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剖析

合集下载

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作者:曹长英来源:《现代营销·营销学苑》2012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写作主体与客体,并论述了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写作主体赋予写作客体以生命和灵魂,写作客体内化为作者写作的动力、动机,写作主体在写作实践活动中进行控制和调节,不断解决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关键词: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关系文章的作者,在整个写作传播活动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因此称之为“主体”。

写作主体是指作者自然形态、心理形态同写作的关系。

一、客体内化为作者写作的动力、动机和写作蓝图写作主体观察、体验写作客体,完成写作活动,需要具有认识、理解、把握客体的基础和条件,从理论上讲,只有当生活中那些和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发生同构关系,并为创作主体的本质力量所同化而形成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才能成为写作思维产生的对象。

创作主体同化客体的关键,在于主体必须有相应的素质、修养、能力。

没有认识和反映生活的写作能力,创作主体既不能发现可以转化为作品的客体,也不能使这个客体的对象通过写作完美地表达出来。

写作不仅是对作品的创作,而且也是对事物的主动认识;客体不仅是被动描述的对象,同时又是一个被认识的对象。

认识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知觉总是在现有的“心理定势”的基础上发生的。

作者不是作为一般人去感知客体对象,而是自觉地、积极的,在从事写作活动主体特有的“心理定势”上去观察客体、感知客体,认识客体的。

当生活的信息流向创作主体的大脑时,创作主体首先有一个选择、同化的过程,凡是和写作主体的气质、性格、情绪、情感、思想能够吻合、同构的生活信息,便被创作主体积极同化,而成为凝结了创作主体的本质力量。

二、主体对客体加以意化的改造而成为写作的内容首先,思维对客体的自然形态的总体把握,对客体的本质特征的深刻理解,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因此客体的意化过程,也就是对客体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改造过程。

按照一定意图的需要,意化后的客体也就进入了写作的范围。

30写作主体与客体 (2)

30写作主体与客体 (2)
——摘自劳伦斯《菊馨》
据说达·芬奇在画《最后的晚餐》 时, 为了把出卖耶稣的叛徒犹大画好, 曾到各种场合去潜心观察赌徒、流氓、 罪犯的各种形象和举止。最后, 他终 於找到了让犹大惊惶失措和手里紧握钱 袋的表现手段。這兩处细节描绘的巨大 成功, 是与少年时长达数年的刻苦绘 画和细心观察分不开的。
达·芬奇(1452—1519)
(4)观察的方法 ①定位观察:指观察主体的位置固定不动的; ②移位观察:移动变化的叫移位观察; ③比较观察:将不同的客体进行相似或相异比较; ④变换观察:把同一客体放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 。 (5)观察能力的构成 ①注意力; ②鉴别力; ③ 联想力。
小饭铺常常在门口煮南瓜,味道虽不见 得好,那热腾腾的瓜气与“照眼明”的红色 却予人一种“暖老温贫”的感觉。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copyright@《现代写作教程》课题组
1 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 2 写作主体的感受能力 3 写作主体的思维能力 4 写作主体的想象能力
名言导入,提出问题
同样一句格言,在完全正确 理解它的青年人口中,总没有 在阅世很深的成年人的精神中 那样的作用和范围,要在这种 成年人的阅历中,那句箴言里 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才会 表达出来。
(视觉、味觉、触觉、温冷觉) 人行道上常有人蹲着生小火炉,扇出滚 滚的白烟。我喜欢在那个烟里走过。煤炭汽 车行门前也有同样的香而暖的呛人的烟雾。
张爱玲
(视觉、运动觉、嗅觉、温冷觉) (1920—1995) ——摘自张爱玲《道路以目》
我悄悄坐下了,点燃一支莫合烟。 黑暗中晃闪着的一星红点,仿佛是一个 异外的谁。或者那才是我。窗外阴云,室 内沉夜;黑暗充斥般流溢着,不知是乌云 正在侵入,还是浓夜正在漾出。其中那一 点红灼是我的魂么,我觉得双目之下的自 己的内躯已经半溶在这暗寂中了。

