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脾胃肠疾病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
第四单元脾胃病证脾胃病证胃痛腹痛痞满泄泻呕吐痢疾噎膈便秘呃逆脾胃病证胃痛胃痛的概念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痛的病因病机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
病机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位——胃,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
病理因素——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病理变化比较复杂。
1.胃痛日久不愈,脾胃受损,可由实证转为虚证。
2.若因寒而痛者,寒邪伤阳,脾阳不足,可成脾胃虚寒证。
3.若因热而痛,邪热伤阴,胃阴不足,则致阴虚胃痛。
4.虚证胃痛又易受邪,如脾胃虚寒者易受寒邪。
5.脾胃气虚又可饮食停滞,出现虚实夹杂证。
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诊断依据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的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
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病证鉴别1.胃痛与真心痛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绞痛、闷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
而胃痛多表现为胀痛、刺痛、隐痛,有反复发作史,一般无放射痛,伴有嗳气、泛酸、嘈杂等脾胃证候。
2.胃痛与胁痛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症,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吞腐。
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
3.胃痛与腹痛腹痛是以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主症。
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
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胃痛的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辨虚实寒热2.辨在气在血实——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
中医内科脾胃肠病证~呕吐
中医内科脾胃肠病证~呕吐呕吐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以饮食、痰涎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对呕吐的释名,前人有两说:一说认为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另一说认为呕以声响名,吐以吐物言,有声无物曰呕,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有物曰呕吐。
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因此无细分的必要,故近世多并称为呕吐。
呕吐是内科常见病证,中医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内经》对呕吐的病因论述颇详。
如《素问·举痛论篇》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火郁之发,……疡痱呕逆。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厥阴司天,风淫所胜,……食则呕”;清肠寒热并用;肝脾不和,抑肝扶脾兼调情志。
认为脾阴虚的表现为:大便溏泻,进食生冷油腻加重,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口干唇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舌红而干或有裂纹,苔少或光剥,脉细。
治宜补脾阴,健脾运,禁用香燥温药。
常用药有太子参、山药、白扁豆、石斛、炒白芍、炙鸡内金、生麦芽等[新中医1997;29(8):6)。
俞氏等对自拟健脾疏肝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进行了临床和实验研究。
健脾疏肝汤药物组成为:黄芪、薏苡仁各20g,白术、党参、茯苓各20g,当归、生地、赤芍各12g,郁金15g,川栋子、木香各log。
腹痛甚加延胡索20g,白芍30g;粘液便加儿茶、煨诃子各15g;便秘加火麻仁、草决明各20g。
每日1剂,20日为1个疗程。
对照组给予安定和普鲁本辛,其中“久病而吐者,胃气虚不纳谷也。
”若脾阳不振,不能腐熟水谷,以致寒浊内生,气逆而呕;或热病伤阴,或久呕不愈,以致胃阴不足,胃失濡养,不得润降,而成呕吐。
如《证治汇补,呕吐》所谓:“阴虚成呕,不独胃家为病,所谓无阴则呕也。
”、·另外,饮食所伤,脾胃运化失常,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成痰饮,停积胃中,当饮邪随胃气上逆之时,也常发生呕吐。
中医内科学便秘ppt课件
➢ 伴随症状: 常伴腹胀、腹痛、纳呆、头晕、口臭、肛裂、痔疮、神疲乏力、头眩心悸等症。
中医内科学课件
20
诊断
➢ 病史: 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等病史或诱发因素。 起病较缓,多表现为慢性病变过程。 以中老年多发,女性多见。
17
综上所述: 病因:热、实、冷、虚 ➢ 胃肠积热--热秘; ➢ 气机阻滞--实秘; ➢ 阴寒积滞--冷秘; ➢ 气血阴阳不足--虚秘。
中医内科学课件
18
基本病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病位:大肠 涉及脏腑:肺、脾、胃、肝、肾 病性:寒、热、虚、实 病机转化:可相互兼夹和转化
中医内科学课件
19
诊断
中医内科学课件
9
流调
我国60岁以上:慢性便秘达15-20%
女性是男性的4倍
趋势: 西方高于东方 女性高于男性 老年人高于青年人 儿童发病不低
2021/4/3
中医内科学课件
10
流调
经济地位高 脑力劳动者 精神心理 饮食习惯 排便习惯
2021/4/3
中医内科学课件
11
一、病因 1.饮食所伤 2.情志失调 3.年老体虚 4.感受外邪
中医内科学课件
6
二、源 流
治疗上: ➢ 苦寒泻下:大承气汤 ➢ 温里通下:大黄附子汤 ➢ 养阴润下:麻子仁丸 ➢ 理气通下:厚朴三物汤
中医内科学课件
