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4章习题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4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习题参考解答1. 试举例说明复盐与配合物,配位剂与螯合剂的区别。

解复盐(如KCl·MgCl2·6H2O)在晶体或在溶液中均无配离子,在溶液中各种离子均以自由离子存在;配合物K2[HgI4]在晶体与溶液中均存在[HgI4]2-配离子,在溶液中主要以[HgI4]2-存在,独立的自由Hg2+很少。

配位剂有单基配位剂与多基配位剂:单基配位剂只有一个配位原子,如NH3(配位原子是N);多基配位剂(如乙二胺H2N-CH2-CH2-NH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这种多基配位体能和中心原子M形成环状结构的化合物,故称螯合剂。

2. 哪些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可以作为配合物的形成体哪些分子和离子常作为配位体它们形成配合物时需具备什么条件解配合物的中心原子一般为带正电的阳离子,也有电中性的原子甚至还有极少数的阴离子,以过渡金属离子最为常见,少数高氧化态的非金属元素原子也能作中心离子,如Si(Ⅳ)、P(Ⅴ)等。

配位体可以是阴离子,如X-、OH-、SCN-、CN-、C2O4-等;也可以是中性分子,如H2O、CO、乙二胺、醚等。

它们形成配合物时需具备的条件是中心离子(或原子)的价层上有空轨道,配体有可提供孤对电子的配位原子。

3. 指出下列配合物中心离子的氧化数、配位数、配体数及配离子电荷。

[CoCl2(NH3)(H2O)(en)]Cl Na3[AlF6] K4[Fe(CN)6] Na2[CaY] [PtCl4(NH3)2]K2[PtCl6] [Ag(NH3)2]Cl [Cu(NH3)4]SO4K2Na[Co(ONO)6] Ni(CO)4[Co(NH2)(NO2)(NH3)(H2O)(en)]Cl K2[ZnY] K3[Fe(CN)6]二硫代硫酸合银(I)酸钠四硫氰酸根⋅二氨合铬(III)酸铵;四氯合铂(II)酸六氨合铂(II) 二氯⋅一草酸根⋅一乙二胺合铁(III)离子硫酸一氯⋅一氨⋅二乙二胺合铬(III)解Na3[Ag(S2O3)2] NH4[Cr(SCN)4(NH3)2] [Pt(NH3)6][PtCl4][FeCl2(C2O4)(en)]-[CrCl(NH3)(en)2]SO46. 下列配离子具有平面正方形或者八面体构型,试判断哪种配离子中的CO32-为螯合剂[Co(CO3)(NH3)5]+[Co(CO3)(NH3)4]+[Pt(CO3)(en)] [Pt(CO3)(NH3)(en)]解[Co(CO3)(NH3)4]+、[Pt(CO3)(en)]中CO32-为螯合剂。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习题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习题答案
a b i (t ) iR(t) R + u(t) (a) 题图 4-3 i L (t ) L 0 -100V (b) 习题 4-4 电路及波形图 t 0 -10mA (c) t uL 10mA i
解:本题是求零输入响应,即在开关处于 a 时,主要是电感储能,当开关投向 b 后, 讨论由电感的储能所引起的响应。所以对图(a)t≥0 时的电路可列出 di L L + Ri L = 0 t≥0 dt 及 iL(0)=i(t)=10(mA) 其解为: i L (t ) = 10e

t≥0
i R (t ) = −i L (t ) = −10e −10 t (mA)
7
t≥0
其波形图见图(b)、图(c)所示。 4-5 电路如题图 4-4 所示,开关接在 a 端为时已久,在 t=0 时开关投向 b 端,求 3Ω电 1Ω a b 阻中的电流。 i (t ) 解:因为 u c (0) = 3 × 2 = 6(V ) (注意:当稳态以后电容为开路,所以流过 1 3A Ω和电容串联支路的电流为零, 因此电容两端的电 压就是并联支路 2Ω支路两端的电压) 当开关投向 b 时电流的初始值为
S 12Ω + 24V iL 4H 6Ω
题图 4-1
习题 4-2 电路
解:由于电路原已达稳态,电感两端电压为 0,合上开关 S 后,加在 6Ω电阻两端电压也为 0,该电阻中电流为 0,电路直接进入稳态,故电感电流为合上开关 S 前的稳态电流,即: iL(t)=24V/12Ω=2A。 用三要素公式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电感电流初始值 iL(0+)=2A,稳态值 iL(∞)=2A,时间常 数τ=L/R=4/(12//6)=1s,所以:
当 t=0 时,开关打开,由于电感电流、电容电压均不跃变,有: i L (0 + ) = i L (0 − ) = 0.03( A) 1k u c (0 + ) = u c (0 − ) = 120(V ) 当 t≥0 时,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有

大学计算机第四章练习题

大学计算机第四章练习题

第4章练习单项选择题:1.在Excel 2003中,关于图表中数据系列的长度和源数据表中的相应数据的动态关系,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鼠标拖动改变数据系列的长度,不会影响源数据表中的数据变化B、图表中的系列长度增加,源数据表的数值大小也增加C、源数据表中的数值增大,图表中的系列长度将变长D、删除图表中某一个数据系列,源数据表中对应的行数据不会自动删除参考答案:A2.在Excel 2003的页面设置的“页面”选项卡中,不可以设置()。

A、打印的居中方式B、缩放比例C、打印质量D、纸张的方向参考答案:A3.在Excel 2003中,打开两个工作簿BOOK1和BOOK2,在工作簿Book1中引用工作簿Book2的Sheet1工作表中的第3行第5列单元格,可表示为()。

A、[Sheet2]$E$3B、Sheet1!E3C、Book1:Sheet1!E3D、[Book2]Sheet1!E3参考答案:D4.Excel工作簿存盘时默认的文件扩展名为()。

A、.SLXB、.XLSC、.DOCD、.GZB参考答案:B5.在Excel 2003中可以依据字母、数字或日期等数据类型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列,这种操作称为()A、筛选B、分类排序C、分类汇总D、排序参考答案:D6.在Excel中,A1单元格设定其数字格式为整数,当输入“33.51”时,显示为()。

A、33.51B、33C、34D、ERROR参考答案:C7.在Excel 2003的某个单元格中输入文字,若文字长度较长而列宽为固定值时利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的()选项卡,实现文字自动换行。

