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被遗忘的中国领土
地缘政治与1947-1974年的克什米尔冲突
地缘政治与1947-1974年的克什米尔冲突地缘政治与1947-1974年的克什米尔冲突摘要:克什米尔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涉及到印巴两国和克什米尔地区各种复杂的宗教、民族、地缘政治因素的国内外矛盾问题。
本文重点阐述了克什米尔的地缘政治背景及克什米尔问题的复杂性,回顾了从克什米尔成为独立行政区域到1974年巴基斯坦宣布关于克什米尔的法律地位已经达成共识,期间的克什米尔冲突。
文章指出,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克什米尔是南亚地区的重要战略要地,控制克什米尔对印巴两国的利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而克什米尔问题的复杂性,则在于克什米尔地区涉及到的众多宗教、民族因素。
关键词:克什米尔问题;地缘政治;印度;巴基斯坦;1947-1974年导言克什米尔问题是自1947年以来一直困扰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及南亚地区的一项难以解决的矛盾。
该问题始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47年分治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成为独立地区之后,进而演化为两国争夺克什米尔的领土主权。
地缘政治的因素是影响克什米尔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从克什米尔问题的地缘政治和历史角度出发,回顾和分析1947-1974年克什米尔冲突的主要事件,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克什米尔冲突的起因和发展,以及相关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地缘政治因素。
第一章充满矛盾的克什米尔克什米尔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是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地缘政治要地。
但克什米尔背后,牵扯到了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等多个国家的国家安全利益和地缘政治利益,这使得冲突难以化解。
克什米尔冲突的主要起因之一是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克什米尔地区成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争夺的热点地区。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是两国之间的战争原因,并且在许多方面影响了两国的关系。
克什米尔问题的核心仍在于克什米尔的领土主权问题。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成为导致克什米尔问题的主要因素。
在英国统治时期,克什米尔是一個独立的王国。
虽然该地区主要的民众是穆斯林,但该地区的统治者是一个印度教徒,他们希望克什米尔能够独立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
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争端是当代国际关系中历时最久,冲突最激烈,至今仍未得到解决的国际冲突之一。
一、蒙巴顿方案带来的祸根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简称。
它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印度的西北部,和我国新疆、西藏毗邻,北隔瓦汗走廓与中亚相望。
境内地势高亢,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为喜马拉雅山西南侧山麓地带。
全区面积2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500多万,其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克什米尔是英属印度的一个大邦。
1947年印巴分治时,英国鉴于克什米尔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力图利用它作为军事基地,并以此制造印、巴纠纷,以便从中渔利,因而在“蒙巴顿方案”中,对克什米尔的归宿问题没有明确规定。
致使克什米尔问题长期争执不下,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大障碍。
1947年2月,英国政府改派蒙巴顿作为印度总督。
他提出的印度独立方案,被称为“蒙巴顿方案”。
1947年6月3日,方案在伦敦和德里同时公布。
其主要内容:英属印度按居民的宗教信仰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其领土是这样划分的:①西北巴基斯坦,包括西旁遮普、信德、西北边省和俾路支,有人口2500万,其中伊斯兰教徒800万。
②东北巴基斯坦,包括东孟加拉和阿萨姆的西尔赫特县,有人口4400万,其中伊斯兰教徒3100万。
③印度联邦,包括英属印度的其余部门,人口2.25亿。
④王公土邦,当时有565个,占全印度面积的2/5,人口有8100万。
这些土邦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自由决定加入印度联邦或巴基斯坦,或者独立直接归属英联邦。
但后来565个土邦的绝大多数都归属印度,只有3个要求独立。
它们是海德拉巴、朱纳加德和克什米尔土邦。
在克什米尔地区,按蒙巴顿方案的原则进行分治,本身就是矛盾的。
如果按蒙巴顿方案以宗教信仰为标准来划分,这里77%的居民是穆斯林,理应划归巴基斯坦。
但克什米尔的上层统治者信仰印度教,他们宣布克什米尔加入印度。
因为根据蒙巴顿方案,土邦享有独立地位,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别激动,这次中印打不起来!
