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篇

人教部编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篇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意义;了解隋朝强盛的原因及表现;掌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作用;了解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作用;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思考与探究“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通”等问题,培养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故事、视频、材料及阅读教材等手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

(2)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2)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他的开通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见证,至今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

(3)科举制度的出现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是促成隋朝繁荣原因之一,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及作用;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学期已经掌握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统一时期的秦汉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概况。

这些知识对于本单元的学习起了铺路搭桥的作用,使学生具备了学习隋唐历史知识的条件。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知识储备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时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不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培养正确的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培养关注历史发展的广泛性和持续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图片)一支《玉树后庭花》,成了一个没落政权的亡国之音;一首《泊秦淮》,感慨一段历史兴替的变幻无常;一株琼花,深院绽放,演绎一个淫逸暴君的穷奢传奇;一条古运河,千淌,见证一个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这里的繁盛帝国指的就是繁盛一时的隋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隋朝来了解它的历史。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一统中华。开凿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的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大运河是隋代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本课还学了科举制这一专题,它从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1905年废除,共1300多年的历史。隋唐的科举制是今天考试制度的起源,它的创立目的是为了选官。今天的考试,有的仍是为了选官,比如“公务员考试”;有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如“高考”、“中考”;更主要的是演化成为一种评价我们知识能力态度的手段,时时刻刻在发挥作用。
讨论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那么具体表现有哪些? 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表现:①人口激增②粮仓丰实③垦田扩大
二、大运河的开凿
读课文找学生介绍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基本情况和影响(作用)
(目的、时间、三点、四段、五河、作用)
讨论:隋炀帝为什么能开通大运河对此你有何有何启示如何评价大运河
教学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事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朝建立
2、隋朝大运河
3、科举制
4、隋朝灭亡
教学反思:
课题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设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材分析:隋朝是继魏晋南北朝分裂局面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本课内容主要包括隋朝的建立及完成统一的过程。

隋朝开凿大运河,并在制度上首次实施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在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到清末。

隋朝灭亡的原因,以及对隋朝的评价。

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意义,了解隋朝强盛的原因及表现,掌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作用,了解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作用,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图片及教材的讲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国家统一是历史反正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及作用,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隋朝大运河及隋朝统治的评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盛唐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

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讲授新课】一、隋朝的建立及统一1. 隋朝的建立南北朝时期,北方最后一个朝代是由鲜卑人建立的北周。

公元578年,北周武帝死,子宣帝继位。

周宣帝昏狂暴虐,诛杀宗室和大臣,用法苛刻,北周的统治阶层被削弱,统治基础实际上也被动摇。

次年,宣帝传位于子静帝,而自称“天元皇帝”,号所居为“天台”。

580年,宣帝病卒,时静帝还是小孩,大臣郑译、刘等遂奏请皇太后杨丽华,以外戚杨坚入宫辅政,由他总揽朝政。

杨坚原籍为弘农华阴,杨坚之父杨忠跟随北周太祖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

是北周关陇统治核心的“八柱国”之一。

杨坚承袭父爵,并且将长女杨丽华嫁给周宣帝为皇后。

杨坚在北周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特别是周宣帝死后,杨坚利用外戚身份,辅政大臣的地位,自为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秀教案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秀教案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及其作用;评价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提高全面、辩证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感受到人民在劳动中体现的智慧与创造力。

认同奢侈残暴、滥用民力的统治必然迅速灭亡。

【教学重点】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教学难点】辩证、全面地对大运河的开凿进行评价【教学过程】1、本学期需准备:小笔记本一个,主要是梳理笔记,定期检查。

没有其他练习册。

2、出示朝代歌,回顾朝代更替的基本知识点。

本学期我们就要学习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先来学习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导入新课:教师引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了哪些事情呢?(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

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师: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到隋建立的过程。

(可结合地图,发问这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地图?进一步引领学生回顾南北朝政权更替)生: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师强调需要整理的笔记:时间:581年;人物:杨坚;都城:长安(古今地名对照)多媒体展示隋文帝杨坚图片介绍隋文帝:隋文帝(581—604在位)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军,长女为太子妃。

后宣帝死,子静帝年幼,由杨坚辅政。

坚自为左大丞相,总揽军政大权。

为了夺取帝位,杨坚先后平定了尉迟迥(Yuchijiong)等人的反杨武装力量,又大杀周室诸王。

581年2月,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改年号为开皇,建都长安。

2、隋统一全国师:请同学们看隋与陈对峙形势图师:阅读课文说说隋朝是什么时候统一的?统一后有什么影响?学生:589年隋统一南北知识拓展:589年,隋朝大军南下,进攻南方陈国。

