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的五大原则ppt课件
软件界面设计原则
![软件界面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5a0297fa26925c52cc5bf27.png)
B:全部采用点阵作为单位,不理会系统字体的调节,这样可以减少调节大字体带来的麻烦.
五:(Text)文字表达
提示信息、帮助文档文字表达遵循以下准则:
1:口语化、客气、多用您、请,不要用或少用专业术语,杜绝错别字,歧意词语。
2:断句逗号句号顿号分号的用法。提示信息比较多的话,应该分段。
5:鼠标光标样式统一,尽量使用系统标准,杜绝出现重复的情况,例如某些软件中一个手的形状就有4钟不同的样子。
四:(Font)字体
1:使用统一字体,字体标准的选择依据操作系统类型决定。
中文采用标准字体,“宋体”,英文采用标准 Microsoft Sans Serif 不考虑特殊字体(隶书、草书等,特殊情况可以使用图片取代),保证每个用户使用起来显示都很正常。
2:特殊操作、特殊功能界面,在界面上加控件直接连接到对应的HELP文件中。
3:特殊设置详细,应该在界面上用简洁明了的语句说明,或者是好用Tiptool,并由第二步帮助。
帮助文档:
A:结构化,按功能模块划分
B:必须阐述功能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在软件中实现.
C:帮助文件是帮助用户更好的使用软件,措辞要恰当、简捷、通俗易懂,每一句话都应该有目的,帮用户解决问题.
B:使用TABLE页,给用户很明显的视觉变化
七:(ALIGN)控件布局,窗口不源自挤,按功能组合控件. 1:屏幕不能拥挤。
拥挤的屏幕让人难以理解,因而难以使用。试验结果(Mayhew,1992年)屏幕总体覆盖度不应该超过40%,而分组钟覆盖度不应该超过62%。应让人看上去,不能太拥挤,也不能太松散,要恰到好处。整个项目,采用统一的控件间距,通过调整窗体大小达到一致,即使在窗体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宁可留空部分区域,也不要破坏控件间的行间距。
PPT页面布局设计的五大黄金规则
![PPT页面布局设计的五大黄金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b4ac4dd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3.png)
PPT页面布局设计的五大黄金规则在制作PPT的过程中,页面布局是影响整体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个好的布局不仅能让信息更清晰明了,还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五大黄金规则,帮助你提升PPT设计的水平。
简洁明了的结构在布局设计中,简洁性是关键。
每一页PPT应当明确传达一个主题,避免信息过载。
观众的注意力有限,因此逻辑清晰的结构将极大助力信息传达。
分块信息:将相关内容分成不同块,确保每部分都有明确的标题或概念。
避免长文本:对于长句和段落,尽量精简文字,使用关键词或短语代替。
这不仅有助于观众记忆,也使演示更具生动性。
使用图表或图片等视觉元素,能够加强信息的确切传递,同时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理解力。
统一视觉风格视觉风格的统一性对PPT整体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
每一页应保持一致的字体、颜色以及布局格式,这样能增强观众的视觉愉悦感。
颜色搭配:选择一到两种主色调,辅以一两种辅助色,形成和谐的色彩组合。
确保颜色的对比度足够,使得文字易于阅读。
字体选择:使用不超过两种不同的字体,重要的标题和正文要有明显区分。
指定字体大小,以提高可读性,通常标题要大于正文。
该统一性不仅让你的PPT看起来更专业,还有助于观众更快进入演示状态,专注内容,而非视觉分散。
合理的留白设计留白是一项常被忽视的设计元素。
在布局中适当的留白,可以帮助突出关键信息,同时避免视觉上的拥挤感。
留白分隔:合理安排文字和图像之间的空间,使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立呼吸的空间,避免信息堆积让观众感到疲惫。
对称与非对称:在留白的使用上,可以选择对称布局让人感到安定,或者非对称布局制造视觉冲击感。
不同情境下选择不同的留白形式,可以增强设计的灵活性。
留白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提高信息传达效果的重要手段。
注重视觉层次在设计PPT时,合理的视觉层次感可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强调重要信息。
通过不同图层的设计,使观众易于识别内容的主次。
应用大小:在重要信息上使用大字体,次要内容则使用较小的字体,不同的大小能够自然形成层次感。
软件架构设计原则与模式ppt课件
![软件架构设计原则与模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98ca3ecc175527072208a7.png)
里氏替换原则
定义: 所有引用基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益处: 1.提升结构稳定性 2.提高代码可读性、可维护性
6
接口隔离原则
