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训练3篇含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共4篇)

小学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共4篇)

篇一: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一)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题前指导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它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构造、关系、功用以及事理的成因、物因等写清楚,使人获得知识。

知识梳理1、说明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一般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图表、列数据、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等。

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回答三个字: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可以颠倒。

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①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家已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

对此,各种说法在牧民中流传,有人说,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

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女发怒,才将湖水涨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淹没。

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涨了。

②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也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后发现,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时间里,纳木错的水位上涨了7米,湖面海拔从4718米变成现在的4725米,整个湖水增加近140亿立方米容量。

③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那些增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查找资料,走访村民,拜访专家,揭开问题背后的真相。

④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

我们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体水库,在高原的水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纳木错周围,有很多白皑皑的雪山,这些雪山实际上就是冰川。

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下游补给水源,又在每年冬天的时候通过降雪补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终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而冰川通过降雪所获得的补给量远远少于融化量。

这样一来,冰川不断退缩,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最终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⑤除此之外,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⑥纳木错周边地区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地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挖掘后发现,这些冻土层中甚至有一层很厚的冰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原水循环的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训练三篇

说明文阅读训练三篇
但后来, 却成为美国人的心头大患。 这倒不是
壳虫的抑制, , 美国的艾菊又从“ 母老虎” 变成
了 人人喜爱的“ 新嫁娘”它们既生长于美国 , 当 给人以观赏和药用, 地, 又不再对其他植物 造成侵害。1988 年, 艾菊在美国西部地区的 及盖减少了60%- 90%, 而且许多适应当地需 要的植物, 如饲料草, 也恢复了生长。 ⑦艾菊“ 远嫁” 的故事蕴涵的机理广泛存
杀了当 地不少牲畜 ( 因为艾菊含有毗咯烷生 物碱, 这也是它可以做药用的原理之一。 1976 年的空中 拍摄中发现,艾菊覆盖了美国西部 地区1.2 万平方公里) ,美国人感到了恐慌。 如果不控制艾菊,当地的其他植物可能就会
没命 了 — 想不到 当初看起 来那么漂亮的
国 后受到的真菌和病毒感染比在欧洲减少了
东日 本铁道公司在上野、 东北、 长野新干 线沿线和太平洋沿岸、 本海岸 62 处设有地 日 震计, 地震计从检测到的初期震动纵波来预 则震动横波的大小。如果根据纵波预测出横 波摇晃强度加速度在 120 伽以上,新干线列 车供电会 自 动停止, 并紧急刹车。 早期地震监测系统之所以在过去的地震
4.用‘” / , 划分出本文的结构层次。
2.艾菊“ 到美国后为什么又成了“ 嫁” 母
老虎” ?
3.这“ 母老虎” 的艾菊为什么又变成了人 人喜爱的“ 新嫁娘” ?
震。即时地震信息系统可根据先期到达地面 的纵波预测横波的大小和强度, 及时发出警 报, 提醒人们采取措施。据推测, 如果东海大 地震在海域发生,纵波和横波到达陆地的时 间差为40- 50 秒,若能迅速捕捉到纵波, 即 可在主震发生30 秒的时间, 铁路可停止列车 运行, 建筑公司可停止高空作业。
「】 宁 _ 以地 2〔f 扫净 所交 )

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说明文阅读班级姓名【考点概要】1.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

2.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说明顺序,理清作者思路。

3.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4.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要考点】1.填空、简答成为主流题型,开放性试题开始登上舞台并成为亮点。

2.强调语言品析。

说明文的性质决定了它的语言特色:准确、简洁、此外,在对文艺性的说明文考查中,涉及到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喻、设问、排比、对偶、拟人等。

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其目的不在于抒发感情,而在于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解题方法指导】做说明文的阅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步:粗读文章所谓粗读,就是指通读文章,整体感知。

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找中心句、明确要点、搜集文章的信息,准确把握说明的对象、事物的特征、所用的说明方法等内容。

对文章有个初步的理解与认识,这将为下一步做题打好基础。

第二步:精读文章是指在粗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细致的阅读。

具体要求:1.明确说明中心:概括方法,可用公式“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对说明中心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2.理清顺序:文章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要看说明的对象。

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重点讲解——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核舟记》全文;B先主要后次要;C先原因后结果;D由现象到本质:《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E 由性能到功用;F由一般到特殊;G由整体到局部:《核舟记》第2段。

注意问题:⑴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

⑵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⑶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⑶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动物类说明文阅读题

动物类说明文阅读题

动物类说明文阅读题篇一:《动物的眼睛》阅读理解及答案夏天傍晚,一只蚊子悄然进屋,围绕着屋里的人们伺机下口。

在它的眼中,前方是充满诱惑的晚餐,后方则是自己振动的双翅, 这两个景物同时出现在它的视野里——这让我们感到惊异,因为当我们注意前方的时候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背——但蚊子可以做到。

