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士大夫阅读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阅卷人一、现代文阅读(35分)得分现代文阅读I材料一:“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他们将欢乐、光明融合在青春之中,开辟出一条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
一句话,“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力赞青年,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杂志的天职;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为“青春之历史,青年之历史”。
“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
“五四”文学运动是与整个“五四”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
“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这一角度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
以1918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除陈独秀、鲁迅两人较大,其余李大钊29岁,钱玄同31岁,刘半农27岁,沈尹默35岁,胡适27岁,都很年轻;至于郭沫若、郁达夫、陶晶孙、冯沅君、庐隐等冲上“五四”文坛时大多只20出头。
他们给现代文坛带来一股青春风,一扫中国文坛的暮年气。
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
“五四”文学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不得不说,“五四”文学是青春性的文学。
“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空穴来风。
梁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梁氏文章“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
1900年他的《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希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李大钊的《青春》与之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等人的作品青春勃发。
【职业汪曾祺阅读答案】豆腐汪曾祺阅读答案
【职业汪曾祺阅读答案】豆腐汪曾祺阅读答案【职业汪曾祺阅读答案】豆腐汪曾祺阅读答案引导语:汪曾祺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享有盛誉的美食家,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下文是他的文章《豆腐》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豆腐点得比较老的,为北豆腐。
听说张家口地区有一个堡里的豆腐能用秤钩钩起来,扛着秤杆走几十里路。
这是豆腐么?点得较嫩的是南豆腐。
再嫩即为豆腐脑。
比豆腐脑稍老一点的,有北京的老豆腐和四川的豆花。
比豆腐脑更嫩的是湖南的水豆腐。
豆腐压紧成型,是豆腐干。
卷在白布层中压成大张的薄片,是豆腐片。
东北叫干豆腐。
压得紧而且更薄的,南方叫百页或千张。
豆浆锅的表面凝结的一层薄皮撩起晾干,叫豆腐皮,或叫油皮。
我的家乡则简单地叫做皮子。
豆腐最简便的吃法是拌。
买回来就能拌。
或入开水锅略烫,去豆腥气。
不可久烫,久烫则豆腐收缩发硬。
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
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
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香椿头只卖得数日,过此则叶绿梗硬,香气大减。
其次是小葱拌豆腐。
北京有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
可见这是北京人家家都吃的小菜。
拌豆腐特宜小葱,小葱嫩,香。
葱粗如指,以拌豆腐,滋味即减。
我和林斤澜在武夷山,住一招待所。
斤澜爱吃拌豆腐,招待所每餐皆上拌豆腐一大盘,但与豆腐同拌的是青蒜。
青蒜炒回锅肉甚佳,以拌豆腐,配搭不当。
北京人有用韭菜花、青椒糊拌豆腐的,这是侉吃法,南方人不敢领教。
而南方人吃的松花蛋拌豆腐,北方人也觉得岂有此理。
这是一道上海菜,我第一次吃到却是在香港的一家上海饭馆里,是吃阳澄湖大闸蟹之前的一道凉菜。
北豆腐、松花蛋切成小骰子块,同拌,无姜汁蒜泥,只少放一点盐而已。
好吃么?用上海话说:蛮崭格!用北方话说:旱香瓜——另一个味儿。
咸鸭蛋拌豆腐也是南方菜,但必须用敝乡所产高邮咸蛋。
高邮咸蛋蛋黄色如朱砂,多油,和豆腐拌在一起,红白相间,只是颜色即可使人胃口大开。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长沙市2024届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读《中国不高兴》,令我想起了一件事,几年前,一位在南京大学当教授的朋友对我说,中国公共理性话语危机已经严重到了非采取行动不可的程度,他想编一本给大学生用的写作课本,帮助训练他们基本的逻辑说理能力,力求避免过度简单化,浮泛空论,巡回论证,无凭据推理,谩骂、粗口、唱衰等说理方式。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语言教育,不只是训练读写的技能,更是通过学习使用文字语言,养成公共说理的理性思考习惯。
