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范本

合集下载

文献综述范本

文献综述范本

重庆工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计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 10级软件1 班课题名称:基于Android的手机系统助手软件的实现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基于Android的手机系统助手软件的实现【摘要】随着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应用的深入人心,近几年“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在现今这个智能手机系统群雄纷争的时候,2008年Google 推出了一款名为Android的开源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Android凭借其开放性和良好的人机界面,受到广大手机生产商的重视。

Android是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而且不存在任何以往阻碍移动产业创新的专有权障碍,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

从Android的从业角度分析,Android的开发概括为两类:一是系统开发,包括低层linux内核的裁剪和扩展,硬件驱动的开发和系统移植等,从业人员主要工作在硬件厂商的公司里:而是应用开发,主要包括游戏开发、Android互联网客户端开发和工具软件开发等。

随着用户群体的不断壮大,Android系统有望成为手机操作系统的“Windows”所以Android应用开发应用需求将非常大。

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当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已经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关键词】Android、智能手机、应用开发一、Android简介1、Android的前世今生Android平台是开放手机联盟为创造一代更好的移动电话而合作开发的产品。

该联盟由谷歌领导,成员包括移动运营商,手机设备制造商,元件制造商,软件解决方案和平台供应商以及销售商。

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机器人立足于开源世界。

市场上第一款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G1由HTC制造并供应给T - Mobile 用于销售。

然而,该设备从放出风声到真正发布,用了大概一年的时间,因为发布的sdk补丁累计了一年才使唯一的软件开发工具变得可用。

文献综述范本 (1)

文献综述范本 (1)

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实际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最初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直接融资到银行作为第三方介入的融资;从国内的贸易融资发展为国际间贸易融资;从传统的贸易融资到结构性贸易融资。

从理论意义上来看,结构性贸易融资逐渐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起源于西方国家的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是在巴塞尔协议中作为一个理论而提出来的。

主要是以贸易融资的还款来源稳定作为基础,其风险主要在于贸易背景是否真实以及双方的资信状况是否正常。

而近几十年来兴起的结构性贸易融资,是利用组合的理论,通过结合传统的和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来降低整体业务的风险,来满足日益发展的国际贸易双方逐渐壮大的需求。

Schwartz(1974)在报告中主要以贸易双方作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贸易融资相对于其他的融资方式优点在于:首先,在还款来源稳定的情况下,贸易融资方式相比于其他的方式更经济,成本更低。

其次,贸易是建立在双方背景真实的情况下,因此双方的资信状况都较好;最后,若在贸易融资中存在风险,那么其中一方可通过控制另一方的还款来源来降低风险。

若是将资金提供方改为银行,那么他的理论同样适用于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贸易融资。

巴塞尔协议是1988年首次订立的,推出了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主要是为了降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使银行在市场稳定的基础上公平竞争。

在1998年提出了新的资本协议,内容涉及面更广,专门提出了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来处理信用风险。

标准法也即是外部评级法,是由外部的较权威的评级公司来评级,内部评级是指由银行内部来对客户的违约概率进行计量。

由于我国较为权威的评级公司较少,且成本高,因此标准法较少使用,各银行都有其对客户的评级法。

Altman(1968)运用财务比率的方法,提出了可以差别是否为破产公司的模型,即多元z计分模型。

该模型的数据是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取舍,并运用多元判别法来分析已筛选出的变量,由此得出Z判别函数。

再根据各个公司的变量值代入,得出Z值的大小,以此来判断是否为破产公司。

文献综述范本

文献综述范本

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技巧(附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

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文献综述的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献综述的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文献综述的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

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

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

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

文献综述范文【范本模板】

文献综述范文【范本模板】

xxx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标题)xx(作者)摘要:XXXX(摘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简短概括你本文的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一般1,2句话即可。

第二部分写:“国内学者对xx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以及“本文从xxx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之类的总结性套话,最好能稍作总结。

其中第一部分,如果你不会写又或者懒得写,个人建议可以拷贝他人相关论文的摘要部分,然后做适当修改和调整即可.毕竟你研究的主题和你网上下载的相关论文的主题是基本一致的,故可以借鉴网上论文的摘要。

但是请注意别一字不动的全拷贝,适当整合,修改.别让我发现你一个字都没改动过!第二部分,如同我上面所说的写。

若能简短总结下你接下来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综述,那是最好了;如果不能,我也不勉强了,写两句套话也行。

