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实验上答题答案(已分类)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相邻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双缝到屏幕的距离B. 双缝之间的距离C. 光的波长D. 双缝的宽度答案:D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B.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C. 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热力学过程D. 能量的总量在封闭系统中是恒定的答案:A3. 在静电场中,电场强度的方向是:A.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B. 垂直于电场线的方向C. 与电场线的方向无关D. 与电场线的方向相反答案:A4.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D5.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下列哪个物理量与温度无关?A. 压强B. 体积C. 气体的摩尔数D. 气体的分子数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库仑定律,两点电荷之间的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______。

答案:反比2. 光的折射定律表明,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正弦值之比相等3.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电阻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成正比4. 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______来表示。

答案:波长 = 波速 / 频率5.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公转周期的平方之间存在______关系。

答案:正比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原理。

答案: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

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其基本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2. 描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大物实验习题解答

大物实验习题解答

实验三衍射光栅【预习思考题】1. 如何调整分光计到待测状态?答:(1)调节望远镜适合接收平行光,且其光轴垂直于仪器中心轴;(2)平行光管能发出平行光,且其光轴垂直于仪器中心轴;(3)载物台的台面垂直于仪器中心轴。

2. 调节光栅平面与入射光垂直时,为什么只调节载物台调平螺钉b、c,而当各级谱线左右两侧不等高时,又只能调节载物台调平螺钉a?答:调节光栅平面与入射光垂直时,光栅放在载物台调平螺钉b、c的垂直平分线上,望远镜和平行光管已调好,调节载物台调平螺钉a不能改变光栅面与入射光的夹角,只能调节螺钉b或c使光栅面反射回来的“+”字像与分划板上“ ”形叉丝的上十字重合,此时光栅平面与入射光垂直。

当各级谱线左右两侧不等高时,说明光栅刻线与载物台平面不垂直,调节b、c破坏入射光垂直光栅面,只调节a即可使各级谱线左右两侧等高。

【分析讨论题】1. 利用本实验的装置如何测定光栅常数?答:与实验步骤一样,调出光谱线,已知绿光波长m,测量一级()绿光衍射角,根据光栅方程,可计算出光栅常数d 。

2. 三棱镜的分辨本领,b是三棱镜底边边长,一般三棱镜约为1000cm-1。

问边长多长的三棱镜才能和本实验用的光栅具有相同的分辨率?解:已知:实验测得=27000,cm-1 求b。

由得b= (cm)答:略。

实验九用动态法测定金属棒的杨氏模量【预习思考题】1.试样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有何不同,有何关系?固有频率只由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

和共振频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式中Q为试样的机械品质因数。

一般悬挂法测杨氏模量时,Q值的最小值约为50,所以共振频率和固有频率相比只偏低0.005%,故实验中都是用f共代替f固,2.如何尽快找到试样基频共振频率?测试前根据试样的材质、尺寸、质量,通过(5.7-3)式估算出共振频率的数值,在上述频率附近寻找。

【分析讨论题】1.测量时为何要将悬线吊扎在试样的节点附近?理论推导时要求试样做自由振动,应把线吊扎在试样的节点上,但这样做就不能激发试样振动。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题答案.

近代物理1. 是否可以测摆动一次的时间作周期值?为什么?答:不可以。

因为一次测量随机误差较大,多次测量可减少随机误差。

2. 将一半径小于下圆盘半径的圆盘,放在下圆盘上,并使中心一致,讨论此时三线摆的周期和空载时的周期相比是增大、减小还是不一定?说明理由。

答:当两个圆盘的质量为均匀分布时,与空载时比较,摆动周期将会减小。

因为此时若把两盘看成为一个半径等于原下盘的圆盘时,其转动惯量I0小于质量与此相等的同直径的圆盘,根据公式(3-1-5,摆动周期T0将会减小。

3. 三线摆在摆动中受空气阻尼,振幅越来越小,它的周期是否会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大吗?为什么?答:周期减小,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因为本实验测量的时间比较短。

