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教案及思考题Word版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案及思考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案及思考题教案章节一: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概述1. 学习目标:了解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3. 教学内容:a. 石油与天然气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b.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目标c.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4. 教学活动:a. 教师讲解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b.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5. 思考题:a. 简述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过程b. 阐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在能源开发中的作用教案章节二:沉积盆地与烃源岩1. 学习目标:掌握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以及烃源岩的特征和分类。
2.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表分析法。
3. 教学内容:a. 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b. 烃源岩的特征和分类c. 烃源岩的分布与评价4. 教学活动:a. 教师讲解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b. 通过图表分析,让学生了解烃源岩的特征和分类c. 讨论烃源岩的分布与评价方法5. 思考题:a. 简述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b. 阐述烃源岩的特征及其对石油与天然气的影响教案章节三: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与聚集1. 学习目标:理解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过程,掌握油气聚集的类型和成因。
2.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内容:a. 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过程b. 油气聚集的类型和成因c. 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规律4. 教学活动:a. 教师讲解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过程b.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油气聚集的类型和成因c. 探讨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规律5. 思考题:a. 简述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过程b. 阐述油气聚集的类型及其成因教案章节四:油气藏描述与评价1. 学习目标:掌握油气藏的类型及特征,学会油气藏评价的方法。
2.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
3. 教学内容:a. 油气藏的类型及特征b. 油气藏评价的方法和技术c. 油气藏描述与评价的实际案例4. 教学活动:a. 教师讲解油气藏的类型及特征b. 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油气藏评价的方法和技术c. 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油气藏描述与评价的掌握程度5. 思考题:a. 简述油气藏的类型及其特征b. 阐述油气藏评价的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教案章节五: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技术1. 学习目标:了解石油与天然气勘探的技术和方法,掌握其主要应用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实验教案
1. 石油颜色的观察;2. 石油密度的测定;3.石油粘度的测定;4. 石油荧光性的观察。
思考题与作业
1. 观察我国若干油田原油的颜色。
2. 根据实验观察和讲课内容,小结原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关系及其应用。
实验
原理
石油的组分包括饱和烃、芳烃、胶质(非烃)和沥青质。根据石油中不同组分的化合物在流经分离柱内的吸附剂时,同吸附剂间的吸附性能不同,以及各种有机冲洗剂的极性不同,其脱附快慢也不同的原理,选择适当的吸附剂配比及冲洗剂的用量,可以把原油中各族组分分离。目前常采用柱色层法。
实验操作重点及难点
重点:组分分离,各油田原油观察。
难点:原油组分分析流程。
实验要求
1.了解组分分析的原理和分析流程。
2.掌握原油物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石油组分分析
1.纯化,棉花、滤纸净化,无水硫酸钠、层析硅胶(80-200目,分析纯),层析氧化铝(80-200目)纯化,玻璃器皿的净化。
2.实验步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实验教案
指导教师(签名)20年月日
课程性质
课内实验
实验名称
实验一石油的组分分析和物理性质测定
实验性质
验证性实验
开课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
开课班级
资工1041~1044
人数
177
实验
目的
石油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特征对研究石油形成、运移、聚集、保存、次生改造和分布,评价石油的工业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目的:①通过实验演示了解石油的族组分组成分析过程; ②通过观察和测定了解石油的基本物理性质。
(3)在层析柱底部塞少量棉花,用80-200目活化过的硅胶及中性氧化铝按硅胶/氧化铝体积比为1:1干法充填层析柱,轻敲柱壁,使吸附剂填充均匀,并在柱上方加入适当的颗粒状无水硫酸钠;层析柱的内径为0.9cm,长度30cm。
石油与天然气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石油与天然气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1、石油与可燃有机矿产的概念石油: 指地下岩石空隙中天然生成的,以液态烃为主要化学组分的可燃有机矿产。
由古代的动物、植物遗体演变而来,属有机成因,又具有燃烧能力,总称为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
2、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有什么特点?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有:C、H、O 、S、N,其中C和H两种元素占绝对优势。
元素组成特点:一般石油中碳的含量占84—87%,氢含量为11一14%,两者在石油中以烃的形态出现,占石油成分的97—99%。
剩下的硫、氮、氧及微量元素的总含量一般只有1—4%。
但是,在个别情况下主要由于硫分增多,这个比例可高达3%-7%。
石油的化合物组成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烃和非烃两类。
烃类:(1)烷烃(2)环烷烃(3)芳香烃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化合物组成特点:碳、氢、硫、氮、氧五种主要元素在石油中可以构成巨大数量的化合物。
