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题型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知识点归纳总结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立体几何知识点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 棱柱的定义:有两个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相邻四边形的公共边都平行,由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棱柱。

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长度相等。

若侧棱垂直于底面,则为直棱柱;若底面是正多边形,则为正棱柱。

2) 棱锥的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由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棱锥。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的距离与高的比。

3) 棱台的定义: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棱锥,截面与底面的部分叫棱台。

上下底面平行且是相似的多边形,侧面是梯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 圆柱的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

底面是全等的圆,母线与轴平行,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 圆锥的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

底面是一个圆,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 圆台的定义: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于底边的腰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台。

上下底面是两个圆,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环形。

7) 球体的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围成的几何体叫球。

球的截面是圆,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 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各个面的面积之和。

2) 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直棱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锥侧面积=π×底面半径×母线正棱台侧面积=(上底+下底+侧棱)×高/2圆柱侧面积=2π×底面半径×高正棱锥侧面积=(底面周长1+底面周长2+侧棱)×高/2圆台侧面积=(上底半径+下底半径)×母线×π/2圆柱表面积=2π×底面半径×(底面半径+高)圆锥表面积=π×底面半径×(底面半径+母线)圆台表面积=π×(上底半径²+下底半径²+上底半径×下底半径×(上底半径-下底半径)/母线)3) 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直棱柱体积=底面积×高圆柱体积=底面积×高=π×底面半径²×高圆锥体积=底面积×高/3=π×底面半径²×高/3圆台体积=底面积×高/3=(上底半径²+下底半径²+上底半径×下底半径)×高/3圆台的体积公式为V=(S+S'+√(SS'))h/3,其中S和S'分别为圆台的上下底面积,h为圆台的高。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和习题(含答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和习题(含答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要点】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1)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①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运算:平面向量加、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拓广到空间依然成立.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 +b =b +a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分配律:(λ +μ )a =λ a +μ a ;λ (a +b )=λ a +λ b .(2)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①共线(平行)向量定理:对空间两个向量a ,b (b ≠0),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 ,使得a ∥λ b .②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则向量c 与向量a ,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惟一一对实数λ ,μ ,使得c =λ a +μ b .③空间向量分解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惟一的有序实数组λ 1,λ 2,λ 3,使得p =λ 1a +λ 2b +λ 3c .(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①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a ·b =|a ||b |c os 〈a ,b 〉;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a ·e =|a |c os <a ,e >;a ⊥b ⇔a ·b =0;|a |2=a ·a ;|a ·b |≤|a ||b |.③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λ a )·b =λ (a ·b );交换律:a ·b =b ·a ;分配律:(a +b )·c =a ·c +b ·c .(4)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①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分别沿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引单位向量i ,j ,k ,则这三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构成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i ,j ,k },由空间向量分解定理,对于空间任一向量a ,存在惟一数组(a 1,a 2,a 3),使a =a 1i +a 2j +a 3k ,那么有序数组(a 1,a 2,a 3)就叫做空间向量a 的坐标,即a =(a 1,a 2,a 3).②空间向量线性运算及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则a +b =(a 1+b 1,a 2+b 2,a 3+b 3);a -b =(a 1-b 1,a 2-b 2,a 3-b 3);λ a =(λ a 1,λ a 2,λ a 3);a ·b =a 1b 1+a 2b 2+a 3b 3.③空间向量平行和垂直的条件:a ∥b (b ≠0)⇔a =λ b ⇔a 1=λ b 1,a 2=λ b 2,a 3=λ b 3(λ ∈R );a ⊥b ⇔a ·b =0⇔a 1b 1+a 2b 2+a 3b 3=0.④向量的夹角与向量长度的坐标计算公式: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则;||,||232221232221b b b a a a ++==++==⋅⋅b b b a a a;||||,cos 232221232221332211b b b a a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 (a 1,a 2,a 3),B (b 1,b 2,b 3),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233222211b a b a b a AB -+-+-=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①如图,l 为经过已知点A 且平行于已知非零向量a 的直线,对空间任意一点O ,点P 在直线l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 ,使得a t OA OP +=,其中向量a 叫做直线的方向向量.由此可知,空间任意直线由空间一点及直线的方向向量惟一确定.②如果直线l ⊥平面α ,取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则向量a 叫做平面α 的法向量.由此可知,给定一点A 及一个向量a ,那么经过点A 以向量a 为法向量的平面惟一确定.(2)用空间向量刻画空间中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设直线l ,m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 ,b ,平面α ,β 的法向量分别是u ,v ,则①l ∥m ⇔a ∥b ⇔a =k b ,k ∈R ;②l ⊥m ⇔a ⊥b ⇔a ·b =0;③l ∥α ⇔a ⊥u ⇔a ·u =0;④l ⊥α ⇔a ∥u ⇔a =k u ,k ∈R ;⑤α ∥⇔u ∥v ⇔u =k v ,k ∈R ;⑥α ⊥β ⇔u ⊥v ⇔u ·v =0.(3)用空间向量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问题:①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设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过空间任意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则a ′与b ′所夹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的角.设异面直线a 与b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v 1,v 2,a 与b 的夹角为θ ,显然],2π,0(∈θ则⋅=><⋅|||||||,cos |212121v v v v v v ②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指直线与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设直线a 的方向向量是u ,平面α 的法向量是v ,直线a 与平面α 的夹角为θ ,显然 ]2π,0[∈θ,则⋅=><⋅|||||||,cos |v u v u v u③二面角及其度量: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记作α -l-β 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O,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射线OA⊥l,OB⊥l,则∠AOB 叫做二面角α -l-β 的平面角.利用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如图,若AB,CD分别是二面角α -l-β 的两个面内与棱l垂直的异面直线,则二面角AB与的夹角的大小.α -l-β 的大小就是向量CD方法二:如图,m1,m2分别是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α ,β 的法向量,则〈m1,m2〉与该二面角的大小相等或互补.(4)根据题目特点,同学们可以灵活选择运用向量方法与综合方法,从不同角度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复习要求】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2.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3.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4.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5.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6.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例题分析】例1如图,在长方体OAEB-O1A1E1B1中,OA=3,OB=4,OO1=2,点P在棱AA1上,且AP=2P A1,点S在棱BB1上,且B1S=2SB,点Q,R分别是O1B1,AE的中点,求证:PQ∥RS.【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法证明存在实数k ,使得.RS k PQ =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O (0,0,0),A (3,0,0),B (0,4,0),O 1(0,0,2),A 1(3,0,2),B 1(0,4,2),E (3,4,0).∵AP =2P A 1, ∴),34,0,0()2,0,0(32321===AA AP ∴⋅)34,0,3(P同理可得:Q (0,2,2),R (3,2,0),⋅)32,4,0(S ,)32,2,3(RS PQ =-= ∴RS PQ //,又R ∉PQ ,∴PQ ∥RS .【评述】1、证明线线平行的步骤:(1)证明两向量共线;(2)证明其中一个向量所在直线上一点不在另一个向量所在的直线上即可.2、本体还可采用综合法证明,连接PR ,QS ,证明PQRS 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请完成这个证明.例2 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E ,F 分别是棱A 1D 1,A 1B 1,D 1C 1,B 1C 1的中点,求证:平面AMN ∥平面EFBD .【分析】要证明面面平行,可以通过线线平行来证明,也可以证明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解法一:设正方体的棱长为4,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A (4,0,0),M (2,0,4),N (4,2,4),B (4,4,0),E (0,2,4),F (2,4,4).取MN 的中点K ,EF 的中点G ,BD 的中点O ,则O (2,2,0),K (3,1,4),G (1,3,4).MN =(2,2,0),EF =(2,2,0),AK =(-1,1,4),OG =(-1,1,4),∴MN ∥EF ,OG AK =,∴MN//EF ,AK//OG ,∴MN ∥平面EFBD ,AK ∥平面EFBD ,∴平面AMN ∥平面EFBD .解法二:设平面AMN 的法向量是a =(a 1,a 2,a 3),平面EFBD 的法向量是b =(b 1,b 2,b 3). 由,0,0==⋅⋅AN AM a a得⎩⎨⎧=+=+-,042,0423231a a a a 取a 3=1,得a =(2,-2,1). 由,0,0==⋅⋅BF DE b b得⎩⎨⎧=+-=+,042,0423132b b b b 取b 3=1,得b =(2,-2,1).∵a ∥b ,∴平面AMN ∥平面EFBD .注:本题还可以不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综合法加以证明,请试一试.例3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是棱A 1B 1,B 1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法一: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A (2,0,0),M (2,1,2),C (0,2,0),N (2,2,1). ∴),1,0,2(),2,1,0(==CN AM 设AM 和CN 所成的角为θ ,则,52||||cos ==⋅CN AM CNAM θ ∴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52 解法二:取AB 的中点P ,CC 1的中点Q ,连接B 1P ,B 1Q ,PQ ,PC .易证明:B 1P ∥MA ,B 1Q ∥NC ,∴∠PB 1Q 是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的角.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易知,6,52211=+===QC PC PQ Q B P B∴,522cos 11221211=-+=⋅Q B P B PQ Q B P B Q PB ∴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52【评述】空间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是不超过90°的角,因此按向量的夹角公式计算时,分子的数量积如果是负数,则应取其绝对值,使之成为正数,这样才能得到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锐角).例4 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a 2,求直线AC 1与平面ABB 1A 1所成角的大小.【分析】利用正三棱柱的性质,适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有关点的坐标.求角时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定义找出线面角,再用向量方法计算;二是利用平面ABB 1A 1的法向量求解.解法一: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0,a ,0),),2,0,0(1a A ⋅-)2,2,23(1a a a C 取A 1B 1的中点D ,则)2,2,0(a a D ,连接AD ,C 1D . 则),2,0,0(),0,,0(),0,0,23(1a AA a AB a DC ==-= ,0,0111==⋅⋅AA DC AB DC∴DC 1⊥平面ABB 1A 1,∴∠C 1AD 是直线AC 1与平面ABB 1A 1所或的角.),2,2,0(),2,2,23(1a a AD a a a AC =-= 23||||cos 111==∴⋅AD AC ADAC AD C , ∴直线AC 1与平面ABB 1A 1所成角的大小是30°.解法二: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0,a ,0),A 1(0,0,a 2),)2,2,23(1a a a C -,从而⋅-===)2,2,23(),2,0,0(),0,,0(11a a a AC a AA a AB 设平面ABB 1A 1的法向量是a =(p ,q ,r ), 由,0,01==⋅⋅AA AB a a 得⎩⎨⎧==,02,0ar aq 取p =1,得a =(1,0,0).