我们都知道,有些昆虫有一类特殊的眼睛被称为“复眼”, 顾名思义,就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这些小眼睛独自感光成像, 使得各个方向的物体都可以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眼睛可以获得超大的视野和清晰的图像,比我们使用的广角照相机更加厉害。

蜻蜓的复眼是由许多“眼睛”简单地并列在一起工作,每只“眼”单独成像,但是它们只需要把图像的一部分传给大脑即可, 而不用将看到的所有信息都交给大脑处理,这样蜻蜓有限的大脑就能迅速处理环境中瞬息万变的信息。

因此蜻蜓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在高速运动时,能敏锐地捕捉到同样高速运动的猎物,被称作昆虫中的“战斗机”。

蝴蝶在花间穿梭,我们可以看见它美丽的外形和鲜艳的色彩。

可是反过来,蝴蝶眼里看到的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当蝴蝶看到你的脑袋,它会认为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

你的头发就像一捆绳子,每一根绳子都粗粗的,足以让它停得住脚。

但如果蝴蝶不飞, 或者人不动,那么蝴蝶就什么也看不见。

因为动物所看见的主要是物体的动作。

一只蛤蟆一动不动地呆在草地上。

一只苍蝇飞了过来,等苍蝇飞近时,蛤蟆突然发起攻击,射出它的舌头攫住苍蝇送进自己嘴里,接着它又一动不动地呆着,看上去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

对一只蛤蟆来说,花园就是一张灰色的屏幕,只有这张屏幕上的东西轻轻晃动的时候,蛤蟆才看得见。

当蛤蟆跳跃的时候,它自身的运动让它看到了周围的景象,当它停下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又会变成一片空白。

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狐狸的瞳孔是上下长、左右窄。

因为它更需要看清它上方和下方的东西,比如树丛里的一只鸟,草地里的一只鸡。

马的瞳孔是左右宽、上下扁,像一个平放着的纺锤体。

小学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共4篇)

小学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共4篇)

篇一: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一)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题前指导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它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构造、关系、功用以及事理的成因、物因等写清楚,使人获得知识。

知识梳理1、说明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一般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图表、列数据、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等。

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回答三个字: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可以颠倒。

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共3篇)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共3篇)

篇一:说明文阅读及答案(一)低温世界的奇迹⑴低温世界中各种物质会呈现奇特的景象。

零下194℃时,空气会变成浅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

若把梨子在液态空气里浸过,它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鸡蛋、石蜡在液态空气里,则会像萤火虫似的发出荧光。

在零下100℃到零下200℃时,汽油、煤油、水银、酒精都会变成硬梆梆的固体;二氧化碳则变成雪白的结晶体,平时富有弹性的橡皮变得很脆,钢铁也变成了“豆腐”??人们利用许多物质在低温下变脆这一特性,发明了一种低温粉碎技术。

在现代城市中充斥着各种废物,如废汽车、废轮胎、废塑料、废钢铁等,在使用低温下液氮冷却处理后,这些物质的抗冲能力大大降低,呈现脆性龟裂,给粉碎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这种低温粉碎方法用于粉碎肉类,可做到骨、皮、肉一次性干净利索地分离。

⑵低温世界还是农业生产中除虫灭害的得力助手。

人们以往在田鼠的洞穴中注入化学农药灭鼠。

这种方法不仅花钱多,而且会使土壤受损。

改用低温农药后,将少量液氮注入鼠穴中,由于低温液氮是高压缩状态,释放之后,在穴中其体积急速扩大700至800倍,随即气化后的氮以相当快的速度从洞中向外推出,把穴中空气排净,致使田鼠窒息而死。

1.低温的作用有哪些?(3分)3.低温打捞和常规打捞方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4.文章第⑶段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二)超导磁浮列车①超导磁浮列车是利用超导磁石使车体上浮,通过周期性地变换磁极方向而获取推进动力的列车。

超导磁浮列车的运行除了高速之外,还具有无噪音、无震动、省能源的特点,可望成为21世纪交通工具的主力。

目前正研究开发的超导磁浮列车的时速以达到500公里的目标,更新颖的下一代超导磁浮列车将用高温超导材料,列车的时速可望高达700公里。

②如果把超导磁浮列车的实用化算作100的话,目前的开发研究已处于80的相对阶段,预计在2010年可望实现实用化,而下一代的高温超导磁浮列车则将在2030年左右投入运行。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共6篇)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共6篇)

篇一:六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一)赵州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用横线画出本段说明的中心句。