不论其数量如何多,但其化学性质都取决于这些元素构成的官能团;每一种官能团都具有特殊的化学特征,在其所连接的各种有机化合物中起着相同的作用。
3、石油的颜色有那些?为什么有白色石油?石油的颜色变化范围很大,从白色、淡黄色、黄褐色、深褐色、黑绿色至黑色。
石油的颜色与胶质—沥青质含量有关,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白色石油的形成,可能于运移过程中,带色的胶质和沥青质被岩石吸附有关。
4、索可洛夫根据存在的环境将天然气分为哪八大类?①大气;②表层沉积物中的气体;③沉积岩中的气体;④海洋中的气体;⑤变质岩中的气体;⑥岩浆岩中的气体;⑦地慢排出气;⑧宇宙气。
5、根据产出状态,天然气有哪些类型?何谓气藏气、气顶气、凝析气?① 气藏气② 气顶气③ 溶解气④ 凝析气⑤固态气体水合物气藏气:指基本上不与石油伴生,单独聚集成纯气藏的天然气气顶气:指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的天然气。
思考题
石油地质学思考题第一章石油、天然气及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一、解释概念:石油,天然气,正烷烃分布曲线,生物标志化合物,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的旋光性,气藏气,气顶气,凝析气,油田水,矿化度。
二、回答问题1.石油的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有哪些特征?2.正烷烃分布曲线的特征取决于哪些因素?3.什么是石油的组分组成和馏分组成?4.你所了解的常见生物标志化合物有哪些?5.如何对石油进行分类?试述石油的地球化学分类方案及各类的成分特点。
6.海相油和陆相油在化学组成上有何区别?7.化学成分、温度、压力等对石油的颜色、比重、粘度等有何影响?8.石油、天然气的溶解性各有何特点?9.为什么石油具有荧光性?10.为什么石油具有旋光性?11.与常规油相比,重质油和沥青砂在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上有何特别之处?12.天然气有哪些产状类型?13.油田水的赋存状态和来源有哪些?14.油田水的主要化学组成有哪些?如何对油田水进行水型划分?水型与环境有何关系?12.碳、氢同位素丰度表示方法如何?石油、天然气的碳氢同位素组成有何特征?13. 海相与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
14.某油田水分析结果如下(毫克当量数/升): Cl :16.12, SO4:1.55, HCO3:16.05, Na 4:0.0, Mg: 0.2, Ca :0.15;试确定其水型。
第二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一、概念:干酪根沥青成熟温度门限深度门限温度生油窗液态窗(液态石油存生)石油的死亡线 TTI 石油热裂解石油热焦化湿气指数二次生油生油岩生油层生油层系剩余有机碳氯仿沥青“A”总烃含量细菌气生物气煤层气煤型气煤成气煤气发生率低熟油二、回答问题1. 石油成因说有几大学派,各自的实质是什么?2. 早晚有机成因说的区别是什么?3.生油的原始物质是什么?为什么?4.直接生油物质是什么?其结构和成分有什么特点?根据化学成分将干酪根分几种类型,各自是什么?根据干酪根的H/C,O/C你能区分其类型吗?5. 油气生成需要什么样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大地构造条件6. 细菌、催化剂和放射元素在油气生成过程中都起什么作用?低熟油气的成因机理有哪些?7.油气生成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什么关系?8. 自述TTI计算的基本原理、TTI计算的具体过程,并学会利用实际资料计算TTI值?9. TTI在油勘探中有何作用?10. 叙述油气生成的现代模式?11. 有哪几类生油岩评价指标,明确其作用,并熟记其数值?12. 天然气有哪几种成类型,各自的识别标志是什么?13.生物气的形成条件是什么?14.生物气的组成特点是什么?15.煤型气的组成特点是什么?16.如何识别不同成因类型的天然气?17.低熟油气的成因机理有哪些?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1.什么是储集层?储集层具备哪些基本特性?2. 什么是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孔隙度与渗透率的表示单位、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是什么?3.什么是岩石孔隙结构?它对储集层物性有哪些影响?4 .什么是排替压力?其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5. 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砂岩体的成因类型和主要特征是什么?6. 影响碳酸盐岩孔隙(洞)和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试比较碎屑岩、碳酸盐岩、特殊岩类三类储集层储集空间的差异。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案及思考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案及思考题教案章节一: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概述1. 学习目标:理解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掌握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和储存条件。
2. 教学内容: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和来源。
石油与天然气的储存条件和地质特征。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和储存条件。
4. 教学资源:教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科书。
图片和图表:展示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和储存条件的图片和图表。
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思考题:评估学生对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和储存条件的掌握。
教案章节二: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与演化1. 学习目标:理解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和演化规律。
掌握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机制。
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生物残体的转化、有机质的成熟等。
石油与天然气的演化规律:生烃期、排烃期、聚集期等。
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机制:生物油源岩、热解油源岩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和演化规律。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机制。
4. 教学资源:教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科书。
图片和图表:展示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和演化规律的图片和图表。
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和演化规律的理解。
思考题:评估学生对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机制的掌握。
教案章节三:石油与天然气的储层地质学1. 学习目标:理解石油与天然气的储层特征和储集机制。
掌握储层岩石的类型和性质,以及储层评价和预测方法。
2. 教学内容:储层岩石的类型和性质:砂岩、碳酸盐岩、泥岩等。
储层特征:孔隙结构、渗透性、可动性等。
储集机制:水动力条件、油气运移路径、油气藏形成等。
储层评价和预测方法:地震勘探、测井技术、地质建模等。
