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案例
关于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精选5篇
关于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精选5篇生活中,有些传统文化,我们与之息息相关。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1蜀风蜀韵——老茶馆古街里大青石铺成的石径弯曲幽深,石径的边缘与墙角的交界处覆盖着一层绿苔;古街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尽头是一处幽静的老茶馆。
路是不平的青石板,坑坑洼洼的,昨夜的雨滴还静静躺在凹凼里。
轻轻推开木门,发出“吱——呀”一声,地面扬起的尘灰顷刻消散。
茶馆幽暗,唯一的光线来源只是一处小小的窗。
光线射在窗边的几把零散的藤椅上。
叫上一壶清茶。
精致小巧的玻璃杯里装着几片嫩绿的茶叶。
热水一倒入,随着水蒸汽的消逝,茶叶上下飘动着;几经周旋,有的垂直于杯底,有的横浮在水面上。
时间悄悄流逝,茶香逐渐释放出来,杯中的清水也呈现茶色。
小小的唆一口,茶香萦绕在唇齿之中,久久不散。
将茶水含在口中,细细打量这来自20世纪初的老茶馆——曲折的廊道、萦回的天井,方砖已被岁月侵蚀了,路面已经龟裂,纹路纷乱。
这时,盖碗茶也端了上来,里面放的是上等的花茶。
一位身着汉服的女子走了过来,手上拿的是长嘴壶。
壶嘴可达三尺六,为全铜打制。
她把茶壶拿在手上,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
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戛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齐平,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
长嘴壶不仅用于表演观赏,沸水在经过长嘴时,降低了温度,这样最适合用来泡盖碗茶。
那女子微微一笑,轻轻行了个礼,便抿起红唇翩翩离开了。
盖碗茶的茶盖一般斜放在茶碗中。
若要改变茶的浓淡,用茶盖在水面轻轻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
通过茶盖改变茶的浓淡,这正是盖碗茶的玄妙之处。
夕阳西下,茶馆已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与外界的喧闹隔绝了。
人们在这里沉稳雅致,眉宇之间都体现出优雅。
一方水土孕育了巴蜀的茶文化,她犹如蜀地的一颗沉默的心。
闲暇时,品一品茶,感受传统,传承文化,让我这样的少年人也悄然沉醉。
发现了生活中某种跟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作文
发现了生活中某种跟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作文哎呀,今天真是个有趣的日子!我走在街上,突然发现了生活中某种跟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
那就是——街头巷尾的小摊贩们,他们竟然在卖烤红薯!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你知道吗,烤红薯这个东西,可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之一哦。
小时候,每到冬天,我都特别期待家里买来的烤红薯。
那种香喷喷的味道,简直让人垂涎欲滴。
而且,烤红薯还有很多好处呢。
它富含营养,能增强免疫力,还能抗疲劳。
所以,现在看到这些小摊贩们在卖烤红薯,我心里真的是满满的亲切感。
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现在的年轻人好像对烤红薯这种传统美食不太感兴趣了。
他们更喜欢吃那些洋快餐、炸鸡什么的。
这可让我有点担心啊。
如果我们都不珍惜这些传统美食,那我们的文化传承怎么办呢?于是,我决定采取行动。
我开始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关于烤红薯的文章,介绍它的历史和营养价值。
我还鼓励大家去尝试一下,说不定会被它的美味所折服呢。
果然,我的朋友们都被我感染了,纷纷表示要去买几个烤红薯尝尝。
有一天,我和我的朋友小明一起去逛街。
突然,我们闻到了一股香甜的味道。
原来是一个小摊贩在卖烤红薯!我和小明都忍不住流口水了。
于是我们决定买几个烤红薯,一边走一边吃。
哇塞,真的好好吃啊!那个味道,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从那以后,我和小明成了烤红薯的忠实粉丝。
每次路过那个小摊贩的时候,我们都会停下来买几个烤红薯。
有时候,我们还会邀请其他朋友一起分享这份美味。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烤红薯这个传统美食了。
甚至有一些商家也开始推出各种口味的烤红薯,满足不同人的喜好。
现在想想,我觉得能发现生活中跟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真的很有趣。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不仅能够品尝到美食,还能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些传统美食,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传承下去。
生活中处处都有惊喜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那些跟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
而这些现象,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魅力所在。
乡村文化传承案例
乡村文化传承案例一、张家界凤凰古城张家界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与湘西自治州的交界处,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
这座古城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如古城墙、古街巷、古桥等,展示了传统的乡村建筑风貌。
凤凰古城的居民秉承传统的生活方式,以种植水稻、养殖家禽为主要产业,保留了乡村生活的原始风貌。
二、云南丽江古城云南丽江古城是中国最著名的乡村文化传承地之一。
这座古城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传统的手工艺品,如木雕、青瓷、纳西族织锦等。
丽江古城的居民仍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如纳西族的三道茶、祭祀活动等,使得这座古城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乡村文化博物馆。
三、四川都江堰四川都江堰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遗产。
都江堰的居民依靠这一水利工程进行农业生产,如灌溉水田、养鱼养禽等。
这一传统的农耕文化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也使得居民们能够从中获得丰富的农产品。
