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教学计划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套教学设计及课后观察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套教学设计及课后观察一、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根据《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了解各种美术材料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和环保意识。
1.2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分为八个单元,分别为:1. 美术基础知识2. 线条与形状3. 色彩与搭配4. 构图与画面5. 人物头像6. 景物绘画7. 动物绘画8. 创意绘画1.3 教学方法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示范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绘画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进步和发现不足。
1.4 教学评价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 作品完成情况: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意表现。
-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二、课后观察2.1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绘画技巧。
作业要求如下:- 完成一幅绘画作品,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 在作品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完成日期。
- 按时提交作业,逾期未交者视为不合格。
2.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关注以下方面:- 绘画技巧: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 创意表现: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特见解。
- 画面构图:评价学生的构图能力和画面组织能力。
- 书写态度:评价学生的书写是否规范、整洁。
2.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反馈内容包括:-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美术新课标中对二年级上册教材内容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活动建议·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
·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
·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用单色、彩色纸材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
评价建议·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
·能否通过绘画或拓印等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能否动脑筋用可塑性材料,制作简单的物体或动物形象。
·是否认识常用颜色。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教学活动建议·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材,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以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感受材料特性及其与设计的关系。
·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评价建议·是否对学习活动感兴趣。
·是否在作业中表现出大胆的想像和创新。
·是否对媒材特性有大致的了解,能选择媒材进行造型制作。
·能否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5. 千姿百态的桥》教学设计人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5. 千姿百态的桥》教学设计人美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了解桥的结构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桥的美感。
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教学内容1. 桥的定义、类型和结构特点2. 桥的美学特点3. 桥的表现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桥的结构特点2. 桥的表现方法3. 桥的美感表现教学难点1. 桥的结构表现2. 桥的美感表现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模型等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通过PPT展示各种类型的桥,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桥的特点2. 讲解桥的定义、类型和结构特点第二阶段:讲解与示范1. 讲解桥的美学特点,如线条、色彩、光影等2. 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桥的美感第三阶段:学生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桥进行绘画或制作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第四阶段: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板书设计1. 板书《千姿百态的桥》2. 板书内容:桥的定义、类型、结构特点、美学特点、表现方法等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桥进行绘画,要求表现出桥的结构和美感2. 制作作业:学生用废旧材料制作一座桥,要求结构稳定,美观大方课后反思本课通过观察、讲解、示范、实践、展示和评价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了桥的结构和美学特点,学会了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桥的美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让他们在美术的世界里找到乐趣,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接触到掌握知识、技能的全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著名桥梁的图片或视频,如金门大桥、伦敦塔桥等,激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和好奇心。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人美版(通用8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人美版(通用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人美版(通用8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提高效率和质量。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4篇)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4篇)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现状分析: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基本上来自农村,没有受过多少美术方面的训练,就想一张白纸一样任你涂抹。
二、教学内容分析:(一)全册教材简析:以造型部分为主,其实部分为辅,力求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对美术工具和基本方法有所了解。
在活动中感受美术的乐趣。
(二)教学总目标:(1)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2)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三、教学措施: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阔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推行发展性评价,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在玩中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一)教师方面: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1)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2)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大胆创造,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二)学生方面: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四、业务学习及其它方面:作为美术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对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多研究新的美术动向,阅读和学习美术教学的有关资料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大胆尝试,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