讲授法:讲解储层岩石的类型和性质,以及储层特征和储集机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石油、天然气、油田水一、名词解释石油: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中,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产。
组分组成:石油的灰分:石油的比重:是指20度时石油的质量与4度时同体积水的质量的比值。
石油的荧光性:指石油在紫外光照小产生荧光的特性。
(石油中的多环芳香烃和非烃引起发光,而饱和烃则完全不发光。
轻质油的荧光为浅蓝色,含胶质较多的石油呈绿和黄色,含沥青质多的石油或沥青质则为褐色荧光。
)天然气:然气是指自然界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
气藏气:指圈闭中具有商业价值的单独的天然气聚集。
气顶气:指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态存在于油气藏顶部的天然气。
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固态气水合物:由水和天然气结合形成的白色固态的结晶物。
煤型气(煤成气):指煤系地层中煤和分散的有机质在煤化作用和再煤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
煤层(成)气:煤层在煤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
油田水:(广义)指油田区域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狭义)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油田水矿化度:油田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
(或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溶解状态的固体物质总量。
)二、问答题1.简述石油的元素组成及组分。
答: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是 C、H 其次是 O、S、N,此外,还有其它微量元素。
石油的组分:石油化合物的不同组分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分别为油质、苯胶质、洒精苯胶质及沥青质。
1)油质:凡能溶解于中性有机溶剂,不被硅胶所吸附,浅黄色粘性油状物。
2)胶质:能溶解于中性有机溶剂,被硅胶所吸附,主要溶于苯,属暗色的油状物。
3)沥青质:用石油醚分离,得到一种不溶于石油醚的物质暗黑色-黑色沥青状无定形的固体。
4)碳质:石油中不溶于有机溶剂的非烃化合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案及思考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案及思考题教案章节一: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概述1. 学习目标:了解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掌握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
2. 教学内容: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过程:有机质的来源和转化。
石油与天然气的分布规律:盆地类型和油气藏特征。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油气藏实例,理解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4. 教学资源:教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科书。
课件:展示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示意图。
5.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油气田图片,引发学生对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好奇心。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分析油气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有机质的来源和转化过程。
探讨油气分布规律:分析不同盆地类型和油气藏特征。
6. 作业与评估:思考题:要求学生回答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基本问题和实例分析。
教案章节二:沉积盆地与烃源岩1. 学习目标:了解沉积盆地的形成和分类。
掌握烃源岩的特征和评价方法。
2. 教学内容:沉积盆地的形成和分类:板块构造和地质演化。
烃源岩的特征:岩石类型和有机质含量。
烃源岩的评价方法: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沉积盆地的形成和分类原理。
实验法:观察烃源岩样品,了解其特征。
4. 教学资源:教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科书。
样品:展示烃源岩样品,进行观察和分析。
5.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沉积盆地和烃源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沉积盆地和烃源岩的兴趣。
讲解沉积盆地的形成和分类:讲解板块构造和地质演化的关系。
分析烃源岩的特征:观察烃源岩样品,了解其岩石类型和有机质含量。
介绍烃源岩的评价方法:讲解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的评价方法。
6. 作业与评估:思考题:要求学生分析沉积盆地和烃源岩的特征及其对油气形成的影响。
教案章节三:油气与运移1. 学习目标:了解油气的过程和条件。
石油与天然气复习思考题
石油和天然气思考题第一章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1、石油与可燃有机矿产的概念2、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有什么特点?3、石油的颜色有那些?为什么有白色石油?4、索可洛夫根据存在的环境将天然气分为哪八大类?5、根据产出状态,天然气有哪些类型?何谓气藏气、气顶气、凝析气?第二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1、油气成因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是什么?油气无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2、生成油气的原始有机质主要有哪些?成烃潜力如何?3、何谓干酪根?酪根化学组成有何特点?通常可将其分成几类?不同类型的干酪根的特征有何异同点?干酷根的演化特点如何?5、影响油气生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油气生成的?6、温度和时间如何影响有机物质向油气转化? TTI的基本概念和利用TTI可解决那些问题?7、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征?8、何谓生油门限、生油窗、低熟油?9、何谓烃源岩、烃源岩系?烃源岩的岩性特征?10、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生油岩质量的好坏?何谓有机质丰度、目前常用的丰度指标有哪些?评价有机质的成熟度指标有哪些?(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生油岩质量的好坏?常用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的地球化学指标分别有哪些?)11、何谓氯仿沥青“A”?氯仿沥青“A”的族组分有哪些?12、何谓油源对比?油源对比的基本原理和目的是什么?目前常用油源对比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类?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1、储集层、盖层?2、何谓有效孔隙度及总孔隙度?3、什么是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或相渗透率)率?4、孔隙结构?岩石孔隙结构对储集层物性有哪些影响,它与哪些因素有关?5、试比较砂岩和碳酸盐岩储集性质的差异?6、什么是盖层?可分为哪些类型?盖层封闭油气的机理有哪些?7、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分析盖层封闭油气的相对性。
