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经营理论

合集下载

多元化经营的理论溯源和演变

多元化经营的理论溯源和演变
维普资讯
多元化经 营的理论溯源和演变
谌 利 , 海静 张
( 宁波大学, 浙江 宁波 3 5 1 ) 12 1
【 摘 要 】 文章总结 了过去 4 年理论界和企业界对多元化经营 的 论探索和经营实践 , 0 理 提出多元化和专业化无优
劣之分 , 采取这 两种 战略都可能为企业创造超额 回报 ; 同时 , 既有创造价值 的不相关 多元化企业 , 也有破坏价值 的单一业 务企 业和相关 多元化企业。中国企 业的多元化 战略取决于具体 的经济环境 和企 业的独特 资源和能力。
1 0
5 O
不相关多元化公司 f
8 . 8
7 6
6 8
68
0 f 1 0 1 0 0 i 资料来源 :a i, / 9 2 , 7— 1 I m . 8 年 第 8 10页 t ea1 t
I1
f f f I 2 6 3 1. 3 2 2 1 0 37 0
l 9 6 3
2 46 13 5 19 6 36 5
l 9 6 8
l 95 l 86 l 87 3 6 4
l 9 7 3
19 6 l6 8 l8 7 3 98
表 3 16 9 0年 一 9 0间英国最大的 3 5家制造型企业的多元化演变 18 0 对于非 单一 业务公司 , 司层 面战略有两 大任 务 : 公 第一 , 业 、、、 16 90 l7 90 l7 95 18 90 务组合的选择 , 即多元化战略 的选择 ; 第二 , 何建立恰 当的组 如 单 一业务 公司 3 42 1 45 1 25 95 织架构 、 管理制度和资源配置体 系来价值提 升。在 中国企业 改 纵 向一体 化公 司 20 33 3 4 . 30 革、 重组 、 大 、 做 做强 的过程 中, 企业集 团应选择 什么样公 司层 主导 业务 公司 2. 35 2 60 2 16 2 47 相关 多元 化公 司 3 20 4 44 4 90 4 97 面战略 , 是借鉴通用 电器的不相关 多元化发 展模 式 、 还是 以宜 不相 关 多元 化 公司 74 【8 1 l 35 1 32 家家居 的单一业 务发 展为典 范 , 抑或是 以索尼 和迪 士尼 的相关 1o 0 . 10 0 】 0 0 10 0 多元化 为发展导 向。本文 归纳 总结 了过去 4 0年企业战 略关 于 资料来源 : m m n 8 J i i 1 4年 , 2 5 a e9 第 1 页 相关多元化和不相关多元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 成果 , 出以 提 在美 国 , 不相关 多元 化的企业 , 由于盈利能 力低 下 , 不断 的 下观点 : 两种模式 没有优劣之 分 , 国企业 应根据具体 的经 济 中 遭到杠杆 收购的袭击 。这导致 了业务逐渐集中化的趋势 。一项 环境 、 企业 的发展 的不 同阶段及 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决定采用什 研究显 示了美 国不相关 业务 的剥离趋 势(rn,9 8 ; gat19 ) 而另一 么样的多元 化战略。 项对世界 50强企业 的研 究显示在 1 纪 8 0 9世 0年 代虽然 很多 二、 多元化 的经 验验 证 的企业进 行归核化经营 , 大量 的企业 仍然继续 采用多元化经 但 ( )去5 一 过 O年 多元 化 的 发 展 历 程 营 。 那些 归 核 化 的 企 业 是 过 去 多 元 化 过 度 的企 业 , 多 元 化 程 而 表 1 14 9 9年 ~ 9 4年世 界 5 0强公 司 的多 元 化 演 变 17 0 度 不 够 的 企 业 则 扩 大 多元 化 ( ri s 19 ) 果 是 世 界 5 0 Ma d ,9 4 结 ke 0 、 、、 I4 99 I 5 94 I5 99 IY 9 4 强企业 的总体多元化程度变 化很 小( ri s 19 ) 如果说该 Ma d ,94 。 ke 单一业 务 公司 3 41 2 28 2 15 I 48 1 44 项研究仅反 映美 国的情 况。另一项对法 国、 国和英 国国内前 德 瓠 向一 体化 公 司 1 22 1 25 1 40 1 23 1 4 2 主导业 务 公司 1 54 I 4 7 1 28 1 02 10强 的工业 企业的长期研究表 明 : 15 0 从 9 0年 ~ 9 3年 , 明 19 有 相* 多元 化公 司 2 57 3 1 6 3 86 3 3 4 44 4, 23 显 的不 相 关 多 元 化 的趋 势 ( tnt ,9 9 ( 图 1 。 Wil o 19 )见 tg n ) 不相* 多元 化公 司 47 73 87 1 87 2 07

物业管理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探讨研究

物业管理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探讨研究

物业管理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探讨研究一、引言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探索新的增长点和业务模式。

对于物业管理企业而言,传统的基础服务已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因此,多元化经营战略成为了这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

本文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物业管理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实施路径,并提出三个核心观点,同时结合两个数据统计分析来支撑论述。

二、核心观点一:多元化经营是提升物业管理企业竞争力的关键1. 理论依据:根据安索夫矩阵理论,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市场渗透和多元化经营四种方式来实现增长。

其中,多元化经营是企业进入新业务领域、拓展市场边界的重要途径。

对于物业管理企业而言,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打破传统服务的局限,涉足如社区商业运营、养老服务、智能安防等多个领域,从而增加收入来源,分散风险,并提升整体竞争力。