写作的视界——主体与客体

写作的视界——主体与客体

课堂练习
• • • • 猜猜他是谁? 猜猜这是一种什么动物? 猜猜这是一幅什么场景? 猜猜心情。
三、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
(一)陶渊明与他的世界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二)写作客体与写作主体的关系
写作主客体的对照关系 写作主客体的同型关系 写作主客体的双向建构 写作主客体联系的中介
(三)写作视界的三层面
3、古希腊泰勒斯——认识你自己 4、《死亡日记》与《相约星期二》
(二)写作主体
1、写作主体 ——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 2、人的素质
人=体能(耐力、灵活、速度、力量)+体态 (无病、无残)+体形(身高、体重)+人格 (品德〖信仰、公德、法纪〗、性情〖兴趣、 性格、情绪〗)+智能(潜能〖创新意识、学 习能力〗、实能〖技能、知识〗)
老子《道经》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 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 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 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二)写作客体
1、写作客体——可以被写作主 体感受到的一切认识对象。 2、写作客体的认识对象——对 象化的自然景观、群体化的社会生 活、个体化的人生状态、外在化的 精神产品
第二讲
写作的视界----主体与客体
一、写作的主体
(一)认识写作的主体—需要
尊重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2、尼采的警世格言——成为你自己
在尼采看来,真实的“自我”具有两层含 义:在较低的层次上,它是指隐藏在无意识之中 的个人的生命本能,种种无意识的欲望、情绪、 情感和体验。在较高的层次上,便是精神性的 “自我”,它是个人自我创造的产物。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文学作品往往把知识融化到艺术形象的创造之中,是各种知识的融合。
我们读鲁迅的杂文,无不惊叹其渊博的知识。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总被其专业化的经济学理论所折服。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惊叹其博杂的知识。
这些知识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大致有以下三大类:
(1)一般性知识
指普通的常见的零散的各种知识。
如有关科学原理、科学定义、科学命题;有关历史(典故、常识、事件);文化(名人、常识、名诗、名言);有关的公理、俗语、成语、谚语、格言;有关民族、国家、天文、地理、自然、人文方面的常见知识;有关科学、艺术、文学方面的普通常识等。
有高尚的人格品味才能有高尚的文章格调。前者决定后者。注意:格调≠风格,而指品味。风格没有优劣之分,格调则有高低之别。风格源于作者的精神气质,格调源于作者的思想观念。
如:《西游记》与《水浒传》,风格不同,但都是优秀作品。而《红楼梦》与《金瓶梅》、《水浒传》与《荡寇志》之间,就不纯粹是风格的差异了,前者明显要比后者的格调高。
纵观人类一切写作活动,从本源上意义上看,无不来源于社会生活,人的精神、观念、情感等主体意识,都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脑中的反映。
比如:
应用文书直接涉及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议论性文章所阐述的是生活中道理。
新闻文体所报道的是生活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件。
文学作品则是生活艺术化反映。
厚实的生活积累(经历、经验、体验等),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所要表现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多样的自然景观。作者要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要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感受,要记述充满矛盾的情节等,也都要以自己的生活储备为基础。
所以这里提醒大家,如果想写作,特别是想当个文字工作者,那就得有意高就,把自己推向一个比较高的位置,那就是:社会的良知,人格的代表。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

——德国· 莱辛
(二)想像的分类
想像
再造想像 创造想像
幻想
想像以观察为前提,以表象 为基础,以知识和经验为跳 板,以情感为动力。
五、表达能力
第三节 外物—写作客体
一、写作客体——外物的内涵

(一)主体与客体

客体:客体和主体是相对应的,凡是主体认识
视野中的一切认识对象,都是客体。

写作客体:凡是写作主体所感知、所思虑、所
1、遇和求
2、积和识
3、入和出
(三)外物制约作者,作者凭借外物。
唐人孔颖达在《诗大序正义》中 解释“诗言志”的“志”说:
“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
适,外物感焉。”
作业:
1、概念比较: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 格调与风格; 2、试论述写作主体的素质包括哪 几个方面?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谈 谈怎样提高写作主体的素质? 3、解析外物的具体内涵,并阐述 外物与作者的关系。
煮豆燃豆萁,都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郭沫若《反七步诗》
2、侧向思维。“触类旁通” 3、多向思维。
四、想象能力
(一)想像的含义: 想像就是人对自己头脑中的已有的记 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 心理过程。 “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 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 像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为美的”。
观察的方法
1、明确目的,专注观察。 2、抓住特征,深入观察。
3、放开五官,立体观察。
观察能力的培养
1、常做观察练习 2、勤做观察笔记
二、感受能力
(一)感受的含义 (二)感受能力的培养