别激动,这次中印打不起来!上个月印度军队侵入中国与不丹争议的中方一侧,阻止中国修长一条战略公路,至今还呆在中国领土上拒绝撤离。
随着中国外交部抗议的调门越来越高,许多爱国的同胞们激动地认为中印边境军事冲突已经不可避免。
一贯自我感觉良好的爱国者们,甚至意淫近日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与印方的冲突,是“巴铁”出手帮中国解围。
我必须说,中印之间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且巴基斯坦不可能替中国围魏救赵。
本次印军侵入中国领土的边境纠纷,最终会以中国承诺停止这条公路的建设、印度退出中国领土而圆满结束。
印军越境进入中国洞朗地区为何说中印不可能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这是因为中印双方都打不起一场大规模战争。
在印度方面,虽然其人口增长快速超越中国,近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也举世瞩目,且最近三年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中国,但毕竟经济起步晚、底子差,目前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差中国太多,完全没有跟中国大规模较量的本钱。
相反,印度只要继续忍耐,随着综合国力和人口规模与中国相比此消彼长,又背靠迅速形成的美、日、印、澳准军事同盟关系,再过25年左右就有了挑战中国的战略优势。
对中国来讲,虽然目前在军事现代化、综合国力和经济总量上对印度有压倒性优势,但中印边境处于中国边远地区,最近处离印度首都却只有300多公里的距离。
单纯从军事上讲,在中印边境上,印度部署的9个山地师并非不堪一击;印度空军装备的苏-30MKI、“幻影”2000战斗机,性能超过中国现役主力战机,且印军主力战机的作战半径更靠近作战区域。
就局部边境冲突而言,中印双方如今鹿死谁手,真的与1962年有了很大不同。
那时中国由于朝鲜战争中获得了苏联最先进的军事装备,战斗力远超过印度军队,而如今俄罗斯出口给印度的苏-30战机,性能就比出口给中国的苏-30高了一个档次。
中国对印度最大的军事战略优势在于导弹。
但导弹对边境陆军作战的支持效果相当有限,如果大规模攻击印度纵深战略目标,则不但会导致国际社会对中国做出强烈谴责与制裁,而且印度海军必定封锁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的印度洋通道,不但可以轻易切断中国超过70%的进口石油供应,而且会导致60%以上的对外货物贸易中断。
盘点困扰各国的领土争端
盘点困扰各国的领土争端核心提示:8月15日下午4点20分左右,7名保钓人士成功登岛。
其中5人被冲绳警方以涉嫌“非法入境”的名义逮捕,另外2人回到了保钓船上。
但随后,日本又扣留了停泊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启丰二号”保钓船,并将船上其余9人进行“控制”。
这9人将与先前遭“控制”的5人一并移送到冲绳本岛。
这一事件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事实上,边界与领土问题是国家间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它直接涉及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边界与领土争端的解决结果直接关系到地区甚至世界的和平安全。
目前,世界上仍有相当多的国家之间存在着边界与领土争端,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冲突8月15日下午4点20分左右,香港保钓人士乘坐“启丰二号”抵达钓鱼岛。
7名保钓人士成功登岛。
其中5人被冲绳警方以涉嫌“非法入境”的名义逮捕,另外2人回到了保钓船上。
但随后,日本方面又扣留了停泊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启丰二号”保钓船,并将船上其余9人进行“控制”。
这9人将与先前遭“控制”的5人一并移送到冲绳本岛。
这一事件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事实上,边界与领土问题是国家间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它直接涉及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边界与领土争端的解决结果直接关系到地区甚至世界的和平安全。
目前,世界上仍有相当多的国家之间存在着边界与领土争端,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日韩竹岛(独岛)之争8月10日,因韩国总统李明博于当地时间10日下午抵达日韩争议岛屿的独岛(日本称竹岛),日本外务大臣玄叶光一郎表示,将召驻韩大使武藤正敏临时回国。
同时,日本已经取消了原定的日韩首脑会谈并日本将领土争端问题递交国际法院。
独岛,由两个小岛和34块岩礁组成,总面积18.6平方公理。
距韩国郁陵岛49海里,距日本最近的隐岐诸岛86海里。
韩国称其为独岛,日本称之为竹岛。
2005年2月23日,日本岛根县议会强行制定“竹岛之日”法例,宣示对独岛的主权。
消息传出后,韩国朝野震惊,韩国政府24日接连出招,要求日方立刻废除该条例案,并称这是侵犯韩国主权的行为。
中国历代极限疆域(历代精心整理)
当下钓鱼岛对峙闹得沸沸扬扬,人心和舆论都飘忽不定,各种势力蠢蠢欲动。
在这种环境下,本菜突然觉得应该统计一下中国历史上到底占过多大的地方,梳理下祖先们开疆拓土的成就。
因而略加考据,遂著此文。
关键词:日南郡、三宣六慰、濛池都督府、波斯都督府、怛罗斯战役、坚昆都督府、安东都护府、唐丽战争、汉四郡。
Part1:中南半岛东区最南端位置:北纬17度,越南顺化;北纬12度(极短时间)占据时间: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隋大业元年(605);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明仁宗宣德三年(1428);大家都知道越南北部有一千年左右的时间是属于中国的,被称为“北属时期”。
但是其中大部分时间只有荣市以北的小块区域属于中国,更南的部分呢,就不一定了。
中国在越南达到的最南边界是北纬17°的顺化城,本人习惯称为“日南郡顺化”。