设直线AC 1与平面ABB 1A 1所成的角为],2π,0[,∈θθ .30,21|||||||,cos |sin 111 ===〉〈=⋅θθa a a AC AC AC 【评述】充分利用几何体的特征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再利用向量的知识求解线面角;解法二给出了一般的方法,即先求平面的法向量与斜线的夹角,再利用两角互余转换.例5 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 A ⊥底面ABC ,AC ⊥BC ,P A =AC =1,2=BC ,求二面角A -PB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解法一:取PB 的中点D ,连接CD ,作AE ⊥PB 于E .∵P A =AC =1,P A ⊥AC ,∴PC =BC =2,∴CD ⊥PB .∵EA ⊥PB , ∴向量EA 和DC 夹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A -PB -C 的大小.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0,0,0),A (1,0,0),B (0,2,0),P (1,0,1),由D 是PB 的中点,得D ⋅)21,22,21( 由,3122==AB AP EB PE 得E 是PD 的中点,从而⋅)43,42,43(E ∴)21,22,21(),43,42,41(---=--=DC EA ∴⋅=>=<⋅33||||,cos DC EA DCEA DC EA 即二面角A -PB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33 解法二: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0,1,2(B ,C (0,1,0),P (0,0,1),).1,1,0(),0,0,2(),0,1,2(),1,0,0(-====CP CB AB AP设平面P AB 的法向量是a =(a 1,a 2,a 3),平面PBC 的法向量是b =(b 1,b 2,b 3). 由,0,0==⋅⋅AB AP a a 得⎪⎩⎪⎨⎧=+=,02,0213a a a 取a 1=1,得).0,2,1(-=a 由0,0==⋅⋅CP CB b b 得⎪⎩⎪⎨⎧=+-=,0,02321b b b 取b 3=1,得b =(0,1,1). ∴⋅-=>=<⋅33||||,cos b a b a b a ∵二面角A -PB -C 为锐二面角,∴二面角A -PB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33|33| 【评述】1、求二面角的大小,可以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出垂直于棱的两个向量,转化为这两个向量的夹角;应注意两个向量的始点应在二面角的棱上.2、当用法向量的方法求二面角时,有时不易判断两个平面法向量的夹角是二面角的平面角还是其补角,但我们可以借助观察图形而得到结论,这是因为二面角是锐二面角还是钝二面角一般是明显的.例6 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 A ⊥底面ABC ,P A =AB ,∠ABC =60°,∠BCA =90°,点D ,E 分别在棱PB ,PC 上,且DE ∥BC .(Ⅰ)求证:BC ⊥平面P AC ;(Ⅱ)当D 为PB 的中点时,求AD 与平面P AC 所成角的余弦值;(Ⅲ)试问在棱PC 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二面角A -DE -P 为直二面角?若存在,求出PE ∶EC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 A =a ,由已知可得A (0,0,0),).,0,0(),0,23,0(),0,23,21(a P a C a a B - (Ⅰ)∵),0,0,21(),,0,0(a BC a AP == ∴,0=⋅BC AP ∴BC ⊥AP .又∠BCA =90°,∴BC ⊥AC .∴BC ⊥平面P AC .(Ⅱ)∵D 为PB 的中点,DE ∥BC ,∴E 为PC 的中点. ∴⋅-)21,43,0(),21,43,41(a a E a a a D 由(Ⅰ)知,BC ⊥平面P AC ,∴DE ⊥平面P AC ,∴∠DAE 是直线AD 与平面P AC 所成的角. ∴),21,43,0(),21,43,41(a a AE a a a AD =-= ∴,414||||cos ==∠⋅AE AD AEAD DAE即直线AD 与平面P AC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414 (Ⅲ)由(Ⅱ)知,DE ⊥平面P AC ,∴DE ⊥AE ,DE ⊥PE ,∴∠AEP 是二面角A -DE -P 的平面角.∵P A ⊥底面ABC ,∴P A ⊥AC ,∠P AC =90°.∴在棱PC 上存在一点E ,使得AE ⊥PC ,这时,∠AEP =90°,且⋅==3422AC PA EC PE 故存在点E 使得二面角A -DE -P 是直二面角,此时PE ∶EC =4∶3.注:本题还可以不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综合法加以证明,请试一试.练习1-3一、选择题: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是BB 1的中点,则二面角E -A 1D 1-D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是( ) (A)2 (B)2 (C)5 (D)222.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直线AD 1与平面A 1ACC 1所成角的大小是( )(A)30° (B)45° (C)60° (D)90°3.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A 1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的中心,则AB 1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31 (B)32 (C)33 (D)32 4.如图,α ⊥β ,α ∩β =l ,A ∈α ,B ∈β ,A ,B 到l 的距离分别是a 和b ,AB 与α ,β所成的角分别是θ 和ϕ,AB 在α ,β 内的射影分别是m 和n ,若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θ >ϕ,m >n(B)θ >ϕ,m <n (C)θ <ϕ,m <n (D)θ <ϕ,m >n二、填空题:5.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G ,H 分别为AA 1,AB ,BB 1,B 1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与GH 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6.已知正四棱柱的对角线的长为6,且对角线与底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则该正四棱柱的体积等于______.7.如图,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则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8.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BAD =90°,AD ∥BC ,==BC AB AD 21,P A ⊥底面ABCD ,PD 与底面ABCD 所成的角是30°.设AE 与CD 所成的角为θ ,则cos θ =______. 三、解答题:9.如图,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4,点E 在CC 1上,且C 1E =3EC .(Ⅰ)证明:A 1C ⊥平面BED ;(Ⅱ)求二面角A 1-DE -B 平面角的余弦值.10.如图,在四棱锥O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菱形,4π=∠ABC ,OA ⊥底面ABCD ,OA =2,M 为OA 的中点,N 为BC 的中点.(Ⅰ)证明:直线MN ∥平面OCD ;(Ⅱ)求异面直线AB 与MD 所成角的大小.11.如图,已知直二面角α -PQ -β ,A ∈PQ ,B ∈α ,C ∈β ,CA =CB ,∠BAP =45°,直线CA 和平面α 所成的角为30°.(Ⅰ)证明:BC ⊥PQ ;(Ⅱ)求二面角B -AC -P 平面角的余弦值.习题1一、选择题:1.关于空间两条直线a 、b 和平面α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a ∥b ,b ⊂α ,则a ∥α (B)若a ∥α ,b ⊂α ,则a ∥b (C)若a ∥α ,b ∥α ,则a ∥b (D)若a ⊥α ,b ⊥α ,则a ∥b 2.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为23,底面边长为2,则该棱锥的体积为( ) (A)8(B)38(C)6 (D)23.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则直线AB 1与侧面ACC 1A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46 (B)410 (C)22 (D)23 4.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可得这个几何 体的体积是( )(A)3cm 34000(B)3cm 38000(C)2000cm 3 (D)4000cm 35.若三棱柱的一个侧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另外两个侧面都是有一个内角为60° 的菱形,则该棱柱的体积等于( ) (A)2(B)22(C)23 (D)24二、填空题:6.已知正方体的内切球的体积是π34,则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_.7.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边长为1,AB 1与底面ABCD 成60°角,则直线AB 1和BC 1所成角的余弦值是______. 8.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侧棱长均为3,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 9.连结球面上两点的线段称为球的弦.半径为4的球的两条弦AB 、CD 的长度分别等于3472、,每条弦的两端都在球面上运动,则两弦中点之间距离的最大值为______.10.已知A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C =a ,AD 是斜边BC 上的高,以AD 为折痕使∠BDC 成直角.在折起后形成的三棱锥A -BCD 中,有如下三个结论: ①直线AD ⊥平面BCD ; ②侧面ABC 是等边三角形;③三棱锥A -BCD 的体积是.2423a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写出全部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解答题:11.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是BC 的中点,AB =AA 1.(Ⅰ)求证:AD ⊥B 1D ;(Ⅱ)求证:A 1C ∥平面A 1BD ;(Ⅲ)求二面角B -AB 1-D 平面角的余弦值.12.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 A ⊥AB ,P A ⊥AC ,AB ⊥AC ,P A =AC =2,AB =1,M 为PC 的中点.(Ⅰ)求证:平面PCB ⊥平面MAB ;(Ⅱ)求三棱锥P -ABC 的表面积.13.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90°,AB =BC =AA 1=2,M 、N 分别是A 1C 1、BC 1的中点.(Ⅰ)求证:BC 1⊥平面A 1B 1C ; (Ⅱ)求证:MN ∥平面A 1ABB 1; (Ⅲ)求三棱锥M -BC 1B 1的体积.14.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SD ⊥底面ABCD ,2=AD ,DC =SD=2.点M 在侧棱SC 上,∠ABM =60°.(Ⅰ)证明:M 是侧棱SC 的中点;(Ⅱ)求二面角S -AM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练习1-3一、选择题:1.B 2.A 3.B 4.D 二、填空题:5.60° 6.2 7.548.42三、解答题:9.以D 为坐标原点,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D -xyz .依题设,B (2,2,0),C (0,2,0),E (0,2,1),A 1(2,0,4).),0,2,2(),1,2,0(==DB DE ).4,0,2(),4,2,2(11=--=DA C A(Ⅰ)∵,0,011==⋅⋅DE C A DB C A ∴A 1C ⊥BD ,A 1C ⊥DE . 又DB ∩DE =D ,∴A 1C ⊥平面DBE .(Ⅱ)设向量n =(x ,y ,z )是平面DA 1E 的法向量,则.,1DA DE ⊥⊥n n∴⎩⎨⎧=+=+.042,02z x z y 令y =1,得n =(4,1,-2).⋅==⋅4214||||),cos(111C A C A C A n n n ∴二面角A 1-DE -B 平面角的余弦值为⋅4214 10.作AP ⊥CD 于点P .如图,分别以AB ,AP ,AO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坐标系.则A (0,0,0),B (1,0,0),)0,22,22(),0,22,0(-D P ,O (0,0,2),M (0,0,1),⋅-)0,42,421(N (Ⅰ)⋅--=-=--=)2,22,22(),2,22,0(),1,42,421(OD OP MN 设平面O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OD OP n n即⎪⎪⎩⎪⎪⎨⎧=-+-=-.022222,0222z y x z y 取,2=z ,得).2,4,0(=n ∵,0=⋅n MN ∴MN ∥平面OCD . (Ⅱ)设AB 与MD 所成的角为θ ,,3π,21||||||cos ),1,22,22(),0,0,1(=∴==∴--==⋅θθMD AB MD AB MD AB 即直线AB 与MD 所成角的大小为⋅3π11.(Ⅰ)证明:在平面β 内过点C 作CO ⊥PQ 于点O ,连结OB .∵α ⊥β ,α ∩β =PQ ,∴CO ⊥α . 又∵CA =CB ,∴OA =OB .∵∠BAO =45°,∴∠ABO =45°,∠AOB =90°,∴BO ⊥PQ ,又CO ⊥PQ , ∴PQ ⊥平面OBC ,∴PQ ⊥BC .(Ⅱ)由(Ⅰ)知,OC ⊥OA ,OC ⊥OB ,OA ⊥OB ,故以O 为原点,分别以直线OB ,OA ,OC 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CO ⊥α ,∴∠CAO 是CA 和平面α 所成的角,则∠CAO =30°. 不妨设AC =2,则3=AO ,CO =1.在Rt △OAB 中,∠ABO =∠BAO =45°,∴.3==AO BO∴).1,0,0(),0,3,0(),0,0,3(),0,0,0(C A B O).1,3,0(),0,3,3(-=-=AC AB设n 1=(x ,y ,z )是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由⎪⎩⎪⎨⎧==⋅⋅,0,0AC AB n n 得⎪⎩⎪⎨⎧=+-=-,03,033z y y x 取x =1,得)3,1,1(1=n . 易知n 2=(1,0,0)是平面β 的一个法向量.设二面角B -AC -P 的平面角为θ ,∴,55||||cos 2121==⋅⋅n n n n θ即二面角B -AC -P 平面角的余弦值是⋅55 习题1一、选择题:1.D 2.B 3.A 4.B 5.B 二、填空题: 6.324 7.438.9π 9.5 10.①、②、③ 三、解答题:11.(Ⅰ)证明:∵ABC -A 1B 1C 1是正三棱柱,∴BB 1⊥平面ABC ,∴平面BB 1C 1C ⊥平面ABC .∵正△ABC 中,D 是BC 的中点,∴AD ⊥BC ,∴AD ⊥平面BB 1C 1C , ∴AD ⊥B 1D .(Ⅱ)解:连接A 1B ,设A 1B ∩AB 1=E ,连接DE . ∵AB =AA 1, ∴ 四边形A 1ABB 1是正方形,∴E 是A 1B 的中点,又D 是BC 的中点,∴DE ∥A 1C .∵DE ⊂平面A 1BD ,A 1C ⊄平面A 1BD ,∴A 1C ∥平面A 1BD .(Ⅲ)解: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AA 1=1, 则⋅-)1,0,21(),0,23,0(),0,0,0(1B A D 设n 1=(p ,q ,r )是平面A 1BD 的一个法向量, 则,01=⋅AD n 且,011=⋅D B n 故.021,023=-=-r P q 取r =1,得n 1=(2,0,1).同理,可求得平面AB 1B 的法向量是).0,1,3(2-=n 设二面角B -AB 1-D 大小为θ ,∵,515||||cos 2121==⋅n n n n θ∴二面角B -AB 1-D 的平面角余弦值为⋅51512.(Ⅰ)∵P A ⊥AB ,AB ⊥AC ,∴AB ⊥平面P AC ,故AB ⊥PC .∵P A =AC =2,M 为PC 的中点,∴MA ⊥PC .∴PC ⊥平面MAB , 又PC ⊂平面PCB ,∴平面PCB ⊥平面MAB .(Ⅱ)Rt △P AB 的面积1211==⋅AB PA S .Rt △P AC 的面积.2212==⋅AC PA S Rt △ABC 的面积S 3=S 1=1.∵△P AB ≌△CAB ,∵PB =CB ,∴△PCB 的面积.632221214=⨯⨯==⋅MB PC S ∴三棱锥P -ABC 的表面积为S =S 1+S 2+S 3+S 4=.64+13.(Ⅰ)∵ABC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BB 1⊥平面A 1B 1C 1,∴B 1B ⊥A 1B 1.又B 1C 1⊥A 1B 1,∴A 1B 1⊥平面BCC 1B 1,∴BC 1⊥A 1B 1. ∵BB 1=CB =2,∴BC 1⊥B 1C ,∴BC 1⊥平面A 1B 1C .(Ⅱ)连接A 1B ,由M 、N 分别为A 1C 1、BC 1的中点,得MN ∥A 1B , 又A 1B ⊂平面A 1ABB 1,MN ⊄平面A 1ABB 1,∴MN ∥平面A 1ABB 1.(Ⅲ)取C 1B 1中点H ,连结MH .∵M 是A 1C 1的中点,∴MH ∥A 1B 1,又A 1B 1⊥平面BCC 1B 1,∴MH ⊥平面BCC 1B 1,∴MH 是三棱锥M -BC 1B 1的高, ∴三棱锥M -BC 1B 1的体积⋅=⨯⨯⨯==⋅⋅∆321421313111MH S V B BC 14.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 (2,0,0),则B (2,2,0),C (0,2,0),S (0,0,2).(Ⅰ)设)0(>=λλMC SM , 则),12,12,2(),12,12,0(λλλλλ++--=++BM M 又.60,),0,2,0( >=<-=BM BA BA 故,60cos ||||. BA BM BA BM = 即,)12()12()2(14222λλλ+++-+-=+解得λ =1. ∴M 是侧棱SC 的中点.(Ⅱ)由M (0,1,1),A (2,0,0)得AM 的中点⋅)21,21,22(G 又),1,1,2(),1,1,0(),21,23,22(-=-=-=AM MS GB ∴,,,0,0AM MS AM GB AM MS AM GB ⊥⊥∴==⋅⋅ ∴cos 〉MS ,GB 〈等于二面角S -AM -B 的平面角. ,36||||),cos(-==⋅MS GB MS GB MS GB 即二面角S -AM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36.。