实验2 金属丝弹性模量的测量1. 光杠杆有什么优点,怎样提高光杠杆测量的灵敏度?答:优点是:可以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

提高放大倍数即适当地增大标尺距离D 或适当地减小光杠杆前后脚的垂直距离b,可以提高灵敏度,因为光杠杆的放大倍数为2D/b。

2. 何谓视差,怎样判断与消除视差?答:眼睛对着目镜上、下移动,若望远镜十字叉丝的水平线与标尺的刻度有相对位移,这种现象叫视差,细调调焦手轮可消除视差。

3. 为什么要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答:逐差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实验所得的数据,减少随机误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

因为对有些实验数据,若简单的取各次测量的平均值,中间各测量值将全部消掉,只剩始末两个读数,实际等于单次测量。

为了保持多次测量的优越性,一般对这种自变量等间隔变化的情况,常把数据分成两组,两组逐次求差再算这个差的平均值。

实验三,随即误差的统计规律1. 什么是统计直方图? 什么是正态分布曲线?两者有何关系与区别?答:对某一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做n次重复测量,得到一系列测量值,找出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确定一个区间,使其包含全部测量数据,将区间分成若干小区间,统计测量结果出现在各小区间的频数M,以测量数据为横坐标,以频数M为纵坐标,划出各小区间及其对应的频数高度,则可得到一个矩形图,即统计直方图。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I
600
60 × 180
最后结果为: λ=(433.9±0.9) nm
1.
当用钠光(波长λ=589.0nm)垂直入射到 1mm 内有 500 条刻痕的平面透射光栅上时,试问最多能看到第几级光谱?并
请说明理由。
答:由(a+b)sinφ=kλ
得 k={(a+b)/λ}sinφ
∵φ最大为 90º
所以 sinφ=1
(1) 按讲义中的电路原理图连接好实物电路图; (2) 测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① 先使正向电压加至30伏以上,同时使光电流达最大(不超量程), ② 将电压从0开始按要求依次加大做好记录; (3) 测照度与光电流的关系: ① 先使光电管距光源20cm处,适当选择光源亮度使光电流达最大(不超量程); ② 逐渐远离光源按要求做好记录;
实验方法原理
(1) 光子打到阴极上,若电子获得的能量大于逸出功时则会逸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运动而形成正向 电流。在没达到饱和前,光电流与电压成线性关系,接近饱和时呈非线性关系,饱和后电流不再增加。
(2) 电光源发光后,其照度随距光源的距离的平方成(r2)反比即光电管得到的光子数与 r2 成反比,因此打出的电子 数也与 r2 成反比,形成的饱和光电流也与 r2 成反比,即 I ∝r-2。
实验步骤
(4) 测光电管的截止电压: ① 将双向开关换向; ② 使光电管距光源20cm处,将电压调至“0”, 适当选择光源亮度使光电流达最大(不超量程),记录此时的光 电流I0,然后加反向电压使光电流刚好为“0”,记下电压值US; ③ 使光电管远离光源(光源亮度不变)重复上述步骤作好记录。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

第一部分:基本实验基础1.(直、圆)游标尺、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答:P462.物理天平1.感量与天平灵敏度关系。

天平感量或灵敏度与负载的关系。

答:感量的倒数称为天平的灵敏度。

负载越大,灵敏度越低。

2.物理天平在称衡中,为什么要把横梁放下后才可以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答:保护天平的刀口。