四、江苏扬州古运河江苏扬州古运河是中国古代运河的重要遗址,也是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运河沿线有许多古老的村落和民居,如瘦西湖、个园等,这些乡村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
扬州古运河的居民依靠运河进行农产品的运输和交易,保留了传统的乡村经济模式。
五、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瑰宝之一,被誉为“东方的吉普赛”。
土楼是由土坯砌筑而成的多层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功能,如防御、居住、集市等。
土楼的居民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如庙会、祭祀、歌舞等,形成了独特的土楼文化。
六、广西龙胜梯田广西龙胜梯田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典范之一,也是中国最美的梯田之一。
这片梯田呈阶梯状分布在山坡上,居民们依靠这片梯田进行水稻种植和养殖,保留了传统的农耕技术和生活方式。
梯田的居民秉承传统的乡村文化,如祭祀、婚礼等,使得这片梯田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
七、山东曲阜山东曲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乡村文化的重要代表。
曲阜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建筑和文化遗址,如孔庙、孔府、孔林等,展示了传统的礼仪文化和儒家思想。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案例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课程活动名称:生活中的传统文化(iris鸢尾花项目活动)实施学校: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学生年级:三年级指导教师:江梅一、活动主题的提出课改几年来,不管是指导纲要里的“综合实践活动”还是语文科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性学习”,它们所体现的课程取向,在往教学实践活动下移过程中,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造成课程目标达成不理想甚至落空。
本着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认识和热爱,我一前年就开始思考、摸索:语文老师一般要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老师,我们能不能尝试“与学科相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模式——用综合实践活动延伸、拓展、深化语文综合性学习?能不能探索出把两者省时而高效地加以整和的实施策略?走学科融合之路是“从阅读走向实践”—iris鸢尾花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的出发点,也是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之一。
从2007年上半年的《节约粮食》案例开始,我就有目的地开展了以下实践:如何把语文学科特别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争取从语文的角度出发,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和难点,用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充满活力的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养、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源自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该主题的提出,正是基于上述较为成熟的思考和实践背景。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内容宽泛、学科交叉点多、实施难度大、探究性强,单凭语文学习活动难以做深、做透。
所以,预设实施方案时,我不但根据iris鸢尾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模式设计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MOODLE课程(网下全班参与,网上试验并进),还准备尝试网络课程的校际联合实施方式。
二、活动具体目标1、阅读、查找与“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关的资料,特别是广东传统文化资料,在此过程中获得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激发了解、探究身边传统文化的兴趣。
2、策划调查、探究广东传统文化的小组活动方案,走进与小组研究主题相对应的文化场所,开展调查、访谈、探究等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形式、特点和作用,感受其魅力,并及时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引发进一步的拓展阅读。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例)
---------------------------------------------------------------最新资料推荐------------------------------------------------------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例)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阅读、查找与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关的资料,在此过程中获得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激发了解、探究身边传统文化的兴趣。
2、策划调查、探究传统文化的小组活动方案,走进与小组研究主题相对应的文化场所,开展调查、访谈、探究等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形式、特点和作用,感受其魅力,并及时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引发进一步的拓展阅读。
3、在活动过程中继续形成合作意识,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学习者分析:三年级学生刚开始第二次接着综合实践活动,对这些内容比较陌生,教师要多加指导。
教学准备:个人及小组资料袋,图片,实践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学流程:出示课件:七个小组的活动录像精华片段。
一、回顾导入,自主畅谈 1、师:1 / 4同学们,我们本学期开展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源自语文课本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板课题)。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课程的实施,采取了网下全班参与,网上试验并进的方法。
