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范本)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范文(4篇)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5d2cb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3.png)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范文1. 引言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有效管理和处理危险废物,本企业制定了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该计划旨在确保危险废物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安全、高效的处理,并保护环境和员工的健康安全。
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计划旨在规范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理程序,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产生或处理危险废物的部门和人员。
3. 定义- 危险废物:指由于物质的性质、组成或者接触方式,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畸性或者有害气体等性质,并且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有害的废物。
-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指为了有效管理和处理危险废物而制定的计划,包括废物的分类、储存、运输、处理和监督等措施。
4.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的要求4.1 废物分类所有产生的废物必须按照其性质和组成进行分类,分类标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分类后的废物必须采用相应的储存、运输和处理措施。
4.2 废物储存废物必须储存在专门的储存设施或容器中,并标明废物的名称和性质。
储存区域必须有明确的标识,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储存设施必须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性能。
4.3 废物运输废物运输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严格按照运输标准和程序进行。
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废物泄漏和污染环境。
4.4 废物处理废物的处理必须合法、安全、环保,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废物的排放和泄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4.5 废物监督本企业将建立健全的废物监督制度,对废物的产生、运输和处理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
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5. 废物管理计划的执行本计划由专门的废物管理部门负责执行,部门负责人应确保该计划的全面实施,并对废物管理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6. 监督和评估本企业将定期对废物管理计划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如有必要,对计划进行修订和更新,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7. 培训和意识提升本企业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废物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对危险废物管理的认识和意识,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员的废物管理水平。
危险废物管理方案范本
![危险废物管理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59a4d4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7.png)
危险废物管理方案范本一、背景危险废物的产生与处理是重要的环境保护议题,建立一套有效的危险废物管理方案对于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健康至关重要。
二、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确保危险废物的妥善管理,包括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规范危险废物的处置过程,以及确保废物处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标准。
三、主要内容1. 危险废物产生的控制措施- 识别和评估危险废物的产生源头;- 采取预防性措施,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危险废物的生成量;- 定期进行废物审查与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危险废物产生的问题。
2. 危险废物的收集和储存- 建立危险废物收集和储存设施,并确保其符合相关环保要求;- 制定严格的收集、储存和标记规范,确保危险废物的安全性;- 定期进行收集和储存设施的维护与检查,及时修复和更新设施。
3. 危险废物的运输和处理- 制定危险废物运输管理规定,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积极寻找高效的废物处理技术,减少废物产生的环境风险;- 根据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等;- 加强废物处理过程的监控和评估,确保处理效果达到环保标准。
四、保障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危险废物管理意识;2.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危险废物管理方案的执行;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推动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开展;4. 建立应急预案,处理危险废物事故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五、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危险废物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提高管理效率和环保水平。
六、法律法规依据本方案的制定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危险废物管理办法》等。
七、总结危险废物管理方案旨在保护环境和公共健康,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和环境风险,实现废物的合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范本(三篇)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38507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4.png)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和公共安全,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其所属的所有部门、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危险废物的管理,确保废物的安全运输、储存、处理和处置,减少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四条本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依法管理、划分责任、科学管理和循环利用。