2. 实践意义:以万科物业为例,作为国内领先的物业管理企业,万科物业近年来积极布局多元化业务,不仅提供传统的物业管理服务,还涉足了社区电商、房屋美颜、社区金融等多个领域。

这种多元化的经营策略使得万科物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增长。

据最新数据显示,万科物业的非住宅物业服务收入占比已逐年提升,成为其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3. 数据支撑:根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物业管理企业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率等关键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单一业务模式的企业。

这进一步证明了多元化经营对于提升物业管理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三、核心观点二:多元化经营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与整合能力1. 理论依据: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拥有的独特资源和能力。

通过多元化经营,物业管理企业可以更有效地配置和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例如,企业可以将原本用于单一业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重新分配,投入到更具潜力的新业务领域,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解析

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解析

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解析企业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在原有的主营业务基础上,涉足其他相关或无关领域的经营活动。

多元化经营可以帮助企业分散风险,拓展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

多元化经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时,需要认真分析和评估市场情况、自身条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避免盲目扩张和资源浪费。

多元化经营是否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实践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影响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

一、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动因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分散、资源优化配置、竞争压力缓解和发展机会拓展等方面。

多元化经营可以帮助企业分散市场风险。

当企业只依赖于单一产品或行业时,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或出现风险,企业可能会面临重大损失。

而通过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将风险分散到不同的领域,降低整体风险水平。

多元化经营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不同行业或领域存在着不同的资源需求和供给,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多元化经营还可以通过不同领域的收益互补,实现整体效益的提升。

多元化经营可以缓解竞争压力。

在一个行业内,竞争可能会非常激烈,企业可能难以在市场份额上有所突破。

而通过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进军其他领域,寻找新的市场机会,从而减轻原有业务的竞争压力。

多元化经营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发展机会。

在一个行业内,市场增长可能会受到限制,企业难以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通过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实现企业整体的快速增长。

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有学者认为,多元化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因为多元化经营可以降低企业的整体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拓展发展机会,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多元化经营可能会降低企业的绩效,因为多元化经营会导致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加,资源分散,难以集中精力来做好每一个领域的经营,从而影响整体绩效。

5.1.3多元化战略

5.1.3多元化战略

5.1.3多元化战略斯蒂格勒( Stigler)有一个著名的投资理论:“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篮子里。

”即通过投资多元化分散风险,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目的。

1.多元化战略的含义多元化经营也称为多样化、多角化经营,最初由产品一市场专家安索夫在20世纪50 年代提出。

多元化,包括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投资区域多元化和资本多元化。

一般而言,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中经营,向不同的行业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Gort(1962)指出,多元化指企业产品的市场异质性,即企业提供针对不同市场的多种产品就是多元化经营。

Berrv(1975)认为,多元化是企业经营涉及不同行业种类。

不难看出,早期多元化和多元化经营的定义都很设行业和市场的边界是既定的,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容易区分不同的行业和市场。

Pitt和Hopkins(1982)则用“业务”替代了行业,他们认为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同时参与各种不同业务。

之后,多元化战略概念多从战略角度出发,强调各个经营业务之间的关联性和协同作用。

而不是单纯从产业经济角度只考虑涉及行业或业务种类的多少。

Ramanjam和Varadarajan(1989)认为,多元化是企业通过内部专业发展或外部收购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其中经营方式会引起组织结构体系及其他管理流程变化。

此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组织结构变迁及企业集团化、跨国化发展,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内涵早已超过早期多种经营含义。

多元化被赋予新的理念:首先,多元化是一种企业成长行为,而不仅仅是一种经营方式;其次,多元化是具有长远性、全局性、根本性的企业成长战略行为。

多元化通常与产品策略有密切关系,但不是产品的系列化。

多元化经营强调的是企业生产经营异质产品进入异质市场,或在新产业拓展新业务。

2.多元化的类型及程度多元化公司的各项业务关联程度不同,造成各个多元化公司的具体类型也不同。

图5-1所示为随多元化层次不同产生的五种类型业务关系。

多元化战略研究综述

多元化战略研究综述

二、多元化战略的分类
Rumelt多元化分类:
二、多元化战略的分类
(四)Capon,Hulbert和Farley(1988)认为不同的市 场需要不同的技术,他们根据市场专业化程度,在 Rumelt分类基础上对多元化进行了重新分类。
他们提出三个分类指标:专业化比率(SR)、市场分类比 率(CR)和产品比率(PR)。
一、多元化战略内涵综述
E.T.Penrose(彭罗斯)
企业成长理论的先驱Penrose1959年提出:“多元化是 公司在不放弃原有的产品线的情况下,从事新产品的生 产,包括中间产品的生产,这些新产品与原有产品在生 产和营销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性”。
Penrose强调多元化包括产品种类(含中间产品)的增加、 垂直一体化的增加和企业经营领域数目的增加,同时她 还指出,不能以产品的数量来测量多元化。该定义一定 程度上弥补了Ansoff对多元化定义的不足。
一、多元化战略内涵综述
综上所述:
学者对于多元化的概念从不同角度作出研究,并处于不 断完善的一个趋势。
多元化经营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涵义,一个是指企业经营 多个产业的状态,另一个指企业进入新的生产领域的行 为。
二、多元化战略的分类
Ansoff
根据多元化经营的产品方向
Wrigley
根据多元化经营的结果
不相关多元化战略 企业进入与现有业务在价值链上没有战略匹配关系的新 业务企业,即增加新的与原有产品或服务在技术或市场 等方面都不相关联的产品或服务的战略。
三、多元化经营行为的理论解释
企业为什么进行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的驱 动因素是什么?
范围经济理论 市场力量理论 内部市场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风险分散理论
一、多元化战略内涵综述

什么叫多元化经营?