A、数字B、对齐C、字体D、图案参考答案:B8.Excel是微软Office套装软件之一它属于()软件。

A、电子表格B、文字输入C、公式计算D、公式输入参考答案:A9.在Excel 2003中,运算符运算的优先级不同,如要修改计算顺序,则()。

A、应把公式中需要首先计算的部分括在( )内B、应把公式中需要首先计算的部分括在[ ]内C、应把公式中需要首先计算的部分括在< >内D、应把公式中需要首先计算的部分括在{ }内参考答案:A10.在Excel 2003中,当用户希望标题文字能够相对于表格居中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填充B、合并及居中C、分散对齐D、居中参考答案:B11.Excel 2003中数据清单最多可以同时使用()个关键字进行排序A、4B、5C、3D、2参考答案:C12.不能够对Excel 2003的工作表进行()操作。

第4章指令系统层习题参考解答-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组成原理 答案

第4章指令系统层习题参考解答-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组成原理 答案

1.什么是“程序可见”的寄存器?程序可见寄存器是指在用户程序中用到的寄存器,它们由指令来指定。

2. 80x86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寄存器组包括那些寄存器?各有何用途?基本结构寄存器组按用途分为通用寄存器、专用寄存器和段寄存器3类。

通用寄存器存放操作数或用作地址指针;专用寄存器有EIP和EFLAGS,分别存放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偏移地址和条件码标志、控制标志和系统标志;段寄存器存放段基址或段选择子。

3.80x86微处理器标志寄存器中各标志位有什么意义?常用的7位:CF进位标志: 在进行算术运算时,如最高位(对字操作是第15位,对字节操作是第7位)产生进位或借位时,则CF置1;否则置0。

在移位类指令中,CF用来存放移出的代码(0或1)。

PF奇偶标志: 为机器中传送信息时可能产生的代码出错情况提供检验条件。

当操作结果的最低位字节中1的个数为偶数时置1,否则置0。

AF辅助进位标志: 在进行算术运算时,如低字节中低4位(第3位向第4位)产生进位或借位时,则AF置1;否则AF置0。

ZF零标志:如指令执行结果各位全为0时,则ZF置1;否则ZF置0。

SF符号标志:其值等于运算结果的最高位。

如果把指令执行结果看作带符号数,就是结果为负,SF置1;结果为正,SF置0。

OF溢出标志: 将参加算术运算的数看作带符号数,如运算结果超出补码表示数的范围N,即溢出时,则OF置1;否则OF置0。

DF方向标志: 用于串处理指令中控制处理信息的方向。

当DF位为1时,每次操作后使变址寄存器SI和DI减小;当DF位为0时,则使SI和DI增大,使串处理从低地址向高地址方向处理。

4.画出示意图,简述实模式下存储器寻址的过程。

20位物理地址如下计算(CPU中自动完成):10H×段基址+偏移地址=物理地址5. 画出示意图,简述保护模式下(无分页机制)存储器寻址的过程。

采用对用户程序透明的机制由选择子从描述子表中选择相应的描述子,得到欲访问段的段基址、段限等有关信息,再根据偏移地址访问目标存储单元。

人工智能课后习题第4章 参考答案

人工智能课后习题第4章 参考答案

第4章搜索策略参考答案4.5 有一农夫带一条狼,一只羊和一框青菜与从河的左岸乘船倒右岸,但受到下列条件的限制:(1) 船太小,农夫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2)如果没有农夫看管,则狼要吃羊,羊要吃菜。

请设计一个过河方案,使得农夫、浪、羊都能不受损失的过河,画出相应的状态空间图。

题示:(1) 用四元组(农夫,狼,羊,菜)表示状态,其中每个元素都为0或1,用0表示在左岸,用1表示在右岸。

(2) 把每次过河的一种安排作为一种操作,每次过河都必须有农夫,因为只有他可以划船。

解:第一步,定义问题的描述形式用四元组S=(f,w,s,v)表示问题状态,其中,f,w,s和v分别表示农夫,狼,羊和青菜是否在左岸,它们都可以取1或0,取1表示在左岸,取0表示在右岸。

第二步,用所定义的问题状态表示方式,把所有可能的问题状态表示出来,包括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

由于状态变量有4个,每个状态变量都有2种取值,因此有以下16种可能的状态:S0=(1,1,1,1),S1=(1,1,1,0),S2=(1,1,0,1),S3=(1,1,0,0)S4=(1,0,1,1),S5=(1,0,1,0),S6=(1,0,0,1),S7=(1,0,0,0)S8=(0,1,1,1),S9=(0,1,1,0),S10=(0,1,0,1),S11=(0,1,0,0)S12=(0,0,1,1),S13=(0,0,1,0),S14=(0,0,0,1),S15=(0,0,0,0)其中,状态S3,S6,S7,S8,S9,S12是不合法状态,S0和S15分别是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

第三步,定义操作,即用于状态变换的算符组F由于每次过河船上都必须有农夫,且除农夫外船上只能载狼,羊和菜中的一种,故算符定义如下:L(i)表示农夫从左岸将第i样东西送到右岸(i=1表示狼,i=2表示羊,i=3表示菜,i=0表示船上除农夫外不载任何东西)。

由于农夫必须在船上,故对农夫的表示省略。

杭电测试技术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杭电测试技术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2)单位温度变化引起的虚应变。
解:(1)若假设电阻应变与钢质弹性元件不粘贴,温度变化20℃之后长度 变化为:
应变片:Ls Ls0 Ls0 s 20 3.2 104 Ls0
Ls (1 3.2 104 )Ls0
弹性元件:Lg Lg0 Lg0 g 20 2.4 104 Lg0
解:(1)
R k 2.05 800106 1.64 103
R R 1.64 103 120 0.1968
(2)
u0
E 4
R R
3 1.64 103 4
1.23mv
u' E( R1 R1 R3 ) 1.229mv
0
R1 R1 R2 R3 R4
非线性误差 L
u0
u' 0
u0
100%
解:参见教材P58
1
第4章 应变式传感器
习题参考答案
4-3 一应变片的电阻R=120Ω,K=2.05,用做最大应变为ε=800μm/m的传
感元件。当弹性体受力变形至最大应变时,
(1)求ΔR和ΔR/R; (2)若将应变片接入电桥单臂,其余桥臂电阻均为120Ω的固定电阻, 供桥电压U=3V,求传感元件最大应变时单臂电桥的输出电压U。和非 线性误差。
Lg (1 2.4 104 )Lg0
5
第4章 应变式传感器
习题参考答案
粘贴在一起后,L s0
Lg0
L0
则附加应变为:
L L0
Ls g L0
8105
附加电阻变化为:R KR0 0.0192
(2)应变片粘贴后的电阻温度系数为:
0 K (s g ) 2.8 105
单位温度变化引起的虚应变为:
0.082%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器习题解答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器习题解答