7
二、源 流
历代医家在治疗上认为: 不可妄用攻下 李东垣《兰室秘藏·大便结燥门》
中医内科学课件
8
三、范畴
功能性便秘、肠道易激综合征、 肠炎恢复期、直肠及肛门疾病、 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疾病、肌力减退
中医内科学,中内讲稿-脾胃系病证
第三章脾胃系病证概述一、脾胃的生理功能与特点生理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与脾相表里。
脾胃——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皆赖以养生理特点:胃主纳,脾主化。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纳一化,一升一降→生化气血脾喜燥而恶湿,为太阴湿土之脏胃喜润而恶燥,为多气多血之腑二、脾胃的病理特征脾胃的病理主要表现在收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的异常脾病多虚,胃病多实。
脾运化水谷功能减退→机体运化吸收功能失常→便溏、腹胀、倦怠、消瘦运化水湿功能减退→水湿内停→湿、痰、饮→泄泻→胃收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食欲不振→中气不能运行→胃痛、痞满、便秘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嗳气、恶心、呕吐、呃逆三、脾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肾脾虚化源不足→五脏之精少而肾失滋养肾阳虚衰→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泄泻肝生理: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泄病理:肝郁气滞→乘脾犯胃→胃痛、腹痛四、治疗要点1.根据脾胃的生理特点组方遣药常用甘凉滋润之剂①生理胃为阳土,喜润恶燥病理燥热易伤胃阴慎用辛香燥热之药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湿易伤脾——多用醒脾化湿之剂少用甘润滋腻之品②生理脾气主升——脾以升为健病理常用健脾益气升提之品胃气主降——胃以降为和多用和中、益胃、降逆之药③实则阳明——胃病多实、多热——多用消导、和胃、泄热之品虚则太阴——脾病多虚、多寒——常用健脾、行气温中之品④六腑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治疗胃肠病证,常以通为主法2.久病注意活血通络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脘腹久痛、噎膈——注意活血通络、散结消瘀3.注意整体治疗由他脏病变引起之脾胃病证——全面考虑,注意整体治疗肝郁克脾——疏肝扶脾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心脾两虚——补益心脾脾胃有病也可波及其它脏腑,见于其它系统疾病第一节胃痛定义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释义胃——位于膈下,上口为贲门,接于食道,下口为幽门,连于小肠脘——胃腔。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学习资料(题库版)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学习资料(题库版)1、单选陈某,女性,50岁。
平素心情抑郁,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时作时止,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此病证的证机概要是()A.湿(江南博哥)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B.食滞内停,运化失司,胃肠不和C.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疏泄失司D.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E.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正确答案:C2、单选热秘的辨证特点是()A.面赤身热,口臭唇焦,尿赤,苔黄燥,脉滑实B.嗳气频作,胸胁痞满,腹胀,苔薄腻,脉弦C.神疲气短,临厕努挣乏力,大便不燥,脉虚D.面色无华,头晕心悸,舌淡,脉细E.面色白,畏寒肢冷,尿清,舌苔白,脉沉迟正确答案:A3、单选呃逆胃阴不足证,若咽喉不利,胃火上炎者,应加用()A.石斛、芦根B.金银花、连翘C.石膏、郁金D.黄芩、桑白皮E.栀子、黄连正确答案:A4、单选下列关于噎膈的预防调护叙述中,错误的是()A.多食新鲜蔬菜、水果B.戒烟酒C.及时治疗食管慢性炎症D.避免食用发霉的食物E.每餐进食后不宜立即喝水正确答案:E5、单选患者王某,男,59岁。
吞咽困难四月余,开始不能进食固体食物,后发展至水饮难入,出现面色白,精神疲惫,形寒肢冷,面浮足肿,脘腹胀满,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而弱。
下列治法何者最宜()A.开郁、化痰、润燥B.滋养津液C.滋阴养血,破结行瘀D.温补脾肾E.养血润燥正确答案:D6、单选瘀血停滞型胃痛主方是()A.血府逐瘀汤B.膈下逐瘀汤C.少腹逐瘀汤D.旋覆花汤E.失笑散合丹参饮正确答案:E7、单选患者陈某,男,50岁。
平素喜食辛辣香燥之品,近十天出现吞咽梗涩而痛,固体食物难入,汤水可下,形体逐渐消瘦,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质红干,有裂纹,脉弦细数。
如肠中燥结,大便不通,可酌加何种方药()A.大黄甘草汤B.大承气汤C.小承气汤D.调胃承气汤E.麻子仁丸正确答案:A8、单选呃逆属元气衰败,胃气将绝时,其特征是()A.呃逆声高,气涌有力,连续发作B.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C.呃逆断续不继,呃声低微,气不得续,饮食难进D.呃声沉缓有力,得寒则甚,得热则减E.一时气逆而发的呃逆正确答案:C9、单选治疗肝气犯胃呕吐的主方是()A.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B.柴胡疏肝散C.越鞠丸D.启膈散E.温胆汤正确答案:A10、单选患者女,55岁。
脏腑辨证论治(四):脾与胃病证治
脏腑辨证论治(四):脾与胃病证治(一)脾胃气虚主证:食欲不振,食昏脘闷腹胀或隐隐作痛、喜按,面色萎黄,肌肉消瘦,倦怠,气短懒言,大便稀薄或便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舌淡苔白,脉细弱;若中气下陷,可见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和腹有重坠感等症。
可见于某些溃疡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慢性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内脏下垂等。