上编 写作原理论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上编 写作原理论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2、比较观察——
如《红楼梦》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 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 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 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 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 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 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 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 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 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 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 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 姥。
余秋雨:《这里真安静》
… …目的地竟是一个坟地。 新加坡的坟地很多,而且都很堂皇。漂泊者们葬身他乡已经够委屈的了, 哪能不尽量把坟地弄得气派一点?但是,这个坟地好生奇特,门面狭小,黑色 的旧铁栏萎萎缩缩。进得里面才发现占地不小,却冷冷清清不见一个人影。一 看几排墓碑就明白,这是日本人的坟地。“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坟地比它更节俭 的了。你看这个碑”,韩先生用手一指,那只是许多墓碑中的一个矮小的方尖 碑,上面刻着六个汉字: 纳骨一万余体 碑下埋着的,是一万余名侵略东南亚的“皇军”的骨灰。 “再看那边,”顺着韩先生的指点,我看到一片广阔的草地上,铺展着无 数星星点点的小石桩,“一个石桩就是一名日本妓女,看有多少!” 用不着再多说话,我确实被震动了。人的生命,能排列得这样紧缩,挤压 得这样局促么?而且,这又是一些什么样的生命啊。一个一度把亚洲搅得晕晕 乎乎的民族,将自己的媚艳和残暴挥洒到如此遥远的地方,然后又在这里划下 一个悲剧的句号。多少倩笑和呐喊,多少脂粉和鲜血,终于都喑哑了,凝结了, 凝结成一个角落,凝结成一种躲避,躲避着人群,躲避着历史,只怀抱着茂草 和鸟鸣,怀抱着羞愧和罪名,不声不响,也不愿让人靠近。 … …

论写作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论写作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论写作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写作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写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体现了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态度和理解。

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正确处理有助于增强文章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效果。

首先,需要明确主语和宾语的概念。

主语是表达动作的主体,宾语是所叙述动作的对象。

当写作中的主体和客体重要程度相同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就应该是平等的。

这种平等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待问题的客观、公正的态度,防止了倾向性和偏见的发生。

例如,“中国人民——世界最勤劳的人民,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既是主语也是客体,体现出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同等重视。

其次,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可因文章内容而有所不同。

在纪实文学和新闻报道中,客体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主体应尽量察觉和表现出客体的优良品格,加以赞美和称道。

例如,“黑龙江最美的学生”这篇文章,作者采用歌颂的口吻刻画了学生的美德和其他积极因素:“他们用热情、智慧、勤奋点亮了人生的一盏盏灯笼,在黑龙江大地上写下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这种方式既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又能提升客体的地位和价值。

同时,在行文中偶尔可以让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反转。

作者可以放弃个人立场,来审视客观事物,如历史事件、现实状况和社会问题等,把自己放进客体中,从客体的角度,揭示出社会的阴暗面。

这种方式能够抓住读者的心理瓶颈,增强文章的共鸣和感召力。

例如,“如果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既涉及到家庭,又涉及社会。

”作者将家庭和社会作为客体,让读者产生共鸣,体会社会风浪之中的挣扎和无奈。

在实际写作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应该与写作目的和读者群体相匹配。

在宣传文章中,作者应当以主宾同等、表达高度肯定的方式,突出宣传对象的优点和特点,为其制造产品和服务的良好口碑;在探究性文章中,应尽可能做到严谨客观、平等相待,兼顾多种角度,充实文章的内容;在抒情文章中,主宾之间的关系就应该以一种表达爱、赞美、喜悦、感恩的方式来表达,从而给读者带来心灵的感动。

写作的主体和客体

写作的主体和客体

写作的主体和客体写作的主体和客体导言:主体与客体的哲学分析(1)、什么是主体?具有独立清醒的自我意识即主体意识,能和对象世界之间发生“认识——反映”活动的高级生命状态。

(2)、什么是客体?凡是进入主体认识视野当中的一切认识对象,即所有事物,甚至于主体自己,都是客体。

(3)、主体与客体和精神与物质这两对概念的分析这是两对不同的概念,不同处有:A、精神与物质可以分离而存在,比如精神后于物质而出现,但是主体与客体却不可以分离而存在,客体不会先于主体而出现,它们是一存俱存一不存俱不存的关系。

B、精神与物质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东西,物质不具有既是物质又是精神的二重性,精神也不有既是物质又是精神的二重性,但是主体却可以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客体也可以既是客体又是主体。

