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产业全景分析

合集下载

转型和创新的新赛道 云网融合是运营商5G时代布局新阶段

转型和创新的新赛道 云网融合是运营商5G时代布局新阶段

转型和创新的新赛道云网融合是运营商5G时代布局新阶段从5G开始全面布局(比正式商用更早的时间),云计算的发展也进入了一条新的快车道,因此我们对于云计算的相关话题也有过多次解析。

的确,云计算和网络互相渗透,使得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深度融合,这正是云网融合的基本内涵。

很多人都说,云计算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最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阿里云、腾讯云等基于OTT的云计算企业近年来风头正劲,而出身运营商的云服务则相对低调,这样情况,在云网融合的阶段应该会有明显的改变。

实际上,云对网络的要求一直都是变化的。

从专线接入向网络能力敏捷易用,从“云被动适应网”向“网主动适配云”演进,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现在,云网融合阶段造就了可以实现能力的聚合和输出的数字化应用平台,它们也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电信业转型的战略方向。

毕竟,云网融合这个概念,对于运营商而言是一个充满吸引力和推动力的东西,它们更是运营商在5G时代进行布局的新阶段。

云网融合是阶段性态势5G+云网融合,作为新基建的核心,是数字经济的底座和基石。

5G时代是云的时代,也是云和网相互融合的时代。

云网融合将催生出丰富多彩的行业应用,推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

显然,5G是当前云网融合的最佳实践。

5G核心网实现转控分离,控制面实现SBA微服务化,同时也在推进轻量级专用定制核心网和UPF;5G无线网实现CU控制面虚拟化,云化和服务化,以及无线网络资源虚拟化;5G网络切片最终走向云网统一切片。

我们知道,数字化平台对云网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云资源备份和多线接入、云网能力服务化提供、云能力和数据协同、云原生开发、云网内生安全五个维度。

云要随着数走,而数字化平台需要统一、完善的云网供给能力承载。

目前运营商的水平在上述五个维度差距均较大,云网资源需要在多样性、服务化、协同性、原生云和安全性上全面增强,从而实现云数联动。

按照业内的共识,云网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第114一阶段是云网协同,特征是云和网基本彼此独立,通过两者物理层面的“对接”实现业务自动化开通和加载,向客户提供一站式云网订购服务,网络只是宽带专线而已;第二阶段是我们此时聊的云网融合,它的特征是云和网采用统一的逻辑架构和共用组件的不同管理系统来运营管理和调度,全面实现云网能力的统一发放和调度,两者将产生“物理反应”;第三阶段是云网一体,未来它将让云网彻底打破界限融为一体,产生“化学反应”,云端的使用者不再看到计算、存储和网络三大资源的隔离和差异,实现统一的运营管理平台和服务能力。

5G-智慧工业园区解决方案

5G-智慧工业园区解决方案

TSN时间敏感 网络
EPC/NGCMEC Edge-Cloud边缘业务平台
5G+MEC实现网络协调控制
eNB/NR
公网用户面数据 本 地分流用户面数据 信令面数据
应用平台(数据分析/设备管理/集中控制)
工业PON
CPE
WIFI
5G+工业园区数字化融合组网
工业终端
工业VPN虚拟专网
5G承载网/核心网
发展智慧产业
资源整合与共享
5G AICDE
A 人工智能
E 边缘计算
D 大数据
C 云计算
I 物联网
基础数据图形图像全景视图
基于云计算、 混合现实、 移动通信计算的智慧园区集中运营管理平台
Web门户
移动APP
微信公众号
指挥中心
展示大屏
4G/5G/WiFi
摄像机
RFID
NB-IOT
平板电脑
三维模型……
数据版本控制
物业服 务 监控
设备管理
数据适配器
商场 停车场
组 织 保 障 体 系
运 维 管 理 体 系
安全 保 障 体 系
数据总线
数据字典
设备… ...
数据层
服务层
感知层
应用层
展示层
矢量地图
internet
SD-WAN
光纤
专网
数据
✓ 优享方案: 通过QoS、 网络切片等手段, 实现业务逻辑隔离, 满足客户对特定网络速率、 时延及可靠性的优先保障需求。 实现业务优先调度、按需灵活配置、 保障服务优先级。✓ 专享方案: 通过边缘计算技术, 实现数据流量卸载、 本地业务处理, 满足数据不出场、 超低时延等业务需求, 为客户提供专属网络服务。 支持数据不出场, 提供专属的网络服务。✓ 尊享方案: 通过对基站、频率、 核心网等专建专享, 为企业构建专用5G网络, 提供高安全性、 高隔离度的尊享定制化网络服务