什么叫多元化经营?

什么叫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也称为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指的是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

近年来,企业多元化经营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课题。

从目前看,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规避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产生1+12的效果,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另一种认为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效率下降。

其实,多元化作为经营战略和方式而言,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

企业运用这种战略,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及所具备的内部条件是否符合多元化经营的要求。

两者相符,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多元化经营战略

多元化经营战略

多元化经营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又称为多角化经营战略(Strategy of Diversification),亦称多角化增长战略(diversification growth strategies)、、多样化战略或多产品战略。

多角化经营战略属于开拓发展型战略,是企业发展多品种或多种经营的长期谋划。

最早研究多角化主题的是美国学者安索夫(H. I. Ansoff) 。

他于1957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多角化战略》一文中强调多角化是“用新的产品去开发新的市场”。

由他首次提出的多角化经营主要是针对企业经营的产品种类数量而言。

但是这种以产品种类多少来定义企业的多角化是不准确的,因为高度相关的多种产品经营与高度不相关的、跨产业的多种产品经营,即使企业最终产品种类的数量相同,但表现出的多角化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显然后者的多角化程度更高,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更大。

彭罗斯(E. T. Penrose, 1959) 在其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中定义多角化是企业在基本保留原有产品生产线的情况下,扩展其生产活动,开展若干新产品 (包括中间产品) 的生产。

并且这些新产品与原有产品在生产和营销中有很大的不同。

他认为多角化包括最终产品的增加、垂直一体化的增加以及企业运作的基本领域数量的增加。

他的定义弥补了安索夫多角化定义中的不足,更接近企业多角化经营的实质。

但其不足之处在于,他将企业经营的一体化与多角化混为一谈,认为一体化是企业多角化的一种形式。

鲁梅尔特(R. P.Rumelt, 1974)指出,多角化战略是通过结合有限的多角化的实力、技能或目标,与原来活动相关联的新的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战略。

多角化的实质是拓展进入新的领域,强调培植新的竞争优势和现有领域的壮大。

多角化经营,就是企业尽量增大产品大类和品种,跨行业生产经营多种多样的产品或业务,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和市场范围,充分发挥企业特长,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提高经营效益,保证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公司为什么实行多元化经营(1)

公司为什么实行多元化经营(1)

公司为什么实行多元化经营关于公司为什么实行多元化经营已经有许多争论。

其中市场势力观和资源观,都赞成利润最大值化,但是只有后者赞成对资源的有效率使用。

另一个,代理观点,在性质上是属于管理类的提法,但是它既不赞成利润最大值化也不赞同效率。

一、市场势力观传统地,经济学家对多元化感兴趣是源于它的潜在的反竞争效果。

这种观点认为“多元化的公司将会壮大是以牺牲非多元化企业的利益为代价的,并不是通过自身效率的提高,而是因为它们可以获得多角化力量”。

一个生产许多产品、而且经营涉及许多市场的公司,不需要为了制定商业政策而关注某一特定的市场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而且不需要在它的每一个产品的销售中都取得最大的利润,因为这已经在商业计划中提前安排了。

公司可能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中拥有力量不只由于那个市场在组织中的地位,也由于它的活动范围和特性。

公司可以运用一些不同于垄断的战术来开发,扩充及保护它的力量。

在爱德华之后的经济学家已经强调三个方法使多元化经营公司在反竞争的方式下屈服于市场力量:交叉资助,即用一个市场里取得利润(有时被称为“深口袋”)来支持其他掠夺订价的活动;共同自制,即竞争者们在多元的市场中互相依赖而且不进行激烈的竞争;互相购买,即在大的多元化公司之中的相互保持关系而对较小的竞争者关闭市场。

值得担心的是这几种方式将会导致竞争减少和工业的高度集中。

把一个重要的条件加入到这些争论之中,指出合并的力量在它的个体市场中发挥相当于一个公司的市场力量的功能。

为了在不同市场中行使权力,一个公司一定首先在它的个体市场中对力量进行一些衡量。

换句话说,在若干市场中拥有地位的公司,在总的说来,有密集而牢固的力量。

大体上,赞成市场势力观点的作家已经趋向于强调多元化的结果, 而不是它的原因。

他们趋向于强调在某一方式下实行多元化经营会不引起竞争,没必要给与它动机,也不用管它包不包括效率。

许多学者甚至认为这条线索的推理过程有争议,不是仅仅基于市场力量的效果, 而应该观察多元化和企业的绩效的肯定关系。

第5章 多元化经营战略

第5章   多元化经营战略

第5章多元化经营战略第1节环境变化与经营范围【引子】当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在1981年成为通用电气公司的首席。

执行官时,他采用的公司战略主要是重构公司的多元化业务组合。

在早期,他为通用电气公司各业务单元的经理们提出了一个挑战,即要成为他们各自行业中的第一或第二。

如果做不到,这个业务单元就必须获得一种确定的技术优势,并将之转化成竞争优势,或者面临被剥离的命运。

到1990年,通用电气成为一个大不相同的公司。

在韦尔奇的推动下,通用电气剥离了价值90亿美元的业务——电视经营业务、小器械、采矿业务、计算机芯片,并花了240亿美元购并新业务,最出名的有RCA、ROPER(主要生产器械,最大顾客群是老年人)和Kidder Peabody (一家华尔街投资银行公司)。