(播放课件)现在,我想请你们自己来谈谈活动开展的历程。
2、生简单回顾本次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四篇章。
3、师导入课堂活动:上个星期,我们边整理成果,边开展了个人多元评价。
这节课,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开一个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成果发布会,展示和分享大家研究的收获。
希望你们在此过程踊跃互动,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五个优胜小组。
二、汇报成果,反思评价 1、各小组总结汇报成果。
形式:( 1)演说式)借助 ppt 宣讲。
木棉红组(陶艺之美):ppt 加作品展示;酷阳弦乐组(客家围屋):ppt 加导游词;龙飞凤舞组(我爱粤菜) ppt。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通用31篇)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通用31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篇1每年的正月初一,是中国最重要、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
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而言,再没有什么节日能比春节更让人刻骨铭心,梦系魂萦,因为春节能贴春联,放鞭炮,点灯笼,好多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是个非常喜庆祥和的日子。
那为什么春节又叫过年呢?以前听妈妈讲过关于年的传说,据说故事有好几种情节,下面我给大家简单讲一个。
故事是这样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头上长着的犄角,身上长满鳞片,非常凶恶,每当除夕的时候就到村子里吃人,所以每年在除夕快要来的时候,村子里的人们就会东躲西藏。
有一年除夕前,正当人们准备上山躲避的时候,一个白发老人来到村子里,对村民说:我留在这里帮助你们。
人们将信将疑地上了山,除夕夜晚,年果然来了,这时候,村子里突然噼里啪啦的响起了爆竹声,火光冲天,年最怕红色,火和爆炸声了,吓得仓惶逃窜。
有了这个精彩的传说,我更喜欢春节了,一到春节就可以做我喜欢的事情了,有守岁,放鞭炮,尽情看电视,无所顾忌吃糖。
但是,我最喜欢放鞭炮了,点燃之后,五颜六色的小星星洒满天空真漂亮!然后我们全家人一起边吃香喷喷的年夜饭边看《春节联欢晚会》,里面的相声,小品逗得我们全家哈哈大笑,好幸福啊!春节,寄托的是真情,期盼的是团圆。
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像我们这样对春节饱含深情,旷世持久,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像我们这样对春节无比虔诚,历久弥坚。
春节,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收到祝福,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友善。
它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啊!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篇2说起中国传统文化那可是数不胜数,而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这春节了。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指文明史上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发生过的一些现象。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歇后语等。
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一、传统节日:(一)春节1.春节的由来: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长得比骆驼还大,跑得比风还快,叫声比雷还响。
每年的十二月三十这天它都会跑到村子里,见人吃人,见兽吃兽,人们只能躲在屋子里把窗和门关得紧紧的。
又是一年的十二月三十,人们早早就把门窗关上了。
这时一个外地人来到村子里,他见家家户户关门闭户觉得很奇怪,心想:大白天的怎么一个人都不见?他连忙走到一户人家门口,敲了敲门“是谁呀?”一个老人说。
“我是一个外地人,借宿一晚。
”老人家把外地人请进了屋子,并告诉外地人年兽的事情,外地人哈哈大笑,说:“我知道年兽怕什么?”“你知道呀,那太好了!”老人说,“我把村民们叫来,你跟他们说说。
”村子里的人都来了,外地人说:“年兽怕三样东西,红色、火光、噼里啪啦的声音。
”有的人听了说:“我回家找几张红纸贴到门上。
”有的说:“我赶紧回家烧火去。
”到了晚上,年兽来了,它见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着红纸,院子里又烧着大火,吓得四处乱跑。
有一户人家正在用竹子烧火,突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年兽大惊,狼狈而逃。
就这样,年兽因为没有吃到东西,活活给饿死了,从此,人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2.“压岁钱”的传说:大年除夕的晚上,很多孩子都能够得到压岁钱。
为什么会得到压岁钱呢?这里有一个传说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里出来,专门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脑门。
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
大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灯不睡,这也叫做“守祟”。
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
在这年三十晚上,为了防止祟来侵扰,这对老夫妻不睡觉,一直逗着孩子玩,他们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包了拆,拆了包。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通用15篇)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通用15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通用15篇)》,您浏览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通用15篇)》正文如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1我知道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朝,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是在清朝中期以后。