5G产业应用场景分析报告

5G产业应用场景分析报告

消费场景
制造场景
工作场景
出行场景
赛事场景
家庭场景
医疗场景
社交场景
19
5 G 产业链解析
1. 产业链图解
• 5G产业链主要有3部分组成:5G设备,为下游提供网络建设所需设备的环节,主要包括AAU、射频、光模块、光纤、芯 片等设备,按照网络架构可分为核心网设备和、接入网(无线基站+传输网)设备。5G网络,包括网络建设和网络运营两 个环节,网络建设是指相关配套设施铺建和网络建设、维护、优化。5G应用,利用5G网络提供终端应用和解决方案的环 节,是5G最终的商业化形式。
5 G 设备
5 G 网络
5 G 应用
无线基站
网络建设
网络运营
终端应用
解决方案
传输设备 核心网设备
数据来源:罗兰贝格
• 配套设备 • 网络建设 • 网络优化
• 运营商
• 移动终端
• 摄像头 • V R / A R 设备 • ………
• 智慧城市
• 工业互联网 • 车联网 • ………
23
5 G 重塑新场景
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衣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家 物联网云平台解决方案,安全验证服务,实时微定位服
居,智能安防等
务,物联网协议技术、物联网终端设备等
教育信息化, A R / V R 、网络视频、智慧医疗等 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
在线培训、全景VR软件及设备、视频会议,视频社区、 即时视频平台解决方案等
投资
投资方面,需求端增加网络设备和 终端设备需求,供给端吸引大量技 术、人力、产品形成新的资本
4000 3500 3000
3071
2020-2025年中国5G总投资规模

5G发展现状概述

5G发展现状概述

5G发展现状概述5G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目前全球通信行业发展的热点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推动5G的发展,希望能够实现更快速、更可靠、更智能的通信网络。

目前,全球的5G发展整体来看仍处于初步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和进展。

首先,从全球范围来看,亚洲地区是5G发展的领头羊。

中国、韩国以及日本等国家在5G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特别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政府和各大运营商纷纷加大投入,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

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已经率先推出了5G商用服务,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全面覆盖。

其次,欧美地区也在积极推动5G的发展。

尤其是美国和欧盟成员国,在5G技术标准的制定、频谱的分配以及网络建设等方面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

美国运营商Verizon、AT&T等也已经开始在一些城市推出5G商用服务,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等也在逐步铺设5G基础设施。

然后,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5G的商业应用也在不断拓展。

除了传统的移动通信服务外,5G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工业控制、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各个领域。

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5G技术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服务。

此外,从技术研发方面来看,5G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比如,毫米波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多用户接入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网络的容量和效率,边缘计算技术可以将数据处理和存储更接近终端用户等。

总的来说,5G作为未来通信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各国政府、企业以及学术界都在积极投入资源和精力,以期推动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障碍,比如频谱资源的不足、安全和隐私问题等,但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5G将会在未来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5G将用于三大类业务场景

5G将用于三大类业务场景

5G将用于三大类业务场景5G将用于三大类业务场景5G目前已全面进入研发测试与标准化阶段。

5G技术已经确定了八大关键能力指标:峰值速率达到20Gbit/s、用户体验数据率达到100Mbit/s、频谱效率比IMT-Advanced提升3倍、移动性达500公里/时、时延达到1毫秒、连接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106个、能效比IMT-A提升100倍、流量密度每平方米达到10Mbit/s。

和4G相比,5G的提升是全方位的,5G的速率、稳定性和安全性远高于4G,能耗和时延却显著低于4G,具备了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高容量的特点,将更好地满足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业务需求。

5G业务体系与应用场景在3G时代,3GPP定义了4种基本电信业务类型:会话类、流媒体、交互类和后台类。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电信业务不断更新、扩展,后台类业务扩展成为传输类和消息类,同时涌现出大量物联网业务,包括采集类和控制类,如图1所示。

围绕着流媒体、物联网等典型5G业务,国内外运营商对5G应用场景进行了积极探索,5G将应用于增强型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与低延迟通信、大规模机器类通信三大类业务场景。