只有说理的社会才是正派、宽容的社会,需要尊重与自己意见不同的说理对方。
对对手要宽容、厚道,陈述对方的论辩时应该尽量做到全面、准确、心平气和,不要一开口,就是“我不高兴”“我生气”。
这些都是《中国不高兴》作者们需要补的功课。
许多读者受蛊惑而浑然不觉,他们虽受过教育,但缺乏基本的理性辨析能力,这是不是意味着学校教育中有了严重的疏忽和失败?公共说理不是吵架,不是如《中国不高兴》作者们所说的那样,要“刺激”什么人或者要出什么气。
吵架越成功,说理越失败。
吵架是一种恶性激化人际意见对立的话语行为,而说理的目的恰恰是要尽量消除人际意见对立,化解分歧。
公共说理是要通过交流、说服来达成共识。
公共说理是公共文明的成就,也是形成良好社会关系、民主政治秩序的根本条件。
中国的公共说理机制还不健全,提高公共话语理性的自觉性应该成为各阶段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项目。
(摘编自徐贲《“不高兴”先生要学会说理》)材料二:三联生活周刊:随着近年网络暴力事件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不禁开始怀念起20年前的中国互联网环境。
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机匠臧克家①六机匠是我家的佃户,每年秋后看见他把劳苦一年所得的粮食往我家扛,我总是呼他声“六爷爷”。
他和他的弟兄几个分住在低低的茅屋里,屋子谦卑地压在两枝巍巍的旗杆前。
②最早是弟兄们一起过日子。
农忙时,他们全成了农夫,到了冬天,每个身子便钉在一张织布机上。
机房是有种特别味的,从外边听着哗嗒哗嗒的响声,你便可以在心中美丽地展开一幅纺织图。
六机匠的身上带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他的一间机房在西头,是孩子们的乐园。
他的笑脸叫人喜欢,从他口里吐出来的故事叫人迷恋。
③白天,我们坐在土炕沿上听他说《水浒》,说孟姜女哭长城,说良善的仙女和凡人恋爱而生生地叫磨难拆开了。
他半天一句慢吞吞地说,眼注视着手,手往返地抛着梭,脚还得上下地踏着下面的两页木板,而故事却只是影影绰绰若断若续的。
我们急得将他的手把住,可是他的嘴也随着不动了。
放开以后,手把铁轴抽开哒哒地卷一卷布,再向前推一下杼子,手脚便一齐动起来。
口又开了,我们也侧起耳朵再也不去拦他的手了。
④六机匠白天忙一天,晚上撇下机梭,身子一沾床,鼻子里便呼呼了。
我们当然不能让他闭着眼,有的抱腿,有的扒眼,有的扯唇,一心要从他口里抓出故事来。
“蒋门神又不是铁打的,怎么还三锤打得冒火光呢?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以后怎么样了?那个仙女后来怎么样了?”他一点也没有嫌烦的表情,叹一口气把眼睁开,我们望着他的眼珠亮开,比望着逃开黑口的蚀月还要痛快。
我们的眼光紧系在他的嘴上,只想那一动,可是他就是不动。
他看我们脸上渐渐涌上了黯淡的神色,便指着破墙上的旧年画,向我们讲上几段,接着眼皮上的石头又把眼睛压闭了。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24年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24年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
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
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
儒家的“天下观”,可以帮助人们从全球乃至宇宙的维度来思考世界秩序,从而避免因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所带来的国际问题治理困局。
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
显然,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
而“和”的本质是“仁”,这是儒家所倡导的“忠恕”之道。
“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
为此,孔子还从“仁”的普遍伦理角度确立了人际关系的两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两条原则,就是要求自尊和尊人,把自我与他人同等看待,承认他人与自我的相同心理需求。
从这个“推已及人”的过程中,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宽容和尊重精神。
《左传》作者曾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
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
“和而不问”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下面为大家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欢送大家阅读!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进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李大钊2.《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B.周作人C.胡适D.沈雁冰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
其作者是(D)。
A.冰心B.冯文炳C.鲁迅D.王统照4.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D)。
A.阿QB.孔乙己C.闰土D.祥林嫂5.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这人是(B)。
A.苏雪林B.郭沫假设C.郑伯奇D.周作人6.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