页脚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4-1 什么叫“虚短”和“虚断”?答 虚短:由于理想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无穷大,使得两输入端之间的电压近似相等,即-+≈u u 。

虚断:由于理想集成运放的开环输入电阻无穷大,流入理想集成运放的两个输入端的电流近似等于零,即0≈=-+i i 。

4-2 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和非线性区时各有什么特点?分析方法有何不同?答 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通常输出与输入之间引入深度负反馈,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成线性关系,且这种线性关系只取决于外部电路的连接,而与运放本身的参数没有直接关系。

此时,利用运放“虚短”和“虚断”的特点分析电路。

理想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去(饱和区),放大器通常处于开环状态,两个输入端之间只要有很小的差值电压,输出电压就接近正、负电压饱和值,此时,运放仍具有“虚断”的特点。

4-3 要使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为什么通常要引入负反馈?答 由于理想运放开环电压放大倍数∞=uo A ,只有引入深度负反馈,才能使闭环电压放大倍数FA 1u =,保证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成线性关系,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

4-4 已知F007运算放大器的开环放大倍数dB A uo 100=,差模输入电阻Ω=M r id 2,最大输出电压V U sat o 12)(±=。

为了保证工作在线性区,试求:(1)+u 和-u 的最大允许值;(2)输入端电流的最大允许值。

解 (1)由运放的传输特性5o uo 1012===++u u u A 则V 102.1101245--+⨯===u u(2)输入端电流的最大允许值为A 106102102.11164id --+⨯=⨯⨯==r u I 4-5 图4-29所示电路,设集成运放为理想元件。

试计算电路的输出电压o u 和平衡电阻R 的值。

解 由图根据“虚地”特点可得0==+-u u图中各电流为601.01--=u i 305.02---=u i 180o f u u i -=- 由“虚断”得f 21i i i =+以上几式联立,可得V 7.2o =u平衡电阻为 Ω==k R 18180//60//30图4-29 题4-5图4-6 图4-30所示是一个电压放大倍数连续可调的电路,试问电压放大倍数uf A 的可调围是多少?图4-30 题4-6图解 设滑线变阻器P R 被分为x R 和x P R R -上下两部分。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章作业参考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4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4-4】已知X和Y,试用它们的变形补码计算出X + Y,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3)X = -0.10110,Y = -0.00001解:[X]补= 1.01010 [Y]补= 1.111111 1 . 0 1 0 1 0+ 1 1 . 1 1 1 1 11 1 . 0 1 0 0 1无溢出,X+Y = -0.10111【4-5】已知X和Y,试用它们的变形补码计算出X - Y,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3)X = 0.11011,Y = -0.10011解:[X]补= 0.11011 [-Y]补= 0.100110 0 . 1 1 0 1 1+ 0 0 . 1 0 0 1 10 1 . 0 1 1 1 0结果正溢【4-8】分别用原码乘法和补码乘法计算X * Y(1)X = 0.11011,Y = -0.11111法一:原码一位乘算法解:|X| = 0.11011→B |Y| = 0.11111→C 0→AA C 说明1 1 1 1 1C5 = 1, +|X|1 1 1 1 1 部分积右移一位→C5 = 1, +|X|0 1 1 1 1 部分积右移一位→C5 = 1, +|X|1 0 1 1 1 部分积右移一位→C5 = 1, +|X|0 1 0 1 1 部分积右移一位→C5 = 1, +|X|0 0 1 0 1 部分积右移一位→|X * Y| = 0.1101000101Ps = Xs ⊕ Ys = 0 ⊕ 1 = 1X*Y = -0.1101000101法二:补码一位乘算法解:[X]补= 0.11011→B [Y]补= 1.00001→C [-X]补= 1.00101 0→AA C 附加说明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1 1. 0 0 1 0 1 C4C5 = 10 -|X|1 1. 0 0 1 0 11 1. 1 0 0 1 0 1 1 0 0 0 0 1 部分积右移一位→+0 0. 1 1 0 1 1 C4C5 = 01 +|X|0 0. 0 1 1 0 10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0 部分积右移一位→+0 0. 0 0 0 0 0 C4C5 = 00 +00 0. 0 0 1 1 00 0.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部分积右移一位→+0 0. 0 0 0 0 0 C4C5 = 00 +00 0. 0 0 0 1 10 0. 0 0 0 0 1 1 0 1 1 1 0 0 部分积右移一位→+0 0. 0 0 0 0 0 C4C5 = 00 +00 0. 0 0 0 0 10 0. 0 0 0 0 0 1 1 0 1 1 1 0 部分积右移一位→+1 1. 0 0 1 0 1 C4C5 = 10 -|X|1 1. 0 0 1 0 1[X*Y]补= 11.0010111011X*Y = -0.1101000101【4-10】计算X/Y(2)X = -0.10101,Y = 0.11011原码恢复余数法:解:|X| = -0.101010→A |Y| = 0.110110→B [-|Y|]补= 1.00101 0→C0 0. 1 0 1 0 1 0 0 0 0 0 0+1 1. 0 0 1 0 1 -|Y|1 1. 1 1 0 1 0 <0+0 0. 1 1 0 1 1 +|Y|0 0. 1 0 1 0 1 0 0 0 0 0 0 商00 1. 0 1 0 1 0 0 0 0 0 0 0 左移←+1 1. 1 1 0 0 1 -|Y|0 0. 0 1 1 1 1 0 0 0 0 0 1 >0,商10 0. 1 1 1 1 0 0 0 0 0 1 0 左移←+1 1. 0 0 1 0 1 -|Y|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0,商10 0. 0 0 1 1 0 0 0 0 1 1 0 左移←+1 1. 0 0 1 0 1 -|Y|1 1. 0 1 0 1 1 <0+0 0. 1 1 0 1 1 +|Y|0 0. 0 0 1 1 0 0 0 0 1 1 0 商00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左移←+1 1. 0 0 1 0 1 -|Y|1 1.1 0 0 0 1 <0+0 0. 1 1 0 1 1 +|Y|0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商00 0. 1 1 0 0 0 0 1 1 0 0 0 左移←+1 1. 0 0 1 0 1 -|Y|1 1. 1 1 1 0 1 <0+0 0. 1 1 0 1 1 +|Y|0 0. 1 1 0 0 0 0 1 1 0 0 0 商0Qs = Xs⊕Ys = 0⊕1 = 1Q = -0.11000,R = 0.11000*2-5【4-11】设浮点数的阶码和尾数部分均用补码表示,按照浮点数的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题(2)X = 2-101*0.101100,Y = 2-100*(-0.101000)解:[X]补= 1011;0.101100[Y]补= 1100;1.011000对阶:△E = Ex – Ey = -5 -(-4)= -1Ex < Ey,将Mx右移一位,Ex+1→Ex[X]’补=1011;0.010110尾数求和:0 0. 0 1 0 1 1 0+1 1. 0 1 1 0 0 01 1. 1 0 1 1 1 0尾数结果规格化:尾数左移1位,阶码减1[X+Y]补=1011;1.011100X+Y = (-0.100100)*2-101减法算法过程略,X-Y = 0.111110 * 2-100【4-13】用流程图描述浮点除法运算的算法步骤设:被除数X = Mx * 2Ex; 除数Y = My * 2 Ey。