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育而生。
剪纸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它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鲜丽色彩而成,劳动人民把它作为年节的装饰,贴在纸窗上,所以又叫做“窗花”。
传统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翎花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祥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剪纸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它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鲜丽色彩而成,劳动人民把它作为年节的装饰,贴在纸窗上,所以又叫做“窗花”。
传统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翎花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祥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传统文化。
比如: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赏月、手工剪纸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传统文化节日是过年。
在快过年的时候,人们都在买年货、买年画、贴福字、贴对联,准备美味可口的菜肴。
大年三十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在吃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小朋友们还可以放鞭炮。
在春节的时候,大家都在忙着走亲访友,拜大年,小朋友们还可以收到许许多多的压岁钱。
我问爸爸:“为什么在春节要放鞭炮?”爸爸说:“很久以前,传说有一个叫‘年’的大怪物,每年过年的时候,他就会来村子里吃人,一口能把一个村子的人全部吃掉。
这一年,这只叫‘年’的大怪物又来村子里吃人了,于是人们想出来一个办法,把鞭炮给点燃,鞭炮的火光令这个大怪物非常害怕。
生活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类 别
内
容
1.民间工艺 : 陶瓷、剪纸、泥塑、布艺、草 艺…… 2.民族艺术 : 川剧、杂技、戏剧、国画、书 法…… 3.古诗春联 : 《望庐山瀑布》、《悯农》… … 4.社会习俗 : 清明节祭祖、中秋节团圆 …… 5.神话传说 : 《夸父追日》《嫦娥奔月》… … 6.饮食习俗 : 九大碗、盖碗茶…… 7.传统节日 : 端午节、元宵节、新年、重阳节、中秋 节…… 8.饮食文化 : 麻婆豆腐、酸辣豆花、棒棒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衣冠——华夏,古人的解释就是衣冠之族,蛮夷 就是裸族。 2、文字——汉字对中华文化的意义是不可比拟的, 几乎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密码的集成。 3、礼仪——礼仪不是礼貌这么简单。礼仪是中华文 化的上层建筑。 4、建筑——从上古的城墙,到秦砖汉瓦,到明代的 故宫,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领先的。 5、音乐——中国人至晚在战国时代已经发现了十二 平均律。音乐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更是上古时代社 会意识形态的核心,从《诗经》到《汉乐府》,中 央政府都设立专门机构管理音乐、收集民歌,把音 乐放到了文化的第一高位。 6、诗歌——《诗经》的成就是无与伦比的。 7、节日——喜庆的日子与风俗习惯。
主题:生活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要求:把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有关中华传统文 化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进行整理,把你最 想告诉大家的写成一篇习作。 提示:1、整理自己搜集到的或听到、看到的关于 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 2、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可以写自己了解到的中 华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3、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怎么写。 4、把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 来。 5、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丰富对 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13篇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13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1到过我们学校的人都会被那一处景观所吸引,那就是我们学校大门后面的背景墙。
那墙上刻着比我个子还高的三枚章,别看这三枚章,听我们老师的`介绍还真是大有故事可讲了。
每天上学、放学,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去看看这三枚章,因为这样大三个鲜红的印章我从没见过,估计别的地方也找不到。
不过红色印章里的那几个字我都不认识,估计我的同学也都不认识,听老师说那些字是篆体。
但我是不懂什么篆体的,虽看不懂但觉得那形状很好看,有点像画。
幸亏每个印章旁边都有四个隶书体的小字说明,那分别是“浩然正气、博学多才、身心健康”。
现在我能把印章里的篆体和旁边的隶书小字挨个对上号了。
我们老师说,这印章上的字是从我们的乡贤——吕留良身上提炼出来的。
学校期望我们全校学生要做这样的人!我明白了学校的用意,但是我觉得这么大个的字让人看不懂还是不太好。
有一次,回到家和爸爸聊起我们学校的三个章的事,爸爸笑笑说:“孩子啊,真是学无止境啊!你们学校用印章的形式来铭刻这几个字是很有创意的!用印章的形式比单纯写上这几个字来得有文化味,特别是配上篆体后,更显得你们学校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了。
那三枚章红底白字,显得稳重、大方、大气。
孩子啊!红色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还有种喜庆感。
而且印章在我们中国代表了诚信的思想。
”我静静地听着,不时地点头。
原来三枚印章不仅仅是好看,它里面还包含着很多东西。
怪不得,期末的时候老师会带着三好学生、各类先进学生到“三章”前拍照留念。
我也已经有两张照片了,我把这两张照片像宝贝一样安放在我的书桌前。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口语交际中的内容。