本学期的教改课题确定为“美术创新教育的试验与研究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篇2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9课 我们身边的痕迹》 人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9课我们身边的痕迹》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痕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用线条、颜色等表现身边的痕迹,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
教学内容1. 观察身边的痕迹,如水滴的痕迹、脚印、车轮印等。
2. 学习用线条、颜色等表现身边的痕迹。
3. 学生创作一幅关于身边痕迹的画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身边的痕迹,学习用线条、颜色等表现身边的痕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痕迹,如何用绘画表现身边的痕迹。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范画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一些身边的痕迹,如水滴的痕迹、脚印、车轮印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痕迹?2. 观察: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身边的痕迹,并记录下来。
3. 讨论:学生回到教室,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痕迹,讨论如何用绘画表现这些痕迹。
4. 示范:教师通过范画,展示如何用线条、颜色等表现身边的痕迹。
5. 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讨论,创作一幅关于身边痕迹的画作。
6. 展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板书设计1. 《我们身边的痕迹》2. 课题:二年级美术上册3. 教学目标:观察身边的痕迹,学习用线条、颜色等表现身边的痕迹。
4. 教学内容:观察身边的痕迹,学习用绘画表现身边的痕迹,学生创作一幅关于身边痕迹的画作。
5. 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痕迹,如何用绘画表现身边的痕迹。
作业设计1. 画一幅关于身边痕迹的画作。
2. 观察身边的痕迹,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1. 学生是否能够观察身边的痕迹,并用绘画表现出来?2. 学生是否能够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身边的痕迹?4. 如何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上是一份关于《我们身边的痕迹》的教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人美版小学美术教学计划(全)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在美术的造型和技能和习惯方面都有所形成,但还需加强学生的仔细观察、细致表现、想象、动手制作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22 课。
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01 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美术课程实验教材。
本教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通过组织学生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造型表现方面: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方面: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方面: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方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四、教材重点、难点:1、学习有关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等。
五、教学措施:1、进行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鼓励儿童用绘画和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初步培养他们形象记忆力和想象力。
13、教会学生认识红、黄、蓝、紫等多种颜色,并学习临摹,添画,记忆画和想象画的画法。
4、指导小朋友学习拼贴,泥工,纸工等基本的制作方法。
5、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作画和制作,培养动脑筋,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进度安排2一年级美术教学进度表时间授课内容3、2-------3 、6 教学准备、3、9------3 、13 《冬日婴戏图》第1 课《船》3、16------3 、20 第2 课《长呀长》第3 课《出壳了》3、23------3 、27 第4 课《我们身边的线条》、3、30------4 、3 第5 课《太阳》第6 课《漂亮的瓶子》4、6-----4 、10 第7 课《童话城堡》第8 课《画自己》4、13-----4 、17 第9 课《手形的联想》第10 课《我和昆虫》4、20------4 、24 第11 课《奇妙的爬行》4、27-------5 、1 第12 课《可爱的动物》第13 课《狮子大王》、5、4--------5 、8 第14 课《介绍我喜欢的玩具》5、11------5 、15 第15 课《春天的色彩》第16 课《用春天装扮自己》5、18-----5 、22 第17 课《钓鱼》第18 课《伙伴》5、25-----5 、29 第19 课《花的世界》6、1-----6 、5 第20 课《可爱的白鳍豚》6、8------6 6、15-----6 、12、19第21 课《为采煤的叔叔画张像》第22 课《豆腐美食》6、22-----6 、26 复习检测3肥西县官亭镇江夏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2014-2015 年度第二学期)一、学生现状分析:本册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只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等。
二年级上册美术的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美术的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技能和概念,启发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二年级上册美术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计划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 素描素描是美术表现的基础技能,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本阶段,教师将采用透视法进行教学,重点讲解远近、透视和比例等基础概念。
同时,让学生进行简单几何图形的素描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眼力、手法和表现力。
2. 水彩画水彩画是一种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广受欢迎的绘画形式。
本阶段的教学将重点讲解颜色和色彩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掌握颜色的运用和色彩的变化。
同时,让学生进行简单题材的水彩画创作,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作意识。
3. 色彩测验色彩测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
在本阶段,教师将通过对色彩测验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4. 神话故事绘画神话故事是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传统意义。
在本阶段,教师将通过对神话故事的讲解和解读,带领学生进入神话世界,探索其中的艺术、文化和哲学内涵。
同时,让学生进行神话故事的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想象力。
5. 手工艺术手工艺术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培养耐心、细心和工作技能。
在本阶段,教师将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手工艺术技能,让学生进行手工艺术作品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美术知识。