高三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考点整合题型分类

高三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考点整合题型分类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向量方法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a1,b1,c1).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μ=(a2,b2,c2),v =(a3,b3,c3)(以下相同).(1)线面平行l∥α⇔a⊥μ⇔a·μ=0⇔a1a2+b1b2+c1c2=0.(2)线面垂直l⊥α⇔a∥μ⇔a=kμ⇔a1=ka2,b1=kb2,c1=kc2.(3)面面平行α∥β⇔μ∥v⇔μ=λv⇔a2=λa3,b2=λb3,c2=λc3.(4)面面垂直α⊥β⇔μ⊥v⇔μ·v=0⇔a2a3+b2b3+c2c3=0.2.空间角的计算(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设直线a,b的方向向量为a,b,其夹角为θ,则cos φ=|cos θ|=|a·b||a||b|(其中φ为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2)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求法如图所示,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e,平面α的法向量为n,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φ,两向量e与n的夹角为θ,则有sin φ=|cos θ|=|e·n| |e||n|.(3)二面角的求法①利用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可以不作出平面角,如图所示,〈m,n〉即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②对于易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几何体,求二面角的大小时,可以利用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来求.如图所示,二面角α-l -β,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1,平面β的法向量为n 2,〈n 1,n 2〉=θ,则二面角α-l -β的大小为θ或π-θ.1.(用法向量判断平行或垂直)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 1=(2,-3,5),n 2=(3,7,3),则平面α与平面β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2.(空间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若空间三点A (1,5,-2),B (2,4,1),C (p,3,q +2)共线,则p +q =________.3.(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如图4-3-1所示,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底面ABC ,AB =BC =AA 1,∠ABC =90°,点E 、F 分别是棱AB 、BB 1的中点,则直线EF 和BC 1所成的角是________.图4-3-14.(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已知ABCD —A 1B 1C 1D 1为正方体,①(A 1A →+A 1D 1→+A 1B 1→)2=3A 1B 1→2;②A 1C →·(A 1B 1→-A 1A →)=0;③向量AD 1→与向量A 1B →的夹角是60°;④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体积为|AB →·AA 1→·AD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5.(二面角)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引P A ⊥平面ABCD .若P A =BA ,则平面ABP 和平面CDP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是________.6. (2012·陕西)如图所示,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CA =CC 1=2CB ,则直线BC 1与直线AB 1夹角的余弦值为( )A.55 B.53 C.255D.35 7. (2013·辽宁)如图,AB 是圆的直径,P A 垂直圆所在的平面,C 是圆上的点.(1)求证:平面P AC ⊥平面PBC ;(2)若AB =2,AC =1,P A =1,求二面角C -PB -A 的余弦值.题型一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例1如图所示,平面P AC⊥平面ABC,△ABC是以AC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E、F、O分别为P A、PB、AC的中点,AC=16,P A=PC=10.(1)设G是OC的中点,证明:FG∥平面BOE;(2)证明:在△ABO内存在一点M,使FM⊥平面BOE.反思归纳(1)空间中线面的平行与垂直的证明有两种思路:一是利用相应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去解决;二是利用空间向量法来论证.(2)用向量法来证明平行与垂直,避免了繁杂的推理论证,直接计算就行了,把几何问题代数化.尤其是在正方体、长方体、直四棱柱中相关问题的证明用向量法更简捷,但是向量法要求计算必须准确无误.变式训练1如图,在直三棱柱ADE—BCF中,面ABFE和面ABCD都是正方形且互相垂直,M为AB的中点,O为DF的中点.运用向量方法证明:(1)OM∥平面BCF;(2)平面MDF⊥平面EFCD.题型二利用向量求空间角【命题要点】①利用空间向量求线线角;②利用空间向量求线面角.例1 (2013·郑州模拟)如图4-3-3,已知点P在正方体ABCD—A′B′C′D′的对角线BD′上,∠PDA=60°.图4-3-3(1)求DP与CC′所成角的大小;(2)求DP与平面AA′D′D所成角的大小.反思归纳1、利用空间向量坐标运算求空间角的一般步骤为:(1)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2)求出相关点的坐标.(3)写出向量坐标.(4)结合公式进行论证、计算.(5)转化为几何结论.2.利用空间向量求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方法及公式为: (1)异面直线所成角θ(0°<θ≤90°)设a ,b 分别为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 则:cos θ=|cos 〈a ,b 〉|=|a ·b ||a |·|b |.(2)线面角θ(0°≤θ≤90°)设a 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n 是平面的法向量,则sin θ=|cos 〈a ,n 〉|=|a ·n ||a |·|n |.变式训练1 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B ⊥平面ABC .PB =BC =CA =4,∠BCA =90°,E为PC 的中点.(1)求证:BE ⊥平面P AC ;(2)求二面角E -AB -C 的余弦值.变式训练2 (2012·课标全国)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BC =12AA 1,D 是棱AA 1的中点,DC 1⊥BD .(1)证明:DC1⊥BC;(2)求二面角A1-BD-C1的大小.变式训练3(2013·课标全国卷Ⅰ)如图4-3-4,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B=AA1,∠BAA1=60°.(1)证明:AB⊥A1C;图4-3-4(2)若平面ABC⊥平面AA1B1B,AB=CB,求直线A1C与平面BB1C1C所成角的正弦值.题型三 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命题要点】 ①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②已知二面角的大小求参数的值.例3 (2013·湖北高考)如图4-3-5,AB 是圆O 的直径,点C 是圆O 上异于A ,B 的点,直线PC ⊥平面ABC ,E ,F 分别是P A ,PC 的中点.图4-3-5(1)记平面BEF 与平面ABC 的交线为l ,试判断直线l 与平面P AC 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2)设(1)中的直线l 与圆O 的另一个交点为D ,且点Q 满足DQ →=12CP →.记直线PQ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θ,异面直线PQ 与EF 所成的角为α,二面角E -l -C 的大小为β,求证:sin θ=sin αsin β.反思归纳 求二面角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分别求出二面角的两个面所在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其计算公式为:设m ,n 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θ与〈m ,n 〉互补或相等,|cos θ|=|cos 〈m ,n 〉|=|m ·n ||m ||n |. 变式训练1 (2013·浙江高考)如图4-3-6,在四面体A —BCD 中,AD ⊥平面BCD ,BC ⊥CD ,AD =2,BD =22,M 是AD 的中点,P 是BM 的中点,点Q 在线段AC 上,且AQ =3QC .(1)证明:PQ ∥平面BCD ;(2)若二面角C —BM —D 的大小为60°,求∠BDC 的大小.题型四 利用向量求空间距离例4 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A =BC =2,BA →·BC →=0,异面直线A 1B 与AC成60°的角,点O、E分别是棱AC和BB1的中点,点F是棱B1C1上的动点.(1)求证:A1E⊥OF;(2)求点E到面AB1C的距离;(3)求二面角B1—A1C—C1的大小.反思归纳求点面距的常用方法:①直接法:即寻找或作出与该距离相对应的垂线段,此法的关键是确定垂足的位置,然后借助于直角三角形求解;②等体积法:把所求的距离转化为三棱锥的高,再通过变换三棱锥的顶点,由同一棱锥的体积是不变的,求出相应的距离.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平面PBC⊥底面ABCD,且PB=PC= 5.(1)求证:AB⊥CP;(2)求点B到平面P AD的距离;(3)设面P AD与面PBC的交线为l,求二面角A-l-B的大小.题型五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探索性问题【命题要点】①探索线面位置关系是否成立;②探索空间角的大小是否成立.例5 (2013·长沙模拟)如图4-3-7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点.图4-3-7(1)求直线BE和平面ABB1A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2)在棱C1D1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1F∥平面A1BE?证明你的结论.反思归纳空间向量最适合于解决这类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它无需进行复杂的作图、论证、推理,只需通过坐标运算进行判断.解题时,把要成立的结论当作条件,据此列方程或方程组,把“是否存在”问题转化为“点的坐标是否有解,是否有规定范围的解”等,所以使问题的解决更简单、有效,应善于运用这一方法解题.变式训练1(2013·潍坊模拟)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2,AA1=3,点D 为AC的中点,点E在线段AA1上.图4-3-8(1)当AE∶EA1=1∶2时,求证DE⊥BC1;(2)是否存在点E,使二面角D—BE—A等于60°,若存在求A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典例 (12分)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C =BC =2,∠ACB =90°,AP =BP =AB ,PC ⊥AC ,点D 为BC 的中点.(1)求二面角A —PD —B 的余弦值;(2)在直线AB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PM 与平面P A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6,若存在,求出点M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阅卷老师提醒 (1)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时,应注意观察二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如果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分别是m ,n ,两个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为θ,则cos θ=|cos 〈m ,n 〉|=|m ·n ||m ||n |.在一般的二面角大小计算中要根据这个二面角的实际大小,确定其余弦值的正、负号的选取. (2)探索性问题一定要写出结论.1. 在空间中,已知AB →=(2,4,0),DC →=(-1,3,0),则异面直线AB 与DC 所成角θ的大小为( )A .45°B .90°C .120°D .135°2. 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A 1,则AC 1与平面BB 1C 1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22B.155C.64D.63 3.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a ,M 、N 分别为A 1B 和AC 上的点,A 1M=AN =23a ,则MN 与平面BB 1C 1C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B .平行C .垂直D .不能确定4. 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各棱长相等,侧棱垂直于底面,点D 是侧面BB 1C 1C 的中心,则AD 与平面BB 1C 1C 所成角的大小是( )A .30°B .45°C .60°D .90°5. 在一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6),B (3,-8),现沿x 轴将坐标平面折成60°的二面角,则折叠后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 6. 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C 1D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专题限时规范训练一、选择题1. 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O 是空间任一点,若OA →+OB →+OC →=λOG →,则λ的值为( )A .1B .2C .3D .42. 若不同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μ,ν,则下列直线l 1,l 2中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是( )A .μ=(1,2,-1),ν=(0,2,4)B .μ=(3,0,-1),ν=(0,0,2)C .μ=(0,2,-3),ν=(0,-2,3)D .μ=(1,6,0),ν=(0,0,-4)3. 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平面ABCD ,AB =PD =a .点E 为侧棱PC 的中点,又作DF ⊥PB 交PB 于点F .则PB 与平面EFD 所成角为( )A .30°B .45°C .60°D .90°4.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 =90°,AA 1=2,AC =BC =1,则异面直线A 1B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63B.66C.33D.225. 已知a =(1,1,0),b =(-1,0,3),且k a +b 与2a -b 垂直,则k 的值为( ) A.125B .1 C.75D .26. 如图,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引P A ⊥平面ABCD .若P A =BA ,则平面ABP 和平面CDP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是( )A .30°B .45°C .60°D .90°7. 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a ,点M 在AC 1上且AM →=12MC 1→,N 为B 1B 的中点,则 |MN →|为( )A.216aB.66aC.156aD.153a8.将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直二面角A-BD-C,则下面结论错误的为 () A.AC⊥BDB.△ACD是等边三角形C.AB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60°D.AB与CD所成的角为60°二、填空题9.到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三条棱AB、CC1、A1D1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①有且只有1个;②有且只有2个;③有且只有3个;④有无数个.其中正确答案的序号是________.10.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底面ABC,AB=BC=AA1,∠ABC=90°,点E、F分别是棱AB、BB1的中点,则直线EF和BC1所成的角是________.11.在四面体P-ABC中,P A,PB,PC两两垂直,设P A=PB=PC=a,则点P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__.12.底面是正方形的四棱锥A-BCDE中,AE⊥底面BCDE,且AE=CD=a,G、H分别是BE、ED的中点,则GH到平面ABD的距离是________.13.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BAC=30°,BC=1,AA1=6,M是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1与A1M所成的角为________.三、解答题13.如图所示,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且AB=AA1,D、E、F分别为B1A、C1C、BC的中点.求证:(1)DE∥平面ABC;(2)B1F⊥平面AEF.14.(2013·重庆)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 A ⊥底面ABCD ,BC =CD =2,AC =4,∠ACB=∠ACD =π3,F 为PC 的中点,AF ⊥PB .(1)求P A 的长;(2)求二面角B -AF -D 的正弦值.15.在如图4-3-10所示的几何体中,△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E>1,AE⊥平面ABC,平面BCD⊥平面ABC,BD=CD,且BD⊥CD.图4-3-10(1)若AE=2,求证:AC∥平面BDE;(2)若二面角A—DE—B为60°,求AE的长.。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知识要点。

1. 空间向量的概念: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1)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2)向量具有平移不变性2. 空间向量的运算。