8、什么是排替压力?排替压力与岩石的那些因素有关?9、根锯生、储、盖层三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相互配置关系,可将生储盖组合划分为哪四种类型?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1、油气的运移、初次运移、二次运移?油气运移研究的内容?2、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是?3、什么是地层压力?4、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与相态演化?5、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讨论烃源岩中异常压力的形成及其在初次运移中的作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教材 word版2.5
第五节盖层一、概念盖层:指在储集层的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常见的盖层有:石膏和盐岩占33%,泥岩、页岩占65%,致密灰岩占2%。
二、盖层的封闭机制盖层较致密,岩石孔径小,渗透性差;无或少开启裂缝,即使产生裂缝,由于其可朔性较好,也容易弥合成为闭合裂缝;盖层具较高的排替压力;异常压力带也能阻止油气向上逸散而成为盖层。
三、盖层的性质盖层有两大类:区域盖层与局部盖层。
前者覆盖了油气运移路径,后者限定了油气聚集。
盖层可以是任何性,唯一的条件是组成盖层的岩性界面的最小排替压力要大于下伏油气聚集油柱的浮压。
对盖层的分析首先应当确定生烃、排烃的时间和位置。
只有那些在成熟生油岩之上,分布范围又大,且有储盖组合的盖层才对特定含油气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只要集中注意那些控制成因上相关的油气运移与聚集的不渗透面即可。
(一)盖层的微观性质——封闭能力盖层在特定时刻的封闭性能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从孔隙或裂隙中排出同生水所需的最小压力(同生水排出即为渗漏),相邻油气要通过此封闭层,它的浮压必须要达到这一进入毛细管的最小压力。
封盖岩毛细管力的作用是将油气限制在圈闭之内。
确切地说是油滴要通过封盖层小孔隙时两种岩层之间的毛细管阻力差阻止油气的通过。
两种岩层的毛细管阻力差:∆P c = 2r ( 1/r t -1/r p )静油柱的浮力是: F r = -Z ·(ρw - ρo )g如果油柱的浮压超过盖层的油水排替压力,则油气就穿过盖层。
当然,向下的水动力流将使进入压力增加,而向上的水动力流使盖层的有效进入压力减小。
自岩石标本的“微观数据”推广到整个宏大的封闭面,其用处十分有限。
只有当封闭面是均匀的而且是非常细粒的岩性时,例如粘土岩或蒸发盐岩,随机取得的岩芯样品才会有实测的极高值,但如果致密岩有裂隙或破碎,则测得的数据完全无效。
当封闭面是横向上连续的均匀细粒岩石时,毛细排替压力的实验室测量才能提供有用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来估计封闭层可以经受的最大油柱浮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教材 word版1.3
第三节油田水油田水:从广义上理解,油田水是指油田区域(含油构造)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一、油田水的产状根据水与油、气分布的相对位置,分为底水和边水。
底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范围以内直接与油(气)相接触,并从底下托着油气的油层水。
边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以外从侧面流动的油层水,实际是底水的外延。
在油田范围内非油层水,根据它们与油层的相对位置,分别称之为是上层水、夹层水和下层水。
油田水存在于储集层的孔隙—裂缝中,按照水在其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吸附水、毛细管水和自由水三种。
吸附水:呈薄膜状被岩石表面颗粒所吸附,在一般温度和压力下不能自由运动。
毛细管水:存在于毛细管孔隙—裂缝中,当作用于水的外力超过毛细管时才能运动。
自由水:是存在于超毛细管孔隙、洞和缝隙中,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运动。
二、油田水的来源和形成油田水来源于水盆地的沉积水、大气的渗入水、粘土矿物的初生水和地球深处的深成水。
油田水的形成与多种天然过程有关。
最初,雨水与风化的岩石、土壤和有机物质反应,多余的水不断渗入岩石或土壤而引起岩石和土壤侵蚀,形成槽沟以后,水通过它们更易流动,重力使水从高势区向低势区流动,随着水的流动,水中溶解固体的浓度逐渐增加,某些水汇集后流向湖泊和大海,由于矿物溶解度的不同,改变了原来水的离子组合,水和油气的相互作用,也使得油田水具有一般地下水中不常见的组分。
三、油田水的化学组成油田水的化学组成,包括无机组成、有机组成和溶解气。
无机组成:以HCO3-、SO42-、Cl-和Ca2+、Na+、Mg2+6种阴、阳离子为代表以及碘、溴、硼、钡、锶、铵等微量元素,其组合特征及异常值能反应油田水的地质特征。
有机组成:油田水中含有气态烃、液态烃、苯、酚及环烷酸皂等有机组分,其含量及比值可作为找油的水化学标志。
溶解气:常见的有O2、N2、CO2、H2S、CH4、He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案及思考题
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Chapter1 Liquid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学时:6 学时基本内容:①石油的概念、组成、特征、分类及物理性质。
②天然气的概念、产出类型、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
③油田水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④油气的碳、氢稳定同位素。
教学重点:石油的组成和特征,天然气的产出类型,油田水的类型。
教学内容提要:第一节石油一、石油的概念及组成石油(又称原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一)石油的元素组成主要是碳、氢、硫、氮、氧。
尤其是碳、氢,两元素在石油中一般占95~99%,平均为97.5%。
除上述五种元素外,在石油中还发现其他微量元素,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二)石油的馏分、组分与化合物组成1.石油的馏分组成石油的馏分:是利用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具有不同沸点的特性,加热蒸馏,将石油切割不同沸点范围(即馏程)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
2.石油的组分组成石油的组分:石油化合物的不同组分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分别为油质、苯胶质、洒精苯胶质及沥青质。
3.石油的化合物组成在近代实验室中,用液相色谱可将石油划分为饱和烃、芳烃、非烃及沥青质。
4.三者的关系石油的组分、化合物和馏分的大致对应关系如下:二、石油的化合物及特征(本节重点)(一)烃类化合物1.正构烷烃其含量主要取决于:①生成石油的原始有机质的类型;②原油的成熟度:在石油中,不同碳原子数正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分布曲线,称为正烷烃分布曲线。
正烷烃分布曲线的应用:判断成油原始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油源对比。
2.异构烷烃以异戊间二烯烷烃最重要,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是植烷和姥鲛烷。