从内部来看,许多较小的经营业务被置于较大的战略业务单元指导之下,但是最重要的是,在1989年,通用电气14个战略业务单元中的12个在美国和全球都位于市场领导地位(公司的金融服务和通讯单元所服务的市场过于分散,无法进行排名)。

在九十年代,将多数衰弱的业务剥离并将现存业务建设成领先的竞争者以后,韦尔奇采用措施大大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减少了通用电气的官员数量。

韦尔奇认为通用电气要想继续在全球市场获得成功,公司必须致力于每个业务单元的持续的成本削减,通过减少各种官僚主义的程序缩短对变化的市场条件的反应时间,并且要大大提高各业务单元的利润率。

1997年,通用电气公司在世界上的公司中拥有最高的市场资本总额。

经营水平的高低并非企业兴衰的唯一原因。

某些企业的兴盛或衰亡,并不是自身经营水平低所致,而是由于其所立足的产业和市场均已步入衰退期。

企业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事业扩大化和多元化的经营思路。

纵观当今世界,现代大企业组织普遍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

从其发展轨迹看,走的是一条由单一经营到多元化经营的发展道路。

实行多元化经营不仅旨在降低风险,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更是寻求机会,解决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的途径。

多元化企业运营的理论与实践

多元化企业运营的理论与实践

多元化企业运营的理论与实践在当今世界,多元化企业运营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必然选择。

它不仅能够降低风险,增加企业的收益,更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多元化企业运营的重要性及其实现方法。

一、理论多元化企业运营的理论根基主要有三种:资源基础理论、收益多样化理论和股票市场反应理论。

1. 资源基础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在实现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这种理论认为,公司应该将它们掌握的资源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应用在它们的市场和产品中,同时利用这些优势来开发新的业务领域和行业。

多元化战略将在公司保持长期竞争优势时发挥作用。

2. 收益多样化理论收益多样化理论认为,多元化可以降低风险,分散利润和现金流,保护企业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同时提高整体效益。

通过分散风险,企业可以平衡各自的业务风险。

当一个业务处于业务周期的相对低点时,其他业务可以弥补其损失。

3. 股票市场反应理论股票市场反应理论认为,当一家公司进入一个新的业务领域时,市场会对其进行反应。

如果公司能够在新的业务领域中获得利润,市场将奖励公司,提高其股票价格。

如果公司不能在新的业务领域中获利,市场将惩罚公司,降低其股票价格。

因此,公司必须非常谨慎地在新的领域中进行投资。

二、实践多元化企业运营的实践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

这里提供两个实践方法:1. 较强的资金实力企业如果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可以通过资产并购或产业整合来实现多元化。

这包括收购其他公司或企业,或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

对于跨越行业的多元化企业来说,确定要进入的新行业是很重要的。

应该对市场的需求和未来的趋势进行充分研究,以选择适当的行业。

2. 偏好特定领域如果企业偏好于在相同的领域内运营,可以通过垂直整合来实现多元化。

垂直整合是指在同一产品范围内的决策和经营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

这种类型的多元化可以带来收益效益和降低成本。

结论:多元化企业运营是企业成功的必经之路。

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的比较辩论资料

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的比较辩论资料

别拿“多元化理论”当时装近年来,常常看到一些企业本来经营的好好的,忽然碰上一个心血来潮而又过分自信的决策者,不知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好好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主业不做,偏偏要去涉足其它的领域,有了工业,又想做商业;有了实业,又想搞金融,慢慢地行业越做越多,业务越来越杂,管理也越来越乱,到头来变成了一个四不像.更有甚者,今天刚吃蛇,明天就想吞象,盲目扩张,最后一招失误,就资不抵债。

专业化经营有成功的案例,如可口可乐的产品只有软饮料。

多元化经营也有成功的案例,如美国的通用电器,包括了机械、能源、航空、金融、医药、交通、零售等行业。

〈p style='line-height:150%'〉〈STRONG>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两个前提〈/STRONG> 〈p style=’line—height: 150%’〉一个企业保持对市场的高度敏感,随时寻求新的盈利机会并积极地参与市场竞争,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企业向多元化经营战略转移必须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p style=’line—height: 150%’>一是企业的资本收益水平必须能够得到提高。

只要有这个前提,一个企业从单一业务过渡到多元业务,或从多元业务过渡到单一业务都是合理的。

否则,任何形式的规模扩张和领域的延伸都是没有道理的。

<p style=’line—height:150%'>二是确实要发现自己具有比较优势。

即企业在介入其他领域之前,要确信自己不仅有比别人干得更好的愿望,还要确信自己具备比别人干得更好的能力。

这就像地上撒了稀稀拉拉的钱,你要先去捡那些距离最近的,因为你有比较优势。

如果你先去捡那些距离比较远的,你就可能空手而归,一无所获,因为距离你远意味着距离别人就近,你只有比较劣势。

<p style='line-height: 150%'〉如果不遵循这两个标准,随波逐流,看见别人生产电器赚了钱,自己就做电器;看到别人房地产赢利,又去搞房地产,最后必然迷失经营的方向. 〈p style=’line—height: 150%'〉〈STRONG>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STRONG〉〈p style='line—height: 150%’>企业从增加收益和降低风险两个角度考虑,专注于一个行业应该比多行业经营更有优势。

多元化经营理论

多元化经营理论

Study of Diversification Management Theory多元化经营理论研究一、理论的发展脉络多元化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1957年,安索夫在《多元化战略》中明确提出了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内容。