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如下(如图)。

OB OA AB a b =+=+;BA OA OB a b =-=-;()OP a R λλ=∈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⑵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 ++=++⑶数乘分配律:b a b aλλλ+=+)(运算法则: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六面体法则 3. 共线向量。

(1)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那么这些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平行于b ,记作b a//。

(2)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b ≠0 ),a //b 存在实数λ,使a=λb 。

(3)三点共线:A 、B 、C 三点共线<=>AC AB λ=<=>)1(=++=y x OB y OA x OC 其中 (4)与a 共线的单位向量为aa ±4. 共面向量(1)定义:一般地,能平移到同一平面内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p 与向量,a b 共面的条件是存在实数,x y 使p xa yb =+。

(3)四点共面:若A 、B 、C 、P 四点共面<=>AC y AB x AP += <=>)1(=++++=z y x OC z OB y OA x OP 其中 5.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p xa yb zc =++。

若三向量,,a b c 不共面,我们把{,,}a b c 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a b c 叫做基向量,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和知识题(含答案解析)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和知识题(含答案解析)

§1-3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要点】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1)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①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运算:平面向量加、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拓广到空间依然成立.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a+a;(a+b)=a+b.(2)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①共线(平行)向量定理:对空间两个向量a,b(b≠0),a∥b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使得a∥b.②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b不共线,则向量c与向量a,b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惟一一对实数,,使得c=a+b.③空间向量分解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b,c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存在惟一的有序实数组1,2,3,使得p=1a+2b+3c.(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①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a·b=|a||b|c os〈a,b〉;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a·e=|a|c os<a,e>;a⊥b a·b=0;|a|2=a·a;|a·b|≤|a||b|.③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a )·b =(a ·b );交换律:a ·b =b ·a ;分配律:(a +b )·c =a ·c +b ·c . (4)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①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分别沿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引单位向量i ,j ,k ,则这三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构成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i ,j ,k },由空间向量分解定理,对于空间任一向量a ,存在惟一数组(a 1,a 2,a 3),使a =a 1i +a 2j +a 3k ,那么有序数组(a 1,a 2,a 3)就叫做空间向量a 的坐标,即a =(a 1,a 2,a 3).②空间向量线性运算及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则a +b =(a 1+b 1,a 2+b 2,a 3+b 3);a -b =(a 1-b 1,a 2-b 2,a 3-b 3);a =(a 1,a 2,a 3);a ·b =a 1b 1+a 2b 2+a 3b 3.③空间向量平行和垂直的条件:a ∥b (b ≠0)⇔a =b ⇔a 1=b 1,a 2=b 2,a 3=b 3(∈R );a ⊥b ⇔a ·b =0⇔a 1b 1+a 2b 2+a 3b 3=0.④向量的夹角与向量长度的坐标计算公式: 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则;||,||232221232221b b b a a a ++==++==⋅⋅b b b a a a;||||,cos 232221232221332211b b b a a a b a b a b a ++++++=>=<⋅b a ba b a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 (a 1,a 2,a 3),B (b 1,b 2,b 3),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233222211b a b a b a AB -+-+-=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①如图,l 为经过已知点A 且平行于已知非零向量a 的直线,对空间任意一点O ,点P 在直线l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 ,使得a t OA OP +=,其中向量a 叫做直线的方向向量.由此可知,空间任意直线由空间一点及直线的方向向量惟一确定. ②如果直线l ⊥平面,取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则向量a 叫做平面的法向量.由此可知,给定一点A 及一个向量a ,那么经过点A 以向量a 为法向量的平面惟一确定.(2)用空间向量刻画空间中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l ,m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 ,b ,平面,的法向量分别是u ,v ,则①l ∥m ⇔a ∥b ⇔a =k b ,k ∈R ; ②l ⊥m ⇔a ⊥b ⇔a ·b =0; ③l ∥⇔a ⊥u ⇔a ·u =0; ④l ⊥⇔a ∥u ⇔a =k u ,k ∈R ;⑤∥⇔u ∥v ⇔u =k v ,k ∈R ; ⑥⊥⇔u ⊥v ⇔u ·v =0.(3)用空间向量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问题:①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设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过空间任意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则a ′与b ′所夹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的角.设异面直线a 与b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v 1,v 2,a 与b 的夹角为,显然],2π,0(∈θ则⋅=><⋅|||||||,cos |212121v v v v v v②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指直线与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设直线a 的方向向量是u ,平面的法向量是v ,直线a 与平面的夹角为,显然]2π,0[∈θ,则⋅=><⋅|||||||,cos |v u v u v u③二面角及其度量: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记作-l -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O ,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射线OA ⊥l ,OB ⊥l ,则∠AOB叫做二面角-l -的平面角.利用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如图,若AB ,CD 分别是二面角-l -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异面直线,则二面角-l -的大小就是向量CD AB 与的夹角的大小.方法二:如图,m 1,m 2分别是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则〈m 1,m 2〉与该二面角的大小相等或互补.(4)根据题目特点,同学们可以灵活选择运用向量方法与综合方法,从不同角度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复习要求】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2.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3.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4.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5.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6.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 【例题分析】例1 如图,在长方体OAEB -O 1A 1E 1B 1中,OA =3,OB =4,OO 1=2,点P 在棱AA 1上,且AP =2PA 1,点S 在棱BB 1上,且B 1S =2SB ,点Q ,R 分别是O 1B 1,AE 的中点,求证:PQ ∥RS .【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法证明存在实数k ,使得.RS k PQ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O (0,0,0),A (3,0,0),B (0,4,0),O 1(0,0,2),A 1(3,0,2),B 1(0,4,2),E (3,4,0).∵AP =2PA 1, ∴),34,0,0()2,0,0(32321===AA AP ∴⋅)34,0,3(P同理可得:Q (0,2,2),R (3,2,0),⋅)32,4,0(S,)32,2,3(RS PQ =-=∴RS PQ //,又R ∉PQ ,∴PQ ∥RS .【评述】1、证明线线平行的步骤: (1)证明两向量共线;(2)证明其中一个向量所在直线上一点不在另一个向量所在的直线上即可.2、本体还可采用综合法证明,连接PR ,QS ,证明PQRS 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请完成这个证明.例2 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E ,F 分别是棱A 1D 1,A 1B 1,D 1C 1,B 1C 1的中点,求证:平面AMN ∥平面EFBD .【分析】要证明面面平行,可以通过线线平行来证明,也可以证明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解法一:设正方体的棱长为4,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A (4,0,0),M (2,0,4),N (4,2,4),B (4,4,0),E (0,2,4),F (2,4,4).取MN 的中点K ,EF 的中点G ,BD 的中点O ,则O (2,2,0),K (3,1,4),G (1,3,4).MN =(2,2,0),EF =(2,2,0),AK =(-1,1,4),OG =(-1,1,4),∴MN ∥EF ,OG AK =,∴MN//EF ,AK//OG , ∴MN ∥平面EFBD ,AK ∥平面EFBD , ∴平面AMN ∥平面EFBD .解法二:设平面AMN 的法向量是a =(a 1,a 2,a 3),平面EFBD 的法向量是b =(b 1,b 2,b 3).由,0,0==⋅⋅AN AM a a 得⎩⎨⎧=+=+-,042,0423231a a a a 取a 3=1,得a =(2,-2,1).由,0,0==⋅⋅BF DE b b得⎩⎨⎧=+-=+,042,0423132b b b b 取b 3=1,得b =(2,-2,1).∵a ∥b ,∴平面AMN ∥平面EFBD .注:本题还可以不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综合法加以证明,请试一试. 例3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是棱A 1B 1,B 1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法一: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A (2,0,0),M (2,1,2),C (0,2,0),N (2,2,1).∴),1,0,2(),2,1,0(==CN AM设AM 和CN 所成的角为,则,52||||cos ==⋅CN AM CNAM θ∴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52 解法二:取AB 的中点P ,CC 1的中点Q ,连接B 1P ,B 1Q ,PQ ,PC . 易证明:B 1P ∥MA ,B 1Q ∥NC ,∴∠PB 1Q 是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的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易知,6,52211=+===QC PC PQ Q B P B∴,522cos 11221211=-+=⋅Q B P B PQ Q B P B Q PB∴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52【评述】空间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是不超过90°的角,因此按向量的夹角公式计算时,分子的数量积如果是负数,则应取其绝对值,使之成为正数,这样才能得到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锐角).例4 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a 2,求直线AC 1与平面ABB 1A 1所成角的大小.【分析】利用正三棱柱的性质,适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有关点的坐标.求角时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定义找出线面角,再用向量方法计算;二是利用平面ABB 1A 1的法向量求解.解法一: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0,a ,0),),2,0,0(1a A⋅-)2,2,23(1a a a C 取A 1B 1的中点D ,则)2,2,0(a aD ,连接AD ,C 1D . 则),2,0,0(),0,,0(),0,0,23(1a AA a AB aDC ==-= ,0,0111==⋅⋅AA DC AB DC∴DC 1⊥平面ABB 1A 1,∴∠C 1AD 是直线AC 1与平面ABB 1A 1所或的角.),2,2,0(),2,2,23(1a aAD a a a AC =-= 23||||cos 111==∴AD AC AD C , ∴直线AC 1与平面ABB 1A 1所成角的大小是30°.解法二: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0,a ,0),A 1(0,0,a 2),)2,2,23(1a a a C -,从而⋅-===)2,2,23(),2,0,0(),0,,0(11a a a AC a AA a AB 设平面ABB 1A 1的法向量是a =(p ,q ,r ), 由,0,01==⋅⋅AA AB a a 得⎩⎨⎧==,02,0ar aq 取p =1,得a =(1,0,0).设直线AC 1与平面ABB 1A 1所成的角为],2π,0[,∈θθ.30,21|||||||,cos |sin 111 ===〉〈=⋅θθa a a AC AC AC【评述】充分利用几何体的特征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再利用向量的知识求解线面角;解法二给出了一般的方法,即先求平面的法向量与斜线的夹角,再利用两角互余转换.例5 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A ⊥底面ABC ,AC ⊥BC ,PA =AC =1,2=BC ,求二面角A -PB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解法一:取PB 的中点D ,连接CD ,作AE ⊥PB 于E . ∵PA =AC =1,PA ⊥AC , ∴PC =BC =2,∴CD ⊥PB . ∵EA ⊥PB ,∴向量EA 和DC 夹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A -PB -C 的大小.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0,0,0),A (1,0,0),B (0,2,0),P (1,0,1),由D 是PB 的中点,得D ⋅)21,22,21( 由,3122==AB AP EB PE 得E 是PD 的中点,从而⋅)43,42,43(E ∴)21,22,21(),43,42,41(---=--=DC EA∴⋅=>=<⋅33||||,cos DC EA DC EA DC EA 即二面角A -PB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33 解法二: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0,1,2(B ,C (0,1,0),P (0,0,1),).1,1,0(),0,0,2(),0,1,2(),1,0,0(-====CP CB AB AP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是a =(a 1,a 2,a 3), 平面PBC 的法向量是b =(b 1,b 2,b 3). 由,0,0==⋅⋅AB AP a a得⎪⎩⎪⎨⎧=+=,02,0213a a a 取a 1=1,得).0,2,1(-=a 由0,0==⋅⋅CP CB b b 得⎪⎩⎪⎨⎧=+-=,0,02321b b b 取b 3=1,得b =(0,1,1).∴⋅-=>=<⋅33||||,cos b a b a b a∵二面角A -PB -C 为锐二面角, ∴二面角A -PB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33|33| 【评述】1、求二面角的大小,可以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出垂直于棱的两个向量,转化为这两个向量的夹角;应注意两个向量的始点应在二面角的棱上.2、当用法向量的方法求二面角时,有时不易判断两个平面法向量的夹角是二面角的平面角还是其补角,但我们可以借助观察图形而得到结论,这是因为二面角是锐二面角还是钝二面角一般是明显的.例6 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A ⊥底面ABC ,PA =AB ,∠ABC =60°,∠BCA =90°,点D ,E 分别在棱PB ,PC 上,且DE ∥BC .(Ⅰ)求证:BC ⊥平面PAC ;(Ⅱ)当D 为PB 的中点时,求AD 与平面PAC 所成角的余弦值;(Ⅲ)试问在棱PC 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二面角A -DE -P 为直二面角?若存在,求出PE ∶EC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A =a ,由已知可得A (0,0,0),).,0,0(),0,23,0(),0,23,21(a P a C a a B - (Ⅰ)∵),0,0,21(),,0,0(a BC a AP ==∴,0=⋅BC AP ∴BC ⊥AP .又∠BCA =90°,∴BC ⊥AC .∴BC ⊥平面PAC .(Ⅱ)∵D 为PB 的中点,DE ∥BC ,∴E 为PC 的中点. ∴⋅-)21,43,0(),21,43,41(a a E a a a D 由(Ⅰ)知,BC ⊥平面PAC ,∴DE ⊥平面PAC , ∴∠DAE 是直线AD 与平面PAC 所成的角. ∴),21,43,0(),21,43,41(a a AE a a a AD =-= ∴,414||||cos ==∠AE AD DAE 即直线AD 与平面PAC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414 (Ⅲ)由(Ⅱ)知,DE ⊥平面PAC ,∴DE ⊥AE ,DE ⊥PE , ∴∠AEP 是二面角A -DE -P 的平面角. ∵PA ⊥底面ABC ,∴PA ⊥AC ,∠PAC =90°. ∴在棱PC 上存在一点E ,使得AE ⊥PC ,这时,∠AEP =90°,且⋅==3422AC PA EC PE 故存在点E 使得二面角A -DE -P 是直二面角,此时PE ∶EC =4∶3. 注:本题还可以不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综合法加以证明,请试一试.练习1-3一、选择题: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是BB 1的中点,则二面角E -A 1D 1-D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是( ) (A)2(B)2(C)5(D)222.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直线AD 1与平面A 1ACC 1所成角的大小是( ) (A)30°(B)45°(C)60°(D)90°3.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A 1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AB 1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31 (B)32 (C)33 (D)32 4.如图,⊥,∩=l ,A ∈,B ∈,A ,B 到l 的距离分别是a 和b ,AB 与,所成的角分别是和ϕ,AB 在,内的射影分别是m 和n ,若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ϕ,m >n (B)>ϕ,m <n (C)<ϕ,m <n(D)<ϕ,m >n二、填空题:5.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G ,H 分别为AA 1,AB ,BB 1,B 1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与GH 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6.已知正四棱柱的对角线的长为6,且对角线与底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则该正四棱柱的体积等于______.7.如图,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则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8.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BAD =90°,AD ∥BC ,==BC AB AD 21,PA ⊥底面ABCD ,PD 与底面ABCD 所成的角是30°.设AE 与CD 所成的角为,则cos=______.三、解答题:9.如图,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4,点E 在CC 1上,且C 1E =3EC .(Ⅰ)证明:A 1C ⊥平面BED ;(Ⅱ)求二面角A 1-DE -B 平面角的余弦值.10.如图,在四棱锥O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菱形,4π=∠ABC ,OA ⊥底面ABCD ,OA =2,M 为OA 的中点,N 为BC 的中点.(Ⅰ)证明:直线MN∥平面OCD;(Ⅱ)求异面直线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11.如图,已知直二面角-PQ-,A∈PQ,B∈,C∈,CA=CB,∠BAP =45°,直线CA和平面所成的角为30°.(Ⅰ)证明:BC⊥PQ;(Ⅱ)求二面角B-AC-P平面角的余弦值.习题1一、选择题:1.关于空间两条直线a、b和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a ∥b ,b ⊂,则a ∥ (B)若a ∥,b ⊂,则a ∥b (C)若a ∥,b ∥,则a ∥b(D)若a ⊥,b ⊥,则a ∥b2.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为23,底面边长为2,则该棱锥的体积为( ) (A)8(B)38 (C)6 (D)23.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则直线AB 1与侧面ACC 1A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46 (B)410 (C)22 (D)23 4.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可得这个几何 体的体积是( )(A)3cm 34000 (B)3cm 38000 (C)2000cm 3(D)4000cm 35.若三棱柱的一个侧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另外两个侧面都是有一个内角为60° 的菱形,则该棱柱的体积等于( ) (A)2(B)22(C)23(D)24二、填空题:6.已知正方体的内切球的体积是π34,则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_.7.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边长为1,AB 1与底面ABCD 成60°角,则直线AB 1和BC 1所成角的余弦值是______.8.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侧棱长均为3,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 9.连结球面上两点的线段称为球的弦.半径为4的球的两条弦AB 、CD 的长度分别等于3472、,每条弦的两端都在球面上运动,则两弦中点之间距离的最大值为______.10.已知A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C =a ,AD 是斜边BC 上的高,以AD 为折痕使∠BDC 成直角.在折起后形成的三棱锥A -BCD 中,有如下三个结论: ①直线AD ⊥平面BCD ; ②侧面ABC 是等边三角形; ③三棱锥A -BCD 的体积是.2423a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写出全部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解答题:11.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是BC 的中点,AB =AA 1.(Ⅰ)求证:AD ⊥B 1D ; (Ⅱ)求证:A 1C ∥平面A 1BD ;(Ⅲ)求二面角B -AB 1-D 平面角的余弦值.12.如图,三棱锥P-ABC中,PA⊥AB,PA⊥AC,AB⊥AC,PA=AC=2,AB=1,M 为PC的中点.(Ⅰ)求证:平面PCB⊥平面MAB;(Ⅱ)求三棱锥P-ABC的表面积.13.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90°,AB=BC=AA1=2,M、N分别是A1C1、BC1的中点.(Ⅰ)求证:BC1⊥平面A1B1C;(Ⅱ)求证:MN∥平面A1ABB1;(Ⅲ)求三棱锥M -BC 1B 1的体积.14.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SD ⊥底面ABCD ,2AD ,DC =SD=2.点M 在侧棱SC 上,∠ABM =60°.(Ⅰ)证明:M 是侧棱SC 的中点;(Ⅱ)求二面角S -AM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练习1-3一、选择题:1.B 2.A 3.B 4.D 二、填空题:5.60° 6.2 7.54 8.42三、解答题:9.以D 为坐标原点,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D -xyz .依题设,B (2,2,0),C (0,2,0),E (0,2,1),A 1(2,0,4).),0,2,2(),1,2,0(==DB DE ).4,0,2(),4,2,2(11=--=DA C A(Ⅰ)∵,0,011==⋅⋅DE C A DB C A ∴A 1C ⊥BD ,A 1C ⊥DE . 又DB ∩DE =D ,∴A 1C ⊥平面DBE .(Ⅱ)设向量n =(x ,y ,z )是平面DA 1E 的法向量,则.,1DA DE ⊥⊥n n ∴⎩⎨⎧=+=+.042,02z x z y 令y =1,得n =(4,1,-2).⋅==⋅4214||||),cos(111C A C A C A n n n ∴二面角A 1-DE -B 平面角的余弦值为⋅4214 10.作AP ⊥CD 于点P .如图,分别以AB ,AP ,AO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坐标系.则A (0,0,0),B (1,0,0),)0,22,22(),0,22,0(-D P ,O (0,0,2),M (0,0,1),⋅-)0,42,421(N (Ⅰ)⋅--=-=--=)2,22,22(),2,22,0(),1,42,421(OD OP MN 设平面O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OD OP n n即⎪⎪⎩⎪⎪⎨⎧=-+-=-.022222,0222z y x z y 取,2=z ,得).2,4,0(=n ∵,0=⋅n MN ∴MN ∥平面OCD . (Ⅱ)设AB 与MD 所成的角为,,3π,21||||||cos ),1,22,22(),0,0,1(=∴==∴--==⋅θθMD AB MD AB MD AB 即直线AB 与MD 所成角的大小为⋅3π11.(Ⅰ)证明:在平面内过点C 作CO ⊥PQ 于点O ,连结OB . ∵⊥,∩=PQ ,∴CO ⊥.又∵CA =CB ,∴OA =OB .∵∠BAO =45°,∴∠ABO =45°,∠AOB =90°,∴BO ⊥PQ ,又CO ⊥PQ , ∴PQ ⊥平面OBC ,∴PQ ⊥BC .(Ⅱ)由(Ⅰ)知,OC ⊥OA ,OC ⊥OB ,OA ⊥OB ,故以O 为原点,分别以直线OB ,OA ,OC 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CO ⊥,∴∠CAO 是CA 和平面所成的角,则∠CAO =30°.不妨设AC =2,则3=AO ,CO =1.在Rt △OAB 中,∠ABO =∠BAO =45°,∴.3==AO BO∴).1,0,0(),0,3,0(),0,0,3(),0,0,0(C A B O).1,3,0(),0,3,3(-=-=AC AB设n 1=(x ,y ,z )是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由⎪⎩⎪⎨⎧==⋅⋅,0,0AC AB n n 得⎪⎩⎪⎨⎧=+-=-,03,033z y y x 取x =1,得)3,1,1(1=n . 易知n 2=(1,0,0)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二面角B -AC -P 的平面角为,∴,55||||cos 2121==⋅⋅n n n n θ 即二面角B -AC -P 平面角的余弦值是⋅55习题1一、选择题:1.D 2.B 3.A 4.B 5.B 二、填空题: 6.324 7.438.9 9.5 10.①、②、③三、解答题:11.(Ⅰ)证明:∵ABC -A 1B 1C 1是正三棱柱,∴BB 1⊥平面ABC ,∴平面BB 1C 1C ⊥平面ABC .∵正△ABC 中,D 是BC 的中点,∴AD ⊥BC ,∴AD ⊥平面BB 1C 1C , ∴AD ⊥B 1D .(Ⅱ)解:连接A 1B ,设A 1B ∩AB 1=E ,连接DE .∵AB =AA 1, ∴ 四边形A 1ABB 1是正方形, ∴E 是A 1B 的中点,又D 是BC 的中点,∴DE ∥A 1C . ∵DE ⊂平面A 1BD ,A 1C ⊄平面A 1BD ,∴A 1C ∥平面A 1BD .(Ⅲ)解: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AA 1=1, 则⋅-)1,0,21(),0,23,0(),0,0,0(1B A D 设n 1=(p ,q ,r )是平面A 1BD 的一个法向量, 则,01=⋅AD n 且,011=⋅D B n 故.021,023=-=-r P q 取r =1,得n 1=(2,0,1). 同理,可求得平面AB 1B 的法向量是).0,1,3(2-=n 设二面角B -AB 1-D 大小为,∵,515||||cos 2121==⋅n n n n θ ∴二面角B -AB 1-D 的平面角余弦值为⋅51512.(Ⅰ)∵PA ⊥AB ,AB ⊥AC ,∴AB ⊥平面PAC ,故AB ⊥PC .∵PA =AC =2,M 为PC 的中点,∴MA ⊥PC .∴PC ⊥平面MAB , 又PC ⊂平面PCB ,∴平面PCB ⊥平面MAB . (Ⅱ)Rt △PAB 的面积1211==⋅AB PA S .Rt △PAC 的面积.2212==⋅AC PA S Rt △ABC 的面积S 3=S 1=1.∵△PAB ≌△CAB ,∵PB =CB ,∴△PCB 的面积.632221214=⨯⨯==⋅MB PC S ∴三棱锥P -ABC 的表面积为S =S 1+S 2+S 3+S 4=.64+13.(Ⅰ)∵ABC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BB 1⊥平面A 1B 1C 1,∴B 1B ⊥A 1B 1.又B 1C 1⊥A 1B 1,∴A 1B 1⊥平面BCC 1B 1,∴BC 1⊥A 1B 1. ∵BB 1=CB =2,∴BC 1⊥B 1C ,∴BC 1⊥平面A 1B 1C .(Ⅱ)连接A 1B ,由M 、N 分别为A 1C 1、BC 1的中点,得MN ∥A 1B , 又A 1B ⊂平面A 1ABB 1,MN ⊄平面A 1ABB 1,∴MN ∥平面A 1ABB 1.(Ⅲ)取C 1B 1中点H ,连结MH . ∵M 是A 1C 1的中点,∴MH ∥A 1B 1,又A 1B 1⊥平面BCC 1B 1,∴MH ⊥平面BCC 1B 1,∴MH 是三棱锥M -BC 1B 1的高, ∴三棱锥M -BC 1B 1的体积⋅=⨯⨯⨯==⋅⋅∆321421313111MH S V B BC 14.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 (2,0,0),则B (2,2,0),C (0,2,0),S (0,0,2).(Ⅰ)设)0(>=λλMC SM , 则),12,12,2(),12,12,0(λλλλλ++--=++BM M 又.60,),0,2,0( >=<-=BM BA BA 故,60cos ||||.BA BM BA BM =即,)12()12()2(14222λλλ+++-+-=+解得=1.∴M 是侧棱SC 的中点.(Ⅱ)由M (0,1,1),A (2,0,0)得AM 的中点⋅)21,21,22(G 又),1,1,2(),1,1,0(),21,23,22(-=-=-=AM MS GB ∴,,,0,0AM MS AM GB AM MS AM GB ⊥⊥∴==⋅⋅ ∴cos〉MS ,G B 〈等于二面角S -AM -B 的平面角. ,36||||),cos(-==MS GB MS GB 即二面角S -AM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36.。