2、文段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分别说明赵州桥哪些方面的特点?3.“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是指4、本文段的结构方式是:5、本文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这句话中的“当时可算”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在原文用//给文段分三层,并概括层意。

(二)“空中恶魔”:酸雨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①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家已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

对此,各种说法在牧民中流传,有人说,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

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女发怒,才将湖水涨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淹没。

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涨了。

②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也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后发现,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时间里,纳木错的水位上涨了7米,湖面海拔从4718米变成现在的4725米,整个湖水增加近140亿立方米容量。

③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那些增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查找资料,走访村民,拜访专家,揭开问题背后的真相。

④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

我们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体水库,在高原的水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纳木错周围,有很多白皑皑的雪山,这些雪山实际上就是冰川。

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下游补给水源,又在每年1/9冬天的时候通过降雪补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终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而冰川通过降雪所获得的补给量远远少于融化量。

这样一来,冰川不断退缩,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最终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⑤除此之外,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⑥纳木错周边地区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地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挖掘后发现,这些冻土层中甚至有一层很厚的冰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原水循环的一部分。

⑦这些冻土在低温状态下,长期以冰的形态存在。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0篇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0篇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0篇篇一: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说明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 O题。

(1 1分)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

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

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l O14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O.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望达到7.4×1 O13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

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

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

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据预测,今后l 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将达总户数的25%。

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

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产品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

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

目前,我们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处阳光到处电‛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①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家已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

对此,各种说法在牧民中流传,有人说,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

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女发怒,才将湖水涨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淹没。

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涨了。

②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也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后发现,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时间里,纳木错的水位上涨了7米,湖面海拔从4718米变成现在的4725米,整个湖水增加近140亿立方米容量。

③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那些增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查找资料,走访村民,拜访专家,揭开问题背后的真相。

④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

我们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体水库,在高原的水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纳木错周围,有很多白皑皑的雪山,这些雪山实际上就是冰川。

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下游补给水源,又在每年冬天的时候通过降雪补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终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而冰川通过降雪所获得的补给量远远少于融化量。

这样一来,冰川不断退缩,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最终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⑤除此之外,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⑥纳木错周边地区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地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挖掘后发现,这些冻土层中甚至有一层很厚的冰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原水循环的一部分。

⑦这些冻土在低温状态下,长期以冰的形态存在。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精选24篇)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精选24篇)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说明文阅读及答案一、说明文的三要素1.内容的严密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3.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语言简明,说明严密,拥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二、说明文阅读及答案(精选24篇)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特别是作为常用文体的说明文,说明文的内容具有高度科学性,语言具有严密准确性的特点。

那要怎么写好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明文阅读及答案(精选2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

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劳。

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的自身的弱点造成的。

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

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

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养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

燕子的身子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燕子的繁殖能力很强,每年能产卵三次,每次三至七枚。

这种很强的繁殖能力,符合燕子种群延续的需要。

三篇事理物说明文阅读理解带答案

三篇事理物说明文阅读理解带答案

三篇事理物说明文阅读理解带答案案例一:严家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眼一冬能像狗熊和青娃那样冬眼就好了。

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眼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

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眼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

拿鱼来说,有几奥鱼是会冬眼的,包括我们热悉的鲤鱼、乌鱧,还有海里的鳗鲡。

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眼档:不吃、不喝、不游动。

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奥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鰓也会轻轻开合扇动。

而进入冬眠的鱼,鰓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

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一-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

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

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

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

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

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

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一-一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

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

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

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国与长寿有关。

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相信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在作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说明文,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明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篇1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

为什么沙漠如此荒凉?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是,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区生存。

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从而导致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越来越少。

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

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至50℃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

而在沙漠中,地表温度达到40℃以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

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会变得越来越荒凉和贫瘠。

研究人员还表示,除了沙漠地区,在世界任何高温干旱的地方都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

