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普通生物学生物圈(biosphere):生物圈是由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的。
新陈代谢(metabolism):生物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总称。
应激性(irritability)对环境变化引起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称为应激性。
稳态(homeostasis) 生物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生物体内部(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生长发育(growing &developing)生物都能通过代谢而生长发育,其包括两个过程: 细胞数量的增加(生长);成熟过程(发育) ,生长发育是由遗传决定的稳定的过程。
细胞学说(cell theory) 19 世纪30 年代德国人施莱登、施旺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或细菌中,是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与无机磷合成ATP的偶联反应。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生物氧化是在生物体内,从代谢物脱下的氢及电子﹐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与氧化合成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细胞周期(cell cycle)细胞物质积累与细胞分裂的循环过程,称为细胞周期。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多细胞有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种类型细胞经细胞分裂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为细胞分化。
干细胞(stem cell)具有分化成其他细胞类型和构建组织与器官能力的细胞。
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在发育过程中,一种由基因控制的主动的细胞生理性自杀行为。
组织器官(tissue & organs)器官:由不同类型的组织在生物体内按一定排列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执行特定生理功能。
免疫(immune)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疾病的能力。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涉及到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发育、进化、分布以及生命活动的规律等方面。
在生物学研究中,存在着许多专门的术语和名词,下面解释了其中一些常见的生物学名词。
1. 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到。
2. 组织:由一群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体,例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3. 器官:由不同组织组成、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例如心脏、肺等。
4.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等。
5. 进化: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逐渐发生变化,适应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过程。
6. 遗传:生物体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7. 基因:控制生物体遗传性状的分子单位,主要是DNA分子中的一小段。
8. 突变:基因发生的突然变化,可以导致新的遗传性状的出现。
9. 基因工程:通过改变生物体基因组的方法,达到改变其性状或功能的目的。
10.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圈等。
11. 物种:具备生殖隔离和生物学特征的生物个体群体。
12. 自然选择:进化过程中,生物个体适应环境、适合生存和繁殖的过程,导致适应性特征在种群中增加。
13. 克隆:通过无性生殖手段,从单个细胞或组织中获得相同基因组的后代。
14. 基因表达: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产生蛋白质,从而表达出相应的性状和功能。
15. 共生:两个或多个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利益的关系。
16. 艾滋病: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免疫功能损害疾病。
17. 性选择:动物个体通过选择伴侣以及在繁殖过程中的竞争和选择,来改变物种的性状和特征。
18. 基因组学:通过对生物体的基因组进行研究,探索基因的组织、功能、进化、调控等方面的科学。
19. 新陈代谢:生物个体通过化学反应,将食物和其他物质转化为能量和新的化合物的过程。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引言概述:本文是对《普通生物学》中的名词进行解释的第二部分。
生物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到众多的概念和术语,理解这些名词对于学习和研究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细胞壁、细胞核、染色体、基因、和遗传。
正文内容:一、细胞壁1. 细胞壁是由细胞外分泌的纤维素和其他多糖组分构成的。
它是细胞内质膜的外面的保护壁,为细胞提供了结构支持和机械强度。
2.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包括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调节细胞形态和细胞大小、维持细胞的稳定性等。
3. 细胞壁存在于植物、真菌、细菌和藻类等生物体中。
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壁成分和结构有所差异。
4. 细胞壁的构造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其中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
5. 细胞壁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生长和修复。
二、细胞核1. 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细胞中遗传物质DNA 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2. 细胞核由核膜、染色质和核仁三部分组成。
核膜包裹着核,控制物质的进出;染色质是DNA的一种高级结构形式,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核仁则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3. 细胞核的功能包括遗传物质的储存、复制和传递、基因的表达调控等。
4. 细胞核是细胞分化的重要标志,某些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会失去细胞核。
5. 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的变化与细胞的状态、生命周期以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三、染色体1. 染色体是细胞中遗传物质DNA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基因的携带者。
