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2个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七上地理第一章1、2节 复习导学案设计

人教七上地理第一章1、2节 复习导学案设计

七上地理第一章1、2节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并记住地球的大小。

2.记住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并理解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3.掌握经纬网的判读。

【复习过程】问题导读(阅读教材,主动获取,强化记忆。

)【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

2.人类认识地球的认识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大小:平均半径;_____________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道半径_________________极半径_________________赤道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1.地球的模型--------2.经线和纬线3.经度和纬度(经纬度的划分)各90度各180度表示方法赤道以北是______用_____表示,以南是______用______表示0度以东是______用______表示,以西是______用______表示。

度数的变化由赤道向两极______ 由0度向东西______半球的划分A南北半球的界线是______。

B东西半球的界线是______。

C高中低的纬的划分:(纬度范围)低纬度:____________中纬度:____________高纬度____________4.经纬网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月食现象B.日食现象C.“神九”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D.麦哲伦环球航行2、读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3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教学设计是从教学规律出发,将教学活动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之上,应用系统的观点和分析的方法,客观地分析了教学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仅供参考。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一)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等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图2:“盖天说”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图4:地球卫星照片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2节地图教案 (1)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2节地图教案 (1)

4000000 80000000教师小结:比例尺是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理解比例尺分数的含义,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步骤4:阅读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完成任务三——比较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3分钟)任务三:在图幅相同的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上,你发现了什么?(1)观察: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2)完成下表结论: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大,表示范围 ,内容 ;比例尺小,表示范围 ,内容 。

教师小结: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大小详、小大略”来概括。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读图分析等方法,学生掌握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步骤5:关注钓鱼岛——读PPT 上钓鱼岛与台湾省基隆市、冲绳岛地图,完成任务四 ——计算实地距离。

(3分钟) 任务四:计算钓鱼岛到基隆以及到日本冲绳岛的实地距离:(1)公式:比例尺=已知:钓鱼岛到基隆的图上距离为1.9厘米;钓鱼岛到冲绳岛的图上地距离为4.2厘米; (2)计算:实地距离=比例尺: (3)钓鱼岛—基隆:钓鱼岛—冲绳岛:中国地图 北京市地图 比例尺(大/小)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详/略) 0 100km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设计意图:通过读图观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学会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计算实地距离。

步骤6:请同学小结地图上的第一种语言——比例尺(1分钟)。

步骤7:学习地图上的第二种语言——方向(15分钟)教师展示PPT 上三种地图:1、一般地图;2、指向标地图;3、经纬网地图;(1分钟) 请同学到黑板上画出一般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完成。

(1分钟)教师讲授三种地图判读方向的方法(3分钟):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指向北方;3、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任务五——学习使用一般定向法(2分钟):在内蒙古自治区地图上找到: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判断:(1)呼和浩特、包头分别在鄂尔多斯的什么方向? 结论:(1)(2)使用的定向方法是什么? (2)任务六——学习使用指向标定向法(2分钟):在校园平面图上找到学校东门、博艺楼、体育馆:判断:(1)学校东门分别在博艺楼、体育馆的什么方向? 结论:(1)(2)学校东门大致在体育馆的什么方向? (2)任务七——学习使用经纬网定向法(2分钟):在加拿大地图上找到:怀特霍斯、温哥华、尼皮贡:判断:(1)怀特霍斯大致在温哥华的什么方向? 结论:(1)(2)温哥华大致在尼皮贡的什么方向? (2)步骤8:学习地图的第三种语言——图例(5分钟):任务八——阅读课本18页图1.25,识记地图上常用图例,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记情况。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教案(人教新课标) 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教案(人教新课标) 教案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目的: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②使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③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特点。

能力目标:①使学生学会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画一幅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德育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教具: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小型地球仪(学生可自带)、手电筒(学生可自带)、自制课件等。

教学方法:自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读图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阅读:学生一起朗读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引入本课内容。

演示:教师用教具演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步)”,请学生观察。

自学:学生自学本课数分钟。

二、讲授新课投影:地球自转动画提问: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

投影: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提问:假定地球不自转,太阳照在地球表面上,会出现什么现象?演示:要求学生利用自带地球仪、手电筒、演示地球自转,并观察地球表面不同地点昼夜交替的情况。

提问: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中“畅畅和姨妈的问候”并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的初步印象。

讲述:教师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出昼夜两半球的范围,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使地球不同地区产生了时刻差异。

提问: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周期。

投影:从地球公转姿态动画得出地球公转及其重要特征投影:通过动画和图片讲解地轴和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投影:通过地球公转动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动画及太阳直射点移动动画,讲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利用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第二节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第二节导学案