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叶绿素的侧链——植醇或色素,为生物标志化合物。
常用于油源对比和沉积环境研究。
Fitmghm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
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
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
乃书于纸上。
毕而卧。
凄然入梦。
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复习思考绪论基本知识: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基本知识:1.石油2.生物标志化合物3.油气显示4.石油旋光性5.石油荧光性6.石油凝固点7.石油的馏分8.湿气和干气 9.非伴生气 10.气顶气 11.气藏气 12.固态气水合物 13.煤层气14.伴生气15.凝析气 16.天然气(狭义) 17.非常规气藏 18.底水和边水 19.油水的矿化度20.油田水 21.油矿物 22.油气苗 23.同位素效应 24.同位素类型曲线 25.同位索分馏作用思考问题:1.简述海相与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
2.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3.蒂索和怀特(1978)提出的石油分类。
4.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5.油田水的分类(Sulin,1948) 。
6.油田水的来源。
7.油田水的产状。
8.油田水的化学组成。
9.不同成因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和碳氢稳定同位素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储集层和盖层基本知识:1.束缚孔隙2.渗透性储集层3.孔隙结构4.相对渗透率5.有效孔隙度6.流体饱和度7.有效渗透率 8.储集层(岩) 9.合油气层 10.储集模式 11.圈闭盖层 12.盖层的自封闭13.区域盖层 14.盖层的微渗漏 15.盖层 16.闭合度 17.油气柱高度思考问题:1.简述砂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其成因。
2.储集层的物理性质包括哪些内容?3.按孔隙大小可分为几种类型?4.定量描述孔隙结构的参数有哪些?5.如何评价储集岩的物性?6.如何评价储层孔隙结构?7.影响砂岩储集性的因素有哪些?8.影响砂岩储集性的成岩后生作用有哪些?9.影响碳酸盐岩储集性的因素有那些?10.沉积作用对砂岩储集性的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的不均一性有几种类型?11.成岩后生作用对砂岩储集性的影响成岩后生作用对碳酸盐岩储集性的影响其他岩类储集层有哪些岩类?12.沉积环境对碳酸盐岩储集性的影响如何评价盖层的好坏?13.盖层的封闭机制。
石油天然气思考题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概念、核心问题和知识体系?石油天然气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既包括了地质科学,也包括了许多相关应用科学技术。
从石油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本身可理解为它是研究地壳中的油气藏及其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的地质科学。
近代石油工业发展的脉络?主要代表性进展是什么?P2-61、原始直接找油阶段2、背斜学说找油阶段3、地球物理勘探找油气阶段4、协同勘探找油气阶段5、深化勘探找油气阶段全球和我国油气资源现状如何?P6解释下列名词:油气藏、石油、石油馏分、生物标志化合物、相对密度和API度,恩氏粘度,石油荧光性油气藏:聚集并保存了油气的圈闭称为油气藏石油:又称原油,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石油馏分:是利用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具有不同沸点的特征,加热蒸馏,将原油切割成不同范围(即馏程)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指沉积物和石油中来自生物体的原始生化组成,其碳骨架在经历各种地质作用过程后被保存下来的有机化合物相对密度和API度:地表石油的相对密度,在我国和前苏联是指在1atm下,20摄氏度石油和4摄氏度纯水的密度比值P32恩氏粘度:又称相对粘度,指在恩氏粘度计中,200ml石油与20摄氏度时的同体积蒸馏水通过直径为2.8mm细管流出时间之比,常用E t表示石油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荧光的特征,即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由哪些元素组成?其含量如何?石油的元素组成主要是碳和氢,其次是硫、氮、氧石油的平均元素组成:碳85%、氢13%、硫+氮+氧2%石油有哪几个组分?各组分化合物类型有哪些?石油中不同组分的化合物组成如下:1、饱和烃:包括正构、异构烷烃和环烷烃;2、芳烃:包括芳烃和环烷芳烃;3、非烃即胶质和沥青质:为含硫、氮、氧的非烃化合物馏分和化合物组成关系(可用图表示)P23石油的分类石蜡型原油、芳香-中间型原油、重质降解原油(芳香-沥青型原油、芳香-环烷型原油)、石蜡-环烷型原油、环烷型原油海相与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1、石油类型:海相石油以芳香-中间型和石蜡-环烷型为主;陆相石油以石蜡型为主2、含蜡量:高含蜡是陆相石油的基本特征之一3、含硫量:海相石油一般为高硫石油4、钒和镍含量的比值:海相石油中钒、镍的含量高,且V/Ni﹥15、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第三系海相石油的13C值一般大于27,而陆相小于29石油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方面颜色、密度和相对密度、粘度、溶解性、凝固和液化、导电性、荧光性、旋光性、热值、界面现象解释下列名词:天然气、煤层气、固态气水合物、干气、湿气、天然气表观分子量、泡点和露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天然气:广义的天然气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气体;狭义的天然气,即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要研究的天然气,仅限于地壳上部存在的各种天然气体,重点研究有工业价值的聚集型、分散型和非常规的烃类气体和非烃类气体煤层气:指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煤矿中将这种天然气体称为瓦斯天然气表观分子量:天然气是多组份混合气体,因此天然气的分子量称表观分子量,可用下式求得:P38泡点和露点:在烃气两相系统等温的压力-体积关系图中,泡点是液体中第一个气泡逸出的点;露点是气体中第一个液滴形成的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对于纯物质,临界温度可定义为,高于该温度时,无论压力多大,气体仍不可液化;同理,临界压力可定义为,高于此压力时,无论温度如何,液体和气体不会共存天然气的产状,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P34解释名词:油田水、吸附水、束缚水、自由水、沉积水、渗入水、转化水、渗成水P42-43 油田水: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油气田区域内的地下水,包括油气层水和非油气层水;狭义的油气田水是指油气田范围内直接与油气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气层水吸附水:吸附水呈薄膜状被岩石颗粒表面所吸附,在一般温、压下不能自由移动束缚水:束缚水(毛细管水)存在于毛细管孔隙-裂缝中,当作用于水的外力超过毛细管力时,才能运动自由水:自由水也叫重力水,存在于超毛细管孔、洞和缝中,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流动沉积水:指沉积物堆积过程中保存在其中的水渗入水:来源于大气降雨时渗入到地下孔隙、渗透性岩层中的水转化水:指在沉积成岩作用和烃类生成过程中,粘土矿物转化脱出的层间水,有机质向烃类转化分解出的水深成水:又称内生水,指岩浆游离出来的初生水(原生水)和岩石变质作用过程伴生脱出的变质水油田水的产状,油田水的来源狭义的油气田水即油气层水的产状可根据水与油、气分布的相对位置,分为底水和边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实验教案2