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

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

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

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下面给大家介绍关于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方便大家学习.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秦岭方光华曹振明①秦岭横亘于中国中东部,西起甘肃临潭县白石山,东经天水麦积山,穿越陕西,直至河南,全长约_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气势磅礴.②巍峨的秦岭造就了关中的雄胜.关中盆地〝四塞以为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关中〝四塞〞之东.南.西三塞均由秦岭山脉所成,东边华山.王顺山.骊山,东延为肴山,横亘于黄河与洛水之间;南边太白山.终南山等,雄峙于关中平原的南部;西边岐山.陈仓山等,阻隔于关中西部.另外再加上尧山.黄龙山等逶迤连绵的北部山系,一起组成了关中四面环山的地形地势.在四周绵延起伏.层峦叠嶂的山脉之间,藏有许多雄关险隘.举其要者则有四处:东为潼关或函谷关,南为武关,西为散关,北为萧关.潼关是东部进入关中的天然防线,南依秦岭,北有渭洛并黄河之要,西有华山之屏,东面山峰连接,谷深崖绝,险厄峻极;函谷关则扼崤函之险,控制着关中与中原之间的往来咽喉;武关守中的南方门户,建在秦岭南麓陕南商山的谷涧,悬崖深壑,号称〝三秦要塞〞;散关则西扼关中交通要道,南依秦岭山脉,乃蜀秦往来之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另外北方的萧关居六盘山东麓,控扼塞北通向关中之要道.因恃秦岭,关中进可攻.退可守,形成了〝制内御外〞的绝佳态势.占据关中,就意味着掌握了天下〝要领〞.扼制了九州〝咽喉〞.③秦岭形成了八百里秦川的肥沃富饶.秦岭北翼塑造了两条大河——泾水和渭水,秦岭北麓又发源了六条河流——灞水.浐水.沣水.滈水.潏水和涝水,泾水与灞水等六条河流最后一并汇入渭水.八百里秦川即为八水的冲积平原,土质疏松肥沃,地势舒展平坦.早在《尚书·禹贡》中,关中之地即被列为最上等的土地.加上历代所修渠道,如秦国的郑国渠,汉代的漕渠.龙首渠.六辅.白渠等水利工程,以及汉唐诸运河的开通,关中平原的灌溉条件获得扩展,为农耕生产提供了优良条件.张良称关中〝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乃〝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史记·留侯世家》).《史记》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货殖列传》).至隋唐时代,关中仍有〝天府〞美称.④秦岭的山林以及河流.湖泊不仅为关中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改善了关中环境,使得关中气候清爽,山水相间,风景如画.秦岭自古以来就是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的首选之地,关中山水也激发了众多文人墨客的雅兴,仅一本《全唐诗》就留下诗篇百余首.⑤由于秦岭与关中的战略地理优势与富庶,关中成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首选之地.先后有周.秦.汉.唐等_个王朝在此建都.长安政治中心地位前后长达一千一百多年,成为我国建都时代最早.建都王朝最多.定都时间最久.都虫模最大.历史文化遗址最丰富的中华古代首要政治中心.这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历史中都极其罕见.以致古人称秦岭为〝龙脉〞,称关中为中原的龙首.(选文有删改)8.秦岭有哪些重要作用?结合文意简要概括.(3分)9.第③段结尾引用《史记》中的文字,有什么作用?(2分)10.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1)占据关中,就意味着掌握了天下〝要领〞,扼制了九州〝咽喉〞. (〝要领〝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有何作用?)(2分)(2)秦岭自古以来就是皇家园林和离官别馆的首选之地. (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_.下列表述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3分)A.关中东边有华山.骊山.肴山等,南边有太白山.终南山.王顺山等,西边有歧山.陈仓山等,北部有尧山.黄龙山等.B.潼关是东部进人关中的天然防线,武关则西扼关中交通要道,散关守中的南方门户,萧关则控扼塞北通向关中之要道.C.八百里秦川为八水的冲击平原,其中〝八水〞指泾水.渭水.灞水.浐水.沣水.滈水.潏水和洛水.D.秦国的郑国渠,汉代的漕渠.龙首渠.六辅.白渠以及汉唐诸运河等工程,为关中平原的农耕生产提供了优良条件.参考答案(_分)8.秦岭造就了关中的雄胜(地理优势);秦岭形成了八百里秦川的肥沃富饶;秦岭改善了关中环境;秦岭使关中成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首选之地.(3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共3分.9.引用《史记》中的文字,说明了八百里秦川的肥沃富饶,增加了说明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分)答出说明了〝肥沃富侥〞,得l分;答出〝增加了说明的可信度〞或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得1分,共2分.10. (4分)(1) 第一问:要点,关键.第二问:说明了占据关中对于掌控天下的重要性.(2分)每问 l分.共2分.(2) 不能.〝自古以来〞从时间上限定,说明秦岭作为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首选之地由来已久.如果去掉就不能体现这一点.(2分)答出〝不能〞,得1分;答出作为首选之地〝由来已久〞,得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_. D (3分)选项正确,得3分.共3分.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2祸从天降,谁为真凶陈祺①_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性.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_73年7月_日的57.2毫米暴雨和_94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⑥如果说强降雨是〝导火索〞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活动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⑦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选自《中学科技》_年10期,有改动)_.请简要概括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3分)(1)(2)(3)_.第⑦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_.第②段〝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一句中,加点的〝往往〞一词不能删掉的理由是什么?(2分)_.第⑥段文字,在结构上起着的作用,在语言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2分)_.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对泥石流易发生山区的居民提出两条预防泥石流的建议.(2分)_.(1)地质条件;(2)暴雨或强降雨;(3)人类活动或人为因素.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_.列数字表明短时间内森林覆盖率锐减,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类过度砍伐森林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加速了泥石流的形成.评分:共2分.列数字1分,作用1分,意思对即可._.往往,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但不排除个别情况,更加切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评分:共2分.结合所给句子回答,意思对即可._.过渡或承上启下生动评分:共2分.每空1分,第2问只要答出〝生动〞即可得分._.略.评分:共2分.每条1分,建议合理即可.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3(二)非凡的蜻蜓在昆虫中,蜻蜓的飞行别具一格.不仅飞快的速度令人惊叹,还有那悠闲.