(完整)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和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和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由此可知,空间任意直线由空间一点及直线的方向向量惟一确定.,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则向量及一个向量a,那么经过点A以向量用空间向量刻画空间中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b,平面α ,β 的法向量分别是,k∈R;0;0;,k∈R;k∈R;=0.用空间向量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问题:,b是两条异面直线,过空间任意一点分别是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α ,β 的法向量,则〈根据题目特点,同学们可以灵活选择运用向量方法与综合方法,从不同角度解决立.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法证明存在实数k ,使得RS k PQ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O (0,0,0),A (3,0,0),B (0,4,1(3,0,2),B 1(0,4,2),E (3,4,0).PA 1, ∴),34,0,0()2,00(32321===AA AP ⋅)同理可得:Q (0,2,2),R (3,2,0),⋅)32,4,0(2要证明面面平行,可以通过线线平行来证明,也可以证明这两个平面的法向:设正方体的棱长为4,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N (4,2,4),B (4,4,0),E (0,2,4),F (2,4,4).的中点K ,EF 的中点G ,BD 的中点O ,则O (2,2,0),K (3,1,,2,0),=(2,2,0),=(-1,1,4),=(-1,EF AK OG 本文下载后请自行对内容编辑修改删除,: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C (0,2,0),N (2,2,1).),1,0,2(),2,1,0(=CN 所成的角为θ ,则CN ,52||||cos ==⋅CN AM CN AM θ∴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52取AB 的中点P ,CC 1的中点Q ,连接B 1P ,B 1Q ,PQ ,PC .B P ∥MA ,B Q ∥NC ,所成的角.6,522=+==QC PC PQ Q空间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是不超过90°的角,因此按向量的夹角公式计算时,分子的数量积如果是负数,则应取其绝对值,使之成为正数,这样才能得到异面直线所成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利用正三棱柱的性质,适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有关点的坐标.求角时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定义找出线面角,再用向量方法计算;二是利用平面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0,a ,0),取A 1B 1的中点D ,则,连接AD ,C ⋅))2,2,0(a a D ),2,0,0(),0,,0(),0,0,231a AA a AB a ==,011=⋅AA DC 本文下载后请自行对内容编辑修改删除,PB的中点D,连接CD,作AE⊥PB于E.,PA⊥AC,2,∴CD⊥PB.DC夹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A-PB-C的大小.,0(),0,0,2(),0,-==CP CB =(a 1,a 2,a 3),(b 1,b 2,b 3).=1,得).0,2,1(-=a 得取b 3=1,得⎪⎩⎪⎨⎧=+-=,0,02321b b b 3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可得A (0,0,0),),0,23,0(),0,23,21(a C a a B -),0,0,21(),,0,0a BC a =∴BC ⊥AP .又∠BCA =90°,∴BC ⊥AC .,0PAC .的中点,DE ∥BC ,∴E 为PC 的中点.⋅)21,43,0(),21,3a a E a a ⊥平面PAC ,(B)θ >ϕ(D)θ <ϕ中,E,F,G,H分别为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6,且对角线与底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D1中,AA1=2AB,则异面直线1本文下载后请自行对内容编辑修改删除,的底面是直角梯形,∠BAD=90°,,PA⊥底面ABCD,PD所成的角为θ ,则cosθ =______.C1D1中,AA1=2AB=4,点平面角的余弦值.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OA的中点,N为BC的中点.OCD;所成角的大小.平面角的余弦值.习题1和平面α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α (B)若a ∥α (B)38000(D)4000cm 2的正方形,另外两个侧面都是有一个内角为( )(C)223本文下载后请自行对内容编辑修改删除,C11;平面角的余弦值.PA⊥AB,PA⊥AC,AB⊥AC MAB;C ;ABB 1;的体积.中,底面ABCD 为矩形,SD ⊥底面SD =2.点M 在侧棱SC 上,∠的中点;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练习1-3D .42本文下载后请自行对内容编辑修改删除,,0),E (0,2,1),A 1).4∴A 1C ⊥BD ,A 1C ,0=⊥平面DBE .是平面DA 1E 的法向量,则,得n =(4,1,-2).14,,22(),0,22,0(-D P =-=),2,22,0(OD OP n =(x ,y ,z ),则⋅OP n 本文下载后请自行对内容编辑修改删除,是CA 和平面α 所成的角,则∠,CO =1.3=AO ABO =∠BAO =45°,∴=AO BO ).1,0,0(),0,3,0(),C A ).1,3,0(-=AC 是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取x =1,得=+=-,03,033z y y x 1=n 是平面β 的一个法向量.AB 1=E ,连接DE .四边形A 1ABB 1是正方形,是BC 的中点,∴DE ∥A 平面A 1BD ,∴A 1C ∥平面⊄解: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AA 1=1,⋅-)1,0,21(),01B 是平面A 1BD 的一个法向量,,01=D B 取r =1,得n 1=(2,0,1).0=1234是直三棱柱,∴BB 1⊥平面A 1B 1C 1⊥平面BCC 1B 1,∴BC 1⊥A 1⊥B 1C ,∴BC 1⊥平面A 1B 1C 分别为A 1C 1、BC 1的中点,得MN 平面A 1ABB 1,∴MN ⊄MH .MH ∥A 1B 1,,∴MH ⊥平面BCC 1B 1,∴的体积==⋅⋅∆3111MH S V B BC A (,0,0),则B (22,),12,12,2(λλ++--=BM 故.60 >=BM |.BA BM =解得λ =,)12()1222λλ+++-的中点.,0,0)得AM 的中点22(G 本文下载后请自行对内容编辑修改删除,。