主要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流程演示
1.试剂的准备
2.烃源岩入巳纯化过的滤纸筒中,与93:7(V:V)的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剂一起装入索氏抽提器系统中;在混合溶剂的沸点下,用水浴加热装有混合溶剂的索氏承接瓶,使混合溶剂在系统内循环,混合溶剂不断的淋滤装在索氏抽提器中的样品,将所有的有机化合物从样品中溶解出来,溶解于承接瓶的混合溶剂中;计算氯仿沥青百分含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实验教案
指导教师(签名)20年月日
课程性质
课内实验
实验名称
实验二油气地球化学分析
实验性质
验证性实验
开课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
开课班级
资工1041~1044
人数
177
实验
目的
①了解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流程;
②干酪根有机显微组分镜下观察;
③地球化学指标的含义及应用。
实验
原理
烃源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可应用于油气生成、油气运移及油气聚集方式和成藏时间等的判断,通过对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萃取、不溶有机质干酪根的分离,对其地球化学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数据应用于烃源岩的评价及成烃、成藏史分析。
实验操作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流程;岩石中可溶有机质萃取;干酪根显微组分镜下观察;TTI值的计算和成烃史分析。
难点: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的应用。
实验要求
1.作岩石中可溶有机质萃取时,样品表面要用少量的二氯甲烷冲洗有机污染物,然后用蒸馏水冲洗样品,自然条件下晾干;抽提前将少量铜片放入底瓶,供脱硫用。
2.根据实验观察和讲课内容,总结不同类型干酪根的特征及生烃潜力。
3.根据计算的某井TTI值,分析该井的成烃史。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思考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石油、天然气、油田水一、名词解释石油、石油的灰分、组分组成、石油的比重、石油的荧光性;天然气、气顶气、气藏气、凝析气(凝析油)、固态气水合物、煤型气、煤成气、煤层气;油田水、油田水矿化度二、问答题1. 简述石油的元素组成。
2. 简述石油中化合物组成的类型及特征。
3.何谓正构烷烃分布曲线?在油气特征分析中有哪些应用?4. 简述Tissot和Welte 三角图解的石油分类原则及类型。
5. 简述海陆相原油的基本区别。
(如何鉴别海相原油和陆相原油?)6. 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7. 简述天然气依其分布特征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及分布特征。
8. 油田水的主要水型及特征。
9. 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第二章储集层和盖层一、名词解释储集层、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有效(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孔隙结构、流体饱和度、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二、问答题1. 试述压汞曲线的原理及评价孔隙结构的参数。
2. 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有哪些?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物性的地质条件(因素)。
(简述碎屑岩储集层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影响储油物性的因素。
)3. 碎屑岩储集层的沉积环境(储集体类型)及主要物性特征。
4.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有哪些?碳酸盐岩储集层按储集空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其物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5. 试述碎屑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及物性影响因素的区别。
6. 简述盖层封闭作用的主要机理。
第三章圈闭和油气藏一、名词解释油气圈闭、油气藏、构造圈闭(油气藏)、背斜圈闭(油气藏)、断层圈闭(油气藏)、裂缝性背斜圈闭、刺穿圈闭、地层圈闭(油气藏)、不整合圈闭(油气藏)、岩性圈闭(油气藏)、水动力油气藏、闭合高度、油气藏高度、流体势;二、问答题1. 简述度量圈闭和油气藏的参数。
2. 简述圈闭、油气藏类型划分的依据及主要类型。
3. 试述背斜油气藏的成因类型及特征。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思考题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各章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地球化学类型,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2.微量元素钒和镍的石油地质意义,正烷烃分布曲线特征的石油地质意义;3.石油颜色、比重、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石油、天然气的溶解性特点,石油具有荧光性、旋光性的原因;4.天然气的主要化学组成、产状类型;;5.油气中碳、氢同位素丰度表示方法,油气中碳、氢同位素分布特点;6.油田水的基本特征、主要化学组成、水型,苏林水型划分方案7.重要名词术语:正烷烃分布曲线、生物标志化合物、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的旋光性、凝析气(藏)、固态气水合物、油藏饱和压力。
第二章思考题1.油气成因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两大学派的代表性观点,油气有机成因早期说和晚期说的根本分歧;2.生物有机质的类型及其成烃潜力,干酪根类型划分及各类型相关特征;3.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环境、理化条件;4.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征;5.烃源岩的基本地质特征,反映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的主要指标;6.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的主要特点,无机和有机成因甲烷、煤型气和油型气、有机和无机成因CO2的主要识别标志;7.油源对比的基本原理、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8.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条件的异同;9.重要名词术语:生油门限、时间-温度指数、低熟油、煤成烃、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烃源岩、油源对比、氯仿沥青A、干酪根。