操作系统第4章习题带答案

操作系统第4章习题带答案

操作系统第4章习题带答案第四章⼀、问答题1、同步机制应遵循的准则是什么?2、死锁产⽣的4个必要条件是什么?它们是彼此独⽴的吗?3、简述死锁的定义和死锁产⽣的原因。

4、简述死锁定理和解除死锁的⽅法。

5、什么是安全状态?怎么判断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6、同步机制应遵循的准则是什么?7、死锁产⽣的4个必要条件是什么?它们是彼此独⽴的吗?⼆、计算题(共20分)1、当前系统中出现下述资源分配情况:利⽤银⾏家算法,试问如果进程P2提出资源请求Request(1,2,2,2)后,系统能否将资源分配给它?答:Request(1,2,2,2)<=(2,3,5,6)申请合法Request(1,2,2,2)<=Available,开始试探性分配,Available=(0,4,0,0) 测试系统是否安全:work= Available,finish=1没有进程的need满⾜<=work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系统拒绝此次资源分配。

2、当前某系统有同类资源7个,进程P,Q所需资源总数分别为5,4。

它们向系统申请资源的次序和数量如表所⽰。

回答:问:采⽤死锁避免的⽅法进⾏资源分配,请你写出系统完成第3次分配后各进程占有资源量,在以后各次的申请中,哪次的申请要求可先得到满⾜?答:第1次申请,Q申请资源2,系统安全,分配第2次申请,P申请资源1,系统安全,分配第3次申请,Q申请资源1,系统安全,分配资源剩余3个,P占有1个资源,Q占有3个资源,第4次分配不安全,拒绝,第5分配系统安全,满⾜。

3、⼀个计算机系统有6个磁带驱动器和4个进程。

每个进程最多需要n个磁带驱动器。

问当n为什么值时,系统不会发⽣死锁?并说明理由答:n=2理由同第4题(进程资源最⼤需求-1)×进程数量+1≤系统资源数量4、若系统有某类资源m×n+1个,允许进程执⾏过程中动态申请该类资源,但在该系统上运⾏的每⼀个进程对该资源的占有量任何时刻都不会超过m+1个。

信号与系统 第4章-作业参考答案

信号与系统 第4章-作业参考答案

题图 4-3-1 解:
11
第四章 傅立叶分析
第 4 章 习题参考答案
4-3-7
1)x(t)是实周期信号,且周期为 6; 3)x(t) = −x(t − 3)
1 3
设某信号x(t)满足下述条件:
2)x(t)的傅里叶系数为ak ,且当k = 0 和 k > 2时,有ak = 0;
1
4) ∫−3 |x(t)|2dt = 6 2 5)a1是正实数。
第四章 傅立叶分析
第 4 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 4 章 习题参考答案
4-1 思考题 答案暂略 4-1 练习题 4-2-2 已知三个离散时间序列分别为 x1 ( n) = cos
2πn 2πn , x3 (n) = e , x 2 (n) = sin 25 10
π x (t ) = sin 4π t + cos 6π t + 时,试求系统输出 y (t ) 的傅立叶级数。 4
解:
3
第四章 傅立叶分析
第 4 章 习题参考答案
4因果系统: y(t) + 4y(t) = x(t)
式中x(t) 为系统输入,y(t)是系统输出。在下面两种输入条件下,求输出y(t)的傅里叶级数 展开: 1)x(t) = cos2πt ;
2
2
= 3 ) f ( t ) Sa (100t ) + Sa
解:
( 60t ) 4)
sin(4π t ) , −∞ < t < ∞ πt
9
第四章 傅立叶分析
第 4 章 习题参考答案
4)T=1/4 4-2-27 设 x(t ) 是一实值信号,在采样频率 ω s = 10000π 时, x(t ) 可用其样本值唯一确定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4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4

第四章货币与通货膨胀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M1与M2:都是美联储计算货币存量的指标,M1是指通货加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和其它支票性存款,被称为狭义的货币;M2是指加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储蓄存款以及小额定期存款,被称为广义的货币。

M1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但没有利息。

M2有利息但不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M1与经济关联性强,而M2与货币政策关联性强。

2、货币需求函数:(1)货币需求函数是为了分析货币需求量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而建立的一种函数关系。

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

(2)比较典型的货币需求函数有:①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交易方程式:PV=MY,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Y为实际国民收入;②剑桥方程式:M= kPY,其中M为货币数量,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国民收入的比例,P为一般物价水平,Y为实际国民收入;③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L=L1(Y)+L2(i)。

其中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用L1表示,是收入Y的递增函数,即L1=L1(Y);投机性货币需求L2则与利率有关,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即L2=L2(i);④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M=f{P,r b,r c,1/P·dP/dt,w,y,u},其中,M表示名义货币量,P表示价格水平,r b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r c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1/P·dP/dt表示物价的预期变动率,w表示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率,y表示货币收入,u为其他随机因素。