2. 实践法通过实际练习和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 案例法通过介绍一些经典作品和艺术家的案例,启发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能力。
4. 分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评估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教师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专注程度和创作情况。
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总指针,以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为切实做到从具体学情出发,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条件,实现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特制定本教学计划;二、学情分析:本册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第一期学生,有以下特点: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三、教材分析:各课内容的编排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展示了学生活动过程及其学生作品图片,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学生自学;全册共19课,活动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教材编排方式较一年级教材有所改变,所以教学的设计也要有所变化:1、更加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2、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3、各学习领域没有十分明确的划分,它们总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综合;四、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爱美、寻美、创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2、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各种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3、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尝试使用多种媒材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能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造型活动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4、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美,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5、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探索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措施: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3、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4、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象、范画、参观、访问等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材说明: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美版第三册;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线条的运用,创作出优秀的线描作品,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单纯的绘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授;学生分析:线条,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线描”作为一种绘画手段和表现方法,对于他们来讲确实很枯燥;为此,我将线条拟人化和学生见面,制作动画形象,让学生由接受一个有趣的朋友开始,进而接受线条的概念,轻松进入学习情境,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种线条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给人带来的美感;2、情感:让学生欣赏乐曲的节奏变化美,体验音乐与美术的共通点,表达自己的情感;3、能力:让学生在乐曲的感受、体验中,尝试用不同线条表现线的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与美术的互通中学习线的变化,尝试表现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线的组织与变化;德育训练点:通过用线条来美化装点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具准备:课件、丝带等;学具准备:绘画用具,作业纸;授课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稳定情绪;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老师手中有一个特别好玩的东西,你们看”出示一根丝带,拉直然后再舞动;“你看到了什么”对,我的手中是一根线条,在我手中是一根会跳舞的线条,在一个小男孩的手中却是一个会变魔术的线条,你们想看吗好,请同学们在看时带着问题去看:在动画中你看到哪些熟悉的线条这些线条变成了什么课件出示动画线条魔术问题一:你看到了哪些熟悉的线条它们变成了什么问题二、除了这些线条你还知道哪些线三、讲授新课:1、同学们知道这么多线条,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找找你说的线条在哪里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线条;2、你们真了不起,把藏在大自然中的线条都找出来了,为了奖励你们,我带来了两个音乐盒,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听音乐画线条;感受线条是如何跟着音乐变化的课件:听音乐画线条;问题:音乐节奏在快慢变化中,线条有变化吗音乐舒缓时用哪些线条来表现节奏快时又可以用哪些线条师当堂示范;小结:音乐舒缓时用长直线,曲线和螺旋线;节奏快时用折线,线条起伏要大;下面,请同学们听音乐画线条,看谁能画出线条更多的姿态;听第一个音乐盒梁祝,请同学们跟着音乐翩翩起舞吧音乐结束后,请同学们把刚才听音乐的感受用线条来表现一下,看看可以用什么线来表达学生画线;听第二个音乐盒快乐的跳吧,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快乐的跳吧音乐结束后,又可以用什么线条来表达听第二首曲子的感受呢学生继续画线;分别请同学上来介绍自己的线条作品,并谈听这两首音乐的不同感受;第二课时一、内容探讨3、线条是个小精灵,藏在自然里、跳跃在音符中,在绘画作品里呀线条还有更多妖娆多姿的身段呢你们想看吗让我们欣赏大师的作品吧课件出示:大师笔下的线条欣赏:毕加索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吴冠中春如线小组讨论: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这幅图画了什么形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你觉得画家的创造力表现在哪里小结: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这幅作品中的线条很有秩序;吴冠中的春如线中的线条富于变化、跳跃;4、有很多小朋友也早就和线条小精灵交上了朋友,瞧,他们的线条作品;课件出示:学生作品;问题:分析小朋友的作品中注重了线条的那些变化通过分析使学生感受作品中线条的运用及排列组合是有规律的,既要注重线条粗细变化、方向变化,又要兼顾疏密安排;5、线条可真是个美容师,人们用线条可以做很多事,谁能说一说线条在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装饰美化生活,比如服装、建筑、工艺品等;二、情境设置,学生作业;童话王国的小公主请人为她设计了一些生活用品和服装,可她一点也不满意,你们猜为什么瞧展示各种物品的平面形状;生答:没有美丽的线条装饰;小公主来到这里想请同学们帮帮忙,用你们手中会变的线条来装饰美化这些物品;小公主说了,待会儿她要举办一个线条艺术作品展,评选出五幅最佳设计奖要把她最心爱的王冠送给小设计师;你们想要吗好,听清楚老师的作业要求,才能设计出最好的作品;课件出示作业要求:三、评价与延伸评一评;1、学生自评、互评,提高表达、欣赏能力2、拓展与延伸: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根据你对这节课的感受,能说说这节课的课题是什么吗板书课题第二课-----雄伟的塔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与目标知识:通过欣赏学习,能够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并且能够设计塔的外形,进行简单的装饰;能力:通过讨论,探究塔的结构及特征,研究表现方法;情意:培养创造能力,了解塔的知识,培养爱国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设计新颖,有新意;学习材料:各种塔的资料、图片、电脑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调查了解:1、塔的历史发展;2、谈谈我们看过的塔;3、我们周围有什么样的塔;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