A.青年杂志社B.新潮社C.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7.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28年的( D)。
A.《隔膜》B.《潘先生在难中》C.《火灾》D.《倪焕之》8.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小说家,除由新潮社而来的叶绍钧和俞平伯外,还有冰心、落华生等,其中,落华生是指( )。
A.王统照B.庐隐C.许地山D.许杰9.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B)。
A.郭沫假设B.胡适C.刘半农D.鲁迅10.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
《女神》的作者是(A)。
A.郭沫假设B.胡适C.刘半农D.鲁迅11.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进刍议》。
这是倡导文学革命和新诗理论建立的第一篇文章,其作者是(B )。
A.周作人B.胡适C.陈独秀D.鲁迅12.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诗集是(C)。
高中文学类阅读:“淡”唐铭汪曾祺这位被称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最后一位“纯粹的文人”
高中文学类阅读 2019.1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汪曾祺的“淡”唐铭汪曾祺这位被称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最后一位“纯粹的文人”、最后-位“古典抒情诗人”的作家,用他好奇的目光和温情的笔触,构造了一个诗意丰盈的文学世界,读者于其间可以品尝人间五味,复观草木春秋。
读者谈论汪曾祺的文学印象,用得最多的评语大概便是“淡”,其余还有“清”“逸”“雅”“诗化”“唯美”“传统与本土写作”等等。
余华曾说,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他写作的方向。
汪曾祺之“淡”,自然也和他的早年经历、求学道路等息息相关。
汪曾祺的父亲汪菊生是一个开明、随和、有同情心,且富有艺术气质的人,会画画、刻图章,还摆弄过琵琶、洞箫、笛子、胡琴等各色乐器。
汪曾祺喜欢看父亲画画,跟着父亲“读”画帖。
他说,“我对画家的偏爱,也对我的文学创作有影响”,“我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不喜欢繁复浓重的风格”(《我的创作生涯》)。
汪曾祺外祖父的家屋里有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无事此静坐”。
年幼的汪曾祺常常“拿了一本闲书,悄悄走进去,坐下来一看半天,看起来,我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一点隐逸之气了”(《无事此静坐》)。
念小学一年级时,汪曾祺学了一首《咏雪》诗,晚年忆及此事,称自己那时“已经能够感受到‘飞入芦花都不见’的美”,且自己写散文和小说所用的方法,也是从中悟出的。
(《我的小学》)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国文老师高北溟先生,对汪曾祺有极大影响。
高先生讲课时,除指定教材外,还用自编的讲义,所选皆是“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的文章。
小学毕业后的暑假期间,汪曾祺受教于乡中名儒韦子廉(别号鹤琴)。
晚年他如此回忆道:“先生日授桐城派古文一篇,督临《多宝塔》一纸。
我至今作文写字,实得力于先生之指授。
”然而,汪曾祺的“淡”也为他招致了一些非议。
有评论认为,他的作品缺乏足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现实意义和教育作用。
汪曾祺对此做过一些回应。
在与崔道怡、林斤澜对谈时,汪曾祺表示:“有的人曾提出,说我的作品不足之处是没有对这个世界进行拷问。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期末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期末统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先秦”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主义,正是它的承先启后,一方面摆脱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另一方面开始奠定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就思想、文艺领域说,这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了它的对立和补充。
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一条基本线索。
汉文化思想来由应追溯到先秦孔学。
孔子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
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
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
继孔子之后,孟、荀完成了儒学的这条路线。
这条路线的基本特征是: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它以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结合统一为核心和基础。
孔子答宰我“三年之丧”,把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朗。