分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脾胃气虚,运纳失常,故见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便稀;生化不足,则气虚血少,故四肢消瘦、倦怠无力、面色萎黄、气短懒言;脾虚则不能统摄血液,故可见各种出血症状;脾气主升,脾虚则升举无力,故表现一系列内脏下垂或腹部有坠胀感等症状。
舌淡、苔白、脉细弱,亦为脾胃虚弱的表现。
治法:补脾健胃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黄芪白术升麻(升阳益气);当归生姜山药大枣炙甘草(温中健脾胃)。
(二)脾阳虚主证:面色少华,倦怠无力,食少、脘腹胀满,隐痛、喜热喜按,口泛清水,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肠鸣、大便稀薄或夹不消化食物,甚则可见浮肿;妇女白带清稀而多、小腹下坠、腰酸沉重,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细无力。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见于某些慢性胃炎、溃疡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胃神经官能症、营养性水肿等。
分析:脾阳不足、运化失司,故见一系列消化不良或浮肿症状;阳虚生寒,寒性凝滞收引,脾阳不足,故见腹中肠鸣隐痛;得温得按,寒气稍散,痛可暂缓,故痛时喜热喜按;阳虚不能温布肌肤,故见面白少华、畏寒肢冷、倦怠无力,妇女白带清稀而多,小腹胀坠、腰酸沉重,是寒湿下注之故;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细无力,是阳虚气少之象。
治法:温中健脾方药:理中汤加减干姜附子陈皮白豆蔻木香(温阳理气);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砂仁(益气健脾)。
(三)寒湿困脾主证:头重如裹,肢体重困,脘腹胀满,食欲减退,口不渴,恶心欲吐,大便溏或泄泻,小便不利,妇女白带多,苔白厚腻、脉濡缓。
可见于某些慢性胃炎、肠炎、慢性肝炎等。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
脾胃病证脾胃病证胃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本病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颇佳。
要点一概述“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
”并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唐宋以前文献多称胃脘痛为心痛,与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相混。
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大陷胸汤主之。
”这里的心下痛实是胃脘痛。
又如《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
”这里说的心痛也是指胃脘痛。
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曰:“夫心痛者,在《方论》有九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
”直至金元时代,《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此后,明清时代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曰:“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医学正传·胃脘痛》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
”《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书中说:“夫通者不痛,理也。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
精选ppt课件最新
27
一女性患者,三十八岁,每日早起面部浮肿,冬季更 明显,月经后亦较甚。经来每月超前,色紫挟块,量或多 或少,多时较为舒畅,少则反觉头晕,浑身不适。经行净 后有四、五天腹痛,兼下坠感,腰连两下肢亦酸痛乏力, 手足冰冷不温,脉象沉细。患者就诊的目的主要为经后痛。 据述痛时气力毫无,最为难受。我从证状分析,肝肾虚寒, 冲任亏损,中气亦不能提挈。虽然经来色紫挟块,亦由血 海虚寒所致,不同于瘀热。处方用熟地、附子、仙灵脾、 艾叶、阿胶、藏红花、黄芪、白术、桂枝、白芍、茯苓。 先服十剂,无不良反应;再服十剂,经行量多,色转红, 净后腹痛轻减,仍有下坠感,原方去红花加升麻调养.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2.湿热壅滞证 主证: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潮热汗出; 兼证:小便短黄; 舌脉: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 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精选ppt课件最新
17
3.饮食积滞证 主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恶,痛而欲泻,
病因病机
主症
发病 病程
寒 寒凝气滞不通则痛 腹痛暴做得热痛减 急骤 较短
热 邪热雍滞腑气不通 腹痛急迫痛处灼热 较急 较短
虚 气血不足脏腑失养 腹痛绵绵喜温喜按 较缓 较长
实 腑气不通传导失职 腹胀腹痛拒按有形 较急 较短
气 气机不畅腑气不通 腹痛胀满痛处不定 较急 较短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脾胃病证脾胃病证胃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本病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颇佳。
要点一概述“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
”并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唐宋以前文献多称胃脘痛为心痛,与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相混。
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大陷胸汤主之。
”这里的心下痛实是胃脘痛。
又如《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
