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底泥污染调查方案

合集下载

治理河道污染活动方案策划

治理河道污染活动方案策划

治理河道污染活动方案策划一、加强监管1.建立健全河道污染治理机制:设立专门的河道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加强对河道污染治理工作的统筹协调。

制定河道污染监管责任书,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河道污染治理职责。

加强河道污染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加强河道水质监测:建立河道水质监测网络,定期对河道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源。

建立污染物排放监测和报警机制,对达到报警水平的污染源进行追溯和处罚。

3.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惩罚力度: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河道污染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恶性污染行为进行重罚。

加强对违法企业的监管和惩罚,严格执行停产整治和关闭整改措施。

二、建立排污许可制度1.建立污染源分类归集系统:按照产业类型和污染物特征将污染源进行分类归集,制定相应的排污标准和控制措施。

对于高污染、高风险的行业和企业,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

2.建立排污许可制度:对涉及排污的企业和单位进行排污许可,凡未获得排污许可的企业和单位,一律不得进行产业生产经营。

对排污许可的企业和单位要加强监管,确保其在排污过程中符合相应的排放标准和控制要求。

3.加强排污许可的监管执法:建立排污许可的监管执法机构,加大对排污许可的监督检查力度。

对于违反排污许可规定的企业和单位,依法予以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产整治等措施。

三、推行河道生态修复1.建立河道生态修复基金:设立专门的河道生态修复基金,用于支持河道生态修复工作。

通过向企业和单位征收河道生态修复费用,建立河道生态修复专项基金,用于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工程。

2.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工程:选择重点污染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包括河道清淤、湿地建设、河道疏浚等工程。

通过回归自然、恢复湿地功能,提高河道自净能力,改善河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3.推行河道保护与利用综合规划:制定河道保护与利用的综合规划,科学规划河道的保护和利用,提高河道的利用效益。

河道治理专项检测方案

河道治理专项检测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河道治理已成为地方政府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民生的重要任务。

为确保河道治理工程的质量和效果,有必要对河道治理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专项检测。

本方案旨在明确河道治理专项检测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为河道治理工程提供科学、可靠的检测依据。

二、检测目的1. 了解河道治理工程的实际情况,评估治理效果;2. 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整改提供依据;3. 为河道治理工程验收提供数据支持;4. 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三、检测内容1. 河道工程实体检测:包括河道疏浚、护岸工程、生态修复等;2. 河道水质检测: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3. 河道底泥检测: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4. 河道生物检测:包括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5. 河道周边环境检测:包括土地利用、污染源、景观等。

四、检测方法1. 工程实体检测:采用现场勘查、仪器检测、抽样检测等方法;2. 河道水质检测: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利用水质监测仪器进行现场快速检测;3. 河道底泥检测: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利用实验室仪器进行检测;4. 河道生物检测:采用现场采样、实验室培养、鉴定等方法;5. 河道周边环境检测:采用现场勘查、遥感技术、问卷调查等方法。

五、检测步骤1. 制定检测方案:明确检测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2. 组建检测团队:选择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检测人员;3. 检测前准备:确定检测地点、时间、仪器设备、样品采集等;4. 检测实施:按照检测方案进行现场勘查、采样、实验等;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评估治理效果;6. 编制检测报告:总结检测结果,提出整改建议。

六、注意事项1.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2. 检测仪器设备应经过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3. 检测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环境;4. 检测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为河道治理工程提供可靠依据。

河道底泥处置施工方案

河道底泥处置施工方案

河道底泥处置施工方案背景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源不断增加,河道水质也呈现下降的趋势。

一个河道的健康状况除受污染源影响外,还受到其底泥的影响。

底泥是河道中重要的物质补给和营养底层,同时也是吸附、转移和释放污染物的主要场所。

如果不及时处理,河道底泥会对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产生严重的威胁。

因此,河道底泥处置成了一道必须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针对河道底泥处置问题,提出一套实用有效的处置施工方案。