从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至公元192年天下大乱日南郡被乱徒夺取,前后约三百年,在此期间中国在今越南地区设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公元192年日南郡本地豪族发动暴乱,朝廷讨伐失败,后来孙吴、东晋、南朝都有过征讨,但均无建树,自此中国的南界长期维持在北部湾,直到……公元605年,即隋大业元年,隋炀帝发兵攻灭了占据日南郡的林邑国,连本带利使得中国疆域一度接近了湄公河口,置比景、海阴、林邑三郡,这是中原王朝曾经到达过的最南端。
但是旋即在当年林邑旧贵族起兵造反,三郡立马丢失。
随后隋朝注意力集中在了东北的高句丽和西北的吐谷浑,再也没有关注过这儿。
明朝永乐年间,时为明朝属国的安南发生谋反事件,最终导致前朝王族全灭,等到明军南下消灭叛军时发现已经前朝王族已被叛军杀尽,王位无人可当,于是在1406年设立交趾布政使司,将越南再次统一进来。
但是当地很快就又……犯老毛病了,1428年即丢。
当时的当政者宣德帝认为价值不大,未予以反击,中越边界便一直维持到现在。
Part2:中南半岛西区最南端位置:北纬15度,缅甸克伦邦、老挝万象、泰国清迈最西段位置:东经93度,印度曼尼普尔邦、孟加拉湾占据时间: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1606)(完全丢失)自从元朝灭掉大理国之后,中国第一次在云南建立起了较为稳固的统治。
建国后一共丢失了多少中国领土,答案让你大吃一惊
建国后一共丢失了多少中国领土,答案让你大吃一惊建国后一共丢失了多少中国领土,答案让你大吃一惊2016-08-27近些年来舆论界尤其是网络舆论一直指责共产党掌权以来 丧失了众多领土,对共产党口诛笔伐的责骂越来越猛,那么 就让我们看看共产党到底丢失了多少中国的神圣领土吧,答 案会让你大吃一惊的,因为答案是零,共产党不但没有丢失 过一寸领土还拿回来不少,比如珍宝岛、银龙岛、黑瞎子岛半、新疆夏尔西里地区等。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些对共产去外蒙的史实其实是非常清楚的,是国民党政府一手丢失 的,与共产党毫无关系,二战胜利后外蒙要求独立,国民党 政府与苏联经过谈判, 1945 年 8 月 14 日签署了《中苏友好 同盟条约》,同意外蒙古就是否独立进行公投。
公投结果是97.8%的蒙古公民赞成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出去,当时国民政府派出内政部次长雷法章带观察团前往对投票进行监督,公投后国民政府承认公投结果, 1946年 1月 5日, 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并与蒙古建交。
1961 年 10 月 27 日, 推荐微信搜索公众号 " 国事快讯 ".联合国大会通过第 决议案,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当时作为联合国五大 常任理事国的中华民国政府也并没有反对。
由此可知,失去党丢失领土的指责为什么是错误荒谬的。
、外蒙。
失中华民国承1630 号蒙古,中国由桑叶变公鸡完全是国民党的责任,与共产党无关。
、海参崴。
指责共产党对失去海参崴负责是所有指责中最荒诞无聊的,如果有人相信此说法可以说此人已经愚蠢到家,彻底没救了,因为只要在中国上过学,只要学历是初中水平,就都学过相关内容,初中课本里写的很明确,在满清时期沙俄通过《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割走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100 万平方公里土地,海参崴就在乌苏里江以东,1860年11月14日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域割让给俄罗斯,白纸黑字,瞎子才看不见,所以我怀疑这些传播相信此谣言的人都是海外反华势力雇佣的,因为中国人不可能如此无知白痴。
阿克赛钦(Aksai Chin)---中国俯视整个克什米尔地区的碉堡
阿克赛钦(Aksai Chin)---中国俯视整个克什米尔地区的碉堡瓦罗曰:如果不是年初正如印度媒体指责其喜马偕尔邦政府犯了重大失误,将一幅工作地图将印度"不可分割但被巴基斯坦占据的"克什米尔划给了"遥远但友好的邻居,且巴基斯坦承认阿克塞钦地区属于中国的话,瓦罗根本不知道中印之间还有所谓的“阿克赛钦”问题。
在印度人眼里中印国境线之间还存在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也有所谓的“阿克赛钦”问题的“约翰逊线”。
在这些问题上瓦罗不会过多留意的,因为那些线都是无稽之谈,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就可以忘却。
阿克赛钦(Aksai Chin,源自突厥语"秦地乱石滩"),是位于和田南部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之间的一块盆地,属于新疆和田地区建制。
阿克赛钦地区面积与台湾岛几乎一样大,那里自古以来就是从新疆进入西藏的重要通道,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是从阿克赛钦地区进入阿里地区的。
鉴于上述地区由于属于我国固有领土,自然由我国军队实际控制,事实上那里驻扎着竟然是一支海军部队,瓦罗摘登一篇相关的网路文章,供诸位了解。
(下面从法国网站下载的克什米尔地图中,印度红头阿三们将阿克赛钦地区划入其领土,甚至是整个克什米尔地区。
注意其国境线走向。
绿色为巴控地区,橘黄色为印控地区。
中国巴基斯坦印度演绎中亚新三国演义,精彩程度远胜于东汉三国。
阿克赛钦是中国俯视整个克什米尔地区的碉堡。
瓦罗的句子:VIS SINARUM,PAX TERRARUM.)现在中印的争议领土主要是东部的藏南和达旺以及西部的阿克塞钦。
中国拥有西部的阿克塞钦,而印度侵占着东部的藏南和达旺。
阿克塞钦海拔高资源贫乏非常荒凉,而东部的藏南和达旺地势低,气候宜人,各种资源异常丰富,是西藏最富饶的地区。
因此许多人认为以前中国在中印战争获胜后拥有非常荒凉的阿克塞钦而放弃藏南和达旺是一个重大失误。
因此许多人在解决中印交换领土,中国放弃荒凉的阿克塞钦而取得达旺和藏南。
新中国外交名词解释