第五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危险废物的分类、标识、储存、运输、处理和处置以及相关责任和措施。
第二章危险废物的分类和标识第六条危险废物按照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四类:高毒、有毒、腐蚀和易燃。
第七条危险废物应当标识明确,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志和标识。
第八条危险废物标识包括标志和标签两个方面,标志用于大型容器和场所的标识,标签用于小型容器和包装物的标识。
第九条危险废物的标识应当醒目、易读、持久、不易剥落。
第十条危险废物的标识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废物的名称、危险性质、数量和储存位置。
第三章危险废物的储存第十一条危险废物的储存应当选择符合安全要求的场所和容器。
第十二条危险废物的储存容器应当具有耐腐蚀、耐压力和耐高温的特性。
第十三条危险废物的储存容器应当密封良好,并有专门的安全措施。
第十四条危险废物的储存场所应当设有火灾控制设施和泄漏处理设备。
第十五条危险废物的储存应当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泄漏和安全隐患。
第十六条危险废物的储存应当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类、分区和标识。
第四章危险废物的运输第十七条危险废物的运输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运输标准和条件。
第十八条危险废物的运输车辆应当具备安全设备和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九条危险废物的运输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证件和资质。
第二十条危险废物的运输应当选择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路线和方式。
第二十一条危险废物的运输应当进行密封和固定,防止泄漏和意外事故。
第二十二条危险废物的运输应当采取防火、防爆和防污染措施。
第二十三条危险废物的运输应当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范本(优秀20篇)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范本(优秀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357ec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e.png)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范本免费(优秀20篇)危险废物管理制度范本免费篇11、目的为加强危险化学品销售、装卸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防止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危险化学品的销售、装卸安全,按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规章、标准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公司内所有危险化学品的销售、装卸环节。
3、职责3、1销售部负责在开具提货单前对提货单位及车辆的各项资质进行查验,装载后对装载质量进行检查核准,并建立查验、销售台帐和客户档案(一户一档)。
3、2供应部负责在购进危险化学品前对供货单位、运输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并向供货企业索取有关规定必需的说明书、标签等。
3、3化产车间负责装载前对车辆的安全状况进行查验,对运输车辆驾驶员、押运员进行所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应急措施等安全知识的教育和现场考试,负责装卸过程中随车人员及本单位操作人员按要求操作。
装载后对装载安全防护设施配置等情况进行检查核准,并进行登记,建立相应台帐。
3、4安全环保部负责定期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状况、人员资质及销售、装卸环节过程中部门、车间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3、5销售部、化产车间要严格执行《山西省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经营环节“十严禁”规定》,履行危险化学品发货装车查验、核准登记流程。
4、控制程序4、1销售部在开具提货单前的资质查验销售部在开具提货单据前要认真查验提货单位以下五项资质和要求:4、1、1购货单位的资质具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4、1、2运输车辆所在运输企业的资质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4、1、3运输车辆的资质具备:(1)机动车辆行驶证(2)与核准经营范围相一致的《道路运输证》(3)运输车辆及罐体与行驶证照片一致(4)《道路运输证》核定载质量与行驶证标注的载质量一致(5)运输车辆罐体检验合格有效报告书(6)《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4、1、4驾驶员和押运员的资质具备:(1)驾驶员驾驶证、《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2)押运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操作证》4、1、5安全警示标志、标识车辆罐体定期进行检验,符合GB21668《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结构要求》、GB13392《道路运输车辆标志》要求,罐体安装告示牌和喷涂“毒”、“爆”、“腐”等文字及道路运输危险货物标志、标志灯,粘贴喷涂反光带等。
(完整版)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范本)
![(完整版)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cf902c24431b90d6d85c7b2.png)
范本)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定单位(盖章):制定日期:2011 年1 月1 日计划期限:2011 年1 月1 日至2011 年12 月31 日三、危险废物产生预测废物名称废物代码废物类别有害物质名称及含量物理形态危险特性数单量位来源及产生工序HW08HW46有机物、微生物固态其他固态其他T污水处理T 反应器分馏系统气体分馏产生工序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四、危险废物污染治理设施概况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经营企业应进一步区分为:新产生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及接收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五、危险废物管理体系六、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减少废物产生量废物名称 上年度产生量(吨) 本年度目标量(吨)污泥 0.2 3 废催化剂七、危险废物分类管理与转移计划八、国家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九.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和环境监测措施1. 加强危险废物在储存、运输过程的监督管理,防止出现抛洒现象,污染环境;2. 对危险固废临时储存场所做好日常监督管理,检查防渗、防漏、防盗措施,建立危险固废台账;3. 设置专人负责危险废物管理工作;4. 对员工进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知识培训,增加危险废物管理能力;5. 编制危险废物事故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演练工作,增加员工对危险废物事故救援能力;6. 由公司化验室定期对危险固废储存场所周围的水体进行监测,或者外委有资质的单位对周围的土壤、地下水进行监测,防止出现因危险固废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登记内容说明一、单位概况单位名称:是指单位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名称。