2. 染色体由DNA、蛋白质和其他化学物质组成,其中DNA是染色体最主要的成分,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因物种而异,人类的细胞核中有46条染色体。
4.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和遗传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基因的准确传递和变异。
5.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随细胞的分化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四、基因1. 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以DNA分子的形式存在,包含了生物个体所具有的遗传信息。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原口在胚胎发育中由原肠胚的胚孔形成的口。
原口动物胚胎时期的原口后来直接或间接成为动物的口者称为原口动物,如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
卵生动物以成熟的卵细胞或受精卵的形式排出体外进行发育,其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均来自卵黄,这种生殖方式称为卵生。
后口动物胚胎时期的原口封闭或成为动物的肛门,口是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重新形成的动物称后口动物。
如棘皮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等。
卵胎生定义1:卵在母体内即行孵化、以幼虫或若虫产出的生殖方式。
定义2: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依靠卵自身营养进行发育,直至孵化出新个体才与母体分离,与母体没有或只有很少营养联系的一种生殖方式。
原生动物无细胞壁不具备光合色素的异养真核微小动物。
P65后生动物除原生动物外,是所有其他动物的总称(后生动物亚界)。
中生动物为一类介于原生动物与之间过渡类型的微小多细胞动物,似为两者之间「遗失的一环」,中生动物有着长期寄生的历史,兼具有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类似的特征,是动物界极为特殊的一个类群。
包囊1.原生动物在不良环境下,虫体会分泌一种保护性胶质将自己包裹起来,形成包囊。
2.低等动物在环境恶劣时分泌出一种蛋白质薄膜包围于体外。
辐射对称通过身体内的中央轴(从口面到后口面)有许多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这是一种原始的低级的对称形式,如大多数腔肠动物。
两侧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也称左右对称,它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适应。
两囊幼虫中空幼虫亦称两囊幼虫。
是钙质海绵中具有双沟型沟系的樽海绵的囊胚期幼虫。
海绵动物受精卵进行卵裂形成囊胚后,动物性极的小细胞向囊胚腔内生出鞭毛,另一端的大细胞中间形成一个开口,后来囊胚的小细胞由开口倒翻出来,里面小细胞具鞭毛的一侧翻到囊胚的表面,这样动物性极的一端为具鞭毛的小分裂球,植物性极的一端为不具鞭毛的大分裂球,此时从外形看形似有两个囊,故称之为两囊幼虫。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生物学专业课名词解释1.应激性:生物能接受外界刺激而发生特异的反应,反应的结果使生物“趋吉避凶”,这种特征称为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的普遍特性。
2.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时期。
整个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3.细胞分化:单细胞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大小、结构和功能上产生差异的过程。
4.细胞全能性:指在一个有机体内每一个生活细胞均具有同样的或基本相同的成套的遗传物质,具有在一定条件下发育成完整有机体或分化为任何细胞的潜在能力。
5.等位基因:真核生物中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可以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这每一形式就叫等位基因,在分子遗传学中等位基因已经扩展到由一个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多种形式。
6.多倍体:多倍体是体细胞具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7.连锁遗传:指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连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
8.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或性连锁。
9.限性遗传:位于Y染色体(XY型),或W染色体(ZW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局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
10.从性遗传:指不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因为内分泌及其它因素使这些性状只出现于雌方或雄方或在一方为显性另一方为隐性的现象。
11.中心法则:即信息传递的法则,指遗传信息通过DNA转录到RNA再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12.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RNA,遗传信息由DNA碱基序列转变为RNA碱基序列这个过程叫转录。
13.同义突变:指碱基替换后一个密码子变成了另一个密码子,但所编码的氨基酸,还是同一种,实际上并不发生突变效应。
14.错义突变:是指由于某个碱基对的改变使得编码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结果是构成蛋白质的数百上千个氨基酸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
普通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1、名词解释1.无胚乳细胞:种子成熟后仅有种皮、胚二部分,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子叶中。
例如豆类等。
2.细胞器:细胞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定功能的微小结构。
3.胞间连丝:相邻生活细胞之间,细胞质常常以极细的细胞质丝穿过细胞壁而彼此相互联系,这种穿过细胞个体的潜在能力,并且具有母体的全部的遗传信息。
4.细胞全能性:生物体内每个生活的体细胞都具有想胚性细胞那样,经过诱导分化成一个新个体的潜在能力,并且具有母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5.等面叶:叶肉不能区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叶。
6.异面叶:叶肉明显区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叶。
7.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叶,叫完全叶。
如棉花、桃豌豆等植物。