2014年中考冲刺综合复习指导北京地区试题广东地区试题江苏地区试题第三章思考题1.重要名词术语:储集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有效孔隙度、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2.什么是孔隙结构?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参数有哪些?3.碎屑岩的储集空间,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4.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渗滤通道;影响碳酸盐岩孔隙(洞)和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5.盖层的基本特征、封闭油气的机理,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和盖层封闭油气的相对性。
首师大小学科学三下《18石油和天然气》word教案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在学生阶段,至关重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01学习内容的自主性1、以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作为目标,努力超过他。
2、有一个关于以后的人生设想。
3、每学期开学时,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立一个学期目标。
4、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会分析原因,再加把劲。
5、学习目标设定之后,会自己思考或让别人帮助分析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6、会针对自己的弱项设定学习目标。
7、常常看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或自己找(课外题)习题做。
8、自习课上,不必老师要求,自己知道该学什么。
9、总是能很快选择好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
10、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也好好学。
11、课堂上很在意老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12、会花很多时间专攻自己的学习弱项。
02时间管理13、常常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14、为准备考试,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15、会给假期作业制定一个完成计划,而不会临近开学才做。
16、常自己寻找没有干扰的地方学习。
17、课堂上会把精力集中到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上面。
18、做作业时,先选重要的和难一点的来完成。
19、作业总是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0、作业少时,会多自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03 学习策略21、预习时,先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一遍抓住要点。
22、根据课后习题来预习,以求抓住重点。
23、预习时,发现前面知识没有掌握的,回过头去补上来。
24、常常归纳学习内容的要点并想办法记住。
25、阅读时,常做标注,并多问几个为什么。
26、读完一篇文章,会想一想它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
27、常寻找同一道题的几种解法。
28、采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帮助自己记住学习内容。
29、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常常标记下来以便问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Chapter1 Liquid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学时:6 学时基本内容:①石油的概念、组成、特征、分类及物理性质。
②天然气的概念、产出类型、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
③油田水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④油气的碳、氢稳定同位素。
教学重点:石油的组成和特征,天然气的产出类型,油田水的类型。
教学内容提要:第一节石油一、石油的概念及组成石油(又称原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一)石油的元素组成主要是碳、氢、硫、氮、氧。
尤其是碳、氢,两元素在石油中一般占95~99%,平均为97.5%。
除上述五种元素外,在石油中还发现其他微量元素,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二)石油的馏分、组分与化合物组成1.石油的馏分组成石油的馏分:是利用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具有不同沸点的特性,加热蒸馏,将石油切割不同沸点范围(即馏程)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
2.石油的组分组成石油的组分:石油化合物的不同组分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分别为油质、苯胶质、洒精苯胶质及沥青质。
3.石油的化合物组成在近代实验室中,用液相色谱可将石油划分为饱和烃、芳烃、非烃及沥青质。
4.三者的关系石油的组分、化合物和馏分的大致对应关系如下:二、石油的化合物及特征(本节重点)(一)烃类化合物1.正构烷烃其含量主要取决于:①生成石油的原始有机质的类型;②原油的成熟度:在石油中,不同碳原子数正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分布曲线,称为正烷烃分布曲线。
正烷烃分布曲线的应用:判断成油原始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油源对比。
2.异构烷烃以异戊间二烯烷烃最重要,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是植烷和姥鲛烷。
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叶绿素的侧链——植醇或色素,为生物标志化合物。
常用于油源对比和沉积环境研究。
3.环烷烃石油中的环烷烃多为五员环或六员环。
随着成熟度的增高,由多环向单、双环转化,一般,单、双环占环烷烃的50—55%;三环占环烷烃的20%;四、五环占环烷烃的25%。
4.芳香烃芳香烃包括苯及其同系物,有多环芳烃和稠环芳香烃。
(二)非烃化合物1.含硫化合物:主要有硫醇(—SH)、硫化物(—S—)(包括硫醚R—S—Rˊ、环硫醚)、二硫化物(—S—S—)以及噻吩衍生物。
2.含氮化合物:可分为碱性和中性两大类。
碱性含氮化合物主要是吡啶、喹啉、异喹啉及吡啶的同系物。
中性含氮化合物有吡咯、吲哚、咔唑的同系物及酰胺等。
原油中含有具有重要意义的中性含氮化合物,即卟啉化合物,它是石油有机成因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3.含氧化合物:主要有酸性和中性两大类。
酸性含氧化合物中有环烷酸、脂肪酸及酚,总称石油酸;中性含氧化合物有醛、酮等,其含量较少。
三、石油的分类Tissot和Welte(1978)提出的,该方案中的原油组成数据是指沸点>210℃的馏分分析数据。
该分类采用三角图解,以烷烃、环烷烃、芳烃+N、S、O化合物作为三角图解的三个端元。
分为:石蜡型、环烷型、石蜡环烷型、芳香—中间型、芳香—环烷型和芳香—沥青型六种类型。
五、石油的物理性质(简介)1.颜色:2.比重:液态石油的比重:是指一大气压下,20℃石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用d420表示。
3.石油的粘度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相对粘度。
相对粘度又称恩氏粘度,是在恩氏粘度计中200ml 原油与20℃同体积蒸馏水流出时间的比值。
常用Et表示。