这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两极重合于一体现象。

不止如此,认识的主体自己,也可以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比如在写作自传的时候,比如在照镜子的时候——在这种自我的观照时,自己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

C、在精神与物质这对概念里,精神与物质具有不可替换性即既视精神为精神了,就不能同时视精神为物质,但在主体与客体这对概念里,作为主体认识对象的精神或精神产品也都是客体。

第一节、写作主体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与写作行为状态之中的人。

他在写作行为与活动过程当中起着主导的(发动机、加速器、方向盘一般的)作用。

一、写作主体的素质素质是一个人于综合的精神状态与行为方式中(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体现出来的个人素养,然则写作主体的素质,就指的是作者在文章的集材、运思、表达等整个行为活动过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表现出来的素养,是作者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和审美理想四个方面。

1、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生活——生活素养(对生活信息的贮存、对生活材料的积累,从广度、深度、密度三个方面对生活丰富而又深入的体验、感受与记忆)——文化创造钱——存折上的钱(对生活信息的贮存、对生活材料的积累,从广度、深度、密度三个方面对生活丰富而又深入的体验、感受与记忆)——文化创造。

现代写作教程2

现代写作教程2

现代写作教程2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第一节写作主体的素质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

写作素质,作者在围绕文章的集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

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味和审美理想。

一、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一)生活素养的源泉丰富的经历,广阔的视野,主体对生活的钟情与投入。

(二)生活素养的升华二、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一)学识修养的内涵学识,就是写作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学问、见识等。

(二)学识修养的构成三、写作主体的人格品味(一)人品与文品优秀的人格品味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活动的动力源泉。

(二)人格品味与选材立意人格品味影响文章的选材、立意。

(三)人格品味与文章格调人格品味决定文章的格调、价值。

四、写作主体的审美理想(一)审美理想的作用审美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功能,一种欣赏的体验的活动。

人们对美的追求渗透到一切生活活动之中。

(二)审美理想的创造1、按美的规律创造美文章的审美属性是通过内容和形式两各方面体现出来的。

2、美的创造需要激情美的创造需要一种激情。

3、审美创造与美学知识第二节写作主体的能力智力组成:观察力、感受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一、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一)观察的含义观察是写作主体凭借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其他身体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有计划的,目的性很墙的自觉认识过程,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因而又被成为“思维的知觉”。

(二)观察力的构成要素写作主体的观察力具体表现在观察主体对观察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注意力、鉴别力和联想力。

(三)观察方法1、定位观察定位观察是写作主体确立某一观察点,从这一特定的位置、角度对事物作观察。

常用的观察点:鸟瞰式;脔尝式;聚焦法。

2、移位观察3、比较观察二、写作主体的感受能力(一)感受的含义感受是指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相应的感觉、知觉所呈现的富有情感和个性的心理活动,即通过感觉知道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再一步了解、综合,形成事物的整体形象。

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
2020/8/13

一、写作主体的含义
❖ 写作主体的涵义: ❖ 认知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 表达过程中起着支配、控制作用
反馈过程中起着检验、评价作用
2020/8/13
二、写作主体的作用
❖ (一)对写作客体的选择和加工
❖ 客观世界经过了写作主体头脑“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 改造。作品的内容由“物质性的东西”
❖一位哲人说:文学不能直接改变世 界,但文学能够改变那些能够改变 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的观念、情感和 心灵。
2020/8/13
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 素质与修养
❖ 素质 ,通常指一个人通过综合的精神状态 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素养。
❖ 脑组织:
❖ 突触(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 亚神经元(细胞内结构)
❖ ① 思索中的苦闷:物→意—思不得其解
❖ ② 表述中的烦恼:意→文—语言的痛苦

心有所想 ≠ 写有所成
❖ 运用抽象化、概念化、规则化客体化的语言 符号表述主体的精细幽微、变化莫测的精神 世界
2020/8/13
二、写作主体的阅历修养
❖ 修养 ,指人经过长期的锻炼、培养和 积累,在阅读、学识、思想方面所达 到的一定水平。
2020/8/13
一、写作主体心理素质
❖ 1、写作主体的气质 ❖ 气质 ,心理学家的解释是:个人“表现
于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 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等动 力方面的特点。”
2020/8/13
一、写作主体心理素质
❖ 巴甫洛夫(俄国生物学家)从“兴奋”与 “抑制”过程的不同特点将气质分为四种类 型:
2020/8/13
❖写作素质 ,是写作主体在围绕文章 的集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 出来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 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 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