(完整版)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题型归纳

(完整版)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题型归纳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 如图,在四棱锥V-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面VAD是正三角形,平面VAD⊥底面ABCD (1)证明AB⊥平面VAD;(2)求面VAD与面VDB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2,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侧棱PA⊥底面ABCD,AB=, BC=1,PA=2,E为PD的中点.(1)求直线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2)在侧面PAB内找一点N,使NE⊥平面PAC,并求出N点到AB和AP的距离.(易错点,建系后,关于N点的坐标的设法,也是自己的弱项)3. 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D=AA 1=1,AB=2,点E 在棱AB 上移动.(1)证明:D 1E ⊥A 1D ;(2)当E 为AB 的中点时,求点A 到面ECD 1的距离;(3)AE 等于何值时,二面角D 1―EC ―D 的大小为(易错点:在找平面DEC 的法向量的时候,本来法向量就己经存在了,就不必要再去找,但是我认为去找应该没有错吧,但法向量找出来了,和那个己经存在的法向量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计算结果很得杂,到底问题出在哪里?)4. 如图,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AB ∥CD ,AB =2DC =2,E 为BD 1的中点,F 为AB 的中点,∠DAB =60°.(1)求证:EF ∥平面ADD 1A 1;(2)若221BB ,求A 1F 与平面DEF 所成角的正弦值.N:5题到11题都是运用基底思想解题5.空间四边形ABCD中,AB=BC=CD,AB⊥BC,BC⊥CD,AB与CD成60度角,求AD与BC所成角的大小。

6.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1AB=45°, ∠A1AC=60°,求二面角B-AA1-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7.如图,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A,B两点,直线AC,BD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且都垂直于AB,已知AB=4,AC=6,BD=8,求CD的长8.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中,OB=0C, ∠AOB=∠AOC=Θ,求证OA⊥BC。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题型全归纳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题型全归纳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题型全归纳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 一个三棱柱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垂直于底面,它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下(单位cm),则该三棱柱的表面积为()正视图:是一个矩形,长为2,高为√(3);侧视图:是一个矩形,长为2,高为1;俯视图:是一个正三角形,边长为2。

解析: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a = 2,底面积S_{底}=(√(3))/(4)a^2=(√(3))/(4)×2^2=√(3)。

侧棱长h = 1,三个侧面的面积S_{侧}=3×2×1 = 6。

所以表面积S=2S_{底}+S_{侧}=2√(3)+6。

2. 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正视图:是一个梯形,上底为1,下底为2,高为2;侧视图:是一个矩形,长为2,宽为1;俯视图:是一个矩形,长为2,宽为1。

解析: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台。

上底面积S_{1}=1×1 = 1,下底面积S_{2}=2×2=4,高h = 2。

根据四棱台体积公式V=(1)/(3)h(S_{1}+S_{2}+√(S_{1)S_{2}})=(1)/(3)×2×(1 + 4+√(1×4))=(14)/(3)二、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3. 已知球的直径SC = 4,A,B是该球球面上的两点,AB=√(3),∠ ASC=∠BSC = 30^∘,则棱锥S - ABC的体积为()解析:设球心为O,因为SC是球的直径,∠ ASC=∠ BSC = 30^∘所以SA=SB = 2√(3),AO = BO=√(3)又AB=√(3),所以 AOB是等边三角形,S_{ AOB}=(√(3))/(4)×(√(3))^2=(3√(3))/(4)V_{S - ABC}=V_{S - AOB}+V_{C - AOB}=(1)/(3)× S_{ AOB}×(SO + CO)=(1)/(3)×(3√(3))/(4)×2=√(3)4. 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正视图:是一个正方形,右上角缺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侧视图:是一个正方形,右上角缺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正方形,右上角缺了一个小正方形。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知识要点。

1. 空间向量的概念: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1)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2)向量具有平移不变性 2. 空间向量的运算。

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如下(如图)。

OB OA AB a b =+=+;BA OA OB a b =-=-;()OP a R λλ=∈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⑵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⑶数乘分配律:b a b aλλλ+=+)(运算法则: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六面体法则 3. 共线向量。

(1)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那么这些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平行于b ,记作b a //。

(2)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 ),a //b 存在实数λ,使a=λb 。

(3)三点共线:A 、B 、C 三点共线<=>λ=<=>)1(=++=y x y x 其中 (4)与a共线的单位向量为±4. 共面向量(1)定义:一般地,能平移到同一平面内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p 与向量,a b 共面的条件是存在实数,x y 使p xa yb =+。

(3)四点共面:若A 、B 、C 、P 四点共面<=>y x AP += <=>)1(=++++=z y x z y x OP 其中5.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p xa yb zc =++。

若三向量,,a b c 不共面,我们把{,,}a b c 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a b c 叫做基向量,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完整版)空间向量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

(完整版)空间向量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知识要点。

1. 空间向量的概念: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1)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2)向量具有平移不变性2. 空间向量的运算。

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如下(如图)。

OB OA AB a 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v r ;BA OA OB a 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r ;()OP a R λλ=∈u u u r r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 ϖϖϖρ+=+⑵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 ϖϖϖϖρϖ++=++⑶数乘分配律:b a b a ϖϖϖϖλλλ+=+)(运算法则: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六面体法则 3. 共线向量。

(1)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那么这些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 ρ平行于b ρ,记作b a ρϖ//。

(2)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ρ、b ρ(b ρ≠0ρ),a ρ//b ρ存在实数λ,使a ρ=λb ρ。

(3)三点共线:A 、B 、C 三点共线<=>λ=<=>)1(=++=y x OB y OA x OC 其中(4)与a 共线的单位向量为a ±4. 共面向量(1)定义:一般地,能平移到同一平面内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r r 不共线,p r与向量,a b r r 共面的条件是存在实数,x y 使p xa yb =+r r r。

(3)四点共面:若A 、B 、C 、P 四点共面<=>AC y AB x AP +=<=>)1(=++++=z y x OC z OB y OA x OP其中5.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r r r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r ,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p xa yb zc =++r r r r。

(完整版)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知识点大全、经典高考题带解析、练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知识点大全、经典高考题带解析、练习题带答案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莎【考纲说明】1能够利用共线向量、共面向量、空间向量基本定理证明共线、共面、平行及垂直问题;2•会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夹角公式等解决平行、垂直、长度、角、距离等问题;3.培养用向量的相关知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梳理】一、空间向量的运算1、向量的几何运算(1)向量的数量积:已知向量,贝U 叫做的数量积,记作,即空间向量数量积的性质:①;②;③•r r r r r r(2)向量共线定理:向量a a 0与b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个实数,使b a .2、向量的坐标运算(1)若,,则.一个向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等于表示这个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的坐标减去起点的坐标。

(2)若,,则;(3)夹角公式:(4)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贝U二、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2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对于平行问题,一般是利甲线向量和共面向量定理进行证明.二3•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对于垂直问题,一般是利用进行证明;4•利用空间向量求角度(1)线线角的求法:设直线AB、CD对应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b,则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为(2)线面角的求法:设n是平面的法向量,是直线的方向向量,则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线线角的范围[0°,900])(3)二面角的求法:设n i,n2分别是二面角其补角的大小(如图)的两个面,的法向量,则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或5•利用空间向量求距离(1)平面的法向量的求法:设n=(x,y,z),利用n与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a, b垂直,其数量积为零,列出两个三元一组解,即得到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如图) 。

次方程,联立后取其(2)利用法向量求空间距离(a) 点A到平面的距离:(b) 直线与平面之间的距离:(c) 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其中,是平面的法向量。

,其中,是平面的法向量。

,其中,是平面的法向量。

【经典例题】【例1】(2010全国卷1理)正方体ABCD-AB i C i D i 中,B B i 与平面AC D i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解析】D【例2】(20i0全国卷2文)已知三棱锥SA =3,那么直线AB 与平面S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BC 为边长等于2的等边三角形,SA 垂直于底面)(20i2重庆)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 i B i C i 中,AB=4 , AC=BC=3 , D 为AB 的中点。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经典题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经典题型

例题1. 已知,,A B C 三点不共线,对平面外任一点,满足条件122555OP OA OB OC =++,试判断:点P 与,,A B C 是否一定共面?分析:要判断点P 与,,A B C 是否一定共面,即是要判断是否存在有序实数对,x y ,使AP x AB y AC =+ 或对空间任一点O ,有OP OA xAB y AC =++。