4.荧光性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延缓时间不足10-7秒的发光现象,称为荧光性。
5.溶解性6、凝固和液化7、导电性第二节天然气天然气:广义上指岩石圈中存在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
石油地质学中研究的主要是沉积圈中以烃类为主的天然气。
一、天然气的分类按照天然气的成因可分为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两种类型。
按照天然气存在的相态可以分为游离气、溶解气、吸附气和固态气水化合物。
按照天然气分布特征可以分为聚集型和分散型。
按照天然气的成分可分为烃类气体和非烃类气体。
二、天然气的产出类型(本节重点)依其分布特征分:聚集型、分散型1.聚集型(1)气顶气:(2)气藏气:干气气藏和湿气气藏。
(3)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称为凝析气。
开采出来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较低,按照逆凝结规律而逆凝结为轻质油,称为凝析油。
2.分散型(1)油内溶解气(2)水内溶解气(3)煤层气:指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
(4)固态气水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烃分子和一定量的水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
主要分布在冻土、极地和深海沉积物分布区。
三、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天然气的元素组成与石油相似,以碳、氢为主,碳占65~80%。
天然气的化合物组成以甲烷为主,其次为重烃气,并含有数量不等的N2、CO2、H2S 及其它惰性气体。
四、天然气的物理性质(简介)1.比重在标准状态下,单位体积天然气与同体积空气的重量比,即天然气的比重。
2.粘度3.蒸气压力气体液化时所需施加的压力称蒸气压力。
蒸汽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溶解性在相同的条件下,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5.热值第三节油田水一、油田水的概念及产状油田水:从广义上理解,油田水是指油田区域(含油构造)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根据水与油、气分布的相对位置,分为底水和边水。
二、油田水的来源和形成(简介)油田水来源于水盆地的沉积水、大气的渗入水、粘土矿物的初生水和地球深处的深层水。
三、油田水组成及特征1.油田水的组成(1)无机组成常用组分:6种阴阳离子HCO3-、SO42-、Cl-、Ca2+、Na+、Mg2+微量组成:碘(I)、溴(Br)、硼(B)、钡(Ba)等几十种。
指示特殊条件,CaCl2+高Br指示封闭环境。
(2)有机组成油田水中含有气态烃、液态烃、苯、酚及环烷酸皂等有机组分。
(3)溶解气溶解有O2、N2、CO2、H2S 、CH4、He。
2.油田水的特征油田水的总矿化度:即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水加热至105℃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或离子总量来表示,单位ml/l、g/l或ppm。
特征及分布:①油田水具有高矿化度①海相沉积油田水矿化度比陆相高②碳酸盐岩储层油田水矿化度比碎屑岩储层高③保存条件好的储层水矿化度比开启程度高的储层高⑤埋藏深的比埋藏浅的地层水矿化度高,但是,由于地质条件变化大,有些地区由于外来水的渗入或水力梯度增大,与油气有关的地下水矿化度也很低。
四、油田水的类型(本节重点)在各种分类方案中,以苏林(Sulin)分类较为简明,以Na/Cl、(Na-Cl)/SO4和(Cl-Na)/Mg 这三个成因系数,把天然水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苏林认为,油田水的水化学类型以氯化钙型为主,重碳酸钠型次之,硫酸钠型和氯化镁型较为罕见。
五、油田水的物理性质(简介)1.比重2.粘度3.透明度、颜色4.气味5.导电性第四节油气碳、氢稳定同位素一、同位素的概念及碳稳定同位素分馏机理(简介)同位素: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相同,原子量不同的元素。
稳定同位素:指原子核的结构不是自发的发生改变。
同位素分馏机理:1.同位素的交换反应2.光合作用的动力效应3.热力和化学反应的动力效应4.同位素的物理化学效应二、稳定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分布、比值符号和标准原子序数同位素丰度(%)同位素比比值标准及符号比值符号11H 99.9852H 0.0152H/1H 1.5×10-4标准平均大洋水缩写号SMOWδD(‰,SMOW)612C 98.89213C 1.10813C/12C 1.12×10-2南卡罗来纳州白垩系皮狄组美洲拟箭石缩写号PDBδ13C(‰,PDB)同位素比值的的计算:Rs :为样品的同位素比值;Rr:为标准的同位素比值。
标准之间的换算公式:式中::为求取对B标准的δ值;:为测得对A标准的δ值;R Ar、R Br:为A、B标准的比值。
三、油气中碳同位素的组成1.原油:一般:-22‰~-33‰;平均值:-25‰~-26‰。
①海相:值较高:-27‰~-22‰;陆相:值偏低:-29‰~-33‰。
②随年代变化,微变低。
③随组分分子量的增大,急剧增大。
2.天然气随天然气成熟度的不同而不同:生物成因气:≤-60‰~-95‰低热解成因气::-50‰~-20‰高以上两种气的混合气::-50‰~-60‰天然气成份中:<<<,分子量增加,增大。
3.有机质和沉积物腐泥型有机质:值偏低;腐殖型有机质:值偏高。
植物:值一般在-24‰~-34‰;水生植物:-6‰~-19‰海泥有机质:-20‰;淡水有机质:-25‰;湖泥有机质:-29.5‰~-34.5‰四、氢同位素在油气中的组成原油:一般在-80‰~-160‰δD:饱和烃<芳烃<非烃,δD与值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天然气:δD:-105‰~-270‰,δD与存在不很明显的关系。
第二章油气生成与烃源岩(Chapter2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source rock)学时:8 学时基本内容:①油气生成的原始有机质—干酪根的形成、结构、类型。
②有机质成烃演化的阶段性及成烃模式。
③油气生成理论的进展④影响油气生成的因素及地质环境。
⑤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特征。
⑥烃源岩及其地球化学研究。
⑦油气地球化学对比教学重点与难点:①有机质成烃演化的阶段性及成烃模式。
②影响油气生成的因素及地质环境。
③烃源岩及其地球化学研究教学内容提要:第一节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一、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的来源油气生成的物质主要来源于生物的四大原始生物化学组成,它们是脂类化合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木质素)。
其中脂类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与石油的最接近,是形成石油的主要组成,而纤维素,尤其是木质素的组成与泥炭接近,是成煤的主要组成。
二、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的形成沉积有机质:通过沉积作用进入沉积物中并被埋藏下来的那部分有机质称为沉积有机质。
沉积有机质的形成:生物死亡之后,大部分氧化成简单的分子,只有一小部分由于沉积在乏氧环境中被泥沙埋藏起来而被保存下来,成为沉积有机质(只占0.8%左右)。
三、干酪根(本节重点)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亨特,1979年)。
(一)干酪根的形成1. 微生物降解作用阶段2.腐殖质的形成阶段3.干酪根的形成阶段(二)干酪根的结构及元素组成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以C为主,其次为H和O,还有N、S等。
它们的一般分布范围是C:70~90%,H:3~10%,O:3~19%,N:0.4~4 %,S:0.2~5%(据Tissot,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