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总结课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汇总(单元总结+主要内容+重难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主要是战争题材的叙事性文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使其主动发现问题,深入思考,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分析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和事件的描述方法,掌握记叙文六要素。
3、提高默读速度和质量,提高默读能力。
4、认识到非正义战争必败的历史规律,坚信只有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光明的前途。
【教学重难点】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核心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想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学情分析】叙事性作品的内容包罗万象,人物形象饱满,事情发展经过完整。
对于本单元的教学,首先让学生牢固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并通过反复阅读,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事情发展经过能有清晰地认识。
同时,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比较和思考课文的内容,争取能够在反复阅读的教学方式中开启和提高学生的心智。
【主要内容】1、《新闻二则》了解回顾历史,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报导了人民革命战争的节节胜利和反革命战争的节节败退的真实现状。
2、《芦花荡》记叙了人民向侵略者讨还血债的英雄行为,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展现了“老头子” 那种孤胆英雄形象,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有热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鱼鹰。
从本文可以了解了解孙犁小说的总体特点,从小说三要素出发,分析本文的思想内容、人物、艺术。
3、《蜡烛》回顾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历史,叙述了老夫人在枪林弹雨中掩埋烈士的悲壮场面,塑造南斯拉夫母亲那感人肺腑的形象,从本文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罢特勒上尉的信》以书信的形式,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明园的强盗行经。
通过本文了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与罪恶。
5、《亲爱的爸爸妈妈》记述作者自己参加悼念活动的见闻,再现被惨杀者的场面,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的行为。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 课:《就英
法联军远征中国
雨果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l802~1885)
雨果是19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 年以上,作品包括26 卷诗歌、20 卷小说、12 卷剧本、21 卷哲理论着,合计79 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圆明园复原鸟瞰图
圆明园景致
圆明园还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遗址
被毁之后的圆明园大门及华表照片
能抢的都抢了,能烧的都烧了,就剩下这些石头了!导入:在1856 年至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
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着名作家雨果的意见。
雨果会对这件事持什幺看法呢?
惊骇hài瞥见piē箱箧qiè制裁cái。
课堂笔记语文八年级上册
课堂笔记语文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课堂笔记。
一、第一单元。
- 新闻要素。
-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导语概述了事件的核心内容,包括时间(二十一日)、人物(人民解放军)、事件(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 主体:详细叙述了渡江战斗的经过,从地点、战况等方面进行描写,展现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气势。
- 语言特点。
- 简洁准确,如“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国民党防线的脆弱和我军的强大战斗力。
- 新闻结构。
-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导语概括了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区域等重要信息。
- 主体:按照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叙述渡江作战情况。
其中,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西路军与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东路军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但我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也顺利渡江。
- 写作手法。
- 详略得当。
西路军和东路军的情况描写较为详细,因为这两路军所遇情况有不同之处,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东路军则遇到了较为顽强的抵抗,这样的描写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渡江作战的全貌。
1. 新闻内容。
- 这则新闻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
包括颁发的时间(1901年12月10日)、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以及颁奖机构等信息。
2. 新闻特点。
- 准确性:文中准确地列出了各项信息,如“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对获奖者及其贡献的表述非常精确。
- 客观性:以客观的态度叙述事件,没有加入过多的主观评论,只是单纯地报道事实。
1. 新闻特写。
- 这是一篇新闻特写,特写镜头聚焦在跳水姑娘吕伟跳水夺冠的瞬间。
- 文章开头就设置悬念,“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一单元笔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一单元笔记**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一单元笔记**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涉及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习的第一部分,包括诗歌、散文、文言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理解重要词义和句义,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诗歌部分1. 重点诗歌:包括《夜雨寄北》、《春夜喜雨》、《黄鹤楼》等,这些诗歌主要体现了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需要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 难点:诗歌中的意象理解。
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所表达的含义,从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三、散文部分1. 重点散文:《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等,这些文章文笔优美,情感真挚,需要仔细品味。
2. 难点:对于一些哲理性的语句,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其深层含义。