自如的飞行姿态也常是变幻莫测,尤其是在变换方向时,仍可完成漂亮的飞行动作.它们可作短距离飞行;也可成群地自转飞行;时尔滑翔向前.回转,时尔垂直向上,去追捕具有相同飞速的苍蝇.它们在飞行中交配,常作结伴飞行,而最值得惊诧的是它们的飞行耐力.一位昆虫学家曾这样描述它们:在连续几个月内,每天,当太阳初放光芒之时,它们便开始不停地飞,仅在晚上(天气不好时,偶尔也在白天)作片刻休息.有些蜻蜓擅长旅行,它们可飞越几千万公里,从某一大陆飞往另一大陆.蜻蜓具有异常发达的翅肌和腹背面的气囊,囊内贮有空气,可调节体温,也是使之毫不费力地停留在空中的奥妙所在.正如保罗·罗贝尔所说:〝这就是为什么昆虫能够轻松自如地在空中飞行如此长的时间,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总是在有阳光时飞行的缘故吧!否则,一旦气温下降,它们的比重就会增加.〞蜻蜓发达的头部和那更为发达的眼睛构成了真正的头盔,使它们能观察周围的一切.蜻蜓的复眼中有一二十个到三万个单眼,每一个眼与〝脑〞的神经末梢连接.这就给我们解释了蜻蜓捕食的高超技能,以及其他捕食者难以接近它们的原因.另外,它们有连着前胸的细长的颈,通常缩在头部后面,所以蜻蜓的头部异常地灵活.蜻蜓凭着自己高超的飞行技能,有力的咀嚼口器和其他特点,无疑已成为一种可与鸟类中的猛禽相比的可怕的捕食昆虫.那么,它们究竟以何为食呢?它们在飞行中捕食活的昆虫,主要是虻.苍蝇.蚊子,也吃蝴蝶.它们似乎十分害怕具毒腺的昆虫,如蜜蜂.金龟子等.蜻蜓也相互吞食,尽管这并不普遍,但毕竟存在着弱肉强食的现象.蜻蜓如此善于飞行,而它们的幼虫(称水虿)却只能在水中成长:独特的〝脸盖〞使这些水虿(chài)成为池塘中的一霸,腹部尽头的鳃是供其呼吸的器官.蜻蜓由水虿变为成虫要经过多次蜕壳,少者七次,多者达十五次.此时,蜻蜓开始离开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开始真正的空中生活.在通常情况下,蜻蜓的生命周期为一年,成虫一般活到春末或夏季,而它们的卵则可以度过秋冬,直到第二年的初春.欧洲地区的蜻蜓一般每年繁殖二代.有些种类的蜻蜓的生命周期可长达三年四年,甚至五年.那么,蜻蜓的天敌是谁呢?事实告诉我们:在生命的大千世界中,任何肉食者对比它更强大的对手来说,终究只能是牺牲品.比如:鱼,尤其是鳊鱼.鳟鱼.鲈鱼都捕食蜻蜓的幼体,而对于雌性成虫来说,它们到水中产卵的时候,也有可能遇到这些剋星.青蛙和鼩鼱(qújīng)似乎也偏爱捕食蜻蜓,蹼足类.涉禽类也都把正在孵化中的水虿作为主食,而成虫则常常遭到隼的追捕.众所周知,鸣禽类中的翠鸟最善捕食蜻蜓幼体,保罗·罗贝尔写道:〝我在翠鸟的胃里,发现了八条正在羽化的幼体.这种漂亮的翠鸟也把蜻蜓的成虫带给自己的孩子,在它们的鸟窝里经常可以发现不少的翅膜和家宴的剩餐.〞昆虫类中的斑蝥.水边蚂蚁.龙虱以及灰蝎蝽也会向蜻蜓发起进攻.在欧洲上空飞翔的蜻蜓有几百种,在热带地区,在亚马逊河源头,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有成千种!除了南北极之外,蜻蜓几乎无处不飞翔!_.说明事物要善于抓住特征.选文中〝蜻蜓〞的飞行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_.有人认为选文介绍蜻蜓的天敌部分可以删去,对此你怎么看?请用简略的话说说理由.(3分)_.说说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3分)此时,蜻蜓开始离开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开始真正的空中生活._.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得非常准确,为什么?(2分)它们在飞行中捕食活的昆虫,主要是虻.苍蝇.蚊子,也吃蝴蝶._.速度快,姿态悠闲.自如,变幻莫测.(2分)_.不能删.这是作者从蜻蜓的生存状况方面介绍蜻蜓的相关知识.(3分)_.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说明了蜻蜓成虫后的生活习性,收到了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3分.能抓住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说明这一要点即可.) _. 〝主要〞,准确地说明了蜻蜓的食谱中这些昆虫占绝大多数,也不排除捕食其他昆虫.(2分.结合语境紧扣〝准确〞阐释即可.)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4(二)阅读下面选文《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完成_——_ 题.(_ 分)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③ 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 厘米.直径约1 /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 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_ .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3 分)答:_ .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3 分)答:_ .选文第③ 段加点字〝约〞有什么作用?( 3 分)答:_ .选文第④ 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答:_ .请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拟一则富有文采的宣传用语.(2 分)_.利用化学能发电: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_.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_.〝约〞宇表示估计,数目不确定(具体答更好),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_.举例子;具体说明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_.示例:水龙头旁的宣传用语:请不要让我伤心流泪!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5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①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 动力. 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权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_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像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_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从_年6月1曰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⑧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1.第①段〝异军突起〞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句话表明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B.本段通过大量详实的事例来介绍无人机的作用.C.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D.本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3.第⑤段中加点词〝左右〞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4分)答:_________________4. 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8分)利:(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人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不得使用文中的例子)(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无人机在机器人领域中迅速崛起.2.A3.不能删去.〝左右〞表示概数;如删去,则表示制造成本为三年前的十分之一,是个确定的数值,与事实不符;用〝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利:(1)军用无人机可进行运输.侦查.远程攻击等,提升国家军事实力.(2)民用无人机可广泛运用于科研.交通安全.环保.救灾.娱乐等领域.弊:(1)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2)可能侵犯公民隐私.5.评分说明:(1)例子必须是日常生活 (2)影响可正面可负面答案示例:可利用无人机送外卖.方便.快捷,能避开交通拥堵.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说明文阅读练习题三篇三年级