安索夫以产品种类多少来定义多元化,无法区分高度相关的多种产品经营与高度不相关的跨产业的多种产品经营之间的差异。

1959年,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定义"多元化"为"多元化包括了各种最终产品的增加,垂直一体化程度的增加,以及企业运营的生产领域数目的增加。

这最后一项对多元化的度量是最重要的。

"彭罗斯认为,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程度与其拥有的资源量相关,而成功率则与原有专长领域相关。

1962年,钱德勒发表专著《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提出了"结构跟随战略"的著名论断。

指出企业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是企业多元化成功的关键。

同时他运用历史分析法,开创了多元化战略与绩效关系研究之先河,指出除非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否则企业的多元化会导致绩效下降。

同年,高特《美国工业中的多元化与一体化》一书诞生,这是第一本以数量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多元化发展的著作。

高特以《美国标准行业分类和代码》(SIC)中的四位数行业分类为依据,来计量企业多元化程度。

"多元化可定义为单个企业所活动的异质市场数目的增加。

生产活动的异质性如果仅仅涉及有些差异的同类产品或垂直结合方式,并不是多元化。

"高特在四年后进一步明确道:"多元化的含义是一个企业所活动的行业数目的增加"。

二、多元化研究的两个学派尽管有大量的方法、模型来测度公司的多元化,但都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的学派:基于SIC的产业组织理论学派和基于类型学的战略研究学派。

产业经济学派关注企业多元化的深度与广度,而战略学派更加关心多元化的本质。

1.产业经济学派(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派是以异质市场数量来进行多元化判别。

多元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多元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多元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多元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的竞争力也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为了使自己的经营风险得以分散,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与此同时,这也是追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求,大部分企业都开始选择多元化经营,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例如国内的海尔、TCL、联想、春兰等。

不需要多讲,多元化经营若是可以有效地利用,那么对于企业有效抵御风险、化解威胁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是一把双刃剑,不仅不能是一个陷阱,而且也有可能是一个馅饼,其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企业只有对多元化风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那么就不会陷入多元化的陷阱中,从而寻找出一条成功的多元化经营道路。

一、企业中多元化经营的相关概念所谓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其实是通过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所提出,多元化经营通常也会被称为多角化经营或者多样化经营。

从当前社会发展时期来讲,多样化经营涉及到我国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所以,它的相关经营范围相对还是较为广泛的。

多元化经营要求企业的管理需要尽最大可能使广大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得以满足,与此同时,这也是当今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重要内容。

企业要想使上述目的得以实现,就需要对企业的经营能力进行充分地应用,从而使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得以化解,对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进行充分地利用,从而使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得以完善。

在企业中融入多元化经营策略,可以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压力环境,并且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合理的解决措施。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可以使企业更好地融入到当前市场的竞争环境中。

二、现代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的特点(一)多元化经营的优点1.分散企业单一经营的风险企业的经营范围单一,就会使企业对于某一市场产品过分依赖,企业利润也会容易受到波动,而多元化经营的重要作用就是要使企业的利润波动减少,风险降低,造成企业在某一产品或者某一块经营范围出现失败的时候,还可以在其它产品和经营领域的成功前提下获得相应的弥补,在此基础上,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多元化经营理论

多元化经营理论

多元化经营理论Study of Diversification Management Theory多元化经营理论研究一、理论的发展脉络多元化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1957年,安索夫在《多元化战略》中明确提出了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内容。

安索夫以产品种类多少来定义多元化,无法区分高度相关的多种产品经营与高度不相关的跨产业的多种产品经营之间的差异。

1959年,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定义"多元化"为"多元化包括了各种最终产品的增加,垂直一体化程度的增加,以及企业运营的生产领域数目的增加。

这最后一项对多元化的度量是最重要的。

"彭罗斯认为,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程度与其拥有的资源量相关,而成功率则与原有专长领域相关。

1962年,钱德勒发表专著《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提出了"结构跟随战略"的著名论断。

指出企业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是企业多元化成功的关键。

同时他运用历史分析法,开创了多元化战略与绩效关系研究之先河,指出除非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否则企业的多元化会导致绩效下降。

同年,高特《美国工业中的多元化与一体化》一书诞生,这是第一本以数量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多元化发展的著作。

高特以《美国标准行业分类和代码》(SIC)中的四位数行业分类为依据,来计量企业多元化程度。

"多元化可定义为单个企业所活动的异质市场数目的增加。

生产活动的异质性如果仅仅涉及有些差异的同类产品或垂直结合方式,并不是多元化。

"高特在四年后进一步明确道:"多元化的含义是一个企业所活动的行业数目的增加"。

二、多元化研究的两个学派尽管有大量的方法、模型来测度公司的多元化,但都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的学派:基于SIC的产业组织理论学派和基于类型学的战略研究学派。

产业经济学派关注企业多元化的深度与广度,而战略学派更加关心多元化的本质。

1.产业经济学派(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派是以异质市场数量来进行多元化判别。

多元化经营战略名词解释

多元化经营战略名词解释

多元化经营战略名词解释
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在原有主导业务的基础上,通过扩大业务范围、进入新的市场或行业,开发新产品或服务,以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协同效应,同时降低与特定行业或市场的风险。

准确回答: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拓展业务,进入新的市场、行业,开发新产品或服务,以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协同效应,降低风险。

拓展:
1.企业通常会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来降低对特定市场或行业的依赖。

通过进入其他行业或市场,企业能够分散风险,避免在某个特定市场或行业出现不利因素时导致业绩下滑。

2.多元化经营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整合企业已有的资源和能力,将其应用于新的业务领域或市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3.多元化经营战略也可以为企业带来增长机会。