四、文言文部分1. 重点文言文:《三峡》、《小石潭记》等,这些文章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需要掌握其中的常用词汇和句式。
2. 难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需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五、总结与建议总的来说,第一单元是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掌握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理解重要词义和句义。
同时,对于一些难点问题,如诗歌中的意象理解、散文中的哲理性语句、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等,需要我们通过反复阅读、思考和讨论来解决。
对于学生来说,除了掌握课本知识外,还可以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学习进步。
六、补充如果有同学对某一部分的内容有疑问,可以提出,我们会根据你的问题给出具体的解答和建议。
同时,如果你对课本中的某一篇课文有独到的见解或评论,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都来学习你的思考方式。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
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
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经过一个多月的查访,终于找 到了英雄。为此,南阳市交通局奖给他1万元,新野县 委、县政府奖励他5000元,新野县见义勇为基金会奖 励他2000元,共计1.7万元。谁知就在这时,一件令英 雄尴尬的事出现了:“新机85号”救险“东轮”的时 候,此船正被湖北省科委宜昌岩崩滑坡研究所下属的 劳动服务公司赵某租赁。赵得知冯安义得到奖励1.7万 元,以抢险时他在租船,停港耽误生产等为由,将原 欠冯安义的2.62万元租金不给了,而冯安义应得的1.7 万元奖金,又全都捐给了福利院。
2.还有哪些语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课外延伸:
①阅读下面新闻,并与课文作比较。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3日电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 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渡长江时的情景称:21日黄昏,江北某地 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 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 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 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 布江面,像箭似地向南飞驶而去。北岸的江边,站满了当地的居民、民 工和解放军的指战员们,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候着。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笔记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笔记
以下是一个关于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笔记的例子:
1. 重要词语:
窜:向上冲,逃窜
撮:用手捏取细碎的东西
扭送:将人强制带走或移送
撦饼:踩在冰镩子上行进的冰面滑车
诈尸:戏称人假死的状态
2. 句子解释:
“你若再敢提这件事,我就告诉所有人你的真面目!”
解释:这是一个威胁的句子,意思是如果对方再敢提起某件事,说话者就会揭露对方的真实面目,让所有人都知道。
3. 段落分析:
第一段(第X-X节):描述了“我”在某个寒冷的冬日里,被一群孩子拉去玩冰镩子。
尽管“我”害怕,但最终还是被他们说服了。
第二段(第X-X节):描述了“我”在冰镩子上滑行的过程,以及“我”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段(第X-X节):描述了“我”在冰镩子上摔了一跤后,感到很狼狈和难堪,最后还是被其他孩子嘲笑了。
4. 主旨概括: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在某个冬日里被孩子们拉去玩冰镩子的经历。
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孩子们的勇气和冒险精神,以及“我”的胆怯和缺乏自信。
同时也反映了童年时期对游戏的热爱和追求刺激的心态。
5. 写作技巧: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让读者感受到了“我”在冰镩子上的恐惧、兴奋和尴尬。
这种写作手法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体验到了故事中的情感和情节。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具体笔记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教师授课内容和学生学习需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2.1.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新闻写作》优质课教案共3篇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新闻写作》优质课教案共3篇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新闻写作》优质课教案1新闻是新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而新闻写作则是新闻传播的重要手段。
在十几岁的中学生中,进行新闻写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写作技巧,同时加深他们对社会和时事的理解和关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以下是一份优质课教案,旨在帮助八年级学生学习新闻写作基础,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通过新闻素材分析,了解新闻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2. 学习新闻撰写技巧,包括新闻标题、导语、正文的撰写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锻炼他们的新闻敏感性。
课前准备:1. 准备一段生动的新闻素材,例如最近国际大事件、本地社会热点等。
2. 进行新闻素材分析,准备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收集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进行分享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举手或小组讨论的方式,介绍或评论一些近期发生的有意义的事件,如某个国家的选举结果、全球性的自然灾害等。
二、新闻素材分析老师可以展示或分发一段生动的新闻素材,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再进行小组讨论。
1. 学生要对新闻素材的细节理解和文法运用做有针对性的讨论,了解新闻的文字表达方式,包括新闻材料中的语言、图片、视频、图表等要素。
2. 学生要结合“五大要素”(新闻的“Who、What、When、Where、Why”)来分析新闻的情境背景和社会意义,并初步了解新闻的“八个特点”(即真实性、实时性、公共性、功利性、娱乐性、畅销性、跨文化性和普及性)。
三、新闻标题的撰写1. 学生要通过新闻素材案例的分析,了解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明确标题是新闻传递信息的首要手段。
2. 学生要掌握新闻标题的一些基本规范,如力求简短、明确、准确、生动有力,重点突出、主题鲜明,体现核心价值立场等。
3. 学生可以针对新闻素材创作自己的新闻标题,最好在小组内相互审查和评价,挑选出一个最佳的新闻标题来展示和交流。
八年级语文第1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第1单元知识点在八年级语文的第1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知识点。
其中主要包括文言文阅读、语文常识、诗词鉴赏、作文等方面。
下面,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字之一。
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和词义,并翻译出文言文的含义。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聊斋志异》中的《牵牛狮》、《贾仙》和《青凤》等文章。