3、数量方程式:数量方程式是用来表示交易量与货币之间的关系的方程。

它有以下表示形式:MV=PT式中,M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为货币的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T为社会总交易额。

交易方程式直观地表示了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一般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

如果用Y代表实际GDP,P是GDP平减指数,而PY是名义GDP,数量方程式变为MV=PY。

《大数据技术原理与操作应用》第4章习题答案

《大数据技术原理与操作应用》第4章习题答案

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在 MapReduce 程序中,map() 函数接收的数据格式是(A. 字符串B. 整型C. LongD. 键值对参考答案:D2.每个 Map 任务都有一个内存缓冲区,默认大小是( ) 。

A. 128 MBB. 64 MBC. 100 MBD. 32 MB参考答案:C3.在 MapTask 的 Combine 阶段,当处理完所有数据时,MapTask 会对所有的临时文件进行一次() 。

A. 分片操作B. 合并操作C. 格式化操作D. 溢写操作参考答案:B4.下列选项中,主要用于决定整个 MapReduce 程序性能高低的阶段是( ) 。

A. MapTaskB. ReduceTaskC. 分片、格式化数据源D. Shuffle参考答案:D二、判断题1. MapReduce 编程模型借鉴了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的设计思想。

( )参考答案:错2.在MapReduce 程序进行格式化数据源操作时, 是将划分好的分片格式化为键值对“ < key,value > ” 形式的数据。

( )参考答案:对3.带有倒排索引的文件称为“倒排索引文件”,简称“ 倒排文件” 。

( )参考答案:对4.reduce() 函数会将 map( ) 函数输出的键值对作为输入,将相同 key 值的 value 进行汇总,输出新的键值对。

( )参考答案:对5.MapReduce 通过 TextOutputFormat 组件输出到结果文件中。

( )参考答案:对biner 组件可以让 Map 对 key 进行分区,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 key 分发到不同的Reduce 中去处理。

( )参考答案:错7.对于 MapReduce 任务来说,一定需要 Reduce 过程。

( )参考答案:错8.在 MapReduce 程序中,只有 Map 阶段涉及 Shuffle 机制。

( )参考答案:错9.MapReduce 的数据流模型可能只有 Map 过程,由 Map 产生的数据直接被写入 HDFS中。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四章习题1.分析图4-1中所示的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要求:(1)写出驱动方程、输出方程、状态方程;(2)画出状态转换图,并说出电路功能。

CPY图4-12.由D触发器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如图4-2所示,在图中所示的CP脉冲及D作用下,画出Q0、Q1的波形。

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Q0=0,Q1=0。

D图4-23.试分析图4-3所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要求:写出驱动方程、状态方程,列出状态真值表,画出状态图。

CP图4-34.一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如图4-4所示,设各触发器的起始状态均为0态。

(1)作出电路的状态转换表;(2)画出电路的状态图;(3)画出CP作用下Q0、Q1、Q2的波形图;(4)说明电路的逻辑功能。

图4-45.试画出如图4-5所示电路在CP波形作用下的输出波形Q1及Q0,并说明它的功能(假设初态Q0Q1=00)。

CPQ1Q0CP图4-56.分析如图4-6所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写出分析过程。

Y图4-67.分析图4-7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1)写出驱动方程、状态方程;(2)作出状态转移表、状态转移图;(3)指出电路的逻辑功能,并说明能否自启动;(4)画出在时钟作用下的各触发器输出波形。

CP图4-78.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电路如图4-8所示:(1)列出方程式、状态表;(2)画出状态图、时序图。

并说明电路的功能。

1C图4-89.试分析图4-9下面时序逻辑电路:(1)写出该电路的驱动方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2)画出Q1Q0的状态转换图;(3)根据状态图分析其功能;1B图4-910.分析如图4-10所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具体要求:写出它的激励方程组、状态方程组和输出方程,画出状态图并描述功能。

1Z图4-1011.已知某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如图4-11所示,试:(1)分析电路的状态转移图,并要求给出详细分析过程。

(2)电路逻辑功能是什么,能否自启动?(3)若计数脉冲f CP频率等于700Hz,从Q2端输出时的脉冲频率是多少?CP图4-1112.分析图4-12所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写出它的激励方程组、状态方程组,并画出状态转换图。

第4章 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4章 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4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Y,错误N)1~10: YNYYY YNNYY1.现代通信指的是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

通信的任务就是传递信息。

12.现代通信就是传递信息,因此书、报、磁带、唱片等都是现代通信的媒介。

23.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称之为“终端”。

14.在通信系统中,计算机既可以用作信源也可以用作信宿,接收和发送的都是数字信号。

15.通信系统中信源和信宿之间必须存在信道,才能实现信息的传输。

16.光纤是绝缘体,不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

17.微波可以按任意曲线传播。

28.微波可以经电离层反射传播。

29.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容易受到干扰,误码率较高,通常只在建筑物内部使用。

110.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它们的任务都是传递信息,只是其传输介质和技术各有不同。

111.微波中继站之间的距离大致与塔高平方成正比。

一般为50公里左右。

112.中低轨道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213.同步轨道上的卫星数目是有限的。

114.卫星通信是微波接力通信向太空的延伸。

1 015.传输信息量与传输速率是相同的概念。

216.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而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包含无穷多个值。

117.信道的带宽总是指信道上所能通过的信号的频带宽度。

218.FDM和TDM是指将任意多路信号复合在同一个信道中传输。

219.无线电广播中的中波段和短波段都采用调幅方式用声音信号调制载波信号,而且都利用电离层反射传输信号。

220.调频广播比调幅广播的声音质量好,原因是调频广播的传输频带较宽,且外界信号不会对声音的频率形成干扰。

121.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多路电视信号所采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是频分多路复用。

122.采用频分复用技术传输的多路信号一定是模拟信号。

123.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所有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之间均通过光纤传输信息。

224.如果一个基站覆盖的区域内因手机密集而导致频率资源缺乏,应该扩大基站覆盖的区域范围。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4-1题答: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的区别:工作原理不同:金属电阻应变片是基于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即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阻值发生变化。

