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及涂膜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常见漆膜弊病及其防治方法
5、对已产生针孔的漆膜,待其干燥后,用水砂纸轻轻
打磨平整后先局部喷上一道底漆后,再喷上一道面漆。
砂纸纹
面漆涂装或装饰后仍能清楚地见到砂纸打磨纹且影响涂层的外观(光泽、光滑和丰满度)
1、选用砂纸太粗。
2、被涂物表面有较深的划痕或打
磨纹。
1、应按工艺要求选用打磨砂纸,涂面漆前采用500
号-600号耐水性砂纸。
6、环境温度低于10度时,不适宜施工水溶性涂如乳
胶漆。
病态
名称
现象
导致原因
预防措施
针孔
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这种针尖状小孔就像针刺小孔,孔径在100微米左右。
1、涂料中夹带空气、木材含水率过高。
在刷涂和漆膜干燥过程中所夹带的空气
未能逸出、而在漆膜中形成气泡。气泡
一破即成针孔。
2、木材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迁移到漆膜
1、基材处理不要求,如木材含水率较
高。或未将松脂、木材本身含有的芳
香油清除掉,当其自然挥发时导致气泡。
2、油性或水性腻子未完全干燥,或底层
涂料未干时,就涂饰面层涂料。
3、木材的结合处及孔眼没有填实,有空
隙和孔眼等。
4、操作者用手触摸被涂表面而留下油、
汗、指纹、盐碱打磨灰等亲水物质。
5、油漆配比不恰当。
熟练刷涂技巧,留意刷涂涂料的均匀程度,如吸收涂料程度不一的坯底,可先涂刷一层墙底宝,做好底层封闭后再涂刷内墙涂料。注意内墙涂料在涂刷前应充分搅拌,将其色浆分散均匀:如果出现颜色不均匀的现象可重新将内墙涂料刷涂一至二遍,使之颜色均匀。
病态
名称
现象
导致原因
预防措施
起泡
漆膜干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圆形泡,且其内部充满着液体或气体,也叫鼓泡。起泡产生于被涂表面与漆膜之间,或两层漆膜之间。
涂膜常见弊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塑料涂装中涂膜常见弊病及解决办法在涂装中遇到一些涂膜弊病和涂装缺陷等可能是不少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遇到过的了。
不同材质不同物体的涂装中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掌握足够多的涂膜弊病的处理方法,针对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加以修复。
塑料涂装中涂膜是有很多缺陷的,不过针对这个方面的缺陷我们都有相应的对策。
涂料能均匀稳定地涂覆于塑胶件表面的最主要条件,为涂料的表面张力必须小于被涂覆物的表面张力。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 一、橘纹现象橘皮现象是涂装设备涂漆过程中常见又较难克服的流平性问题,影响因素众多,大大地影响到涂膜的平整性。
原因及对策如下:1、在喷涂过程中,由于溶剂挥发太快,湿膜黏度急剧增加,使流平变得困难而产生橘皮。
措施是根据环境季节温度变化来选择合适的稀释剂,例如聚氨酯涂料的稀释剂有冬用和夏用之分。
?2、涂料黏度过大。
涂料粘度大时,涂料雾化性和湿膜流平性都差。
因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兑稀并采用带恒温装置的喷涂设备。
3、环境温度偏高,或闪干时间不足就进行烘烤。
?4、喷涂室内空气流速太快,使湿膜溶剂快速挥发而难以流平。
(2)塑料工件温度太高,使溶剂瞬间挥发,湿膜来不及流平。
?5、喷涂时出漆量太小或喷涂距离太远,表面沉积涂膜太薄,涂装设备流平变得困难。
?6、喷枪雾化不良,漆雾颗粒过大也产生橘纹。
降低出漆量并提高压缩空气输出量,改善雾化性能。
?7、喷涂距离太近。
喷距太近虽然涂膜厚有利于流平,但压缩空气的冲击力使厚涂膜产生更大的橘纹,反而使流平性变差。
二、颗粒现象涂膜表面常见的缺陷是颗粒,严重影响外观。
对于少数微细颗粒,采用1 500目以上水砂纸打磨修饰,颗粒过大时或而积大时用800目水砂纸打磨重新喷涂。