8.不完全变态:昆生变态的一种形式,成虫和幼虫的形态和大小无太大差异,只是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翅为充分长成,生活经过幼虫,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如蜻蜓,蝗虫等。
-9.心皮: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单位,是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10.单雌蕊:一个雌蕊由一个心皮构成的。
11.无融合生殖:在正常情况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经过卵细胞和精子的融合,以后发育成胚,在有些植物不经过精卵融合,直接发育成胚。
无融合包括孤雌生殖,无配于生殖和无孢子生殖。
12.单性结实: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就发育成果实。
它包含了营养单性结实和诱导单性结实。
如香蕉马铃薯等。
13.聚花果:如果实是有整个花序发育而来,花序也参与形成具有胚乳作用的组织成为外胚乳。
复果如桑、凤梨等。
14.口器:昆虫的取食器,位于头部下方或前方,昆虫取食习惯不同而分为不同形状,如咀嚼式,刺吸式和虹吸式。
15.假体腔:也叫原体腔有胚胎期的囊胚腔形成的空腔,仅有体壁中胚层,无体腔膜。
16.真体腔:亦称真正体腔,后体腔是动物体腔之中在原肠胚期以后形成的与囊胚腔完全不同的腔,与原体腔相对应皆以中胚层起源的体腔上皮。
17.完全变态:与无变态、不完全变态共同成为昆虫变态的一种形式。
是胚形成后经过蛹的特殊时期才变成为成虫的现象。
【精品】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精品】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内稳态:生物体具有许多调节机制,用来保持内部环境的结构功能以及理化性质在一个很窄的幅度之内的相对稳定,并且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候也能做到这一点,这个特效叫做内稳态。
据有内稳态的机制的生物借助与内环境的稳定而相对独立于外界条件。
内稳态机制大大提高了生物对生态因子对耐受范围。
例如植物对细胞壁上其实也有一部分维持内稳态的功能,是生物生存的一大条件;夏天时狗伸出舌头喘气,乌龟爬上岸等现象都是为了保持身体的内稳态。
内稳态保证体内细胞能够正常工作。
原口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又胚孔直接发育称口的动物称为原口动物。
在真体腔动物中大部分动物属于原口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线性动物和扁平动物。
减数分裂:不同于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仅发生在生命周期的某一阶段,它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仅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两次分裂中将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体平均分配给子细胞,最终形成的配子染色体数目仅为性母细胞的一半。
卵裂:指受精卵早期的分裂,分裂所形成的细胞称为分裂球。
其卵裂过程一般都要经过桑葚胚、囊胚、原肠胚和中层胚友生等阶段。
卵裂与普通的细胞分裂不同之处在于分裂球只分裂不生长。
尽管囊胚有上千个细胞,但是其体积、大小基本和受精卵一样。
细胞周期:是指持续分裂的真核生物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全部循环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分为一个长的细胞分裂间期和一个较短的细胞分离器。
蒸腾作用:特别高大的植物的木质部液汁捕食靠跟压推上去的,而是靠拉上去的。
这种拉力叫做蒸腾作用。
即植物的叶或其他暴露在空气中的部位丢失水分的过程。
其发生源于水的作用:内聚作用和粘附作用。
蒸腾作用于物理蒸发过程不同在于其不但受环境的影响,还受到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生命:是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现象。
2、稳态:是指生物体具有许多调节机制,用来保持内部条件相对稳定,并且在环境发生某些变化也能做到这一点.3、发育:生物体的一生,从生殖细胞形成、卵受精、受精卵分裂,再经过一系列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才能形成一个新的个体,再经性成熟,然后经衰老而死亡,这一转变过程叫做发育。
4、染色体:是细胞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是染色质的高级结构。
(染色质:是细胞周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主要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形复合结构,是细胞周期细胞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5、细胞通讯:是体内一部分细胞发出信号,另一部分细胞接收信号并将其转变为细胞功能变化的过程。
6、信号转导:是细胞针对外源信息所发生的细胞内生物化学变化及效应的全过程。
7、渗透:是指水的跨膜扩散,是水分子从高浓度一侧穿过膜而进入低浓度一侧的扩散。
8、主动转运:是逆浓度梯度的转运,将某种溶质逆浓度梯度而泵过膜,细胞必须提供其代谢能。
9、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新生的细胞产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性差异,形成不同类型细胞的过程。
10、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能发育成完整机体的潜能或特性.11、细胞衰老:是指细胞经过有限次数的分裂后进入不可逆转的增殖抑制状态,其结构与功能发生衰老性的改变.12、生长因子:是某些体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它促进其他细胞的分裂。
1、营养:是指人体摄取食物后,在体内消化和吸收,利用其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处于健康状态的总过程。
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人或动物所需要的全部能量.)3、基础代谢率:是指不进行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只维持清醒状态,在单位时间内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能量.4、维生素:是参与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化学结构不同、生理功能各异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5、Rh因子:把大部分人的红细胞膜上存在具有与恒河猴红细胞膜上相同的抗原,称为Rh因子。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1. 细胞(cell)是组成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这一基本单位的含义即包括结构上的,也包括功能上的。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 2是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生长、运动、遗传、变异、分化、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的学科。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 3以人体或医学为对象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或学科。