三年丧制把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
把礼仪制度予以实践理性的心理学的解释,从而也就把原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改变而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变而为服务和服从于人。
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溶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
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与“礼”一样,“乐”也被重新作了一系列实践理性的规定和解释,使它从原始巫术歌舞中解放出来。
在这里,艺术已不是外在的仪节形式,而是(一)它必须诉之于感官愉快并具有普遍性;(二)与伦理性的社会感情相联系,从而与现实政治有关。
这种由孔子开始的对礼乐的理性主义新解释,到荀子学派手里,便达到了最高峰。
【全国卷Ⅰ压轴卷】高考语文最后冲刺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封前高考全国卷Ⅰ压轴卷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
”鸡守时且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
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曰鸡鸣……”: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千活吧。
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
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
《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
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
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扎鸡司晨”。
《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妇人专政,国不静;札鸡雄鸣,主不荣。
”古人还以鸡鸣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
《晋书·祖巡传》记载,祖邀和刘砚“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跳说:“此非恶声也。
”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
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
《山海经·中山经》中就多次提及:“用一雄鸡,攘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粉”。
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
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
”鸡鸣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
还有一种说法,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
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国献重明之乌,双睛在目。
这里的“重明之鸟”就是一种鸡,隐指尧的接班人舜。
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民间过年时都期盼这种鸟能飞到自家门口,等不到它,“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
2023年高二期中考试(湖南省A佳教育大联盟)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
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
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
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受,保持孔子学说实践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
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
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
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
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
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
”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
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
当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宗教体系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凉的成分。
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
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变成一种热爱生活创造人生的方式。