由干塑料涂膜要求外观是非常严格的,因此颗粒现象是塑料涂料涂装过程中返修率高的主要原因,涂膜颗粒关键是要做好预防措施。
三、底漆与清漆层间附着力问题 ?如果第一道底漆的表面张力低干第二道罩光清漆的情况下,那么两层涂层间的附着力不佳,所以塑胶底漆在生产过程中的表面张力不应太低,能与底材咬合最佳为止,并使面漆对底漆的润湿性良好,两层涂膜要有一定厚度的界而层才能有稳定的附着力。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
1.色差
色差通常是由于施工环境的光线不均匀或者涂料本身质量不好导致的。
为了消除色差,可以调整施工环境的照明灯,保证光线均匀,或者选择质
量好的涂料进行施工。
2.起皮
起皮通常是由于底层处理不当、湿度过高或者涂料与底层不相容导致的。
为了避免起皮,首先应该确保底层的清洁和干燥,可以进行打磨和补漆,为涂料提供良好的附着力。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适当控制湿度,避免过高的湿度对涂料造成影响。
3.开裂
开裂通常是由于涂层干燥太快、涂层过厚或者温度变化过大导致的。
为了消除开裂,可以适当调节涂料的干燥时间,避免太快的干燥。
此外,
涂层的厚度也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过厚容易开裂。
另外,要注意避免温
度的快速变化,可以选择在恒温环境下施工。
4.鼓泡
鼓泡是由于涂料中含有挥发性物质,蓄积在涂料中,造成鼓泡。
为了
消除鼓泡,应该选择质量好,不含挥发性物质的涂料进行施工。
另外,涂
料应该均匀稀释,避免出现太高的涂膜厚度。
5.流挂
流挂是指涂层在垂直面上出现滴落的现象,通常是由于涂料太稀、过
度施工或者施工环境不佳导致的。
为了消除流挂,可以选择稍微稠一些的
涂料进行施工,避免太稀的涂料。
同时,要适度控制涂料的施工量,避免过度施工。
另外,施工环境要适度通风,避免湿度过高。
总之,消除油漆涂刷常见的通病需要从施工原因、材料问题、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在正确选择涂料、合理施工,并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下,才能消除这些通病,获得满意的涂装效果。
涂料施工中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涂料施工中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1、施工时涂料起泡施工起泡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产品的施工粘度不合适,粘度太高,施工中起泡不易消除。
涂料兑水过量,粘度太低,施工起泡较严重。
因此一定要根据施工经验和产品说明书进行调节施工粘度以防止起泡。
二是施工工具的选择,一般毛辊尤其是海棉滚筒,在滚涂过程中挤压空气比较容易起泡,用毛刷和排笔施工能够排除空气,减少气泡的产生,但刷涂施工效率比滚涂要低,喷涂也可以预防气泡产生。
三是基层状况,基层过于干燥和粗糙,对涂料的吸收过快导致起泡。
2、漆膜开裂涂料施工有时会出现漆膜开裂现象,施工环境、漆膜一次涂刷厚度是导致漆膜开裂的两个主要因素。
对水性涂料来说,施工温度过低是开裂的主要因素,同时在过于干燥的大风天气施工,漆膜常会开裂,这主要是水份挥发太快造成的。
施工如果不配套,也易出现漆膜开裂,如在弹性涂料表面涂刷普通非弹性涂料,很容易造成面漆开裂和起鼓脱层;另外,涂料施工时,漆膜一次性涂刷太厚,干燥过程中也常会使漆膜开裂,如在浮雕上施工时,接缝处容易造成漆膜过厚而开裂。
3、下雨后涂料会起鼓下雨后外墙涂料有时会起鼓,涂料起鼓(如同大水泡)的原因是基层材料的耐水性差、腻子层受油污和灰尘污染所导致。
要避免涂膜起鼓,首先涂料施工前一定要把基材处理彻底,确保基材干燥、无油污、无灰尘。
同时也要注意施工的配套性,比如弹性涂料上就不能涂刷非弹性涂料。
4、外墙涂料出现雨痕外墙涂料出现雨痕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施工现场环境较差,施工时漆膜被灰尘严重污染,雨水不均匀地冲洗而导致雨痕现象的发生。
