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常用网络命令实验报告
常用网络命令实验报告
常用网络命令实验报告常用网络命令实验报告概述:网络命令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可以用于网络故障排查、网络配置和网络性能监测等方面。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并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一、Ping命令:Ping命令是网络中最常用的命令之一,用于测试与目标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通过向目标主机发送ICMP Echo请求,并等待目标主机的响应,可以判断网络是否通畅。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Ping命令测试了目标主机的连通性,并观察到了Ping命令的输出结果。
二、Tracert命令:Tracert命令用于跟踪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路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包在经过的每个路由器上的延迟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Tracert命令追踪了数据包的路径,并观察到了每个路由器的IP地址和延迟时间。
三、Ipconfig命令:Ipconfig命令用于查看和配置网络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了本机的IP地址,并通过修改网络设置,成功配置了新的IP地址。
四、Netstat命令:Netstat命令用于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统计信息。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了当前主机的网络连接状态,并观察到了与目标主机的连接信息。
五、Nslookup命令:Nslookup命令用于查询域名的IP地址和反向解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Nslookup命令查询了一个域名的IP地址,并观察到了查询结果。
六、Telnet命令:Telnet命令用于远程登录到目标主机,并通过命令行界面进行操作。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Telnet命令成功登录到目标主机,并执行了一些简单的命令。
七、Curl命令:Curl命令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工具,可以用于发送HTTP请求、下载文件等。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Curl命令发送了一个HTTP请求,并成功获取了服务器返回的响应。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常用网络命令(含答案)
Traceroute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等待响应(ICMP TTL到期消息)。如果这个时间过了,它将打印出一系列的*号表明:在这个路径上,这个设备不能在给定的时间内发出ICMP TTL到期消息的响应。然后,Traceroute给TTL记数器加1,继续进行。
Traceroute在送出UDP datagrams到目的地时,它所选择送达的port number是),所以当此UDP datagram到达目的地后该主机会送回一个「ICMP port unreachable」的消息,而当traceroute收到这个消息时,便知道目的地已经到达了。所以traceroute在Server端也是没有所谓的Daemon程式。
③Tracert命令用来显示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并显示到达每个节点的时间。命令功能同Ping类似,但它所获得的信息要比Ping命令详细得多,它把数据包所走的全部路径、节点的IP以及花费的时间都显示出来。该命令比较适用于大型网络。Tracert命令用IP生存时间(TTL)字段和ICMP错误消息来确定从一个主机到网络上其他主机的路由。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常用网络命令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实验任务:
1.掌握集成于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常见网络调试命令的功能。
1.请运行测试并确定ping、ipconfig、tracert、arp、netstat命令的功能。
2.请运行测试并查阅net share、nslookup的功能;查阅net send的用法。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常见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见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常见网络命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这些命令进行网络配置、故障排查和性能监测,提高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能力。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网络环境:连接到本地局域网和互联网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Ping 命令1、功能Ping 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连接的可达性,通过向目标主机发送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控制报文协议)回显请求数据包,并接收回显应答数据包来判断目标主机是否可达,以及网络延迟情况。
2、使用方法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ping 目标主机的 IP 地址或域名”,例如“ping ”。
3、实验结果及分析执行 Ping 命令后,会显示一系列的统计信息,包括发送的数据包数量、接收的数据包数量、丢失的数据包数量以及往返时间的平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
如果所有数据包都成功接收,且往返时间较短,说明网络连接良好;如果有数据包丢失或往返时间较长,则可能存在网络延迟或丢包问题。
(二)Tracert 命令1、功能Tracert 命令用于跟踪数据包从本地主机到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并显示每个中间节点的 IP 地址和往返时间。
