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简易方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讲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讲解
简易方程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比如:x + 5 = 10,这里的x就是未知数。
方程中的未知数通常用字母表示,比如x、y、z等。
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1.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例如:如果x - 3 = 5,那么等式两边同时加上 3,得到x = 8。
2.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比如:2x = 6,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2,得到x = 3。
咱们再来看解方程的步骤:
1. 写“解”字。
2. 利用等式的性质化简方程。
3. 求出未知数的值。
4. 检验方程的解。
比如:3x + 4 = 13
解:3x + 4 - 4 = 13 - 4(等式两边同时减去 4)
3x = 9
3x÷3 = 9÷3(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3)
x = 3
检验:把x = 3代入原方程,左边= 3×3 + 4 = 13,右边= 13,左边等于右边,所以x = 3是方程的解。
您看您对于哪个部分还有疑问或者还想让我再详细讲解一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课文课件全

对应练习
(教材第59页“做一做”)
1.动车的速度为220千米/ 时,普通列车 的速度为120 千米/ 时。
巩固练习
(教材第57页第12题)
4.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个/分) 分
个
x
5
5x
150÷m
m
150
a
t
c= at
王红每分钟打字50个,利用表中的公式计算她1
小时打多少个字。
1小时=60分
c=at=50×60=3000(个)
答:她1小时打3000个字。
拓展练习
(教材第57页第13题)
5* .在右图中,
120+10a (2)根据这个式子,当a等于25时,商店一共
有多少千克苹果?
a=25,120+10a=120+10×25=370(千克)
对应练习
(教材第58页“做一做”)
2.仓库里有货物96吨,运走了12车,每车运b 吨。
(1)用式子表示仓库里剩下货物的吨数。
96-12b (2)根据这个式子,当b等于5时,仓库里剩下
巩固练习
(教材第60页第2题)
4.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t与3的和。 t+3
(2)20减去a的差。20-a
(3)x的2倍。 2x
(4)b除以12的商。 b÷12
(5)a的5倍减去4.8的差。 5a-4.8 (6)比x小9的数。 x-9
巩固练习
(教材第60页第3题)
有20人,平均分成a组, 每组(20÷a)人。
当x等于8时,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7×8=56(根)
摆x个正方形比摆x个三角形多用了多少根小棒呢?
方法小结
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案(优秀7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案(优秀7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62、63页的内容,练习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天平教具。
【情景导入】在下面算式的○里填上“>”、“<”或“=”。
3x6○19 7○1.8+5.22.5÷5○2x0.25 24+11○11+243.9-3○4÷5 15x8+2○120+2小结:像7=1.8+5.2,2.5÷5=2x0.25,24+11=11+24,15x8+2=120+2这样的式子叫做等式。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等式的问题。
【新课讲授】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游乐场玩过跷跷板的游戏吗?(多媒体出示小朋友玩跷跷板的画面)如果两端的小朋友重量一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就是平衡。
2.方程的意义。
(1)认识天平。
出示简易天平、砝码。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怎样用天平来称物品的重量呢?师:这是一台天平,用来称量物体的重量。
在天平的左盘内放置所称的物品,右盘内放置砝码,当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也就是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砝码上所标的重量就是所称物体的重量。
(2)实验演示,引出方程。
师:下面我来演示一下如何用天平称物品的重量。
演示实验一: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
提问:天平平衡了吗?这说明一只空杯子重多少克?板书:一只空杯子=100克演示实验二: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显示)。
提问:现在天平怎样?如果水重x克,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克?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板书:100+x>100演示实验(白话文★)三:增加100克砝码。
提问: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板书:100+x>200演示实验四: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案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接触方程,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简单解决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内容主要包括:1. 理解方程的概念,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区别;2.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正确列出方程;3. 能通过简单的运算解决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能,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缺乏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区别。
