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9、大海睡了
大海睡了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PPT
![大海睡了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e83958469eae009591bec57.png)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大海睡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hǎi shuì jiào
nào
大 海 睡 觉 不闹
bào zhe
yuè
bēi zhe
抱 着 明 月 背着
nà li
那么
shēn yè
深夜里
大海 睡觉 不闹 抱着 明月 背着
那么 深夜里
10、大海睡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大海睡了》课文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大海睡了》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7fbab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f.png)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大海睡了》课文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教材简析:《大海睡了》是一首优美的小诗,描述了风平浪静、明月高悬的夜晚大海的美丽景象,表现了大海的温柔和可爱。
诗文虽短小,字里行间却充满童趣,充满美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大海睡了》课文教案教学设想:《大海睡了》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一首诗歌。
全诗共8行两句话,用亲切自然、极富儿童气息和想像力的语言,描绘了风平浪静、明月高悬的夜晚大海的美丽景象。
课文还配有一幅插图,再现了诗句描绘的优美意境,可供学生观察,帮助理解课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一、诗歌不长,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流畅生动,读来琅琅上口。
学生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说明他们对词句的意思已基本理解,思想情操受到了感染和熏陶。
另外,朗读既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理解内容的一种手段。
既然理解力要靠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既然朗读又是理解内容的有效方法,就要动用指导朗读的方法来理解课文。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无需进行过多的讲解,而应给学生留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读自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所描绘的大海夜景,一个读字应该贯穿始终。
但强调读,不等于盲目地多读,什么时候读,是读一段还是读几句?采取什么形式读,读出什么样的语气?都要从教学目标出发,以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可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几遍,达到读正确、读通顺,再通过教师的指点,让学生读出停顿,从而读流畅整首诗。
接着,通过指导看图,让学生在学会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同时感受大海夜晚的宁静和美丽,然后通过读书把这一份感受表达出来。
在想像中指导朗读,理解字词,在朗读中对照画面,体会诗境。
最后做到熟读成诵。
二、语文学习不等于学习课文,因此,对课文的教学也不应仅仅局限在课文本身,要尽可能地拓宽开去,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本首诗描绘了大海睡了的美,那么,大海醒了的景象该怎样用诗的语言来表达呢?学生对此定然会很感兴趣。
《大海睡了》教学设计
![《大海睡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f6748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e.png)
《大海睡了》教学设计《大海睡了》教学设计1一、教材简介:《大海睡了》是语文苏教版第一册中的一首诗歌。
全诗共8行两句话,用亲切自然、极富儿童气息和想像力的语言,描绘了风平浪静、明月高悬的夜晚大海的美丽景象。
二、预设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晚上大海的美丽景象,风平浪静、明月高悬。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进行读词训练,培养语感,并能正确书写“她、抱和背”这三个字。
【能力目标】通过观看白天和晚上大海景象的画面,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美景,入情入境地体会深夜大海静谧而又美妙的景象,引导他们去热爱生活中见识过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深夜时大海那静谧而又美丽的景象。
尤其对“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这两行诗句的理解。
四、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读诗歌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因此,我决定采用情境教学法,借助课件,用画面体现情感,用音乐渲染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般的真切体验,达到景与情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获得思想启迪。
在教学中,我充分联系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从而提高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设计思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多种手段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以调动学生已有经验,让音响成为学生驰骋想象的载体;让图片成为学生联系生活的纽带;让导语成为学生入境入情的桥梁,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形成生活体验与文字符号的链接,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欣赏语言文字,积累好词好句。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海睡了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海睡了](https://img.taocdn.com/s3/m/183800b784254b35eefd3499.png)
编辑ppt
23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编辑ppt
24
她 明月, 她 星星, 那 的潮声啊, 是她 的鼾声。
编辑ppt
25
了大 海 睡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编辑ppt
26
风儿不闹了,
bào zhe
抱着
bēi zhe
背着
shēn 浪儿
编辑ppt
15
风儿 不闹了 抱着 浪儿 不笑了 背着 睡觉了 星星 轻轻的 潮声 睡熟的鼾声
编辑ppt
16
风儿/ 不闹了, 浪儿/ 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 睡觉了。 她抱着/ 明月, 她背着/ 星星, 那/ 轻轻的/ 潮声啊, 是她/ 睡熟编/辑p的pt 鼾声。 17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编辑ppt
27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编辑ppt
28
我最棒!