方案描述1. 初步调查和采样处置底泥必须在做好底泥的初步调查和采样工作后进行。

采样工作应清楚准确进行底泥的分层采样,并测试河流水质。

测试结果可以表现出河流水体和底泥的污染状态,能为底泥处置作出更科学的决策。

2. 底泥分级处理底泥分为粗沙、细沙和粘土三种类型的底泥。

对于不同种类的底泥,我们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于粗沙,采用现场堆存干燥,适量添加腐烧石灰、水泥及其它物料,重新稳定强化后,用于城市绿化、覆盖工程等;对于细沙,采用非机械化除沙、深度掘泥、填埋固化等方式,使得底泥中的有机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降低,达到环保标准后,可以再次利用举办园林绿化或道路绿化等工程;对于粘土,采用生物修复,注入活性细菌、植物种子等,改变底泥中有机质和重金属的状况,使其得到减缓,并促进河流自净能力。

经过处理后的粘土进行垫层覆盖,使其得到固化和稳定。

3. 处置过程的监测底泥处置需要在现场进行密切监测,以保证所有底泥得到好的处理效果,并对底泥处置过程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要求。

4. 资源化利用处置后的底泥可以经过处理后,资源化利用。

可以将底泥经过简单的处理后用于绿地建设、花坛修建、灌溉用水等,进一步提升了废物的回收再利用率。

实施效果实施本方案后,能达到以下效果:1.底泥去除率高,环境指标得到良好改善;2.使用环保型处理方法,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损害;3.底泥处置后,达到可持续利用的效果;4.实现了精准的过程监控,确保处置质量。

河流生态工程实验报告(3篇)

河流生态工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生产的扩张,河流生态系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河流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河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河流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恢复河流生态功能,本研究选取了某典型河流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生态工程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以期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目的1. 通过对河流生态系统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了解河流生态功能受损的原因。

2. 设计并实施河流生态修复工程,验证其效果。

3. 探讨河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和路径,为类似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调查方法(1)现场调查: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实地考察,包括河流水质、底泥、植被、生物多样性等指标。

(2)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2. 实验设计(1)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和任务,如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恢复、河道形态恢复等。

(2)根据河流生态系统现状,制定生态修复方案,包括河道疏浚、河岸植被恢复、水质净化等。

(3)对修复工程进行实施,并定期监测其效果。

3. 数据分析(1)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水质、底泥、植被、生物多样性等指标。

(2)评估河流生态修复的效果,并与修复前进行比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河流生态系统现状调查通过现场调查和文献研究,发现该河流存在以下问题:(1)水质污染严重,部分指标超过国家标准。

(2)底泥污染严重,重金属含量较高。

(3)河岸植被覆盖率低,生物多样性减少。

2. 河流生态修复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以下生态修复方案:(1)河道疏浚:清除河道内的淤泥,恢复河道形态。

(2)河岸植被恢复:种植适宜的植被,提高河岸植被覆盖率。

(3)水质净化:建设水质净化设施,降低污染物含量。

3.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态修复,该河流生态系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1)水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部分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内秦淮河中段底泥淤积规律分析

内秦淮河中段底泥淤积规律分析

第20卷 第12期 中 国 水 运 Vol.20 No.12 2020年 1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December 2020收稿日期:2020-11-13作者简介:徐 杨(1987-),男,金陵科技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9KJB170013);金陵科技学院科研项目(jit-b-201621,2020KJRH23)。

内秦淮河中段底泥淤积规律分析徐 杨,段 焜,曹 磊(金陵科技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96)摘 要:采用自行研制的淤泥测深标尺,测量了内秦淮河中段底泥淤积厚度,结合研究河段现场调查,分析了该河段底泥淤积规律。

结果表明:内秦淮河中段底泥淤积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沿水流方向淤积程度逐渐增加,底泥最大淤积厚度为20~150cm。

排污口携带大量沉积物源,排污口下游底泥淤积程度有所增加,影响范围约为50~100m。

研究结果对于底泥清淤工程和底泥无害化处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河道;底泥;淤积规律中图分类号:TV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12-0095-02城市河道兼具景观和行洪排污的功能,其沉积环境表现为较慢水流速度和丰富的沉积物源,致使河道常严重淤积,有时底泥厚度达1~2m [1]。