初中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优质范文5篇

初中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优质范文5篇

初中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优质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开创科举制度教学难点: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三、讲授新课(一)导入新课入郭登桥出郭船, 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 只博雷塘数亩田。

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

诗中提到的“雷塘”在扬州,那么“君王”指的是谁?这首诗将的哪一朝的史事呢?(二)新课教授1.平陈立业——隋的统一教师:学生阅读教材“隋的统一”一目,说出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分别是什么?何时统一全国,统一的标志是什么,统一有何意义?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最后再次强调与归纳学生的回答。

小结:隋朝建立,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这为隋朝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那隋朝的国力发展如何呢?出示任务:PPT呈现有关隋朝经济富庶的史料。

请同学们回答:隋朝的经济为何如此繁荣?反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与交流。

(1)发展经济;(2)编订户籍;(3)统一南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4)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教师设疑:这些措施的实施又给隋朝带来怎样的结果?学生结合教材及PPT呈现的“柱状图”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隋朝实施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小结:俗话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隋朝取得如此大的发展,是因隋文帝“治国有方”,有一批优秀人才为国“出谋划策”,那“优秀人才”如何选拔呢?2.励精图治——开创科举制教师:PPT呈现“举子看榜图”,让学生阅读教材“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一目,说出隋朝在选官上有何创新?原因如何?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概括学生的回答。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篇1一、整合教材子目,巧设教学活动(一)遵循特定原则,整合教材子目本课完整展现了隋朝从建立、统一、强盛,直至灭亡的全过程,充分展现了历史的时序性和完整性。

隋朝的统一与强盛离不开隋朝两位皇帝的励精图治,隋文帝建立隋朝并实现全国统一,他发展经济的同时,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则正式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此外,隋炀帝还开凿出贯穿南北的大运河,进一步将统一的隋朝推向繁荣。

但同时,包括开凿大运河在内的一系列暴政,又使得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

因此,基于历史的时序性,我将第二子目“开通大运河”和第三子目“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互相对调。

这样的调整便于子目之间的合理过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便于学生对于隋朝的这段历史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统编教材是集合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智慧汇编而成,并将作为统一教材推行全国,所以这本教材十分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教材中每一个子目的设计和编排都是专家们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不可任意调整子目、整合板块。

我认为对于教学中子目的调整和板块的整合需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整体性原则。

初中历史教材的有些子目之间没有形成系统连贯的体系,子目之间跨度大,逻辑性不强。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整合教材并结合一些过渡方法,将不同知识点沟通衔接起来,使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其次,时序性原则。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消亡》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消亡》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消亡》精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隋朝的建立与发展;
2.研究隋朝的统一与国家治理;
3.了解隋朝的疆域扩张及其原因;
4.掌握隋朝的政权更迭与灭亡。

二、教学重难点:
1.隋朝的统一与治理;
2.隋朝的疆域扩张;
3.隋朝政权更迭与灭亡。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2.学生《历史》教材;
3.课堂活动设计。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隋朝地图及图片,引起学生对隋朝的兴趣。

2.知识讲授:讲解隋朝的建立与发展,包括统一与治理。

3.讨论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隋朝的疆域扩张及其原因。

4.知识总结: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

5.运用技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隋朝政权更迭与灭亡的过程。

6.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阅读作业。

五、教学延伸:
1.补充阅读:提供相关资料供学生阅读,深入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2.写作任务:为学生布置写一篇短文,描述隋朝的统一与消亡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六、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批改学生的写作作业并给予评价;
3.个别辅导和讨论,帮助理解难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隋炀帝下江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这个故事: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

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

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

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

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

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

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

隋炀帝大失所望。

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但大运河又确实是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多媒体出示问题: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隋朝建立和重新统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多媒体展示隋炀帝的画像,出示问题:隋文帝的创举)读教材,说说隋文帝采取了那些措施以巩固统治(1)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目标导学二大运河的开凿(一)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二)基本概况: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大运河的示意图)2.提出问题: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那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师生一起回答:涿郡,洛阳,余杭。

3.继续提出问题: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师生一起回答: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教学设计

学科:历史题目:七年级下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意义;了解隋朝强盛的原因及表现;掌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作用;了解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作用;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材料及阅读教材等手段,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

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涵盖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以及隋朝的灭亡四个子目的内容。

四部分内容以隋朝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中间插入隋朝所做的两件大事:科举制度的开创与大运河的开通。