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指单位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单位实际负责人。
单位注册地址:是指单位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的办公地址。
生产设施地址:是指单位产生危险废物的生产设施所在的地址。
注册资金:是指单位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注册的金额。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制度模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39814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6.png)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产生的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保护环境、预防污染、合理利用资源,确保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
第四条本制度的目标是规范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和处置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危险废物的安全管理。
第五条本制度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分类管理、责任追究、科学管理。
第六条本制度的管理层次包括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员责任等。
第二章一般要求第七条危险废物的定义: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危险废物名称和代码分类标准为准。
第八条危险废物的处理:采取减量化、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原则,尽量避免危险废物的产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九条危险废物依法实施分类管理,分为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两类。
第十条危险废物的产生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严禁违法倾倒、私自处理。
第十一条危险废物的生产单位应制定危险废物的预防控制措施,并设立危险废物处理岗位。
第十二条危险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应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第十三条危险废物的运输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严禁超载、超速和违法操作。
第十四条危险废物的利用和处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严禁非法倾倒、私自处置。
第十五条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定期进行危险废物的清理工作,确保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第三章产生单位的职责第十六条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的产生控制措施和管理计划。
第十七条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理工作。
第十八条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将危险废物的产生量、种类和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必要的危险废物管理信息,并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十条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建立危险废物管理档案,保留必要的危险废物管理资料。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制度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77338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6.png)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制度范本(____字)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危险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一条危险废物应当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二条危险废物的管理应当依法进行,注重综合防治,采取防控和排查并重、防控和整治并重、防控和处置并重的措施。
第三条加强危险废物的监测、预测和预报,掌握危险废物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实施动态控制。
第四条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手段,加强危险废物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第三章危险废物管理的主要任务和措施第一节综合防治第五条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确定危险废物排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第六条建立危险废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确定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可排放危险废物的总量。
第二节防控和排查第七条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的防控措施,并在生产、经营、储存等环节全面落实。
第八条定期对危险废物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排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危险废物的泄漏和排放。
第三节防控和整治第九条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污染修复体系,及时进行危险废物的整治和修复工作。
第十条加强危险废物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对危险废物污染进行控制和修复。
第四节防控和处置第十一条建立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推动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
第十二条加强危险废物的处置工作,建立完善的处置体系,保障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第四章危险废物管理的组织和责任第一节组织体系第十三条建立危险废物管理的部门负责制,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
第十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危险废物管理的领导,明确职责和分工。
第二节责任制度第十五条危险废物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管理责任,保证危险废物的安全管理。