2、使用方法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tracert 目标主机的 IP 地址或域名”,例如“tracert ”。
3、实验结果及分析执行 Tracert 命令后,会逐行显示数据包经过的每个路由器的 IP 地址和往返时间。
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确定网络中的故障点或延迟较大的节点,有助于排查网络连接问题。
(三)Ipconfig 命令1、功能Ipconfig 命令用于显示本地网络连接的配置信息,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2、使用方法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ipconfig”可显示基本信息,输入“ipconfig /all”可显示更详细的信息。
3、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查看 Ipconfig 命令的输出结果,可以了解本地网络连接的配置情况。
常用网络测试命令实验报告
常用网络测试命令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习者熟悉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并了解其使用方法和作用。
二、实验步骤1.查看本地IP地址命令:ipconfig作用:用于查看本地计算机的IP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等网络配置信息。
2.测试本地网络连通性命令:ping IP地址作用:用于测试本地计算机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网络连通性。
通过发送ICMP请求,判断是否能够成功与目标主机通信。
3.测量并显示数据包在网络上的往返时间命令:ping -t IP地址作用:用于测试本地计算机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往返时间。
通过连续发送ICMP请求,并显示每个请求的往返时间。
4.显示本地计算机的路由表命令:route print作用:用于显示本地计算机的路由表,包括默认网关、网络目标、掩码、接口等信息。
5.查看域名的IP地址命令:nslookup 域名作用:用于查询域名的IP地址,即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
6.测试目标主机端口是否开放命令:telnet IP地址端口号作用:用于测试目标主机对外开放的端口是否能够正常连接。
如果连接成功,则说明该端口是开放的。
7.查看网络传输路径命令:tracert IP地址作用:用于查看数据包从本地计算机到目标IP地址的传输路径,以及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
8.测试网络带宽速度命令:speedtest-cli9.测试网络延迟命令:ping -n IP地址作用:用于测试本地计算机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网络延迟。
通过连续发送ICMP请求,并显示每个请求的延迟时间。
三、实验结果1.通过使用ipconfig命令,可以查看本地计算机的IP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等网络配置信息。
2.使用ping命令可以测试本地计算机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网络连通性。
如果连通,会显示来自目标IP地址的回复。
3.通过使用ping -t命令,可以测量并显示数据包在网络上的往返时间。
会连续发送ICMP请求,并显示每个请求的往返时间。
实验报告网络命令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常用的网络命令及其功能。
2. 学会使用网络命令进行网络诊断和故障排除。
3. 提高网络操作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PC3. 软件环境:命令提示符三、实验内容1. 常用网络命令2. 网络诊断与故障排除3. 网络操作实践四、实验步骤1. 常用网络命令(1)ipconfig功能:显示当前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信息。
步骤: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ipconfig”命令,按回车键。
(2)ping功能:检测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步骤: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ping IP地址”命令,按回车键。
(3)tracert功能:跟踪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的路径。
步骤: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tracert IP地址”命令,按回车键。
(4)nslookup功能:查询域名对应的IP地址。
步骤: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nslookup 域名”命令,按回车键。
(5)netstat功能: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接口统计等信息。
步骤: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netstat”命令,按回车键。
2. 网络诊断与故障排除(1)检测网络连接使用ping命令检测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2)检测路由使用tracert命令检测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的路径,分析网络故障。
(3)查询域名使用nslookup命令查询域名对应的IP地址,确认域名解析是否正确。
(4)检查网络接口使用netstat命令检查网络接口的状态,分析网络故障。
3. 网络操作实践(1)配置IP地址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ipconfig /all”命令,查看当前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信息。
然后,使用“ipconfig /set”命令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
(2)更改DNS服务器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ipconfig /flushdns”命令清除DNS缓存。