写作主体与客体

写作主体与客体

【教学目标】1、理解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含义、构成以及在写作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2、弄清四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3、体会写作主体在写作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可以给我们学习写作的人的重要启示。

【教学难点】1、为什么说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相互协作、共同作用,构成写作的横向系统?2、写作主体在写作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可以给我们学习写作的人怎样的启示?3、作者怎样才能做到在顺应读者的同时引导读者?【教学方法】以教师的理论讲解为主,注意把握写作系统的整体性,重点突出其中“写作主体”的核心位置。

【学时安排】6学时第一学时从写作的生成和传播系统来看,写作活动是由写作主体(谁来写)、写作客体(写什么)、写作受体(为谁写)和写作载体(怎样写)等因素构成。

它们是写作赖以发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缺一不可。

其中,主体在写作过程中起统摄、主导作用,是写作活动的实施者,也是其它构成因素合而为一的归宿。

客体是写作的基础和本源,它既制约写作主体又受制于写作主体。

载体是写作的成品、写作行为实施的结果,它负载着写作主体所要传递的各种信息,成为沟通写作主体与写作受体的媒介。

受体是写作主体诉诸的对象和写作载体的接受对象,是写作活动的先导起因和自然延伸。

写作活动中的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常常受到受体的影响。

它作为主体意识渗入写作过程,而且在接受过程中可以对载体进行“二次写作”。

第一节写作主体一、写作主体的含义1、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状态、实施写作行为的人。

2、写作主体与作家、作者的区别和联系。

一个人,由于受到外界的刺激,产生了写作的欲望并拿起笔来,就进入了写作行为过程。

随着他由日常状态进入写作状态,这个人自身也由常态的人转化为写作主体。

当他写完搁笔,此次写作行为宣告结束,写作状态随即消失,他又由写作主体转化为常态的人,直到进入下一次写作行为过程。

因此,“写作主体”这一概念与“作家”、“作者”的概念有所区别。

“写作主体”与“写作行为”紧密关联,更加强调当下所处的行为状态。

公文写作要处理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公文写作要处理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公文写作要处理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处理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公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主体指的是撰写公文的机关、个人或团体,而客体则是公文所涉及的事物、对象或事件。

在公文写作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需要平衡和协调,以确保公文的准确、客观和权威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处理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首先,公文写作要以客观、准确的态度对待客体。

作为公文的撰写者,应该保持客观、客观的态度来描述和解释客体,不带偏见和主观意见。

公文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权威性、客观性、准确性和严谨性。

这意味着公文应该避免使用主观感受、夸大或夸大事实、造假、隐藏信息,以及将个人观点混入其中。

公文的目标是传达客观、真实的信息,为机关、个人或团体提供决策和参考。

其次,在表达时应注重权威性和合理性。

权威性是公文的重要特征之一,体现在撰写人员的资历、机关的职能和地位等方面。

在公文中,应明确指出撰写人员的身份和机关的授权,并使用客观、权威的语言和论据来支持说法。

此外,公文的表达应合乎逻辑、谨慎平衡,并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

公文应该提供详尽的事实和数据,以支持所提出的观点和建议,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公文的内容。

第三,要注意主体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形象的建立。

公文的撰写者代表机关、个人或团体,他们的形象直接反映在公文中。

因此,在公文写作中,应该提高主体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注重形象的建立和维护。

这包括语言的规范与得体,用词的谨慎与严谨,内容的统一与协调,以及格式的规范与规整。

公文的撰写者应该遵循有关规定和标准,确保每一份公文都能体现主体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态度。

最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也要取得平衡。

一方面,公文的撰写者应该理解和尊重客体的权益和利益,不得公然侵犯、歪曲、捏造客体的事实或信息。

另一方面,公文的主体也需要主动与客体沟通和协商,充分了解客体的意见和诉求,并在公文中予以相应的体现。

公文不仅是主体表达意见和决策的工具,也是与客体沟通、协商和促进合作的渠道。

第二章 文学的客体与对象(共26页)

第二章 文学的客体与对象(共26页)