以下给出个摘要的例子,仅供参考。

其中绿色代表我所说的第一部分;黄色代表第二部分。

例一: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为城市繁荣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低,近乎游离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界对此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简要评析了总体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例二:我国当代大学生自杀问题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自杀率呈上升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自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本文主要对2003—2007 五年间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内容涉及自杀态度、自杀原因、自杀意念、自杀量表、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研究.例三: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自比较优势理论创立以来,该理论一直都是指导国际贸易活动的准则、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

然而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时,比较优势理论也不断经受着其反对者理论和经验验证上的挑战。

文献综述范本

文献综述范本

文献综述一、引言产业集群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心的一个话题,关于产业集群的建设、升级问题引起了多方的关注。

然而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较多的集中于工业集群,作为城市基础的商业集群却较少引起大家的关注,很少有文献涉及。

为了推动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政府往往作为促进者、推动者以及管理者参与商业集群的建设、发展。

但是政府究竟该为商业集群做些什么,应该从哪方面着手以及在商业集群中政府到底该扮演什么角色等问题仍没有得到研究解决。

在本综述中主要阐述了产业集群的定义、形成、竞争优势,商业集群的定义、分类以及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的文献资料。

二、产业集群(一)产业集群的理论流派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马歇尔关于外部经济理论的研究。

而后,1909年韦伯的工业群理论,1934年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以及1991年克鲁格曼的规模收益递增理论,20世纪中后期波特的新竞争理论等,都从不同侧面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其特征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1]。

、随后人们随产业集群的认识不断深化,产业集群的理论也不断趋于深化。

(二)产业集群的定义由于研究背景及目的的不同,国外的学者对于产业集群给出了多种不同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说法[3]。

例如迈克尔波特一起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而形成的稳定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

水平的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

例如,它们包括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

”,垂直的产业集群指“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

”。

最后,产业集群“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例如大学、标准的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提供者和贸易联盟等。

”[2]。

横向、纵向的关联企业在一定区域内共同存在,依赖其相似性和互补性,使得人才、技术、信息、政策及相关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

文献综述格式范本

文献综述格式范本

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文献综述(三号黑体居中)班级:组长:组员:指导老师:前言(小标题——四号宋体加粗)文化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推动整个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文化贸易的发展是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文——小四宋体,行距20磅)中国在文化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为改善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逆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改善和发展文化产品贸易对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文化产品贸易的研究综述(小标题——四号宋体加粗)随着“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经济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经济形态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商品、文化服务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4-2003年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国际流动》中对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进行了定义。

文化产业:对本质上无形并具有文化含量的创意内容进行创作、生产,并使之商业化的产业称为文化产业。

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活动所提供的产品称为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分为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两大类。

……2、文化产品贸易的作用从经济效应上看,文化产品贸易有助于推动一国经济的发展、加快积累国民财富;有助于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外贸出口…………二、中国文化产品……随着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的需求和消费也迅速增加,特别是对外文化需求急剧增长。

虽然中国已是“世界贸易三强”,但中国的文化产品贸易发展极不均衡,远远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并且存在巨大逆差。

对于目前中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的逆差现状,各专家学者的见解虽略有不同,但认为导致逆差现状的主要共同点有:(1)中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2)中国文化产品贸易流向单一。

(3)核心文化产品贸易量极小。

(4)中国主要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三、中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原因分析综述吴祥宇在2007年《经济透视》期刊上发表的“中国文化对外贸易逆差现状分析”一文中,认为导致中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有,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力度不够。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文献综述-—父亲的教育对子女的影响引言:家庭教育是我们教育体制中的重要部分.往往认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成“局外人”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妈妈承担了主要的教育责任.实际上,父亲与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各有优势缺一不可,正如傅雷先生说:“孩子是站在夫母的双肩上成长起来的,少了任何一方就没有了平衡。

”因而实际中父亲的教育方式对子女有很大的影响。

父亲的教养及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自我认同,性别认识,学习成绩,个人性格,价值观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父亲帮助孩子形成积极个性品质,父亲能提高孩子社交技能,父亲能促进孩子认知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亲,教育方式,性别认识,价值观,个人性格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对家庭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调查显示百分之六十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独当一面,父亲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不超过百分之十五,父母共同承担家庭教育的家庭不到三分之一.传统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分工使得家庭教育的重担落在了母亲的肩上,如今男女平等女性也承担了越来也来多的家庭责任但大量数据显示母亲仍垄断孩子的教育.一些父亲存在着错误的认识,一些人认为父亲应挣钱养家,做大事,为孩子提供成长所需的物质保障,就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熟不知,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孩子需要母爱同样也需要父爱。