解:由题意:522OP OA OB OC =++,∴()2()2()OP OA OB OP OC OP -=-+- ,∴22AP PB PC =+ ,即22PA PB PC =-- ,所以,点P 与,,A B C 共面.点评:在用共面向量定理及其推论的充要条件进行向量共面判断的时候,首先要选择恰当的充要条件形式,然后对照形式将已知条件进行转化运算.例题2. 如图,已知矩形ABCD 和矩形AD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点M ,N 分别在对角线BD ,AE 上,且13BM BD =,13AN AE =.求证://MN 平面CDE . 分析:要证明//MN 平面CDE ,只要证明向量NM可以用平面CDE 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DE 和DC线性表示.证明:如图,因为M 在BD 上,且13BM BD =,所以111333MB DB DA AB ==+ .同理1133AN AD DE =+ ,又CD BA AB ==- ,所以MN MB BA AN =++1111()()3333DA AB BA AD DE =++++ 2133BA DE =+2133CD DE =+ .又CD 与DE 不共线,根据共面向量定理,可知MN ,CD ,DE共面.由于MN 不在平面CDE 内,所以//MN 平面CDE .点评: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考点二 证明空间线面平行与垂直例题3. 如图, 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3,BC =4,AA 1=4,点D 是AB 的中点, (I )求证:AC ⊥BC 1; (II )求证:AC 1//平面CDB 1;分析:(1)证明线线垂直方法有两类:一是通过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证明,二是通过线面垂直来证明线线垂直;(2)证明线转化转化面平行也有两类:一是通过线线平行得到线面平行,二是通过面面平行得到线面平行. 解法一:(I )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底面三边长AC =3,BC =4AB =5,∴ AC ⊥BC ,且BC 1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为BC ,∴ AC ⊥BC 1;(II )设CB 1与C 1B 的交点为E ,连结DE ,∵ D 是AB 的中点,E 是BC 1的中点,∴ DE//AC 1,∵ DE ⊂平面C D B 1,AC 1⊄平面C D B 1,∴ AC 1//平面C D B 1;解法二:∵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底面三边长AC =3,BC =4,AB =5,∴AC 、BC 、C 1C 两两垂直,如图,以C 为坐标原点,直线CA 、CB 、C 1C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0,0,0),A (3,0,0),C 1(0,0,4),B(0,4,0),B 1(0,4,4),D (23,2,0)(1)∵AC =(-3,0,0),1BC =(0,-4,0),∴AC •1BC =0,∴AC ⊥BC 1. (2)设CB 1与C 1B 的交战为E ,则E (0,2,2).∵DE =(-23,0,2),1AC =(-3,0,4),∴121AC =,∴DE ∥AC 1. 点评:平行问题的转化:面面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主要依据是有关定义及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例题 4. (北京市东城区2007年综合练习)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N BC M BD O D C B A ABCD 为的中点为的中点为中,,,11111-的中点,P 为BB 1的中点. (I )求证:C B BD 11⊥; (II )求证MNP BD 平面⊥1;(III )求异面直线M C O B 11与所成角的大小.分析:本小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二面角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解法一:(I )连结BC 1 由正方体的性质得BC 1是BD 1在平面BCC 1B 1内的射影11BC C B ⊥且,所以C B BD 11⊥ (II)又M PM MN = ,.1MNP BD 平面⊥∴(III )延长OQ Q B BM BQ Q CB ,,,1连结使到=.//.,//111111M C Q B B C QM B C QM ∴=且则.111所成的角与是异面直线M C O B Q OB ∠∴由于正方体的棱长为2,1515532)6()5()3(cos .6,,5,322212121122111=⨯⨯-+==+==+==Q OB Q O OO OQ O ABCD BQ B B Q B O B 可求得的中点为设底面则即异面直线M C O B 11与所成角的大小为arccos 1515. 解法二:(I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B (2,2,0),C (0,2,0) B 1(2,2,2),D 1(0,0,2).),2,0,2(),2,2,2(11--=--=D B BD………………3分B BDC B BD 1111.0404⊥=-+=⋅C B BD 11⊥∴(II ))0,1,2(),1,2,2(),0,2,1(N P M ,,0022,0202),0,1,1(),1,0,1(11=++-=⋅=++-=⋅-==MN BD MP BD MN MP,.,11M PM MN MP BD MN BD =⊥⊥∴ 又MNP BD 平面⊥∴1.(III )θ所成的角为与设异面直线M C O B C O 111),2,2,0(),1,1,1(, ).2,0,1(),1,1,1(11-=---=M C O B 则.1)2()1(0)1(1111=-⨯-+⨯-+⨯-=⋅M C O B.515531cos 1111=⨯==∴θ即异面直线M C O B 11与所成角的大小为arccso.515点评:证明线面垂直只需证此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即可.这些从本题证法中都能十分明显地体现出来考点三 求空间图形中的角与距离根据定义找出或作出所求的角与距离,然后通过解三角形等方法求值,注意“作、证、算”的有机统一.解题时注意各种角的范围: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θ≤90°,其方法是平移法和补形法;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0°≤θ≤90°,其解法是作垂线、找射影;二面角0°≤θ≤180°,其方法是:①定义法;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③垂面法 另也可借助空间向量求这三种角的大小.例题5. (河南省开封市200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1,AD=DC=3.(1)求直线A 1C 与D 1C 1所成角的正切值; (2)在线段A 1C 上有一点Q ,且C 1Q =31C 1A 1,求平面QDC 与平面A 1DC 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分析:求线面角关键是作垂线,找射影,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采用平移法 求二面角的大小也可应用面积射影法,向量法办解法一:(I ),//11CD D C CD A 1∠∴为异面直线A 1C 与D 1C 1所成的角连A 1D ,在Rt △A 1DC 中,CD =3,A 1D =2,.332tan 1=∠∴CD A (II )过Q 作EF (在平面A 1C 1内)使EF//A 1B 1, CD EF //∴连B 1C 、CF 、DF ,(面EFCD 即平面QDC ;面A 1B 1CD 即平面A 1DC ),,,111CF DC C B DC B BCC DC ⊥⊥∴⊥面 CF B 1∠∴即为二面角A 1—DC —Q 的平面角.QF C A C Q C 1111,31∆= ~21,11111==∴∆QA Q C E A F C QE A .11122111112,,cos 2C F B F B C CF CB CF B F B CF B CF CB CF ∴=====+-∆∠==⋅又在中301=∠∴CF B ,即所求二面角大小为30°解法二:(I )同解法一(I )(II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平面设平面则QCD CD A Q A C Q C C A C D ,),1,332,33(,31).1,3,0(),1,0,3(),0,3,0(),0,0,0(111111∴=.33,1.033,00,0).3,0,1(.3,103,00,0),,(),,,(222222211111111122221111-=∴=⎪⎩⎪⎨⎧=+=⇒⎪⎩⎪⎨⎧=⋅=⋅-=∴-=∴=⎩⎨⎧=+=⇒⎪⎩⎪⎨⎧=⋅=⋅==z x z x y n n n z x z x y DA n DC n z y x n z y x n 令由令由)33,0,1(2-=∴n.6,,2332211||||,cos 21212121π>=∴<=⨯+=⋅>=<∴n n n n n n即平面QDC 与平面A 1DC 所成锐二面角为6π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及二面角的一般求法,综合性较强 用平移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利用三垂线定理求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常用的方法.例题6. (福建省福州三中200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都是2,D 是棱AC 的中点,E 是棱1CC 的中点,AE 交1A D 于点.H(1)求证:1AE A BD ⊥平面;(2)求二面角1D BA A --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3)求点1B 到平面1A BD 的距离。

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单元速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归纳+题型突破)(解析版)

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单元速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归纳+题型突破)(解析版)

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归纳+题型突破)1.能够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运算、背景和作用;2.能够依托空间向量建立空间图形及图形关系的想象力;3.能够掌握空间向量基本定理,体会其作用,并能简单应用;4.能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用向量解决一类问题的思路.一、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1、概念: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空间向量,空间向量的大小叫做空间向量的长度或模;如空间中的位移速度、力等.2、几类特殊的空间向量名称定义及表示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为0单位向量模为1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相反向量与向量a 长度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向量,称为a 的相反向量,记为a- 共线向量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的向量共面向量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向量二、空间向量的有关定理1、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0)a b b ≠ ,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a b λ=.(1)共线向量定理推论:如果l 为经过点A 平行于已知非零向量a的直线,那么对于空间任一点O ,点P 在直线l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 ,使OP OA ta =+ ①,若在l 上取AB a = ,则①可以化作:OP OA t AB=+(2)拓展(高频考点):对于直线外任意点O ,空间中三点,,P A B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OP OA AB λμ=+,其中1λμ+=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那么向量p 与向量,a b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 y ,使p xa yb=+ (1)空间共面向量的表示如图空间一点P 位于平面ABC 内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x y ,使AP xAB yAC =+.或者等价于:对空间任意一点O ,空间一点P 位于平面ABC 内(,,,P A B C 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x y ,使OP OA xAB y AC =++,该式称为空间平面ABC 的向量表示式,由此可知,空间中任意平面由空间一点及两个不共线向量唯一确定.(2)拓展对于空间任意一点O ,四点,,,P C A B 共面(其中,,C A B 不共线)的充要条件是OP xOC yOA zOB =++(其中1x y z ++=).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向量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意向量,p 存在有序实数组{},,,x y z 使得.p xa yb zc =++三、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空间两个向量的夹角(1)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在空间任取一点O ,作 OA a = ,OB b =,则么AOB ∠叫做向量,a b的夹角,记,a b <>.(2)范围:[],0,a b π<>∈r r.特别地,(1)如果,2a b π<>= ,那么向量,a b 互相垂直,记作a b ⊥ .(2)由概念知两个非零向量才有夹角,当两非零向量同向时,夹角为0;反向时,夹角为π,故a,b 0<>=(或a,b π<>= )//a b ⇔ (,a b为非零向量).(3)零向量与其他向量之间不定义夹角,并约定0 与任何向量a都是共线的,即0a .两非零向量的夹角是唯一确定的.(3)拓展(异面直线所成角与向量夹角联系与区别)若两个向量,a b所在直线为异面直线,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θ,(1)向量夹角的范围是0<<,a b ><π,异面直线的夹角θ的范围是0<θ<2π,(2)当两向量的夹角为锐角时,,a b θ=<>;当两向量的夹角为2π时,两异面直线垂直;当两向量的夹角为钝角时,,a b θπ=-<>.2、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则||||cos ,a b a b <> 叫做a ,b 的数量积,记作a b ⋅;即||||cos ,a b a b a b ⋅=<>.规定:零向量与任何向量的数量积都为0.3、向量a的投影3.1.如图(1),在空间,向量a 向向量b投影,由于它们是自由向量,因此可以先将它们平移到同一个平面α内,进而利用平面上向量的投影,得到与向量b 共线的向量c ,||cos ,||bc a a b b =<>向量c 称为向量a 在向量b 上的投影向量.类似地,可以将向量a向直线l 投影(如图(2)).3.2.如图(3),向量a 向平面β投影,就是分别由向量a的起点A 和终点B 作平面β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 ',B ',得到A B '' ,向量A B '' 称为向量a 在平面β上的投影向量.这时,向量a ,A B ''的夹角就是向量a 所在直线与平面β所成的角.4、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向量a ,b 的数量积等于a 的长度||a 与b 在a方向上的投影||cos ,b a b <> 的乘积或等于b的长度||b 与a 在b方向上的投影||cos ,a a b <> 的乘积.5、数量积的运算:(1)()()a b a b λλ⋅=⋅,R λ∈.(2)a b b a ⋅=⋅(交换律).(3)()a b c a b a c ⋅+=⋅+⋅(分配律).四、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应用设123(,,)a a a a = ,123(,,)b b b b =,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如下表所示:数量积a b a b a b a b ⋅=112233++共线(平行)(0)a b b ≠ ()112233a b a b a b R a bλλλλλ=⎧⎪⇔=⇔=∈⎨⎪=⎩ 垂直a b ⊥⇔11223300a b a b a b a b ⋅=⇔++= (,a b 均为非零向量)模22222||||a a a a a a ===++123,即222||a a a a =++123 夹角cos ,a b <>=112233222222123123a b |a ||b |a b a b a b a a a b b b ++⋅=++++五、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1、直线的方向向量如图①,a 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在直线l 上取AB a =,设P 是直线l 上的任意一点,则点P 在直线l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 ,使得AP ta = ,即AP t AB=2、平面法向量的概念如图,若直线l α⊥,取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我们称a 为平面α的法向量;过点A 且以a为法向量的平面完全确定,可以表示为集合{|0}P a AP ⋅=.3、平面的法向量的求法求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时,通常采用待定系数法,其一般步骤如下:设向量: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x y z =选向量:选取两不共线向量,AB AC列方程组:由00n AB n AC ⎧⋅=⎪⎨⋅=⎪⎩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解方程组0n AB n AC ⎧⋅=⎪⎨⋅=⎪⎩赋非零值:取其中一个为非零值(常取±1)得结论:得到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六、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七、向量法求空间角1、异面直线所成角设异面直线1l 和2l 所成角为θ,其方向向量分别为u ,v;则异面直线所成角向量求法:①cos ,||||u vu v u v ⋅<>=;②cos |cos ,|u v θ=<> 2、直线和平面所成角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①cos ,||||a na n a n ⋅<>=;②sin |cos ,|a n θ=<> .3、平面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1)如图①,AB ,CD 是二面角l αβ--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AB CD θ=<>.(2)如图②③,1n ,2n分别是二面角l α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①121212cos ,||||n n n n n n ⋅<>=;②12cos cos ,n n θ=±<>若二面角为锐二面角(取正),则12cos |cos ,|n n θ=<>;若二面角为顿二面角(取负),则12cos |cos ,|n n θ=-<>;(特别说明,有些题目会提醒求锐二面角;有些题目没有明显提示,需考生自己看图判定为锐二面角还是钝二面角.)八、向量法求距离(2)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求两条平行直线l ,m 之间的距离,直线m 的距离.(3)求点面距,(4)线面距、面面距均可转化为点面距离,用求点面距的方法进行求解直线a与平面α之间的距离:两平行平面,αβ之间的距离:d题型一空间关系的证明BM平面ADEF;(1)求证://(2)求证:BC⊥平面BDE.【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通过中位线得到线线平行,利用判定定理可证或利用法向量证明线面平行;(2)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得到线面垂直,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可证或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可证.【详解】(1)解法一:证明:取DE 中点N ,连结AN ,MN ,由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可得//MN CD 且12MN CD =,又因为//AB CD 且12AB CD =,所以//MN AB 且MN AB =,所以ABMN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M AN ,又AN ⊂平面ADEF ,BM ⊄平面ADEF ,所以//BM 平面ADEF .解法二:证明:因为平面ADEF ⊥平面ABCD ,平面ADEF 平面ABCD AD =,DE AD ⊥,所以DE ⊥平面ABCD ,又DC ⊂平面ABCD ,所以DE DC ⊥.如图,以D 为原点,以DA,DC ,DE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2,2,00,4,00,0,00,0,20,2,1B C D E M ,,,,.因为(2,0,1)BM =-,易知(0,1,0)n =' 为平面ADEF 的一个法向量.因此0BM n '⋅=,所以BM n '⊥ .又BM ⊄平面ADEF ,所以//BM 平面ADEF .(2)解法一:证明:因为BD =,BC =4CD =,所以222BD BC CD +=,所以BD BC ⊥.因为平面ADEF ⊥平面ABCD ,平面ADEF 平面ABCD AD =,DE AD ⊥,所以DE ⊥平面ABCD ,又BC ⊂平面ABCD ,所以DE BC ⊥.又BD DE D ⋂=,,BD DE ⊂平面BDE ,所以BC ⊥平面BDE .解法二:由(1)可得(2,2,0)DB = ,(0,0,2)DE = ,(2,2,0)BC =-.设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n x y z = ,则22020n DB x y n DE z ⎧⋅=+=⎪⎨⋅==⎪⎩,取1x =,得10y z =-=,,所以(1,1,0)=-n 是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因此2BC n =-,所以BC ⊥平面BDE .反思总结证明平行、垂直关系的方法可以运用传统方法也可以运用空间向量。