我在设计本节口语交际课时,首先烦恼的是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毕竟“文化”是个很大的范畴,“传统”又是个很抽象的词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专门找时间向孩子们简单介绍了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并把抽象的传统文化分成了五类,分别是传统节日、传统服饰、传统艺术、神话故事、传统美食,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进行探究,并且自己推举组长、副组长,定时交流。
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案例之欧阳家百创编
“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题综合实践案例欧阳家百(2021.03.07)第一部分:教学活动设计一、选题背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
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特别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影响下,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理想、前途观念较淡薄。
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如超前消费,比富斗阔,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
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为自己想得多,为他人想得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
缺乏社会公德,道德意识有待加强。
如不注意公共卫生、同学间缺乏友爱精神等。
这些现象虽然是苗头倾向,但如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民间文化知识。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和传统文化的来历。
(3)通过上网、阅读书籍、实践活动调查访问等途径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拓展知识面。
2、能力目标:(1)学生在自主分组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在调查访问、分析整理搜集资料、汇报交流中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2)通过活动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2)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通过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二)、课程实践单元与课型设计:“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共分为四个单元,共计9课时。
第一单元:开题活动。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案例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课程活动名称:生活中的传统文化(iris鸢尾花项目活动)实施学校: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学生年级:三年级指导教师:江梅一、活动主题的提出课改几年来,不管是指导纲要里的“综合实践活动”还是语文科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性学习”,它们所体现的课程取向,在往教学实践活动下移过程中,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造成课程目标达成不理想甚至落空。
本着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认识和热爱,我一前年就开始思考、摸索:语文老师一般要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老师,我们能不能尝试“与学科相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模式——用综合实践活动延伸、拓展、深化语文综合性学习?能不能探索出把两者省时而高效地加以整和的实施策略?走学科融合之路是“从阅读走向实践”—iris鸢尾花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的出发点,也是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之一。
从2007年上半年的《节约粮食》案例开始,我就有目的地开展了以下实践:如何把语文学科特别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争取从语文的角度出发,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和难点,用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充满活力的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养、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源自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该主题的提出,正是基于上述较为成熟的思考和实践背景。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内容宽泛、学科交叉点多、实施难度大、探究性强,单凭语文学习活动难以做深、做透。
所以,预设实施方案时,我不但根据iris鸢尾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模式设计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MOODLE课程(网下全班参与,网上试验并进),还准备尝试网络课程的校际联合实施方式。
二、活动具体目标1、阅读、查找与“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关的资料,特别是广东传统文化资料,在此过程中获得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激发了解、探究身边传统文化的兴趣。
2、策划调查、探究广东传统文化的小组活动方案,走进与小组研究主题相对应的文化场所,开展调查、访谈、探究等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形式、特点和作用,感受其魅力,并及时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引发进一步的拓展阅读。
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案例解析
-/“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题综合实践事例第一部分:教课活动设计一、选题背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长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积厚流光、广博精湛的中华文化。