第十六条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危险废物管理行为进行惩戒和处罚。
第五章危险废物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第一节监督体系第十七条建立危险废物管理的监督体系,强化对危险废物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范本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f38f7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3.png)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范本1. 引言本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旨在确保对危险废物的正确管理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本计划适用于本组织内产生的所有危险废物,并遵守所有相关法规和标准。
2. 范围本计划适用于本组织内的所有部门和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部门、实验室、仓库和办公室等。
3. 目标本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的目标包括:- 确保危险废物的准确识别和分类;- 确保危险废物的安全储存和运输;- 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废物的生成量;- 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如再利用、再生或安全处置危险废物;- 持续改进危险废物管理措施。
4. 责任本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的责任分配如下:- 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本计划,监督危险废物管理活动;- 生产部门负责准确识别和分类危险废物,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安全储存和运输;- 实验室负责准确识别和分离实验室产生的危险废物,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 所有员工负责按照本计划的要求正确处理危险废物,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合作。
5. 管理措施为实现危险废物管理的目标,本组织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建立详细的危险废物识别和分类指南,以确保所有废物能准确地被识别和分类;- 提供员工培训,使其了解危险废物的特性、处理方式和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设计合适的储存区域,确保危险废物能安全储存,并防止泄漏和污染;- 关闭危险废物的产生源头,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和采用环保技术,从根本上减少废物的生成;- 与合格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危险废物的再利用、再生或安全处置;- 定期进行内部审查和评估,以确保危险废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6. 应急响应本组织应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计划,以应对危险废物泄漏、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
应急响应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紧急联系人名单,包括负责人和相关当局的联系信息;- 危险废物泄漏或事故的紧急处理程序;- 危险废物泄漏的清理和修复措施;- 监测和评估危险废物泄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填写示例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填写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d50ff5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4.png)
关于提交xxxxxxxxxx有限公司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的函市(区、县)环境保护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特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现提交备案。
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署名):2023年 1 月 1 日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表制定单位(盖章):xxxxxxx有限公司制定日期: 2023 年 1 月 1 日计划期限: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三、危险废物产生预测四、公司自建危险废物污染治理设施概况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注:以上表格可复制,有多个贮存设施应分别填写。
危险废物运用处置设施注:以上表格可复制,有多个运用处置设施应分别填写。
五、危险废物管理体系六、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七、危险废物分类管理与转移计划八、国家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九.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附事故应急预、案)为防止和减少环境突发事故,控制、减轻和消除环境突发事故引起的环境污染危害和环境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编制目的提高本单位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解决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及其导致的伤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
二、组织架构及其职责成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全面负责本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指挥工作,下设事故防止、应急抢险、人员疏散、信息报送,物资调运五个工作组。
●指挥部:总指挥成员职责:负责本公司应急事故的防止、应急抢险指挥,响应环保、安全等政府部门的应急指示和现场指挥,定期组织本公司污染事故应急演练。
●事故防止组:组长(负责人)成员职责:按照环境安全巡查制度的规定,做好平常环保巡查工作,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排除并向指挥部报告。
●应急抢险组:组长(负责人)成员职责:判别事故类型,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及时关闭或堵住本单位所有上排水口,防止污染扩大,对已排出厂界外的污染物进行截流。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范文(三篇)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d7577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e.png)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范文第一部分:引言1.1 引言危险废物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毒性、感染性等性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废物。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相关规定,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确保危险废物的正确处理和处置,保障员工与环境的安全。