这些文章好不好懂取决于对古代汉语的掌握程度。
通过阅读文言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
二、语文常识
语文常识是指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情态动词、副词、介词、代词、名词、动词的性、数、态等语文常识。
这些知识点涉及到语言基础和语言规则,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基础。
三、诗词鉴赏
诗词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唐诗《登高》、宋词《卜算子》和元曲《西厢记》中的《醉中天》等诗词。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四、作文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论述文、议论文、记叙文和抒情文等文体。
这些文体有其独特的写作方式和特点。
通过学习这些写作方式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总之,在八年级语文的第1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文言文阅读、语文常识、诗词鉴赏、作文等方面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扩展了我们的语言视野,还提高了我们的语言能力和语感。
预祝大家在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要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要点第一课:新闻两则1、新闻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准确、简洁。
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
2、新闻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描写、议论(最主要)。
3、新闻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4、毛泽东:字润之,湖南韶山人,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
5、标题:迅速了解全文内容。
电头: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6、这篇新闻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7、电头: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8、导语比标题多:背景、人物、时间。
第二课:芦花荡1、小说三要素①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心理、动作)人物形象(品质、精神、性格、心理)②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③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衬托人物心理、渲染气氛、突出人物品质、为情节作铺垫。
2、芦花荡中体现的小说要素:第一要素: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人物)(1)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第④小节,外貌描写;54—61小节)(2)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第10、17、18、47、53、60、61小节)(3)过于自信和自尊(第5小节,语言描写;32——45小节)(4)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54—61小节)第三要素:环境描写星星第①小节水鸟宁静,渲染了阴森恐怖的气氛。
苇子拟人,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芦苇的形象,表现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环境中顽强抗争的意志。
侧面描写表现老头子的功劳很大。
第61小节:用优美的景物烘托了老英雄打鬼子时内心的轻松、愉快第三课:蜡烛1、文体:战地通讯;详细描写、真实2、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感人因素⑴炮火连天,环境危险——不怕生死、勇敢⑵年老体弱,行动吃力——“爬”对战士的崇敬、爱戴⑶视若亲人,沉痛哀悼——“跪”“画”“吻”不分国界、情同母子⑷结婚喜烛,意义特殊——对烈士的感情强烈、深沉、至高无上4、细节描写(反复描写)炮火:11次蜡烛:7次黑围巾:5次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1、主题:赞美了瑰宝般的建筑——圆明园,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一单元重点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一单元重点包括:
1. 掌握新闻和报告文学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通过阅读新闻作品,了解其特点,感受其真实性、及时性和针对性;通过学习报告文学,了解其真实性、形象性和感染力强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习《消息二则》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新闻作品,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新闻事件,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要素,如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并能够运用这些要素写作简单的新闻稿。
4. 学习报告文学《“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描写吕伟跳水比赛的细节来表现其技艺高超、为国争光的精神。
5. 掌握报告文学的写作技巧,如选材、结构、语言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写作简单的报告文学稿。
总之,本单元重点在于掌握新闻和报告文学的阅读和写作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新闻和报告文学写作,同时注重细节描写和选材结构等技巧的运用。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完整版可编辑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完整版(可编辑)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 电子课本 1目录目录. 1写在前面3第一单元41 新闻两则. 52 芦花荡 103 * 17蜡烛4 *2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27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 35 第二单元 426 阿长与《山海经》 ? 427 背影 ? 508 *台阶 549 老王 ? 6010 * 信客 ?65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71第三单元 721 1 中国石拱桥? 7212 桥之美 ?7913 苏州园林 ?. 82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 电子课本 214 故宫博物院 ? 8615 * 说“ 屏”? 90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 93 第四单元 9816 大自然的语言 ?9817 奇妙的克隆 ?. 103 18* 阿西莫夫短文 ?. 108 19 * 生物入侵者1 1 4 20 * 落日的幻觉1 1 7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120 第五单元. 12221 桃花源记 ?12222. 125短文两篇23 * 129核舟记 ?24 * 大道之行也 ? 13325 杜甫诗三首 135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138第六单元. 14526 三峡?14627 短文两篇. 14828* 观潮 ?15129 * 湖心亭看雪 ? 15430 诗四首156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 电子课本 3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160古诗词背诵 162名著导读. 170附录 190写在前面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
面对崭新的语文课本,你又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启程了。