增强型移动宽带业务场景5G增强型移动宽带服务将满足用户对高数据速率、高移动性的业务需求,可广泛应用于互联网视频、现场直播等场景。

2017年1月,AT&T正式推出了5G Evolution(演进)计划,将利用DirecTV Now互联网流媒体平台进行5G视频播放测试。

AT&T 携手诺基亚,在39GHz系统上完成了5G固定无线流媒体测试,实验室内已达到14Gbit/s的速度,延迟时间不到3ms。

2017年6月,AT&T携手英特尔、爱立信进行第二次5G试验,美国奥斯汀地区用户可在5G网络上观看DirecTV Now流媒体直播,试验已持续数月时间。

本次试验采用了英特尔5G移动试验平台和爱立信5G无线接入网络,通过固定无线5G信号传送DirecTV Now的实时电视内容,初步达到1Gbit/s的体验速率。

5G技术与标准介绍----第1部分:5G场景与需求

5G技术与标准介绍----第1部分:5G场景与需求

1 5G是什么5G场景与需求分析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5G促进社会升级转型•市场和业务驱动◆驱动力1:10年千倍的流量增长◆驱动力2:百亿级大连接•容量和效率驱动◆部分区域已经出现了容量瓶颈,需要提高频谱效率、开发新频段◆新业务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蜂窝网络演进驱动力◆驱动力3:新业务涌现•3技术和产业驱动1980s1G移动通信“十年一代”1990s2G2000s3G2010s4G2020s5G5G是什么?5G的三大类应用场景5G典型性能:Gbit, 1ms, 1百万/km2低时延高可靠场景(uRLLC)低功耗大连接场景(mMTC)4热点高容量场景连续广域覆盖场景增强移动宽带场景(eMBB)5G能带来什么?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光纤般的接入速率•“零”时延和高可靠•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多样化场景的一致体验•超百倍的能效提升55G与4G有什么不同?更强性能更多场景相比4G主要追求速率,5G关注三大关键性能指标5G不仅考虑人与人也考虑人与物、物与物体验速率更快4G x 100连接数密度更高4G x 10空口时延更低4G x 1/5增强移动宽带场景:增强/虚拟现实、云端机器人低功耗广覆盖场景:海量物联网低时延高可靠场景:车联网全新生态相比于4G的“修路”,5G则是“造城”,需要打造跨行业融合生态通信产业工业制造智能车联增强/虚拟现实物联网6小结:5G ,打造万物互联新世界5G 具备三大能力,构成全新一代基础设施超大带宽超高速率(峰值速率提升10倍以上)超高可靠超低时延(可靠性99.999%,空口时延1毫秒)超多连接(每平方公里百万连接)云端机器人虚拟/增强现实 无人驾驶 网联无人机智慧城市 无人工厂75G是什么2 5G场景与需求分析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5G促进社会升级转型eMBB-连续广域覆盖eMBB-热点高容量5G场景•用户体验速率: 100Mbps•移动性: 500Km/h•用户体验速率: 1Gbps•峰值速率: 20Gbps2低时延高可靠(URLLC)低功耗大连接(mMTC)•单向空口时延: 1ms•可靠性: 99.999%•连接数密度: 10^6/km2•低功耗、低成本9信息消费及行业升级并重,全面发挥5G大带宽、低时延及多连接能力5G使能信息消费,延展人们想像空间5G构建智慧社会,助推行业升级转型视频.VR/AR : eMBB,uRLLC车联网及自动驾驶:uRLLC网联无人机:eMBB,uRLLC云端服务机器人:eMBB,uRLLC 智慧能源:uRLLC, mMTC 智慧医疗: eMBB,uRLLC 智能制造: uRLLC, mMTC 智慧教育: eMBB不同创新应用将发挥5G不同能力或多项组合能力大带宽类(eMBB)、多连接类(mMTC)、低时延靠可靠类(uRLLC)12时延5ms 工业生产控制➢1~10ms垂直行业5G通信指标要求初步分析车联网(自动驾驶中的紧急情况信息共享)➢3ms10ms 云端AR (购物、游戏等)VR互动游戏➢DL: 40Mbps-2.3Gbps车联网(传感器和状态地图共享)➢UL/DL: 25Mbps~1Gbps云端VR极致效果(~2026年, 24K 3D图传)20ms网联无人机(远程控制)、云端机器人(导盲机器人)、智能电网(电力应急通信)车联网(车路间信息共享、十字路口信息交互、远程驾驶)智慧医疗(远程机器人B超)➢360度直播/娱乐/远程作业云端VR进阶效果(~2021年,12K图传)➢360直播/娱乐/远程作业智慧医疗(远程实时会诊)云端VR入门效果(~2019年, 8K图传)➢360直播/娱乐/远程作业智能电网(输配变机器巡检、精准负荷控制)网联无人机(4K图传) 网联无人机(8K图传)15Mbps60Mbps150Mbps240Mbps2Gbps 速率高可靠性(>99.999%)云端机器人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一般可靠性网联无人机AR/VR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电网eMBB能力应用:视频及VR对应通信指标要求网络速率要求≈ 屏幕分辨率(pixel)×色深(bit)×帧率(fps)图像质量5G (3.5GHz,100MHz带宽)•D L: 1.4G/4Gbps: 4流(SU)/16流(MU)•U L:175/375/700Mbps:2/4流(SU)/8流(MU)序号分辨率名称屏幕分辨率(pixel/frame)色深(bit/pixel)帧率(fps)视频编码网络传输开销系数网络速率要求(Mbps)业务类型H V 编码压缩率编码协议典型速率(Mbps) 建议速率取值范围(Mbps)1 1080P 1920 1080 8 30 165 H.265 1.3 4[2.5, 6] 高清视频1920 1080 10 60 165 H.265 1.3 10 [6, 15] VR2 4K 3840 2160 8 30 165 H.265 1.3 15[10, 25] 高清视频3840 2160 10 60 