1.2 目的本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能够有效管理和处置危险废物,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1.3 适用范围本危险废物管理计划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包括管理、生产、操作等各个环节的人员。
第二部分: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的内容和要求2.1 危险废物识别和分类2.1.1 企业应建立危险废物识别和分类的制度,对危险废物进行正确的标识和分类。
2.1.2 企业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对危险废物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识别,确保危险废物的正确处理和处置。
2.2 危险废物储存和运输2.2.1 企业应建立危险废物储存和运输的制度,确保危险废物能够安全、有效地存放和运输。
2.2.2 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危险废物储存区,保证危险废物的安全储存,并按照有关规定对危险废物进行分类和标识。
2.2.3 企业应建立危险废物运输的标准和流程,确保危险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泄漏、不污染环境,并做好事故应急预案和设施。
2.3 危险废物处置2.3.1 企业应建立危险废物处置的制度,确保危险废物能够安全、合规地处理和处置。
2.3.2 企业应选择合格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确保危险废物得到正确处理和处置。
2.3.3 企业应建立危险废物处置的档案和记录,做好危险废物处置的监控和追溯工作。
2.4 培训和教育2.4.1 企业应定期开展危险废物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
2.4.2 企业应建立培训和教育的档案和记录,做好员工培训的追踪和评估工作。
2.5 监督和检查2.5.1 企业应建立危险废物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定期对危险废物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完整版)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范本)
![(完整版)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5697c9ef242336c1fb95e2b.png)
(范本)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拟订单位(盖印):拟订日期:2011 年1月 1 日计划限期:2011 年 1 月1日至2011 年 12 月 31 日单位名称单位注册地点生产设备地点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或负责人总投资产品销售额占地面积员工人数环保部门联系人负责人联系电话0 传真电话电子信箱邮政编码 2 单位网址上年度管理计划执行情况总结名称耗费量 名称耗费量料 主 600000及 要消 原 耗 辅 量 材主备 要 及 生 数量 产设主及 产要 量产品生 产 工艺 流程 图及 工艺 说 明名称 数目 名称 数目 汲取塔 1 分析塔 1 稳固塔 1 气压计出口分液罐 1 压缩富气冷却器1 稳固轻油冷却器2名称 产量名称产量 混淆芳烃 重芳烃 0丙烯乙苯30000三、危险废物产生展望废物名称废物代码有害物质物理危险数单根源及产废物类型形态特征量位生工序名称及含量有机物、微生固态其余T污水办理HW08物2 HW46 固态其余T 反响器分馏系统气体分馏产生工序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四、危险废物污染治理设备概略危险废物储存设备 ( 经营公司应进一步划分为:新产生的危险废物贮存设备及接收的危险废物储存设备)储存设备名称储存设备地点储存容器数目最大储存能力40(面积或容积)及规格储存计划暂时储藏废催化剂储存设备地点图及现状照片危险废物表记设悬挂固废警告牌置状况储存设备存在问无题及整顿计划注:以上表格可复制,有多个储存设备应分别填写。
危险废物利用途理设备利用途理设备利用途理设备名地点(附图及照称片)总投资设计运转能力设计使用年限投入运转时间上年度处理主要设备(利用)量及数目处理(利用)危处理(利用)险废物的名称成效污染治理达标状况利用途理计划利用途理工艺存在问题及改良举措注:以上表格可复制,有多个利用途理设备应分别填写。
五、危险废物管理系统部门储存、运输、处理废物管理工作职责管管理部门设备技术负责人负责人负责人理及文化程度部固废管理工作门及人员规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安全操作管理台帐培训制度不测事故的防备制度规程举措和应急方案章制度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成成成成员员员员::::管理组织图成成成成员员员员::::六、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废物名称上年度产生量(吨)污泥废催化剂0减少废物产生量成成成员员员:::成成员员::今年度目标量(吨)3总量0 3减少1. 对员工做好危险废物知识培训,增添危险废物安全管理及处理意识; 废2.对产生的危险废物实时送往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物 危3. 尽量采纳无毒无害的原资料; 害4. 增强危险废物采集、储藏管理工作;性1. 增强危险废物管理;减2. 增强生产装置的操作运转管理,保证生产安稳,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 少废3. 做好危险废物的辨别工作; 物产4. 对产生的危险废物分类寄存,实时送往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办理;生 5. 增强危险废物储藏场所的防渗、防漏、防火及防盗工作; 量6、优化生产工艺操作,保持催化剂处于高活性状态,减少催化剂使用量;和 危7 、按期对催化剂进行重生办理,对重生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送入火炬系统进行燃 害 性烧办理; 的8 、做好催化剂重生过程中有机物废气回收办理,把回收的有机物利用于生产,减 措少资源浪费;施9、做好活性污泥资源化利用,如采纳燃烧等办理方法加工有机肥等。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模版(三篇)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模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bac0b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4.png)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模版1. 背景和目的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的背景是为了确保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对环境的保护。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危险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其下属部门或子公司,负责危险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的所有人员和相关设施。
3. 定义和解释3.1 危险废物:指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废弃物经变质、混合、污染而成的具有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毒性等危险性的废物。
3.2 废物分类:将危险废物按照不同的性质和特性进行分类,方便进行后续处理和安全管理。
3.3 废物识别标记:在危险废物容器上粘贴的标记,用来识别废物的危险性和特性,以及安全处理的注意事项。