但是依据我们的检查,大多数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异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知识严重不足。
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孔之见的状态。
特别在市场经济的悲观要素影响下,拜金主义思想有所仰头,理想、前程观点较淡漠。
享福主义思想有所表现,如超前花费,比富斗阔,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
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生,集体主义观点削弱,个人至上,谴责他人多,反思自己少,为自己想得多,为他人想得少,讲讨取多,讲奉献少。
缺少社会公德,道德意识有待增强。
如不注意公共卫生、同学间缺少友善精神等。
这些现象固然是苗头偏向,但如任其发展,结果不可思议。
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和可贵的民间文化知识。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广博和传统文化的来历。
(3)经过上网、阅念书本、实践活动检查接见等门路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拓展知识面。
2、能力目标:1)学生在自主分组的基础上合作、研究,在检查接见、剖析整理采集资料、报告沟通中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延长,培育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语文修养。
2)经过活动过程中的独到体验,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培育学生自主学习,与人合作的能力。
3、感情目标:(1)培育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2)尊敬多样文化,汲取人类优异文化的营养。
(3)经过在活动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二)、课程实践单元与课型设计:“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共分为四个单元,合计9课时。
第一单元:开题活动。
讲堂2课时(方法指导课,开题活动课),课余1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题综合实
践案例
第一部分:教学活动设计
一、选题背景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
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特别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影响下,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理想、前途观念较淡薄。
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如超前消费,比富斗阔,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
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为自己想得多,为他人想得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
缺乏社会公德,道德意识有待加强。
如不注意公共卫生、同学间缺乏友爱精神等。
这些现象虽然是苗头倾向,但如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民间文化知识。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和传统文化的来历。
(3)通过上网、阅读书籍、实践活动调查访问等途径让学生对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拓展知识面。
2、能力目标:
(1)学生在自主分组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在调查访问、分析
整理搜集资料、汇报交流中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2)通过活动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
统文化的感情。
(2)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通过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二)、课程实践
单元与课型设计: 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共分为四
个单元,共计9课时。
第一单元:开题活动。
课堂2课时(方法指导课,开题活动课)课余1周。
第二单元:实践活动。
课堂4课时(问题研讨课、主题辩论课、中期交流课、中期反馈课),课余4周。
第三单元:交流评价活动。
课堂2课时(交流评价课,成果设计
课),课余2周
第四单元:成果展示活动。
课堂1课时(成果展示课),课余2 周。
(三)、课程计划
(四八课程评价
自开展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活动以来,一切能按原计划进行,同学
们很喜欢这个专题的综合实践。
由学生、家长、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整体表现,再结合各项标准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标准如下:
(1)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
①能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
②能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主动提出活动设想、建议。
③在活动中不怕困难和辛苦。
(2)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①能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②能在活动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③学生参与活动的前后相比较,其各方面有很大进步。
(3)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①交往和表达能力有很大进步。
②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观察、调查、访问等能力有
很大进步。
③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很大进步
第二部分:活动组织与实施
(一)第一单元:开题活动。
本单元2课时,主要课型:主题生成课,开题活动课。