把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小 诗美美的读给你的爸爸妈妈 听!
编辑ppt
29
编辑ppt
编辑ppt
1
编辑ppt
2
编辑ppt
3
编辑ppt
4
编辑ppt
5
编辑ppt
6
编辑ppt
7
编辑ppt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海睡了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海睡了](https://img.taocdn.com/s3/m/b3807f5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e.png)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海睡了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情感体验、认知学习、语言运用”三大教学目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标准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篇教案以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小小的家——家里的物品”中的一篇课文——《大海睡了》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对情感体验、认知学习和语言运用目标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设计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感体验目标《大海睡了》这篇课文通过描述大海夜晚的宁静,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充满安全感的氛围,引导学生在众多家里物品中寻求那些与自然相联系的事物,增强了学生对家里物品的认同感和对自然的尊重感。
教学活动:1. 以“大海”为主题,让学生们一起谈论自己心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如何感受到它的美?2. 让学生们观察照片、图画等图片素材,通过眼观、耳听、手抚,感受到大海的气息和特点,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口头表述、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鼓励学生们寻找身边与自然相关的物品,如花、树木、河流等,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二、认知学习目标《大海睡了》这篇课文通过对大海的描写,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特点、形态以及夜晚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文素养。
教学活动:1. 通过展现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地方的大海,展开探究,产生出更多的知识点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探究夜晚与日间大海的不同之处,如海水温度、海浪大小、星星等差异,让学生自行总结,并得出自己的观点。
3. 培养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通过感知、理解和表达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清晰、准确地描述事物的特点和形态。
三、语言运用目标:《大海睡了》这篇课文中,对于小学生来说一些词汇和语句是比较生疏难懂的,如“海波低声呼噜呜”,“一望无际”,“蜡烛”等。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通过训练和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使其在语言运用中更加自信、流利、准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9大海睡了10冰花11北风和小鱼》教案.doc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9大海睡了10冰花11北风和小鱼》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7326e65f5335a8102d22025.png)
9、大海睡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大海的温柔、可爱。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学习“她”字的写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录音磁带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揭题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吗?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哪里的景色?(出示大海图片)板书:大海2、听,辽阔的大海上传来了什么声音?[播放海浪的声音]说话练习:我听见了------的声音。
这轻轻的海浪声,我们称作“潮声”。
3、揭题这时,太阳公公落山了,月亮姐姐出来了,她还带着数颗小星星呢!大海妈妈也劳累了一天要睡了。
板书:睡了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歌的题目就是“大海睡了”。
读题。
二、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诗歌内容1、看图,初步感知课文大海睡觉时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看看吗?看的时候要仔细看,还要认真听。
2、自读课文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第二遍找一找这首诗歌一共有几句话。
3、检查自读情况(1)谁喜欢读第一句,我请他来读一读。
相机正音再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谁喜欢读第二句的,请他来读一读。
指名读,男女生读。
三、学习生字1、认识14个字,读准字音2、组词3、指导写字注意下面的“土”的笔顺,和写“土”时不同,先写竖,后写横。
她:女字旁,左窄右宽抱:提手旁,左窄右宽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下面是月字底,“月”的撇变成捺。
板书设计:大海睡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温柔和可爱。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体会大海的温柔、可爱。
2、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体会大海的温柔和可爱。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教学过程:一、复习1、认读生字2、指名朗读课文二、精读训练1、出示第一句指名读(1)这句告诉我们大海什么时候睡觉了?(2)从哪看出来的?(3)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说话练习:---------,大海睡觉了。
苏教版一上第9课《大海睡了》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一上第9课《大海睡了》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d267079f111f18583d05ae8.png)