二、欣赏感受:1、相互欣赏课前收集的各种塔的图片;2、欣赏书中各种塔的图片:可以用课件1、学生思考问题:塔由几部分构成这几种他有什么不同之处你喜欢什么样的塔为什么2、我们大家一起看世界上的名塔;思考:书中展示了什么塔的图片三座塔分别建造在什么时间三座塔各有什么不同三座塔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你看后有什么感受教学意图: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不同塔的结构和材质,各种塔的造型;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塔的不同之处;并感受不同风格的美感;从而为下一步创作塔的造型打下一个基础;第二课时三、探讨研究:1、欣赏书中塔的作品:2、研究一下塔的表现方法: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塔教师提示:1、先画什么再画什么2、怎样让塔更美观3、可以在什么上画用什么方法教学意图:欣赏童稚的学生作品,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肯定学生的不同的绘画步骤,主要表扬表现形式丰富,思路有创作的学生;四、实践创作:1、作业要求:可以表现生活中的塔,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造型新颖的塔;要求构思独特,构图饱满,形象生动,色彩艳丽;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学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观察、联想、创造,让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五、展评学生作品;1、引导学生在构思、构图和色彩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2、谈谈创作感受;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感受创作的乐趣;第3课捏泥巴第一课时课业类型:手工制作课一、教学目标与内容:1、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2.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3.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三、教学准备:陶泥、简单的工具、陶艺作品的课件、百宝箱、收集箱;1、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和好的泥巴,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2、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出示百宝箱百宝箱中是搜集的各种造型的生活器皿的泥塑作品;,找学生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找学生从百宝箱中摸出“宝贝”;导入本课内容,并课件出示课题:捏泥巴;3、讲授新课:A、提问: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这些器皿的形状、制作方法展开讨论;教师概括总结;第二课时四、师生讨论B、教师示范捏泥巴的方法:课件出示制作方法压、揉、搓、捏学生分组试一试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出来;还可以用哪些方法C、课件出示各种泥塑图片学生欣赏古今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见解;D、找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泥塑作品,都采用哪些方法制作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在自己初步的作品上进行雕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作业要求: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捏一件自己喜欢的小泥塑;指导要点:1要有创新;2注意方法;3注意作品的功能;用途六、小结:找同学说说你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并说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作品,概括本节课的内容;第四课小扇子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B.应会: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往与合作,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2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教具准备动画片、各种扇子、彩纸、筷子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看动画片借芭蕉扇;2.“芭蕉扇”有什么用处扇子还有哪些用处3.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把“小扇子”;二、讲授新课:1.提问:同学们见过扇子有哪些形状、颜色生活中、电视、画报等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扇子;2.教师展示自制扇子若干给学生观摩;3.教师讲述制作要点并示范制作:1提问或讲述扇子的组成;扇子由扇面、扇柄组成;2扇子的形状分析:长方形、圆形、扇形、组合形等;3.制作要点介绍并示范制作;1选择扇面形状、颜色并剪下;2折制、绘制扇面;3安装扇柄;三、实习作业:注意事项:1.扇面要有明确的形状;2.颜色要鲜艳有变化;四、课堂小结、讲评;1.选几幅优秀作业由学生讲评;2.教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第五课课例:漂亮的小钟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并能运用造型元素进行时钟的造型设计与装饰;2﹑通过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人文情感,养成细致认真的观察习惯,并使学生感受时钟与生活、时间与学习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抓住时钟的基本结构进行想像与设计制作;教学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教学准备:课件、废弃的食品盒子、废挂历纸、图钉以及钟表等;教学过程:一﹑巧用谜语,导入新课;1﹑谜语: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分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谜底钟表2、导入课题:漂亮的小钟表设计意图: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符合二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的兴趣与激情;二、感知引导,探究学习;1、欣赏各种钟表,了解钟表的构造,拓宽学生的认知空间﹙1﹚、欣赏古代的计时器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钟表,但是,古时候没有钟表,古人又是怎么知道时间的呢<课件:古代计时器图水运仪象台、日晷>﹙2﹚、欣赏生活中的钟表各种形状的小钟表师: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钟表的造型和功能越来越完美;<课件:现代钟表图各种造型的小钟表>哪个钟表你最喜欢能说一说理由吗引导从造型和色彩上分析——米老鼠外形的、方形、三角形……﹙3﹚、总结钟表的组成部分师:这么多各式各样的钟表,它们都有哪几个重要部分组成呢观察资料中的各种钟表——都有钟面表盘、表针时针﹑分针﹑秒针﹑十二个数字表符;设计意图:学生的讨论、观察是了解钟表的有效方法;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学生学会对钟表的造型进行分析;学生对钟表的传统文化知识也有所了解,认识到传统钟表文化的魅力;第二课时2、了解钟表制作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师:同学们,古代的计时器是那么的神奇,而现代的钟表更是多姿多彩,花样繁多;接下来来欣赏我们小伙伴设计的小钟表吧,你们看:1、欣赏一组学生作品:师:他们用什么材料做的呢你觉得哪个地方做的最巧妙分析材料的选择和制作方法:设计意图:作品中有的是用废弃的一次性口杯制作的,有的是用旧挂历纸制作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和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小钟表;这些钟表图片和学生的作品,也可以是帮助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开阔思路;﹙2﹚、思考:1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小钟表2找一找,有适合做钟面材料的面朋友、有适合做表针材料的线朋友、有适合做表符材料的点朋友如何巧用材料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设计意图:选择适合的材料,是制作的重要前提;通过作品制作方法及制作材料分析,提高学生对媒材的感知力,培养其动手之前先动脑的良好设计习惯;学生的设计理念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充分思考,想象的时间;﹙3﹚、出示教师范作:将范作发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拆一拆、说一说,仔细研究一下,制作小钟表需要几个步骤步骤一:制作钟面;步骤二:制作表符;步骤三:制作表针;步骤四:添加装饰;设计意图: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会更加长久和牢固;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三、创作表现、展示评价;第六课下雨啦第一课时学习内容:下雨啦学习目标:1.