在旅行中 , 你将询问世界, 何时铸剑为犁将呼吁让世界充满爱, 感受说不尽的桥 , 走上辩论台, 并体验莲文化的魅力…… 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 , 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你尽情享受;一次次综合性学习 ,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 , 让你流连忘返。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单元总结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正侧面结合
不同新闻体裁特点总结(三)
体裁 特点
语言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新闻评论
客观、准确、兼具新闻的客观、客 观 之 外 , 更 精辟简短,用
简练、朴实、准确与文学的生 细 腻 、 形 象 , 词准确有针对
通俗
动、形象
感情色彩较浓 性,通俗生动
新闻阅读方法总结
(一)看标题,读导语,抓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二)顺思路,明布局,理结构,全面读懂内容。 (三)辨叙述,找评价,识态度,体会主题思想。 (四)挖角度,品语言,赏写法,评析独特价值。
阅读多样新闻 瞭望世间百态
新闻阅读方法总结(二)
2. 如何全面把握新闻内容? 顺思路,明布局,理结构,全面读懂内容。
3.如何准确把握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 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报道 所表达的主观意图。
主观评价
①……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 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 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传播效果
及时准确 传递事实
感染读者 经典流传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 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酷似敦煌壁画 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 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让她从 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标题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何事
导语
何人
何时
何事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优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参考全书
目录目录 (2)致老师们 (3)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5)1.新闻两则 (6)2.芦花荡 (15)3.蜡烛 (25)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 (29)5.亲爱的爸爸妈妈 (34)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39)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39)第二单元单元说明 (48)6.阿长与《山海经》 (49)7.背影 (58)8.台阶 (72)9.老王 (76)10.信客 (79)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85)让世界充满爱 (85)第三单元单元说明 (93)11.中国石拱桥 (95)12.桥之美 (103)13 .苏州园林 (107)14 .故宫博物院 (120)15 .说“屏” (131)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136)说不尽的桥 (136)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144)16.大自然的语言 (145)17.奇妙的克隆 (153)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58)19.生物入侵者 (168)20.你一定会听见的 (174)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176)第五单元单元说明 (182)21.桃花源记 (183)22.短文两篇 (190)23.核舟记 (199)24.大道之行也 (212)25.杜甫诗三首 (217)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229)莲文化的魅力 (229)第六单元单元说明 (234)26.三峡 (235)27.短文两篇 (241)28.观潮 (249)29.湖心亭看雪 (256)30.诗四首 (266)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279)怎样搜集资料 (279)致老师们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是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配套的,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以便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但愿它能成为老师们的好帮手。
一、编写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我们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1.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导,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为依据,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科书的编写意图;2.从广大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有利于教师把握教科书的内容,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给教师发挥独立钻研教材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创造性留有一定的空间,有利于教师发展教学个性;3.编写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4.注意吸收语言文学界和语文教育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争主题|思考讨论
读“战争”名言,思考对“战争”的本质,结合单元内容,说说自己的理 解
1.战争是母亲的梦魇——贺拉斯
2.勇士光荣地战斗,高贵地死亡——索福克勒斯 3.我们为争取和平而战——亚里士多德 4.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5.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 6.不论你是否必须为正义而战,战争都是一种犯罪!——赫伯特.胡佛 7.为了早日重返家园,士兵们将奋勇抗战!——拿破仑.波拿巴 8.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四、暗示社会环境 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 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示。 《党员登记表》中有一段写刑场的文字:“沉 默、寂静。听得见寒风掠过雪地扬起的烟雾般的 雪粒的沙沙声,听得见沟底下水在冰下流动的丁 冬声,听得见不远处狗子们为争吃死尸的咆哮声, 也听得见四面村落里雄鸡报晓的喔喔声……”黎 明前的黑夜,寒风的沙沙声和狗子的咆哮声象征 着罪恶势力的挣扎,而冰下流水的丁冬声和雄鸡 的报晓声,则预示着春天和黎明的到来。这是自 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的典型例子。
文体常识|概念圈划要记牢 8.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烘托人物形象 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故而自然 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作家 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 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 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如峻青的《党员登记表》,有一段文字是写黄淑英走向 刑场时黎明前山野的景色和人物的感受的:“山野是一片 雪白,真像个粉妆世界。大地是一片寂静。淑英深深地吸 了一口清晨的新鲜空气,抬起头仰望了一下天空,天空是 乌蓝乌蓝的,寥寥的几颗晨星在闪烁着将熄的光芒。啊! 妈妈,天晴啦!”试想,黄淑英此刻是走向刑场,而她感 受到黎明前的雪野是一个粉妆的世界,因为她正是为这无 限美好的江山而献身;她对革命胜利的信念无比坚定,所 以她看到寥落的晨星,就惊喜地呼告;“啊!妈妈,天晴 啦!”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
