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无答案)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无答案)不分版本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无答案)不分版本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检高二语文试题第 I 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发现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
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认〞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认〞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认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照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标准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防止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学经典之一,其中所传达和培育的人文精神、智慧、气度、神韵,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灵魂,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红楼梦》及其伴生的红楼文化,更是成为被广泛讨论和使用的文化元素,国家外交到百姓生活,从学术研究到普及型阅读,几乎随处都能看到《红楼梦》的身影。
人们常说《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可以联类无穷;或者如当代作家王蒙所说:“《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
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
”的确,《红楼梦》不仅是绵延几千年中华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同时又开启了现代小说的先河。
但“红学”一诞生,就具有超越文学经验的学科性质。
“红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门类,文学经验是基础,多学科研究不能偏离此宗。
一门学科成为显学,往往是跨越了雅俗,超越了时代,成为新的知识与文化的生长点。
“红学”有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民族学、美学、艺术学、园林学等的研究板块,有作者研究的板块、文本研究的板块、读者反映(审美接受)研究的板块,因此它的开放性是学科自身的要求和必然,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红楼梦》既然有“百科全书”之誉,有“千门万户”之喻,那么排斥其他学科的研究,排斥其他方法的使用,不承认其他学科研究的成果,显然是不明智的。
在新时代的条件下,《红楼梦》及红学也已成为一种文化资源。
经典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社会,也离不开民众。
《红楼梦》作为一种文学资源的意义,在今天,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红楼梦》作为文化创意之源,已经深刻地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红楼梦》为内容的文化创意活动和文化创意产业,成功的例子有河北正定县的荣国府及宁荣街、北京恭王府、北京大观园等。
这些地方而今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文化旅游胜地,也成为推动《红楼梦》当代传播的文化基地。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近年-近年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平行部,含解析)(最新整理)

河北省存瑞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质检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基础知识。
(27分,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眷.恋(juàn)颓.圮(tú)创.口(chuāng)浪遏.飞舟(è)B。
供.给(gòng)陶冶.(yě)犒.劳(kào)偏袒.扼腕(tǎn)C。
淬.火(cuì)火钵.(bō)奇葩.(pā)星辉斑斓.(nán)D。
百舸.(gě)悉索.(suǒ)漫溯.(sù)杞.人忧天(qǐ)【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
本题中,A项,“颓圮”的“颓”应读tuí,堕落,败坏。
B项,“供给"的“供”应读gōng,把生活中必需的物资、钱财、资料等给需要的人使用。
C项,“星辉斑斓”的“斓”应读lán,“斑斓”指色彩灿烂绚丽的样子,非常灿烂多彩。
故选D项。
【点睛】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善用排除法。
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
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金壁辉煌挥斥方遒峥嵘岁月彷徨B。
忸怩不安张灯结彩曲折蜿蜒慷慨C. 出离愤怒惊心动迫殒身不恤喋血D。
逆来顺受申表歉意光茫四射婆娑【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河北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

河北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下列加线的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绥(suí)之喟(wèi)然卓(zhuó)尔诲(huì)人B . 莞(wǎn)尔箪(dān)食瓢(piáo)饮曾皙(xī)C . 侍(shì)坐饥馑(jǐn)哂(xī)之以俟(sì)D . 舞雩(yú)户牖(yǒu)哭恸(dònɡ)铿(kēnɡ)尔2. (2分) (2017高一下·南昌月考) 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黏液蹂躏攀援仓皇失措B . 沧海备懒朱拓敛声屏气C . 敕造俨然骋礼沸反盈天D . 桅杆诧异杜撰放涎无礼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先是收视率持续火爆,网络播放量不断创下综艺节目新纪录,继而同名电影也在2014年1月31日正式上映。