两者实际上讲的是隋朝的治理。

学习这四部分内容,要了解隋朝建立前后中国分裂与统一的历史状况以及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隋文帝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再次实现国家统一。

大运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连在一起。

这样,中国长城以南几大水系全部连接起来,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

通过考试方式把普通地主吸收到政权中来;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这一制度为后世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三、学情分析由于古代史距今较久远,学生很难用现代人的思想来认识当时的历史事件。

认为只是老师划重点,自己纯粹背诵的学科,这就更要求老师要准备生动鲜活的教学素材,把学生的思想带入当时的历史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中之重!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合作探究出重大事件的历史意义及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

导入新课→学习内容→分析历史事件→总结经验教训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及作用;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难点:能对开凿大运河做出正确评价。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学生跃跃欲试对新课充满利用情景导入,引出合久必分。

这一课我们就来说一说,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统一了全国的王朝“隋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教学难点:科举制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
ppt、白板、视频、ipaid、手机、无线WiFi、qq软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环节)
媒体名称、起止时间(’”—’”)及作用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利用已有间、建立者、都城)
隋统一全国的时间及标志
隋朝统一有什么意义?
教师通过ppt展示图片
和地图,让学生有更直观
的了解。
2、展示史料,对比隋初和隋盛时人口、垦田、粮仓的变化,得出隋繁盛的结论。并引导学生分析导致这一结论出现的原因。
1、看书自主学习
2、师生互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分析历史材料,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1、观看视频,感受自豪
2、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内容,并并利用ipaid、手机上传合作成果。
3、小组探究讨论大运河的作用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利用ppt
利用ipaid、手机设备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结合提示,猜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
2、在中国的历史上除了科举制还存在过哪些选官制度?他们有什么弊端?
3、科举制的含义和诞生的标志。
课 题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单 元
第一单元
课 时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灭亡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查找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案设计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内容标准:内容要点: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

认知提示:说明隋朝灭亡的原因,知道隋朝是一个有作为但很短命的王朝。

解读:隋朝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

在隋朝存在的37 年中,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所发展,特别是隋朝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开通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开创了国家再度统一的新局面,为后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但很快,它因暴政而灭亡。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所面对的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自学能力不强,针对这些特点,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再现历史情景,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加深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材分析:本课涵盖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以及隋朝的灭亡四个子目的内容。

四部分内容以隋朝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中间插入隋朝所做的两件大事:科举制度的开创与大运河的开通。

两者实际上讲的是隋朝的治理。

学习这四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隋朝建立前后中国分裂与统一的历史状况以及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从东汉末年开始,封建割据势力一直占有巨大优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

这期间尽管出现过西晋统一、北魏与北周统一黄河流域,但或者时间短暂,或者只限于局部统一。

589年,隋文帝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再次实现国家统一。

因此,隋的统一具有划时代意义,成为随后持续300多年统一局面的起点,为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中国古代,地理环境是分裂出现的重要因素。

中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大河一般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因此南北之间的交通甚为不便。

秦朝时期修筑灵渠,将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联系起来,而大运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连在一起。

这样,中国长城以南几大水系全部连接起来,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案设计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统一的原因、意义。

2.掌握隋朝的重要建设项目: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通运河,修筑驰道。

3.掌握隋朝的灭亡和灭亡的原因。

情感态度1.通过学习隋朝的统一和重要项目的建设,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2.分析学习隋朝的灭亡,使学生认识:隋朝的残暴统治被隋末农民战争一举推翻,充分感受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隋朝统一原因的分析,让学生明白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已孕育着统一的条件和因素,隋的统一就是客观条件和统一因素作用的结果,以此来培养学生联系、发展地看待历史的能力。

2.分析隋朝各项建设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认识隋朝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是建立在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之上的,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探求历史本质的能力。

3.指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隋朝统一的原因。

2开通大运河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难点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线索较单一,围绕隋朝的三个问题(隋朝的建立统一、建设和灭亡)展开。

在教学中不以讲解法为主而应多开展双边活动。

1.尽量多设计一些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尽可能穿插一些投影、图片,以增强教学效果,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还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媒体1.投影仪。

2.地图:世界地图和隋朝疆域图。

3.一些运河的图片。

教学方法1.讲解法:对于一些理性内容,在指导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做讲解。

2.演示法:用投影仪演示运河路线;用地图演示隋朝的重要建设项目;用一些运河的图片演示运河在今天所起的作用。

3.联系比较法:把隋朝与秦朝联系,比较它们之间在政策措施、历史作用上的相同点和短期而亡的原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_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_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教材来源:人教部编版二、课时:1课时三、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四、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课程内容: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教材分析本课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一课。