4.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是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细胞内没有分化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和细胞核膜,且遗传信息量小,因此进化地位较低。
5. 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指含有真核(被核膜包围的核)的细胞,主要特征是有细胞膜、发达的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体系。
6. 生物大分子(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也称多聚体,由许多小分子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
7. 多肽链(polypeptide chain)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组成的肽称为多肽链。
8. 细胞蛋白质组(proteome)将细胞内基因活动和表达后所产生的全部蛋白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在正常或异常情况下,某种细胞内所有蛋白质的种类、数量、结构和功能状态,从而阐明基因的功能。
9. 拟核(nucleoid)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核仁,DNA位于细胞中央的核区就称为拟核。
10. 质粒(plasmid)很多细菌除了基因组DNA外,还有一些小的双链环形DNA分子,称为质粒。
11. 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所组成的生物膜。
12. 生物膜(biological membrane)人们把生物膜和细胞内各种模性结构统称为生物膜。
13. 单位膜(unit membrane)生物膜在电镜下呈现出较为一致的3层结构,即电子致密度高的内、外两层之间夹着电子密度较低的中间层。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一、细胞学部分原生质:泛指细胞内得生活物质,就是生命得物质体系。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得原生质.细胞器: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与结构得亚细胞结构.细胞骨架:细胞内得骨架结构,由微丝、微管、中间丝组成,用于维持细胞形态结构与内部结构得有序性.被动吸收:由于膜内外浓度差与电位差导致离子由膜外向膜内运动得过程。
主动吸收:提供能量得前提下,离子逆化学势与浓度差由膜外向膜内运动得过程。
胞饮作用:质膜内陷包围营养物质小囊泡脱落游离于细胞质内得过程。
遗传:生物得基本特征信息由父母传递给子代得信息传递过程。
细胞周期:一个细胞从分裂结束到下一个分裂结束为止得全过程。
细胞凋亡: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得细胞自主有序得死亡。
细胞得全能性:一个有机体内得每一个细胞都具有相同得成套遗传物质,含有发育为完整个体或分化为其她细胞所必需得全部基因,具有分化得潜能。
干细胞:一类增殖较慢但能维持自我增殖得细胞,可产生另外一群有限、分裂迅速得转移细胞群。
二、植物学部分开花:雄蕊中得花粉粒与雌蕊中得胚囊成熟,花萼与花冠打开,露出雄蕊与雌蕊得现象。
传粉:花粉囊中得花粉散出,借助一定得媒介力量,传送到同一朵花或另一朵花得柱头得过程.双受精:花粉管到达胚囊后,花粉管末端破裂,释放出两枚精子,其中一枚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以后发育为胚,另一枚与胚囊中央得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以后发育为胚乳得现象。
真果:由子房壁发育而来得果实.假果:除子房壁外,花其她部分也参与发育得果实.单果:单雌蕊形成得果实。
聚合果:一朵花中复雌蕊形成得果实.(草莓)聚花果:由花序形成得果实,又称复果。
(菠萝、无花果)肉果:成熟时果皮肉质化得果实。
干果:成熟后果皮干燥无汁得果实。
种子得寿命:一定条件下种子保持活力得最长期限。
种子得休眠:种子成熟后在适宜条件下仍不能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得时间才能萌发。
生活史:种子从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到又形成新一代种子得过程。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1、生物圈(biosphere)2、熵(entropy)3、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4、应激性(irritability)5、适应:包含有两方面的涵义6、稳态(homeostasis):7、生物多层次结构8、五界系统9、双名法(binomial nomendature)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1、同位素示踪2、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3、生物大分子(macromolecule)4、多聚体(polymer)5、糖类6、非必需氨基酸7、必需氮基酸8、蜡(wax)9、固醇( steroid)10、氨墓酸(amino acid)11、肽键(peptide bond)12、肽( peptide)和多肽(polypeptide)1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14、蛋白质的二级结构15、蛋白质的三级结构16、蛋白质的四级结构17、蛋白质的变构作用(allostericeffect)18、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19、核昔酸20、ATP。
第三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1、细胞学说2、细胞质(cytplasm )3、生物膜(biomembrane )4、核膜(nuclear envelope )5、核纤层(nuclear lamina )6、染色质(chromatin )7、常染色质(euchromatin )8、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 )9、染色体(chromosome )10、组蛋白(histone )12、高尔基复合体(Golgi complex )13、质体(plastid )14、液泡15、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s )16、细胞通讯第四章:细胞代谢1、代谢(metabolism)2、势能(potential energy)3、热力学(thermogynamics)4、自由能(free energy)5、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普通生物学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生命:是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现象。
2、稳态:是指生物体具有许多调节机制,用来保持内部条件相对稳定,并且在环境发生某些变化也能做到这一点.3、发育:生物体的一生,从生殖细胞形成、卵受精、受精卵分裂,再经过一系列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才能形成一个新的个体,再经性成熟,然后经衰老而死亡,这一转变过程叫做发育。
4、染色体:是细胞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是染色质的高级结构。
(染色质:是细胞周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主要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形复合结构,是细胞周期细胞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5、细胞通讯:是体内一部分细胞发出信号,另一部分细胞接收信号并将其转变为细胞功能变化的过程。