B . 近日,太极大师李经梧的后人及其众多入室弟子讨论后,认为闫芳忝列门墙,决定把她逐出山门,并称其“隔空打人”为伪科学。
C . 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遏止住,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为期不远。
D . 14名香港保钓人士乘坐“启丰二号”,披肝沥胆,冲破日方阻挠,其中7人成功登上钓鱼岛,竖起国旗并唱国歌宣誓主权。
4. (2分)下列词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厦门导游大赛中,参赛选手韩伟把多位当红明星的招牌动作和代表作品重新编排,他绘声绘色的模仿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B . 经过旷日持久的艰苦训练,女排队员掌握了新拦网技术,形成了严密而有效的攻防组合阵势,终于在大赛中击败对手,重新夺冠。
C . 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收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学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无答案)-精

存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质检(二)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计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
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
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②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
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
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③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
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中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④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
河北省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3分)“表现出巨大价值,可以起到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作用”错,据材料二可知,数据量大只是大数据具有价值、发挥作用的前提。
2.B(3分)A“经济大数据源于开放的互联网”错,根据材料一第一段,经济大数据不只源于互联网,还包括政务统计数据。
C“只有关联各种数据,才能产生实际效益”错,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关联数据只是大数据实现价值的基础,只有分析数据,才能产生价值。
D“无需征得用户同意”错,根据材料二第二段,把数据提供给不同使用方应“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
3.C(3分)材料一论述的观点是用大数据可以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C选项可以作为论据。
A项反映的是5G技术的优越性。
B项反映的是大数据技术对微观经济的影响,未能反映对“宏观经济治理”的影响。
D项反映的是社会中对大数据技术的不正当使用现象。
4.(1)数据量大是大数据具有价值的前提。
(2)数据关联是大数据实现价值的基础。
(3)计算分析使大数据最终产生价值。
(4)广泛使用大数据使其效益倍增。
(共6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四点6分,意思对即可。
)5.材料一是按照层层递进的逻辑顺序来论述的(1分)。
材料一依次论述了大数据对宏观经济的监测、预测和辅助决策作用(3分),先分析监测,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预测,进而辅助决策,三段逐层递进,论证了用大数据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的观点(2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6.A(3分)B“以致不敢接受孙老者的挑战”错,枪术是他的精神寄托,不是用来争勇斗狠的。
C“但让人们看到了武道传承的希望”错,王三胜和小顺们并不真正明白武道的含义,只把它作为谋生或炫耀的手段。
D“这表明他意志消沉,因而被时代抛却”错,沙子龙“既不承认自己有徒弟,也不传给孙老者枪法”,恰恰表现了他不甘消沉,孤傲执着地坚守国术传承,保留最后一点尊严;另“被时代抛却”的原因在于西方现代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句中因果关系不成立。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20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无答案)

存瑞中学2020---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检高一英语试卷Ⅰ卷 (选择题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Outside a bookstore.B. Inside a bookstore.C. In an art museum.2. How much will she need to pay if she stays for a week?A. 35 dollars.B. 42 dollars.C. 49 dollars.3. Why is the man staying at home?A. The weather is bad.B. He got hurt last week.C. He is busy with housework.4. How old is Dick this year?A. 35.B. 39.C. 43.5. What is the teacher like now?A. Much thinner.B. Not changed.C. Much fatte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is the woman doing?A. She is writing her aunt a letter to thank her for this year’s p resent.B. She is writing her aunt a letter to thank her for last year’s present.C. She is calling her aunt to say thanks.7. Why is the woman writing at this time?A. She forgot to say thanks last year.B. She forgot having said thanks last year.C. She wants to remind her aunt of her coming birthday.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