新中国外交名词解释考试题库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中国外交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紫石英号事件2、“一边倒”政策3、日内瓦会议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5、基辛格6、麦克马洪线7、“一边倒”政策8、中美大使级会谈9、邓小平外交的24字方针10、中美上海公报11、迪克西使团12、万隆会议13、对越自卫反击战14、中美建交公报1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6、“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7、“麦克马洪线”18、和平崛起论19、中美上海公报20、中日复交三原则21、日内瓦会议22、“求同存异”方针:23、珍宝岛冲突24、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25、上海合作组织26、三个世界理论27、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8、美国乒乓球队访华29、炮击金门30、靖国神社事件31、日内瓦会议32、中美建交公报3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4、田中角荣35、波罗行动36、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7、戴高乐38、日内瓦会议39、中日关系四原则40、“与台湾关系法”41、万隆会议42、“另起炉灶”43、珍宝岛事件44、中苏关系正常化三大障碍45、海南岛中美飞机相撞事件46、迪克西使团47、中日联合声明48、日内瓦会议49、中苏联合舰队50、中国驻前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事件51、抗美援朝52、中苏大辩论53、“三和一少”与“三降一灭”54、珍宝岛事件55、波罗行动56、珍宝岛事件57、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58、中日复交三原则59、三个世界理论60、上海合作组织61、第一次亚非会议62、中印总理联合声明63、基辛格秘密访华64、麦克马洪线65、中越自卫反击战66、“另起炉灶”67、中美建交公报68、毛**第一次访苏69、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70、和谐世界观71、迪克西使团72、万隆会议73、“三和一少”与“三降一灭”74、光华寮事件75、麦克马洪线二、简答1、毛**第一次访苏的背景2、中苏关于共同舰队问题的争论3、简论上海合作组织4、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5、简述“和谐世界”思想6、“另起炉灶”原则提出的原因和影响7、“八一七”公报签署的背景8、周恩来-柯西金北京机场会晤9、中国战略伙伴关系构建10、中国政府解决中苏边界遗留问题的主张11、简评195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2、抗美援朝的意义13、中美“八一七”公报的意义14、邓小平和平与发展对外观念的转变15、《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签订的主要背景16、“中间地带”思想的主要内容17、“一条线”战略的内容和评价18、简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9、简评万隆会议20、中美大使级会谈的主要内容及作用21、对印自卫反击战22、简评新中国的建交原则23、 80年代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24、毛**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25、中日联合声明的意义26、简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7、简评中国对外伙伴战略28、“共同纲领”对新中国外交的阐述29、简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0、“中间地带”思想的主要内容31、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方针32、简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33、抗美援朝的意义34、新中国建交原则提出的原因35、简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方针36、 50年代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原则37、毛**“三个世界”思想的主要内容38、简评中日建交三原则39、简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个障碍40、新中国与各国建交的原则41、简评中苏论战42、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43、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44、毛**“三个世界”的思想45、简评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中的政策三、论述1. 6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3. 建国初期中美围绕台湾问题的斗争4. 中苏分歧的产生及其背景5. 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背景和特点6. 如何评价建国初期的“一边倒”政策7. 简评中国援越抗美政策8. 50-60年代中印边界争端的由来9. 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10. 从外交史上的经验教训看中国走向未来的大国外交11. 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12. 中国面向未来的大国外交13. 如何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14.