3.检流计1.哪些用途?使用时的注意点?如何使检流计很快停止振荡?答:用途:用于判别电路中两点是否相等或检查电路中有无微弱电流通过。

注意事项:要加限流保护电阻要保护检流计,随时准备松开按键。

很快停止振荡:短路检流计。

4.电表量程如何选取?量程与内阻大小关系?答:先估计待测量的大小,选稍大量程试测,再选用合适的量程。

电流表:量程越大,内阻越小。

电压表:内阻=量程×每伏欧姆数5.万用表不同欧姆档测同一只二极管正向电阻时,读测值差异的原因?答:不同欧姆档,内阻不同,输出电压随负载不同而不同。

二极管是非线性器件,不同欧姆档测,加在二极管上电压不同,读测值有很大差异。

6.信号发生器功率输出与电压输出的区别?答:功率输出:能带负载,比如可以给扬声器加信号而发声音。

电压输出:实现电压输出,接上的负载电阻一般要大于50Ω。

比如不可以从此输出口给扬声器加信号,即带不动负载。

7.光学元件光学表面有灰尘,可否用手帕擦试?答:不可以8.箱式电桥倍率的选择方法。

答:尽量使读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最大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倍率。

9.逐差法什么是逐差法,其优点?答:把测量数据分成两组,每组相应的数据分别相减,然后取差值的平均值。

优点:每个数据都起作用,体现多次测量的优点。

10.杨氏模量实验1.为何各长度量用不同的量具测?答:遵守误差均分原理。

2.测钢丝直径时,为何在钢丝上、中、下三部位的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直径,而不是在同一部位采样数据?答:钢丝不可能处处均匀。

3.钢丝长度是杨氏模量仪上下两个螺丝夹之间的长度还是上端螺丝夹到挂砝码的砝码钩之间的长度?答:前者4.采用光放大办法测钢丝的微小伸长量时要测望远镜到标尺之间的距离L,请问,L 是指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旁标尺的距离还是指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物镜之间的距离?答:前者5.必须预加砝码使钢丝拉直,你能用什么办法判断需预加几个砝码?答:用图示法。

大物实验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物实验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物实验考试题库及答案1. 题目:请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指的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即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例如,在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一个向前的力,足球也会对脚施加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力,这就是为什么踢足球时脚会感到疼痛。

2. 题目:解释什么是光的干涉现象,并描述双缝实验中观察到的干涉条纹。

答案: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由于光波的叠加而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

在双缝实验中,当光通过两个紧密排列的缝隙时,从缝隙出来的光波会在屏幕上产生干涉条纹。

这些条纹是由于来自两个缝隙的光波相互叠加,形成构造性干涉(亮条纹)和破坏性干涉(暗条纹)的结果。

3. 题目:描述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答案: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 V = IR \),其中 \( V \) 代表电压,\( I \) 代表电流,\( R \) 代表电阻。

欧姆定律描述了在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物理意义是,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高,电流越大;当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4. 题目:解释什么是电磁感应,并说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答案:电磁感应是指在变化的磁场中,导体中会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明,导体中产生的电动势与穿过导体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数学表达式为 \( \mathcal{E} = -\frac{d\Phi_B}{dt} \),其中 \( \mathcal{E} \) 代表电动势,\( \Phi_B \) 代表磁通量,\( t \) 代表时间。

负号表示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磁通量变化的方向相反。

5. 题目:描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解释其各参数的含义。

答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 PV = nRT \),其中 \( P \) 代表气体的压强,\( V \) 代表气体的体积,\( n \) 代表气体的摩尔数,\( R \) 代表理想气体常数,\( T \) 代表气体的绝对温度。

大物试题答案

大物试题答案

大物试题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答案:B2. 答案:C3. 答案:A4. 答案:D5. 答案:C6. 答案:B7. 答案:A8. 答案:B9. 答案:C10. 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11. 答案:速度12. 答案:0.0613. 答案:等于14. 答案:反比15. 答案:2.516. 答案:平行17. 答案:电势差18. 答案:真实倒立缩小19. 答案:2:120. 答案:3000N第三部分:简答题21. 答案:物理量22.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23. 答案:滑动摩擦力24. 答案:简谐振动25. 答案:变压器26. 答案:透镜公式27. 答案:2.5×10^4 J28. 答案:焦距29. 答案:凸透镜30. 答案:光的全反射第四部分:计算题31. 答案:45 m/s32. 答案:15 Hz33. 答案:10 N34. 答案:0.2 C35. 答案:10 Ω36. 答案:600 J37. 答案:约为 102.04 kHz38. 答案:5.4 Ω39. 答案:5.0×10^6 ohm·m40. 答案:12.5 V第五部分:解答题41. 答案:由于答案内容较长,建议直接参阅附件中的答案解析。