165 H.265 1.3 40[25, 60] VR3 8K 2D 7680 4320 8 30 165 H.265 1.3 60[40, 90] 高清视频7680 4320 10 60 165 H.265 1.3 150[90, 230] VR4 8K 3D 7680 4320 16 60 165 H.265 1.3 240 [160, 360] 高清视频7680 4320 18 120 165 H.265 1.3 540 [360, 800] VR5 12K 2D 11520 5760 8 30 215 HEVC/VP9 1.3 100 [50, 160] 高清视频11520 5760 10 60 215 HEVC/VP9 1.3 240 [160, 360] VR6 24K 3D 23040 11520 16 60 350 H.266 3D 1.3 900 [600, 1500] 高清视频23040 11520 18 120 350 H.266 3D 1.3 2300 [1500, 3500] VReMBB典型案例:网联无人机远程实时作业20ms远程遥控100ms1s5G+5G4G15Mbps1Gbps60Mbps激光点阵雷达360度全景/VR飞行状态跟踪巡检勘探高精度飞行管控识别监视电子围栏10m1m0.1m精准作业泛在、移动的环境中,网联无人机对大带宽、低时延的需求,将会引爆众多高价值创新行业应用初期可以采用4G拓展应用,后续随着5G引入业务体验更好、创新应用更多监控下行速率:600kbpseMBB 典型案例:网联无人机各类应用需求娱乐下行速率:600kbps 上行图传速率:15-60Mbps 图传时延:200ms 控制时延:10ms 覆盖高度:100m 定位:1m物流下行速率:600kbps 上行速率:200kbps 图传时延:200ms 控制时延:10ms 覆盖高度:100m 定位:1m巡检下行速率:600kbps上行图传速率:15Mbps 图传时延:200ms 控制时延:10ms覆盖高度:勘探100m ,高空巡检300-3000m[1] 定位:控制1m ,充电0.1m上行图传速率:15-60Mbps 图传时延:200ms 控制时延:10ms 覆盖高度:100m 定位:1m上行图传速率:15-60Mbps 图传时延:200ms 控制时延:10ms覆盖高度:喷洒10m ,测绘300m 定位:0.1m上行图传速率:15-60Mbps 图传时延:200ms 控制时延:10ms 覆盖高度:100m 定位:1m远程控制 高清图传精准定位 状态监控 网络安全……注[1]:300m-3000m 的巡检高度,主要用于在有限的续航时间内完成输油管道等大范围巡检,飞行速度也比较快植保下行速率:600kbps救援下行速率:600kbps5G 通信网络时延分析典型控制类/内容类时延分析内容中心移动内网络外网传输 移动内网络应用终端服务器时延 20-50ms外网传输时延10ms网络时延 40ms 图像采集编码时延60msRTP 流媒体时延 200-300ms网络时延 40ms解 码 显示时延 30msuRLLC 能力应用: 5G 不同类型时延能力应对各类需求• 以上为传输响应类时延,传输大数据流量时延与传输带宽能力相关以时延需求100ms 的控制类业务为例,对蜂窝网络端到端时延需求40ms以时延需求400ms 的图像采集类业务为例,蜂窝网络端到端时延需求80ms控制中心外网传输应用终端 移动内网络移动内网络数据处理 时延 1-2ms外网传输时延10ms服务器时延 20-50msCAN 消息处理10ms控制信令采样10ms网络时延 20ms 网络时延 20ms无线网传输网核心网总计*4G 20-30ms 20-30ms 10ms 50-70 ms 5G1-5ms1-10ms*0.4ms-1ms2.5-16ms• 主要包括三遥(遥测、遥信、遥控)业务,多媒体(语音、视频、图像)业务 • 主要挑战在于三遥业务中低时延高可靠需求的业务 • 电网有专网,发挥公网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尚需一个过程uRLLC 典型案例: 智能电网全面升级的技术需求智能电网管理火电水电发电核电风电输电光伏变电智能变电站用电配电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电表继电保护 99.999% ~2.4Mbps 15ms 输配变机器巡检* 99.999%≥2Mbps ≤80ms精准负荷控制* - 上行速率1.13Mbps 通道传输时延要求(双向)小于200ms电力应急通信99%64kbps~3.8Mbps端到端时延≤100~200ms;输变电状态监测配电自动化 精准负荷控制 配电所综合监测输配变机器巡检电力应急通信用电信息采集分布式电源运行监视和控制电力Slice1 (uRLLC 切片)控制子站AMFSMFBac 运kh 营au 商l网U 络PF切片管理Ba 系ck 统haul BackboneBSS/OSSUDM AMF基站边缘DC区域DC (地级市) PCRF SMF中心DC电力Slice2 (mMTC 切片)控制子站AMF SMFBack 运ha 营ul 商 网络切片管B 理ac 系kh 统aulBSS/OSSBackboneUDM AMF基站边缘DCUPF区域DC (地级市) PCRF SMF中心DC 业务主站电力Slice1 (eMBB 切片)控制子站AMF SMFBac 运kh 营au 商lBSS/OSS网络切片管理Bac 系kh 统aul边缘DC UPFBackboneUDM AMF基站 PCRF SMF区域DC (地级市) 中心DC大视频应用场景片巡检机器人、无人机、应急通信等低压集抄、分布式能源场景集中器、电表差动保护、精准负控场景智能DTU 、精准负控、uRLLC 典型案例: 5G 网络切片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5G 网络切片技术,可为智能电网不同业务提供差异化的网络服务能力 5G 网络切片技术,可为电网不同分区业务提供高可靠安全隔离 5G 网络具备能力开放,实现电力终端通信的可管可控运营商网络切片管理(BSS/OSS )电力业务通信管理支撑平台19控制的解决方案影响员工安全和险情处理及时性uRLLC+eMBB+uRLLC 典型案例: 智慧油田• 现有问题和业务需求:• 中石油站场有大量计量、转油传输、油品处理等重点生产设备。