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15. 简评周恩来外交风格的特点16. 60年代左倾外交的主要特征1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18. 试论面向未来的中国大国外交19.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及影响20. 60年代中国左倾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21. 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及其影响22.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的由来23. 中苏同盟对中国外交的影响24. 试论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外交战略25. 中美关系中台湾问题的由来26. 九十年代末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27.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背景28. 试论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思想29.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与影响30. 试论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观”一、名词解释1紫石英号事件1949年4月20日,在我炮兵即将参加发动的渡江战役时发现英国皇家海军「紫石英」号快速护卫舰,大战将至,英舰未经允许贸然而来向我靠近,航线直接威胁到了解放军渡江路线,解放军炮3团7连见警告无效,便对该舰开火射击,炮战中,「紫石英」号指挥台中弹,搁浅于镇江附近江面。
浅谈中国领土现状
浅谈中国领土现状中国政府于今年9月6日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界定出了中国核心利益的范围。
而目前落入国人眼前的大问题就是我国的领土问题。
2008年拉萨发生“3·14”打砸抢烧事件以来,从一直争议不断的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再到现在依然僵持不下的南海问题,我国的领土争端问题开始在公众视线中出现,成为舆论除发展经济这个热词以外的新话题。
一、我国现存领土争端问题1,中印边界:(1)东段,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中国称其为藏南,目前印度实际控制。
(2)中段,有乌热等七处,为印度1954年-1959年新侵占的领土,大约2000平方公里,目前印度实际控制。
(3)西段,阿克赛钦地区,约3万平方公里,自古以来为中国领土,印度以清末西藏地方当局和克什米尔当局签订的一个协议为由无理索要对其主权。
2,南海领土争端:(1)目前有中国,中国台湾,越南对整个南沙、西沙提出主权要求,菲律宾、印尼、文莱对南海一部分主权提出要求。
(2)南沙群岛现状:中国(包括台湾),占有岛谯8个,越南29个,菲律宾8个,马来西亚4个,文莱一个,印尼无。
另外,中沙群岛唯一的出水岛屿黄岩岛目前属菲律宾实际控制。
3,钓鱼岛争端:目前日本实际控制钓鱼岛;大陆架分界问题,中国主张以冲绳海沟为界,日本主张以中间线为界。
此外,中国台湾因为受到美国的限制,收复也受到限制,台湾问题因此也一直都是影响中美关系好坏的关键因素。
中国与韩国也存在海域归属划分问题。
中国与俄罗斯等虽然目前已不存在领土争端。
但中国历代政府都坚持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的条约是不平等条约,而在国际法上,不平等条约是不能作为处理历史问题的依据的。
所以说中俄潜在的领土纷争还存在,至于中国收不收,何时收回,这要看两国的实力和国际形势的发展状况。
(资料来自百度)二、我国应如何维护领土完整我认为我国维护领土完整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提升综合国力。
只有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我国才能彻底解决领土争端问题,让那些周边小国不再敢挑衅。
十大未收回的领土,也许有些领土已经永远无法收回
中国十大未收回的领土打开中国地图,纵览中华大好河山,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南至南沙群岛南缘的曾母暗沙。
东起乌苏里江,西至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一个辽阔的雄鸡的轮廓的版图跃然眼前,然而就是这个版图在经过历朝历代的沧桑变迁之后,才形成了如今的这个样子。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这片土地历经了千百年的战战和和,这个版图也随着历朝历代的强盛与衰弱,经历着沧桑巨变。
这中间便有成吉思汗的铁骑将中国版图扩展至最大,又有近代以来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将祖国大好河山拱手相让,从而牵扯出一系列的领土纠纷。
打开地图,纵览中华大好河山,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南至南沙群岛南缘的曾母暗沙。
东起乌苏里江,西至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一个辽阔的雄鸡轮廓的版图跃然眼前,然而就是这个版图在经过历朝历代的沧桑变迁之后,才形成了如今的这个样子。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这片土地历经了千百年的战战和和,这个版图也随着历朝历代的强盛与衰弱,经历着沧桑巨变。
这中间便有成吉思汗的铁骑将中国版图扩展至最大,又有近代以来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将祖国大好河山拱手相让,从而牵扯出一系列的领土纠纷。