底泥淤积不仅会抬高河底高程,降低城市河道的行洪能力,而且底泥所富集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将持续向水体释放,恶化水质[2-3]。

因此,需定期开展疏浚清淤工程。

据统计,广州、南京等城市河道淤泥年均清出量超过100万m 3。

掌握底泥淤积特征,对于科学指导疏浚清淤工程及底泥无害化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内秦淮河中段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测量、野外调查等方法,获取了研究河段底泥的淤积数据,结合沿线水流速度、排污口分布特征,初步研究了城市景观河道底泥的淤积规律。

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文章编号:1009-4539(2021)03-0179-05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王青蕊(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6)摘要:以伊通河生态治理工程为背景,针对河道大量污染底泥造成的水体恶臭,生态环境恶劣等问题,采用现场调查、实验检测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底泥的主要成分、特征及形成因素,对河道底泥的治理方法进行了阐述和研究,综合考虑环保和底泥处理成本优化了环保清淤方案。

并且,根据淤泥性质对其进行合理治理,彻底解决了内源污染问题,同时指出了河道底泥资源化处置的方向,环保效果良好,成本节约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污染底泥泥质分析环保清淤治理技术中图分类号:TV85;X171.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4539.2021.03.041Study on Argillaceous Analysi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Urban RiverSediment in Severe Cold AreaWANG Qingrui(China Railway17th Bureau Group Co.Ltd.,Taiyuan Shanxi030006,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ecological treatment project of Yitong River,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malodorous water body and ba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used by a large amount of polluted sediment,the main components,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factors of sediment are analyzed by combining field investigation,experimental detection and field practice.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river sediment are elaborated and studied,considering the cos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ediment treatment,the environmental dredging scheme is optimized.In addition,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sludge, reasonable treat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the problem of endogenous pollution has been completely solved.At the same time,the direction of river sediment resource disposal is pointed out,which has goo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ect and significant cost saving.It will have certain popularizing value and reference function.Key words:contaminated sediment;argillaceous analysis;environmental dredging;treatment technology1引言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尤其是我国河湖众多,河道污染显得更为突出⑴。

城市河道清淤方案

城市河道清淤方案

城市河道清淤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河道的污染和河道底泥淤积问题日益突出。

河道清淤是维护城市水环境、预防水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将针对城市河道清淤进行分析,提出清淤方案。

1. 清淤目的城市河道清淤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保障河道的正常运行,维持水流畅通;2.预防和减少河道底泥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3.降低水环境污染风险,保护水源安全;4.提升城市河道的景观价值,改善城市环境。

2. 清淤方法城市河道清淤的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清淤和生物修复两种。

2.1 机械清淤机械清淤是利用机械设备清除河道底泥的方法。

常用的机械清淤设备有挖掘机、吸泥船等。

机械清淤的优点是作业效率高,清淤能力强,适用于底泥较重的河道。

机械清淤的操作步骤如下:1.预先规划清淤区域和路线,确保清淤作业的顺利进行;2.使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底泥的挖掘和清理;3.将清淤出的底泥进行处理和处置,避免二次污染。

机械清淤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作业过程中容易破坏河道生态环境,对水生生物和水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2.2 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技术修复和净化河道水质的方法。

生物修复主要包括水生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两种。

水生植物修复是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来净化水体,促进底泥的降解和分解,提高水质的清洁度。

微生物修复则是通过添加一定的微生物菌剂来促进河道的自净能力,加速底泥的分解和降解过程。

生物修复的优点是对环境友好,对河道生态不会带来显著损害。

但是生物修复过程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修复效果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3. 清淤方案实施步骤城市河道清淤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1.水文调查:对目标河道的水流情况、底泥淤积情况进行调查和测量,获取相关数据;2.确定清淤区域:根据调查数据和目标,确定清淤的区域范围和优先级;3.选择清淤方法:根据清淤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清淤方法,可以结合机械清淤和生物修复;4.制定施工计划:根据清淤方法和清淤区域,制定具体的施工计划,包括作业时间安排、设备调配等;5.实施清淤作业: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清淤作业,确保作业安全和效果;6.废物处理:对清淤出的废泥进行处理和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7.监督评估:清淤作业完成后,进行监督评估,检查清淤效果,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