中国移动 2020 年 5G 全面发力

中国移动 2020 年 5G 全面发力

通信是国民经济基础行业,新周期景气度高(一)通信是经济活动基础行业,需求回暖+政策推动提升景气度通信行业是人类现代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行业。

广义来说,通信行业是指人类解决非面对面、远距离交往的工具集合。

而现代经济活动又可以抽象概括为信息的产生、存储和传递的过程,以达到信息的流动或增多有形的物品附加价值目的。

因此,通信业则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性环节。

随着信息爆炸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于通信行业的需求也愈发高涨。

信息通信业是我国现阶段最具成长性的关键基础产业,具有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作用,其重要性和景气度必将达到空前高度。

电信业务总量高增势头不改,数字经济与信息消费增长确保通信行业高景气度。

我国2018年电信业务总量达到65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9%,增速再创新高。

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010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其中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完成2072亿元,比上年增长5.1%。

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6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IPTV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9.4%;物联网业务收入比上年大幅增长72.9%。

信息消费方面,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8)》,2017年我国总体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超过20.3%,占GDP比重达到32.9%。

远期看,预计到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占GDP比重的35%,到2030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将超过50%。

数字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将持续提高通信需求,有力促进通信行业的高景气度。

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持续提高为维持通信行业高景气打下牢固用户基础。

2018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1.37亿户,总数达到17.5亿户,比上年末增长8.5%。

全年净增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9亿户,总数达到15.7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112.2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10.2部/百人。

5G技术应用创新与发展趋势

5G技术应用创新与发展趋势

5G技术应用创新发展趋势5G融合应用发展态势1.1 全球多个国家加速推进5G应用全球5G应用整体处于初期阶段。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监测,截至9月30日,全球135家运营商共进行或即将进行的应用试验达到391项。

AR/VR、超高清视频传输(4K或8K)、固定无线接入是试验最多的三类应用。

在行业应用中,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受到广泛关注。

整体来看,全球5G应用整体处于初期阶段,主要应用场景是增强型移动宽带业务,行业融合应用仍在验证和示范中。

美国家庭宽带成为最受关注的5G应用之一。

美国四大移动运营商全部商用5G,在若干个重点城市推出服务,覆盖城市重合度高,相继推出5G固定无线接入的服务;在工业互联网方面,AT&T正在探索基于4K视频的安全监测、AR/VR 员工培训及定位服务;与此同时,美国也在尝试5G与VR/AR用于医疗领域,帮助临终患者减少慢性疼痛和焦虑等。

FCC通过采取一些举措促进5G技术向精准农业、远程医疗、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创新步伐,如设立204亿美元的“乡村数字机遇基金”等。

韩国出台5G战略,引领5G用户发展。

韩国“5G+”战略选定五项核心服务和十大“5G+”战略产业,其中五项核心服务是:沉浸式内容、智慧工厂、无人驾驶汽车、智慧城市、数字健康。

在商用进展方面,韩国运营商针对VR、AR、游戏推出基于5G的内容和平台活动。

截至2019Q3,韩国5G用户数超过300万,占据全球5G商用大部分市场份额。

韩国用户发展速度快主要得益于运营商加速建网,手机高额补贴,内容应用丰富,提速不提价。

欧盟5G应用涵盖工业互联网及其他多种应用场景。

欧盟于2018年4月成立工业互联与自动化5G联盟(5G-ACIA),旨在推动5G在工业生产领域的落地。

欧盟5G应用试验涉及工业、农业、AR/VR、高清视频、智慧城市、港口等多场景。

英国伍斯特郡5G工厂探索使用5G进行预防性维护、远程维修指导等应用;德国电信在汉堡港的船舶上安装了5G传感器以支持实时传输行驶轨迹和环境数据,还将交通灯接入5G网络,远程控制交通流量;俄罗斯运营商MegaFon旨在开发智能城市、物联网、VR/AR等5G应用试点项目。

5G技术在航运业中的应用场景与案例

5G技术在航运业中的应用场景与案例

5G技术在航运业中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发布时间:2022-07-18T01:51:54.558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33卷3月5期作者:冯墨[导读] 第5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技术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和超多连接等特性,将其与人工智能,冯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湖北宜昌 443200)摘要:第5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技术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和超多连接等特性,将其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高精度定位等关键技术高效融合,能加速推动航运业的信息化,智慧化发展.对此,分析5G的关键技术特征和产业链价值,论述5G等关键技术在智慧航运 ,智慧港口,智能制造和智慧金融等5大领域的创新趋势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全球航运企业运用5G促进自身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5G、智慧海事、智慧航运、港口物流1 引言长江作为世界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是我国主要的东西交通运输大动脉,流经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七省二市,是我国贯穿东、中、西部地区的水路运输大通道,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运资源被誉为“黄金水道”。

2019年,长江干线年货物通过量达到29.3亿吨,同比增长8.9%,稳居世界内河首位;长江干线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940万TEU,同比增长10.9%;三峡枢纽通过量1.48亿吨,同比增长2.8%;均创下历史新高。

交通运输部在总结以往长江航运发展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 2020 年实现长江航运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提出“一条主线四个长江”的发展战略,“一条主线”是指“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现代长江航运”,“四个长江”是指“数字长江”、“平安长江”、“阳光长江”和“和谐长江”。

其中,“数字长江”是长江航运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因素,也是实现其他“三个长江”的重要支撑和必要手段。

全球及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及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及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卫星互联网产业概述1、卫星互联网的定义及卫星轨道分类卫星互联网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发射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域,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能力的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

按照轨道高度划分,卫星星座主要分为低轨、中轨、高轨三类。

其中低轨卫星由于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整体制造成本低,非常适合发展卫星互联网业务。

低轨卫星互联网作为卫星互联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卫星互联网建设与应用的突破口。

卫星轨道细分分类2、卫星互联网发展历程卫星互联网与地面通信系统相结合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实现星地互联的全方位深度融合。

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全球卫星互联网发展已有30多年历史,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卫星工作频段进一步提高,向着高通量方向持续发展,卫星互联网建设逐渐步入宽带互联网时期。

卫星互联网发展历程二、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相关政策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多项关于卫星互联网的支持政策。