42. 答案:由于答案内容较长,建议直接参阅附件中的答案解析。

43. 答案:由于答案内容较长,建议直接参阅附件中的答案解析。

44. 答案:由于答案内容较长,建议直接参阅附件中的答案解析。

45. 答案:由于答案内容较长,建议直接参阅附件中的答案解析。

附件:大物试题答案解析题目解析:1. 题目一解析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选项B是正确答案。

2. 题目二解析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正确答案,选项C是正确答案。

3. 题目三解析根据题目要求,选项A是正确答案。

4. 题目四解析根据题目要求,选项D是正确答案。

5. 题目五解析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正确答案,选项C是正确答案。

......(以下省略)总结:本次大物试题共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和解答题等多个题型,共计40道题目。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解析大全(实验数据)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解析大全(实验数据)

测量次数 12 3 U 1 /V 5.46.9 8.5 I 1 /mA 2.00 2.60 3.20 R 1 / & 2700 2654 2656 测量次数 1 2 3 U 2 /V 2.08 2.22 2.50 I 2 /mA 38.0 42.0 47.0 R 2/ & 54.7 52.9 53.2U 2 I 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R U,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

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

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

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

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1) 由∆U U max 1.5% ,得到∆U 1 0.15V ,∆U2 0.075V; (2) 由∆II max 1.5% ,得到∆I 1 0.075mA ,∆I 2 0.75mA ; (3) 再由 u RR ( 3V ) ( 3I ) ,求得 u R 1 9 101Ω, u R 2 1Ω ; (4) 结果表示 R 1(2.92 0.09)10 3Ω, R 2 (44 1)Ω光栅衍射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大学物理试验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试验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试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光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是()。

A. 波长与频率成正比B. 波长与频率成反比C. 波长与频率无关D. 波长与频率相等2.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C.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但可以通过外界做功实现3.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A. 总是相等的B. 总是相反的C. 总是相等且相反的D. 总是不相等的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

A. s = 1/2at^2B. s = atC. s = 1/2atD. s = at^25.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B. 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C. 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D. 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电流I和电压U之间的关系是。

2. 波长为λ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受到的力为F,其加速度a的大小是。

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也不会。

5. 光的折射定律表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都位于。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物体在5s内的位移。

2.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四、实验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描述并解释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验证过程。

2. 描述并解释光的干涉现象的实验观察过程。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区别和联系。

2. 论述相对论中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六、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C4. A5. D二、填空题1. R = U/I2. 3×10^8 m/s3. a = F/m4. 消失,创生5. 同一平面三、计算题1. 位移s = 1/2 × 5m/s^2 × (5s)^2 = 62.5m2. 电压V = I × R = 2A × 10Ω = 20V四、实验题1.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验证过程:通过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验证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大物实验思考题答题

大物实验思考题答题

实验一 物体密度的测定【预习题】1.简述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答:(1)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游标卡尺是一种利用游标提高精度的长度测量仪器,它由主尺和游标组成。

设主尺上的刻度间距为y ,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为x ,x 比y 略小一点。

一般游标上的n 个刻度间距等于主尺上(n -1)个刻度间距,即y n nx )1(-=。

由此可知,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与主尺上刻度间距相差n1,这就是游标的精度。

教材P33图1-2所示的游标卡尺精度为mm 501,即主尺上49mm 与游标上50格同长,如教材图1-3所示。

这样,游标上50格比主尺上50格(50mm )少一格(1mm ),即游标上每格长度比主尺每格少1÷50 = 0.02(mm), 所以该游标卡尺的精度为0.02mm 。