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
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
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 μm,平均直径为1-2 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
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
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河北省隆华存瑞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存瑞部,无答案)

河北省隆华存瑞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存瑞部)(无答案)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
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考试卷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完成下列1—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孝悌(dì) 鞭笞(chī) 因利乘(chéng)便B. 逡(qūn)巡经传(zhuàn) 木直中(zhòng)绳C. 饿莩(fú) 度长絜(xié)大参省(xǐng)乎己D. 庠(yáng)序句读(dòu) 合从(zòng)缔交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漫不经心蜂涌而至沸反盈天百无聊赖B. 走投无路垂涎三尺不经之谈慢慢吞吞C. 张灯结采嘻皮笑脸敛声屏气兴致勃勃D. 逍遥自在聊以自尉三更半夜凤毛麟角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到净影寺旅游,不能不去净影峡谷,因为那里有一个遗落的神话——睡女神。
我到净影峡谷,就是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去沉睡多年至今仍在那里沉睡的睡女神。
②有关部门应该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认真清理农村的假冒伪劣商品,拿出一点关爱之心,像细雨一样去农村广大地区。
③许多网民对中国徐州网进行的首次视频现场直播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视频直播画面清晰、声音圆润、性强,足不出户就可以听到一堂精彩的心理讲座。
A. 拜谒滋润时效B. 拜谒滋养实效C. 参观滋润实效D. 参观滋养时效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由于高度很低,强大的飞机尾气流把地面的沙土吹得沸沸扬扬,遮天蔽日,好像刮起了12级台风。
B. 只要看一看史学家们为历史分期使用的一些字眼,如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铁器时期等,就可以明白工具与人类文明进步是休戚相关的。
C. 韩国政府官员今天称,四面楚歌的干细胞专家黄禹锡很可能被取消其“韩国顶级科学家”的称号,这项荣誉曾给他带来每年30亿韩元的科研经费。
D. 这家建筑装潢公司拥有一流的专业技术人员,把居室交给该公司装修,保管使您蓬荜生辉。
2020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含答案

2020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戛.然(gá)衬.托(chùn)彩笺.(jiān)单薄.(bó)B.嵯.峨(cuō)谥.号(shì)萦.绕(yíng)猿猱.(náo)C.枉.然(wǎng)下载.(zǎi)悄.然(qiǎo)扪参.(shēn)D.潦.水(lǎo) 勖.勉(xù)缜.密(zhěn)喧阗.(ti á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浯使用有误..的一句是(2分)A.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三个小时,在她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折服了。
B.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C.阿富汗发生了多起人质被塔利班绑架的事件,而7月19日韩国23名人质遭绑架更惊动世界。
一叶知秋....,阿富汗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塔利班的力量在重整壮大。
D.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B.奥巴马政府准备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做法无论是为了安抚国内的军火商,还是想安抚批评他向中国磕头的保守派,都将导致中美关系的倒退。
C.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
D.居民小区中的进门升降平台、公交站牌导盲语音装置、地铁站里的斜拉式升降梯等无障碍城市设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上海,供残疾人和老年人生活之便。
2020-2021学年河北省存瑞中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卷

【最新】河北省存瑞中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立仆.(pū)解剖.(pōu)涕泗.(sì)殒身不恤.(xù)B.婆娑.(suō)装载.(zài)撰.写(zhuàn)按剑而跽.(jì)C.籼.米(xiān)拎.着(līn)揩.油(kǎi)一椽.破屋(chuán)D.瞥.见(piē)袅娜.(nuó)夹.袄(jiá)恪.守不渝(k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透露慢慢征途乾坤朝阳辉映B.九霄嫦娥奔月型谱轻歌慢舞C.关键摘星揽月借鉴预订轨道D.酝酿连战连捷泄露保障系统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2)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用吃的东西款待它。