文体常识|概念圈划要记牢 8.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渲染故事气氛 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 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在这方面,鲁迅可谓是行家 里手。以《药》而言,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运用自然环境 描写来烘托气氛。比如开头对时令的描写,作者以“秋天 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夜是黑沉沉的”……勾 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还有 几分恐怖,从而渲染了夏喻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又 如该文结尾一段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时 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 的路旁是“层层迭迭”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 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 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 站着”。所有这些文字,都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 氛。
文体常识|概念圈划要记牢 9.例文:(“_”表示空格) 敬爱的XX(或亲爱的,等): __您好! __(正文) 此致 __敬礼! 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日期)
学习内容|梳理比较
精彩摘录|品读赏析
1.学一种分析句式: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 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 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 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锐不可当、转弯抹角、耸立、屹立、名副其实、眼花缭乱
文体常识|概念圈划要记牢
1.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新闻(狭义的)? 2.新闻内容“五W”,或内容“六要素”各是什 么? 3.新闻结构“五部分”组成,分别是什么? 4.新闻作为特殊体裁,与其他文体比较,有什么特点?
5.小说“三要素”是什么? 6.小说情节一般由哪四部分组成? 7.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常见有哪几种方法?
文体常识|概念圈划要记牢 8.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 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 开环境描写 。《荷花淀》中对荷花淀正午风光 的那段描写:“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 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 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 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 段文字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而且暗示 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将在这清香四溢的环境中展 开;不仅如此,对荷花的形象传神、充满寓意的 描写,还在暗示着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途——粉 色的荷花都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昔日粉 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2.学一种描写方法(景物烘托):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 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3.学一种精神: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 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4.学一种情怀: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 火。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 干的事情。 5.学一种观点: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 永远不能再有战争的屠杀了。 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文体常识|概念圈划要记牢 8.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五、深化作品主题 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风姿各异,其作用也绝非以上五 个方面所能言尽。 鲁迅《祝福》的最后一段,通过“我” 的感受描写了一个祝福景象:“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 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 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 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 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 花,拥抱了全市镇……”在这里,作者拿有钱人的祝福活 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 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这样,就 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鲁迅 语)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 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加强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
Sample Text
在此添加LOGO
第一单元 总结课
字词积累|须强记 贵运用
读准生词拼音
荻、遏、绥、聿、疟、仄、飒、蹿、砾、窖、迫(击炮 ) 箧、予、瞥、魁、脂、昭、屹、谬、缪、戳 理解词语意思
溃退、歼灭、要塞、寒噤、转弯抹角、拂晓、匍匐 永垂不朽、劫掠、惊骇、臭名昭著、施以脂粉、不可名状
积累为我所用
8.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有哪几个作用? 9.一般书信包括哪五个部分?每部分固定格式有何讲究?
文体常识|概念圈划要记牢 1.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 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 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 道。 2.什么事(What,何事)? 谁被牵连 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 这 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 何时)? 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 (Where,何地)? 为什么发生这个 事件(Why, 何故)? 有的还要加上 一个H(How,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