说明文阅读练习题三篇三年级

【导语】语⽂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

诚然,事物的接受从理解开始,汲取知识也离不开语⽂。

如解数学题时,审题分析需要语⽂,证明诠释需要语⽂,答题归纳也需要语⽂。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 ⽉之精灵——蟾蜍 ①在我国古代,蟾蜍很早就跟⽉亮联系在⼀起。

汉代的⽉神画像砖中,通常都趴着⼀只蟾蜍。

就连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在著述中都说:“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妲娥窃之以奔⽉……妲娥遂托⾝于⽉,是为蟾蜍。

”两汉有关⽉亮的众多图画和⽂献,也都描述了这⼀神话,难怪古⼈把蟾蜍称为“⽉之精灵”。

②不论是神话传说中的蟾蜍,还是现实⽣活中的蟾蜍,都确确实实与⼈类有密切的关系。

③现实⽣活中的蟾蜍,⾝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能分泌黏液,⼜俗称“癞*”。

④蟾蜍虽然容颜丑陋,却是⾃然界中的⽣存⾼⼿。

它常常在早晨、黄昏或暴⾬过后,出现在道旁或草地上。

蟾蜍的⽪肤柔软、潮湿、黏滑,含有丰富的⽑细⾎管,⽽且它的⽪肤较厚,具有防⽌体内⽔分过度蒸发和散失的作⽤,能长久居住在陆地上,⽽不到⽔⾥去。

每当冬季到来,蟾蜍便潜⼊烂泥,⽤发达的后肢掘⼟,在洞⽳内冬眠。

三⽉初,当北⽅⼤地乍暖还寒,温度回升到10℃左右,它便从冬眠中苏醒。

蟾蜍⼀般在清明前后产卵,⼀只雌蟾每次产卵3000~5000枚。

⑤蟾蜍⾏动笨拙蹒跚,不善游泳。

由于后肢较短,只能做⼩距离的、⼀般不超过20厘⽶的跳动。

如被⼈们⽤脚碰⼀下,它会⽴即装死,躺着⼀动不动。

⑥蟾蜍种类繁多,分布⼴泛。

常见的蟾蜍,只不过拳头⼤⼩。

可是南美热带地区,却⽣活着世界上的蟾蜍,个体长约25厘⽶,为蟾中,⽽有些⼩型的⾮洲蟾蜍的⾝长只有其1/10。

⑦蟾蜍是农作物害⾍的天敌。

它平时栖息在⼩河、池塘的岸边草丛内或⽯块间,⽩天藏匿在洞⽳中不活动,清晨或夜间爬出来捕⾷昆⾍、蜗⽜等⼩动物。

据科学家们观察研究,在消灭农作物害⾍⽅⾯,蟾蜍要胜过漂亮的青蛙。

它⼀夜吃掉的害⾍,要⽐青蛙多好⼏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阅读训练3篇含答案芯片国产化任重道远①2019年5月15日,美国对华为的一纸禁令闹得满城风雨。