第二章文学的客体(kètǐ)与对象【理解(lǐjiě)思路】(1)文学是作家(zuòjiā)写出来的。

对一般作者(zuòzhě)和读者来说,写什么往往(wǎngwǎng)是他们(tā men)关注的文学的主要问题。

文学写什么?当然是丰富多彩的生活。

对于作家来说,生活世界并不依赖他们的主观意志而存在。

他只能认识它,尽量正确地把握它。

换句话说,文学有一个等待创作主体去把握去表现的世界,它就是文学的客体。

文学的主观因素,只有与这个客体世界相联系,才会显示出价值。

客体是一个很大的范畴,生活只是包容在其中的一个部分,当然是最精彩的一个部分。

文学的客体世界主要也就是生活客体。

(2)我们要注意的是,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其实只会是生活的一小部分。

因此理解文学客体的时候,需要引入文学对象这一个概念。

换言之,相对于文学世界来说,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样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宇宙,并不是其中任何东西都会成为文学的有用成份,文学对生活有自己的要求和选择,只有生活中那些特定的因素才会成为文学的表现对象。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学的对象正是文学客体的具体呈现,是客体世界进入文学领域的具体方式和具体情形。

一、生活客体(1)文学客体,主要是由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构成。

这是文学的本质决定的。

因为文学必须赋予对象生命与灵性,在对象的生命与灵性中,文学才能获得建构自身境界的基本图式。

因而文学必须植根于整体化的客观世界中,而世界的整体性,只有围绕人和人的生活才可能得到真正体现。

否则主体面对客观世界的将是一种无法把握的杂乱的形态,所谓客体世界就会失去作为文学客体因素的资格。

(2)文学的生活客体对文学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那就是为文学解决了源泉问题和作为真实性的潜在标尺出现,然后促成文学主客体双方产生一系列循环往复的制约与超越的矛盾运动,从而使文学活动充满了发现与创造的巨大空间和弹性。

具体(jùtǐ)说,它使人们(rén men)获得了一个正确(zhèngquè)的文学观,即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这就在哲学意义上解决了文学的来源(láiyuán)问题。

第二章 写作活动中的主体因素

第二章 写作活动中的主体因素

重点一:“写作主体”与“作者”的区别“写作主体”与传统意义上的“作者”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查阅《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上的“作者”辞条,上面是这样解释的:通过自己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公民。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享有完整的著作权,即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在中国,除直接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或称“拟制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为作者。

可见,“作者”的意思其实包含两种,一种是相对于文章成品而言的,他是文章或作品的撰写者、原创者,也是法律意义上的该文章或作品的完整著作权的拥有者。

或者可以这样说,只要有文章或作品存在,就必然有其“作者”存在。

另一种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作者”是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虽然文章或作品同样是由某个人完成的,但他是代表着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意志创作,该文章或作品的法律责任也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来承担。

所以也叫“拟制作者”。

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公文写作活动。

无论公文是由哪个具体个人“执笔”完成的,他都是代表着机关单位的意志,该公文的责任由该发文机关负责而不是由“执笔”者负责。

例如行政公文“命令(令)”都是以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名义签署发布的(主席令、省长令、部长令等),但签发人是代表着他所在那一级政府机关的意志而非他个人的意志,因此该“命令(令)”的作者就是签发人代表的那个机关。

写作主体就不同了,从行为过程的角度来说,写作主体只有在写作活动中才存在,才有实际意义。

他是写作活动的直接启动者、策划者、操纵者和实践者,写作活动一旦结束,写作主体的使命也结束,他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顺理成章地转化成“作者”存在或者说已经不存在了。

显然,“写作主体”与“作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却不是对等的概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4/29

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离开 了这个前提就谈不上能力的发展。素质与 能力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同样的素质基础 上可以形成不同的能力,同一种能力可以 在不同素质基础上形成。后天的条件可以 改变先天素质。
2019/4/29
写作素质
,是写作主体在围绕文章 的集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 出来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 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 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
2019/4/29)从“兴奋”与 “抑制”过程的不同特点将气质分为四种类 型: ① 胆汁质型 ② 多血质型 ③ 粘液质型 ④ 忧郁质型

2019/4/29
一、写作主体心理素质
与写作关系密切的是“人类的类型”,巴 甫洛夫将“纯粹属于人类的类型”划分为 三类: ① 思维型 —— 抽象思维 —— 说明与议论 ② 艺术型 —— 艺术知觉 —— 叙述和描写 ③ 中间型 —— 兼而有之 —— 说明、议论 和叙述、描写融为一体,得心应手,左右 逢源
一、写作主体心理素质
3、写作主体的兴趣 兴趣 ,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 种活动的积极倾向,这种倾向又是和一定的 情感体验联系着的。 写作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素质: 浓厚的写作兴趣与旺盛的写作热情 。