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端的“出世”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使得东汉魏晋,包括后来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以及唐宋元产生了很多高妙的艺术,“艺术人生”的观念也随之如植物一样葳蕤生长,很多艺术种类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它们洋溢着一种高蹈的精神追求,境界高远,洁净空旷,如清风明月,如古松苍翠。
2023届全国新高考I卷地区考向预测信息卷(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届全国新高考I卷地区考向预测信息卷(三)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相对于其他文体,报告文学是一种“外向型”的文体。
它的“报告性”决定了它必须像新闻一样面对现实,参与社会生活。
其他任何一种文体也许都有借口逃避现实,而报告文学不能。
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它的姿态和脚步都必须是向前的。
与社会现实互动,与时代发展同步,将根系深深扎入当下生活,是这个文体得以存在的前提,也是它能量和活力的源泉。
文学创作有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说法,这“四力”仿佛为报告文学量身定做。
“四力”之中,最费心、劳力、耗时的当属脚力;并且脚力的意义,还依赖于其他“三力”的支撑才得以存在。
如果眼力、脑力、笔力不行,纵然你走了千里万里,结果仍不得而知。
数月或数年后,一部作品出来方有定论。
如果作品成功,那之前的辛苦和劳动还算有了意义;如果作品失败,之前大段时间的奔波与周折,都将被宣告为“无用功”。
无疑,报告文学作家总是要比从事其他文体的作家多付出很大一部分有意义或无意义的劳动。
很多天赋好一些的写作者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便转头去写小说或诗歌,没耐性也没有勇气把热情、精力和时间都花在那些难以把握的采访上。
然而,不管这件事情有多难做,终究还是需要有人做。
毕竟,报告文学这一大有作为的文体需要优秀的作家群体来支撑,需要有人为其付出心血和汗水。
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表现领域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的写作主题,只适合于报告文学;直接、迅捷、有力量,这些特殊的文学向度也构成作家们不能舍弃的理由。
既然报告文学写作的人文价值在,其全面反映社会现状和人性复杂的文学可能性在,坚守和捍卫这个文体尊严的必要性就在。
什么叫担当呢?就是要在艰难与容易、压力与安逸、约束与自在、值得与不值的权衡和选择中,依从责任和使命,而不是个人苦乐和得失。
三年(2020-2022)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地区)专题03 论述类文本阅读 解析版
专题03 论述类文本阅读【2022年】(2022·浙江·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食客说起中华美食之道,往往喜欢引用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个字。
其实,孔子所言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更侧重于祭祀时饮食的态度而非对味道的追求。
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烹饪、碓舂、切肉工艺均相对原始,将“食”做“精”、“脍”做“细”,体现了厨人与食者严肃真诚的态度。
孔子的饮食观背后,是其心怀的礼制。
《礼记》所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大意即是“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活动”。
古代中国对食物的“淡漠”不仅出于食材的积累、交融的缓慢,更在于儒家对口腹之欲的“打压”。
一方面,孔子“君子谋道不谋食”的教诲让士大夫阶层往往远离庖厨而以修齐治平为己任;另一方面,自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士大夫阶层仕途通畅,“学而优则仕”也有着丰厚的现实回报。
至晚在唐代之前,文人对于饮食之事是少有重视的。
隋唐时期饮食文化尤其是宴席之风虽有较大发展,但在盛世文治武功的影响下,士大夫阶层的追求依然在“提笔安天下、马上定乾坤”之中,“烹羊宰牛”式的盛筵并没有孕育出与之相当的饮食文化。
唐代盛极一时的烧尾宴,也只是公卿士大夫的盛宴,远非平民百姓所能享受。
转折来自于两宋:从个体角度来看,两宋文化昌盛导致读书人与日俱增以至于仕途门槛抬高,同时武功疲弱又令多少人壮志难酬;从朝廷角度来看,宋室有鉴于唐朝藩镇割据之痛,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始便鼓励朝臣“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用舍行藏之下,也不由得士大夫们不将视线转向饮食了。
元朝统一后,汉族士人愈加边缘化。
明清易代,朝廷中枢又多为满族垄断,“学而优则仕”的路途不再畅通无阻,文人的兴趣自然而然愈加转向声色犬马。
如以“小品圣手”名世的张岱,便在《陶庵梦忆》中洋洋自得地夸口“越中清馋,无过余者”,从北京的苹婆果到台州的江瑶柱,从山西的天花菜到临海的枕头瓜,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美食竟尝了个遍。
汪曾祺小说语言特点分析
汪曾祺小说语言特点分析摘要汪曾祺作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其作品注重对古典文化的描写,有很深的意境美,在文学史上,他的小说不可复制,独一无二,具有独特的地位。