通过进入新的市场或行业,开发新产品或服务,企业能够获取新的收入来源,实现业务的快速扩张。

4.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时,企业需要注意协同效应的实现。

不同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交叉应用、品牌联动等方式达到,从而提高整体绩效和市场竞争力。

5.企业在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管理复杂性增加、风险管理难度提高等。

因此,企业需要谨慎选择多元化经营的领域和策略,并建立适应多元化经营的组织架构和流程。

多元化经营理论

多元化经营理论

Study of Diversification Management Theory多元化经营理论研究一、理论的发展脉络多元化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1957年,安索夫在《多元化战略》中明确提出了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内容。

安索夫以产品种类多少来定义多元化,无法区分高度相关的多种产品经营与高度不相关的跨产业的多种产品经营之间的差异。

1959年,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定义"多元化"为"多元化包括了各种最终产品的增加,垂直一体化程度的增加,以及企业运营的生产领域数目的增加。

这最后一项对多元化的度量是最重要的。

"彭罗斯认为,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程度与其拥有的资源量相关,而成功率则与原有专长领域相关。

1962年,钱德勒发表专著《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提出了"结构跟随战略"的著名论断。

指出企业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是企业多元化成功的关键。

同时他运用历史分析法,开创了多元化战略与绩效关系研究之先河,指出除非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否则企业的多元化会导致绩效下降。

同年,高特《美国工业中的多元化与一体化》一书诞生,这是第一本以数量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多元化发展的著作。

高特以《美国标准行业分类和代码》(SIC)中的四位数行业分类为依据,来计量企业多元化程度。

"多元化可定义为单个企业所活动的异质市场数目的增加。

生产活动的异质性如果仅仅涉及有些差异的同类产品或垂直结合方式,并不是多元化。

"高特在四年后进一步明确道:"多元化的含义是一个企业所活动的行业数目的增加"。

二、多元化研究的两个学派尽管有大量的方法、模型来测度公司的多元化,但都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的学派:基于SIC的产业组织理论学派和基于类型学的战略研究学派。

产业经济学派关注企业多元化的深度与广度,而战略学派更加关心多元化的本质。

1.产业经济学派(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派是以异质市场数量来进行多元化判别。

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业利润率 , 但它可 以减少企业 利润率 的波 动 。 据Mak wi 的投 资组 合理 论 , 根 ro t z 分 散投 资可 以有效地 降低企业面 临的风险 , 企业 采用多元化经营方式 , 其原理 和投资 于各种股 票一样类似 , 会使企 业面临的风 险分散化 ,破产 的可 能性 降低 。而且当企 业存在破产 风险 , 借贷者要根据风 险确 定 借贷数量时 , 不存在经营协 同作用 的财务 性多元化便 具有意义 , 以即使多元化 经 所 营的各个部 门不相关 , 不具有经营协 同作 用, 企业 也可 以降低破 产风 险 , 获得好处 。 多元化经营通过分散经营风险保证收益 的 稳定 , 稳定 的现金收益对企业的财务结 而 构将产生有 利影响 , 从而影响企业 的经济 绩 效 ,换 言 之 ,由 于 收 益 稳 定 ,企 业 负 债 能 未 得 到 充 分 的 利 用 , 产 两 种 或 两 种 以 生 企业 上的产 品时, 就能使这种投入 的成本 在不 能力增强 ,在相 同的资产 负债 率下 , 就可 以以较低成 本筹 措资金。 同产品 中分摊 ,于是使单位成 本降低 , 产 四)税 收和财务效应 生范围经济 。 围经济的存在基于两种 资 ( 范 众所周 知 , 不同类型的收益对应着不 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前者可用于共 同的税率 ,股息 收入 、利息的收入 、营业 同的生产 , 后者则 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不 同产品或业务之 间转 移 , 即有形资源 的成 收入 和资 本利 得的税 率 问存在 着很 大差 所 本将 在更大范围 内分摊 , 而无形资源则在 别 , 以企业可在税法 允许的范围 内通过 某 些会计处理惯例来 合理 避税。例 如 , 对 更 大范围 内发挥经济 效应。 拥 有较多的现金流 的企业 , 利润再投资不 ( )内部优势效 应 二 内部优势效应是指进行多元化 经营 的 如 利润分红对投资者有利 。但是 ,如果对 这 企业可 以利用其本身 同时参与多个行业经 分 红征收的税率高于普 通收入所得税 , 样股东就希望企业把现金留在企业 中来进 营 的特 点 ,在企 业 内部开 展各 种优 势互 以追求企业成 长 补, 互通 有无 的活动 ,多元 化经营的 内部 行 投资或建立新 的企业 , 所带来 的持 续收益 。反之 ,情 况则相反。 优 势效应存 在于两个方 面, 第一 是可 以节

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理论与实践

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理论与实践

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经营策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采用多元化经营来增加公司的收益和规模,以及降低风险。

本篇文章将探讨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理论与实践。

一、多元化经营的概念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自主开发新的产品、服务或业务范围的扩张,以降低经营风险和提高公司的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营策略。

通过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将业务风险分散在不同的业务领域中,从而降低公司的整体风险。

例如,一家制药公司,可以尝试进入医疗器械或保健品业务领域,以减少因单一业务领域的风险。

二、多元化经营的理论基础多元化经营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现代企业理论中的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表现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通过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从不同的产业领域中获取新的资源和能力,从而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例如,电子公司可以通过收购半导体公司来拓展电子器件和芯片技术的垂直整合。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满足。