2.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正确列出方程。
3.能通过简单的运算解决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方程的概念,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区别;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正确列出方程。
2.难点:解决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以及方程的求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共同探索,从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学具:练习本、铅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小红买了2个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区别。
如:“等式是用等号连接的两个数或表达式,而方程则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小明有x个苹果,小红有y个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数,并列出方程。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知识点及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知识点及练习题【#五年级# 导语】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解”或“根”。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
简易方程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必要知识之一。
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知识点1、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和等式的关系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5、数量关系式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篇二】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练习题一、填空。
1、某厂计划每月用煤a吨,实际用煤b吨,每月节约用煤( )吨。
2、一本书100页,平均每页有a行,每行有b个字,那么,这本书一共有( )个字。
3、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4、根据运算定律写出:9n+5n=( + )n= a×0.8×0.125=(×)ab=ba运用()定律。
5、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订阅《希望报》186份,比五年级少订a份。
186+a 表示()6、一块长方形试验田有4.2公顷,它的长是420米,它的宽是()米。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3厘米,底是19厘米,它的腰是()。
8、甲乙两数的和是171.6,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甲数。
甲数是();乙数是()。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1、含有未知数的算式叫做方程。
()2、5x表示5个x相乘。
()3、有三个连续自然数,如果中间一个是a,那么另外两个分别是a+1和a-1。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程第五章简易⽅程【知识回顾】⽤字母表⽰数(1)⽤字母表⽰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知识点⼀、⽤字母表⽰数⽤含有字母的式⼦表⽰数量关系时,如果出现字母与数相乘时,要省略乘号时,⼀般把数写在字母前⾯。
知识点⼆、⽤字母表⽰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1)乘法交换律:a×b=b×a → a·b=b·a 或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a·b)·c=a·(b·c)或(ab)c=a(bc)乘法分配律:(a+b)×c =a×c+b×c→(a+b)·c =a·c+b·c或(a+b)·c =ac+bc(2)⽤S表⽰⾯积,⽤C表⽰周长。
1)如果⽤a表⽰正⽅形的边长,那么这个正⽅形的周长:C =a·4=4a(省略乘号时,⼀般把数写在字母前⾯)这个正⽅形的⾯积:S =a·a=(读作:a的平⽅,表⽰2个a相乘)2)如果⽤a表⽰长⽅形的长, b表⽰宽,那么这个长⽅形的周长:C =(a+b)·2=2(a+b)这个长⽅形的⾯积:S = a·b=ab【典题解析】例:(1)读出下⾯各式,并说明表⽰的意义.(2)把下⾯各式写成⼀个数的平⽅的形式.5×5(3)省略乘号,写出下⾯各式.(4)根据运算定律在□填上适当的字母或数.(□+□)+□□·(□·□)(5)如果⽤表⽰长⽅形的长,表⽰宽,那么这个长⽅形的⾯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长⽅形的周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堂练习】⼀、我会省略乘号写出下⾯各式。
a×12=b×b=a×b=x×y×7=5×x=2×c×c=7x×5=2×a×b=⼆、我会判断。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讲义

(完整版)⼈教版⼩学五年级数学《简易⽅程》讲义五年级简易⽅程讲义第⼀课时:⽤字母表⽰数【学习⽬标】1、理解⽤字母表⽰数的意义和作⽤。
2、能正确运⽤字母表⽰运算定律,表⽰长⽅形、正⽅形的周长、⾯积计算公式。
并能初步应⽤公式求周长、⾯积。
3、能正确进⾏乘号的简写,略写。
【学习重点】理解⽤字母表⽰数的意义和作⽤。
【学习难点】能正确进⾏乘号的简写,略写。
⼀、⾃主学习(感知⽤字母表⽰数的意义)1、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在书上填出例1中⽤图形、符号、字母表⽰的数。
2、思考:这3道⼩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的⽅法都有⼀个共同的特点。
你还见过哪些⽤符号或字母表⽰数的例⼦,如,。
