹联络点”示范学校,开展“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已经一年。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对该活动相当重视,校长多方奔走,自筹经费多次聘请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的专家到学校指导研究工作。并促成了学校和《珠江少年杂志社》合作,在2012年3、4月份联手组织了六年级“小鬼当家”、五年级“出行so easy”、四年级“小眼看民 生”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取得的成果也非常显著。目前,广大教师正携手共进,积极投入到本课题的研究中,争取达到预期的成果。 2、 课题的界定 “小学体验式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已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社会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知、领悟世界的丰富性,培养学生独立审视问题的能力,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活动或历程,并且在这样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从而

校本研修课题

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讨目录校本研修课题 校本研修课题的申请 心理健康问题研修的开题报告 心理健康问题研修的实施方案 心理健康问题研修的活动记录 1、记录(一) 2、记录(二) 3、记录(三) 4、记录(四) 心理健康问题研修的过程性资料 1、存在问题 2、调查问卷资料 3、案例分析 4、研修论文 心理健康问题研修的结题报告

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的研讨 研修人员:李喜宁梁艳艳王欢时间:2017年9月

校本研修课题的申请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我们申请的校本研修课题是《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讨》,现就我们研修此课题的目的做以简单陈述。 近十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和任教经验我们发现:由于受社会、家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独生子女的过分溺爱以及家庭对孩子的过高要求,导致现在的小学生心理扭曲,自私自利或者是自卑,自甘堕落等等不良现象,有些甚至给孩子带来阴影,给社会、家庭带来极大的危害和损失,这些心理问题在班级管理中也越发突出,成为教育教学过程的“绊脚石”,使得教学工作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结合这种现状,我们认为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正是长知识,学本领,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对于学生终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老师,我们有理由、有责任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严”字当头。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有时一个错误的认识会让他(她)们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法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判断力。做为教师,应该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排忧

解难”,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这也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我们将心理健康问题作为研修目标的根本目的。 我们的研修计划,恳请学校及领导的支持和批准,我们研修人员将以最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投身于本项研修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本项研修成果更好的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谢谢 申请人:李喜宁梁艳艳王欢 申请时间:2017年9月

中小学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三)开题报告

中小学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三)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确定的课题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后,由主持人召集专家、课题研究组全体成员开会所作的报告。报告会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持人宣读课题研究实施。 二、全体研究成员讨论、修改、通过方案。 三、听取专家的意见及建议。 四、明确分工,鼓舞士气,投入研究。 示例一: 麻阳苗族自治县大桥江低龄寄宿制学校课题组 怎样提高农村寄宿制小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研究 开题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大桥江低龄寄宿制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龙小平,也是我们这次课题的研究员之一。非常荣幸在我们明军校长的指导下,由我来做这个开题报告。在此,我代表课题组全体成员,对专程出席我校课题开题会的领导、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更加关注课堂,特别是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向课堂要实效成为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一种追求。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长对于教学质量的意识都比较淡薄,认为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和认识简单的常用字就已经足够。所以,爱读书的孩子比较少。那么,改变这种观念,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因此,我校通过无数次走访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召开行政会议及全体教师会以后,切合自身实际,提出了《怎样提高农村寄宿制小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一课题。于xx年月向县教育局提出申请,于xx年月通过省、市“十二五”重点课题立项。在进一步落实研究方案之后,我们将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各位领导、专家指正。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020年教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教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 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如下是中国给大家的,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根据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经充分准备,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一般课题《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研究》课题组于xx年10月12日在云南民族大 学莲花校区行政楼五会议室进行了开题论证。课题负责人王江屏向省内管理学以及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方面的专家省教育厅宣传统战 部桂正华部长、云南民族大学李若青教授和字如祥研究员以及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的相关领导、工作人员详细汇报了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研究目标和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和组织分工、研究经费分配和预期成果等。评议专家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审议,明确指出研究计划的具体要求和可操作的规范步骤,要求该课题在开题后要把责任落实到课题组的每个成员,确保研究任务按时按质完成。课题组成员王江屏、杨泽泉、和金光、刘睿、高莹参加了开题会议,并与专家们一起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深入讨论,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具体分工、职责要求和实施步骤等。开题报告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认真修改后报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 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同意该课题可以开题研究。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本课题为《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研究》, 是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立项编号CY09014),于xx年9月正式立项。 一、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研究》课题选题具 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课题研究的开展对建立和完善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探索高校宣传工作应急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同时,该课题也是在当今公众和大众传媒越来越关注高校发展、高校新闻事件的“聚焦化”、高校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这一不可阻挡的新形势下,树立和维护高校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高校宣传工作应急管理能力的的重要环节。该课题的研究还是高校加强舆论引导,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校园舆论氛围,培育良好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和谐平安校园,维护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它还对有效疏导和化解高校师生思想中存在的困惑与不解,激励师生积极应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有着积极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此项研究促进改变高校应急管理理念滞后、师生 危机意识淡薄的现状,建立健全我国高校的宣传工作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高校应急管理水平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参考资料和对策建议。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在此项研究中,我们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篇一: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篇一: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是重庆市“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2006-38-001)。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世界的竞争,国家的强盛,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学习、家庭压力很大,所以会遇到各种困惑,心理不安。如不及时疏导,会导致人格障碍,所以要想完成跨世纪的素质教育工程使学生远离亚健康状态(如嫉妒、自卑、任性、孤僻、逆反、自杀、犯罪)使他们学会求知、生存、共处、做人、做事、理解、尊重、宽容。针对当前贫困地区中小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实践是一个跨世纪的行为。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缩短我市和其他地区的差距,为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市教育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减少象马加爵那样的人和现象的发生,对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是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出发,立足于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本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对新思想和和新际遇开放的人”的宗旨而展开。对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的状况作全面深入的了解,可以从中揭示出带有普遍意义的认识和规律,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工作能力,心理的问题只有用心理的方法解决。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我校有较为良好的课题研究传统,形成了广泛的课题研究氛围,取得的成果在一定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校园网、互联网页的建立,为本研究的理论来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在人员上: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 田勇:〈〈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社会评价良好,该同志从事多年的基层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有很丰富的教育和教学管理经验,具有较丰富的教育理论原论和较高的课题研究能力,研究生毕业,中学高级教师,家庭负担很轻,有研究课题的时间保证,有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有强力的设备支持,有丰富的社会关系,为准确的数据采集提供就良好的条件。 杨洪:〈〈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探索〉〉社会评价良好,该同志从事多年的基层教育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课题研究能力,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转化了许多双差生,中学高级教师,家庭负担很轻,有充足的研究课题的时间保证,有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有强力的设备支持。 课题组的成员均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具有极为强烈的科研热情和较好的研究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状况的分析,使我市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由表层的现象感知深入到学生心灵内部,以及与学生个体相关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别,学生的家庭亲子关系、文化背景等领域,自觉地将个体的教育行为与个体社会化问题统一为有机整体。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目标 1、掌握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活动心理品质的现状,在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基础上,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和个别差异性,供理论界参考借鉴。 2、把握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活动中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动态特征,在对调查的资料详细、全面的分析,初步了解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年龄、性别、家庭、文化、知识背景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强度、效度,为制定相关策略提供可行性依据。 3、探索并形成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策略。丰富心理诊治的方法、手段,为学校的管理提供决策的指导依据和策略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