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地理导学案七年级班姓名时间授课人课题: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地球的公转课型设置【自研·互动+展示40分钟】【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公转的特性。

2、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初步认识四季变化的划分。

【学习重点】地球公转的特性,包括自转中心、方向、周期。

学习内容学习指导一、自主预习(依据学习目标,结合教材完成基础知识储备,并在教材上做好重点勾画。

)——5分钟+1分钟要求:前5分钟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并强化认识地球仪,后1分钟学生间(结对成员)相互更正。

基础知识储备学习任务一:阅读P13内容:1、认识地球公转地球的公转定义方向周期旋转中心2、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中,春分日的日期是,夏至日的日期是秋分日的日期是,冬至日的日期是学习任务二:阅读P13-14内容认识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公转地理现象二、探究交流(⑴、小组成员根据已有知识,深入探讨以下问题,突出本节知识的重难点;⑵、组内合理分工,总结知识要点,作好汇报准备)——10分钟探究一:(可以进行情景创设)如何在地球公转图中,确定地球自转、公转方向?以及如何判断出二分二至日?可以观察自己购买的小地球仪演示观察探究二:谈四季认真阅读教材P13,并根据亲身经历谈谈地球公转对四季获得热量的影响,并据此讨论北半球四季的划分的月份三、小组展示(根据组内讨论结果,学生展示其成果。

教师、组内同学、组间同学作好质疑、补充、评价工作,特别是教师的深入拓展、课堂节奏把握、有效激励行为等。

)——15分钟四、训练实践1、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自然现象是()A、昼夜现象B、季节变化现象C、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D、昼夜更替现象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B、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C、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D、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月3、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A、冬季B、春季C、夏季 D、秋季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的认识1. 学习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

2. 掌握经纬网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地图的阅读与应用1. 学习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世界地理第一节:亚洲1. 学习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掌握亚洲的主要国家和首都。

第二节:欧洲1. 学习欧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掌握欧洲的主要国家和首都。

第三章:中国地理第一节:中国的地理位置与范围1. 学习中国的地理位置、四至点。

2. 掌握中国的行政区划和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

第二节: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1. 学习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2.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 学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掌握我国的主要自然资源。

第二节: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措施1. 学习环境保护的意义、目的和重要性。

2. 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第五章:人口、城市与经济发展第一节:人口的增长与分布1. 学习人口增长的特点、原因和影响。

2. 掌握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问题1. 学习城市化的概念、特点和影响。

2. 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三节: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1. 学习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的概念、原因。

2. 掌握我国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区域差异。

第六章:农业与工业第一节: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1. 学习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等。

2. 掌握我国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业分布特点。

第二节:工业布局与地理环境1. 学习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资源、市场、交通等。

2. 掌握我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基地分布。

第七章:交通、通讯与服务产业第一节:交通布局与地理环境1. 学习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如地形、气候、经济等。

2. 掌握我国的交通网络和主要交通工具。

第二节:通讯发展与管理1. 学习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2)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2)教案

《地球和地图》教案设计年级七年级学科地理学校新团初中姓名陈学官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课时“地球和地球仪”(1)【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认识纬线和经线【教学过程】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

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展示地图)五带分布图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0、300、60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组成的经线圈。

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

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让学生完成教材的“活动”中第二问题“小明的暑期夏令营”,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总结:找不到该点,400的纬线南北半球各有1条,1160的经线有2条。

)(学生活动)1.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导学案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导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3.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地图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重难点:1.重点: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2.难点:运用指向标辨别方向学习过程1.读课本P13-P14“地图的用途”部分,完成下列任务:(1)地图有哪些用途:包括在生活、生产、军事中的用途(2)地图被称为什么?(3)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2. 读课本P14-P16“地图上的方向”,完成下列任务:(1)地图上有哪些方向?如何确定方向?(3种方法)比例尺的定义、公式、及3种表现形式;(3种表现形式可以互相转换)(2)读P15图D,完成图下方的习题。

(3)读P16阅读材料,了解在户外确定方向的方法。

3. 读课本P16-P17“地图的比例尺”,完成下列任务:(1)找出比例尺的定义、公式、及3种表现形式;(3种表现形式可以互相转换)(2)比例尺如何比较大小?(3)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表示内容的关系;(4)读P17图F、G、H,完成1-4题。