通过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通过满足不同领域的客户需求来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

例如,零售企业可以通过收购母婴用品企业和玩具企业来扩大市场份额。

三、多元化经营的实践多元化经营的实践必须建立在企业的战略分析、风险评估和投资价值评估的基础上。

以下是多元化经营的实践过程:1.战略分析公司必须在寻求多元化经营之前进行深入的市场和竞争对手分析。

该分析将透彻了解各个产业的销售趋势和竞争动态,并评估持续性和增长潜力。

2.风险评估企业必须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风险抵消优势。

这将有助于企业确定收购活动和公司发展战略的投资利润和可持续性。

3.投资价值评估企业必须评估各种潜在并购机会的投资价值。

该评估将考虑并购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并项目其潜在的收益和风险因素。

四、多元化经营的挑战和风险尽管多元化经营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风险,但企业必须意识到多元化经营带来的潜在挑战和风险,例如:1.资源分散企业可能会面临来自不同领域的管理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y of Diversification Management Theory多元化经营理论研究一、理论的发展脉络多元化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1957年,安索夫在《多元化战略》中明确提出了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内容。

安索夫以产品种类多少来定义多元化,无法区分高度相关的多种产品经营与高度不相关的跨产业的多种产品经营之间的差异。

1959年,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定义"多元化"为"多元化包括了各种最终产品的增加,垂直一体化程度的增加,以及企业运营的生产领域数目的增加。

这最后一项对多元化的度量就是最重要的。

"彭罗斯认为,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程度与其拥有的资源量相关,而成功率则与原有专长领域相关。

1962年,钱德勒发表专著《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提出了"结构跟随战略"的著名论断。

指出企业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就是企业多元化成功的关键。

同时她运用历史分析法,开创了多元化战略与绩效关系研究之先河,指出除非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否则企业的多元化会导致绩效下降。

同年,高特《美国工业中的多元化与一体化》一书诞生,这就是第一本以数量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多元化发展的著作。

高特以《美国标准行业分类与代码》(SIC)中的四位数行业分类为依据,来计量企业多元化程度。

"多元化可定义为单个企业所活动的异质市场数目的增加。

生产活动的异质性如果仅仅涉及有些差异的同类产品或垂直结合方式,并不就是多元化。

"高特在四年后进一步明确道:"多元化的含义就是一个企业所活动的行业数目的增加"。

二、多元化研究的两个学派尽管有大量的方法、模型来测度公司的多元化,但都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的学派:基于SIC的产业组织理论学派与基于类型学的战略研究学派。

产业经济学派关注企业多元化的深度与广度,而战略学派更加关心多元化的本质。

1、产业经济学派(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派就是以异质市场数量来进行多元化判别。

以需求交叉弹性作为判别独立市场的基础,如果交叉弹性高,产品易于相互替换,则属于相同市场;如果低,则产品属于分离的市场。

高特在1945年SIC分类框架的基础上测算业务数量,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难以说明公司各业务类别在公司总销售额中的比例,从而夸大了公司实际的多元化程度。

之后有诸多学者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基于SIC建立了多元化水平测度模型,例如,Miller的"产业中多业务公司的数量"、Carter的"公司非主导产品的资本使用"等等。

但最为著名的就是贝利1979建立的"熵"值测量方法,帕勒普1985年以该方法进行了企业多元化测算。

高特开创的基于SIC研究多元化的方法的优点就是易于使用,所需时间较少,而且由于SIC数据的可获得性增加了计算的可复制性,从而使该方法获得广泛认同。

但就是,这种方法的一个缺陷就是,诸多学者得出一些不确定甚至相互抵触的结果。

另外,SIC主要基于产品的异同点,从产品的用途进行划分,有时也基于生产工艺与原材料来进行产业分类,SIC的编制原则影响对多元化的判别。

2、战略学派在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体系中,多元化就是战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战略学派对多元化的研究更加注重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资源的角度去探讨企业应该进入的业务领域,以及通过资源与能力的协同作用所产生的服务于战略目标的效果。

企业多元化研究的开山鼻祖安索夫就就是属于战略学派的杰出代表。

上个世纪70年代,鲁迈特基于多元化分类学的研究将多元化战略学派的研究推至了顶峰,在此后至今的30多年里,多元化战略学派的研究基本都就是采用鲁迈特的分类方法,在这基础上探讨多元化的范围与类型。

鲁迈特的方法运用起来较为耗时,而且,由于该方法对定性判断的依赖程度未得以证明,理论界普遍担心方法的可靠性。

然而,诸多学者运用鲁迈特的方法在绩效判断方面能得出较为一致的瞧法。

三、多元化的测度1、多元化水平对于企业多元化水平的度量,传统方法就是通过度量企业经营的产品数量来实现。

1974年,鲁迈特提出专业化比率来衡量企业的多元化水平,但这一指标只考虑了企业最大业务销售在总销售中的比重,没有考虑其她多元化业务对企业多元化水平的影响。

1975年,贝利修订"赫芬达尔多元化指数"。

1979年贝利提出"Jacquemin-Berry 熵值测算法"。

1985年,帕勒普使用此法进行了多元化水平的测算。

帕勒普研究证明,采用熵的方法计算的多元化指数的下限为零(即单一业务的企业),没有上限。

当指数大于3时,企业已经处于相当高的多元化水平。

帕勒普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资料充分时十分有效,但任何资料的缺陷都将使这种方法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2、多元化的分类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的研究者并不区分不同类型的多元化,但从战略管理角度研究多元化经营的学者则对多元化作了进一步分类。