他们渴望与父亲交流而不希望父亲只是一个赚钱的机器.在家庭中,父亲象征一种雄性的力量,是一种积极的,坚强的,威武的,果敢的象征.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与母亲相比更具计划性和目的性,知识面更广。

父亲的教育作用在家庭教育中是母亲所不能比拟,也是不可替代的。

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别认识一般情况下,孩子到2岁时,能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4、5岁,开始有性别意识,而给孩子取名、买衣服和玩具、游戏和孩子谈话等,都传递着社会以及家长对不同儿童的潜在性别期望和标准;5岁左右,能够把某些特定的人格特点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如男孩应该勇敢,女孩应该文静。

文献综述参考范本02

文献综述参考范本02

文献综述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经济发展,国内《物权法》借鉴英美担保制度而规定了浮动抵押。

浮动抵押区别于其他传统抵押制度的特殊性,要求法律应对其运行做出较为详尽之规定,然国内《物权法》对该制度之规定较为原则,实务操作性相对缺乏,此种粗放型框架虽为今后该制度之修正、完善提供了立法空间,但亦给当前相应法律实践带来隐患。

同时,国内《物权法》施行之后,动产浮动抵押担保实践虽已取得一些成绩,但总体仍处停滞不前之困境,并未获得广泛推广。

故笔者拟以“试论我国物权法‘浮动抵押’制度实施中的若干问题”为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展开相关研究。

现就所检索的与此论题相关之文献做如下综述。

一、文献检索概况通过查询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图书馆藏书、报刊文献阅览室、网上资料搜索五种途径进行了资料的搜集。

在中国期刊网以“担保物权”为关键字进行“题名”搜索,共搜集到论文301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52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3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36篇。

以“浮动抵押”为关键字进行“题名”搜索,共搜集到论文182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09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48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24篇,以“我国浮动抵押”为关键字进行“题名”搜索,共搜集到论文17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1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6篇。

在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以“担保物权”为关键字进行题目检索,共搜索到论文36篇,其中专著6本,期刊30篇。

图书馆借阅抵押制度方面的著作4本;报刊文献阅览室找到浮动抵押方面的论文2篇;中国民商法网上搜索到我国浮动抵押制度方面的论文2篇。

二、关于相关代表性专著的概述1.高圣平著的《物权法担保物权编》。

作者从担保物权总论、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四方面手对物权法中的担保物权一编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担保物权总论这一章中,作者对我国的《物权法》担保物权编做出了评价,指出我国《物权法》在担保物权编植入了很多市场化得元素,当其中缺失之处仍然存在。

中文文献综述参考范本

中文文献综述参考范本

附件14关键期假说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影响研究( 文献综述)闽江学院外语系姓名:叶翠学号:120080201227 指导老师:林庆英1. 研究背景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我国成了举世无双的英语教学大国。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小学英语教学已经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而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在学一门外语的时候,年龄越小,学得越好,即“年龄小优势论”。

⑴(p382)这一论断得到了被引入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关键期假说的支持。

“关键期假说”由蒙特利尔神经学家Penfield和Roberts在他们1959年合著的一篇文章《言语与大脑机制》(Speech and Brain Mechanisms) 中首次提出[2]。

其含义是:学习者由于年龄小,生理和心理处于发育期,大脑的可塑性强,因此,比较容易学会地道的第二语言;而成人发育完全成熟,大脑逐渐失去可塑性,过了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年龄,因此,较难学会第二语言。

然而,关键期假说在二语习得领域究竟有多少解释力,语言研究者和外语教学界长期以来没有达成共识,争论的焦点是围绕儿童期开始学习外语是否比少年、成人期开始学习外语更具有优势。

争论各方各执一辞,互不相让,并各自努力用实验研究验证自己的观点。

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英语专业学生入手探究其学习英语的起始年龄与英语水平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并且力图检验当前流行的学习外语“越早越好”的观点是否正确,这对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及补充。

2. 研究现状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外早在上世纪60 年代就有人根据脑神经系统和语言习得的关系, 以及大脑伸缩性与年龄相关的实验结果, 提出了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假说, 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比成人更有优势。