然后,使用“ipconfig /setdns DNS服务器地址”命令更改DNS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与常用网络命令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与常用网络命令实验报告篇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命令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学院:经济学院学号:姓名:实验名称: WinXP 环境下网络设置及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WinXP环境下网络设置的方法;2、 3、掌握无线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WinXP、命令提示符(基于DOS环境)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详细的TCP/IP协议设置。
以太网适配器本地连接:连接特定的 DNS 后缀 . . . . . . . :描述. . . . . . . . . . . . . . . : Broadcom NetLink(TM) Gigabit Ethernet物理地址. . . . . . . . . . . . . : 60-EB-69-B4-78-9D DHCP 已启用 . . . . . . . . . . . : 是自动配置已启用. . . . . . . . . . : 是本地链接IPv6 地址. . . . . . . . : fe80::2d16:143:1688:84b4%12(首选)IPv4 地址 . . . . . . . . . . . . : (首选)子网掩码 . . . . . . . . . . . . :获得租约的时间 . . . . . . . . . : XX年5月11日 19:19:09租约过期的时间 . . . . . . . . . : XX年5月12日 0:19:(来自: 小龙文档网: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与常用网络命令实验报告)09默认网关. . . . . . . . . . . . . :DHCP 服务器 . . . . . . . . . . . :DHCPv6 IAID . . . . . . . . . . . : 258009961DHCPv6 客户端DUID . . . . . . . : 00-01-00-01-1D-93-EB-F8-60-EB-69-B4-78-9DDNS 服务器 . . . . . . . . . . . :1TCPIP 上的 NetBIOS . . . . . . . : 已启用由上图可以查看、理解本机的本地连接配置、详细的TCP/IP协议设置。
实验三常见网络命令的使用
软件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一常见网络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的网络命令的使用2、了解常见网络故障的原因3、掌握常见网络故障诊断方法二、实验环境1.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若干三、实验内容1. IP配置查询命令 ipconfig2. 网络连通测试命令 ping3. 路由分析诊断命令tracert4. TCP/IP网络连接状态查询命令netstat5. 查询域名信息命令nslookup四、实验过程1.IP配置查询命令 ipconfig 的使用该命令是了解系统网络配置的主要命令,特别是用户网络中采用的是动态IP地址配置协议时,利用该命令可以了解IP 地址的实际配置情况。
配置不正确的IP地址或主网掩码是接口配置的常见故障,其中配置不正确的IP地址主要表现为:网号部分不正确(此时执行Ipconfig命令显示 on answer)和主机部分不正确(如与另一台主机地址配置相同而冲突)主机通讯可到达远程主机,但不能访问本地主网中的其它主机时,常常是子网掩码设置错误。
利用ipconfig命令可以清楚的查看和修改网络中的TCP/IP协议的有关配置,如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等。
图1.1 ipconfig 的使用2.网络连通测试命令 ping的使用ping命令,是目前几乎所有的网络操作系统中都含有的一个专门用于TCP/IP协议的探测工具,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和接收)数据包。
该命令向目标主机(地址)发送一个回送请求数据包,要求目标主机收到请求后给予答复,从而判断本机与目标主机(地址)是否联通,网络的响应时间以及传送中数据包的丢失率等,以此判断TCP/IP参数是否设置正确以及网络运行是否正常2.1 ping命令格式: ping IP地址(或主机名) [参数1][参数2]…..有关ping的其他参数,可在DOS下运行Ping/? 命令来查看。
实验报告2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实验报告2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 ping命令:用于测试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a) 命令格式:ping [IP地址/域名]b) 实验步骤: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ping命令及目标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按下回车键。
2. tracert命令:用于追踪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路径。
a) 命令格式:tracert [IP地址/域名]b) 实验步骤: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tracert命令及目标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按下回车键。
c)实验结果:根据结果显示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路径。
每一行显示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并显示数据包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所经过的时间。
3. ipconfig命令:用于获取和显示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信息。
a) 命令格式:ipconfigb) 实验步骤: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ipconfig命令,按下回车键。
c)实验结果:根据结果显示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以及DNS服务器等信息。
4. netstat命令:用于显示计算机的网络状态和统计信息。
a) 命令格式:netstat [-a] [-n] [-p protocol] [-s]b) 实验步骤: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netstat命令及相应的参数,按下回车键。
c)实验结果:根据结果显示当前计算机的网络连接状态、端口使用情况以及传输统计信息等。