2019/4/29
一、写作主体心理素质
写作的艰难性体现在: ① 思索中的苦闷:物→意—思不得其解 ② 表述中的烦恼:意→文—语言的痛苦 心有所想 ≠ 写有所成 运用抽象化、概念化、规则化客体化的语言 符号表述主体的精细幽微、变化莫测的精神 世界
2019/4/29
二、写作主体的作用

(二)对写作载体的运用和创新
1、对写作载体的运用
写作成品的体制样式具有稳定性和规
律性 2、对写作载体的创新 写作成品的体制样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2019/4/29
二、写作主体的作用
(三)对写作受体的适应和影响 1、对写作受体的适应 了解、预测 —— 读者的心理和需求 内容上 —— 关心的问题 形式上 —— 欣赏习惯 不同读者 普遍读者

2019/4/29
一、写作主体心理素质
2、写作主体的性格 性格 ,即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 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及与 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是一些最本质、最持 久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写作主体的性格既有先天的因素,也与后天 的熏陶和学习有关,具有可塑性的一面。

2019/4/29
2019/4/29
一、写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
,指表现在人身上的那些经 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包 括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等。
2019/4/29
一、写作主体心理素质
1、写作主体的气质 气质
,心理学家的解释是:个人“表 现于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 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等 动力方面的特点。”

2019/4/29
第一节 写作主体 的含义、作用
一、写作主体的含义 —— 谁来写 —— 作者
写作主体 ,指写作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或进 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就是文章 的作者。 文章的作者不仅仅是: 制成精神产品的“操作者” 反映写作对象的“认识者” 运用语言符号的“编制者” 接受社会反馈的“检验者” 2019/4/29


一、写作主体的含义
写作主体的涵义: 认知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表达过程中起着支配、控制作用 反馈过程中起着检验、评价作用

2019/4/29
二、写作主体的作用
(一)对写作客体的选择和加工 客观世界经过了写作主体头脑“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 改造。作品的内容由“物质性的东西” → “观念性的东西”
基础写作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 写作客体
2019/4/29
本章
1、掌握写作主体、写作客体、观察、感受、 思维、想象的含义。 2、掌握写作主体的素质。 3、熟悉写作主体的能力 (观察、感受、思维、想象)。 4、熟悉写作主体的积极作用。

2019/4/29
5、熟悉写作客体的构成。 6、了解观察的方法、感受的种类、思维的 方法、想象的种类。 7、了解写作客体的作用。 8、掌握记叙散文中记人散文的写作技法。

2019/4/29
二、写作主体的阅历修养
修养
,指人经过长期的锻炼、培养和 积累,在阅读、学识、思想方面所达 到的一定水平。


2019/4/29
二、写作主体的作用
1、对写作材料的选择和收集 再别康桥(徐志摩).doc 雨巷(戴望舒).doc 仙人掌、盼望、给太阳、黎明的通知、手推 车(艾青).doc

2019/4/29
二、写作主体的作用


2、对写作材料的加工和提炼 施耐庵《水浒传》 余万春《荡寇志》 唐·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 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唐· 元缜《上阳白发人》:此辈贱嫔何足言 长恨歌、琵琶行(白居易),离思(元缜).doc长 恨歌、琵琶行、上阳白发人(白居易),离思其四、 上阳白发人(元缜).doc

2019/4/29
二、写作主体的作用
2、对写作受体的影响 写作主体的社会职责 :以正确的世界观、崇高 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思想感情 影响读者。具有指向性,潜移默化地影响。 外在影响 —— 外部特征的效仿行为 内在影响 ——内在思想品质的模仿行为 ——精神上的影响

2019/4/29
二、写作主体的作用
一位哲人说:文学不能直接改变世
界,但文学能够改变那些能够改变 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的观念、情感和 心灵。
2019/4/29
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 素质与修养
素质 ,通常指一个人通过综合的精神状态 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素养。 脑组织: 突触(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亚神经元(细胞内结构) 心理学家把人的素质分为: 理智型素质 —— 理论写作 情绪型素质 —— 文学创作 意志型素质 —— 果断、专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