用一组有方向性的线条来表现雨滴;2.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将他们表现出来;学习重、难点:1.用有方向性的线条表现雨滴;2.遮挡关系的处理;课时划分:1课时教具学具:绘画工具学习过程:一、引导阶段: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1.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雨点儿落下来了,街上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避雨的2.请学生表演雨中情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遮挡关系3.下雨时,我们的城市是怎样的情景4.下雨时,你最喜欢的或最讨厌的事是什么二欣赏图片看看书上的图片,选你喜欢的一幅说几句话第二课时二、发展阶段:一启发想象,激发情感1.听故事并补充完整挂图拼贴热热的太阳烤着大地,白云没精打采地飘来飘去;明明背着书包走在放学的路上;哎呀天空怎么突然暗下来了呀下雨了……谁来添画落下的雨点儿想一想,明明怎么办或者你怎样帮助明明呢2.请学生为明明添画雨具;二观察分析:明明穿上了雨衣,看起来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了三鼓励创作:你想画雨中的什么呢四提出作业要求:画一幅下雨时的情景,画名叫淅沥的小雨;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部分涂色;三、学生作画,教师指导四、作品展示: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互评;你喜欢谁的画五、课后拓展:谁知道,天上落下的雨点儿到哪去了第7课百变团花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百变团花学习目标:1.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2.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学习的重难点: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学习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创设情景,提示课题;①探索学习,学做团花;②合作探究;分组发已做好的不同折法、剪法的团花;教师:请每组同学根据已做好的团花,进行研究,并试着制作;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所研究的团花的制作方法;教师:大家在制作团花的过程中碰到问题了吗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研究制作出了不同折法、剪法的团花,你们可真棒根据已做好的团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制作,总结制作方法,向大家介绍;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制作团花所碰到的问题;第二课时③创作实践;教师:听了每组同学的介绍,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或创造新制作方法,制作团花;④发散思维;教师: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一张张美丽的团花,请你说说这么美作品,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请小组讨论;教师:请大家欣赏用剪纸团花做装饰的各种实物;教师:你们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团花做成一件装饰用的艺术晶,我们一起动手制作吧三.游戏活动,展示评价展示: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手多巧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艺术晶,请大家介绍一下你制作的团花艺术品可以用来做什么你想把它送给斑上的哪个同学学生创作;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赠送礼物;第八课摆花样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创作,拼画组合出各种物体及图案;通过拼画造型,锻炼学生手、脑、眼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创作能力及观察能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有选择的将不同的形状、颜色拼画成自己想表现的图形,加强造型能力,巩固对各种形状的理解;过程、方法:通过尝试法、观察法、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是创作出的作品更富有美感;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用简单的点、线条、形状进行装饰;情感、态度:通过造型活动,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并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简单的装饰游戏引发学生的美术兴趣;难点:能用简单的点、线、形状进行装饰;课前准备:教材、课件、画纸、水彩笔、范画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组合排列的美感,拓展学生思路展示课件用不同材质、颜色组合图案或照片,初步讲解排列组合的基本方法;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解答;二、讲授新课学习装饰方法发现形与色的美激发学习兴趣根据课件内容,和学生一起分析范画的形状和颜色;教师在黑板上用各种形状随意拼画出几种图形;太阳、房子、花朵并进一步说明在绘画组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要有自己的想法、颜色搭配要好看;让学生用学习用具试着在课桌上摆放图形可合作完成,并给与鼓励;让学生们发挥想象,结合所学;三、布置作业,进一步加深对造型的理解,激发创作潜能让学生用学习用具试着在课桌上摆放图形可合作完成,并给与鼓励;让学生们发挥想象,结合所学的知识,用拼画、组合的方法,创作出一幅美术作品;题材不限;四、巡回指导,发现问题予以纠正,并注意安全进行公平公正的辅导,并对一些创作过程中出现困难得学生及时加以指导;五、展示作品教师把学生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让学生欣赏,做适当讲评,并予以表扬或鼓励;六、结课暗示学生要热爱生活,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开拓视野,做一个有心人;第9课我们身边的痕迹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我们身边的痕迹学习目标: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习的重难点:。
2024年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学期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学期教学计划引言: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造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师将以开心、轻松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内容,帮助他们在美术领域取得优秀成绩。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对美的感受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4. 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创作。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单元:色彩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力(4周)1. 介绍基本色彩理论,学习主要的色彩概念和术语。
2. 学习颜色的分类和混合技巧。
3. 绘制色彩的基础练习,如颜色的渐变、互补色的运用等。
4.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完成一幅色彩表现力强的作品。
第二单元: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4周)1. 学习线条的基本定义和分类。
2. 进行不同线条的练习,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3. 学习线条在表现形象和空间感方面的应用。
4. 绘制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作品,如素描、线描等。
第三单元:形状与空间感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4周)1. 学习形状和空间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进行不同形状的练习,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3. 学习形状和空间感在绘画中的运用方法,如透视、阴影等。
4. 绘制能够表现形状和空间感的作品,如立体造型、静物绘画等。
第四单元: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4周)1. 学习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了解不同绘画风格和艺术运动。
2. 学生模仿并创作名画,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