半导体应变片是基于晶体的压阻效应,即单晶体材料在沿某一方向受到外力作用时,电阻率发生相应变化而引起电阻阻值变化。

各自优缺点:金属电阻应变片灵敏度一般在1.7-4.0之间,但温度稳定性较好,用于测量精度要求较高场合;具有机械滞后性、蠕变等缺点。

半导体应变片的灵敏度比金属电阻应变片的高50-70倍,横向效应和机械滞后小、体积小,但温度温度性差,在较大应变下,灵敏度的非线性误差大。

如何选用:在温度变化较大,要求精度较高且应变变形相对较大的场合选用金属电阻应变片;在温度变化较小,应变变形较小的情况下优选半导体应变片。

4-2题 解:62120100010024.R K R KR R-∆=ε⇒∆=ε=⨯⨯⨯=Ω (1)1500125125120...U I A mA R ==== (2)15001247512475120024....U I A mA R R ====+∆+ (3)125124750025...I mA ∆=-=(4)示值差异太小,无法区分。

4-3题答:差动传感器的优点:测量精度高、线性范围大、稳定性好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原理:将两个结构相同的传感器正反相连组成一个差动传感器,当活动端(如衔铁)处于中间位置时,位移为零,输出电压为零(处于平衡态)。

当活动端向一个方向偏移时,其中一个传感器感受正偏移,另一个传感器感受等值的负偏移,由于两个传感器是反向串接,则实际输出量是由一个传感器感受变化的两倍,且将由外界引起的等值偏差抵消掉,起到补偿作用,因而精度较高、线性范围大、稳定性好。

4-4题 解:312222221088510449403C A r PF --∆δ∆δ±∆=-ε=-⨯⨯π⨯⨯=-π⨯⨯=δδ... 4-5题答:压电效应:某些材料,当沿着一定方向受到作用力时,不但产生机械变形,而且内部极化,表面有电荷出现,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状态的现象。

运营管理第6版习题与参考答案_第04章

运营管理第6版习题与参考答案_第04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第04章一、名词解释1、运营能力答案:组织接收、持有、容纳或给付的能力。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运营能力。

2、设计能力答案:建厂或扩建后运营系统理论上达到的最大能力。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设计能力。

3、有效能力答案:在理想运营条件下能够达到的能力,即交工验收后查定的能力。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有效能力。

4、实际能力答案: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在既定的有效能力基础上,考虑实际运营条件后能够实现的产出。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实际能力。

5、利用率答案:实际能力占设计能力的比率。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利用率。

6、效率答案:实际能力占有效能力的比率。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效率。

7、规模经济效应答案:所有生产要素按同方向增加(或减少)对产量变动的影响。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规模经济效应。

8、能力柔性答案;企业所具备的快速增加或降低某种运营能力的本领,也指快速地从一种运营能力转换为另一种运营能力的本领。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能力柔性。

9、盈亏平衡分析答案:根据产品的业务量、成本、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确定盈亏平衡点,来判断经营状况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盈亏平衡分析。

10、服务系统利用率答案:服务能力利用的百分比,即平均到达率与平均服务率之比。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服务系统利用率。

11、排队长答案:系统中排队等候服务的顾客数。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排队长。

12、队长答案:队长是指服务系统中的顾客数,包括正在接受服务的顾客数和排队等候服务的顾客数。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队长。

13、等待时间答案:从顾客到达服务系统起到其开始接受服务止的时间间隔。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等待时间。

14、逗留时间答案:逗留时间是从顾客到达服务系统起到其接受服务完成止的时间间隔。

第4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4章 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四一、用适当内容填空1. 凡将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及辅助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线路】将其连接,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及信息通信】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2. 从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互连的距离来看,有【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3种类型。

根据计算机网络各部分的功能,计算机网络可分成【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种类型。

3. Internet是一个基于【 TCP/IP 】协议,将各个国家、各个部门、各种机构的内部网络连接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4. 将提供资源的计算机叫做【服务器】,而将使用资源的计算机叫做【客户机】。

5. HTTP的中文含义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6.宽带传输是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后形成【频分复用模拟信号】,有时也称【频带传输】。

7. 写出一个以机构区分域名的域【 COM、END、GOV、MIL、NET、ORG】,写出一个以国别或地区区分域名的域【 CN、US、GB、TW、JP】。

8. 在WEB上,每一信息资源都有统一的且在网上唯一的地址,该地址就叫【 URL或统一资源定位标志】。

9. 写出两个由URL地址表示的资源类型【 HTTP 】和【 FTP 】。

10. 连接Internet主要方式有:【终端方式】、【拨号方式】、【局域网方式】和【宽带网方式】。

11. ISDN的中文含义是【综合业务数字网】。

12. 通信线路中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带宽】。

13.【主页】是指用户进入网站后看到的第一个页面。

当用户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网站的【 URL 】地址后,浏览器就会自动连接到主页。

14. 超文本有两个含义:【信息的表达式】、【信息间的超链接】。

15. URL的3个组成部分是:【资源类型】、【存放资源的主机域名】、【资源文件名】。

16. HTML文档也称为【Web 】文档,它由文本、图形、声音和超链接组成。

17. 网络地址格式为WWW.Z.Y.X,其中X表示【最高层域名或顶级域名】。

热学教程习题参考解(第四章)

热学教程习题参考解(第四章)

《热学教程》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习 题4-1. 电子管的真空度为1.333×103-Pa,设空气分子有效直径为3.0×1010-m,求27℃时空气分子的数密度n ,平均自由程λ和碰撞频率Z .(答: 3.2×1017m 3-,7.8 m ,60s 1-) 解:由nkT P =,可得)m (1021.3317-⨯==kTP n 分子平均自由程为)m (78.7212==n d πλ碰撞频率为 )s (2.6081-===λπμλRTvZ4-2. 求氦原子在其密度2.1×102-kg/m 3,原子的有效直径=d 1.9×1010-m 的条件下的平均自由程λ.(答:1.97×106-m)解:由n N mn A μρ==,可得 )m (1016.3324-⨯==μρA N n 分子平均自由程为)m (10972.12162-⨯==nd πλ 4-3. 试估算宇宙射线中的质子在海平面附近的平均自由程.(答:约m 102.16-⨯)4-4. 测得温度15℃和压强76cmHg 时氩原子和氖原子的平均自由程分别为Ar λ=6.7×108-m 和Ne λ=13.2×108-m ,试问:(1)氩原子和氖原子的有效直径各为多少?(2) 20℃和15cmHg 时Ar λ和-40℃和75cmHg 时Ne λ多大?(答(1)101063.3-⨯m,101059.2-⨯m;(2) 71045.3-⨯m,71080.1-⨯m)解:(1)由Pd kT n d 22221ππλ==,可得 )m (1063.321021Ar Ar -⨯=⎪⎪⎭⎫ ⎝⎛=λπP kT d)m (1059.221021Ne Ne -⨯=⎪⎪⎭⎫ ⎝⎛=λπP kT d(2)由分子平均自由程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m (1045.3107.6288157629378Ar11212Ar2--⨯=⨯⨯⨯⨯==λλT P P T )m (1008.1102.13288757623378Ne11212Ne2--⨯=⨯⨯⨯⨯==λλT P P T 4-5. 高空的一片降雨云层,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降雨量为Q =10cm/hour 。