关于河道污染情况汇报

关于河道污染情况汇报

关于河道污染情况汇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河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河道污染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汇报和调查。

首先,我们对所在地区的主要河道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采样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部分河道水质严重超标,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化学物质等。

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情况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河道水质的健康状况。

同时,河道周边存在大量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直排等行为,加剧了河道污染的程度。

其次,我们对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

发现部分河道周边的植被覆盖
率较低,土壤质量较差,生态系统失衡严重。

一些河道甚至出现了鱼虾大量死亡的现象,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同时,河道周边的垃圾、污染物等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改善措施和建议,首先,加强对工业废水排放
的监管,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防止工业废水对河道水质造成污染。

其次,加大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直排行为。

同时,加强对河道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力度,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平衡。

总的来说,河道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汇报,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共同致力于改善河道污染问题,共同建设美丽的生态环境。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治理力度,为河道污染问题找到根本解决之道。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美丽的河道和清澈的水域而努力奋斗!。

底泥治理方案

底泥治理方案

底泥治理方案底泥是水体中沉积的泥沙颗粒,经常会积聚在湖泊、河流和水库的底部,导致水质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底泥问题,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底泥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底泥治理方案,旨在提供对底泥治理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

一、底泥调查和监测在制定底泥治理方案之前,需要对水体中的底泥进行调查和监测。

通过采集底泥样品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底泥的组成、含量以及可能的污染源。

同时,监测底泥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评估治理效果和风险。

二、底泥处理技术选择根据底泥的性质和污染情况,选择相应的底泥处理技术。

常见的底泥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利用物理方法去除底泥中的污染物。

例如,利用沉淀和过滤等过程将底泥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分离出来。

这些方法通常适用于颗粒较大的底泥和浓度较高的污染物。

2.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改变底泥中污染物的性质,从而使其转化为易于去除的形式。

例如,利用絮凝剂将底泥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较大的颗粒,通过沉降或过滤将其去除。

3.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基于生物学原理,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例如,利用特定的细菌和藻类可以降解底泥中的有机物和一些污染物,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三、底泥处理工程操作在确定了底泥处理技术之后,需要进行底泥处理工程的实施。

以下是底泥处理工程的具体操作步骤:1. 底泥挖掘和清理首先,需要对水体中的底泥进行挖掘和清理。

可以利用挖掘机和吸泥船等设备将底泥抽取到岸边,并进行初步的分离和过滤。

2. 底泥处理设施建设根据选择的底泥处理技术,建设相应的处理设施。

例如,如果采用物理处理技术,需要建设沉淀池和过滤装置;如果采用化学处理技术,需要建设加药系统和絮凝池;如果采用生物处理技术,需要建设生物反应器和氧化池等。

3. 底泥处理过程将挖掘清理得到的底泥送入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水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水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水环境污染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二、调查地点和时间我们选择了地区的主要河流作为调查地点,调查时间为2024年5月至6月。

三、调查方法1.实地考察:我们分成小组前往调查地点,进行实地考察。

观察河流的水质、水体颜色、气味等情况,记录下来。

同时,我们还分别采集了河水、底泥和周边土壤的样本。

2.问卷调查:我们制作了一份针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询问他们对水环境污染的认识和影响,以及对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期望。

四、调查结果1.水质状况:经过实地考察和化验分析,我们发现调查地点的水体明显受到污染。

水质呈现浑浊的颜色,气味刺鼻,pH值偏酸性,且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有机物质。

2.污染原因:经过问卷调查和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代表的交流,我们了解到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

工业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废水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而农业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大量流入河流,对水体造成污染。

3.环境影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居民表示担心水环境污染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不敢直接饮用河水,同时对水资源的利用变得困难。

此外,由于污染物的累积,河流生态系统也受到了严重破坏,鱼类数量明显减少,水生植物也逐渐消失。

五、解决方案1.政府角色: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机制,加强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管理。

2.企业责任:企业应有意识地承担环境责任,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建立废水处理设施,降低废水排放浓度和量。

3.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提高居民对水环境污染的认识和意识,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如减少使用化学品,合理使用水资源等。