定义: 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 益处: 1.提升结构稳定性 2.提高代码可读性、可维护性
7
开闭原则
定义: 当软件需要变化时,尽量通过扩展软件实体的行为来实现变化,而不是通过 修改已有的代码来实现变化 益处: 1.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 2.减少测试、修改等工作量
}
14
使用简单工厂后
15
使用简单工厂后
16
简单工厂(Simple Factory)
LNPizzaFactory lnFactory = new LNPizzaFactory(); PizzaStore lnStore = new PizzaStore(lnFactory); lnStore.orderPizza(‘cheese’); SXPizzaFactory lnFactory = new SXPizzaFactory(); PizzaStore sxStore = new PizzaStore(sxFactory); sxStore.orderPizza(‘cheese’); …
11
new xxx()
最简单做法
看到了new,就会想到“具体”。
当有一群相关的具体类时,通常会写出以下的代码:
Pizza oderPizza(String type){ Pizza pizza; if(type.equals(“cheese”)){ pizza = new CheesePizza(); } else if(type.equals(“greek”)){ pizza = new GreekPizza(); } pizza.prepare(); pizza.bake(); pizza.cut(); …
五软讲课PPT课件
![五软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d3c2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d.png)
工作经验:讲师在 相关领域的从业经 历和成果
技能特长:讲师在 授课、演讲和培训 方面的技能和特长
荣誉成就:讲师所 获得的荣誉和成就, 以及在行业中的地 位和影响力
讲师经验
讲师从事教学工 作的时间
讲师的教学经验 和成果
讲师的学术背景 和研究方向
讲师的荣誉和奖 项
讲师风格
内容:讲师的授 课风格和特点
YOUR LOGO
五软讲课PPT课 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课件介绍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课程安排
讲师介绍
课件介绍
课件背景
课件目标:帮 助学生掌握五 软技能,提高 实际操作能力
适用对象:具 备一定编程基 础的学生和开
发者
内容安排:分 五个章节,涵 盖五软技能的
核心知识点
教学方法:结 合理论讲解、 案例分析和实 践操作,注重 学生实际操作
自我管理
自我认知:了解 自己的优点和不 足,明确个人定 位和发展方向
时间管理:合理 安排时间,提高 工作效率,避免 拖延和浪费时间
情绪管理:学会 控制情绪,保持 冷静和理性,避 免情绪波动对工 作和生活的影响
健康管理:注重 身体健康,保持 良好的作息和饮 食习惯,增强身 体素质和抵抗力
教学方法
讲解方式
角色扮演
定义: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体验和了解不同角色的行为和思 考方式
目的: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学科和领域,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实施步骤:确定角色扮演的主题和场景、分组和角色分配、准备道具和资料、进行角色 扮演、总结和反思
软技能的特点:与硬技能相比,软技能难以量化,但却是个人职业竞 争力的重要体现。
软件设计六大原则
![软件设计六大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1e9cb3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a.png)
软件设计六大原则一、开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开闭原则是经典软件设计中最基础的原则,它规定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应该可以扩展,但是不可修改。
在实际的开发中,开发人员必须遵循这样的设计:当软件需要变化时,应该通过增加代码以及对现有代码的修改来完成。
可以将这一原则理解为:在尽可能少地改动原有代码的前提下让程序扩展更大的灵活性。
单一职责原则是说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它不应该同时处理多样的职责,即一个类要负责一项职责。
它遵循的原则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类或模块只负责一个功能,它只完成一项工作,而在需要完成两个功能的情况下,就要使用两个不同的类或模块来完成。
三、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里氏替换原则是指如果一个基类的所有子类都能够替换掉该基类,那么客户端程序不应该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基类,它的客户端程序不必关心它的子类,只要知道它基类的接口,以及如何调用它的方法即可。
实现里氏替换原则是在软件架构中以多态形式实现程序模块之间相互替代通信的一种技术手段。