3. 学习艺术作品的欣赏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4.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艺术博物馆,拓宽他们对艺术的视野。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设置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024年人美版美术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人美版美术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以前一年多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色彩表现力强,同时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
二、教学目的任务: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
三、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目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尝试不同工具、不同的形式,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形、色创作的艺术魅力,以及设计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培养学生对的美术素养和兴趣,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启发、诱导学生艺术创造潜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渗透德育。
四、教学措施:1)、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
3)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即中是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大胆改革。
5)改变评价方法,采用自己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教师评价或家长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尊重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进度表:第一周:始业教育第二周:1画家笔下的快乐童年第三周:2我的假日第四周:3游乐园第五周:4船儿出航第六周:5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第七周:6动漫宝宝第八周:7光荣的奖章第九周:8走迷宫第十周:9动物造型饼干第十一周:10做一颗大树第十二周:11泥塑恐龙第十三周:12炫彩的天空第十四周:13小鸟的家第十五周:14奇特的梦第十六周:15淘气堡第十七周:16剪影第十八周:17剪花边第十九周:18站立的折纸动物第二十周:19手拉手好朋友第二十一周:20剪纸欣赏2024年人美版美术教学计划(二)引言: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以及艺术修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表格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表格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2017-2018上学期柏庄镇东方红小学2017年8月教学总目标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活动建议: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
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
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教学活动建议: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材,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以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感受材料特性及其与设计的关系。
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活动建议: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通过录像或实地观看木偶或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
欣赏大自然美丽的山川、动植物图片。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最新2018年人美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2018年人美版(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完整版)人民美术出版社(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册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第一期学生,有以下特点: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
二、教材简析各课内容的编排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展示了学生活动过程及其学生作品图片,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学生自学。
全册共27课,活动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教材编排方式较一年级教材有所改变,所以教学的设计也要有所变化:1.更加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
2.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
三、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爱美、寻美、创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
2.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各种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尝试使用多种媒材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能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造型活动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4.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美,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5.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探索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
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要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
人美版二年级小学美术教案全册

人美版二年级小学美术教案全套小画笔的童话教学目的:1.训练学生根据命题记忆,想象,并有绘画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2.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生活之美。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根据命题记忆,想象的能力。
关于色彩的应用。
教具:放大范图若干张。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画笔是小朋友的好伙伴,我们常常用它描画心中的梦想。
可是小朋友知道吗?小画笔也有自己的梦想和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请小朋友说说,画画他们的故事好吗?板书课题《小画笔的童话》2,读画。
书本上有许多美丽的图画其中小画笔的一家画的小朋友和小画笔快乐地玩耍。
画笔和天上的小星星-----画笔像树木一样的生长。
这幅画和画笔小树林画得有点相似,这几幅画都把画笔拟人化,突出他们的可爱和实用。
欣赏范图:小画笔愁眉苦脸,原来它们抱怨主人不好好爱护它们,把它们弄得遍体鳞伤,有的还折断了。
这幅画教育我们什么?生:……3,作画步骤:(1)先划出小画笔或小朋友的基本形。
(2)添画出画笔的花纹,还有四周的环境和背景。
尽量表现出情节。
(3)将整幅图涂上鲜艳美丽的颜色。
三,巡回辅导。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本课作业。
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
四,进行小结。
表扬画的好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给全班同学欣赏。
指出不足之处。
可爱的熊猫教学目的: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
2,进行色彩训练,形象思维训练与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学习熊猫的画法。
教学难点: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