线性代数习题答案4

线性代数习题答案4

a2 + b2 3 (a2 + b2 3)(a2 − b2 3) a22 − 3b22
a22 − 3b22
3,
a1 ± a2 , b1
± b2;
a1a2
+ 3b1b2 , a1b2
+ a2b1;
a1a2 a22
− 3b1b2 − 3b22
,
(a2b1 − a1b2 a22 − 3b22
)
都是有理数,故 K2 是数域.
x + y = (x1 + y1, x2 + y2 , x3 + y3 )T , 2(x1 + y1) + 3(x2 + y2 ) − (x3 + y3 ) = 0 ⇒ x + y ∈W4 , kx = (kx1, kx2 , kx3)T , 2(kx1) + 3(kx2 ) − (kx3) = 0 ⇒ kx ∈W4 故W4 对 R3 中的加法与数乘运算封闭, 它是 R3 的子空间. (5) W5 = {x ∈ R3 | 2x1 + 3x2 − x3 = 1}; 【解】W5 不是 R3 的子空间. 显然W5 中不含有零向量, 故W5 不是 R3 的子空间. (6) W6 = {x ∈ R3 | x1 − x22 = 0}.
=
a1a2 a22
+ b1b2 + b22
+
(a2b1 a22
− a1b2 ) + b22
i,
a1
± a2 , b1
± b2;
a1a2
− b1b2 , a1b2
+ a2b1;
a1a2 + b1b2 a22 + b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四一、用适当内容填空1.凡将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及辅助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线路】将其连接,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及信息通信】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2.从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互连的距离来看,有【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3种类型。

根据计算机网络各部分的功能,计算机网络可分成【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种类型。

3.Internet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将各个国家、各个部门、各种机构的内部网络连接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4.将提供资源的计算机叫做【服务器】,而将使用资源的计算机叫做【客户机】。

5.HTTP的中文含义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6.宽带传输是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后形成【频分复用模拟信号】,有时也称【频带传输】。

7.写出一个以机构区分域名的域【COM、END、GOV、MIL、NET、ORG】,写出一个以国别或地区区分域名的域【CN、US、GB、TW、JP】。

8.在WEB上,每一信息资源都有统一的且在网上唯一的地址,该地址就叫【URL或统一资源定位标志】。

9.写出两个由URL地址表示的资源类型【HTTP】和【FTP】。

10.连接Internet主要方式有:【终端方式】、【拨号方式】、【局域网方式】和【宽带网方式】。

11.ISDN的中文含义是【综合业务数字网】。

12.通信线路中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带宽】。

13.【主页】是指用户进入网站后看到的第一个页面。

当用户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网站的【URL】地址后,浏览器就会自动连接到主页。

14.超文本有两个含义:【信息的表达式】、【信息间的超链接】。

15.URL的3个组成部分是:【资源类型】【、存放资源的主机域名】、【资源文件名】。

16.HTML文档也称为【Web】文档,它由文本、图形、声音和超链接组成。

17.网络地址格式为WWW.Z.Y.X,其中X表示【最高层域名或顶级域名】。

18.典型的电子邮件地址一般由【用户名】和主机域名组成。

19.非屏蔽双绞线的英文缩写是【UTP】二、从参考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在传送数据时,以原封不动的形式将来自终端的信息送入线路称为【D】。

A.频带传输B.调制C.解调D.基带传输2.按计算机网络覆盖范围分,【D】是计算机网络。

A.以太网B.总线型网C.光纤网D.局域网3.Internet的工作方式是【B】。

A.共享模式B.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服务器/工作站模式D.TCP/IP模式4.在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中,【C】负责完成网络数据的传输、转发等任务。

A.资源子网B.局域网C.通信子网D.广域网6.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可分为两个子网,即【B】。

A.数据子网和信息子网B.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C.通信子网和信息子网D.资源子网和数据子网7.协议的三要素是【C】。

A.硬件、软件和时序B.服务器、主机和客户C.语法、语义和时序D.服务器、客户和操作系统8.Internet的工作方式是【C】。

A.网络资源共享B.通信协议C.客户机/服务器D.多用户9.Internet常用的浏览器有【C】。

A.WWWB.WebC.InternetExplorerD.http10.【B】负担全网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处理工作。

A.计算机B.通信子网C.资源子网D.网卡11.【C】负责全网数据处理和向网络用户提供资源及网络服务。

A.计算机B.通信子网C.资源子网D.网卡12.网络中计算机之间通信是通过【B】实现的,它们是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约定。

A.网卡B.通信协议C.双绞线D.电话交换设备13.【B】不能作为网络连接设备。

A.交换机B.防火墙C.网卡D.中继器14.网际协议是【D】。

A.HTTPB.TCPC.TelnetD.IP15.计算机网络协议是为保证准确通信而制定的一组【C】。

A.用户操作规范B.硬件电气规范C.规则或约定D.程序设计语法16.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每台计算机都是【C】。

A.相互控制的B.相互制约的C.各自独立的D.毫无联系的17.广域网主要用于实现局域网的远程互连,以便实现【C】计算机之间数据通信及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A.跨地区B.跨国家C.远距离D.单位内部18.IP的中文含义是【D】。