4.科技支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更高效、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技术,提升农药和化肥的利用率,并开展科普宣传,向公众介绍水环境保护的最新技术和方法。

六、结论本次调查表明调查地点的水环境受到了明显的污染,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是主要原因。

因此,政府、企业和公众需要共同努力,采取相应的行动来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

底泥 规程

底泥 规程

底泥规程底泥底泥是指水体底部的沉积物,主要由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组成。

它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质和水生生物的影响非常大。

底泥来源1.自然形成:如河流、湖泊等水体中由于天然的地质作用或者植被枯萎等因素而形成的底泥。

2.人为输入:如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泥、农业面源污染等造成的人为输入。

3.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引起了海平面上升和强风暴潮,导致了海岸线侵蚀和沉积物运动,从而加速了底泥堆积。

底泥对环境的影响1.影响水质:底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无机盐分,会对水体中溶解氧、pH值等参数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水质。

2.影响生态系统:底泥是湖泊、河流等水体中微生物、浮游动植物和底栖动物等生态系统的基础。

如果底泥受到污染,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3.影响渔业资源:底泥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会积累在水生生物体内,从而影响渔业资源的安全和质量。

底泥治理1.物理治理:如淤泥清淤、人工湖清淤等。

2.化学治理:如添加氧化剂、还原剂等进行污染物分解和去除。

3.生物治理:如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等。

4.综合治理:以上三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规程底泥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程来保证处理效果和安全。

以下是底泥处理规程的主要内容:1.前期调查与评估:对底泥来源、性质、含量等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处理方案和措施。

2.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监测与评估:对处理后的底泥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规程,确保处理过程中不会对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造成危害。

5.后期维护与管理:对处理后的底泥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长期效果和环境安全。

总结底泥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底泥治理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程来保证处理效果和安全。

未来应该加强对底泥污染的监测和治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保障水质和生态系统健康。

深圳市河道底泥处理与处置布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表【模板】

深圳市河道底泥处理与处置布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表【模板】
2020年2月,规划编制单位**市水务局委托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为在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特发放本调查表,请您从单位的角度认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填写。
**市河道底泥处理与处置布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表(社会团体)
**市河道底泥处理与处置布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表(社会团体)
**市开发建设强度大、人口密集度高,河流污染负荷重、缺乏清洁水源补给,致使水环境容量较小,同时由于人口和产业、用水和排水等结构性的时空不匹配,从而带来了河流黑臭、生态退化等一系列流域水环境问题。**市大多数河道底泥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如茅洲河流域、深圳河流域、珠江口水系、龙岗河流域、观澜河流域以及坪山河流域,底泥主要集中在河道中下游段、缓流段及感潮河段,淤积厚度约10cm~80cm,在一定条件下会持续释放内源污染,影响河道水质。为统筹深圳全市河流污染底泥治理工作,摸清底泥分布区域及工程量,分析污染现状与特征,提出总体治理方案,对**市底泥集中处理与处置场所的布局进行规划,为**市全市河道底泥处理与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2、您认为规划范围目前的环境状况如何?
□很好□较好□较差
3、您认为规划范围目前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可多选)
□无明显问题□季节性河道断流□河道黑臭、水质差
□河道底泥淤积严重□现有底泥处理厂空间分布不均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市境内5大流域、4大水系以及深汕特别合作区中的362条河流和小微黑臭水体底泥,以涉及黑臭水体污染的159条河流为主。选址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工程符合《**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图》的管理规定。此外,项目的规划符合《**市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规划及相关法规政策的要求。在底泥处理处置过程中,对地表水、环境空气、声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加强管理后,将此类影响大大减小,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河道(河涌)底泥检测实施方案