这篇文章我们列举中国历史上十大未收回的宝贵领土,也许有些领土已经永远无法收回,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深深的铭记,痛定思痛,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1、钓鱼岛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它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
自古以来,中国台湾、福建等省渔民一直到岛上从事捕鱼、采药等生产活动。
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
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这比日本声称的琉球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钓鱼岛要早400多年。
明朝以后中国许多历史文献对这些岛屿都有记载。
在日本1783年和1785年出版的标有琉球王国疆界的地图上,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
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任何异议。
论述中国的国际环境与国家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论述中国的国际环境与国家安全问题及其对策论述中国的国际环境与国家安全问题及其对策一我国的国际环境(一)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影响一个国家军事斗争的对象、任务和目标,因而是各个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生存必须首先考察和关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又巨大的变化,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其原因是:第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
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二,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
冷战后特别是近年来,尽管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推行霸权主义和使用武力的倾向在增长,但主要大国之间尚没有形成敌对、对抗关系,特别是类似于前苏联及华约集团那样的美国的全球战略性对手还不可能出现。
第三,发展经济和科技仍是世界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
美国和欧盟在经济方面将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日本在努力重新恢复其经济发展势头,俄罗斯已确立了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国家政策,中国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各国更加重视科技和国际市场的竞争。
21世纪的世界格局仍取决于各国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中心的综合国力较量。
第四,南北矛盾更加突出,核心仍然是经济发展问题。
南北矛盾,主要是集中在经济发展问题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根本任务是摆脱贫困,摘掉落后的帽子。
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大多数国家仍很贫穷,发展问题刻不容缓地提到发展中国家的优先日程上来。
人心思变,人心思发展,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主流。
第五,武器发展和现代战争的巨大破坏性,导致人们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克什米尔中国控制区
克什米尔中国控制区
克什米尔地区在清朝时被称作拉达克,隶属于西藏,归西藏办事大臣及班禅喇嘛管辖。
英军入侵阿富汗成功后被英军夺占,归属英属印度。
克什米尔地区在1947年印巴分治后,就一直是争议地区。
1950年代,中国修筑新藏公路时,公路通过了阿克塞钦地区,印度就此向中国提出抗议,并声明包括阿克塞请地区在内放入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属于印度。
1959年中国和印度发生边界战争,阿克塞钦地区被中国军队占领并控制至今。
1961年中国和巴基斯坦划分边界时,巴基斯坦承认阿克塞钦地区归属于中国主权之下,巴基斯坦和中国划定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边界,巴基斯坦也承认并认同中国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辩解划分主张。
印度拒绝承认阿克塞钦地区的中国主权,也不承认巴基斯坦和中国商定的克什米尔和中国之间的边界。
目前,阿克塞钦归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是狮泉河。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五目《西汉》 总第六十九回 楼兰古国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五目《西汉》第六十九回楼兰古国即使在普通行政地图上,我们也很容易看出南亚次大陆的范围。
而如果从地形的角度来为之划分边界的话。
苏莱曼——基尔塔尔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诺开——那加山脉,就是这片大陆的三条边。
这三条山脉分别将南亚次大陆与伊朗高原——兴都库什山脉、青藏高原,以及中南半岛分割开来,使这个半岛形的地理单元,更加有机会自成体系。
通常情况下,南亚次大陆的地缘标签就是“印度”。
对于那些试图到东方寻找财富西方人来说,印度的概念更多是一个地缘板块,而不是一个政治意义上统一的国家。