3.4 废物储存区:用于暂时储存危险废物的指定区域,应设有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
4. 管理原则4.1 预防为主:加强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检修,预防危险废物泄漏和事故的发生。
4.2 分类管理: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和特性进行分类管理,确保合适的处理方式和设施。
4.3 储运一体:在危险废物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确保废物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4.4 安全处理:采取科学的方法和设备对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理,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5. 危险废物管理流程5.1 危险废物的识别和分类5.1.1 按照国家标准对危险废物进行识别和分类,确定相应的废物识别标记。
5.1.2 对危险废物进行性质和特性的测试和分析,确保正确分类和安全储存。
5.2 危险废物的收集和暂存5.2.1 采购合格的危险废物容器,确保容器的耐腐蚀性和密封性。
5.2.2 定期检查危险废物的收集容器,确保没有泄漏和污染。
5.2.3 将危险废物分类存放于指定的储存区,确保安全和可追溯性。
5.3 危险废物的运输5.3.1 安排合格的运输车辆和驾驶员,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5.3.2 对危险废物进行包装和标记,在运输过程中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5.4 危险废物的处理5.4.1 根据危险废物的种类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如焚烧、化学处理等。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范本(13篇)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范本(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b77f9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7.png)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范本一、总则1目的为了加强公司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2编制依据(一)《____环境保____》(二)《____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四)《国家危险废物____》(____版)(五)《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保部____号)(六)《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____7-____)(七)《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____号)(八)《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gb15562.2-____)(九)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3.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列入《国家危险废物____》(____版)的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运、转移、综合利用等活动。
二、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度1.管理部组长:总经理公司总经理是危险废物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对全公司危险废物管理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并引导危废管理稳步向前发展。
①对公司危险废物管理部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指导和监督公司危险废物管理工作。
②____和批准公司危险废物经营和污染防治计划,并监督其实施;③____、批准公司危险废物管理制度、文件和各类报表。
④主持公司危险废物污染管理部工作,对公司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作出决策,确保公司生产建设与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同步协调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危险废物管理部设立以总经理为组长领导各部门的危险废物管理,对公司的各项危废管理工作进行决策、监督和协调。
①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主持危险废物管理职能机构的日常工作。
②全面了解公司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理和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规律。
③审批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协调其实施。
④参加建设项目____(表)的会审、工程设计____,监督、检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实施;参加工程竣工验收,防止二次污染。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模板]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dc00da4fc4ffe473268ab62.png)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编制单位:(盖章)编制日期:1、基本信息2、生产情况(见附件1)2.1概况●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建设规模、职工人数等(附厂区平面图)●主要生产装置情况、生产设备情况●主要产品及产量情况●主要原材料及消耗情况2.2生产工艺及危险废物产生的工艺●生产工艺流程图(标明产生危险废物的工序)●产生危险废物工序的简要说明生产工艺重大调整计划3、危险废物产生情况预测3.1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注:特性是指危险废物的急性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刺激性等3.2危险废物减量化目标及措施3.2.1总量削减3.2.2拟采取的减量化措施提高处理工处理技术,优化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高纯度物料,提高回用水能力,减少排量,减少产生危险废物。
4、企业内部危险废物防治设施情况4.1贮存●贮存计划:无●贮存设施情况(贮存装置位置图及照片、贮存能力、防泄漏防腐措施等)●危险废物标识设置情况●贮存设施整改计划4.2综合利用(无)●综合利用计划●综合利用设施情况(附照片)●综合利用工艺流程●综合利用设施整改计划4.3处理处置(无)●处置计划●处置设施情况(附照片)●处置工艺流程●处置设施整改计划5、危险废物转移计划6、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见危险废物管理档案文件)。
6.1环保管理部门情况(见管理档案文件)。
6.2管理制度制定计划6.3危险废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6.3.1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设施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制度执行情况6.3.2危险废物转移审批制度执行情况6.3.3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执行情况6.3.4危险废物申报制度执行情况6.3.5危险废物贮存和标识制度执行情况6.4针对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整改计划及措施。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word参考模板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word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c0f2703b9f3f90f76c61be0.png)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单位名称(盖章):