(3)经过世代的筛选,——至今的谷肉果菜,水陆珍奇,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A.居然常常留传B.居然往往流传C.竟然往往流传D.竟然常常留传4.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次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还是屡试不爽,不得不推迟开通的时间。
B.全篇不断地使用排比和重复的修辞方法,在反复地吟咏中,更使诗人的感情凝重隽永,意犹未尽。
C.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D.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头的亲戚,或者在“地方上”有一点势力的流氓,所以在这种地方,他们差不多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英国的告别仪式日期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

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第1~3 题。
文化自信信什么戴兆国每一代人想要创建新的生计款式,离不开以前所有时代的人们所创建的文明成就。
因此,发展和繁华文化,一定要以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为前提。
中华文化固然缺乏典型意义上特意的哲学理论创建,可是对于哲学思辩的追求却从未中断。
以老庄孔孟、程朱陆王为代表的思想家所创建的理论系统,充足展现了中国哲学思辩所达到的高度,为世界哲学的发展创建了一种独到的形态。
持续和发展这一形态意义深远。
隔代修史,以史见兴替,是中华文化的历史记述传统。
以二十五史为骨干的史册,加上各种方志笔录、稗官野史等,代表着中国人极为优异的记录自己生活的兴趣。
历史的话题永远是国人街谈巷议、举文对策的主要内容。
这一历史记述传统,全方向地描绘和总结了中国人从太古时代走来的生计经验,催动着中国文化不停生发出新的枝叶。
由诗歌而引起的文艺创作传统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道道绚烂的彩虹。
在形式众多的艺术创作中,突显和追求生命精神是永久的主题。
如《诗经》的缠绵忧思,诸子文章的恣肆开阖,汉赋和六朝文的华彩风骚,唐诗宋词的无量境界,明清小说的洋洋大观,中国画的黑白世界,传统建筑的天人和睦等,都以丰富的艺术样态澄明生命之大美。
假如走开文学和艺术创作所累积的丰富想象力的精神传统,我们真的很难想象中国人会成为何样子。
继承和弘扬这一传统是文化自信在精神深处的呼喊。
假如说理性思辩、历史记述和文艺创作的传统主要集中于对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推演,那么制度文明传统和技术创新传统则从制度和物质层面,不停推进中国文化向前发展。
孔子终身朝思暮想恢复周礼,他的理想固然没有实现,可是对于礼乐文明的追乞降创建却成为中华文化制度文明发展的基础。
正是对礼乐文明的制度安排,使得传统社会在仁道理想的引导下,向来没有偏离对太平治世的追求。
传统制度文明以协和万邦的姿态,造就了人类不一样民族和睦相处、共生共荣的和平文化,推进世界和平发展,对实现人类永远和平拥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瑞中学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质检(二)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计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
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
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②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
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
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③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
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中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④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
如:“无论如何,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
因为说到底,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因此,如果依据通行的理论和被学界接受的材料,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
”(阎云翔)“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
”⑤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
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从时空范围上讲,前者比后者大得多。
因此,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
(节选自《中华文艺•龙文化》)1.根据文意,下列有关“图腾”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曾经存在于世界上许多民族中,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B.闻一多认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龙同凤一样是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C.龙图腾说一度成为主流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被学术界否定。
D.有学者认为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龙图腾是建立在鱼、鳄等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一种艺术创造,它的形成渗透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B.闻一多认为龙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中虚拟的生物,龙图腾是在蛇等图腾基础上糅合而形成的。
C.迄今为止,没有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