本课介绍了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达300多年政权分立的局面,开通大运河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学情分析本节课所面对的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自学能力不强,针对这些特点,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再现历史情景,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加深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和记忆。

五、学习目标: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六、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开创科举制度2.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七、教学过程灭亡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学习新课:(一)根据预习内容梳理本课知识框架(二)升华基础知识,加深理解。

1.隋朝的统一复习旧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谁能简单概述一下?导入: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的第一个统一王朝是哪个?它又是怎样建立和统一的?多媒体图片演示:北周与陈对认真观看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多媒体框架内容提示,回答相关内容,并完成课堂基本笔记。

在教师的讲述过程中,学生掌握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等基础知识。

着学习目标去学习,清楚重难点。

梳理本课基本知识点,形成基本框架,识记基本史实。

帮助学生提炼知识,并形成准确的空间观念。

八、课堂小结要求:根据课堂老师讲解示范,自主完成梳理完成知识结构。

九、板书设计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统一 3.组成:1.建立: 4.作用:2.统一:三、开创科举制3.开皇之治 1.背景:二、开通大运河 2.诞生:1.目的: 3.作用:2.人物:四、隋朝灭亡十、巩固练习快速完成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当堂达标题,检测本课学习效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提炼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明白科举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重要的选官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隋朝的灭亡
1.隋朝刚开始被称为开皇之治的盛世、为什么在第二个皇帝之后就走向了灭亡?
2.提问我们学了中国历史上两个短命的王朝是什么?他们都有哪些相似之处?
3学以致用,两个短命王朝都以暴政而亡,不爱惜民力、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使学生明白党的十九精神,在今天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的统一:
1.隋建立的时间:581年
2.隋建立的地点:长安
3.隋建的人物:隋文帝(杨坚)
(开皇之治)
2、开通大运河:
1.大运河开通的原因(条件):
2.大运河的起点、中心、终点、
3.大运河的作用、历史地位
教学重点
1.大运河开通的原因及运河的作用
2.科举制的创立及意义
教学
难点
1.大运河在隋朝开通的原因。
2.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功过及科举制的作用。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七年级下册(七年级第二学期)的第一课,上承魏晋南北朝时期,隋的建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四分五裂的局面,下启我国的一个盛世王朝——唐朝。它是我国古代史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朝代,隋朝虽然短暂,但隋朝创立了一系列重要的、影响深远的制度,如:科举制、三省六部制;还修建了巨大的工程,如:隋运河。隋朝的灭亡又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隋朝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想学好中国古代发展的历史,就一定要了解掌握隋朝的历史。
教具准备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顺序表炀帝历史人物图片、十九大会议图片、十九大会议精神等。
教学方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隋朝的历史贡献;
技能目标:知道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隋朝的建立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学会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隋文帝杨坚吗?他有哪些历史贡献?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二、隋朝的统一:
师:课件出示隋王朝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隋朝是何时统一的?隋朝是由谁统一的?隋朝建立后都有哪些历史贡献?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设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中国历史朝代歌吗?(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与两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常言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中国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是哪一个朝代最终结束了分裂局面,再次实现国家的统一?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一)隋的统一1、学生阅读课文,找出隋朝的建立者和统一的时间。

2、思考: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1)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基本概况: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1).图片展示(2).提出问题: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那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师生一起回答:涿郡,洛阳,余杭。

(3).继续提出问题: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师生一起回答: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继续提出问题:联系所学,说说大运河联通了哪几大流域?师生一起回答: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5).继续提出问题:大运河的修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师生一起回答: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材料一: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

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

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

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课题说明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事是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

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课题教学考点1 隋朝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_581年;建立者:_杨坚_;都城:_长安_。

2.隋朝统一南北:_589_年。

3.隋朝经济:隋统一后采取一系列措施,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_的王朝。

考点2 开通大运河1.目的:__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 605 年开始3.皇帝:隋炀帝4.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到余杭,全长 2000多千米。

5.四段: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五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7.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考点3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创立:①尝试: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②创立:隋炀帝时期,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作用及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为唐朝时期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存在了1300多年。

考点4 隋朝的灭亡1.__隋炀帝_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___618___年,盛极一时的隋朝灭亡。

三、例题精析考点一隋朝的统一例1 在方框内填写好隋朝统一的进程【答案】由上到下分别是:北朝、北周、隋朝、陈、南朝【解析】我国在两晋之后进入到南北朝时期,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随后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考点二开通大运河例2 材料一“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设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程标准: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大运河的开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我们的家乡有一座古老的城市||,他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历史的丰碑||,也是运河文化的承载体||,至今仍保留有不少的遗存||,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