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具:熊猫范图。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经常在影视,书籍里看到有趣的珍稀动物熊猫。
他们得样子十分可爱,小朋友们都喜欢他。
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走入熊猫的世界里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2,读画。
熊猫和我们中国的国宝。
它们分布在中国四川地区。
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他们在中国的数量以及十分的稀少,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
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上册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上册人美版(5篇)

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上册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上册人美版(5篇)二年级美术教学规划上册二年级美术教学规划上册人美版篇一本册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美术学习,大局部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深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具有必需的分析打算潜力和造型表现潜力,能进展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
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局部学生自理潜力较差,总有一局部学生不记得带或带错美术工具,作品缺乏表现力,还有局部学生完成作业比拟较慢,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决的美术学习目标。
二、教材解析本学期选用的是人美版第三册教材,该册教材编排有许多美丽的图片,展现了学生活动过程及其学生作品图片,便于教师进展教学参考和学生自学。
全册共22课,活动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注意将观看、想象和表现潜力的进展结合到详细的学习活动中;注意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意学科资料和学科间的综合效应。
便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利于教学形式及课评方式的探究、改革。
利于学生兴趣的培育。
三、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爱美、寻美、创美的兴趣,培育学生喜爱美术的情感,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观看力、制造力和表现力。
2、在美术嬉戏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用纸以及身边简单找到的各种媒材,透过各种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鼓舞学生观看生活、观赏美,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纳造型嬉戏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探究体验活动,进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潜力。
5、安全地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
四、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透过搞笑的美术表现和观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观赏、评价自己或别人的绘画作品,培育学生喜爱绘画艺术,喜爱生活的情感和安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3、进展学生想象力,制造力,进一步娴熟彩笔、油画棒的表现技巧。
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上册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上册人教版以下是一个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的例子,仅供参考:
主题:色彩与形式
第一课:认识基本色彩
- 掌握红、黄、蓝三原色
-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颜色,了解色彩与情感的关系
第二课:色彩表达
- 利用基本色彩进行简单的画画活动
- 练习使用色板和色圈,辨认不同的颜色
第三课:认识基本形状
- 了解圆、方、三角等基本形状
- 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认识不同形状的特点
第四课:形状组合
- 利用基本形状进行组合创作
- 通过拼贴作品,锻炼孩子的形式概念和创造力
第五课:色彩与形状的结合
- 结合基本色彩和形状,进行简单的创作
- 引导孩子用色彩和形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教学计划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做出调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总指针,以《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为切实做到从具体学情出发,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条件,实现《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本册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第一学期学生,有以下特点: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
三、教材分析:各课内容的编排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展示了学生活动过程及其学生作品图片,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学生自学。
全册共19课,活动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教材编排方式较一年级教材有所改变,所以教学的设计也要有所变化:1、更加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
2、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
3、各学习领域没有十分明确的划分,它们总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综合。
四、教学措施: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
3、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要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
4、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象、范画、参观、访问等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第一课我和昆虫学习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
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
抓特点表现昆虫。
学习材料: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废旧广告纸、挂历纸、报纸、剪子、胶水……学习过程:1.组织教学:集中注意力,提要求。
2.讲授新课让我们先了解昆虫——板书课题一部分:昆虫。
(1)引导学生观看。
(展示部分昆虫)提示:你知道片中昆虫的名称吗?可以边看边说出名称。
(2)布置学生介绍昆虫资料。
同学们准备了大量有关昆虫的资料,谁能展示、介绍资料?教师介绍:昆虫标本(3)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变化过程。
组织小组讨论——“说一说昆虫变化的过程”。
(4)看书第2、第3页分析昆虫的形态、颜色、花纹。
(5)总结归纳。
①昆虫身体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②昆虫的动态有什么不同?③自然界的昆虫与人类有关系吗?(6)自然界昆虫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你能想象你和昆虫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吗?编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7)补充课题另一部分:我和昆虫。
(8)欣赏优秀作品。
3.提要求,完成作业。
内容生动有趣;表现手法多样;昆虫特点突出;颜色鲜艳漂亮。
4.教师辅导要点:(1)构图饱满。
(2)人与昆虫表现生动。
(3)颜色漂亮。
分小组讲故事,比一比谁的故事最有趣、最有想像力。
5.展示、讲评作业。
第二课奇妙的爬行学习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1)观察、分析生活中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象创作能力。