”这里说的心痛也是指胃脘痛。
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曰:“夫心痛者,在《方论》有九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
”直至金元时代,《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此后,明清时代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曰:“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医学正传·胃脘痛》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还指出,要从辨证的角度理解和运用“通则不伤”的方法。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串讲:脾胃病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串讲:脾胃病证胃痛、痞满胃痛辨证论证注意:1.胃痛寒邪客胃证与脾胃虚寒证的鉴别:例题A.健脾化湿B.温中健脾C.温中补肾D.散寒止痛E.散寒除湿胃痛(误会)1寒邪客胃--良附丸寒门出身的张良驸马2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搞得)将军生气,因为刚才疏远了将军3湿热中阻-清中汤失了清廉的忠臣,(很愧疚)胃痛4饮食伤胃--保和丸(请将军)大吃大喝一顿,表示和好5瘀血停胃-失笑散合丹参饮(二人)在雪中,边笑边饮酒6胃阴亏耗-一贯煎+芍药甘草汤应许一起同甘共苦7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相互包涵,一起建功立业痞满辨证论证呕吐、噎膈、呃逆例题A.胃失和降,逆气动膈B.胃气壅滞,气逆于中C.肝气犯胃,肝胃不和D.脾胃虚寒,胃中无火E.痰瘀互结,食道狭窄呕吐的辨证论证注意:1.呕吐饮食停滞证与痰饮内阻证鉴别例题噎嗝的辨证论治主症:进食哽噎感,或吞咽困难,饮食难下。
噎嗝1痰气交阻--启膈散(得了食道癌的)启哥叹气2津亏热结--沙参麦冬汤又热又干,啥东西也吃不下3瘀血内结--通幽汤通往幽门关的路又被积雪堵住了4气虚阳微--补气运脾汤再不补运些汤过来就要阳气虚脱了呃逆的辨证论证腹痛一、腹痛的概述概念略二、腹痛病因病机病机:不通则通、不荣则痛三、腹痛的鉴别诊断腹痛与胃痛:略四、腹痛辨证论证泄泻、痢疾、便秘泄泻辨证论治主症:排便次数增多或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例题痢疾的治则:(1)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温情并用,虚实夹杂攻补兼施。
(2)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
(3)忌过早补涩、峻下攻伐、分利小便。
例题痢疾辨证论治主症: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
注意:1.湿热痢与疫毒痢的鉴别例题A.湿热痢B.疫毒痢C.休息痢发作期D.寒湿痢E.以上均非便秘辨证论治注意:阳虚秘与冷秘的鉴别便秘1热秘--麻子仁丸热乎乎的麻仁2气秘--六磨汤六嬷嬷很生气3冷秘--温脾汤冰冷的啤酒4气虚秘--黄芪汤气喘嘘嘘一起去5阴虚秘--增液汤银白胡须的增爷爷6阳虚秘--济川煎没有阳光的济南六嬷嬷很生气,因为喝完冰冷的啤酒,便秘了。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疾病方歌
脾胃系疾病一、胃痛1. 寒邪客胃香苏散4:香附紫苏叶陈皮甘草,理气解表。
良附丸2:高良姜、香附半夏泻心汤7:半夏黄连黄芩枣,人参干姜炙甘草。
2. 饮食伤胃保和丸7:保和连翘半夏陈皮,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
小承气汤3:大黄、厚朴、枳实枳实导滞丸8:枳实导滞神曲黄连黄芩,大黄白术泽泻与茯苓。
大承气汤4:小承气汤3(大黄、厚朴、枳实)+芒硝3. 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7:柴胡疏肝枳壳炙甘草,香附陈皮川芎芍药。
化肝煎7:陈皮青皮与丹皮,芍药山栀泽泻贝母成。
丹栀逍遥散10:逍遥散8(逍遥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炙甘草薄荷煨姜)+牡丹皮、山栀4. 湿热中阻清中汤7:清中汤中黄连栀子,半夏茯苓草豆蔻施,陈皮甘草和胃气,理气清热又化湿。
5. 瘀血停胃失笑散2:蒲黄、五灵脂丹参饮3:丹参、檀香、砂仁6. 胃阴亏耗一贯煎6:一贯麦冬生地,北沙参当归身川楝子枸杞子。
芍药甘草汤2:芍药、甘草左金丸2:黄连、吴茱萸7. 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7:小建中汤(桂枝汤5: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饴糖)+黄芪理中丸4:理中干姜、人参白术甘草方。
附子理中汤5:炮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香砂六君子汤8:六君子汤6(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制半夏、陈皮)+香附、砂仁二、痞满(一)实痞1. 饮食内停保和丸7:保和连翘半夏陈皮,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
2. 痰湿中阻二陈平胃散6:二陈平胃用厚朴陈皮,苍术半夏茯苓甘草六味齐。
半夏厚朴汤5:半夏厚朴生姜紫苏茯苓。
黄连温胆汤9:温胆汤6(温胆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甘草竹茹)+黄连、生姜、大枣3. 湿热阻胃泻心汤3:三黄:大黄、黄连、黄芩连朴饮7:黄连制厚朴饮焦山栀,菖蒲芦根制半夏香豉。
左金丸2:黄连、吴茱萸4. 肝胃不和越鞠丸5:越鞠香附神曲,苍术川芎栀子宜。
枳术丸2:枳实、白术五磨饮子5:五磨沉香槟榔,乌药木香枳实存。
(四磨沉香槟榔,乌药人参。
六磨沉香槟榔,乌药草枳壳大黄。
)(二)虚痞1. 脾胃虚弱补中益气汤8:补中益气黄芪人参,当归陈皮白术炙甘草柴胡升麻。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腹痛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腹痛_中医世家第三节腹痛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肠病证。
多种原因导致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皆可引起腹痛。
文献中的“脐腹痛”、“小腹痛”、“少腹痛”、“环脐而痛”、“绕脐痛”等,均属本病范畴。
腹痛为临床常见的病证,各地皆有,四季皆可发生。