就象他们理解当中的“中国”,其实所指的是只是长城以南的东亚核心农业区(直到今天,这种认知也很有市场)。
鉴于中国、印度两国都是现实存在于国际体系中的重要国家,这种认知当然是不能出现在官方语言当中的。
不过,如果仅仅是无关现实政治的技术研究,这种认知也不无道理。
就象我一向不认为,按照现有版图,一定要将国境线内的所有领土,界定为某个古典王朝时期“中国”的一部分是合乎逻辑的一样。
只是为了避免与现实政治发生交集,并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将地缘意义的古典中国,称之为“中央之国”会更为妥当。
至于“印度”这个地缘标签,解读起来倒是不用这么瞻前顾后了。
除非特别声明,以后行文中所指的“印度”,所指向的就是南亚次大陆上这片,拥有独特地缘结构的土地。
单从内部地理结构来看,印度形成共同文化背景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尽管在各式地图上,印度的南部一般都会很明显的标明“德干高原”字样。
但其实这片高原和与之相邻的其它所谓“高原”,其海拔高度都与我们之前所解读过的“波特瓦尔高原”类似。
其5、600米的海拔,并无法使得这些所谓的“高原”成为一个封闭的地理单元。
不过,却也的确有机会让它与北部的平原地带,产生一些地缘差异。
这种“和而不同,斗而不破”的地缘结构,反映在具体的“人”身上,就是整个印度南、北方在宗教文化上,都隶属雅利安——印度教体系。
而在种族上,则呈现“北白南黑”的走势。
有关克什米尔的中文书籍
有关克什米尔的中文书籍1.克什米尔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争议地区。
Kashmir is a disputed territory between India and Pakistan.2. 《被遗忘的天堂:克什米尔之约》是一本关于克什米尔历史和冲突的中文书籍。
"Forgotten Paradise: Kashmir's Covenant" is a Chinesebook about the history and conflict of Kashmir.3.这本书详细描述了克什米尔地区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情况。
The book provides a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in Kashmir.4.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源自于印巴两国对该地区的领土主权争议。
The conflict in Kashmir stems from the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dispute between India and Pakistan.5.克什米尔地区经历了多次冲突和战争,导致了无数人员伤亡和失去家园。
Kashmir has witnessed multiple conflicts and wars, resulting in numerous casualties and displacement.6.主要的冲突主体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但也涉及到克什米尔人民的利益和权益。
The primary parties to the conflict are India and Pakistan, but the interests and rights of the Kashmiri people are also involved.7.克什米尔地区被誉为亚洲的瑞士,以其壮观的山脉和湖泊而闻名。
百年悲情:锡金覆灭全记录
百年悲情:锡金覆灭全记录一、山顶天堂喜马拉雅山的山顶上,曾经有一个别称“山顶之国”、古老而又弱小的世袭君主国——锡金王国,她曾经拥有54万人口和7096平方公里面积。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东临不丹,南邻印度西孟加拉邦和阿萨姆邦,西接尼泊尔,北面与中国西藏交界。
境内多山,平坦地区很少,各地海拔差异大,海拔8586米的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就位于锡金和尼泊尔边界。
锡金距离中国并不遥远,中国古籍将锡金称为哲孟雄,居民原是东南亚亚参山脉勒嘉人,后来西藏藏民逐渐移民至此,将此地称为“登疆”,意为“稻米之谷”。
公元7世纪时哲孟雄是中国西藏(吐蕃)一部分,9世纪时哲孟雄成为独立部落,但境内寺院仍隶属于西藏各大寺,因为与西藏的特殊政治经济关系,历史上锡金一直尊崇西藏喇嘛为其精神领袖。
1642年,来自西藏康巴地区的普提亚族贵族蓬楚格·纳穆加尔在宁玛派(红教)僧侣支持下降服了锡金土著雷布查族势力,建立纳穆加尔王朝,蓬楚格·纳穆加尔自称法王,锡金从此成为世袭君主国。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中最古老的教派,“宁玛巴”就是“古旧”的意思,宁玛派僧侣是藏传佛教中的“原教旨主义者”,最讲究密典、苦修、云游,当其他教派喇嘛享受供养论辩玄机的时候,宁玛派僧侣早就云游天下弘法去了。
因此宁玛派传播最广,是不折不扣的草根教派。
锡金纳穆加尔王朝建立后,宁玛派利用血腥恐怖的密教仪式来恐吓、震慑当地土著,巩固外族政权。
蓬楚格·纳穆加尔仿照西藏政治制度,建立国王主持下的十二人政事会议,全国建立十二个宗,由宗本统治。
锡金王国政治管理结构很松散,由外来普提亚族和土著雷布查族联合管理,经济上以游牧、商贩为主并间以少量原始农业,军事上因种族分立且各自为政而一直没能建起统一的国家军队。
锡金从建国起就是中国西藏的藩属国,锡金国王得到达赖喇嘛的封赠和赐福。
建国时普提亚贵族与红教僧侣是同盟军,锡金很大程度上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在内政外交上也有重要影响力,如同五世达赖喇嘛勾结蒙古人力量消灭西藏世俗政治势力一样,后来锡金喇嘛们依靠英国殖民者夺取政权时也丝毫没有犹豫。
克什米尔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影响
一方,巴基斯坦有可能采取支持活跃在印控克 才是保证局势长期稳定的根本,也对问题的最
什米 尔 地 区 的 分 离 主 义 势 力 作 为 一 种 策 略,[2](P74)暗中 支 持 反 印 骚 乱 或 暴 力 冲 突, 从 而