河道(河涌)底泥检测实施方案

底泥检测实施方案目录第1章检测依据.............................................. - 1 -第2章工程概况.............................................. - 1 -第3章检测任务及目标........................................ - 2 -第4章取样点设置............................................ - 2 -4.1 采样断面的选择........................................ - 2 -4.2 采样垂线的设置........................................ - 2 -4.3 采样点的设置.......................................... - 3 -4.4 采样频次.............................................. - 3 -第5章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3 -第6章水上作业安全措施...................................... - 6 -附件:底泥采集现场图......................................... - 8 -底泥检测实施方案第1章检测依据1、《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CJ/T 221-2005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T249-2007)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CJ/T289-2008)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CJ/T291-2008)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309-200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林地用泥质》(CJ/T362-2011)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GB/T 23485-2009)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GB/T 23486-2009)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GB/T 24600-2009)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GB/T 25031-2010)1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1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第2章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2、建设地点:3、建设单位:4、运营单位:5、勘察单位:6、设计单位:7、监理单位:8、施工单位:9、建设范围:第3章检测任务及目标为满足************在河涌底泥清淤、处理与处置设计与施工阶段的要求,底泥检测的主要任务与目标:1、调查****************范围内河涌受污底泥的厚度、存量与分布情况;解决河涌受污底泥清淤深度、清淤量及清淤部位问题。

水利工程清淤方案

水利工程清淤方案

水利工程清淤方案一、项目概况水利工程清淤工程是指对河道、湖泊、水库等水体进行淤泥清除和底泥处理的工程,目的是提高水体的储水能力,改善水体环境,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清淤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水环境、保障水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域利用率不断增加,水体污染、淤积问题日益突出。

河道、湖泊和水库的淤积使得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甚至影响大坝的安全性。

因此,进行水利工程清淤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三、清淤目标1. 清除淤积:清除水域中的淤泥和底泥,恢复水域的原有容积。

2. 改善水质:减少底泥中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改善水体的水质。

四、清淤方案1. 调查与评估首先,对清淤工程的水质、淤积情况进行调查与评估,以确定具体的清淤方案。

通过水文观测、水质分析、淤积深度测量等手段了解水体情况,确定清淤的范围和清淤的深度。

2. 安全防护在进行清淤工程时,必须有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施工现场要设置警示标志、安全警戒线等措施,提醒通行人员避开施工区域。

3. 机械清淤对于大型水体(如水库、湖泊)的清淤,通常采用机械清淤的方式。

主要包括挖泥船、吸泥船、清淤机等设备,通过机械设备将淤泥吸取或挖掘出来。

4. 化学清淤在水体淤积严重的区域,可以采用化学清淤的方法。

利用一定的化学药剂对水体进行处理,减少水体中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的含量,改善水质。

5. 底泥处理对于清淤后的底泥,需要进行合理处理。

主要包括沉淀处理、腐植物处理和填埋处理等方法。

通过合理的底泥处理,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6. 生态恢复清淤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生态恢复。

主要包括采用植被恢复、养殖恢复等方式,保障水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7. 监测与评估清淤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监测与评估。

通过对水体淤积和水质等方面的监测,了解清淤工程的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清淤方案。

五、施工管理1. 严格遵守环保规定,采取水土保持、噪音控制等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淤泥科学处置方案

淤泥科学处置方案

淤泥科学处置方案背景淤泥是一种造成环境污染的淤积物,常见于江河和湖泊中的底泥。

淤泥主要由有机质、微生物、无机盐等因素组成,其排放会严重威胁河流及湖泊的生态环境。

因此,淤泥的科学处置变得越来越重要。

方案淤泥处理技术淤泥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种方法。

1.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主要采用机械力、水力或挖掘机械等手段对淤泥进行清淤和处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淤泥堆积较浅的区域。

2.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和其他化学物质来改变淤泥中有机质和无机物等的化学性质,从而实现淤泥的处理。

这种方法对淤泥的清除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化学药剂使用量较大,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

3.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加速淤泥有机质的降解和分解,从而实现淤泥的消化和转化。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且最终产生的有机肥料可以还土于民。

淤泥处置流程淤泥处理的一般流程如下:1.调查勘察:确定淤泥现状,包括淤泥的成分、厚度、形态等。

2.淤泥评估:评估淤泥的危害程度及处理的优先级。

3.处理技术方案设计:根据淤泥特性及治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淤泥处理技术和处理工艺路线,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