6、信号转导:是细胞针对外源信息所发生的细胞内生物化学变化及效应的全过程。
7、渗透:是指水的跨膜扩散,是水分子从高浓度一侧穿过膜而进入低浓度一侧的扩散。
8、主动转运:是逆浓度梯度的转运,将某种溶质逆浓度梯度而泵过膜,细胞必须提供其代谢能。
9、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新生的细胞产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性差异,形成不同类型细胞的过程。
10、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能发育成完整机体的潜能或特性.11、细胞衰老:是指细胞经过有限次数的分裂后进入不可逆转的增殖抑制状态,其结构与功能发生衰老性的改变.12、生长因子:是某些体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它促进其他细胞的分裂。
1、营养:是指人体摄取食物后,在体内消化和吸收,利用其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处于健康状态的总过程。
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人或动物所需要的全部能量.)3、基础代谢率:是指不进行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只维持清醒状态,在单位时间内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能量.4、维生素:是参与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化学结构不同、生理功能各异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5、Rh因子:把大部分人的红细胞膜上存在具有与恒河猴红细胞膜上相同的抗原,称为Rh因子。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新陈代谢:生物体不断地吸收外界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发生一系列化,最后成为代谢过程的最终产物而被排除体外。
同化作用:又称为合成代谢,从外界摄取物质和能量,将它们转化为生命本身物质和贮存在化学键中的化学能。
异化作用:又称为分解代谢,分解生命物质,将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之用应激性:生物能感受到刺激并作出有利于保持其体内稳态,维持生命活动的应答。
适应:生物有自己特有的生活环境,它的结构和功能的总是适合于在该环境下生存和延续。
稳态:生物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内部适应。
进化: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导致的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演变过程。
双名法:用两个拉丁名作为物种的学名,第一个名字是署名。
第二个名字是种名。
细胞:所有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生物膜:镶嵌有蛋白质和糖类(统称糖蛋白)的磷脂双分子层,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器的作用,是细胞,细胞器和其环境接界的所有膜结构的总称。
细胞骨架:贯穿在整个细胞质中的网状结构,最显著的作用为维持细胞形状,并控制细胞运动。
由三类蛋白质纤维(微管、微丝、中间丝)组成。
胞间连丝:相邻细胞的壁上有小孔,细胞质通过小孔彼此相通。
这种细胞间的连接成为胞间连丝(植物细胞特有的连接方式)。
细胞连接:是指在相邻细胞之间形成的特定的连接,在细胞紧密靠拢的组织(如上皮组织)中常见。
动物的细胞连接主要有三种类型:桥立、紧密连接、间隙连接。
单纯扩散:物质跨膜转运形式的一种。
脂溶性物质顺着细胞膜内外侧浓度差转运的过程,称为单纯扩散。
被动运输:离子或小分子在浓度差或电位差的驱动下顺电化学梯度穿膜的运输方式。
易化扩散:浓度梯度的存在,水和许多亲水的溶质在多种转运蛋白的帮助下,被动地被转运过膜,这种现象被称为细化扩散。
主动转运:转运蛋白利用细胞提供的代谢能使溶质逆浓度梯度而被转运,从低浓度一侧穿过质膜而达到高浓度一侧,这种跨膜转运称为主动运输。
胞吞与胞吐:胞吞:细胞通过质膜形成内向的小泡的方式,吸收大分子和其他大的颗粒,类型分为:吞噬、胞饮和受体介导的胞吞。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湿地生态系统:它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和草地)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深水湖和海洋)之间。
换言之,湿地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细胞学说:1、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新细胞总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产生;3、所有细胞都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化学组成和代谢活性;4、生物体总的活性可以看成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相关细胞的相互作用和集体活动的总和。
变性:当天然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因素(热、紫外线照射、高压和表面张力等)或化学因素(有机溶剂、酸碱、重金属盐等)的影响时,其生物活性丧失、溶解度降低、不对称性增高以及其他物理化学常数发生改变的现象。
胞质溶胶:细胞匀浆经超速离心除去所有细胞器和颗粒后的上清液部分。
微丝:又称肌动蛋白丝,参与形成肌原纤维、应力纤维和微绒毛,引起胞质流动或细胞的运动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的管状结构,起支架作用、胞内运输作用和形成纺锤体。
对低温、高压和秋水仙素敏感。
中间纤维:直径10nm左右,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围绕核成束成网分布,并扩展到细胞质膜,与质膜相连结,起支持和运动功能。
细胞连接:细胞紧密靠拢的组织中,细胞膜在相邻细胞之间分化而成特定的连接。
胞间连丝:植物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穿过细胞壁上的孔,彼此相连,两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也彼此相通,即成胞间连丝。
直径约20~40nm。
功能上与间隙连接类似,在相邻细胞间起通讯作用。
共质体: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彼此连成一片,称为共质体。
质外体:细胞壁连成一片,称为质外体。
生物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和核膜、质膜在分子结构上一样.酶:生物体内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辅助因子:酶分子中的非蛋白质部分,按与酶蛋白结合的松紧程度不同,分为辅酶(松弛)和辅基(紧密)。
酶的抑制剂:能使酶分子上的某些重要基团发生变化,引起酶分子活力降低或丧失的物质。
不可逆的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的必需基团以共价结合,不能用透析等物理方法使酶复活。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一、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1.生物圈( biosphere):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由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以及岩石圈的表层2.稳态( homeostasis) :指生物通过许多调节机制,保持内部条件相对稳定的状况,并且在环境发生某些变化时也能做到这一点,也称内稳态。