禁令中包括停止供货,终止进行中的订单等多种措施。

一时之间,“芯片”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②芯片是怎么被造出来的?为什么我们造芯片难度那么大?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得从芯片的工作原理说起。

③众所周知,只要是电子产品,就离不开芯片。

芯片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功能芯片,比如我们常说的中央处理器(CPU),就是带有计算功能的芯片;另一种就是存储芯片,比如电脑里的闪存(F lash),是一种能储存信息的芯片。

④这两种芯片,本质上都是载有集成电路的硅片。

怎么理解呢?就是我们在一片硅片上,按照设计刻出一些凹槽,在凹槽里填充一些介质,从而使硅面上形成许多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让这片硅成了复杂的电路,得以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芯片放大图上有那么多弯曲、平行的凸起和纹路。

⑤听起来不难,做起来可要命。

芯片的诞生分三个步骤,分别是设计、制作和封装,难度依次减弱。

现在全球芯片设计基本集中在美国,制作集中在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中国大陆大部分承担的是封装工作,也就是把芯片装到板上拿出去卖。

可以说,在芯片的电路设计这个领域,中国的竞争力远不如美国和韩国。

⑥设计难,制作也不简单。

我们来看具体过程。

首先,需要提取纯硅,就是把二氧化硅(其实就是沙子)还原成硅单质,把硅打成硅锭切片,就得到了硅片——这相当于芯片的地基。

这个步骤简单,我们的技术做得很不错。

⑦有了硅片后,就要在上面涂上一层胶,名为“光刻胶”。

这是一种感光胶状物,当用紫外线加透镜去照射某一个部位,胶面会发生变化,之后利用化学原理进行腐蚀,光照过的部分就会被腐蚀掉,留下凹槽。

此时,往凹槽里添加硼、磷等介质,就会出现一个半导体或者电容。

以此类推,我们再涂一层胶,再照,再腐蚀,再掺入……不断重复,像搭房子一样搭出一个复杂的集成电路,也就是芯片的核心部分。

⑧然而,以上说的只是光刻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际操作起来要复杂得多,还会涉及波长等问题。

光刻最主要的器械就是光刻机,这项技术长期被荷兰、日本、德国垄断,一台机器要花七八亿元人民币,而且他们只优先提供给中国台湾、韩国等地的大客户。

中国大陆也有自己的光刻机,但是和世界先进水平比,差距还很大。

⑨现在看来,中国要真正做出自己的芯片,顶层设计和光刻技术是两大难题。

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以中国的科研实力和技术积累,突破这两个难关只是时间问题。

(1)根据文章,请你分析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请你概括芯片国产化道路中,我们中国需要面对什么困难。

(3)请简要分析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根据文章内容请分析,⑤⑥⑦三个自然段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中国人的人伦礼俗①中国很早就进入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特点是人固定在土地上。

因此,世代生长于斯的农民,非常强调伦理秩序,强调上下尊卑。

所以,中国传统节日里人伦特性体现得非常充分。

这与西方的宗教性节日是很不一样的。

比如在春节,以礼俗形式体现的就有_________礼、_________礼、_______ __礼和_________礼,都特别强调家庭、社会以及个人之间的文化联系。

②辞年礼的起点是腊八。

从腊八开始,大家就准备过年了。

腊八之后,人们都要扫尘,就是为了在过年迎神祭祀的时候有一个清洁的环境。

除了扫尘之外,还有一个净化仪式,那就是年前要沐浴、剃头。

如果说扫尘是一个居所空间的净化的话,沐浴和剃头则是个体的一个清洁仪式。

这个年俗特别强调在这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中,用一种新的形态新的面貌迎接新年。

③再看团年礼。

团年礼就是在辞旧迎新的过程中所举办的家庭团聚仪式。

团年礼是过年的中心部分,其中重要的节点是祭祀祖先与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一年中最具象征性的一顿饭食,其中有一些菜是不能少的,如鱼、肉丸、红枣等,取年年有余、团圆、喜庆等吉兆。