使用游标卡尺时应注意:①一手拿待测物体,一手持主尺,将物体轻轻卡住,才可读数。

②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决不允许被量物体在量爪中挪动。

③游标卡尺的外量爪用来测量厚度或外径,内量爪用来测量内径,深度尺用来测量槽或筒的深度,紧固螺丝用来固定读数。

(2)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它是把测微螺杆的角位移转变为直线位移来测量微小长度的长度测量仪器。

螺旋测微器主要由固定套筒、测量轴、活动套筒(即微分筒)组成。

如教材P24图1-4所示,固定套管D 上套有一个活动套筒C(微分筒),两者由高精度螺纹紧密咬合,活动套筒与测量轴A 相联,转动活动套筒可带动测量轴伸出与缩进,活动套筒转动一周( 360),测量轴伸出或缩进1个螺距。

因此,可根据活动套筒转动的角度求得测量轴移动的距离。

对于螺距是0.5mm 螺旋测微器,活动套筒C 的周界被等分为50格,故活动套筒转动1 格,测量轴相应地移动0.5/50=0.01mm,再加上估读,其测量精度可达到0.001 mm 。

使用螺旋测微器时应注意:①测量轴向砧台靠近快夹住待测物时,必须使用棘轮而不能直接转动活动套筒,听到“咯、咯”即表示已经夹住待测物体,棘轮在空转,这时应停止转动棘轮,进行读数,不要将被测物拉出,以免磨损砧台和测量轴。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一,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目的,通过自由落体实验,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a=g。

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即s=1/2gt^2。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室内选择一个高度适中的地方,设置好实验仪器。

2. 用高度计测量自由落体的初始高度h0。

3. 释放小球,用计时器测量自由落体的时间t。

4.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处理,计算得到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为9.81m/s^2,与标准值基本吻合。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自由落体实验可以准确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原理。

实验二,测量弹簧振子的周期。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弹簧振子的周期,探究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

实验原理,弹簧振子的周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k和振子的质量m有关,周期T=2π√(m/k)。

实验步骤:1. 将弹簧挂在支架上,将振子悬挂在弹簧上。

2. 用计时器测量振子的周期T。

3. 改变振子的质量m,再次测量振子的周期T。

4.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处理,计算得到弹簧振子的周期T与振子的质量m的关系符合周期公式T=2π√(m/k)。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子的质量m呈现出明显的关系,验证了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

实验三,测量光的折射率。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计算得到不同介质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n与光的速度v和真空中的光速c有关,n=c/v。

实验步骤:1. 准备折射仪器和不同介质的试样。

2. 用光源照射试样,测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

3. 计算得到不同介质的折射率n。

4.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处理,计算得到不同介质的折射率n的数值,与标准值基本吻合。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测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可以准确计算得到不同介质的折射率,验证了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免费下载】大物实验网上答题部分题 附答案