4.实际调查:根据淤泥处理方案,现场进行调查,查看实际状况,确定具体操作流程。

5.处理施工:根据淤泥处理的具体施工方案,依照流程进行施工建设,并对处理效果进行监测、评估。

结论在淤泥处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淤泥的成分、环境要求、处理成本等,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淤泥处理技术,最终实现淤泥的科学处置。

河道重金属污染调查解决方案

河道重金属污染调查解决方案

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调查解决方案方案简述目前针对河道及底泥重金属污染调查通常采用传统钻孔取样的方式进行,但底泥采样难度巨大,极容易扰动,导致测量结果误差很大。

环境地球物理方法采用的无损、非破坏的方式,通过介质之前的电性差异,同时结合少量取样结果等资料,可验证场地土壤污染局部电性特征与深度变化趋势,并以物探成果具体影像描绘地下污染及地层现况,以探测污染的分布范围,圈定污染的潜势区。

环境地球物理方法主要目的是增加现场信息,由原本点的信息扩及到面与体,并不是取代传统检测技术。

有更多的现场信息更能验证环境地球物理方法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与传统钻探取样是相辅相成。

项目简介一.调查目的本次探测主要目的为:圈定该河道污染深度。

划分高浓度重金属土壤污染区域。

调查河道地层现况。

二.调查方法采用环境地球物理探勘的及高密度电法(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及感应电磁法(Electromagnetic)进行探测。

现场方案一、仪器设备调查采用GD-20多通道工作站及GEM-2感应电磁仪,同时配合使用XRF,测点信息采用 RTK进行收集。

二、测线方案合理布设测线是取得高品质数据的重要因素,本次综合施测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感应电磁法,以物探技术对大面积疑似重金属土壤污染分布的区域进行探测,共布设高密度电法测线 16条及140587平方米的感应电磁法测试。

ERT布线高密度电阻率法工^原理电阻率法是以介质电阻率差异为基础的一种物探方法。

直流电阻法的探测原理,为利用直流电经由一对电流极A、B将电通入地下,建立人工电场。

通过地层间介质不同,其导电性的差异,可利用另一对电位极M、N测量电场在M、N之间造成的电位差,由此求出地层视电阻率,进而估算地下地层的导电性分布。

EM・此3 E加卢茂Wwww经常以剖面等值匿图要呈现r 物理单位常变用电 PW(ohm-m) ।以不同色调代表不同高低数值感应电磁法工作原理经常以切平面等值图影像或单点量测值呈现,描绘地表电性分布差异,物理单位常用导电率 (mS/m),以不同色调代表不同高低数值-E- so安垢溯土的迎m 阻M U UFMI AppiTMr,反演汁直急得翊 的电阻锚面仆Q 5Q IQQ HD M.口 25.0 5 40 Q 绢, 5日同RMMrvily Stf<5tH5ri ll^Miiri^ , 4 FiWC ° I 4,1也 1.2 G ,;e FlE^fcHlr 1 rrt原生磁接收线劣势电快速测试空单人操作仪等搭配GPS 专完全非破坏性专适合大范围初筛综合视导电率测盘辛深度受频率限制* 都市地区量测易受干扰< 无法辨别重金属种类结果展示-背景测量成果结果展示-感应电磁法(£乂)成果优势在整个河道底泥EM测区,大部分区域导电度均偏向大于背景导电度,只有局部区域小于 50mS/m,推测除局部区块EM测区河道底泥均受重金属污染。

河流底泥污染调查方案

河流底泥污染调查方案

河流底泥污染调查方案为巩固提高全市流域治污成果,保证水生生态环境安全,依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重点污染河流滩涂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全面、准确把握全市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污染成因和潜在环境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处置方案,为防治底泥重金属污染提供决策依据。

二、调查范畴及内容(一)调查范畴。

河、河、新河及第一、二、三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

(二)调查内容。

要紧调查重点污染河流底泥中的铅、汞、铬、镉、砷、锌、镍、铜等含量。

通过布点采样监测,对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判,确定重金属区域的污染范畴、污染物类别、污染物浓度值和污染底泥量等,并对成因进行分析。