依赖倒转原则是指: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模块,两者都应该依赖于一个抽象的概念,即上层组件不应该依赖下层组件,而是要依赖抽象,实现上下之间的解耦,它可以使上层组件很容易地和不同下层实现变得更加灵活。
可以使得系统架构更简单、更热情地抵抗变化,比如类的替换、类的功能的增强等,而高层的模块也不会随着低层模块的改变而改变。
五、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接口隔离原则是说,客户端不应该依赖于它不需要的接口;如果一个接口包含的方法越多,它也就越脆弱,它越可能因为客户端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软件设计者应该尽量将可抽象出多个单独接口的接口拆分为多个接口,每个接口只提供一种能力,这样客户端只需要依赖那些它需要的接口,而不会不小心依赖了它不需要的接口。
软件设计的原则
![软件设计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bf2c7144431b90d6c85c7eb.png)
软件产品可以被看作是由一系列具有特定功能的组件组成,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也可以被分解成一系列功能模块,这些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系统的所有功能。
所谓模块是指可组成系统的、具有某种确定独立功能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可以通过标准的界面和其他同样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更加复杂的系统。
每个模块的研发和改进都独立于其他模块的研发和改进,每个模块所特有的信息处理过程都被包含在模块的内部,如同一个“黑箱”,但是有一个或数个通用的标准界面与系统或其他模块相互连接。
在软件的模块化开发过程中,把一个源代码的结构分割成一个元系统和一系列的模块。
元系统指的是一个能够保持系统运转的最小的系统。
模块是一个较大系统的独特的部件,它能够由设计者独立设计出来,同时又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系统中运转。
把一个大系统切割成互相独立的不同的小系统,可以使一些并不是经常见面的开发者减少必要的交流次数。
另外,一个旧版本的模块可以被新版的模块所替换,同时却又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转。
这样,在新模块中所增加的功能就可以及时在现存的系统中体现出来,同时也不需要更改系统中的其他模块。
高度模块化的源代码结构给软件开发者和使用者均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开发者可以对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模块进行独立开发而不需要花时间去协调与其他模块之间的关系。
并且模块化开发不仅允许模块之间的水平开发,而且可以通过对类似模块之间的创新和竞争(开发新的模块或者对原有的模块进行改进)充分改善系统的功能。
另外,作为最终的用户来说,在安装系统的时候可以就个人的需求与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
模块化是复杂系统的一个共同特征,模块化的代码结构是由松散的组件构成的,是对一个系统完全意义上的分割,而不像完全集成的代码,各个组件之间存在很强的依赖关系,并不是完全通过界面来交换信息。
总结:第一,把一个系统分解成各个不同的子模块,不同的开发者专注于对其中某一模块的开发,一方面实现了劳动的分工,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由软件开发的效率。
软件设计课程(3)设计原则精品PPT课件
![软件设计课程(3)设计原则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0486a6a2161479171128eb.png)
3.3.2 公共耦合
1)定义 使用了全局变量产生的耦合。
2) 案例 避免使用全局变量
3)消除方法 • 封装数据为类成员数据; • 避免使用全局变量-如使用单件模式;
3.3.3 控制耦合(1)
1)定义 一个过程通过标志(flag)或者命令(command)显式地控 制另一个过程的动作,就存在控制耦合。
5.4 重用的策略
1) 使设计尽可能泛化 2)遵循前面的三个原则 • 提高内聚提高重用性-构件都有明确的目的 • 降低耦合提高重用性-构件可以独立运行 • 提高抽象提高重用性-构件通用; 3) 设计系统时包含钩子-功能扩展使用 4) 尽可能简化设计-简单对环境依赖性小,越容易重用;
5.5 重用有什么好处?
(与后面功能内聚中的层内聚作用类似); 4)载人飞行系统--分解为不同的子系统;
1.2 分治的优点
把软件分解为子系统的优点:
1) 不同的人可以进行各部分的工作, 这样最初的开发工作可 以并行进行;
2) 每个工程师能专门研究他所负责 的构件,最终成为该方面 的专家.一个人可以了解系统某一部分的所有情况,但不可 能了解整个系统的所有情况.
1) 定义 2) 功能内聚模块特点 3) 可以设计为功能内聚的模块 4) 实现功能内聚原因 5) 案例演示-功能内聚
2.3.1 功能内聚(1)
1) 定义 将完成一个无副作用计算的功能放在一起, 其他内容排除 在外; 无副作用:执行计算前后系统的状态相同.