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主要调节机制是反馈。
3.应激性( imitability):生物感受外界刺激并做出有利于保持其体内稳态,维持生命活动的应答反应。
应激性是生物的普遍特性。
4.适应:包含两方面的涵义,生物的结构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延续。
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5.生物的多层次组构:原子一分子一生物大分子一细胞器一细胞-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个体一种群一群落一生态系统。
6.五界分类系统:惠特克(R. H. Whittaker)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即原核生物界( Monera)、原生生物界( Protista)、植物界( Plantae)、真菌界( Fungi)和动物界( Animalia)。
7.三域分类学说:伍斯和福克斯认为,在生命进化早期,生物界的共同祖先分出三条进化路线。
最先分出二支,一支为真细菌域( Bacteria),另一支为古核生物域-真核生物域,后者进一步分为古核生物域( Archaea)和真核生物域( Eukarya),又称三原界学说。
8.双名法( binomial nomenclature) :林奈创立的为物种命名的方法,由拉丁化的属名和种名联合构成。
二、生命的化学基础9.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 :在生物的生活中,不可代替的、不可缺少的元素。
10.同位素示踪: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技术。
11.生物大分子( macromolecule) :在生命现象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都是极其巨大的,可分为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四大类。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生物圈(biosphere):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由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稳态(homeostasis):指生物通过许多调节机制,保持内部条件相对稳定的状况,也称内稳态。
维持内稳态稳定的主要调节机制是反馈。
组织(tissue):是由一种或多种细胞组和而成的细胞群体,在机体中起着某种特定的作用。
脊椎动物体内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4种基本组织。
器官(organ):多细胞动物中由多种组织组成,以完成一种或几种特定功能。
系统(system):多个相关的器官组成的能完成特定功能的集合体。
体液(body fluid):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按所在位置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等。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或体内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称为内环境。
反馈(feedback):在一个控制系统中还必须将输出改变后的效果送回一部分给敏感元件以调节输出,这个过程称为反馈。
负(正)反馈(negative(positive)feedback):指一个系统的输出增加的信息传送到敏感元件引起这个系统的输出减少(增加)。
异养(heterotrophic nutrition):生物自身不能从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也不能从日光中获得能量,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得有机物,并从这些有机物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这些有机物是其他生物制造的,这种方式称为异养。
自养(autotrophic nutrition):绝大多数的植物,它们只从外界吸收简单的无机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还吸收日光作为能源,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制造有机物,提供植物本身代谢活动所需的有机物和能量。
这种方式是生物自身供养自己,不依赖其他的生物,称为自养。
营养素(nutrient):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普通生物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普通生物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组织:组织是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类似、机能相同的细胞群所构成。
2.间质:组织内非细胞形态的物质。
3.器官系统: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连个组成的更大功能单位。
若干种器官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机能即成为系统。
4.个体发育:个体发育的全过程可概括为胚前发育、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5.系统发育:广义系统发育是与个体发育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某一个类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狭义系统发育是生物体内不同组织器官相互协同作用,完成一系列生命活动的发育过程6.原口:原肠腔与外界相通的孔称为原口或胚孔7.原口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胚时期的原口成为成体的口的一类动物。
8.后口:原口封闭或形成肛门,从对面或侧面形成的口为后口。
9.后口动物:原肠胚时期的原口或者封闭,或者称为成体的肛门,成体的口是后来产生的一类动物10.卵生:受精卵在亲本体外发育成幼体,卵发育的营养来自于受精卵细胞质和卵黄,排泄物排到卵内。
11.卵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内只接受母体保护,营养物质和代谢物质分别由受精卵提供和收集12.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幼体,由母体提供营养物质,排泄物排到母体内,由母体循环系统排出13.直接发育:或称无变态发育,即幼体出生后,其形态结构与成体大致相似,只是大小不同。
幼体不经过明显变化,直接成长为成熟的个体。
例如某些低等昆虫和高等动物。
14.间接发育:或称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之间,除形态结构上有明显差异以外,生活方式也有所不同。
15.原生动物: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身体微小,形态多样;没有组织各器官,各种生理功能靠细胞器完成。
具有生物界的所有营养方式;主要以体表来进行呼吸和排泄;生殖方式多样,包囊形成很普遍并以此来度过不良环境;除包囊外,均生活在含水或潮湿的环境中。
包括眼虫,草履虫等。
16.后生动物:动物界除原生动物门以外的所有多细胞动物门类的总称。
其特征是体躯由大量形态有分化、机能有分工的细胞构成;其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有明显的分化。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一、细胞学部分原生质:泛指细胞内的生活物质,是生命的物质体系。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