丰富的民间体验为其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又因其曾经师从沈从文,因而他的小说带有一种散文的笔调,其中,精确、简练的形容词的使用塑造了其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这篇文章以汪曾祺的小说为研究范围,了解概括汪曾祺小说语言的特点的使用,从词性、修辞、和短句对汪曾祺的语言进行研究,对其自然、清新、生动的文体风格的塑造进行探讨。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语言AbstractWang Zengqi as the last scholar in China, his works focus on the description of classical culture, there is a deep artistic beauty,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his novel can not be copied, unique, unique position. The rich folk experience provides a rich material for his novels, and because of his former division from Shen Congwen, his novel has a prose style, in which the use of precise and concise adjectives shapes its fresh and natural language style. This article takes Wang Zengqi's novel as the research scope,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ng Zengqi's novel language, and studies the language of Wang Zengqi from the part of speech, rhetoric and phrases, and explores the shaping of his natural, fresh and vivid style.Key words: Wang Zengqi; novel; language目录TOC \o "1-3" \h \u 摘要IAbstract II引言 1一、汪曾祺小说语法词汇的特点 1(一)、形容词 11、表示颜色的形容词的使用 22、叠词33、其他形容词 4(二)、动词51、汪曾祺动词的连用常用来表达人物的心理状态52、汪曾祺小说的动词连用常用来刻画人或物的行为特征 63、汪曾祺动词的连用有时常用来表现主人公的某种特殊的情感7(三)、数词8(四)、小结8二、汪曾祺小说中句子结构的特点9(一)、短句9(二)、短句的建筑美9(三)、小结10三、汪曾祺小说中修辞的特点10(一)、比喻10(二)、比拟111、拟物112、拟人11(三)、小结12四、汪曾祺小说语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参考文献13附录14致谢15引言从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之后,汪曾祺因师从沈从文常常被认为文风与沈从文相似,但沈从文却说“他比我写的好。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旗2023年高二“双百金科”大联考题带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的美学史和美学理论经常陷入尴尬之境:要么借助一些在西方文化织体里发育起来的理性概念,强行言说中国独特的美学现象,其结果必然是生硬而又隔膜的,因为不可否认,中国审美的许多问题只有在自己的场域里才能获得意义;要么沿袭那一整套不可通约的惯例性概念,继续中国古典美学那一段绵延至今的“体验之旅”,而结果却是由于那些概念与本体的疏远,使美学史降格成了一部修辞学的历史。
中国传统美学系统中颇有地位、使用密度极高的“气韵”“气象”“神韵”“传神”等概念,看起来生动、有机、灿烂,却未能成功地续接根本的“地气”,只能活跃于各种各样的“诗话”里,与其说是本体性范畴,不如说是修辞性术语。
它们长于描述、品评,常常只能逗留在审美现象的表层,无法揭示美学的真正奥秘。
那么,在中国美学中是否存在一个具有统治力的审美本体?如果存在,这个审美本体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上个世纪初,天才的王国维首倡“境界说”,他在《人间词话》里有这样的断语:“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有境界,本也。
气质、神韵,末也。
”在王国维这里,“境界”第一次成为美学中本体性的存在。
惜乎同样是“诗话式”的寥寥数语,在给后人留下珍贵理论遗产的同时,却也引导一些学者只从创作论、鉴赏论或修辞学而非本体论的意义上去理解和阐述。
比如叶嘉莹先生强调王国维的境界首先是一种“真切之感受”,她还认为所谓“境界”与“神韵”之间没有本质性差异,不过是“所举辞语不同”。
而佛雏先生虽充分重视王国维以“本”“末”来区别“境界”与“神韵”的重要性,但也认为,王国维之所以标举“境界”,是因为“神韵”等概念主观性太强,不讲再现,强调“境界”则可补救其客观性之不足,叶朗先生认为王国维“境界说”阐发的无非是情景交融、真实再现,于是把王国维“境界说”纳入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说”的范围。
数十年来孜孜于中西美学史及美学理论研究的陈望衡教授,则明确而系统地从本体论高度提出“美在境界”,把境界视为美的最高存在形态和人生的最高追求,视为中国美学的最重要范畴。
第6辑 汪曾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2021年高考作文素材之人物精华思与用
第6辑汪曾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教《楚辞》,走上讲台,点燃烟斗,开篇第一句话就是“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为名士。