5. nslookup命令:用于查询域名的IP地址。
a) 命令格式:nslookup [域名]b) 实验步骤: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nslookup命令及目标域名,按下回车键。
c)实验结果:根据结果显示目标域名的IP地址。
三、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常用的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
ping命令可以用于测试主机之间的连通性,tracert命令可以追踪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路径,ipconfig命令可以获取并显示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信息,netstat命令可以显示计算机的网络状态和统计信息,nslookup命令可以查询域名的IP地址。
网络命令使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网络命令的基本使用方法;2. 掌握网络诊断工具的使用技巧;3. 提高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网络环境: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3. 网络诊断工具:ping、tracert、ipconfig、netstat等三、实验内容1. 网络命令概述2. 网络诊断命令3. 网络故障排查四、实验步骤1. 网络命令概述(1)ping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发送数据包并接收响应。
(2)tracert命令:用于追踪数据包到达目的地的路径,查看数据包在每一段的延迟。
(3)ipconfig命令:用于显示网络接口的配置信息,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4)netstat命令:用于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接口统计等信息。
2. 网络诊断命令(1)ping命令:测试本机与目标主机的连接情况。
步骤:① 打开命令提示符;② 输入ping目标主机IP地址,例如:ping 192.168.1.1;③ 观察返回的数据包是否成功到达目标主机。
(2)tracert命令:追踪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的路径。
步骤:① 打开命令提示符;② 输入tracert目标主机IP地址,例如:tracert 192.168.1.1;③ 观察返回的数据包经过的每一站点的延迟。
(3)ipconfig命令:查看网络接口的配置信息。
步骤:① 打开命令提示符;② 输入ipconfig,例如:ipconfig /all;③ 观察返回的网络接口配置信息。
(4)netstat命令: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接口统计等信息。
步骤:① 打开命令提示符;② 输入netstat,例如:netstat -ano;③ 观察返回的网络连接信息。
3. 网络故障排查(1)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使用ping命令测试本机与目标主机的连接情况。
(2)检查网络配置是否正确: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网络接口的配置信息,确保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配置正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2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2篇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3、掌握文件的查找;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5、通过控制面板查看和修改主要输入/输出设备的设置;6、查看和修改系统基本配置信息。
7、通过用户管理设置,使计算机为多人合用,同时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其它用户的操作权限;8、通过对计算机的环境设置,优化计算机的性能,加强用户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提高计算机病毒应对能力。
二、实验任务1、查找文件“notepad、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2、显示“我的文档”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扩展名。
3、修改鼠标、显示器、输入法的设置。
4、显示系统硬件配置信息。
5、添加/删除程序。
6、添加、删除用户,修改用户信息。
7、修改虚拟内存设置,优化计算机性能三、实验检查内容1、是否在E区建立以自己学号为名的文件夹2、是否在学号文件夹中创建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3、是否将“notepad、exe”文件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中4、“notepad、exe”文件的属性是否修改为“只读”5、是否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6、是否显示文件的扩展名7、修改鼠标处于“正常选择”状态的显示图形8、修改显示器的分辨率9、设置CTRL+SHIFT+1为某种中文输入法的热键10、设置Windows系统在“关闭程序”事件时的声音11、查找本机CPU的频率12、写出本机网络适配器的名称13、添加一个以自己学号为名的用户14、将虚拟内存设置到D区,最大值为1GB。
实验2 常用网络命令实验报告
实验2 常用网络命令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并掌握一些常用的网络命令,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命令的输出结果,深入理解网络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提高我们解决网络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 Windows 10 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使用命令提示符(CMD)来执行网络命令。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ping 命令1、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ping ”,按下回车键。
2、观察返回的结果,包括响应时间、丢包率等信息。
3、对不同的网站进行 ping 操作,如“ping ”、“ping ”等,比较它们的响应情况。