A.信息协议B.内部协议C.传输控制协议D.网络互连协议19.Internet上的每台正式计算机用户都有一个独有的【D】。

A.E-mailB.协议C.TCP/IPD.IP地址20.Internet是一个【D】。

A.局部网络集合B.国际性组织C.系统软件D.网络及主机的集合21.TCP/IP是【D】。

A.国际标准B.工业标准C.计算机标准D.默认的国际和工业标准22.IP地址按节点计算机所在的网络规模的大小分为【D】。

A.A和B两类B.A、B、C和D四类C.A、B和C三类D.A、B、C、D和E五类23.【C】不是Internet提供的的搜索引擎的类型。

A.全文检索B.分类中全文检索C.按字典方式检索D.分类结构检索24.E-mail是【D】。

A.文件传输的应用B.有一定格式的通信地址C.以磁盘为载体的电子信件D.网上一种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25.计算机网络按拓扑结构可分为【C】。

A.星型、网络型、集中型、分散型B.串行、并行、树型、总线型C.星型、树型、总线型、环型D.集中型、分散型、串行、并行26.主机的IP地址和主机的域名的关系是【A】。

A.必须一一对应B.两者完全是一回事C.一个IP地址可对应多个域名D.一个域名可对应多个IP地址27.Internet基于【A】。

A.TCP/IP协议B.WWW协议C.IE浏览器协议D.URL协议28.超文本传输协议是【D】。

A.HTTPB.TCP/IPC.TELNETD.FTP29.将使用资源的计算机叫做【B】。

A.服务器B.客户机C.主机D.终端30.以下哪个主机域名的写法是正确的【A】。

A.SCHOOL.X.Y.ZB.202.19.16.80C.SCHOOL@X.Y.ZD.10001010.01000110.11100101.0001101131.传输控制协议是【B】。

A.HTTPB.TCPC.TELNETD.IP32.超文本的含义是【D】。

A.该文本中包含有声音B.该文本中包含有图像C.该文本中包含有二进制字符D.信息的表达形式及信息间的超链接33.与Internet相连接的计算机,不管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都称为【B】。

A.工作站B.主机C.服务器D.客户机34.正确的电子邮件地址为【D】。

A.用户名+计算机名+机构名+最高域名B.计算机名+@机构名+用户名C.计算机名+@用户名+最高域名+机构名D.用户名+@计算机名+机构名+最高域名35.在WWW上每一个信息资源都有统一的且在网上唯一的地址,该地址叫做【B】。

A.HTTPB。

FTPC。

TelnetD。

URL35.将提供资源的计算机叫做【A】。

A.服务器B.客户机C.主机D.终端36.远程登录协议是【C】。

A.HTTPB.TCP/IPC.TELNETD.FTP37.综合业务数字网是【A】。

A.ISDNB.DDNC.ADSLD.PSDN38.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是【D】。

A.ISDNB.DDNC.ADSLD.PSDN39.关于E-Mail的正确说法是【C】。

A.要接收电子邮件必须有一个放在本地计算机的电子邮箱B.一般不能将一个电子邮件发送给多个接收者C.信箱地址由一个字符串组成,该字符串被“@”分成两部分D.用于传输文件20.与双绞线连接的是【A】。

A.RJ-45插口B.BNC插口C.并行插口D.AUI插口三、从参考答案中选择全部正确答案1.在局域网中,常用的通信介质是【BCDE】。

A.电线B.光缆C.双绞线D.同轴电缆E.微波2.IP地址是由【DE】。

A.32个字节组成B.0~255的十进制数组成C.48位二进制数组成D.A、B、C、D和E五类地址组成E.4组8位二进制数组成3.由URL地址表示的资源类型有【ACDE】。

A.httpB.E-mailC.telnetD.newsE.FTP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BDE】。

A.计算机之间的相互制约B.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C.分布处理D.提高系统可靠性E.将负荷均匀地分配网上各计算机系统5.Internet网上的域名是分层的,一般由【BCD】组成。

A.用户名B.主机名C.最高层域名D.机构名和网络名E.资源名6.关于E-mail的正确说法是【AD】。

A.电子邮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收发和处理电子邮件B.要接受电子邮件,必须有一个放在本地计算机的电子信箱C.一般不能将一个电子邮件发送给多个接受者D.信箱地址由一个字符串组成,该字符串被“@”分成两部分E.是用于传输文件的7.局域网的特点有【ABCDE】。

A.连接距离短B.数据传输率高C.可为某一组织拥有D.资源有限E.只能由一个部门管理8.中继器是网络物理层的一种连接设备,起【BC】和扩大网络覆盖范围等作用。

A.拒绝非法网络访问B.放大电信号C.延伸传输介质D.异种网络互连E.分布式计算9.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若要实现通信,该机必须具备的软硬件条件有【ABCE】。

A.网络接口卡B.网络协议C.网络服务器D.光盘E.MODEM10.加入Internet网的每一个计算机网络被分配给一个IP地址,它【ABCD】。

A.由32个二进制位组成,可用4个十进制数表示B.可以不固定C.与域名是一一对应关系D.与域名可进行相互转换E.与域名无关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E】。

A.Internet网可提供电子邮件功能B.IP地址分成四类C.个人计算机接入网络后,其他用户均可使用本地资源D.计算机局域网的协议简单E.Internet网的每个服务都是一个协议12.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主要有【AC】、信息快速交换和均衡网络负载等。

A.计算机系统资源共享B.提供多媒体应用C.分布处理D.提高CPU的主频E.文档电子化13.中继器是网络物理层的一种连接设备,起【BC】和扩大网络覆盖范围等作用。

A.拒绝非法网络访问B.放大电信号C.延伸传输介质D.异种网络互连E.分布式计算14.调制解调器(Modem)具体的基本功能是【AD】A.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B.自动监视网络状态C.拒绝非法网络访问D.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E.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15.网络接口卡的物理地址由48位二进制数构成,分别标识了【CE】两部分信息。

A.所能应用的网络类型B.可以连接的传输介质类型C.网络接口卡制造厂家D.网络接口卡使用的技术规范E.网络接口卡序列号16.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层次化结构,其优点有【BC】。

A.利于组网B.利于实现和维护C.利于标准化D.利于提高网速E.利于共享网络设备17.OSI是一个七层协议参考模型,下列不是七层协议中内容的有【BD】A.应用层B.逻辑层C.会话层D.接口层E.网络层18.TCP/IP体系包括【BE】、应用层和网络接口层4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