4. 读课本P17-P18“地图的图例”,找出什么是图例?什么是注记?(结合看课本P18,掌握几种常用图例)5. 读课本P18-P19“利用地图查找信息”,完成下列任务:(1)地图按内容可以分为哪几类?什么叫普通地图?什么叫专题地图?地图按表示区域分为那几类?(2)如何利用地图查找信息?6. 读课本P19-P21“地图家族新成员”,完成下列任务:(1)地图家族的新成员主要有哪几种?分别在哪些方面有广泛用途?天气预报中运用了哪种地图?外出旅游运用到了哪种地图?(2)读P20-P21的阅读材料,了解“卫星导航系统”和“地图的历史与文化”。

7.展示:(1)说出地图的三要素、地图上三种确定方向的方法。

(2)说出地图按内容可以分为哪几类?按表示区域分为那几类?8.检测(完成检测题目)第一章第二节检测题一、填空1.地图三要素是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样,教学内容: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各种途径,知道收集地理信息的重要性。

2.了解八个基本方向,掌握八个基本方向的符号、位置关系。

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了解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线的地图中,方向如何表示。

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3.掌握比例尺的定义,了解比例尺的几种表示方法和换算。

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

熟悉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了解图例和注记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学会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照。

2.对获得的地理信息,通过对比、进行分析、综合、探究其特征与成因,思考其相互关系;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尝试组织筹划一次地理野外旅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交流精神。

●教学重点:1.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了解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线的地图中,方向如何表示。

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2.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能够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树立地理意识与创新精神。

掌握比例尺的定义和公式。

熟悉图例和注记3.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

●教学难点:1.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尝试组织筹划一次地理野外旅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第一节课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学习地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 熟悉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

通过实践学会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照。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践练习●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应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点间的距离,熟悉常用图例的符号。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学案【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填写下列空格。

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的旋转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的时间为小时,也就是。

2.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也就不断的更替,而且总是自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方送走黄昏的日落。

3.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随着地球的自转出现了的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1.地球在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不停地运转,称为地球的_______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周期为_____年。

2.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于是便产生了的变化,即、、、。

3.23.5°N称为,南回归线的度数是;北极圈的度数是,66.5°S称为。

4.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太阳光照射的情况,冷热就有。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个热量带:、、、和。

5.热带与北温带之间的界线是,热带与南温带之间的界线是;北温带与北寒带之间的界线是,南温带与南寒带之间的界线是。

6.热带地区气候,温带地区四季,寒带地区气候。

【互动探究】一、探究地球的自转(一)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甲乙丙1.在甲、乙、丙图中用箭头标注地球的自转方向。

2.生话中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自转的方向?3.人们以一天为单位安排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有什么关系呢?4.结论:(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方向运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方向运动。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二)探究地球的昼夜更替现象1.如“昼夜交替演示图”,拿手电筒照暗处的地球仪。

A地和B各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2.假如地球仪是透明的,会产生什么现象?3.转到地球仪A、B两地会产生什么现象?4.根据以上活动分析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二、探究地球的公转(一)探究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及四季的变化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小组探究完成下列活动。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2节《我们怎样学地理》第1课时 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2节《我们怎样学地理》第1课时  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2节《我们怎样学地理》第1课时学案
第2节我们怎样学地理(第1课时)
备注栏【学习目标】
1. 熟练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和地图上方向的
判别。

2. 初步养成细致缜密的思维习惯;全力以赴,
做学习的主人。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地图的三要素.
难点: 辨别方向及比例尺的应用.
【导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认真准备
(一)、了解地地图
1.地图分哪些种类(口头回答)?
2.地图上的三要素是
指:

(二)、方向
1.基本方向(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
2.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
为。

3.在野外确定方向:
(1)白天—、、太
阳和手表定向
(1)公路两端点A、B的指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方向。

(2)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方向流向________方向。

(3)甲村位于乙村的________方向。

四、【小结】看看自己在本节课中掌握了哪些知识?试着归纳一下。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我们怎样学地理》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

2、了解学习地理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3、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和思维习惯4、初步学会把所学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

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学习地理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难点: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和思维习惯学习方法:以学案为载体,以生活化的地理为突破口,实行小组教学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1、自主学习:学生自学:“图例和注记”一框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①什么是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叫图例,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和叫注记。

②你能记住地图上常见的图例吗?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读一幅地图要把握哪些要素?【探究结论】要把握地图的、、。