1959 年, 神经心理学家Penfield 和Robert 对失语症的研究结果为这种语言优势现象提供了有科学证据的有效解释。

他们认为儿童学习语言的优势归于脑神经系统的差异。

青春期以前的儿童似乎有一种转换机制如果左半脑言语中枢受损, 则能在右半脑得到补偿, 但过了青春期后, 就难以恢复了。

文献综述范本。。。。

文献综述范本。。。。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3黑,加粗,居中】文献综述【1黑,加粗,居中,文字间加2空格】班级: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以上四行均为4宋,加黑,居中】201×年×月×日【4宋,加黑,居中,用阿拉伯数字】指导教师评定意见【小2黑,加粗,居中】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研究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会计国际化是指会计实务从一国的范围内跨越国界而走向世界(常勋,2003),它包括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和会计实务的国际化两个方面。

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就是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对各利益主体产生的经济影响以及各利益主体为获取最大利益而采取的一切行为。

以下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1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从巴其阿勒的《簿记论》中关于物品计价“宁高勿低”的论述,到英国《公司法》中规定资产负债表必须“真实与公允”的思想,再到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经济后果的直接阐述,都无一例外地表明会计准则是具有经济后果的,而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便是影响经济资源配置,从而直接导致国际间财富的转移(迈克尔·查特菲尔德,1989)。

20世纪70年代,Stephen A.Zeff(1978)最早正式提出财务报告经济后果的概念,他指出,经济后果指财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也就是说,会计报告会影响管理者和其他人的决策,而不仅仅是反映这些决策的结果。

Watts和Zimmerman(1990)引入经济学的契约理论,指出会计准则之所以有经济后果,主要是存在报酬契约、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因为无论是报酬契约、债务契约还是政治成本,通常都以公司盈利为考察的主要依据,而在同一会计准则下不同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净利润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对公司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也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价值。

文献综述范本

文献综述范本

关于明清时期弹词社会教化的文献综述1.1问题的提出及意义明清时期的社会教化是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儒佛道并存的教化体系。

在这一时期,实施社会教化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人们经常利用一些民间的机构和曲艺。

弹词是传统曲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弹词表演,将其中所蕴含的教化内容——传统伦理道德、因果报应等通过演出的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平民百姓,最终达到移风易俗、改良社会风气的目的。

在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一个连续的一体化过程的思想家眼里,民风是关系到社会治乱、国家兴亡的大问题。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由此可见,社会教化对改造一个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性。

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社会关系和伦理规范受到很大的冲击。

“开国以来之纲纪,唯有日摇一日而已。

纪纲摇于上,风俗安得不摇于下!于是民间之卑胁尊、少凌长、后生诲前辈、奴婢叛家长之态百出,盖其由来渐矣。

”[2]可以看出,当时的传统“五伦”关系变得越来越脆弱了,统治阶级和护持传统礼教的各类人士,急需改变这种社会“失范”状态,除了正统的宣扬教化渠道,还需要借助于一些其他的教育形式,如稗官、野史、杂剧、院本等民间载体来宣扬社会教化,以期望重塑传统社会观念和等级秩序的社会风气,从而建立起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而共或一忠孝廉节之世界也。

”[3]“今之谈文学者,率别为两途:曰传统文学;曰民众文学。

诗古文辞,传统文学也;乐府、戏曲、小说、弹词以及近所流行之语文体,民众文学也。

[4]”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传统文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学经典,而弹词是属于民间文学即俗文学一类的。

郑振铎先生认为:弹词是流行于南方诸省的讲唱文学。

在福建有所谓“评话”的;在广东,有所谓“木鱼书”的,都可以归到这一类里去。

[5]作为俗文学的一大门类,弹词在明清时期曾盛极一时,成为江南民间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综述(范本)

文献综述(范本)

文献综述叶圣陶短篇小说的语言风格一、研究背景如果对20年代的文坛做一个全景式的俯瞰,我们会发现叶圣陶是这个名家辈出的年代里的一股清流。

叶圣陶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为数不多的集文学家、编辑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典型文人,更是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丰厚成就的高产作家。

自1915年踏入中国文坛始,叶圣陶笔耕不辍,产量丰富。

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童话还是戏剧均有涉猎。

著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抗争》、《叶圣陶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叶圣陶散文甲集》、《小记十篇》,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儿童小说集《四三集》,文论集《叶圣陶童话创作》,《叶圣陶选集》、《叶圣陶小说选》、《叶圣陶童话选》等。

其作品凭借着平实含蓄的行文风格、生动凝练表述方式和对小人物群体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一种独特的“叶圣陶式”的文学艺术。