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是于2020年4月由国家发改委指出,信息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如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还首次将卫星互联网纳入了“新基建”范畴,将其视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相关政策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三、卫星互联网行业产业链1、卫星互联网行业产业链示意图卫星互联网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卫星生产制造、火箭发射、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及服务等多个环节。

卫星发射及运营环节是卫星互联网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卫星互联网通过发射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域,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能力的卫星系统,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

在这个环节,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运营经验,以确保卫星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中国网络视听行业市场现状全景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网络视听行业市场现状全景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网络视听行业市场现状全景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现状:1.巨大的用户规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拥有数以亿计的网民,用户需求巨大,网络视听行业市场潜力庞大。

2.快速增长的收入规模:近年来,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中国网络视听行业收入持续增长。

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网络视听行业总体收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3.多元化的内容供应:网络视听行业包括视频、音乐、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多种形式的内容,供应商众多,内容多样化,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4.用户体验升级: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视听体验,例如高清视频、VR/AR技术的应用,使用户能够更加沉浸式地享受内容。

5.强大的竞争态势:网络视听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包括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纷纷涉足该行业,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格局。

全景分析:1.政策环境优化:政府对于网络视听行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例如,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的政策,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技术引领发展: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用户体验不断提升,例如5G技术的普及将进一步加速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快速、更流畅的服务。

3.内容创作的多元化: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内容创作将更加注重多样性和个性化,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

4.自制内容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加大对于自制内容的投入,通过自己的原创内容提升竞争力,提高用户粘性。

5.广告营销模式的改变:随着付费会员制在行业中的普及,广告营销模式也在逐渐改变,品牌商更加注重精准投放,提高广告效益。

行业发展趋势:2.产业链合作加强:网络视听产业链包含内容创作、平台分发、终端用户等多个环节,未来将会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形成协同效应,提高整体竞争力。

3.国际市场拓展:中国网络视听行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将中国优秀的内容输出到全球。

中国网络视听企业已经开始在海外市场发力,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读懂产业链】5G产业链全景分析

【读懂产业链】5G产业链全景分析

【读懂产业链】5G产业链全景分析一、行业基本概念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具备超高速率、超大连接、超低时延三大特性。

5G网络的部署将满足5G特有的增强型移动带宽(eMMB)、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场景需求,助力制造业、汽车、能源、医疗、教育、金融、公用事业等垂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远景规划,为支持大量新型商业应用,5G网络与传统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差异体现在接入带宽、网络容量、联接密度、网络时延、能源效率、频谱效率、可靠性等方面。

5G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新无线技术、大规模天线技术、全频谱接入、5G无线网新架构等。

——5G新无线技术主要采用了新波形技术、新多址技术和新编码技术。

5G新波形技术是继承了4G频谱利用率高的优点,进一步提升了灵活性和频谱利用效率,解决了4G网络无法满足万物互联的需求。

——大规模天线技术(Massive MIMO)是5G天线的关键技术。

相比4G网络天线通道2/4/8个,5G Massive MIMO天线通道数多达到64/128/256个。

——全频谱接入涉及低频段、中频段和高频段的全频谱范畴。

4G 时代主要采用中频3GHz以下的频段,5G新无线频率采用高中低频混合组网,充分挖掘低频、中频和高频的优势,共同满足高速率、大连接、大容量的不同场景需求。

——5G无线网新架构是5G网络功能重构的重要一环。

5G无线网新架构考虑采用中央单元(CU)和分布单元(DU)部署的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各场景和应用的需求。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CU和DU 功能灵活切分,一方面可实现硬件灵活配置,基带资源共享,达到降低投资成本的效果;一方面可实现性能和负荷管理的协调、实时性能优化,获得更大网络性能增益。

二、中国5G产业链全景图(一)5G产业链结构在5G基建投资阶段,产业链上最先受益的环节是5G通信设备及上游配套产业,因此本部分将重点分析5G基建相关产业链,不涉及5G终端设备(5G手机为主)、材料层、基础层、应用层、场景层等环节。

2021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

2021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

2021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一、智能手机行业产业链图谱智能手机产业链来源于功能手机的改进,但是相较于功能手机产业链环节更复杂,角色参与者更多。

上游产业链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开发商、芯片公司、元器件及零组件等原材料供应商;中游主要包括手机设计及组装制造企业,以及各个主流手机品牌商(国内包括华为、小米、VIVO和OPPO等);下游主要包括应用及增值服务供应商、运营商、渠道商等。

同时还包括手机回收、维修等相关业务二、智能手机行业上游产业链分析当前,智能手机处理器、内存、存储、屏幕、镜头组、金属外壳在手机关键部件的成本占比已接近84.2%。

以上成本支出结构反映出手机厂商在手机性能、手机功能以及手机外观设计和使用体验上的关注。

同时,也客观上为智能手机供应链相关环节的厂商提供广泛商机,促进智能手机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智能手机渗透率已逐渐趋近饱和,智能手机市场缓慢步入瓶颈期。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消费偏好的转变将产生新的增量机会,带动智能手机成本结构转变,推动智能手机供应链结构调整,并为相关赛道中的玩家提供潜在发展机遇。

1、手机处理器就全球智能手机处理器市场规模而言,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受全球智能手机整体市场已逐步饱和影响,2016-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规模稳定200-220亿美元左右,同时市场整体呈现逐步下降趋势,2020年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主要是原因是后疫情期间带来消费爆发和5G手机换机潮带来市场增量,总体来看,预计短期内市场规模仍有部分增长空间,随着5G手机全面普及,市场规模将渐趋稳定。