”台下有一个学子,听得特别认真,多少年后,他仍然非常清晰地记着老师的形象和那颇有名士风度的话语,并且他也真的成了名士,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就是自称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的汪曾祺先生。
【人物小传】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早年著有小说集《邂逅集》,20世纪80年代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
出版了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
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
他的作品,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自成一家。
【精华素材】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初中时爱唱戏,他在家里唱,父亲拉胡琴。
有几个同学能唱戏,学校开同乐会,汪曾祺邀请父亲到学校去伴奏,一个大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十分开心。
汪曾祺初恋,在家写情书,父亲在一旁为他出主意。
父亲喝酒,给汪曾祺也倒一杯。
抽烟,一次抽出两根,父亲一根汪曾祺一根,父亲还总是先给他点上火。
这种父子关系,他人不能理解。
汪曾祺的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父亲深深影响了汪曾祺,他和自己儿子也如同兄弟。
汪曾祺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儿子还在幼儿园,刚刚学会汉语拼音,就用汉语拼音给汪曾祺写了第一封信。
汪曾祺赶紧学会汉语拼音,为的是好给儿子写回信。
文革时期,儿子把一位父母被整、无家可归的同学带回家,那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汪曾祺感到为难,责备儿子事前没有跟自己商量。
儿子委屈地哭了,汪曾祺立即明白儿子是对的,自己错了,结果这个同学在他家住了四十多天。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摘要一位作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在于他能够令大家引起共鸣。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如行云流水,娓娓而谈,在众多文学作品中独具魅力。
通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那平民、通俗化的语句中,洋溢着浓浓的文化底蕴,又折射出达观、超脱的精神风貌。
本文试图从汪曾祺的散文特点,对汪曾祺作品的现实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汪曾祺散文特点现实意义目录一、汪曾祺及其作品综述 (4)(一)人生经历与社会背景 (4)(二)作品概要 (5)二、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5)(一)平民化、趣味性 (5)(二)散文中的文化意蕴 (6)(三)达观、超脱的人生理念 (7)三、汪曾祺散文的现实意义 (8)正如汪曾祺在《蒲桥集·自序》中所说的:“我写散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
”可是,就是这么“捎带脚”,却“带”出了一系列韵味无穷,齿颊留香的散文小品。
而其作品《蒲桥集》的封面上就有汪曾祺自己写的广告文字:“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
间作小考证,亦可喜。
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
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
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汪老先生的新韭晚菘,原是有出处的。
《南史》:“文惠太子问顒菜食何味最胜。
顒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在这个浮躁21的世纪,他的文章滋味确实是近如春初新韭、秋末晚菘,用他文人的雅致,为文坛带来了清新的书卷气和诗意。
一、汪曾祺及其作品综述汪曾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从小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他的小说,展示了健康的人性美,同时对人性的丑恶进行了嘲弄式的调侃;与小说相比,他的散文却如云似水,具有鲜明的流动美与抒情感,洋溢着浓厚的生活味儿,阅读他的散文,就像读一首诗,赏一幅画,作品风格散漫、飘逸,让人浮躁的心情能得到安宁,是真正的心灵栖息地。
他的作品间也流露出道家主张的随缘自适、自足自保的悠然任化的意趣,但又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丰厚的文化底薪获得了众人的认同,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被后人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最后的士大夫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最后的士大夫
春天,一个孤独的身影迎着最灿烂的太阳向光亮深处走去。
费孝通在中国田野里行走
了75年的脚步,现在不得不停下。
95岁的他和我们告别了。
也许老人内心深处已经意识
到了,他貌似曲折跌宕的一生,其实最终仍是在循着中国知识分子最本分的路径前行——