三、调查时刻安排调查工作自年2月开始,至年5月终止。

(一)初步调查时期(年2月至年3月)。

在省控重点污染河流调查的基础上,在市环保局指导下,开展我市重点污染河流初步调查。

(二)重点调查时期(年4月至年5月)。

由市环保局汇总我市调查情形,分析底泥污染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处置方案,形成调查报告,经市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市环保局备案。

四、预期调查结果(一)建立资料库。

建立全市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样品库和调查数据库,制作污染状况电子分布图。

(二)形成调查报告。

形成全市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含污染源解析、处理处置方案等)。

五、工作要求(一)紧密和谐配合。

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由市环保局具体组织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紧密和谐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二)健全工作制度。

市环保局要建立调查人员培训制度,参与调查人员要通过专业培训;建立调查数据质量操纵和调查成果抽查验收制度,并研究制定质量奖惩措施;健全安全保密治理制度,参与调查的单位和个人要逐级签订保密协议。

底泥监测方案

底泥监测方案

底泥监测方案1. 概述底泥是水体底部的沉积物,其组成和性质对水环境的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底泥监测是评估水体质量和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底泥监测方案,旨在提供一种系统、科学、可操作的方法来监测和评估水体底泥的状况。

2. 监测目的底泥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底泥的组成、污染程度和潜在的生态风险,以便为水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的监测目的包括:•评估底泥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评估底泥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监测底泥沉积速率和泥沙通量,了解水体的沉积作用。

3. 监测内容底泥监测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底泥采样底泥采样是底泥监测的基础工作。

采样点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包括典型区域、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以及需要了解变化趋势的区域。

采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适当的采样工具,如底泥采样器或底泥柱。

•采样时应注意避免底泥表层的污染,最好采集底泥的较深层。

•根据采样点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采样数量和采样深度。

3.2 底泥物理化学性质检测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了解其组成和污染程度非常重要。

常见的物理化学性质指标包括底泥的颜色、致密度、粒径分布、有机质含量、pH值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或现场测试得到。

3.3 底泥污染物分析底泥污染物分析是底泥监测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底泥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分析方法可以包括物理提取、化学分析和生物监测等。

分析结果应与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进行对比,评估底泥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

3.4 底泥生态风险评估底泥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底泥监测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底泥样品的毒性测试和生态风险评估,可以评估底泥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

常用的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包括生物多样性评估、物种敏感度评估等。

3.5 底泥沉积速率和泥沙通量底泥沉积速率和泥沙通量反映了底泥在水体中的沉积作用,也是底泥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定期监测底泥沉积速率和泥沙通量可以了解水体的沉积状况和底泥的输送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底泥污染调查方案
为巩固提高全市流域治污成果,保障水生生态环境安全,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重点污染河流滩涂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
全面、准确掌握全市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污染成因和潜在环境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处置方案,为防治底泥重金属污染提供决策依据。

二、调查范围及内容
(一)调查范围。

河、河、新河及第一、二、三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

(二)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重点污染河流底泥中的铅、汞、铬、镉、砷、锌、镍、铜等含量。

通过布点采样监测,对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确定重金属区域的污染范围、污染物类别、污染物浓度值和污染底泥量等,并对成因进行分析。

三、调查时间安排
调查工作自年2月开始,至年5月结束。

(一)初步调查阶段(年2月至年3月)。

在省控重点
污染河流调查的基础上,在市环保局指导下,开展我市重点污染河流初步调查。

(二)重点调查阶段(年4月至年5月)。

由市环保局汇总我市调查情况,分析底泥污染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处置方案,形成调查报告,经市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市环保局备案。

四、预期调查结果
(一)建立资料库。

建立全市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样品库和调查数据库,制作污染状况电子分布图。

(二)形成调查报告。

形成全市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含污染源解析、处理处置方案等)。

五、工作要求
(一)密切协调配合。

重点污染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由市环保局具体组织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二)健全工作制度。

市环保局要建立调查人员培训制度,参与调查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建立调查数据质量控制和调查成果抽查验收制度,并研究制定质量奖惩措施;健全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参与调查的单位和个人要逐级签订保密协议。

(三)保障调查经费。

此次调查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河流域调查经费,由市财政承担;新河、河流域调查经费,
由我市财政承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