根据Counterpoint统计,联发科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处理器厂商,2020Q4智能手机处理器份额达到32%;联发科在2020年取得较大市场份额主要系受益于100美金-250美金价格段的中端手机市场的强劲表现、拉美和中东等新兴市场的爆发以及HW禁令等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海思受限于美国打压,主要被苹果和联发科蚕食,全球市场份额逐步降低。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全景与深度解析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全景与深度解析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全景与深度解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

这个产业涵盖了从硬件到软件、从基础架构到应用服务的广泛领域,其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核心领域之一是芯片技术。

芯片作为信息设备的“大脑”,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决定了设备的运行速度和功能。

过去,我国在芯片领域长期依赖进口,面临着技术封锁和供应链风险。

然而,近年来国内芯片企业奋起直追,在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等环节不断取得突破。

例如,一些企业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芯片,应用于手机、电脑和服务器等领域。

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芯片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园区等措施,促进芯片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操作系统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市场仍被国外厂商占据,但国内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和创新。

国产操作系统在安全性、稳定性和兼容性方面不断提升,逐渐在一些特定领域和行业得到应用。

此外,云计算技术的兴起为操作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云操作系统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国内企业纷纷加大在云计算领域的投入,研发出具有自主可控的云操作系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库是信息存储和管理的核心软件,在金融、电信、政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过去,国外数据库产品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

近年来,国产数据库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逐渐打破了国外垄断。

一些国产数据库在性能、功能和可靠性方面已经能够与国外产品媲美,并在一些大型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

同时,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新型数据库如分布式数据库、图数据库等不断涌现,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应用软件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重要一环,涵盖了办公软件、工业软件、金融软件等众多领域。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全景与深度解析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全景与深度解析

金融支持与创新服务
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创新服务平台等,满足企业 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和服务需求。
政策发展趋势与影响
政策协同效应
随着国家与地方政策的协同推进,信 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 的发展空间。
技术引领与产业升级
政策引导将加速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 升级,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市场推广政策
通过政府采购、补贴等措施,推动信 息技术应用创新产品的市场应用和普 及。
地方政策支持情况
地区差异化政策
各地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资源优势,制定具有地 方特色的政策措施。
人才培养与引进
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产业发展提 供智力支持。
ABCD
产业园区建设
地方政府通过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提 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吸引企业入驻。
腾讯
作为社交媒体和游戏领域的巨头,腾 讯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方面也有着显
著的影响力。
阿里巴巴
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公 司,阿里巴巴在信息技术应用 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具有领先地 位。
市场集中度分析
01
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市 场集中度较高,主要被少数几家 大型企业所占据。
01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融合创新,实现对传统 产业的全链条改造,从而孵化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 转型的产业。
分类
根据应用领域和特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可以分为硬件制造、软件服务、 融合业态三个主要类别。
产业规模与增长趋势
详细描述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如 智能语音助手、智能客服、自动驾驶 等。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 计算机可以自动学习词

擘画产业全景图谱

擘画产业全景图谱

擘画产业全景图谱作者:许诺来源:《产城》2021年第11期智慧城市在赋能经济发展、提升治理水平、改善惠民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助力智慧城市加速建设,持续增加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

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达到259亿美元。

与此同时,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同步增加。

未来,在细分的产业图谱和巨大的产业机遇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朝多领域发展,城市智慧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抢抓机遇,抢滩入局智慧城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优质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生活品质,让城市更加宜居便利。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整理,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建设的上游主要是所需的设备制造。

其中,硬件制造部分包括频采集硬件设施、信息传输、存储平台、芯片制造等,主要代表企业有海康威视、华为、宇视科技、清华紫光等。

在软件设计方面,东华软件、旷视科技、和利时、中控集团等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产业链中游主要负责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包括对整个智慧城市进行顶层设计的政府和设计院,科大讯飞、金蝶、日海智能等系统集成企业,三大运营商、大唐电信等提供运营服务企业,以及中科曙光、航天信息等行业解决方案厂商。

智慧城市产业链的下游则主要是指智慧城市场景应用,涵盖了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安防、智慧教育、智慧企业等众多场景。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先后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智慧城市信息技术运营指南》等政策和文件,明确了智慧城市在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化发展目标的战略地位等。

国家政策的陆续出台持续刺激各地对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大力促进智慧城市和相关行业发展。

于此背景下,我國智慧城市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参与主体不断增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整体态势良好。