以士大夫的结局终其毕生。
士大夫区别于普通官宦阶层的独特之处,在于把政治活动与自己的学术内容结合起来。
“政治型学者”,是外界流传的一个关于他的称呼。
费孝通与其他“国学大师”级的学者
最大的不同之处,恐怕就在此。
他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埋头治学,晚年则进入到了国家权力
的中枢,先后官至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实现了一个士大夫的终极梦想——学而优则仕;与此同时,他也拥有中国传统士大夫最明显的性格特质———重情、坚韧。
于是他存在的符号定义有了更深刻的内涵,他不再只是一个忙碌的老者形象,他成了众多
读书人的心灵典范。
他走了,但他的灵魂仍在黑暗中舞动。
《江村经济》这篇著作不但使费孝通在中国学术界成为了一代宗师,也作为经典著作
流传于世。
而与此有关的一段爱情却留在思念里,它只存在于老人的梦中,这一梦就是70年。
在这70年里,老人自述常常“半夜来梦”,“情义”二字成了压在他心中最重的一
块石。
24岁那年,费孝通开始了他的爱情,与王同惠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聚会上相识。
与其他热恋中的男女不同,费孝通和王同惠是理智的,他们并没有让夏花一般绚烂的爱情
成为羁绊,阻碍事业的发展。
他们共同署名翻译了英文著作《社会变迁》和法文著作《甘
肃土人的婚姻》。
语言功底深厚的王同惠在合作翻译中给费孝通补习了第二外国语法文,
同时,她提议他们合写一篇著作。
9月,他们应广西省政府之邀赴大瑶山调研。
考察进行
到12月26日,正在深山中跋涉的他们迷了路,而向导也不见了踪影。
慌乱中,费孝通误
中瑶人设下的捕兽陷阱,双腿被兽夹牢牢夹住动弹不得。
在营救未果的情况下,王同惠独
自下山求援。
然而天妒良缘,在半山处,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暴发,7天后,王同惠的遗
体漂浮在湍急的山涧中。
那天,他们刚好成婚108天。
被营救后的费孝通回到家乡养伤,
利用这段时间,费孝通对开弦弓村进行了中国江南村落小社区的田野调查。
到达英国后,
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了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
在奠定费孝
通成为社会人类学巨擘地位的这本书的卷首,费孝通深情地写道:献给我的妻子王同惠。
1938年,费孝通从英国学成回国。
1939年,他在昆明与从印尼回来的孟吟结婚。
第二年
有了一个女儿。
仍难忘怀前妻的费孝通给女儿取名费宗惠,昵称“小惠”。
1957~1980年,这23年的时间在费孝通的生命里几乎是个空白,一个学者的23年空白,足以令其郁郁一生。
这源于他最初面对政治时,仍摆脱不了学人的“幼稚”。
1957年,在《重访江村》一文里,费孝通对当时的“农业四十条”提出了质疑,“再这样宣传下去
好不好?把农业上的四十条当成包票一般交给农民,把社会主义远景放进望远镜,变得那
么迫近,似唾手可得。
”不久,他便被打成右派,“文革”中又被抄家,关牛棚、挨批斗,1969年下放到沙洋干校劳动改造,直到1980年平反昭雪。
有人戏称费孝通长得像“弥勒佛”,费孝通得知后如孩童般大笑:“弥勒佛好嘛!心
胸开阔,大肚能容。
”没有人知道,对于士大夫这个称谓他如何思量。
但是出于一个士大
夫的本性,他仍执拗地实现着他“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决心。
作为一个社会学者,他著作等身,开创了中国的社会学研究;作为一个政府高官,他
尝试着把自己的学术理论用于治国。
这两者之间,究竟哪一个才是他心仪的角色?至今他
没有告诉人们答案。
费孝通用自己时间不算长的为仕经历,重复着中国数千年来士大夫的
信条:“为士者,不仅为谋求职业,更贵在职业上尽其行道守义的更高精神。
”由此他传
递出的是一条朴素的信息:当官的人与老百姓相比,应当具有较高的社会理想,负有更崇
高的社会使命。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费孝通一生曲折跌宕,但却始终追求士大夫的终极梦想——“学而优则仕”,晚
年终于进入到了国家权力的中枢。
B.费孝通作为学者,成就非凡,著作等身;作为官员,心系天下,行道守义,具有
比一般人更高的社会理想。
C.作者在文中叙述了费孝通的感情生活经历,突出了他的“情义”和常人的性情,
这样能让读者更好地把握传主的形象。
D.《江村经济》一文奠定费孝通在社会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巨擘地位,在《重访江村》中他对当时农业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大胆的质疑。
E.费孝通秉承着数千年来士大夫的信条,尝试着把自己的学术理论用于治国,并视
之为治国的最佳途径。
2.费孝通最初面对政治时表现出来的学人的“幼稚”与其成为“中国最后的士大夫”有什么联系?请简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作者称费孝通先生为“中国最后的士大夫”,请联系文本的内容,谈谈你对
中国士大夫的理解和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答案:
1.A、E
2.“幼稚”指的是不去圆滑地迎合当时的盲目求快,而是选择从实际出发,讲真话,坚持真理。
这与他晚年进入国家权力中枢去践行一个读书人的终极梦想,重复着中国数千
年来士大夫“职业上尽其行道守义”的信条互成映照。
从最初就表现出来的坚守道义让费
孝通以自己的崇高社会使命感走过了中国知识分子最本分的路径。
3.要点:(1)学养丰厚,学以致用,注重学术活动与社会政治现实紧密联系。
(2)胸怀天下,有着经世治国,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3)坚持真理,坚守道义,有着崇高的社会使命感。
(4)有着较高的社会理想和追求。
1(A“始终追求”说法错误,应该是“最终实现”。
E用学术理论治国是费孝通的尝试,文中并未提及费孝通把它当做治国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