【免费下载】大物实验网上答题部分题 附答案

上面是我选的实验。

下面是我做的题,有的有重复。

预测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TC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NTC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NTC热敏电阻25℃时的阻值小于100℃时的阻值D.NTC热敏电阻0℃时的阻值大于100℃时的阻值(提交答案:C 判题:√得分:10分)能把温度量直接转化为电学量的元器件是( )A.热敏电阻B.光敏电阻C.电容器D.电源(提交答案:A 判题:√得分:10分)巨磁阻传感器电路多采用桥式结构,这是为了()A.消除环境温度的影响B.消除外磁场的影响C.保护传感器电路D.电路滤波(提交答案:A 判题:√得分:10分)在用巨磁阻传感器测电流实验中,设置偏置磁场的作用是()A.在金属丝导线中产生感应电动势B.使传感器工作在线性区域C.使导线产生的磁场更稳定D.引导磁力线方向(提交答案:B 判题:√得分:10分)在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中,验证自由落体运动采用的方法是()A.测量运动的接收器收到的频率,求出运动速度B.测量接收器运动的时间和距离,求出运动速度(提交答案:B 判题:╳得分:0分)飞行的炮弹伴随着呼叫声,若呼叫声的音调越来越低,则此时 ( )A.可以安全行动B.应立即卧倒隐蔽C.无法判断(提交答案:A 判题:√得分:10分)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磁滞损耗:()A.较宽,较小B.较宽,较大C.较窄,较小D.较窄,较大(提交答案:B 判题:√得分:10分)铁磁材料的磁导率是:()A.固定不变的B.随磁场强度H成线性关系C.磁场强度H小时,随磁场强度H增加而增加,磁场强度H大时,随磁场强度H增加而减小D.磁场强度H大时,随磁场强度H增加而增加,磁场强度H小时,随磁场强度H增加而减小(提交答案:C 判题:√得分:10分)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超声波的特点:A.声波的波长比较短B.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易发散C.声波的频率比较高D.声波的定向发射性能比较好(提交答案:B 判题:√得分:10分)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超声声速的理论值是固定的,与温湿度和气压无关B.接收端和发射端靠得越近实验效果越好C.在相位比较法测声速的实验中,两次出现椭圆时记下实验数据D.处理实验数据时要使用逐差法(提交答案:D 判题:√得分:10分)正式测试能把温度量直接转化为电学量的元器件是( )A.热敏电阻B.光敏电阻C.电容器D.电源(提交答案:A 判题:√得分:10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TC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NTC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NTC热敏电阻25℃时的阻值小于100℃时的阻值D.NTC热敏电阻0℃时的阻值大于100℃时的阻值(提交答案:C 判题:√得分:10分)在用巨磁阻传感器测电流实验中,设置偏置磁场的作用是()A.在金属丝导线中产生感应电动势B.使传感器工作在线性区域C.使导线产生的磁场更稳定D.引导磁力线方向(提交答案:B 判题:√得分:10分)下列有关巨磁阻效应说法错误的是()A.巨磁材料电阻在线性区域随外磁场增大而减小B.巨磁材料电阻随外磁场增大而变化过程中最终饱和C.巨磁电阻大小只与磁场大小有关,与磁场矢量变化方向无关D.巨磁电阻的变化率可达10%以上(提交答案:C 判题:√得分:10分)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声波才有多普勒效应B.光波也有多普勒效应C.只有机械波才有多普勒效应D.电磁波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提交答案:B 判题:√得分:10分)在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中,验证自由落体运动采用的方法是()A.测量运动的接收器收到的频率,求出运动速度B.测量接收器运动的时间和距离,求出运动速度(提交答案:A 判题:√得分:10分)在测量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中,如何对实验样品进行退磁?()A.逆时针方向转动“U选择”旋纽,使U从0增加到3V,然后顺时针方向转动“U选择”旋纽,使U降到0VB.顺时针方向转动“U选择”旋纽,使U从0增加到3V,然后逆时针方向转动“U选择”旋纽,使U降到0VC.如果“U选择”旋纽指示的是0V,就是已经退磁状态D.无论什么状态,直接转动“U选择”旋纽,使U为0V(提交答案:B 判题:√得分:10分)铁磁材料的磁导率是:()A.固定不变的B.随磁场强度H成线性关系C.磁场强度H小时,随磁场强度H增加而增加,磁场强度H大时,随磁场强度H增加而减小D.磁场强度H大时,随磁场强度H增加而增加,磁场强度H小时,随磁场强度H增加而减小(提交答案:C 判题:√得分:10分)声速测量实验中,将换能器S1和S2的信号分别接入示波器CH1和CH2通道,换能器系统已处于谐振状态,示波器选择X-Y工作方式,在示波器上看到的李沙育图形,一般情况下是_________,若希望在示波器上仅观察到Y向信号(竖直亮线),可将______________。