3、回忆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怎样⽤字母表⽰,阅读理解例2后完成下⾯的题。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在这些⽤字母表⽰的定律、性质中,哪⼀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的。
】a ×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a×b)×c=a×(b×c) (a·b)·c=a·(b·c) 或(ab) c=a(bc)。
4、阅读理解例3,⽤字母表⽰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法。
⽤S表⽰,C表⽰,a表⽰边长,试写出正⽅形的⾯积公式和周长公式,学⽣先⾃⼰试写,然后⼩组交流,看书讨论。
5、完成教材第46页做⼀做。
⼆、合作探究、归纳展⽰1、㎡表⽰()相乘,读作( );省略( )和( )的乘号后,数字⼀定要写在( )的前⾯。
2、超市运回10箱⽅便⾯,每箱X元,卖出180袋。
(1)⽤含有字母的式⼦表⽰超市还剩下⽅便⾯多少袋()(2)根据这个式⼦,求当X=24时,超市还剩⽅便⾯多少袋?【⾃我检测】1、(1)省略乘号,写出下列格式。
x×y( ) 7×a( ) 1×a( ) y ×3+9( )(2)下⾯式⼦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案优秀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案优秀3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案优秀一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回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使学生加深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教师:我们知道,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边回忆、边总结以前学过的内容和方法。
教师:大家先想一想,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应该怎样写?例如,a乘以4.5可以怎样写?S乘以h可以怎样写?(a乘以4.5可以写成a4.5或a4.5,不可以写成a4.5。
S乘以h 可以写成Sh或Sh。
)教师指出:除了不能写成a4.5以外,其他都是对的。
用a表示单价,x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写出下面的数量关系式。
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公式;已知总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公式;已知总价和单价,求数量的公式。
如果每只圆珠笔的价钱是3.75元,要计算买8支圆珠笔要用多少钱,应该用上面的哪个公式?教师让学生独立解答。
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用的字母和公式的写法是否正确,发现遗忘的要及时辅导,并纠正错误。
写完后,集体订正。
教师让学生用字母写出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学生写完后指名回答。
教师:用a,b,c表示三个自然数,那么同分数相加的计算法则应该怎样写?(a/c+b/c=a+b/c。
)一个商店原有80千克桔子,又运来了12筐桔子,每筐重a千克。
教师指名回答。
80+12aa=15时,80+12a=80+1215=260答:商店一共有260千克桔子。
作教科书第144页“做一做”的题目。
第1题,教师让学生自己做。
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对“a的3倍”与“a 的3倍”的结果是怎样选择的。
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简易方程复习方程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 简易方程
学习目标 学习怎样用字母表示 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并初步理解方 程的
含义, 如何解方程并用方程来解应题。
一 、知识回顾
知识点 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方程的意义,解简易方程。
热身练习
1、小华a 天写m 道题,平均每天写( )道题,照这样计算,b 天可写(
)道题。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adm ,底边长bdm ,那么高是( )dm 。
3、长方形的周长是m ,长是n ,宽是( )。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C 度,每个底角是( )度。
5、化简:
()y y y 2.079+- ()m m 4185-+
()a a 21005.04.0+⨯+ )4(2)32(3++-x x
6、与a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分别是( )和( )。
(a 为自然数)
二 、例题辨析
例题1、解方程:
12.125.0=-x 33.12=÷x 4.118.3=x
325.0=-x x 30)5(6=-x 6.04825=-⨯x
变式练习:解方程:x +7.75=11.5 59.4-x =4.95
1.28÷x=0.32 5.6x=17.28-4x
例题2、解方程:
(x- 4×9 =(4- x)×7 1.8×(3x -2.5)-3.8x=1.54
变式练习:解方程:
5x+3×(x-2)= 15.6 7×(x- 6)+3x=4×(2x+5)
8.4x - 2.8x+6 = 80.8 - 1.2x 6×(x-1)=7×(x-3)
三、归纳总结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移项时要注意:把未知项放在同一边,把常数项放在另一边,移项要改变符号。
四、拓展延伸
例题1、已知方程0.4×(x-0.2)+m=0.7-0.38的解x=6,求m等于多少?
变式练习:m x+6=14的解是x=2,求4m-1的值。
例题2、一个数与2.8的差乘3,积是9.6,这个数是多少?
变式练习:一个数的6倍加上这个数的3倍,和是3.6,求这个数。
五 、课后练习
1、解方程:
121254=+x 8.56.32=-x
1.103.125.1=⨯+x 5.4)39(5=-⨯x
26085=+x x 12)3(6.0=+⨯x
)5.06(2)4.13(5-=-x x x x 16)23(64=-⨯+
153)813(-=÷+x x
x
x 36.175.02.1=+
)12(4)2(17)52(413---=+-x x x x
2、与相邻的两个整数 - 1与 + 1,这三个数之和为120,这三个各是多少?
3、某数减去10,再乘2,加上70,得250,求这个数。
4、甲、乙、丙三个数之和是117,乙比丙的2倍少4,甲比丙的3倍多7,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