(二)ipconfig 命令1、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ipconfig”,查看本地网络连接的配置信息,如 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2、输入“ipconfig /all”,获取更详细的网络配置信息,包括物理地址(MAC 地址)、DNS 服务器等。
(三)tracert 命令1、输入“tracert ”,跟踪数据包从本地到目标网站所经过的路由路径。
2、观察每一跳的 IP 地址和响应时间,分析网络延迟的可能原因。
(四)netstat 命令1、输入“netstat a”,查看本地计算机的所有网络连接和监听端口。
2、输入“netstat n”,以数字形式显示网络地址和端口号。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ping 命令结果分析1、当对“”进行 ping 操作时,返回的结果显示平均响应时间约为 30 毫秒,丢包率为 0%,这表明本地网络与百度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较为稳定,网络延迟较低。
2、不同网站的 ping 结果可能会有所差异。
例如,对“”的 ping 结果显示平均响应时间为 50 毫秒,丢包率为 2%,这可能是由于淘宝网站的访问量较大,或者网络链路中的某些节点存在拥塞导致的。
(二)ipconfig 命令结果分析1、通过“ipconfig”命令获取的本地 IP 地址为 1921681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 19216811。
实验一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一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一: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并掌握常用的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包括ping命令、tracert命令、nslookup命令和ipconfig命令。
实验步骤:1. 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在Windows系统中,按下Win键+R,输入“cmd”并按下回车键,即可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
2. 使用ping命令: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ping 目标地址”(目标地址可以是IP地址或者域名),按下回车键。
ping命令会向目标地址发送数据包,并显示往返时间和丢包情况。
3. 使用tracert命令: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tracert 目标地址”(目标地址可以是IP地址或者域名),按下回车键。
tracert命令会显示从本机到目标地址每一跳的IP地址,并显示各跳的往返时间。
4. 使用nslookup命令: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nslookup 目标地址”(目标地址可以是IP地址或者域名),按下回车键。
nslookup命令会查询目标地址的IP地址,并显示解析结果。
5. 使用ipconfig命令: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ipconfig”,按下回车键。
ipconfig命令会显示本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网络配置信息。
实验结果:```来自 14.215.177.39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8ms TTL=54来自 14.215.177.39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7ms TTL=54来自 14.215.177.39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7ms TTL=54来自 14.215.177.39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8ms TTL=54 14.215.177.39 的 Ping 统计信息:数据包:已发送=4,已接收=4,丢失=0(0%丢失)往返行程的估计时间(以毫秒为单位):最短 = 17ms,最长 = 18ms,平均 = 17ms``````通过最多30个跃点跟踪1<1毫秒<1毫秒<1毫秒192.168.1.123毫秒4毫秒4毫秒10.10.10.136毫秒6毫秒6毫秒210.51.129.147毫秒6毫秒7毫秒202.96.12.225512毫秒12毫秒12毫秒202.96.12.9867毫秒9毫秒9毫秒202.97.18.6978毫秒9毫秒8毫秒202.97.19.89856毫秒53毫秒52毫秒14.215.80.206955毫秒57毫秒55毫秒14.215.80.1851044毫秒44毫秒44毫秒14.215.80.251145毫秒45毫秒45毫秒14.215.177.39跟踪完成。
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报告单
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网络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网络命令,掌握基本的网络管理和故障诊断的技能,了解并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本实验需要准备以下设备:1. 计算机2. 具备网络连接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或Mac OS)3. 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三、实验内容本实验包括以下内容:1. 网络配置命令2. 网络故障诊断命令3. 网络性能测试命令四、实验步骤1. 网络配置命令a. ipconfig(在Windows系统中,用于显示和修改本地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网络配置信息。
)b. ifconfig(在Linux或Mac OS系统中,用于显示和修改本地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网络配置信息。
)2. 网络故障诊断命令a. ping(用于测试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可以使用ping命令来判断网络是否通畅或者某个特定主机是否可达。
)b. tracert(在Windows系统中,用于追踪数据包在网络上的传输路径。
通过tracert命令,我们可以了解数据包在经过的每个路由器以及传播过程中的延迟情况。
)c. traceroute(在Linux或Mac OS系统中,用于追踪数据包在网络上的传输路径。