大学物理试验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试验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试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光的干涉现象说明了光具有:A. 粒子性B. 波动性C. 质量D. 电荷答案:B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定律B. 能量可以无中生有C.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D. 能量可以无限增加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电磁波谱的一部分:A. 无线电波B. 微波C. 可见光D. 声波答案:D4.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力与加速度无关D. 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 pV = nRT \),其中 \( p \) 代表______,\( V \) 代表______,\( n \) 代表______,\( R \) 代表______,\( T \) 代表______。

答案:压强;体积;摩尔数;气体常数;温度2.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电场 \( \vec{E} \) 和磁场 \( \vec{B} \) 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______方程和______方程来描述。

答案:高斯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 \( R \) 与电压 \( V \) 和电流 \( I \)之间的关系为 \( R = \frac{V}{I} \)。

在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与______有关,与______无关。

答案:材料性质;电流大小4. 在量子力学中,波函数 \( \psi \) 的平方 \( |\psi|^2 \) 表示粒子在空间某点的______。

答案:概率密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物理意义。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物理意义是,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物体不能单独产生力。

新版精选2019年《大学物理》实验完整题库200题(含答案)

新版精选2019年《大学物理》实验完整题库200题(含答案)

2019年《大学物理》实验题库200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欲测圆环的转动惯量,转轴沿几何轴,若放置偏离了转轴,则测出的结果 A :总是偏大;B :总是偏小;C :不一定。

答案:(A )2.在霍尔效应中,霍尔电压的大小:( )A :与励磁电流M I 无关;B :与霍尔片上的工作电流s I 的大小成正比;C :与外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成反比;D :与霍尔材料的性质无关 答案:(B )3.关于双臂电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双臂电桥有两条比率臂; B :双臂电桥有两条比较臂; C :双臂电桥用于测量低电阻; D :双臂电桥用于测量中值电阻。

答案:(BC )4.用电磁感应法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时,在什么情形下感应电动势幅值的绝对值最大 ( )A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90角;B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0角 ;C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270角;D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180角; 答案:(B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气垫导轨的静态调平要求滑快在导轨上作匀速运动; B :气垫导轨的动态调平要求滑快在导轨上作匀速运动;C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应保持系统所受外力不变,而系统质量改变;D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应保持系统质量不变,而系统所受外力改变; 答案:(BD )6.几位同学关于误差作了如下讨论:甲:误差就是出了差错,只不过是误差可以计算,而差错是日常用语,两者没有质的区别。

乙:误差和差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误差是无法避免的,而差错是可以避免的。

丙:误差只是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估算时需要考虑。

丁:有测量就有误差,误差伴随实验过程始终,从方案设计、仪器选择到结果处理,均离不开误差分析。

正确的选择是:( )A :甲乙丙丁都对;B :乙和丁对,甲和丙错;C :只有丁对,其它均借;D 只有丙对,其它都错;E :只有乙对,其它均错;F :甲错,其它都对 答案(B )7.被测量量的真值是一个理想概念,一般来说真值是不知道的(否则就不必进行测量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物实验上答题答案(已分类)
B。

电子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将声压变化转化为电压变化;压电陶瓷的正压电效应将电压变化转化为声压变化
℃,属于铝的正压电效应,将声压变化转化为电压变化。

金属铝的逆压电效应将电压变化转化为声压变化
d,属于铝的正压电效应,将电压变化转化为声压变化。

金属铝的逆压电效应,将声压变化转换为电压变化声速测量52
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与测量声速的实验无关a .该实验使用v=s/t来测量声速b .共振干涉测量法c .相位比较
d .该实验使用波长和频率的乘积来测量声速a .声速测量53
下列哪一项陈述是正确的:
| 超声波声速的理论值是固定的,与温度、湿度和气压无关。