《内经》已提出寒邪、热邪客于肠胃可引起腹痛,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并提出腹痛的发生与脾胃大小肠等脏腑有关。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对腹痛的病因病机和症状论述颇详,并提出了虚证和实证的辨证要点,如谓:“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前条还明确指出了攻下后“黄苔”消退与否是验证肠胃积滞是否清除的标志。
同时还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法方剂,如治疗“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的附子粳米汤,治疗“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的大建中汤等。
·《诸病源候论·腹痛病诸候》首次将腹痛作为单独证候进行论述,并有急慢腹痛之论。
《医学发明·泻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篇,明确提出了“痛则不通”的病理学说,并在治疗上确立了“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的治疗大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内科腹痛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见于西医学的许多疾病当中,如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癜、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性腹痛等,当这些疾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并能排除外科、妇科疾病时,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腹内有肝、胆、脾、肾、大肠、小肠、膀胱等诸多脏腑,并是足三阴、足少阳、手阳明、足阳明、冲、任、带等诸多经脉循行之处,因此,腹痛的病因病机也比较复杂。
中医内科学--腹痛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腹痛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且相互兼杂,互为因果,共同致病,以寒热虚 实、在气在血为辨证纲领,以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 失养、不通则痛为基本病机。腹痛病位在腹,诊断时应注意与胃痛,尤 其是外科腹痛、妇科腹痛等相鉴别。病变涉及脾、大小肠、肝胆、肾、 膀胱等多脏腑,并涉及多经脉,在辨证时应综合考虑。腹痛的治疗以“ 通”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 之,滞者通之,瘀者散之,不得认为“通”即是单纯攻下。
脾胃系 病 症 中医内科学
腹痛
Part01
概述
Part02
Part03
Contents
Part04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诊断与病证诊断
第 1章
概述
概述
定义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 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肠病证。多种原因导致脏 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皆 可引起腹痛。文献中的“脐腹痛”、“小腹痛” 、“少腹痛”、“环脐而痛”、“绕脐痛”等, 均属本病范畴。
治疗原则:以“通”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 通之,瘀者散之。
注 意 点
11
辨证论治
寒邪内阻证
症状:腹痛急起,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尤甚,恶寒身蜷,
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自可,苔薄白,脉沉紧。
注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意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桂、干姜。
辨证论治
中脏虚寒证
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喜热恶冷,得温则舒,
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或休息后减轻,神疲乏力,气短薄,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内科学脾胃肠疾病
04
中医脾胃肠疾病的预防与 调护
饮食调理
规律饮食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 量,避免暴饮暴食。
清淡易消化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 稀粥、蒸蛋、蔬菜等,避免过 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温热适宜
食物应保持温热,避免过冷或 过热,以免刺激胃肠道。
多饮水
适量饮水有助于保持肠道湿润 ,预防便秘。
运动与休息
问诊
询问患者症状、病史、 生活习惯等,以深入了
解病情。
切诊
通过触按患者脉搏、腹 部等部位,了解病情变
化。
辨病与辨证
辨病
根据患者具体疾病类型,确定治疗方案。
辨证
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质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
01
02
03
04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开具中药处方 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泄泻
总结词
泄泻是脾胃肠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 质地稀薄,可伴有腹胀、腹痛等症状。
详细描述
泄泻的常见原因有多种,如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 等。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祛邪扶正、调理脾胃、疏肝理气等 。
便秘
总结词
便秘是脾胃肠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表现为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可伴有 腹胀、腹痛等症状。
单味中药研究