作用与tracert命令类似。
)3. 网络性能测试命令a. iperf(用于测试网络带宽和性能。
可以通过iperf命令测试网络上的传输速率和延迟情况。
)b. netstat(用于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等详细信息。
通过netstat 命令,我们可以查看当前网络连接的状态,以及哪些端口正在被使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中,我成功运行了各种网络命令,并获得了以下结果:1. 通过ipconfig命令,我能够查看本地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网络配置信息,并且能够修改这些信息。
2. 使用ping命令,我能够测试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之间的连通性,并获得了连通性的结果。
计算机网络常用网络命令 实验报告
XI`AN TECHNOLOGICALUNIVERSITY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常用网络命令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姓名:学号:实验学时:9指导教师:成绩:2015 年 11 月 17 日西安工业大学实验报告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姓名学号实验课程9 指导教师郭清娥实验日期2015.11,17同实验者实验项目常用网络命令得使用实验设备及器材PC机、安装有TCP/IP协议得网络操作系统一、实验内容、目得1.掌握常用网络命令得使用:1、Ping命令;2、ipconfig命令;3、ARP命令;4、tracert命令;5、netstat命令。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仪器设备及软件PC机、安装有TCP/IP协议得网络操作系统四、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及处理1、点击窗口开始命令、2点击、3、点击4、进入5、输入Ping 127、0、0、1指令、Ping mail、sina、、netstat –e、netstat –s等6、输出结果并将结果截屏。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执行Ping 127、0、0、1执行Ping mail、sina、执行netstat–e执行netstat –s执行ipconfig /allﻫ执行ARP–aﻫ执行tracert mail、sina、六、实验总结及体会我觉得用命令行相比图形操作可能会比较不习惯,但就是命令行占用得系统资源更少,执行效率更高,得出得信息更直观,学习常用得命令行事十分必要得。
还有就就是在使用命令行得时候要注意拼写,因为不就是图像操作,所以当出现拼写错误时,命令就执行不了了。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的实验总结与感悟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的实验总结与感悟在进行网络管理和故障排查时,常用网络命令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通过实验的方式学习和掌握这些命令的使用,可以提高我们对网络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以更高效地解决网络问题。
在我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和感悟。
首先,ping命令是最常用的网络命令之一。
通过向目标主机发送ICMP Echo 请求,我们可以测试其是否可达。
在实验中,我首先使用ping命令测试了我的本地主机是否能够访问外部网络。
通过指定目标IP地址或域名,我可以判断网络是否正常工作。
如果ping命令返回的结果是“请求超时”,则说明目标主机无法访问。
通过不断测试不同的IP地址或域名,我可以确定网络中的故障点,并及时修复。
其次,traceroute命令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网络命令。
通过追踪数据包的路由路径,我们可以了解到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情况。
在实验中,我使用traceroute命令追踪了一个目标主机的路由路径。
通过查看每个跃点的IP地址和响应时间,我可以确定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情况。
如果某个跃点的响应时间过长或丢包率过高,那么就说明网络中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排查和修复。
另外,nslookup命令也是一个常用的网络命令。
通过查询DNS服务器,我们可以获取到指定域名的IP地址。
在实验中,我使用nslookup命令查询了百度的IP地址。
通过输入“nslookup ”,我可以获取到百度的IP地址。
这对于解决一些域名解析问题非常有帮助。
如果我们无法访问某个域名,可以使用nslookup命令来检查域名解析是否正确。
此外,netstat命令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网络命令。
通过查看网络连接状态和路由表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系统的网络情况。
在实验中,我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了当前系统的网络连接状态。
通过输入“netstat -an”,我可以获取到当前系统的所有网络连接。
这对于排查网络连接问题和监控网络流量非常有帮助。
网络实验报告--常用网络命令
| /setclassid adapter [classidtoset] ]
/all产生完整显示。在没有该开关的情况下ipconfig只显示IP地址、子网掩码和每个网卡的默认网关值。
实验操作结果:
C:\>ipconfig
C:\>ipconfig /all/all产生完整显示。
实验操作结果:
⑽Tracert
该诊断实用程序将包含不同生存时间(TTL)值的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回显数据包发送到目标,以决定到达目标采用的路由。要在转发数据包上的TTL之前至少递减1,必需路径上的每个路由器,所以TTL是有效的跃点计数。数据包上的TTL到达0时,路由器应该将“ICMP已超时”的消息发送回源系统。Tracert先发送TTL为1的回显数据包,并在随后的每次发送过程将TTL递增1,直到目标响应或TTL达到最大值,从而确定路由。路由通过检查中级路由器发送回的“ICMP已超时”的消息来确定路由。不过,有些路由器悄悄地下传包含过期TTL值的数据包,而tracert看不到。
-w timeout每次应答等待timeout指定的微秒数。
target_name目标计算机的名称。
实验操作结果: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的?
问题1:
实验应该运用的操作系统环境应该是windows xp系统吗?