在传统中国,无论如何,年夜饭都应该是在家里吃,因为家里有祖先的牌位,我们是跟祖先共同享用这顿团圆饭,并且请先人先享用。

我们今天很多人主张年夜饭要到饭店去吃,这其实是在城市化、商业化的浸染过程中,受到商家的误导。

这其实是文化礼俗的一个重要损失,是不正常的。

④团年礼中还有个重要的仪式,就是长辈给小辈分发压岁钱。

压岁钱的意义是长辈通过给小辈以钱物的方式,表达家人的关爱,冀望给孩子一种力量,让他们能够平安度过年关。

这是一种祝福,是一种伦理的关怀和精神的鼓励。

但是现在很多人将发压岁钱看成是种负担,因为价码越来越高,人情越来越重,这其实大大偏离了压岁钱礼俗的本意。

⑤在传统年节礼俗里,还有守岁礼,即全家人彻夜围炉团座给老人祈寿。

宋朝时,“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我们今天是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等到零点,然后放鞭炮。

这是因时而异的新变化。

今天的春晚让四海华人能够聚在一起,实际上它是延续了中国非常古老的传统,就是让海内外华人共享这一特殊时刻,让华夏子孙在春节共同体验我们的文化传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⑥熬过了旧年,迎来了新年,这个时候大家要互相庆贺,所以又有拜年礼。

拜年礼不仅仅是老百姓之间的庆贺方式,而是社会各个阶层一起共享的文化仪式。

这种文化仪式让我们获得社会整体的文化感觉。

新年到来之后,这样一种对天地、祖先、亲人、乡邻、朋友、同事之间的贺拜仪式,也是一种建构礼俗关系的仪式行为,是在新的时间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关系的再确认。

(1)请根据全文内容补全第①段的空缺。

比如在春节,以礼俗形式体现的就有_________礼、_________礼、_________礼和_________礼,都特别强调家庭、社会以及个人之间的文化联系。

(2)就全文而言,文章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3)有人认为中西方节日最后都可归结于饮食文化。

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理解。

(4)不同的传统节日,有不同的传统习俗。

你还知道中国有些什么传统节日,该节日有什么习俗?请举一例。

丝路“糖史”①中国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②甘蔗原产热带,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

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植及食用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生啖或榨取“柘(zhè)浆”直接饮用。

后来,人们也尝试对蔗浆粗加工,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的部分水分,制成浓度较高的“蔗饧(táng)”。

“蔗饧”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若是进一步冷凝,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因其形色似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

不过,这种粗制糖块水分含量大,极易溶解,不易运输。

而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

他们带来的“西极石蜜”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

③公元661年,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10位制糖专家,利用印度的“竹甑(zèng)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煞割令”。

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④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窨(xūn)制法”,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结晶糖霜。

苏轼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也以“我舌犹能及鼻尖”的俏皮诗句,极言糖霜的美味。

⑤到了南宋绍兴年间,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的推广,糖霜在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有富余。

于是,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甚至到达波斯、罗马等地。

“中国糖”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⑥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

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将他们较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

《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

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白糖生产,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激发技术进一步革新,是很有帮助的。

⑦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

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

“西洋糖”出口的目的地也较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不仅包含占城、暹罗等东南亚“老主顾”,还覆盖了日本、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

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糖均被称为“继尼”,意为“中国的”。

“继尼”与唐代的“西极石蜜”“煞割令”遥相呼应,分别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上,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以及彼此间互通有无、愿结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见证了中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中国古人于蔗糖制造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可成为烛照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

(1)选文主体部分以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

(2)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蔗饧”与“西极石蜜”相比,在干燥程度、运输方便性、滋味品质方面都有较大差距。

B.唐代引进的印度制糖技术在中国获得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C.“竹甑法”“树灰炼糖法”是从国外引进的制糖技术,“窨制法”“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人发明的制糖技术。

D.石蜜、糖霜、“煞割令”是中国生产的蔗糖品种,“西极石蜜”“西洋糖”是外国生产的蔗糖品种。

(3)第④段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有何作用?(4)第⑦段画线句中“主要”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

(5)请简要分析第⑧段画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答案解析【答案】1(1)引出说明对象;作为例子,说明了芯片的重要性;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①顶层电路设计难度大。

②芯片核心即集成电路在制作时很复杂。

③光刻技术要求水平高,还会涉及波长等问题。

(3)运用的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复杂的集成电路搭成”说成“像搭房子一样”,形象地说明了芯片制作过程的复杂性。

(4)不能。

第⑤段总说芯片诞生的步骤:设计、制作和封装,然后重点介绍设计。

第⑥⑦段依次介绍了从芯片地基到芯片核心的制作原理。

三个段落间既具有总分关系,又有逻辑顺序,所以不能调换。

【答案】2(1)辞年团年守岁拜年(2)①作诠释:如“团年礼就是在辞旧迎新的过程中所举办的家庭团聚仪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