除了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在治疗脾胃肠疾病方面也有一定疗效。例如,黄连、黄芩、黄柏等清热燥湿 药,以及白术、茯苓、党参等健脾益气药,都被证实对脾胃肠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针灸治疗研究
针灸治疗的优势
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在治疗脾胃肠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针灸通过刺激特 定的穴位,调节人体气血流通,达到舒经活络、调和阴阳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症状、促
中医内科学-脾胃肠疾病共172页文档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中医内科学-脾胃肠疾病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中医内科学“脾胃肠病证(呕吐)”说课设计
中医内科学“脾胃肠病证(呕吐)”说课设计胡明亮【摘要】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
其中,脾胃肠病证(呕吐)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病证之一。
本文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介绍“脾胃肠病证(呕吐)”的说课设计。
【期刊名称】《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3页(P114-116)【关键词】中医内科学;呕吐;说课设计【作者】胡明亮【作者单位】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河源5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23说课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并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
近年来,学校多次举行教师说课比赛,在教研组备课环节中引入说课形式,调动了教师钻研教材、学习教法、改进教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本文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介绍中医内科学“脾胃肠病证(呕吐)”的说课设计,希望能为同行教学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中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课程中医内科学,我们使用的是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第2版(主编:肖振辉)。
本次教学内容位于第三章第三节第150~156页。
1.1 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呕吐是内科最常见的病证之一,也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点之一。
除脾胃肠病证之外,其他急、慢性疾病如肝胆疾病、肾脏疾病乃至感冒等均易伴发呕吐症状。
掌握呕吐这一节有利于学生对内科各系统病证的相互联系和融会贯通。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很重要。
1.2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学习呕吐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
根据《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专)和《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要求,呕吐这一节共安排了2学时(90 min)。
中医内科学脾胃笔记
第一节胃痛【目的要求】一、掌握胃痛概念及临床特征。
二、了解胃痛历代主要沿革及讨论范围。
三、熟悉胃痛病因主要是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脾胃素虚;病变部位在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胃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食积、血瘀;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病机有演变多异,变证较多的特点。
四、掌握胃痛诊断依据以及与真心痛、胁痛、腹痛、肠痈等的鉴别。
五、掌握胃痛辨证治疗原则和常见的各种证型的特点、证机概要、治法方药。
六、了解胃痛临证要点。
七、了解胃痛其他疗法和预防调护知识。
【难点重点】一、胃痛的病理基础与病理因素的关系。
二、胃痛的辨治原则和治疗大法。
三、胃痛的各证型证治。
【课时安排】4学时【教学方法】一、课堂讲授、注意与临床相结合。
二、多媒体课件、胶片投影辅助教学。
【内容提要】【概说】一、概念: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经疼痛的病证。
二、沿革:(一)“胃脘痛”最早记载于《内经》,并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
(二)唐宋以前的文献多称胃脘痛为心痛,与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相混。
(三)宋代之后的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
(四)直至《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五) 明清时代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
(六)《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为后世辨治胃痛奠定了基础。
三、讨论范围本篇主要讨论,包括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溃、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临床上只要表现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一)外邪客胃(二)饮食伤胃(三)情志不畅(四)素体虚弱二、病机(一)病位主脏在胃,与肝脾有关。
(二)病理性质应分虚实、寒热。
(三)病理变化为胃气郁滞,和降失常。
(四)可以衍生变证。
脾胃病中医诊疗方案
脾胃病中医诊疗方案第一节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一、概述:消化性溃疡是指暴露于酸和胃蛋白酶区域(主要是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黏膜溃疡,有时可穿透黏膜肌层及浆膜层。