D.一些学者认为,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逐渐兼并与融合了许多其他弱小的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是出于臆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句子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故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
B.有的学者认为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却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
C.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的某一氏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可能是错误的。
D.有的专家认为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这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相悖的。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每题3分)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
少贫贱,好学。
值乱,不能安业,每动止,画地书空,寓所习,卒以通博闻。
武德初,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上疏有所论奏,仁轨见其稿,为窜定数言。
瑰惊异,赤牒补息州参军。
转陈仓尉,部人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犯法,县莫敢屈。
仁轨约不再犯,而宁暴横自如,仁轨榜杀之。
州以闻,太宗曰:“尉而杀吾折冲,可乎?”召诘让。
仁轨对曰:“宁辱臣,臣故杀之。
”帝以为刚正,更擢成阳丞。
贞观十四年,校猎同州。
时秋敛未讫,仁轨谏曰:“今兹澍泽沾足,百谷炽茂,收才十二。
常日赘调,已有所妨。
又供猎事,缮桥治道,役虽简省,犹不损数万一少延一旬,使场圃毕劳,陛下六飞徐驱,公私交泰。
”玺书褒纳。
拜新安令。
累迁给事中,为李义府所恶,出为青州刺史。
咸亨五年,为鸡林道大总管,东伐新罗。
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永隆二年,加太子少傅。
数乞骸骨,听解左仆射。
武后临朝,复拜左仆射。
上疏辞疾,因陈吕后、禄、产祸败事以规后,后遣武承嗣赍玺书慰勉。
改丈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卒年八十五。
诏百官赴哭,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仁轨虽贵显,不自矜踞,接旧故如布衣时。
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胁使引决。
及拜大司宪,异式尚在台,不自安,因醉以情自解。
仁轨持觞曰:“所不与公者,有如此觞。
”后既执政,荐为司元大夫。
然宦由州县至宰辅,善致声誉,得吏下欢心。
(节选自《新唐书·刘仁轨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B.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C.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D.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
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仁轨自幼好学,才华出众。
每当空闲之时,他用手指在空中和地上写写画画,终成饱学之士。
后来以其才华受到任瑰的青睐,被任命为息州参军。
B.刘仁轨不畏强暴,刚毅正直。
在任陈仓县尉时,警告凶暴蛮横的折冲都尉鲁宁,鲁宁没收敛,就用刑杖将其打死。
唐太宗得知此事后当即表示认可。
C.刘仁轨体恤百姓,直言劝谏。
秋收还没结束,太宗想要到同州打猎,刘仁轨认为这时即使节省征用劳役,也会对秋收造成妨害,建议秋收后再出行。
D.刘仁轨谦恭待人,不计前嫌。
他虽位极人臣,但接待亲朋故旧仍如从前。
对于曾经得罪自己的下级袁异式表示不计私仇,后来还推荐他任司元大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上疏辞疾,因陈吕后、禄、产祸败事以规后,后遣武承嗣赍玺书慰勉。
(2)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胁使引决。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11分)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诗家:诗人。
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8.本诗中的“才”和“半”用得好。
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好在哪里。
(5分)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6分)(三) 诗句默写(6分)10.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 ,___ 。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 ,________ 。
”的观点是相同的。
三、文学类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谁的电话何燕老葛终于赶在快递公司下班前把月饼寄出。
团圆之夜,主任看老葛一人在家,便请他到自己家喝酒。
主任还说,他要好好向老葛学习怎样教育孩子。
老葛老来得女,为了女儿小若能考出好成绩,可谓劳心劳肺,烟不抽酒不喝,挣断脊梁筋大手大脚为小若买书,送学习班。
用别人的话说,这些年,老葛为了孩子活得极其不男人。
小若的高分数给老葛长了不少脸,从玉城小学到玉城高中,多少次家长会,老葛都被请到主席台就坐。
高考后,老葛还被请去演讲。
“老葛兄,在做父亲方面,我要向你学习。
来,我敬你。
”主任举起酒杯,老葛惶恐地站起来,主任“吱”的一声把酒喝了下去。
老葛觉得主任喝得很有型,很有风范,很男人。
搁以前,主任是不用正眼瞧自己的,更别提敬酒。
老葛也想大男人—回,像主任一样“吱”的一声喝下去,可刚喝一半,就被呛住了,憋红着脸直直地僵着,像房事进行到一半脚抽筋一样。
等缓过了劲,老葛才喝下剩下的半杯酒。
“老葛兄,你教子有方呀,你家小若九年时间就完成了十二年的学习,现在进的还是名牌大学!”主任竖起大拇指,“连跳三级。
”“哪有?小学跳了两级,初中才跳了一级。
”老葛打着酒嗝习惯性地回答。
这话回答主任是头一回,可回答三亲六戚左邻右舍像背九九乘法口诀。
小若成长的这些年,老葛跟他们也只有这几句话了。
从孩子一驻扎在婆娘的肚子里,老葛就开始忙胎教,接下来忙这教忙那教,一忙就是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