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读课本12页“收集地理信息”一段文章,完成下列要求。

①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有哪些?是获取地理信息、丰富地理知识的基本途径。

是收集地理信息的便捷途径。

②对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我们该如何去做?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1、自主学习:读13页“开展地理考察”一段文章,完成下列要求:野外考察有哪些方式,应作哪些准备?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暑假我校将组织去大峡谷旅行,我们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准备?【探究结论】。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指图比赛:出示常见图例,看看哪组说得最快、最准。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五、随堂练习:1、地图上表示中国与俄罗斯的分界线的图例符号是()2、有关图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B.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C.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数字D.图例是地球上地理事物的缩影3、学好地理应从下列哪些方面做好()(1)学会使用地图(2)收集地理信息(3)思考地理问题(4)开展地理考察A、(1)(2)(3)B、(2)(3)(4) C 、(1)(3)(4)D、(1)(2)(3)(4)【学后反思】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教好、一般、教差)。

七年级上地理第一二章复习学案

七年级上地理第一二章复习学案

复习学案一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考点: 1、密切关注身边地理,了解地理对人类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等影响都很大。

2、掌握“地图三要素”,即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注记。

3、学会看地图并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常用地图,绘制简单平面图。

一、导入、揭示目标: 二、速读、完成知识网络归纳:1、学会提出地理问题2、生活中的地理 例:滑雪运动宜在有冰雪或寒冷的地方,冲浪则宜在沿海地理与人类活动 3、生产建设与地理4、风土人情与地理1、地图的分类一册P7、书P7学会看图2、地图的选用可针对某地理现象去探讨原因,寻找解决方法用上“为什么”“怎么样” 例:昔日的海洋如今为什么变成了高耸的山试从衣、食、住、行等去探索工农业、商业、运输业等方面去思考例:农业生产主要因地制宜;工业生产则考虑原料、能源、水源、市场、运输条件等。

可从区域文化、宗教语言、服饰及民情风俗等方面说说 例:阿拉伯人穿肥长袍—— 防沙隔热自然地图:包括 图、 图、 图、 图等 社会经济地图:包括 图、 图、 图、 图、 图等 其他还有电子图、立体地图、三维透视图、卫星影像图公园游玩选 图;越野活动选 图 了解乘车路线选 图;了解国际时事选 图地图的三要素: (1) 方向(2) (3)书P8野外定向:指南针定向,北极星定向及 。

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形图的判读 1、 陆地地形种类: 、 、 、 、2、 海拔及相对高度概念及计算:概念:3、等高线及其特征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 (相等、不等)特征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越大,地面坡度越 ; 反之,线越密,坡度越 。

4、 等高结地形图的判读 山顶:内高外低、闭合; 盆地、内地外高、闭合 山脊:向 处凸; 山谷:向 处凹。

鞍部:两 之间; 陡崖:等高线 处。

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方法: 运用时延长+字架,平移定向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经纬网定方法:北极点四周只有一个方向 、南极点四周即为 。

图上距离公式: =比例尺(注意:1km 等于 cm ) 实地距离式、 式、 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你居住的地方主要生产哪些水果?哪些水果不是当地生产的?
(3)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建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市?试解释为什么?
(温馨小提示:家具不便长距离运输且运输成本较高。)
(4)阅读“荷兰的风车”,在课本上标出风车的作用,理解风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课堂活动:分组讨论教材第5页2个活动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书写答案。
【探究结论】:
达标检测
查漏补缺
知识梳理: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课堂检测:
1.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其中的原因是()
A.利于观察夜景B.气温高,这样凉爽
C.降水少,屋顶是平的,方便住宿且晚上较凉爽D.为了避免大型野生动物的侵袭
2.关于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纽特人特别耐寒B.为了体现民居特色
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解决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情感
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认识到地理知识就在大家身边,学习地理知识,能增强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
让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难点
课后反思
让学生了解地理与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
导学操作过程设计(含导学方法、学法指导、课练、作业安排等)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1、自主学习:
读教材第3页“地理与生产建设”正文第一段,讨论分析:
(1)你居住的地方主要以哪种粮食作物为主?哪些粮食作物不是当地主要的?它们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系吗?
学习任务(三)地理与风土人情
1、自主学习:
读教材第5页“地理与风土人情”及右边四幅图。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这分别是什么运动?他们分别在哪些地区最有名?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读第6页“阿拉伯人的服装”,在课本标出:这些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他们的服饰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教师精讲点拨】首先了解当地环境的特点:
C.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D.因纽特人喜欢住冰屋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舒适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是()
A.地形特征B.气候特征C.植被特征D.水文特征
4.将下列国家与其风土人情或物产连线:
①西班牙A风车、郁金香
②巴西B斗牛
③荷兰C樱花
④日本D桑巴舞
课后作业
1基训:
2观察学校,在下周内完成P7活动题
长铁一中导学·学案
让我们走近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第二课时)
科目
地理
年级
初一
班级
姓名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任咏梅
审核人
导学时间
第1周
学习目标
知识
1、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注意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发展中的地理知识
2、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