而今,对叶圣陶的研究已经有90个年头,叶圣陶的文学价值和人格魅力在历史长河之中历久弥新,是研究现代文学所无法绕开的一个经典话题。

二、研究现状对叶圣陶的研究在1949年以后收获丰厚,但当时对叶圣陶小说的研究基本上是围绕茅盾、顾颉刚、朱自清、夏丏尊等人的相关论断的展开,且带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短篇的评论,出现了数量较为可观的研究著作。

书籍方面,有任天石的《叶圣陶小说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主要是按时间顺序,将不同时期的小说集进行比较,探讨作者的思想主题的变化;万嵩《叶圣陶创作论略》(兰州大学出版社1980年),对小说的评论基本上是由具体的某篇作品引发的,也有对其作品思想、艺术技巧、语言风格的总体评论;金梅的《论叶圣陶的文学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按照时间划分论述了叶圣陶的小说、散文、童话和诗的创作,把小说的创作主题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

除了这些专著之外,也有一些综合性的丛书对叶圣陶的小说进行简要评论,如商金林《叶圣陶传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以叶圣陶的人生经历为主并简要地提及他的创作情况。

外国文学文献综述范文

外国文学文献综述范文

一、关于荷马《伊利亚特》的研究综述研究综述《伊利亚特》,又名《伊利昂记》,相传在公元前9世纪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成口头史诗,因此它通常和《奥德塞》一起,被称为荷马史诗。

此作由学者用文字写定于公元前6世纪。

西方学者对它的研究较早,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都曾表言立说。

在我国,《伊利亚特》于20世纪20年代引起人们的关注。

1924年1月,郑振铎在《小说月报》上最早介绍《伊利亚特》。

此后,文坛出现《伊利亚特》的复述本,如开明书店出版的《伊利亚特的故事》(谢六逸译)和中华书局出版的《依利亚德》(高歌译)等。

现有傅东华译本、罗念生和王焕生合译本、陈中梅译本等。

一、关于史诗的思想内容《伊利亚特》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

不少评论文章从文本出发,对此作了多侧面的研究。

如邓启龙的《读荷马史诗》一文指出,《伊利亚特》的思想内容包括对社会历史生活的反映、对理想英雄的歌颂、对劳动的热爱,以及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的流露等。

《伊利亚特》的战争观念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张世君的《论〈伊利亚特〉的战争观念》、唐四艳的《〈伊利亚特〉战争观的成因及其美学意义》、石昭贤的《荷马史诗的思想倾向》和王阳的《荷马的眼光:一个特例》等文章均谈及史诗描写的古希腊时期的战争。

他们认为,《伊利亚特》是世界文学中有关军事题材的第一部巨著。

它在精美的神话外衣的掩盖下,反映了迈锡尼文化后期发生的特洛亚战争。

史诗对于参战的双方都热情歌颂,不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但刘连青在《〈伊利亚特〉的道德意识——兼谈荷马对战争双方的态度》一文中认为,荷马偏爱于希腊联军而憎恶于特洛亚方面,当然他的爱憎是通过场面和情节自然而然的渗透出来的。

刘连青等人的文章还涉及了《伊利亚特》中其他方面的思想内容。

刘文认为,从家庭和夫妻关系上体现的道德意识是这部史诗中“现实主义色彩最为浓厚、思想意义最有价值的部分。

”潘一禾的《爱欲和文明的冲突——荷马笔下的帕里斯与海伦》一文从独特的视野出发,指出《伊利亚特》中还包括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荷马不仅通过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等民族英雄的功勋战绩,高歌国家的荣誉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而且在对帕里斯和海伦爱情的悉心描述中,咏叹个人的自由选择和真挚恋情。

文献综述(范本2)

文献综述(范本2)

文献综述(范本2)城市居民“人情”消费负担现状、原因及对策――以杭州市余杭区山西园社区为例张希法政学院社会工作02社本(1)02022142指导老师:×××文献综述一、研究历史的回顾与研究现状马歇尔·莫斯(M. Mauss)在他的著名论文《礼物》中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在原始或古代社会中,由于什么原则使得收到礼物后必须回礼?是什么力量迫使受礼者回礼呢?”莫斯在一种神秘的力量“呼”上找到答案:“呼”存在于森林或一个人送与另一个人的物品中,它一直希望回复到它原先的位置上去。