接收器和发射器越近,实验结果越好。

在用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的实验中,当椭圆出现两次时,记下实验数据。

在处理实验数据时,使用分步D声速测量
双光栅测量弱振动位移
58
光的多普勒效应是指由光源、接收器、传播介质或中间反射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的接收光波频率和光源频率的变化,由此产生的频率变化称为多普勒频移以下陈述是正确的()
A。

只有当光源、光栅和接收器都在移动时,多普勒频移才会发生。

B。

只有当光源、光栅和接收器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接收到的光信号才能包含多普勒频移信息
C。

只有当光源、光栅和接收器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光栅垂直于该直线移动时,接收的光信号才包含多普勒频移信息。

以上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D 59
如果激光从固定光栅发射,光波的电矢量方程为E1=E0COSω0t,而当激光从相应的移动光栅发射时,光波的电矢量变为E2 = E0COS[ω0t+δφ(t)]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位移的实验中,硅光电池接收到()a. E1 = e0cos ω 0t
b。

E2 = E0COS[ω0t+δφ(t)])
c。

E1 = e0cos ω 0t和E2 = e0cos[ω0t+δφ(t)]叠加d。

以上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C
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位移
60
判断动光栅和静光栅平行的正确方法是a .观察两个光栅的边缘是否与眼睛平行
B。

当从附在音叉上的光栅发射的两束衍射光的叠加点最小时,移动光栅和静止光栅是平行的
°c。

查看入射到光栅上的光是否垂直于光栅表面D.查看入射到光栅上的光是否平行于光栅表面当B
双光栅测量作为外力驱动音叉谐振曲线的弱振动位移61
时,信号的功率是固定的,因为
a。

当使用外力驱动音叉谐振曲线时,信号的功率是固定的,因为如果功率改变,音叉的驱动力必然改变,因此不能确定外力对谐振曲线的影响。

固定信号电源是为了方便而不是别的只有当信号的功率固定时,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才能稳定。

只有当信号的功率固定时,示波器上显示的拍频波形才能稳定。

一个
双光栅测量的微弱振动位移62个
测量的微小振动位移灵敏度与一个移动光栅和静止光栅之间的距离成正比移动光栅和静止光栅之间距离的倒数C.光栅常数d .光栅常数倒数D
双光栅微弱振动位移测量
误差和未校准数据处理引起的测量误差
63
米属于:(1)随机误差2 .系统误差3 .粗差。

(一)、(二)、(三)的不确定度不是B 64。

在纠正可纠正的系统错误后,所有剩余的错误根据原因和计算方法分为两类,其中()属于a类组件A.测量仪器产生的误差分量;B。

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用统计方法计算的误差分量;c .环境误差因素;d .测量条件产生的误差分量B
误差和数据处理66
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多次测量可以减少意外误差。

多重测量可以减少系统误差;系统误差都是由b类不确定性决定的;D类不确定度评估是偶然误差
A
错误和数据处理70
请选择正确的表达式:()a . 10.5(kg)= 10500(g)b . c . d . c
错误和某同学在数据处理中计算的某一体积的最佳值是(用某一关系式计算),扩展不确定度是(k=2),那么结果应该表示为:a. v = 3.415678 0.64352厘米(k = 2) b. v = 3.415678 0.6厘米(k = 2) c. v = 3.41568 0.64352厘米(k = 2) d. v = 3.4 0.6厘米(k = 2) d
错误和数据处理91
|一些199名学生对错误讨论如下:A 物体85
的长度约为2厘米。

为了使测量结果有5位有效数字,选择的测量仪器为:(1)仪表刻度;B. 20点游标;C. 50点游标;d .千分尺D
误差和数据处理86
一个电流值的测量结果是1 =(1 =(30.55±0.05)毫安,那么下列关于测量电流真值I0的理解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i0 = 30.55毫安
b . 10 = 30.50毫安或I0 = 30.60mA毫安30.50毫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