(2)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学科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习惯。
(3)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精神。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学习材料:关于奇妙的微观世界的图片、小动物(小昆虫)的标本,动画、作业纸。
学习过程: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
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容。
思考:①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②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③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④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3.接龙游戏: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
4.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1)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
(2)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
5.作业要求: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虫一家的奇妙之旅》。
6.分工合作: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每个人如何分工?7.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8.课后小结:(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的爬行。
(2)学生自评、互评。
(3)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第三课奇妙的小闹钟学习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欣赏活动,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造型特点。
(2)通过对不同种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
2.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学习材料:家庭中使用的各种钟表、废弃的食品盒子、废挂历纸、图钉等。
学习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语言进行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欣赏师生课前准备的各种钟表实物。
出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二、提问:你知道有哪些不同种类的钟表?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第6页中的钟表图片,分析其外形的不同特点。
提问:教材第6页、第7页上钟表的表盘,是怎样利用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形象进行巧妙设计的?提问:人们为什么这样来设计表盘?提问:你能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钟表吗?怎样设计?教师根据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巧妙地运用材料,展示几种巧用材料的作品,并且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使表针能拨动。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布置学生认一认钟表。
小结:你喜欢钟表吗?为什么?布置作业:课后还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设计小钟表。
第四课会变的小手套学习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初步感受适形造物手法。
并能大胆地创作,通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难点: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象。
学习材料:各式各样闲置不用的小: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纸、等装饰用品。
学习过程:1、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用石头、树枝让学生观察感受。
想一想石头和树枝的外形分别像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将石头和树枝翻过来让学生欣赏石头鱼、树枝蛇。
)2.讲授新课:(1)根据导人引出课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可以用来创造的东西,请你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看看能发现什么可用材料?(手套)(2)观察体会手套的形象:看一看我们的手套像什么?将手套变一变,看看又像什么?将手套换个角度看看还像什么?(3)小组讨论:请小组将变好后的手套形象让其他同学认一认,说说变的是什么?(4)如何添加:请你们想一想怎样能使变好后的形象更生动?3.作业要求:(1)先用手套创造出新形象形象编排表演小故事。
再根据(2)根据故事用手套创造形象并进行表演。
4.学生分组作业,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的困难。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6.总结。
第五课小花饰学习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对小花饰用途的分析、制作方法的学习,了解小花饰的装饰功能,掌握小花饰最简单的制作方法o(2)在展示小花饰、讨论其特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从中体验到造型活动的乐趣o2.隐性内容与目标:(1)在说小花饰用途、学做小花饰、分析小花饰特点的活习兴趣,使学生形成意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小花饰和制作方法。
难点:了解小花饰的用途,感受小花饰的审美特征。
学习材料:各类彩色纸、订书器、剪刀、绳等。
学习过程:1.组织教学。
2.导人新课。
(1)教学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一件有小花饰的物品,或是自己天天用的粉笔盒或是其他礼品盒,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一个问题:你觉得这盒子与其他盒子有什么不同?(2)学生观察、议论并发言。
学生观察、思考、议论并发表白己的看法。
这盒子的颜色漂亮。
这盒子多了一个装饰盒子上的花漂亮。
(3)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内容,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与小花饰有关的的内容。
3.讲授新课(1)思考与回答问题。
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本课教材的内容。
②教师一边请一名学生朗读第10页上“爸爸妈妈:我去上学了”的留言条上的内容,一边让学生观察这个小字条有什么特点?留言条让你有什么感想?③学生回答,教师鼓励。
同时请学生思考小花饰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小花饰?(把自己搜集到的带有小花饰的物品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到一起,并讨论。
)④每组选派代表发言,以搜集到的物品说明小花饰有多种用途。
(2)讨论与探究。
①在探讨研究小花饰多种用途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图片,想一想,分析、讨论一下,小花饰是怎样做出来的?②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一是看教材中的作品图片、研究做法,二是还可以把课前搜集到的小花饰拆开研究,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③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讨,并拆开一个早巳准备好的小花饰,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这个小花饰的制作过程,使用的材料是什么?以引发学生对其他小花饰制作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4.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1)在讨论与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开始小花饰的制作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出以下几点问题请学生边做边思考:①你做的小花饰有什么用途?②使用了什么材料与方法?(2)教师要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辅导。
能举例说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展示、讲评作业(1)展示:将自己制作的小花饰展示给大家看。
(2)讲评:学生自评、个人评价小组或班级其他同学的作业,小组选派代表评价某个学生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