而这种回复只有通过以另一物品为中介,和原先的礼物相交换才能达到。

如果受者没能做到回礼,将带来一些麻烦,甚至会造成受者的死亡。

莫斯把这种迫使受者回礼的力量称之为“礼物的精神”。

人类学上也用“礼物的精神”来概括莫斯有关礼物的理论。

约翰·利普(J.Liep)指出:马克思(K.Marx)和莫斯都关心人们因他们劳动创造的物品而异化的问题。

但马克思关心的是现代社会中商品交换体系的问题,并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

而莫斯关心的则是“原始”社会的礼物交换,并从天生的信仰体系中寻找答案。

并且由莫斯始,将“礼物”和“商品”对立。

在莫斯的经典理论出现之前,马林诺斯基(B.Malinowski)就己经出版了他有关美兰尼桑(Melanesian)社会中交换的人类学笔记,详细描述了当地的交换系统。

马林诺斯基并不同意莫斯“礼物的精神”的解释,他是用“互惠原则”来解释礼物交换问题的。

一个人“给”是因为期待着“回”。

一个人必须“回”是因为否则的话,对方会终止“给”。

所有的权利和义务被组织进一个十分平衡的互惠链条中。

因此,马林诺斯基得出结论:互惠,或者“给-受原则”成为美兰尼桑社会秩序的基础。

后来的学者对礼物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在美兰尼桑和坡里尼桑(Polynesian)做田野调查的安德鲁·斯特拉森(A.Strathern)发现,在存在上下等级的情景中,给者往往比受者优越。

当代艺术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当代艺术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文人陈丹青先生认为[8]“在现代社会,艺术家的作品已经不是一件独立的东西了,他是一个系统中的配件、是一条生产线上的环节.艺术家是院士生产者,他们被收购人(画廊)收购,并负责替他包装,替他找推销员(批评家),最后上市,所以艺术家的成功不取决于自己能画多好,而取决于能否进入这条“生产线”,不然一切免谈.
美国社会学家萨拉·桑顿对艺术市场研究颇感兴趣,层访问了3000名艺术相关中作者,并著作出《艺术世界中的七天》[7]“艺术界存在六种占支配地位的角色,分别是艺术家、艺术品交易商、策展人、评论家、收藏家和拍卖师。有些业内人士身兼二职,即是艺术家又是评论家,或者既是艺术品交易商又是收藏家。这些业内人士承认她们的这种双重身份不好把握,因为两种身份有时候会出现矛盾,有时会相互影响。在艺术界,最难达到的是成功的艺术家活着叫做可信任的艺术家的位置,但主宰艺术界的是艺术交易商,他们支配、引导着另外物种角色,控制他们的步伐。
法国评论家尼古拉斯·伯瑞奥德因其,曾说[6]“在艺术场域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就是以交往,共处和关系等想法而进展的。至于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伴随着互动科技的飞速发展,艺术家探索着社交性与互动性的秘密。这十年来艺术的理论与创作的界限,很大程度建立在交际关系的世界里。因此,里而克里特·蒂拉瓦尼贾,菲利普·帕雷诺,卡斯滕·赫勒,亨利·邦德,道格拉斯·戈登或皮埃尔·于热的展览,他们都尝试建立足以产生人际关系的社会性样式,就像是一座山可以专为占有者克制化地“生产”用途的建筑。"
(2),对于当代艺术市场来说:当代艺术除了自身的问题以外还有市场的影响,就国际艺术市场的大环境下看,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的拍卖额已经跻身于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这样的情况作为当代艺术的领导者不得不沉思,为什么如此高的市场地位,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却如此普通,当代艺术学者刘艳红在其论文中提到了作者对艺术市场的看法[4]“当代艺术不能一味的以市场标杆代替那些真正有意义的艺术探索,中国当代艺术需要几本的判断和基本的学术评判。在世界艺术史上的艺术品不一定买的最贵就是最好的艺术品,接受美讲的一切艺术史都是艺术接受的历史的观点还是很有道理的。”目前,艺术和市场已经分不开了,但是如何改变艺术依附于市场这个现状,调整艺术和市场的比例问题,是我们身为艺术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除了提高艺术自身的价值性外,对普罗大众的当代艺术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从思维上改变贵就是好的艺术,加强对艺术史和艺术基本的评判的学习。

医学文献综述写法【范本模板】

医学文献综述写法【范本模板】

一、综述概述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

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

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

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因此,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2.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

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

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

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

二、综述的书写格式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不同。

文献综述范本

文献综述范本

文献综述1.1.11.1.2Baloglu (2000)提出旅游目的地选择是个人依据个自的心理特征(如动机、学习、人格和态度等),针对每个备选目的地的社会和环境特征进行认知 根据Hudson (1999)对以往文献的回顾,大部分研究都发现旅游目的地的 在笔者查阅的文献中,没有学者针对旅游目的地选择提出分类,但由于旅游目的地选择是整个旅游决策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因此部分学者或研究人员对旅游决策的分类对目的地选择分类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杨琳(2002)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提出两种分类。