2) 功能内聚模块特点 • 一般包括函数的参数(也可以包含文件或者数据流). • 提供相同的输入, 产生相同的输出; • 对输入值不进行修改, 返回计算的结果; • 功能内聚模块不具备记忆性(模块函数内没有对文件, 数据
五大设计原则
![五大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9d098c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3.png)
五大设计原则
《五大设计原则》
一、单一责任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SRP)
单一责任原则,被简称为 SRP,它的定义是:一个类应该只负责一项职责,如果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就等于把这些职责耦合在一起,一个职责的变更可能会削弱或者抑制这个类完成其他职责的能力。
二、开放-封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OCP)
开放-封闭原则,被简称为 OCP,它的定义是: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应该可以扩展,但是不可修改。
即一个软件实体应该是可以扩展的,以满足新需求,但是不可以修改原有代码逻辑,以满足新需求。
三、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LSP)
里氏替换原则,被简称为 LSP,它的定义是:子类必须能够替换掉它们的父类,也就是说任何基于父类的代码在不做任何修改的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在子类的对象上。
四、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DIP)
依赖倒置原则,被简称为 DIP,它的定义是: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也就是说,要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提高程序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五、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ISP)
接口隔离原则,被简称为 ISP,它的定义是:客户端不应该依赖
于它不需要的接口,也就是一个类对另外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
这样的好处就是类的耦合度降低,提高类的可复用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使用软件设计原则指导代码开发
![使用软件设计原则指导代码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ed1c0b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3.png)
使用软件设计原则指导代码开发软件设计原则是指导软件开发过程中遵循的一系列准则和规范,其目的是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五个软件设计原则,并且说明如何应用它们来指导代码的编写。
1.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SRP)单一职责原则是指一个类或模块应该有且只有一个单一的责任。
这意味着一个类应该只负责一项任务或功能,而不是包含多个不相关的功能。
当一个类承担了过多的责任时,它将变得复杂难以维护。
因此,我们应该将一个类的功能细分为多个更小的类或模块。
举个例子,考虑一个图形绘制的程序。
按照单一职责原则,我们可以将绘制逻辑和用户界面逻辑分别放在不同的类中。
这样,当我们需要修改绘制逻辑时,只需要修改与之相关的类,而不会影响到其他部分。
2.开放封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 OCP)开放封闭原则是指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通过扩展现有代码来实现新的功能,而不是修改已有的代码。
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了代码的风险和测试成本。
一个典型的应用开放封闭原则的例子是使用接口来定义类之间的依赖关系。
当需要更换实现时,只需要实现新的接口,而不需要修改调用方代码。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修改已有代码而引入新的问题。
3.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里氏替换原则是指任意一个子类的实例都可以替换其父类的实例,而程序的行为不变。
换句话说,子类型必须能够替代其基类型,而不会引发意外的错误或异常。
遵循里氏替换原则可以增强代码的可扩展性和复用性。
例如,当我们设计一个基类时,我们应该确保所有的子类都能正确地继承和使用基类的方法和属性。
4.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 DIP)依赖倒置原则是指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设计原则与模式1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设计原则与模式1](https://img.taocdn.com/s3/m/e720dc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9.png)
实践建议1
明确类的职责 避免代码冗余
实践建议2
遵循设计模式 适当使用接口
实践建议3
单一职责原则与业务逻辑的关 系 避免过度设计
SRP原则案例分析
01
02
03
04
案例1
电商网站订单模块
案例3
音乐播放器歌曲管理
案例2
社交媒体用户管理
SRP原则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在项目1中,通过遵守单一职责原则,实现了订单管 理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在项目2中,采用单一职责原 则实现了用户管理模块的高内聚性。项目3中,单一 职责原则确保了音乐播放器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软件设计原则介绍