另一点是水性涂料本身的技术障碍所造成,水性涂料配方中加入了一定的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在涂料施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一般约15天),漆膜遇水后被润湿,漆膜中残留的助剂发生迁移,形成雨痕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水的增多,雨痕现象会慢慢地消失。
5、涂料浮色发花现象产生的原因浮色发花是涂料尤其是深色涂料的常见现象。
涂料常见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a. 选用合适的分散剂,确保颜料分散良好。 b. 选用合适的有机硅流平剂,降低表面张力差异。 c. 选用适当的流变助剂,加强对颜料粒子运动的控制。 d. 使用慢干溶剂。
3 、缩孔、麻点原因及解决
描述:油漆施工后,表面产生的大小不等,分布各异的圆形小坑。
可能产生的原因: a. 底材清洁度未达标,含有油污。 b. 底材表面张力太低,或者使用的底漆表面张力太低。 c. 油漆中的一些不相溶的物质,如太强的消泡剂。
解决方案: a. 底材处理干净。 b. 采用有机硅流平剂降低油漆表面张力。 c. 控制底漆中有机硅流平剂的品种和用量,或者在底漆中采用特殊 的表面助剂来提高底漆的表面张力。 d. 选用相对温和的消泡剂。
3 、缩孔、麻点原因及解决
描述:油漆施工后,表面产生的分布均匀称凸起状的小颗粒或者小 凹点(常见于厚涂,双组份体系) 可能产生的原因: a. 涂料干燥太快,气泡无法排除 b. 双组份体系干燥过程中反映产生泡 c. 体系润湿剂太多,涂装过程产生大量泡沫 解决方案: a. 选择消泡能力略强的消泡剂 b. 加入沸点较高的溶剂延缓干燥速度 c. 减少润湿剂使用量
涂料常见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案
目录
CONTENTS
1 涂料常见问题 2 浮色、发花原因及解决 3 缩孔、麻点原因及解决 4 刷痕、橘皮原因及解决 5 提问 6 致谢
1 、涂料常见问题
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 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 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 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
常见问题: • 浮色、发花 • 橘皮、刷痕 • 缩孔、麻点、 • 流挂、缩边
2 、浮高的比例 分离出来,并飘浮到涂膜表面,颜色表里不一致的称为浮色,表 面颜色不一致的称为发花。
涂料及涂膜的病态与防治措施
11、常见病态的现象及防治10 8. 刷痕现象:漆膜干燥后,出现一条条高低不平的刷痕,将影响油漆表面
的光滑和光泽。 原因: 1)涂料粘度过稠,流平性差,稀释剂挥发速度过快; 2)施工不对,没有顺木纹涂刷; 3)涂装工具选择不当; 4)被涂物底材吸收性过强,涂料涂刷后即被快速吸收,造成涂刷困难出现
17、常见病态的现象及防治16 12.漆膜脱落、剥落、起鼓、起皮、分层。现象:由于漆膜层间附着、结合
不良、会产生漆膜脱落、剥落、起鼓、起皮等病态现象。 原因: 1)底、面漆不配套,造成层间附着力欠佳; 2)物面不洁,沾有汕污、水分或其它污物; 3)物面处理不当;如水泥或木材表面未经打磨就嵌刮腻子或上漆,使面漆
18、常见病态的现象及防治17 防治措施: 1)选择配套的底漆、面漆; 2)基材表面处理时要把油污、水分或其它污物彻底清除; 3)基材(如木材、水泥等)齐观要经过打磨、修整再嵌刮腻子,漆膜须干
透后并要打磨方可涂覆(刷、辊或喷)面漆,以增加层间的附着力; 4)去除水泥(混凝土)基材表面脱模剂,降低表面的碱性; 5)水泥基材应用抗碱性封闭漆进行封闭; 6)环境温度低于10℃时,不适宜施工水性涂料如乳胶漆。
或失光严重,应待表面干透后用水砂纸打磨后,再刷涂一层面漆。
15、常见病态的现象及防治14 11.漆膜开裂、龟裂现象:漆膜表面出现深浅大小各不相同的裂纹,如从裂