首先,按照旅游决策主体来分,可以将旅游决策分为个体旅游决策和群体旅游决策;其次,按照旅游决策方式来分,可以将旅游决策分为常规旅游决策和广泛性旅游决策。

邱扶东(2004)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参照决策的分类,把旅游决策分为确定性旅游决策、不确定性旅游决策和风险旅游决策。

其中不确定性旅游决策和风险旅游决策的界线比较模糊,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

Schmoll 1977 过程有四类影响因素:旅游刺激、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外部因素;决策过程涉及几个连续步骤。

MayoJarvis1981 限制因素;决策过程由连续阶段组成。

Raaij ,Francken 1984 Moutinho1987 对以后的购买行为有影响。

Woodside ,Lysonski 1989 游后评价对经后的旅游决策有重要影响;旅游者对某个旅游产品的知觉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相互作用的影响。

Um , Crompton 1990态度在目的地选择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旅游目的地是在目的地形象与限制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选择产生的。

Gilbert 和非心理因素的影响。

谢彦君和谷明(1998)以行为模型和机会组合模型说明个体旅游者度假选机会组合。

沈涵(2005)提出,游客的旅游地选择与决策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是消费者对旅游地的自然感知;第二阶段是旅游地形象的修正与旅游出游计划的选择;最后是消费行为的完成。

中文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中文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一、研究背景:翻译,作为一种信息转换与传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意大利著名翻译学家玛提欧·利奇(Matteo Ricci,1552)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驱,他翻译的《几何原本》带给了当时中国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

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马悦然(Goran Malmqvist,1924)曾经说过:“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由此可见翻译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翻译作为一门学科,具体可分为笔译和口译。

笔译的发展历史由来已久,而口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自上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迅速发展。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口译活动日趋频繁,在这种新形势下,口译研究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口译成为了翻译专家们的研究重点,并且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其中之一就是法国巴黎释意派理论,其核心假说“脱离语言外壳”对实战口译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与此同时,通过研究释意学派理论对于会议口译的指导意义,从而延伸至高校课堂教学,提升口译教学质量,同时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研究现状及不足释意学派理论认为,“口译是翻译的基本形式(勒代雷,1990),因而应该是翻译的首要对象。

”因此,口译,尤其是会议口译,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下面先以国外的相关研究和观点为例。

西方口译研究以会议口译的研究最为系统(肖晓燕,2002),其发展过程呈现出四个明显的阶段性:20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初的初级研究阶段,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初期的实验心理学研究阶段,20 世纪70 年代初到80 年代中期的从业人员研究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后半期开始的蓬勃发展阶段。

口译研究主要围绕五大主题,即口译训练、语言问题、认知问题、质量问题和从业问题,产生了四种很有影响的研究视角,即信息处理范式、释意学派理论、口译神经生理学研究、对口译进行跨学科实证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姓名 .. 学号 .. 班级 ..
论文题目:
前言
菜名既不同菜肴能反应其特色并且为大众所能接受和理解的名称。

菜名翻译从奥运会举办以来才备受关注。

菜名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内涵的传递。

菜名翻译是翻译研究的新领域,也是我国翻译界的一项紧急而迫切的任务。

本文旨在目的论的基础上探讨并系统地归纳出川菜菜名翻译中所使用的翻译技巧与策略,希望使具有中国特色的菜名的翻译最大限度的保留中国的特色,并让人们具体认识目的论在文体翻译中的作用,进而为菜名翻译或类似的应用型文本翻译提供启示。

正文
菜名翻译是翻译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关于菜名翻译的文章屡见不鲜,其研究总的来说是从文化内涵和翻译理论的角度这两个方面展开。

从文化内涵角度的讨论主要是围绕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讨论中式菜名的英译接受度。

阐述中式菜名音译的文章有:冯炜成的《浅析语义和交际翻译在川菜菜名翻译中的作用》依据川菜的特点,讲川菜菜名可分为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非文化菜名,由于其直截了当地传递菜肴本身的信息,因此适用语义翻译;容易引发误解的菜名,由于菜名中含有很多西方人的禁忌,因此可运用交际翻译法,适当地选词和意译,使西方人能够最大程度地理解;有文化内涵的菜名 ,因本身表达较为含蓄,故适宜先用交际翻译将菜肴本身的特色翻译出,后用语义翻译,解释名称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秦艳容的《中国菜谱的文化内涵与翻译》从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入手,分析中餐菜单英译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餐菜单英译的方法。