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方法归纳

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方法归纳

1.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C 1C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面ABC ⊥平面AA 1C 1C ,AB =3,BC =5.(1)求证:AA 1⊥平面ABC ;(2)求二面角A 1­BC 1­B 1的余弦值;(3)证明:在线段BC 1上存在点D ,使得AD ⊥A 1B ,并求BD BC 1的值.解:(1)证明:因为四边形AA 1C 1C 为正方形,所以AA 1⊥AC .因为平面ABC ⊥平面AA 1C 1C ,且AA 1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AC ,所以AA 1⊥平面ABC .(2)由(1)知AA 1⊥AC ,AA 1⊥AB .由题知AB =3,BC =5,AC =4,所以AB ⊥AC .如图,以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B (0,3,0),A 1(0,0,4),B 1(0,3,4),C 1(4,0,4),1A B =(0,3,-4),11A C =(4,0,0).设平面A 1BC 1的法向量为n =(x ,y ,z ),n ·B =0,n ·11A C =0.3y -4z =0,4x =0.令z =3,则x =0,y =4,所以n =(0,4,3).同理可得,平面B 1BC 1的一个法向量为m =(3,4,0).所以cos 〈n ,m 〉=n ·m |n ||m |=1625.由题知二面角A 1­BC 1­B 1为锐角,所以二面角A 1­BC 1­B 1的余弦值为1625.(3)证明:设D (x ,y ,z )是直线BC 1上一点,且BD =λ1BC .所以(x ,y -3,z )=λ(4,-3,4).解得x =4λ,y =3-3λ,z =4λ.所以AD =(4λ,3-3λ,4λ).由AD ·1A B =0,即9-25λ=0,解得λ=925.因为925∈[0,1],所以在线段BC 1上存在点D ,使得AD ⊥A 1B .此时,BD BC 1=λ=925.2.如图(1),四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DB =2,DC =1,BC =5,AB =AD =2.将图(1)沿直线BD 折起,使得二面角A ­BD ­C 为60°,如图(2).(1)求证:AE ⊥平面BDC ;(2)求直线AC 与平面ABD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1)证明:取BD 的中点F ,连接EF ,AF ,则AF =1,EF =12,∠AFE =60°.由余弦定理知AE =12+122-2×1×12cos 60°32.∵AE 2+EF 2=AF 2,∴AE ⊥EF .∵AB =AD ,F 为BD 中点.∴BD ⊥AF .又BD =2,DC =1,BC =5,∴BD 2+DC 2=BC 2,即BD ⊥CD .又E 为BC 中点,EF ∥CD ,∴BD ⊥EF .又EF ∩AF =F ,∴BD ⊥平面AEF .又BD ⊥AE ,∵BD ∩EF =F ,∴AE ⊥平面BDC .(2)以E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32C -1,12,01,-12,0,D -1,-12,0DB =(2,0,0),DA 1,12,32AC =-1,12,-32.设平面A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n ·DB =0n ·DA =02x =0,x +12y +32z =0,取z =3,则y =-3,又∵n =(0,-3,3).∴cos 〈n ,AC 〉=n ·|n ||AC |=-64.故直线AC 与平面AB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4.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AD ⊥底面ABCD ,侧棱PA =PD =2,PA⊥PD ,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其中BC ∥AD ,AB ⊥AD ,AB =BC =1,O 为AD 中点.(1)求直线PB 与平面POC 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B 点到平面PCD 的距离;解:(1)在△PAD 中,PA =PD ,O 为AD 中点,所以PO ⊥AD .又侧面PAD ⊥底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PO ⊂平面P AD ,所以PO ⊥平面ABCD .又在直角梯形ABCD 中,连接OC ,易得OC ⊥AD ,所以以O 为坐标原点,OC ,OD ,O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 (0,0,1),A (0,-1,0),B (1,-1,0),C (1,0,0),D (0,1,0),∴PB =(1,-1,-1),易证OA ⊥平面POC ,∴OA =(0,-1,0)是平面POC 的法向量,cos 〈PB ,OA 〉=·|PB ||OA |=33.∴直线PB 与平面PO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63.(2)PD =(0,1,-1),CP =(-1,0,1).设平面PDC 的一个法向量为u =(x ,y ,z ),u ·CP =-x +z =0,u ·PD =y -z =0,取z =1,得u =(1,1,1).∴B 点到平面PCD 的距离为d =|BP ·u ||u |=33.4、.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2,BD =23,E 是PB 上任意一点.(1)求证:AC ⊥DE ;(2)已知二面角A ­PB ­D 的余弦值为155,若E 为PB 的中点,求EC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1)证明:∵PD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PD ⊥AC ,∵四边形ABCD 是菱形,∴BD ⊥AC ,又BD ∩PD =D ,∴AC ⊥平面PBD ,∵DE ⊂平面PBD ,∴AC ⊥DE .(2)在△PDB 中,EO ∥PD ,∴EO ⊥平面ABCD ,分别以OA ,OB ,OE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D =t ,则A (1,0,0),B (0,3,0),C (-1,0,0)E0,0,t 2P (0,-3,t ),AB =(-1,3,0),AP =(-1,-3,t ).由(1)知,平面PB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0,0),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 2=(x ,y ,z ),则n 2·AB =0,n 2·AP =0-x +3y =0,-x -3y +tz =0,令y =1,得n 2=31,23t ∵二面角A ­PB ­D 的余弦值为155,则|cos 〈n 1,n 2〉|=155,即34+12t 2=155,解得t =23或t =-23(舍去),∴P (0,-3,23).设EC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为θ,∵EC =(-1,0,-3),n 2=(3,1,1),则sin θ=|cos 〈EC ,n 2〉|=232×5=155,∴EC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55.。

专题1.9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全章十大压轴题型归纳(拔尖篇)(原卷版)

专题1.9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全章十大压轴题型归纳(拔尖篇)(原卷版)

= 0,,1,)/;¨mu8*
-1 =

1
A2
223-24
2
1
B5
3
D3
1
1
·!"©ª·?@AB'(、、、.kl,cd*E)/-< = 3 + 2 +
-0、、、)/d*-1f t EJG
A4
2
C3
1
1
B−8
C6

3
D−4
323-24 [·_`«>·?@AB67-;U*.}E89:*+−1111,-,
ST;C1,1
11Βιβλιοθήκη -<1 = 31, = 31-<∠1 = ∠1 = ∠ = 60∘.
(1)Iw
,,1,d*K
1
(2)¬ .­J®-1 ⊥ 1K
(1)0//-< ⋅ = 28-IEÇÈK
(2)0 ⊥ -< > 0, > 0-IE¹»J
423-24 [·_`M·?@AB'(kl,o/(2,0,−2)-(1,−1,−2)-(3,0,−4)-Ã = =
(1)0|| = 6-<∥-IabK
A 42
3
B 3
C 22

6
D 6
323-24 m[·ÎÏ·?@AB;CD. 2 EFR+—1111,-E-F-M-N ST.
-1-1-11,/
(1)Iw
//8*11K
(2)InË8*1EÌÍ
423-24 [·Å·?@AB67-FR+−1111ECD. 2-M GC AB E,/-P GC
11
E/.
(1)In DB1 8*1EF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 如图,在四棱锥V-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面VAD是正三角形,平面VAD⊥底面ABCD (1)证明AB⊥平面VAD;
(2)求面VAD与面VDB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2,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侧棱PA⊥底面ABCD,AB=, BC=1,PA=2,E为PD的中点.
(1)求直线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
(2)在侧面PAB内找一点N,使NE⊥平面PAC,并求出N点到AB和AP的距离.(易错点,建系后,关于N点的坐标的设法,也是自己的弱项)
3. 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D=AA 1=1,AB=2,点E 在棱AB 上移动.
(1)证明:D 1E ⊥A 1D ;
(2)当E 为AB 的中点时,求点A 到面ECD 1的距离;
(3)AE 等于何值时,二面角
D 1―EC ―D 的大小为(易错点:在找平面DEC 的法向量的时候,本来法向量就己经存在了,就不必要再去找,但是我认为去找应该没有错吧,但法向量找出来了
,和那个己经存在的法向量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计算结果很得杂,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 4.如图,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AB ∥CD ,AB =2DC =2,E 为BD 1的中点,F 为AB 的中点,∠DAB =60°.
(1)求证:EF ∥平面ADD 1A 1;
(2)若2
21BB ,求A 1F 与平面DEF 所成角的正弦值.
N:5题到11题都是运用基底思想解题
5.空间四边形ABCD中,AB=BC=CD,AB⊥BC,BC⊥CD,AB与CD成60度角,求AD与BC所成角的大小。

6.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1AB=45°, ∠A1AC=60°,求二面角B-AA1-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7.如图,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A,B两点,直线AC,BD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
且都垂直于AB,已知AB=4,AC=6,BD=8,求CD的长
8.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中,OB=0C, ∠AOB=∠AOC=Θ,求证OA⊥BC。

9.如图,空间四边形OABC各边以及AC,BO的长都是1,点D,E分别是边OA,BC的中点,连接DE。

(1)计算DE的长;
(2)求点O到平面ABC的距离。

10.如图,线段AB在平面⊥α,线段AC⊥α,线段BD⊥AB,且AB=7,AC=BD=24,CD=25,求线段BD与平面α所成的角。

11.如图,平行六面体ABCD-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侧棱AA′的长为b,且∠A′AB=∠A′AD=120°,求(1)AC′的长;(2)直线BD′与AC夹角的余弦值。

N:12题到14题为建系问题
12.已知△ABC和△DBC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AB=BC=BD,∠CBA=∠DBC=120°,求
(1)直线AD与平面BCD所成角的大小;
(2)直线AD与直线BC所成角的大小;
(3)二面角A-BD-C的余弦值.
13.在如图的试验装置中,正方形框架的边长都是1,且平面ABCD与平面ABEF互相垂直.活动弹子M,N分别在正方形对角线AC和BF上移动,且CM和BN的长度保持相等,记CM=BM=a(0<a<√2).
(1)求MN的长;(2)a为何值时,MN的长最小;(3)当MN的长最小时,求面MNA与面MNB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14.如图,把正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成直二面角,点E,F分别为AD,BC的中点,点O 是原正方形ABCD的中心,求折纸后的∠EOF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