本单元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由于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范围广泛,所以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研究小组,将相关问题或分类或合并,按一定的顺序确定几个研究课题。
通过合作交流,确定主题,发展归纳、分析问题、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形成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活动过程:
1、图片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古代中华历史名人孔子、老子;欣赏了古代建筑赵州桥以及有趣的神话故事,这些只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小部分,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处处感受到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她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光芒四射,愿意了解更多吗?(课件相机展示以上内容的配乐图片。
)
2、明确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目的
你想成为一位研究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士吗?你最想调查哪一方
面的内容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及生活阅历谈自己的想法,教师相机辅助学习归类,如,将陶瓷、剪纸、泥塑等归为民间工艺;将杂技、戏
剧、邮票、绘画、书法等归为民族艺术……
(3)全班讨论填写下表:
3、成立小博士活动小组,调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
(1)自愿组成小博士调查小组。
(8-9人)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爱好,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自由组合成多个调查小组,制定方案。
(2)各小组制定的活动方案。
小组成立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调查的主题给组员分工,讨论调查方式,了解调查情况表的填写方法。
调查情况表如下:
洛浦沙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研究专
题(问题)
小组名
称
小组长
小组成
员
探究内
容
负责内容负责人员时间
具体分
工
成果展
示形式
(二)第二单元:实践活动。
本单元4课时课内指导和3周课外活动,主要课型:探究实践课,成果设计课。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人,多方面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体验和分享活动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做、乐中创。
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活动空间自主探索、自主体验的机会。
活动过程:
1、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调查方式:可查阅有关资料、上网查询、
向长辈或专业人士咨询……
2、到芳村陶艺班进行陶艺实践操作。
3、各小组根据调查表,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并及时地记录活动中所获得的基本资料,在实践调查中发现什么新问题,随时
做好记录。
(三)第三单元:交流评价活动。
本单元2课时课内指导和2周课外活动,主要课型:交流评价课,成果设计课。
通过前一阶段时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班内进行总结交流、成果展示。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在展示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培养自信心。
活动过程:
1、汇报交流:
今天,我们来开个展示会,小博士们,比一比,看谁展示的内容丰富,方法新颖,同学们最感兴趣!
(1)小组汇报调查的专题。
学生已按事先的分组坐在一起,各小组桌上放好调查专题标志牌。
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的资料。
(2)全班交流。
下面就以调查小组为单位把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
下。
其他小组成员边听边想,有问题可以及时提出
1、民间工艺组展示:汇报瑞昌剪纸的发展、展示瑞昌剪纸、现
场剪纸表演、展示制作的陶艺等。
古代建筑:介绍万里长城、赵州桥等古代建筑的历史。
名人故事:讲孙中山、爱迪生等名人的事迹。
神话故事组展示:讲《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故事,看有关的资料片等。
传统节日组展示:介绍端午节的习俗,摘抄吟诵有关端午节的诗文,春节的由来,压岁钱的由来,中秋节的习俗。
饮食文化组展示:介绍各地的风味小吃等。
2、同学们,听了这些小博士的调查汇报,你们有什么感受或疑问吗?能不能对他们再继续充实资料提点建议?教师相机予以点拨、引导,特别提示学生未研究到位的问题。
3、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情况,以鼓励为主,根据学生小组的不同表现颁发各类小奖章。
如:最佳表演奖,最新创意奖,同心协力奖等。
4、整理成册
各小组长把本小组搜集的资料制作成传统文化集”(教师帮助整理、装订)
(四)第四单元:成果展示活动。
本单元2课时课内完成。
主要课型:成果展示课。
通过手抄报、绘画、调查报告、剪贴报、写读书心得等汇报展示成果。
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其他小组的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学会与他人共享研究的体验与体会。
通过成果展示活动,养成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
综合学习能力。
活动过程:
1、简单回顾上阶段的活动情况。
2、分小组汇报成果。
3、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非常出色!老师很高兴能见证着大家在活动中慢慢地成长。
同学之间比以前更加团结友爱,懂得互相合作、互相学习。
这次活动中
同学们通过亲自实践,感受到了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丰富多
彩,我们可以用灿烂辉煌、源远流长”来形容祖国的传统文化。
但是它不仅仅局限于我们今天所调查的这几个方面,你还可以在阳光三月去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风筝;你还可以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去欣赏各种戏曲;你还可以在元宵节上也去体验舞龙灯的兴奋……
(师边小结边出示有关课件,让学生再次直观地欣赏各种传统文化,激发继续调查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