据中国信通院,在投资规模方面,根据IDC2020年7月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达到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2.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占全球比重为22.7%,仅次于美国的26.7%与西欧地区的24.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超高速体验 >
> 超高用户密度
> > 超高速移动 >
既有对原有4G业务在速率上的数量级提升.实现广覆盖的100Mbps体验速率.也有高速率催生的新业 务类型.如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实时视频分享.云端办公等 以虚拟现实办公为例.远程用户之间的高清3D实时互动需要办公区95%以上的区域内用户体验速率大 于 1 Gbps 主要用于提升密集住宅.体育场馆.音乐厅.大型购物商城等用户高密度分布场景下的接入户提供0.3~20Mbps的体验速率 主要考虑在快速路.高铁等高速移动场景下为用户提供与低速移动场景下的一致体验 以高铁为例.要求在移动速度超过500km/h时依然能够满足视频/文件下载的速率需求
• 用户数: 5G的终端用户数会大大超越之前的移动通信时代,5G时代大容量、低时延、大连接可 以实现万物互联的场景,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切入物物相连,打开了全新的增量空间。
• 基站规模: 5G的无线接入将实现中低高频段的全频谱接入,中低频段(6GHZ以下)将提供连续 性覆盖,毫米波高频段(6GHz以上)将作为热点区域或容量提升的覆盖。据当 前场外测试情况, 中频段的宏站覆盖范围与4G宏站大致相当或稍弱,我们预计5G宏站数量为 4G 宏站 1.2 倍,达到 320 万个。毫米波高频段的小站数量保守估计将是宏站的 2 倍,预计 5G小站将达到 640 万个。
9
面向 5G的云化 C-RAN无线接入网架构
C-RAN无线接入网重构将带来设备层面的重大变化。①、更高流量、更多数量、更远距离的RRU 与 DU 相连,前传网络的光纤以及光模块需求量将大幅增加;②、BBU 被拆分之后,集中部署于 中心机房的CU可以摆脱专用设备制约,直接使用通用服务器及芯片,可能会给非专用设备商带来 一定机会;③、射频拉远单元RRU需要更多的扇区和天线数量,愈加复杂的需求可能需要跟天线 进行整体设计,最终或许将由主设备厂商对天线进行集成。
6
mMTC 大规模机器通信业务
mMTC 大规模机器通信业务:主要面向万物互联,满足大量机器类型通信设备以及传感器 等物联 网领域的通信需求。5G网络在广域覆盖和超高的节点接入能力基础上,将针对 实际业务场景在功耗、成本、时延及可靠性等方面的多元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
7
uRLLC高可靠低时延业务:
主要面向对及时响应要求较高的场景,如车联网、自动驾驶和工业控 制生产制造流程、 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等场景。ITU 对 5G 理想状况的端到端时延要求为 1 ms, 典型端 到端时延为 5-10 ms,大约为4G的十分之一。
8
传统基站天线与 Massive MIMO 天线波束覆盖对比
未来基站侧天线需求数量将大幅增加,并且一体化有源天线的设计将更为复杂。随着5G通信采用更高的频率, 单个天线的尺寸可以做得更小(一般天线长度与频率成反比),因而相同功能的天线面积能缩小至过去的几十分 之一甚至更小。传统基站天线一般 4-8 根左右,最多也就十多根,而Massive MIMO 可以多达 128、256 根甚 至更多。与 2/3/4G 天线仅作为发射接受转换器的角色不 同,5G时代的一体化有源天线将射频模块与天线作为 整体协同设计,同时具备滤波、放大以及抑制干扰等功能,天线系统将更为复杂。
• 建网节奏: 根据技术以及应用终端的成熟度,我们认为2019~2022年是中频段网络建设的高峰期, 对应的高清视频、AR/VR 等 EMBB 应用场景。2022-2025 年是毫米波网络建设的高峰时期,届时 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uRLLC应用场景将趋于成熟。
14
5G万物互联,终端数有望打开新空间
10
5G应用场景及技术需要
11
目录
•5G 技术特点 •5G生命周期 •5G 商用进展
5G生命周期解构
13
5G生命周期解构
• 生命周期: 5G 主建设周期将持续 5-6 年,与国外移动通信生命周期将保持一致。因为我国 5G 的推进节奏已经处于全球最领先水平,并非像 4G/3G 一样处于追赶态势。同时由于 5G 应用场景 的多样化(三大应用场景:EMBB1(增强移动宽带)、EMTC2(海量连接)、uRLLC3(高可靠低 时延))及各产业进度的不同,使得 5G 的投资会是一个相对长 期的过程。
因此对5G的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
eMBB增强移动带宽:4G功能的升级,传输速率大幅提升
2.
mMTC大规模机器通信:连接密度提升、功耗更低
3.
uRLLC高可靠低时延:更低时延、高可靠性,移动性要求更高
4
三大关键业务场景,构建通用型基础设施平台
5
eMBB 增强移动宽带业务:
eMBB 增强移动宽带业务:最直观的表现为传输速率的大幅度提升,与 4G 相比能提供 100 倍以 上 的峰值速率和10~100倍的用户体验速率。同时,除了要能满足更大覆盖范围内的高速接入,5G 承载网络还需要满足高用户密度区域的热点覆盖、以及中高移动速度下的无缝覆盖。从具体应用来 看可大致分为超高速体验、超高用户密度以及超高速移动场景三类。
超强移动宽带、低时延高可靠、海量连接是 5G 三大场景,与之前移 动通信时代不同的是,5G时代的应用场景的性能指标可以满足车联 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物物相连的要求,极大促进了终端数量 的提升。
1)5G 超大带宽将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AR/VR等新型应用终端体验。
2)5G 将支持大连接低功耗的机器连接,以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为代表的典 型应用场景有望与移动通信深度融合,接入设备将成指数级增长。
5G 产业全景分析
目录
•5G 技术特点 •5G生命周期 •5G 商用进展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3
面向万物互联的下一代移动通信
5G定义了三大业务场景: 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uRLLC)和大规模机器 通信(mMTC)。
其中 eMBB 是传统 4G 功能的升级,主要应对 VR/AR 等高流量场景;而后两者 均为 5G的新应用 场景, uRLLC主要针对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低时延场景; mMTC主要针对万 物互联,如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大规模联接场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