细胞器: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亚细胞结构。
细胞骨架:细胞内的骨架结构,由微丝、微管、中间丝组成,用于维持细胞形态结构与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被动吸收:由于膜内外浓度差和电位差导致离子由膜外向膜内运动的过程。
主动吸收:提供能量的前提下,离子逆化学势和浓度差由膜外向膜内运动的过程。
胞饮作用:质膜内陷包围营养物质小囊泡脱落游离于细胞质内的过程。
遗传:生物的基本特征信息由父母传递给子代的信息传递过程。
细胞周期:一个细胞从分裂结束到下一个分裂结束为止的全过程。
细胞凋亡: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死亡。
细胞的全能性:一个有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相同的成套遗传物质,含有发育为完整个体或分化为其他细胞所必需的全部基因,具有分化的潜能。
干细胞:一类增殖较慢但能维持自我增殖的细胞,可产生另外一群有限、分裂迅速的转移细胞群。
二、植物学部分开花:雄蕊中的花粉粒和雌蕊中的胚囊成熟,花萼和花冠打开,露出雄蕊和雌蕊的现象。
传粉:花粉囊中的花粉散出,借助一定的媒介力量,传送到同一朵花或另一朵花的柱头的过程。
双受精:花粉管到达胚囊后,花粉管末端破裂,释放出两枚精子,其中一枚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以后发育为胚,另一枚与胚囊中央的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以后发育为胚乳的现象。
真果: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果实。
假果:除子房壁外,花其他部分也参与发育的果实。
单果:单雌蕊形成的果实。
聚合果:一朵花中复雌蕊形成的果实。
(草莓)聚花果:由花序形成的果实,又称复果。
(菠萝、无花果)肉果:成熟时果皮肉质化的果实。
干果:成熟后果皮干燥无汁的果实。
种子的寿命:一定条件下种子保持活力的最长期限。
种子的休眠:种子成熟后在适宜条件下仍不能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时间才能萌发。
生活史:种子从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到又形成新一代种子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新陈代谢:生物体不断地吸收外界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发生一系列化,最后成为代谢过程的最终产物而被排除体外。
同化作用:又称为合成代谢,从外界摄取物质和能量,将它们转化为生命本身物质和贮存在化学键中的化学能。
异化作用:又称为分解代谢,分解生命物质,将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之用。
应激性:生物能感受到刺激并作出有利于保持其体内稳态,维持生命活动的应答。
适应:生物有自己特有的生活环境,它的结构和功能的总是适合于在该环境下生存和延续。
稳态:生物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内部适应。
进化: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导致的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演变过程。
双名法:用两个拉丁名作为物种的学名,第一个名字是署名。
第二个名字是种名。
细胞:所有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生物膜:镶嵌有蛋白质和糖类(统称糖蛋白)的磷脂双分子层,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器的作用,是细胞,细胞器和其环境接界的所有膜结构的总称。
细胞骨架:贯穿在整个细胞质中的网状结构,最显著的作用为维持细胞形状,并控制细胞运动。
由三类蛋白质纤维(微管、微丝、中间丝)组成。
胞间连丝:相邻细胞的壁上有小孔,细胞质通过小孔彼此相通。
这种细胞间的连接成为胞间连丝(植物细胞特有的连接方式)。
细胞连接:是指在相邻细胞之间形成的特定的连接,在细胞紧密靠拢的组织(如上皮组织)中常见。
动物的细胞连接主要有三种类型:桥立、紧密连接、间隙连接。
单纯扩散:物质跨膜转运形式的一种。
脂溶性物质顺着细胞膜内外侧浓度差转运的过程,称为单纯扩散。
被动运输:离子或小分子在浓度差或电位差的驱动下顺电化学梯度穿膜的运输方式。
易化扩散:浓度梯度的存在,水和许多亲水的溶质在多种转运蛋白的帮助下,被动地被转运过膜,这种现象被称为细化扩散。
主动转运:转运蛋白利用细胞提供的代谢能使溶质逆浓度梯度而被转运,从低浓度一侧穿过质膜而达到高浓度一侧,这种跨膜转运称为主动运输。
胞吞与胞吐:胞吞:细胞通过质膜形成内向的小泡的方式,吸收大分子和其他大的颗粒,类型分为:吞噬、胞饮和受体介导的胞吞。
胞吐:细胞先将大分子包在小泡内,然后令小泡与质膜融合,随后再将这些大分子分泌到细胞之外。
核小体:染色质是串珠状的丝样体,这些小珠称为核小体,核心部分由8个或4对组蛋白分子构成(H2A,,H2B,H3和H4各2个分子),一个核小体上的DNA加上一段连接DNA共有146个碱基对,构成染色质的一个单位。
流动镶嵌模型:目前较公认的膜结构模型。
它认为:细胞膜结构由液态的脂类双分子层中镶嵌可以移动的球形蛋白质而形成的。
其强调:①,膜的流动性:大多脂质和一部分蛋白质可以在膜中侧向移动;②不对称性:膜中有许多不同的蛋白质浸埋在液态的脂双层中,有的镶嵌在膜的内或外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分子层细胞器:由原生质特化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担任特定的功能的微结构。
质膜:活细胞的边界,将细胞内的生命世界与其周围的非生命环境分隔开了,所有的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生物膜:一种超分子结构,由多分子形成的一种有序的组织,具备其中任何一种分子所没有的特性。
可以穿过细胞边界的转运物质的能力。
不定根:是植物的茎或叶上所发生的根。
在组织培养中,由愈伤组织长出的根也成为不定根。
凯氏带:凯氏带是高等植物内层细胞径向壁的木栓化和木质化的带状增厚部分,主要功能是阻止水分向组织渗透,控制着皮层和微管柱之间的物质运输。
其宽度随不同种植物而有较大的差异,最初由德国植物学家凯斯伯里于1865年发现,其名字的由来即在于此。
凯氏带见于初生根的内皮层,而在茎、叶等气生器官中是否存在这仍有争议。
直系根:直系根由主根和侧根共同构成,但在外观上,主根发育强盛,在粗度与长度方面极易与侧根区别,这种根系称直根系,例如雪松、石榴、蚕豆、蒲公英等植物的根系。
须根系:须根系由不定根构成,其主根不发达,早期即停止生长或枯萎,由茎的基部生出许多较长而粗细大致相同,成须状或纤维状的根,这种根系成为须根系,例如水稻、玉米、小麦以及水仙。
葱、蒜等植物的根系。
年轮:木本植物主要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
由于一年内季候不同,由形成层活动所增生的木质构造亦有差别。
春夏两季生长旺盛,细胞较大,木质较松;秋冬两季生长缓慢,细胞较小,拇指较紧。
这两层木质部形成同心轮纹,根据轮纹,可推测出树木年龄,故称年轮。
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在一朵花中,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完全花,如白菜花、桃花;在一朵花中,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完全花,如白菜花、桃花。
心皮: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
雌蕊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子房、花柱、柱头都是由心皮所构成的。
心皮是植物进化的产物,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器官。