制定日期:年月日
计划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 3 -
表 2 产品生产情况
生产流程方框图(参照修改)
5
表 3 危险废物产生概况(参照修改)
6
表4危险废物减量化计划和措施(参照修改)
表 5 危险废物转移情况(参照修改)
表 6 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措施(可另增页)
表 7 危险废物委托利用/处置措施(可另增页)
10
表 8 环境监测情况
表 9 上年度计划回顾
附2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登记表
备案编号:□□□□□□□□□□□□□□
注: 1.备案登记表一式二份,产生单位、环保部门各一份; 2.管理计划备案编
号由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年份和四位流水序号组成; 3.对应利用或处置方式,在相应的利用/处置下划√。
注:范本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最好仔细浏览后下载使用,感谢您的关注!。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模板31页)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模板31页)](https://img.taocdn.com/s3/m/3ea5b10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f.png)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模板)单位名称(盖章):制定日期:年月日计划期限:年月曰至年月曰2表4危险废物减量化计划和措施表5危险废物转移状况1、贮存场所是否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操纵标准》有关要求:是□否口2、是否按危险废物特性分类收集、贮存:是口否口3、是否混合贮存未经安全性处置且性质不相容的危险废物:是□否口4、是否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是□否口5、是否通过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否口6填表说明封面单位名称:单位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名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制定日期:制定本管理计划表的日期,原则上为当年制定下一年度的管理计划;计划期限:本管理计划适用的期限,一般按整年计,如2015年时制定2016年的管理计划,制定日期为“2015年X月X日〃,计划期限为“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计划期限上一年为“2015年〃。
表1基本信息单位名称:与封面上的单位名称一致;单位注册地址: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的办公地址;生产设施地址:产生危险废物的生产设施所在的地址;总产值:计划期限上一年度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行业类别与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环保部门负责人:主管环保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姓名;联系人:主管环保工作的部门负责危险废物管理的人员姓名;电子信箱:危险废物管理人员的电子邮箱;单位网址:本单位用于对外宣传和联系的网页网址;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废物管理的部门名称;部门负责人:负责危险废物管理的部门的负责人姓名;废物管理负责人:负责危险废物具体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废物污染防治设施技术负责人及文化程度:负责危险废物贮存、运输、处置等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的负责人姓名,及其文化程度;管理组织图:危险废物管理部门及人员构成的组织管理框架图。
表2产品生产状况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量:计划期限上一年度及本年度计划用于生产的主要原辅材料的商品名称或化学名称,及其实际与计划年消耗量;主要生产设备及数量:用于生产的主要设备名称及其数量;主要产品及产量:主要产品的商品名称或化学名称,及其年生产量;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流程图中务必标明所有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模板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d94e7a7b8f67c1cfad6b8ca.png)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单位名称(盖章):
制定日期:年月日
计划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表3危险废物产生概况
表5危险废物转移情况
表6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措施
表7危险废物委托利用/处置措施
表8 环境监测情况
表9 上年度管理计划回顾
附2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登记表
备案编号:□□□□□□□□□□□□□□
注: 1.备案登记表一式二份,产生单位、环保部门各一份; 2.管理计划备案编号由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年份和四位流水序号组成;3.对应利用或处置方
式,在相应的利用/处置下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本)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制定单位(盖章):
制定日期: 2011 年 1 月 1 日
计划期限: 2011 年 1月 1日至 2011 年 12 月 31日
三、危险废物产生预测
四、危险废物污染治理设施概况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经营企业应进一步区分为:新产生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及接收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注:以上表格可复制,有多个贮存设施应分别填写。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
五、危险废物管理体系
六、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
七、危险废物分类管理与转移计划
八、国家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九.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和环境监测措施
1.加强危险废物在储存、运输过程的监督管理,防止出现抛洒现象,污染环境;
2.对危险固废临时储存场所做好日常监督管理,检查防渗、防漏、防盗措施,建立危险固废台账;
3.设置专人负责危险废物管理工作;
4.对员工进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知识培训,增加危险废物管理能力;
5.编制危险废物事故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演练工作,增加员工
对危险废物事故救援能力;