1970年,赖利在《分部制与多元化》一书中,提出以一个企业的某一类产品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大小,即专业化率来测量该企业的多元化程度。

1974年,鲁迈特提出了相关率,即企业最大一组相关业务的销售额占企业总销售额的比重。

同时,将赖利的"产品"改为"业务"的概念。

1988年,卡彭等人根据市场专业化程度对多元化企业进行重新分类。

分类指标采用了专业化比率(SR)、市场分类比率(CR,指企业中最大市场类别占企业销售收入中总额的比重,其中市场划分成消费品市场与产业市场)、产品比率(PR,指企业最大产品组的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总额中的比重)。

根据这种分类,卡彭等人分析了不同类型企业的绩效,弥补了鲁迈特分类忽视市场因素的缺陷。

但就是,对于市场的区分过于粗略,只将市场分为消费品市场与工业品市场,而且有些业务很难界定就是属于哪类市场。

四、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1、多元化与绩效的研究历程关于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西方学者也就是从产业组织理论与战略管理论两个方面展开的。

高特分析了1947~1954年美国111家大公司,结果显示:(1)大企业更加倾向于多元化;(2)多元化与公司成长属于互惠关系,但不总就是正相关;(3)对于111家公司,1947~1954年的利润率同多元化之间基本不存在相关性。

以后许多学者都试图从产业组织理论方面的研究证明多元化与企业的获利性存在相关性,但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种结论。

帕勒普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她们没有区分相关多元化与不相关多元化。

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弥补了这种不足。

鲁迈特从战略管理方面对多元化经营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它抛弃了产业组织研究中单一维度地从产品数量衡量企业多元化水平的方法,采用分类度量多元化。

鲁迈特对246家大企业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指出经济绩效与企业多元化战略有关,实施相关多元化的企业从概率上来瞧,绩效超过其她企业。

其后,诸多学者基于分类度量都证实了这一结果。

在七八十年代,欧洲、日本的学者也根据类似的分类分别研究了本国多元化企业的绩效,得出了相类似的结果。

这其中有英国的钱农在1973年出版的《英国企业的战略与结构》;欧洲戴斯与赛海泽在1976年出版的《欧洲企业的兴起:法国与德国工业的战略与结构》 ; 日本吉原英树等人1981年的《日本企业的多元化战略》;1984年小野广丰发表的《日本企业的战略与结构》等著作,都探讨了多元化与企业的绩效关系问题。

1985年,帕勒普吸取了多元化战略学派的研究成果,利用熵值度量企业多元化水平,并对多元化与绩效在时间上的变化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企业利润率与多元化水平高低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相互之间的不同,在企业利润率与相关与不相关多元化之间也没有太大的差异;(2)从时间上瞧,相关多元化企业的利润增长率大大高于不相关多元化企业;(3)对于那些继续实施相关多元化的企业,很高的利润增长率似乎都转化成很高的利润水平。

1988年,卡彭等人对112家样本大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因素对于企业经营的绩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市场相关度大的多元化企业(即主导单类市场型企业)比相关度小的多元化企业(即主导两类市场型企业)有更好的绩效。

2、企业绩效引发的思索在学者们关注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的同时,对多元化的反思也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

以1982年汤姆·彼得斯、沃特曼的《追求卓越》为代表,指出:凡就是向多种领域扩展同时又紧靠老本行的企业,绩效总就是最好;其次就是向相关领域扩展的企业;经营五花八门行业的公司就是最不成功的。

在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先后在《竞争战略》、《国家竞争优势》等书中探讨了多元化。

波特提出搞好多元化的几个要旨:选择本国最有吸引力的行业;尽量从本领域延伸;坚持内部发展或小型兼并。

1990年,霍斯基森与希特研究表明,相关或主导型多元化绩效较好,而不相关多元化效益较差。

公司进入新的相关业务领域之所以运行较好,就是因为新业务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资源联系紧密。

马凯兹在1990年《多元化、归核化与经济绩效》中首先提出并使用了"归核化"的概念。

马凯兹对219家美国大企业的多元化与绩效之间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边际分析指出,企业的最优多元化经营水平就是企业多元化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之处,企业只有达到其最优的多元化经营水平,才能取得最好的经营绩效。

五、相关度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相关多元化或基于核心能力进入新业务领域的绩效普遍好于不相关的多元化经营。

如何评价业务之间的相关性或如何才算基于核心能力,为此,学者们开始关心多元化公司内各业务之间相关度的问题。

从鲁迈特的相关率概念开始,业务之间的相关度成为迄今为止学者们仍然争论不休的话题。

鲁迈特提出了从生产、技术、市场三个方面衡量业务之间的相关度,但并没有更进一步的探讨。

鲁迈特的分类方法也由于在相关度因素判别方面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而产生不少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研究多元化与绩效关系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

对相关度更为科学计算方法的需求,使得许多学者在现有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各自的研究。

研究方法都试图在衡量企业潜在的资产或者资源的基础上构建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关度范围已经超越了产品的领域,涵盖了营销、销售、分销及研发活动。

六、结论(1)理论界对多元化的普遍关注就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基本就是从公司战略的角度以企业成长与市场开拓为出发点研究多元化。

(2)多元化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学派:企业战略学派与产业组织学派。

前者重点研究多元化的本质,即为什么要多元化、如何多元化等;后者关注多元化的程度,即企业不同的业务种类及其对总销售额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