属祖国医学“胃脘痛”、“吐酸”、“胃疡”之远血范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2009年)。
主要症状:胃脘痛(胀痛、刺痛、隐痛、剧痛及喜按、拒按)、脘腹胀满、嘈杂泛酸、善叹息、嗳气频繁、纳呆食少、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次要症状:性急易怒、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小便淡黄。
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年,黄山)。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中上腹痛伴反酸者。
(2)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史或现症者。
(3)胃镜证明消化性溃疡。
(4)X线钡餐检查证明是消化性溃疡。
(二)疾病分期A1期: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A2期: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H1期:溃疡处于愈合中期,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H2期: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S1期: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膜,称红色瘢痕期。
S2期:溃疡的新生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别,称自色瘢痕期。
(三)证候诊断1.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暖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自或薄黄;脉弦。
2.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色淡苔白;脉缓弱。
3.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饮食不节 2.外邪犯胃-风寒、湿热、寒湿 3.情志不调 4.病后或素体虚弱
(二)病机:
实
胃证 气 上 逆虚
证
外邪犯胃 食积胃脘 痰飲停胃 肝气(火)犯胃 脾胃气虚 脾胃阳虚 胃阴虚
三、分型证治
◎实证
(一)外邪犯胃
1.辨证要点 突然呕吐,恶寒发热,头痛身痛, 脘痞食少,脉浮或兼濡、滑、紧。
2.治则:温胃散寒,降逆止呃
3.方药:丁香散
丁香、杮蒂、高良姜、甘草
(二)胃火上逆(沖)
1.辨证要点 呃逆突发,呃声洪亮有力而急促, 口渴喜冷饮,烦躁口臭或牙龈肿痛, 舌红苔黄燥。
2.治则:清胃泻火,降逆止呃
3.方药: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麦冬、半夏、沙参、 生甘草、粳米(可不用)
(三)肝气犯胃
四、转归预后
实证呕吐病程短,病情轻,易治 愈;虚证及虚实夹杂者,病程长,病 情重,且反复发作或时发时止,较为 难治。若失治误治,亦可使病情由轻 转重,导致胃痛、噎膈、吐血等重病。
五、预防与调摄
1. 避免风寒暑湿等外邪的侵袭。 2. 避免精神刺激。 3. 避免进食腥秽、不洁之物,勿暴饮暴
食,勿过食生冷、辛辣、香燥及霉烂 变质的食物。
(二)病机:
中 实证 焦 气 机 阻 滯 虚证
湿热阻胃 食积胃脘 痰湿蕴胃 肝气犯胃
脾胃气虚 脾胃阳虚或阴虚
三、分型证治
◎实证
(一)湿热蕴胃(热痞)
1.辨证要点 胃脘痞满不舒,伴灼热感,嘈杂吞酸,
口苦口干而不欲饮,呕恶食少,舌红苔黄 腻,脉滑(濡)数。
2.治则: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3.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合连朴饮
•特殊、嚴重的呕吐
胃 •脾胃阳虚嚴重
梅 咽喉梗阻感,如有物阻於咽喉,
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核 中医“ 郁病”的一种
相當於西医的神經官能症、 慢性咽炎等疾 病
气 气郁痰阻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饮食不节 (1)饮食过快、过热 (2)过食辛辣、霉烂之物 (3)嗜酒 2.情志失调 3.年老或病后体虚
(二)病机:
五、预防与调摄
1.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2. 饮食宜清淡,勿暴饮暴食、贪凉饮冷
,力戒烟酒。
一、概念
(一)定义: 由于多种病因导致胃气上逆而以
胃中内容物经口腔排出为主症的疾病。 古称:
呕-有声有物 吐-无声有物 皆属呕吐范畴 干呕-有声无物 恶心―欲吐未吐
(二)西医对应的常见疾病: 急性胃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或梗 阻、肠梗阻、胃神经官能症、胃溃疡 、胃肠功能紊乱症、急性胃肠炎、急 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 尿毒症、肾功衰竭、颅内压增高、脑 出血、高血压等疾病均可引起呕吐。
(3) 气虛兼湿阻-参苓白朮散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 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
⑷ 气虚兼寒热互结─半夏泻心汤
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 大枣、甘草
⑸ 气虚兼阳虚─附子理中汤
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四、转归预后
脘痞一般预后良好,但多为慢性 过程,应坚持长期治疗。若久病失治, 或治疗不当,常使病程迁延,并可逐 渐发展为胃痛、鼓胀、胃癌等更严重 的疾病。
2.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3.方药:柴胡疏肝散合 金铃子散
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川芎、 香附、陈皮、川楝子、延胡索
(四)肝胃郁热(肝火犯胃)
1.辨证要点 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嘈杂泛酸, 口苦而干,心烦易怒,舌红苔黄 燥,脉弦数。
2.治则:清肝泻火,和胃止痛
3.方药: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牡丹皮、栀子、柴胡、白芍、当 归、薄荷、茯苓、白朮、甘草、 生姜、黄连、吴茱萸。
一、概念
(一)定义: 由于外感、内伤多种病因导致
上腹部气机阻滞,而以自觉胃脘气机 堵塞不通为主症的慢性疾病。