D原则
KISS原则
DRY原则
面向对象设计的五个基本原 则:单一职责、开闭原则、 里氏替换、接口分离、依赖
倒置
保持简单,尽量使用简单的 方法解决问题,避免过度复
杂化
不要重复自己,避免代码重 复,提高代码可维护性
软件设计模式概述
软件设计模式是解决常见设计问题的可复用解决方案。 它包括创建型模式(如工厂模式、单例模式)、结构 型模式(如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和行为型模式 (如观察者模式、策略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帮助开 发人员更好地组织和设计软件架构。
软件设计模式概述
创建型模式
用于处理对象创建机制,包括工厂方法、抽象工厂、建造者、原型和单例模式
结构型模式
处理对象组合以形成更大的结构,包括适配器、装饰器、代理、外观、桥接、组合和享元模式
行为型模式
处理对象间的职责划分,包括模板方法、策略、命令、状态、观察者、中介者、访问者、备忘录和解释器模 式
软件设计原则应用实例
实例2
实例2中如何结合设计原则解 决问题 实例2中设计原则带来的好处 和挑战 实例2中的设计原则运用是否 符合预期
软件设计原则
![软件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ca7fb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0.png)
软件设计原则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对于项目的成功与效率都至关重要。
这些原则旨在提供灵活性、可维护性以及可扩展性的代码架构。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软件设计原则,包括单一职责原则、开放封闭原则、里氏替换原则、依赖倒置原则和接口隔离原则。
1. 单一职责原则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SRP)要求每个类或模块只负责一项功能。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需求变化时,只需要修改与该功能相关的代码,而不需要修改其他代码。
这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2. 开放封闭原则开放封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OCP)指出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扩展现有代码来适应新的需求,而不是修改已有的代码。
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引入新错误的风险,并且不会对已经运行良好的代码造成影响。
3. 里氏替换原则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LSP)提出任何使用基类的地方,都可以替换为其子类而不会影响程序的正确性。
简而言之,子类应该能够完全替代父类并保持原有功能。
这个原则有助于确保代码的一致性和可扩展性。
4. 依赖倒置原则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DIP)强调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模块,它们都应该依赖于抽象。
抽象不应该依赖于具体实现细节,而是应该建立在接口或抽象类的基础上。
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了软件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5. 接口隔离原则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ISP)要求接口应该小而专。
应该根据客户端的具体需求来定义接口,而不应该将所有方法都放在一个大接口中。
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类之间的依赖关系,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通过遵守这些软件设计原则,我们可以创建出易于理解、修改和扩展的高质量代码。
软件设计原则---六大原则
![软件设计原则---六大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d7bfbb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7.png)
软件设计原则---六⼤原则软件设计原则这是⼀篇关于软件设计六⼤原则的学习笔记,今天得知了⼀些不太让⼈开⼼的事情,感叹⼈⽣起起落落,彷徨间学不进新东西,只好⼜写起了博客写完以后⼼情好了些,可能⼈⽣就是应当少⽣些繁杂思绪,只得去做,去体验,最后⽅能修得⼼绪宁静⾃得之镜吧在软件开发中,程序员应尽量遵守这六条软件设计原则,这六条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提⾼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复⽤性,增加软件的可拓展性和灵活性。
软件设计六⼤原则:开闭原则⾥⽒代换原则依赖倒转原则接⼝隔离原则迪⽶特法则合成复⽤原则1、开闭原则对拓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在程序需要拓展原有功能时,不能对原有代码进⾏修改,⽽要实现⼀个热插拔的效果:需要什么就添加上去,不要影响原来的程序功能。
其⽬的在于使得程序可拓展性好,易于维护与升级。
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需要使⽤接⼝和抽象类。
为什么呢?其实本质上接⼝和抽象类定义的就是规范,只要我们合理的抽象,它可以覆盖很⼤的⼀块功能实现,从⽽维持软件架构的稳定。
⽽那些易变的细节,则可以交给具体的实现类来完成,当软件需求发⽣变化,只需要再派⽣⼀个实现类完成功能即可。
这⾥某种程度上其实暗合了依赖倒转原则。
实现开闭原则简单实例:我们创建⼀个代表⽪肤展⽰的接⼝,然后通过多个类实现该接⼝来完成⽪肤的实现,最后通过⼀个测试类来进⾏测试。