终解决具有战略意义。贫穷与落后始终是克什 米尔地区滋生长期动荡的土壤,无论是印控区
(一) 小规模冲突与地区内部矛盾凸显 1999年卡 吉 尔 战 争 后, 随 着 印 巴 两 国 综 合 实力的根本性变化,以及克什米尔问题的逐渐 “事实化 ”, 大 规 模 冲 突 几 乎 不 再 是 印 巴 克 什 米 尔冲突的主要形式。 一方 面,印 巴 两 国 内 外 形 势 的 重 大 变 化, 导致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降低。印度已成为当 今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之一,而巴基斯 坦则陷入内 部 暴 恐 不 断、 政 治 不 稳 的 局 面, 经 济总量也只 有 印 度 的 九 分 之 一。 同 时, 印 巴 都 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有避免极端危险情况 发生的强烈 诉 求。 而 且, 对 印 巴 两 个 发 展 中 大 国而言,长期 大 规 模 对 峙 与 冲 突, 势 必 消 耗 大
起与强大,以及国家安全的需求和渴望,而不 都必须面对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因此,克什
一定是再继续追求自建国以来,国大党所倡导 米尔问题又是一个发展问题。尤其是在诸多分
的世俗、多元、宽 容 的 社 会 政 治 文 化 和 西 方 民 主政治所强调的平等与宽容。[1]作为相对弱势的
治事实不断形成的背景下,如何促进克什米尔 地区经济 社 会 发 展、不 断 提 高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也导致印度实施越境 “惩罚”。
还是巴控区,都是两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不发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印度政府在印控克 达的地区,各自实控区内民众对平等政治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什米尔---被遗忘的中国领土
:克什米尔在唐代称为麻域,在清朝称为拉达克
拉达克古称“麻域”,古象雄地(《汉书》作“羊同”,为古代藏地十二小邦之一),松赞干布时期(相当于唐朝贞观年间),属吐蕃“羊同茹”。
吐蕃王朝崩溃后,王子吉德尼玛衮占据羊同故地,称“阿里三围”(阿里,藏语意为“属地”),封其第三子德祖衮在“云彩最高处的麻域”,是为拉达克、古格等吐蕃小王系的的共同祖先。
十六世纪为拉达克王朝最强盛时期,其统治区域从帕米尔高原的巴尔蒂斯坦一直延伸到尼泊尔境内的木斯塘。
居民信仰喇嘛教止贡派(直孔噶举派,主寺为西藏墨竹工卡县直孔提寺)。
拉达克每年向西藏地方政府进贡,史称“拉达克年贡”。
1822年印度锡克王国控制下的道格拉人(藏地所称之“森巴”人)侵入拉达克,1842年被锡克王国吞并,1849年并入英属印度,成为克什米尔土邦的一部分,当时总面积仍有11万8,360平方公里。
1948年,印巴分治后,拉达克本部并入印属查谟-克什米尔邦,西部的巴尔蒂、珠夏
等地并入巴基斯坦。
巴尔蒂,穆斯林称巴尔蒂斯坦,属于巴基斯坦中央直辖的“北部地区”的一部分,面积26000平方公里,人口40万,首府斯卡都。
境内雪峰林立、山谷纵横。
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原住民说藏语拉达克方言。
20世纪50年代后,巴基斯坦政府鼓励普什图人、旁遮普人大量移入,到20世纪九十年代,外来移民占总人口
的比率已经接近50%。
“毕底”现称“斯皮提”,藏语意为“中间地带”。
大致在吐蕃时期属于吐蕃镇守西部的李域(于阗)军防区,地处吐蕃通天竺要道。
10世纪前后,古格王子颂埃派仁钦桑布到喜马拉雅山南麓传播佛教,在毕底建耶果寺。
16世纪属拉达克,1840年被锡克人吞并,成为克什米尔土邦的一部分,1846年锡克战争后被东印度公司占领,1941年与拉胡尔(拉呼)合并,属旁遮普邦的库鲁分区,1960年后成为喜马歇尔邦的“拉胡尔-斯皮提县”,行政面积13835平方公里,人口33224,首府吉隆。
另, 克什米尔还有一块前中国领土-坎巨提
坎巨提,又称“乾竺特”,位于明铁盖山口和红旗拉甫山口以南,分为洪扎河北岸的罕萨(汉名“洪扎”,现称卡里马巴德)和洪扎河南岸的那噶尔两个同源但相对独立的部落。
传说当地人是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远征军后裔,唐朝时为小勃律(吉尔吉特)地,先后属吐蕃和唐朝管辖。
清乾隆26年内附,“其部落东西宽二十里,南北长六百里。
两山夹立,广大峻削,中有大河,为入南疆要隘。
首府棍杂城(既洪扎)”。
每三年向中国进贡一次,每次进贡砂金一两五钱。
1891年,英国借口防止俄国越过兴都库什山南下,于当年12月出兵占领坎巨提,控制了由克什米尔通帕米尔的要隘。
清政府对英国的侵略不予承认,经过“出使英法义比大臣薛福成”与英国交涉,新疆巡抚陶模委派阜康县知县田鼎铭、都司张鸿畴前赴坎巨提,会同英方代表,立原国王弟弟买卖提哎孜木为坎巨提头目,谕令贡金照旧呈进。
1962年,划定中巴边界后地入巴基斯坦。
洪扎地处洪扎河谷地,约161公里长,5公里宽,风景优美,被视为世外桃源,号称巴基斯坦最美丽的地区。
首府洪扎在洪扎河右岸,喀喇昆仑公路沿线战略要地,著名的贸易中心,探明有世界第二大宝石矿藏。
1974年之前,洪扎是自治的土邦,74年后并入巴基斯坦中央直辖“北部地区”(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传统的洪扎王仍被象征性保留。
洪扎王宫背靠雪山,地处洪扎最高处,相传为洪扎王与巴尔蒂公主联姻时所建,距今有600多年历史,外形与拉萨布达拉宫相似,保留了浓郁的西藏风格。
洪扎当地居民现约有居民4.5万人,说一种独特的BURUSHASHKI语言。
洪扎是世界有名的高寿区,百岁以上的老人为数众多,人口平均寿命90岁以上,多信仰伊斯兰教,属什叶派中的伊斯马仪派。
历史上洪扎也被西方史学
家视为巴尔蒂斯坦的一部分。
在新疆和西藏的西部(见上图,绿色的部分和西藏同颜色),这一区域就是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原属西藏阿里地区,这张地图足以证明可什米尔既不是印度的,也不是巴基斯坦的。
但可悲是我们绝大部分中国人却
不知道它是中国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