脘痞的特点:不觉痛胀,按之 柔软,压之无痛,触之无形。
(二)西医对应的常见疾病: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下垂、 贲门松弛(伴泛酸)、胃神经 官能症、消化道溃疡等。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饮食不节 2.外邪犯胃 3.情志失调 4.脾胃虚弱(体质或病后虚弱)
1.辨证要点 频繁呃逆,常因情志不遂而诱发或 加重,胸胁胀痛,脘痞食少,嗳气 矢气, 脉弦。
2.治则:疏肝理气,降逆和胃
3.方药:五磨饮子加味
沉香、乌药、木香、槟榔、枳壳、 丁香、杮蒂、赭石
◎虚证
(四)脾胃阳虚(中焦虚寒)
1.辨证要点 久呃不止,或因它病而致呃逆, 呃声低微,畏寒肢冷,神疲气短, 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
◎虚证
(五)脾胃气虚(虚痞)
1.辨证要点 脘痞经久不愈或时发时止,喜暖喜 按,食少纳呆,食后脘痞腹胀加 重,神疲乏力,脉细弱。
2.治则:益气健中,理气消痞 3.方药:
(1) 气虚兼气陷-补中益气汤
黄芪、人参、白朮、甘草、当归、 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
(2) 气虛兼痰气互结-香砂六君子汤
木香、砂仁、人参、白朮、茯苓、 甘草、半夏、陈皮
2.治则:袪瘀通络,行气止痛
3.方药: 失笑散合丹参饮
五灵脂、蒲黄、 丹参、檀香、砂仁
◎虚证
(七)脾胃阳虚(中焦虚寒)
1.辨证要点
胃脘隐痛绵绵不止或时发时止,常因 受凉、劳累或饥饿时发作或加重,遇热、 按摩或食后减轻,神疲乏力,食少纳 呆,脉细弱。
2.治则: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3.方药:
(1) 黄芪建中汤(缓急止痛作用较强)
本虚-体质虚弱
脾胃素虚
脾胃气虚
其它疾病损及胃 脾胃阴虚
结
合
气滞
标实-病邪停聚于食道和胃脘 痰阻
瘀血
火(热)
※初中期实中夹虚,晚期虚中夹实。
一、概念
(一)定义:
由内外病因导致胃腑气血不畅, 而以上腹部正中及剑突下疼痛为主 症的疾病。
(二)相当于西医疾病: 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胃痉挛、 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以及慢性 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心绞 痛等疾病出现反射性或牵掣性胃 痛为主症者。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1. 饮食不节 2. 外感六淫 3. 情志不调 4. 劳累过度 5. 继发于其它疾病 6. 肠道寄生虫
一、概念
(一)定义: 由于胃气上逆动膈而导致喉中
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 主症的疾病。
(二)西医对应的常见疾病: 胃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 胃癌、肾衰晚期、脑血管疾病等 出现膈肌痉挛的疾病。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饮食不当 2.情志不调 3.年老或久病体虚
(二)病机:
实证
•寒邪客胃 •胃火上逆 •肝气犯胃
2.治则: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3.方药:理中汤加味
人参、白朮、干姜、甘草、 丁香、吴茱萸、陈皮
(五)胃阴不足
1.辨证要点 久呃不止,或因它病而致呃逆, 呃声急促乏力,嘈杂或饥而不欲食, 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而干。
2.治则:滋阴养胃,降逆止呃
3.方药:益胃汤加味
生地、麦冬、沙参、玉竹、冰糖、 杮蒂、刀豆子、枇杷叶
2.治则: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3.方药:平陈汤加味
苍朮、厚朴、半夏、陈皮、茯苓、 甘草、藿香、白豆蔻、紫苏梗
(四)肝气犯胃(气痞)
1.辨证要点 脘痞兼胸胁胀满,善太息,大便不 爽,常因情志不遂而诱发或加重, 脉弦。
2.治则:疏肝解郁,行气消痞
3.方药:越鞠丸合柴胡疏肝散
香附、川芎、苍朮、神曲、栀子、 柴胡、白芍、枳壳、陈皮、甘草
1.辨证要点 呕吐泛酸,胸胁胀满,嗳气频作, 常因情志不遂而诱发或加重,脉弦。
2.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呕
3.方药: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
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半夏、 厚朴、生姜、茯苓、苏叶
◎虚证
(五)脾胃气虚
1.辨证要点 长期反复呕吐,或饮食稍不慎则呕 吐,时作时止,食少纳呆,食后腹 胀,脉弱缓。
(一)定义: 由于内外因素导致胃与食道气虚、
津枯、血燥,兼有气滞、痰阻、血瘀, 引起以吞咽困难(噎),甚至食物不能 入胃或食入即吐(膈)为主要表现的慢 性重病。
(二)西医对应的常见疾病:
食 肿瘤(多见于食道癌、贲门癌) 道 狭 窄 食管憩室、食管炎、食管痉挛
※与反胃和梅核气的鉴别要点:
反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黄芪、饴糖、桂枝、白芍、甘草、 生姜、大枣
(2) 桂附理中汤(温阳散寒作用较强)
肉桂、附子、干姜、白朮、人参、 甘草
(八)胃阴亏虚(肝胃阴虚)
1.辨证要点 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嘈杂干 呕,口干咽燥,消瘦乏力,舌红少 津少苔。
2.治则:滋养胃,理气止痛
3.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生地、沙参、麦冬、枸杞子、当归、 川楝子、白芍、甘草
2.治则:袪邪解表,和胃止呕 3.方药:
(1)藿香正气散-风、寒、湿邪犯胃 (2)新加香薷饮-暑湿犯胃 (3)藿朴夏苓汤(三仁汤)-外感湿热侵犯
三焦(湿重于热)
(4)银翘散去桔梗、淡豆豉,加竹茹、陈
皮-风热犯胃
(二)食积胃脘
1.辨证要点 呕吐未消化食物,胃脘胀痛或痞闷, 吐后减轻,嗳腐吞酸,厌食,舌暗 苔厚腻垢浊。
四、转归预后
胃痛预后一般较好,实证易治, 虚实夹杂或正虚邪实者,疗程较长, 且易反复发作。若伴严重出血而见气 随血脱之候,需及时抢救,否则将危 及生命。
五、预防与调摄
1. 饮食有节,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无 常,宜少食多餐,饮食应清淡而易消 化,戒烟酒。
2. 保持心境舒畅愉悦,情绪稳定,注重 劳逸结合。
四、转归预后
一时性呃逆大多轻浅,简单处理, 便可不药而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者, 服药后多可止呃。若慢性虚衰性重病 的后期出现呃逆者,多为病情恶化, 胃气将绝而元气欲脱的危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