他就是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台儿庄||。

台儿庄运河古镇地处京杭运河要冲||,北上南下、东连西接||,使台儿庄成“南北通衢||,徐淮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战略要地||,是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全国唯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目前已经成为煤城枣庄的新城市名片||。

5A级旅游景区||。

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运河”美景图片||。

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前身是隋朝的大运河与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誉世界||。

欣赏着今日的美景||,享受古运河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生活||,人们总会赞叹我们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些疑问也自然涌上心头:隋朝为什么要修建大运河?为什么能够开通这样巨大的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又是谁建立的?它在我国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太多的疑问让我们这节课共同寻找答案||。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一、重归统一——为辉煌盛世奠基师:展示地图:南北朝并立形势图----隋代周与陈对峙图-----隋灭陈统一全国展示材料一:“古之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清】赵翼隋文帝是谁?为什么说他得天下容易呢?展示材料一北周末年||,继位的小皇帝只有八岁||,皇帝的外祖父杨坚手握军政大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通过师生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使学生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二、教学重点:①隋的统一;②科举制度。

三、教学难点:科举制度。

四、教学方法:①关注现实,情景导入,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②历史材料与生活用语有机结合,师生互动,客观评价科举制度,让学生体会科举制度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③运用历史材料,借鉴相关评论,让学生尝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五、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

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围绕这些问题让我们来学习第1课吧。

2、师生共同学习,探究新课内容。

(一)、隋的统一(重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2页大字内容,指导学生认真观看《隋文帝像》、《含嘉仓示意图》,探究以下问题。

问题一: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谁?学生回答:北周。

问题二:请同学们分别说出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隋朝建立的时候,南方处在哪个国家统一之下?学生回答:①时间:581年;②建立者:杨坚(隋文帝);③都城:长安;④陈朝。

1、隋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问题三:隋朝在哪年统一全国?隋的统一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学生回答:①时间:589年;②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直到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学习目标:
2、教程与方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
通及其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既影响等基本史实。

(2)通过识读“隋疆域图”和“隋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2)通过讨论隋朝的灭亡,提高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得出历史启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创立及影响。

难点:通过学习讨论从隋亡中得出正确启示。

教学过程:
导入:
由“隋炀帝看琼花的故事导入”
一、隋的统一
1、隋的建立及统一
在北魏之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由北周统一我国北方。

北周末年,继位的周静帝只有八岁,大权落到外戚——皇帝的外祖父杨坚手里。

581年,杨坚废掉小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隋(解释隋的来历——获封隋国公),定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励精图治,于589年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击,仅用四个月灭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隋的统一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2、隋统一的影响:
3、隋初经济的繁荣
在这里介绍隋是以个短命王朝,二世而亡。

但经济上取得了空前的强盛。

隋文帝,在隋朝统一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隋文帝在采取这些措施之后,结合课本,说说他采取这些措施后的影响。

4.隋的疆域
识读课本P3《隋疆域图》,了解隋朝疆域四至
学生结合书本及以前所学知识,归纳隋朝统一的影响
学生在书上找到并勾画:581年,杨坚夺取北魏政权,建立隋朝,都城洛阳。

找到并勾画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学生讲述胭脂井的故事
1、隋的统一,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自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实现大规模统一;
2、隋的统一开创了隋唐时期370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为隋唐。

时期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隋代疆域辽阔,东至大东海,南至南部海域,西至且末,北至五原。

二、开通大运河
但是,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国家政治的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重要。

运河开凿的原因:
提问:尽管开凿大运河对隋朝非常必要,但是当时隋朝具有完成这一工程的条件吗?
(师):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沟通已有的天然河流和以往开凿的运河,开通了纵贯南北四五千里的大运河。

师):对照图示向学生讲解大运河的组成运河开凿及通航的影响:
2.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那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
3.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
想一想?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这么重要?
动脑筋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课本上哪些内容体现出这一点)开通后的影响是什么?
原因: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单纯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

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粮食全靠大运河。

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速度快。

原因:1、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

2、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3、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教师出示材料介绍隋唐以前的选官制度
学生看书找到隋朝科举制是怎样诞生的:
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出示材料:学生通过材料讨论科举制的影响
学生看材料,了解隋以前的选官制度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

○1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材料研读:《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学生看书归纳隋炀帝的暴行?
隋炀帝的暴政
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小结:隋的统一,是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隋建立后采取的各项措施,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至于隋的短暂,其根源在于隋的暴政,这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唐朝的统治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