最好是用windows xp.如果运用win7系统,使net功能不能实现。应该重启电脑改用xp系统。
命令目的
print打印路由
add添加路由
delete删除路由
change更改现存路由
destination指定发送command的计算机。
mask subnetmask指定与该路由条目关联的子网掩码。如果没有指定,将使用255.255.255.255。
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报告
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报告《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报告》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命令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命令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高效地完成各种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便利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网络命令的使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撰写了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一:ping命令的使用在本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ping命令的基本用法,然后使用ping命令测试了本地网络和外部网络的连通性。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了解了ping命令可以用来检测网络连接是否正常,以及网络延迟情况,对于网络故障排查和网络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二:ipconfig命令的使用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ipconfig命令的基本用法,并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了本地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信息。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了解了ipconfig命令可以帮助我们查看本地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网络配置信息,对于网络故障排查和网络配置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三:netstat命令的使用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netstat命令的基本用法,并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了本地计算机的网络连接信息。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了解了netstat命令可以帮助我们查看本地计算机的网络连接状态、端口占用情况等信息,对于网络安全监控和网络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网络命令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网络命令的基本用法和实际应用技巧。
网络命令的使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维护网络,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便利性。
我们将继续学习和探索网络命令的更多用法,不断提升自己的网络技能水平,为更好地应对网络环境变化做好准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常用网络命令
实验完成报告
一、实验题目
常用网络命令
二、实验内容
①掌握ping、ARP、IPConfig等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②熟悉TraceRoute、Poute等命令的使用
③了解相关网络命令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环境
运行Windows2000/2003 Server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一台,并已通过平行双绞线与实验室局域网相连。
实验中使用网卡A(IP为缺省配置)。
四、实验步骤
1.查看本机IP配置信息记录(IPConfig命令的使用)
①查看本机IP配置信息记录
②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本机IP配置记录并且使用ipconfig/all命令得到Mac地
址
2.Ping命令的使用
①使用命令ping测试
使用ping命令远程ip.如:192.168.21.1
②使用ping命令对常用参数选项测试(192.168.55.21 -1 3000)
3.ARP命令的使用
○1查看本机的ARP缓存内容并记录,使用arp -a命令
Ping192.168.55.21,在查看缓存内容
○2使用arp -d命令清除缓存,在使用arp -a命令查看缓存表。
将相邻主机的ip地址与mac 地址的映射关系加入arp缓存表,再用arp –a命令查看。
将一组错误的iP地址与mac地址映射加入arp缓存,其中使用了arp -s iP 物理地址
4.TraceRoute命令
5.Route命令的使用
使用route print命令查看本机的路由表项。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常用网络命令
(6)ARP协议的原理:主机先查看自己的ARP缓存中是否有目的主机的IP地址,若有则直接将目的主机的MAC地址写入帧的首部,正确传到目的主机上;
(8)Windows网上邻居互访的基本条件:1双计算机打开,且设置了网络共享资源
2双方的计算机添加了"Microsoft网络文件和打印共享"服务
3双方都正确设置了网内IP地址,且必须在一个网段中
4双方的计算机中都关闭了防火墙,或者防火墙策略中没有阻止网上邻居访问的策略
5.实验过程及步骤
5.1 ping测试命令
(3)ping本地主机的IP地址,判断其连通性
通过该结果可以判断该主机可以上网,具有连通性。
(4)两个网络地址之间ping测试:和进行ping测试
(5)域名服务器的判断以正常工作的。
(5)选择网络共享和安全中的网络安装向导,出现网络安装向导提示框
(6)启用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7)选择要共享的文件,右击选择<共享和安全>
6.实验结论及心得
(1)掌握了常用网络命令(ping、tracert、ARP、netstat)的参数类型、参数返回值的含义以及每个参数所能实现的检验功能
(2)各种测试所能实现检验功能的原理
若没有则发送一个ARP请求广播,只有IP地址与目的主机的IP地址一致的主机才理会这个请求,并将该地址写入自己的缓存中,同样为了减轻网络的通信量,同时目的主机将发送主机的地址以及物理地址写入自己的ARP缓存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常用网络命令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学时:9
指导教师:
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信息管理与信息
专业
班级学号
系统
实验课程9 指导教师郭清娥实验日期2015.11,17 同实验者
实验项目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实验设备
PC机、安装有TCP/IP协议的网络操作系统
及器材
一、实验容、目的
1.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1.Ping命令;
2.ipconfig命令;
3.ARP命令;
4.tracert命令;
stat
命令。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软件
PC机、安装有TCP/IP协议的网络操作系统
四、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及处理
1.点击窗口开始命令.
2点击.
3.点击
4.进入
5.输入Ping 127.0.0.1指令、Ping 、netstat –e、netstat –s等
6.输出结果并将结果截屏。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执行Ping 127.0.0.1
执行Ping
执行netstat –e
执行netstat –s
执行ipconfig /all
执行ARP –a
执行tracert
六、实验总结及体会
我觉得用命令行相比图形操作可能会比较不习惯,但是命令行占用的系统资源更少,执行效率更高,得出的信息更直观,学习常用的命令行事十分必要的。
还有就是在使用命令行的时候要注意拼写,因为不是图像操作,所以当出现拼写错误时,命令就执行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