6.由公司化验室定期对危险固废储存场所周围的水体进行监测,或者外委有资质的单位对周围的土壤、地下水进行监测,防止出现因危险固废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登记内容说明
一、单位概况
单位名称:是指单位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名称。
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指单位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单位实际负责人。
单位注册地址:是指单位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的办公地址。
生产设施地址:是指单位产生危险废物的生产设施所在的地址。
注册资金:是指单位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注册的金额。
总投资:是指单位实际累计投资总金额。
占地面积:是指单位占地总面积。
职工人数:是指单位职工的总人数。
产品销售额:是指单位上一年度产品销售资金的总金额。
单位业绩:是指单位成立后产品销售的总量。
发展规划:是指单位今后发展的总体规划。
环保部门负责人:是指单位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负责人的姓名。
联系人:是指单位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负责危险废物管理人员的姓名。
联系电话:是指单位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对外联系的电话号码。
传真电话:是指单位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对外联系的传真电话号码。
邮政编码:是指单位办公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
电子信箱:是指单位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或者联系人对外联系的电子信箱地址。
单位网址:是指单位用于对外宣传和联系的网页网址。
二、生产概况
主要产品:是指生产的主要产品的商品名称或者化学名称。
产量:是指生产主要产品的年生产总量。
注:产量计量单位为重量吨(t)。
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量:是指用于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和辅材料的商品名称或者化学名称及其年实际消耗原辅材料的数量。
注:消耗量计量单位为重量吨(t)。
主要生产设备及数量:是指用于生产产品的主要设备名称及其数量。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是指生产产品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及其工艺的文字说明。
三、危险废物产生概况
废物名称:是指产生的危险废物所对应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的废物名称。
废物代码:是指产生的危险废物所对应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的废物代码。
废物类别:是指产生的危险废物所对应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的废物类别编号和名称。
有害物质名称及含量:是指产生的危险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名称及在危险废物中所占重量或者体积比例或者浓度。
注:含量单位为百分数(%)或者浓度(如ppm)。
物理性状:是指产生的危险废物在常温、常压下的物理状态。
注:物理性状为固态(固态废物,S);半固态(泥态废物,SS);液态(高浓度液态废物,L);气态(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G)。
危险特性:是指产生的危险废物所对应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规定的危害特性。
注:危险特性为腐蚀性(Corrosivity,C)、毒性(Toxicity,T)、易燃性(Ignitability,I)、反应性(Reactivity,R)、感染性(Infectivity,In)。
产生量:是指年产生危险废物的总量。
注:产生量的计量单位为重量吨(t),以升(l)、立方米(m3)等体积作为计量单位的,应折算成重量吨(t)。
以个数作为计量单位的,除登记个数外,还应折成重量吨(t)。
半固态(泥态)危险废物(如电镀污泥等),以脱水后的干泥计量。
来源及产生工序:是指产生危险废物的部门、车间的名称及其产生危险废物的工段、工序的名称。
产生工序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是指产生危险废物工序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及其文字说明。
四、危险废物贮存、处置(利用)设施概况
设施名称:是指贮存、处置(利用)何种危险废物的设施的名称。
如:采油泥沙焚烧设施、废溶剂回收设施、废酸处理设施、贵金属回收设施、包装容器处理设施等。
设施类别:是指危险废物贮存、处置(利用)设施处置(利用)危险废物的方式。
如焚烧、蒸馏、萃取、酸碱中和、电解、包装容器清洗等。
设施地址:是指危险废物贮存、处置(利用)设施的地址。
主要设备及数量:是指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的主要设备名称及其数量。
处置(利用)废物类别、名称及编号:是指处置(利用)的危险废物所对应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的类别、名称和编号。
总投资:是指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包括配套设施)的投资总金额。
运行费用:是指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年运行的总金额。
投入运行时间:是指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正式投入运行的年份。
设计使用年限:是指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设计使用的起始和终止时间段。
设计能力:是指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设计的单位时间处置
(利用)危险废物的最大数量。
注:计算单位为:吨(t)/年(y)。
实际处置(利用)量:是指上一年度处置(利用)危险废物的实际数量。
注:计算单位为:吨(t)/年(y)。
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是指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及其文字说明。
处置(利用)效果:是指产生的危险废物经处置设施处处置后,减少危险废物的数量和体积的情况,消除危险废物的有害物质和组分的情况。
产生的危险废物经利用后,能否达到国家相应产品质量标准的情况。
注:利用危险废物的应提供产品质量监督主管部门认定的产品质量检测单位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报告的复印件,并注明国家产品质量标准的名称和标准编号。
事故预防措施:是指贮存、处置(利用)危险废物时的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污染防治措施:是指贮存、处置(利用)危险废物时的污染环境防治措施。
环境监测措施:是指贮存、处置(利用)危险废物时对贮存、处置(利用)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及其周边环境的监测措施。
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治理达标情况:是指处置(利用)危险废物时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二次污染源的治理及其排放
是否达到国家相应的标准。
注:应出具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报告复印件。
废渣去向:是指产生的危险废物经处置(利用)后,产生的本单位不能再处置(利用)的废渣送往何处、何单位再处置(利用)。
注:应提供送交处置(利用)废渣单位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