从中式菜名特点角度进行分析菜名英译的文章及观点的有刘琪的《论中式菜名英译》,分别从中国特色文化翻译的三项基本原则、翻译的技巧将中式菜名进行分类分析。

从翻译理论的角度进行菜名研究的主要是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主导。

功能派
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第二阶段: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
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阶段:克里斯汀娜·诺德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

目的论有三条基本原则:忠实原则,连贯原则,目的原则。

三条原则的关系是:忠实原则服从于连贯原则,而这二者服从于目的原则。

“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人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连贯性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

忠实性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

这相当于其他翻译理论所谓的忠实于原文,但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目的论作为一种解构主义的翻译视角,它具有广阔的适用性,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全面研究各种翻译变体。

不少学者从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角度对菜名进行了研究。

陈爽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中式菜名音译》以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为依据,指出了现今社会上广泛存在的中式菜名英译的混乱问题以及原因,分析了中式菜肴的命名特点,最后作者结合具体的菜名分类重点探讨了中式菜名的有效翻译方法:直译,意译,转译。

文月娥的《目的论视角下的菜谱翻译研究》,对翻译目的论的核心内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目的论运用到中式菜名英译中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还有孔倩如的《从目的论视角看贵州特色小吃的英译》,卢静的《从目的论看中国菜名的翻译》,宋锦波的《从目的论视角看菜单翻译》,夏芳丽的《从目的论角度谈中式菜名的英译》,袁帅的《从目的论浅析中国菜菜谱翻译》均将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应用到了中式菜名应以的研究中,只是理论知识的分析讲解比较多,而运用到实践的内容就比较薄弱。

小结
总的来看,以上的文章都对中国菜谱名的翻译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又一定的
借鉴作用,但都是在讨论中式菜名的英译和方法,涉及的菜名比较笼统,内容雷同少有创新,从川菜菜名译法进行研究阐述的很少。

菜名的翻译缺乏统一的规范。

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多中国川菜菜名进行系统的研究,使川菜菜名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开拓,希望能够找到切实可行的英译方法,从而达到更好地服务于对外饮食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饮食文化的目的。

完成情况说明
本人查阅了数篇以往学者的关于目的论研究,中国菜名翻译研究,川菜菜名翻译研究,川菜特点以及命名特点的研究以及从目的论角度翻译中国菜名的研究的为方向的文献,吸取并改进了前辈们的研究经验,最终总结出了目的论的总体发展历程和基本观点,川菜的命名特点,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川菜菜名做出了分类并作出解释,并针对每种分类提出了从目的论的角度,遵循目的论的三条基本原则,采用不同的方法翻译川菜的菜名,其中提到了一些经典的让人啼笑皆非的川菜菜名的英译,本人给予了合理的批评及修正,针对不同类型菜名总结出了的翻译公式,经过逻辑安排将体现在本人的论文之中,仅供后人借鉴。

参考文献
[1]BianJianhua. Inheritance and Transcendence: Study on Functionalist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 [M]. Beijing:China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2008.
[2]Kingsolver.Barbara, Hopp.Steven L, and Kingsolver.Camile. Animal,
Vegetable, Miracle: a Year of Food Life[Z].Beijing: Beijing Zhongxin Publishing Company.2013.
[3]陈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中式菜名音译[D].2010,09.
[4]冯炜成.浅析语义和交际翻译在川菜菜名翻译中的作用[D].2010.
[5]顾维勇.实用文体翻译[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10。

[6]黄正华.目的论解释及其意义[J].科学技术及辩证法.
[7]孔倩如.从目的论视角看贵州特色小吃的英译[J].赤峰学院学报,2012(2).
[8]刘琪.论中式菜名英译[D].2005,12.
[9]卢静.从目的论看中国菜名的翻译[D].2010,5.
[9]秦艳容.中国菜谱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考试周刊,2009(36).
[10]宋锦波.从目的论视角看菜单翻译[D].2009,6.
[11]汤玉洁.浅析翻译目的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1).
[12]文月娥.目的论视角下的菜谱翻译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10).
[13]吴凤丽.食品广告英译的关联理论[D].2010,5.
[14]夏芳丽.从目的论角度谈中式菜名的英译[D].2009,12.
[15]袁帅.从目的论浅析中国菜菜谱翻译[Z].文学教育.201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