每个心皮包括三部分:一条成为花柱的柄,花柱的顶端有柱头,底部有一个胀大的子房。
子房内有一粒或多粒胚珠,胚珠是雌配子(卵子或卵细胞)的载体。
每粒胚珠均以一条被称为珠柄的小柄与子房大壁相连,胚珠由称为珠被的保护层包围,在珠被上有一小孔,称为珠孔。
传粉:成熟花粉从雄蕊花药或小孢子囊中散出后,由风或昆虫等作用传送到雌蕊柱头或胚珠上的过程。
双受精:是指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通常两个)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
双受精后由合子发育成胚,初生胚乳核发育成胚乳。
真果:仅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
假果:除子房外还有花的其他部分共同参与形成的果实。
世代交替:单倍子(n)世代和二倍体世代(2n)相互交替,二倍体世代称为孢子体,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n)的孢子,孢子有丝分裂产生单倍的孢子(n),孢子有丝分裂形成单倍的配子体,配子体经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发育成精子和卵。
受精作用产生二倍的合子,合子经有丝分裂产生新的孢子体。
生活史:动物、植物、微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全部过程,叫做它们的生活史。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某一性状的不同形态的基因。
侧交:用隐性基因纯合体作为杂交亲本之一的实验方法。
分离定律:一对基因在杂合状态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而在配子形成时,又按原样分离到不同配子中去的现象。
自由组合定律: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的分配到配子中去。
因此也称为独立分配率。
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相对应的基因座位上存在三种以上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
不完全显性:杂合子表现出的性状介于相应的两种纯合子性状之间的现象。
共显性: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杂合子的一对等位基因各自具有自己的表现效应)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性染色体:雌雄异体的动物和某些高等植物中与性别决定直接有关的染色体。
完全连锁: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不发生姊妹染单体之间的交换,则这两个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
不完全连锁:位于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除有亲型配子外,还有少数的重组型配子产生的现象。
连锁群: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
伴性遗传:在遗传过程中子代的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或性环连。
质粒:细菌细胞内一种自我复制的环状双链DNA分子,能稳定地独立存在于染色体外,并传递到子代,一般不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
现在常用的质粒大多数是经过改造或人工构建的,常含抗生素抗性基因,是重组DNA技术中重要的工具。
质粒是细菌细胞中自然存在于染色体外可以(自主)复制的一段(环状DNA)分子,进入到宿主细胞中的一个质粒可以大量增加其拷贝数。
半保留复制:一种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复制模型,其中亲代双链分离后,每条单链均作为新链合成的模板。
因此,复制完成时将有两个子代DNA分子,每个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均与亲代分子相同转录:遗传信息由DNA转换到RNA的过程。
内含子:真核生物细胞DNA中的间插序列。
这些序列被转录在前体RNA中,经过剪接被去除,最终不存在于成熟RNA分子中。
翻译:以mRNA为直接合成模板,tRNA为氨基酸运载体,核蛋白体为装配场所,共同协调完成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中心法则: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
分子杂交:不同来源的核酸单链之间或蛋白质亚基之间由于结构互补而发生的非共价键的结合。
ATP:腺苷三磷酸的缩写,是一种核苷酸,有3个磷酸基团,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酒精发酵:酵母菌利用丙酮酸氧化NADH,丙酮酸转变为CO2和乙醇的过程。
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过程中合成ATP的反应。
细胞呼吸: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从食物分子中取得能量的过程。
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以及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利用光和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反应:光照条件下,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中的光和色素吸收光,经过电子传递,水的光解,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以ATP和NADH的形式贮存,产生氧气。
碳反应:叶绿体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H将CO2固定,使之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
C3植物:直接利用空气中的CO2形成光合碳循环中的三碳化合物的3-磷酸甘油酸的植物。
C4植物:CO2同化的最初产物是四碳化合物苹果酸或天冬氨酸的植物。
光系统: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和脂组成的,能够进行光吸收的功能单位。
天线色素:将所吸收的光能传递给作用中心的叶绿素a分子的各种色素分子,包括叶绿素a在内。
反应中心色素:具有光化学活性,既能吸收光能又能转化光能的一类色素。
主要是一少部分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P700、P680都是反应中心色素。
光呼吸:CO2很少而O2很多的情况下,加氧酶固定O2产生一种二碳化合物,然后植物又将这种二碳化合物分解成CO2和水。
光呼吸不产生ATP。
光饱和点:增加光照,光反应速率增加,光照达到某点时再继续增大光照光反应速率不再增加,该点即为光饱和点。
物种: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在生殖上隔离。
基因库: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的基因总和。
遗传漂变:基因频率在小群体里随机增减的现象。
宏观进化:是研究物种即物种以上的分类群是如何演变的。
自然选择:在一个群体中个体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由于生存斗争实在互有差异的个体之间进行的,那邪恶具有“有益的”性状的个体获得更多存活和生殖的机会代复一代,群体发生变化,其中具有“有益的”个体增多“有害的”个体性状减少。
间断平衡理论:一个系谱长期所处的静止或平衡被短期的爆发性的大进化所打破,伴随大量的物种的产生。
遗传平衡定律:在一定条件下,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代繁殖传代中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