苏教版一上第9课《大海睡了》优秀说课稿第一部分说教材一、教材简析《大海睡了》是一首儿童诗,写喧闹了一天的大海在夜晚渐趋宁静,表现了大海的温柔和可爱。
诗文虽短小,字里行间却充满童趣,充满美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生字,理解生词,体会大海的温柔和可爱,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练读、讨论、评价、欣赏、背诵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第二部分说教法和学法这一课需用两个课时完成。
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
一、教法1.指导观察法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二、学法1.合作学习法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
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第三部分说教学过程一、紧扣生活,引入新课1.学生的已知经验是其思维的源泉。
首先,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旅游,有谁见过大海?”“你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在一部分学生骄傲地说出了自己对大海的感受后,我及时邀请大家到大海去旅游,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的欲望被初步激发。
2.出示多媒体课件。
随着画面的展示,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澜起伏、时而惊涛拍岸……千姿百态,尽显眼前。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9大海睡了》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9大海睡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c2e9fb83d049649a665854.png)
想想每一句写了什么,交流。
三、指导书写
1、自学第二题,练习书空。
2、指导。
分析字的结构,再口头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点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出示: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1)点名读。
(2)这句告诉我们大海什么时候睡觉?从哪儿看出大海睡觉了?那白天的大海是怎样的呢?板书Fra bibliotek9大海睡了
生字新词(小卡片)
难读的句子(小卡片)
作
业
描红临写背诵朗读
教
学
后
记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你觉得大海怎样?
2、试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上方的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读准鼻音、边音、轻声等。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略)
(4)齐读生字词。
4、各自轻声读课文。
(3)指导朗读,注意停顿。自由练读,指名读。
2、出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1)点名读。
(2)大海睡得多香啊!这一个长句里你最喜欢哪两句?为什么喜欢?用你的朗读,让人们体会大海的可爱。点名读。指导朗读。再自由练读,点名读。
三、指导背诵
1、看图试背。
2、指名背。
配音乐齐背
课题
9大海睡了
教时
二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_9_大海睡了共28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_9_大海睡了共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b4f443c0964bcf84b8d57b97.png)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Hale Waihona Puke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_9_大海睡了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大海睡了》教学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大海睡了》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26455b76edb6f1aff001ffe.png)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大海睡了》教学反思《大海睡了》教学反思之一《大海睡了》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流畅生动,读来琅琅上口。
学生基本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明他们对词句的意思已基本理解,思想情操受到了感染和熏陶。
另外,朗读既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理解内容的一种手段。
既然理解力要靠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既然朗读又是理解内容的有效方法,就要动用指导朗读的方法来理解课文。
因此,在教学中,我没有进行过多的讲解,而是给学生留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读自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所描绘的大海夜景,一个“读”字应该贯穿始终。
但强调读,不等于盲目地多读,什么时候读,是读一段还是读几句?采取什么形式读,读出什么样的语气?都始终从教学目标出发,以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在朗读指导中,也有遗憾之处。
学生没有很好地读出课文的意韵。
问题可能出在我没有真正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即使反复引导,仍未达到好的效果。
另外,孩子本身对文字接触也刚起步,还需要多读、多听、多感悟。
还有我忽视了个别学习薄弱孩子的体验体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
《大海睡了》教学反思之二本课是一首诗歌,描绘了风平浪静、明月高悬的夜晚,大海的美丽景象。
诗歌共8行两句话,语言流畅,富于想象。
在新课伊始,我采用猜谜语(胸怀真宽大,江河容得下。
潮涨幕就落,风起掀浪花。
) 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教学诗歌时,我充分利用本课配有的一幅插图,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观察,蓝蓝的夜空挂着弯弯的月儿,闪着亮亮的星星,下面是静静的大海······多么静谧啊!真是一幅美好的景象。
指导学生结合诗句观察课件中的图画,让学生看图连起来说说看到的景象,使学生把观察到的画面和诗句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一个对大海的整体印象。
全诗共两句话,通篇运用了拟人手法。
诗的第一句把风和浪比作顽皮的孩子,到了晚上才停止嬉闹,大海终于安静地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