//接⼝,表⽰⽪肤展⽰的抽象意义public interface Skin {void showSkin();}//实现类⼀,实现了第⼀种⽪肤的展⽰public class ShowSkin01 implements Skin {@Overridepublic void showSkin() {System.out.println("Skin01");}}//实现类⼆,实现了第⼆种⽪肤的展⽰public class ShowSkin02 implements Skin {@Overridepublic void showSkin() {System.out.println("Skin02");}}//IoC简单实现,将选择何种⽪肤的权利交给⽤户public class Shower {private Skin skin;public void setSkin(Skin skin) {this.skin = skin;}public void show(){skin.showSkin();}}//客户端,如果输⼊1,则展⽰⽪肤1;如果输⼊2,则展⽰⽪肤2;其他输⼊会显⽰⽆效输⼊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hower shower = new Shower();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int i = scanner.nextInt();switch (i){case 1:shower.setSkin(new ShowSkin01());shower.show();break;case 2:shower.setSkin(new ShowSkin02());shower.show();break;default:System.out.println("input no sense!");}}}2、⾥⽒代换原则任何⽗类出现的地⽅,⼦类⼀定也可以出现通俗理解就是,⼦类可以拓展⽗类的功能,补充原来没有的功能,但是,不能改变⽗类原有的功能。
软件设计的五大原则ppt课件
![软件设计的五大原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6cf4282cc58bd63186bdf6.png)
精选ppt
1
1. 单一职责原则(SRP)
• 陈述:
– 就一个类而言,应该只有一个导致其变化的原因
• 分析:
– 一个职责就是一个变化的轴线 – 一个类如果承担的职责过多,就等于将这些职责耦合在
一起。一个职责的变化可能会虚弱或者抑止这个类完成 其它职责的能力 – 多职责将导致脆弱性的臭味
client和server都是具体类,接口与实现没有实现分离。如果我们 想要让client调用一个新的server类,那么我们不得不修改client 的源代码
从而带来编译、链接、部署等一系列的问题。
见下页程序
精选ppt
12
2. 开放封闭原则(OCP)
– 例子1(续)
class client{ server& s;
精选ppt
8
• 常见错误提醒:
– 持久化与业务规则的耦合。 例如:
Persistence Subsystem
Employee
+CalculatePay +Store
业务规则经常变化,而 持久化方法却一般不变。 将这两个职责耦合在一 起,将导致每次因为业 务规则变化调整 Employee类时,所有持 久化部分的代码也要跟 着变化
public: client(server& SER):s(SER){} void useServer(){
class server1{ int serverData;
public: void ServerFunc();
};
s.ServerFunc();
}
};
精选ppt
13
2. 开放封闭原则(OCP)
刻舟求剑是错误的。
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则
![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4921193a45177232e60a2b6.png)
该软件系统具有一个可视化绘图界面以及一个数字化仪界面。能用 鼠标代替绘图工具画出各种曲线和直线,能完成几何计算和截面视图 及辅助视图的设计,能将图形设计结果存于图形文件中。
抽象层次2:任务需求描述。 CAD 软件任务 用户界面任务; 创建二维图形任务; 显示图形任务; 管理图形任务 END CAD
软件工程
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则
1.1 模块化与模块独立性 1. 模块化
模块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模块 可以被单独命名,而且可通过名字来访问。在面向对象的方 法学中,对象和对象内的方法也是模块。在软件的体系结构 中,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模块是构成程序的 基本构件。模块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属性: 1).接口:指模块的输入与输出。 2).功能:指模块实现什么功能。 3).逻辑:描述内部如何实现要求的功能及所需的数据,即描述 模块内部怎样做。 4).状态:指该模块的运行环境,即模块的调用与被调用关系。
软件工程
1.1 模块化与模块独立性
功能、状态与接口反映模块的外部特性,逻辑 反映它的内部特性。在软件设计阶段通常首先要 确定模块的外部特性,这就是软件总体设计需要 解决的问题。然后再确定模块的内部特性,这就 是软件详细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模块化就是把程序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 模块具有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成起来构成 一个整体,可以完成指定的功能,实现问题的求 解。
1.2 抽象与细化
抽象层次3:程序过程表示。仅以二维图形任务为例。
PROCEDURE 创建二维图形 REPEAT UNTIL 创建图形任务终止
DO WHILE 出现与数字仪的交互时 数字仪接口任务;
判断做图请求; 线:画线任务; 圆;画圆任务;
软件设计原则
![软件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d9c53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2.png)
1.设计原则按照“整体设计、统一标准、开放扩展、稳定兼容、自主可控”的建设原则,建设多源信息引接和存储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信息知识化子系统、信息检索子系统、档案管理子系统以及运维管理子系统,采用对接和适配相结合的方式,无缝集成现有云平台与大数据平台,预留扩展空间,形成信息数据标准化、模型分析智能化和数据查询可视化,有效实现信息数据“可进、可管、可查、可用”。
1.1.可靠性与容错性统一系统的可靠性是第一位,在系统设计、部署、调试等环节都严格执行单位行业的有关标准和国家有关安全技防要求。
同时,所有产品均为成熟稳定的产品,系统配置成功后,可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长时间稳定可靠工作。
系统运行层面,采用全中文友好界面,方便准确地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和提示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易学易用。
系统的操作简单、快捷、环节少以保证不同文化层次的操作者及有关领导熟练操作。
系统有非常强的容错操作能力,使得在各种可能发生的误操作下,不引起系统的混乱。
系统运行的容错设计将充分结合需求分析内容,确保系统需求明确、一致,并经过充分的验证和确认。
通过采用综合的测试方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尽早发现和修复错误。
同时建立异常处理机制,设计系统能够检测和处理各类异常情况,如输入错误、数据库连接失败等,并提供相应的错误提示和日志记录。
日志记录机制:将系统的运行日志记录下来,包括错误信息、异常堆栈等,以便进行故障诊断和问题分析。
监控和告警系统:系统能够监控系统运行状况,并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发送告警消息,方便运维人员及时处理。
自动恢复机制: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和修复错误,如重启故障组件、切换到备用组件等。
数据备份和恢复:定期备份系统数据,并设计相应的数据恢复机制,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快速恢复。
1.2.实用性与经济性统一遵循合同中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要求,坚持以数据资源建设为重心,结合已有的基础资源状况,合理设计各应用子系统,以达到满足数据管理的需要、数据查询的需要、分析决策的需要以及可视化展示的需要。
软件设计基本原则
![软件设计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6103c1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7.png)
软件设计基本原则软件基本设计原则友好、简洁的界面设计结构、导向清晰,符合国际标准强大的综合查询信息数据共享方便及时的信息交流板块准确、可逆的科技工作流模块支持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方案生命周期长设计原则:设计时考虑的总体原则是:它必须满足设计目标中的要求,并充分考虑本网站的基本约定,建立完善的系统设计方案。
信息系统的实施作为信息化规划的实践和实现,必须遵循信息化规划方案的思想,对规划进行项目实施层面上的细化和实现。
首先必须遵循信息化规划“投资适度,快速见效,成熟稳定,总体最优”的总原则。
具体细化到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软件系统工程上来。
先进性系统构成必须采用成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技术、软件产品和设备。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依照国际上的规范、标准,借鉴国内外目前成熟的主流网络和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
实用性实用性是指所设计的软件应符合需求方自身特点,满足需求方实际需要。
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需求方自身特点,设置符合需求方的设计需求。
对于需求方的需求,在不违背使用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适合需求的设计,满足需求方内部管理的要求。
1) 设计上充分考虑当前各业务层次、各环节管理中数据处理的便利和可行,把满足管理需求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
2) 采取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技术方案,在总体设计的前提下,系统实施时先进行业务处理层及低层管理,稳步向中高层管理及全面自动化过渡。
这样做可以使系统始终与业务实际需求紧密连在一起,不但增加了系统的实用性,而且可使系统建设保持很好的连贯性;3) 全部人机操作设计均充分考虑不同使用者的实际需要;4) 用户接口及界面设计充分考虑人体结构特征及视觉特征进行优化设计,界面尽可能美观大方,操作简便实用。
可靠性在可靠性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 可靠性设计应有明确的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评估方案;(2) 可靠性设计必须贯穿于功能设计的各个环节,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要全面考虑影响可靠性的各种因素;(3) 应针对故障模式 (即系统故障或失效的表现形式) 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消除或控制产品在寿命周期内可能出现的故障(失效)模式;(4) 在设计时,应在继承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先进的设计原理和可靠性设计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单一职责原则(SRP)
• 陈述:
– 就一个类而言,应该只有一个导致其变化的原因
• 分析:
– 一个职责就是一个变化的轴线 – 一个类如果承担的职责过多,就等于将这些职责耦合在
一起。一个职责的变化可能会虚弱或者抑止这个类完成 其它职责的能力 – 多职责将导致脆弱性的臭味
.
• 示例1:
见下页程序
.
2. 开放封闭原则(OCP)
– 例子1(续)
class client{ server& s;
public: client(server& SER):s(SER){} void useServer(){ s.ServerFunc(); }
};
class client{ server1& s;
.
– 什么是职责? 职责是“变化的原因”。
– 上面的例子可能存在两种变化的方式:
• 连接和通信可能独立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将职责分开。例如,应用的变化导致了连接部分 方法的签名(signature)发生了变化,那么使用数据连接的部分也 需要重新编译、部署,这会相当麻烦,使得设计僵化。
• 连接和通信同时变化 这种情况下,不必将职责分开。反而分离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复杂性” 的臭味
刻舟求剑是错误的。 ——王亚沙
.
– 修改后的设计如下:
<<interface>> Data Channel
+send(:char ) +recv():char
<<interface>> Connection
+dail(pno:String ) +hangup()
Modem Implementation
public: client(server& SER):s(SER) {} void useServer(){ s.ServerFunc(); }
};
class server{ int serverData;
public: void ServerFunc();
};
.
– 例子1(续) 这个程序出了什么问题? client和server都是具体类,接口与实现没有实现分离。如果我们 想要让client调用一个新的server类,那么我们不得不修改client 的源代码 从而带来编译、链接、部署等一系列的问题。
.
– 修改后的设计如下:
Computational Geometry Application
Graphical Application
Geometric Rectangle
Rectangle
GUI
+area( ):double
+draw( )
.
• 示例2:
一个Modem的接口: Class Modem{
public: virtual void dail(char* pno)=0; virtual void hangup( ) =0; virtual void send(char c) =0; virtual void recv( ) =0; };
Modem类(可能)有两个职责: 1. 拨号 2. 通信
Computational Geometry Applicatio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ectangle + draw( ) +area( ):double
GUI
Rectangle类具有两个职责: 1. 计算矩形面积的数学模型 2. 将矩形在一个图形设备上描述出来
.
Graphical Application
– Rectangle类违反了SRP,具有两个职能——计算面积和 绘制矩形
有一点需要注意:在 ModemImplementation中 实际还是集合了两个职 责。这是我们不希望的, 但是有时候却是必须的。
但是我们注意到,对于 应用的其它部分,通过 接口的分离我们已经实 现了职责的分离。
ModemImplementation已 经不被其它任何程序所 依赖。除了main以外, 其他所有程序都不需要 知道这个函数的存在。
• 分析:
– 世界是变化的(而且变化很快),软件是对现实的抽象 软件必须能够扩展
– 如果任何修改都需要改变已经存在的代码,那么可能导致牵一发动 全身现象,进而导致雪崩效应,使软件质量显著下降
.
• 实现OCP的关键是抽象:
– 例子1
client
server
class client{ server& s;
.
• 常见错误提醒:
– 持久化与业务规则的耦合。 例如:
Persistence Subsystem
Employee
+CalculatePay +Store
业务规则经常变化,而 持久化方法却一般不变。 将这两个职责耦合在一 起,将导致每次因为业 务规则变化调整 Employee类时,所有持 久化部分的代码也要跟 着变化
.
2. 开放封闭原则(OCP)
• 陈述:
– 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应该是可以扩展的,同时还可以是 不必修改的,更确切的说,函数实体应该: (1)对扩展是开放的 当应用的需求变化时,我们可以对模块进行扩展,使其具有满足改 变的新的行为——即,我们可以改变模块的功能 (2)对更改是封闭的 对模块进行扩展时,不必改动已有的源代码或二进制代码。
public: void ServerFunc();
};
.
2. 开放封闭原则(OCP)
– 例子1(续) 修改后的设计
– 这种对SRP的违反将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
• 包含不必要的代码
– 一个应用可能希望使用Retangle类计算矩形的面积,但是却被迫 将绘制矩形相关的代码也包含进来
• 一些逻辑上毫无关联的原因可能导致应用失败
– 如果GraphicalApplication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从而对Rectangle 类进行了修改。但是这样的变化居然会要求我们重新构建、测试 以及部署ComputationalGeometryApplication,否则其将莫名其 妙的失败。
public: client(server& SER):s(SER){} void useServer(){ s.ServerFunc(); }
};
class server{ int serverData;
public: void ServerFunc();
};
class server1{ int server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