纹能见到下一层表面,则称为“开裂”;如漆膜呈现龟背花纹样的细小裂 纹,则称为“龟裂”。 原因: 1)底漆与面漆不配套,涂膜受外界作用(机械作用、温度变化而产生收缩 应力)引起漆膜龟裂或开裂;2)底漆未干透即涂覆(喷、刷、辊涂)面漆, 或第一层面漆过厚,未经干透又复涂第二层面漆,使用两层漆内外伸缩不 一致;3)室内用漆用于室外或金属表面底漆用于木材;4)木质底材含有松 脂未经清除和处理,日久经会渗透出漆膜,造成局部龟裂; 5)水泥底层未经充分干燥,PH值过大(碱性过大脑,表面有浮尘、油污等; 6)涂装前没将油漆充分搅拌均匀;7)施工环境恶劣、温度变化大、湿度大、 漆膜受冷热而伸缩,引起龟裂。
涂料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涂料常见病态及解决方法一、针孔——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
这种针尖状小也就像针刺小孔,孔径在100微米左右。
(一)原因:1、木才表面木眼太深,填充困难,打磨不好;2、边疆喷涂两次间隔时间太短,下涂层干燥不完全,上涂层急速干燥;3、被涂面有灰尘,水分,压缩空气有水、油污;4、油漆配好搅拌后静置时间不够(一般应静放10-15分钟);5、一次性厚涂,表面干燥而底层溶剂继续蒸发而凸起;6、使用不良的涂料稀释剂或错用稀释剂;7、固化剂加入太多,或错用固化剂;8、稀释剂用量太小,涂料粘度过高;9、施工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太大;10、喷涂压力过大或距离太远。
(二)解决方法:1、木材表面应充分填补好,砂光打磨达到要求;2、多次涂装时,延长重涂时间,让下层充分干燥;3、处理好补涂面灰尘和水,打水磨后,应晾置2-3小时以上,净化压缩空气;4、搅拌均匀后静置5-10分钟才能用;5、分两次或多次施工;6、使用配套产品;7、按指定的调漆比例正确调漆,并且充分搅拌均匀;8、增加稀释剂用量,达到施工最佳粘度;9、设法改善作业环境,夏天温度过高,要相应减少固化剂用量,适当选用慢干溶剂(如环已酮、CAC);10、调整好喷涂压力的距离。
二、气泡——漆膜干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圆形泡,也叫鼓泡。
(一)原因:1、木材表面木眼深,填充困难,喷涂漆成膜后,白坯的气体向外膨胀顶起漆膜,引起起泡;2、使用过高粘度的涂料;3、喷涂空气压力过高,涂料混入空气过多;4、加热干燥过于激烈;5、物面含水率高,环境温度太高,湿度太大,通风不行;6、空气压缩机及管道带有水分;7、固化剂加入油漆调匀后,放置时间不够;8、采用含水醇高的不良稀释剂刷涂时,溶剂挥发太快;9、一次涂太厚或边疆喷涂层间间隔时间太短。
(二)解决方法:1、刮透明腻子,充分填补木眼,在喷涂前先刷一遍底得宝封闭缝隙,排出木眼中的空气;2、适当调整涂料粘度;3、调整适当的空气压力,减少空气的混入;4、加热干燥时,待溶剂挥发后进行;5、改善施工环境物面应干燥,被涂面打水磨后晾干2-3小时以上;6、使用油水分离器分离,并定期排水,每半天一次;7、搅拌后应静置5-10分钟;8、选用配套稀释剂;9、可加5-10%慢干溶剂(如CAC,环已酮等);10、分多次施工,多次涂装时,延长干燥时间,让下层充分干燥。
12种常见的漆膜弊病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12种常见的漆膜弊病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漆膜弊病是指在漆膜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例如气泡、起皮、开裂等。
这些问题可能由于制造过程中的原因或施工不当而引起。
本文将介绍12种常见的漆膜弊病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1.气泡:气泡是指在漆膜表面形成的小气囊。
原因可能是涂装时存在空气或溶剂挥发不完整。
解决方法包括将涂料过滤,使用合适的喷嘴大小,喷涂时按照规定的喷涂速度和压力进行操作。
2.起皮:起皮是指漆膜与底层材料之间的剥离现象。
原因可能是涂装前表面没有充分清洁,涂料与底层材料不相容或不良的底材处理。
解决方法包括清洁和研磨底材,使用正确的底材处理剂,确保涂层与底材的相容性。
3.开裂:开裂是指漆膜表面出现裂纹。
原因可能是涂层过厚,干燥过快,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等。
解决方法包括涂刷均匀的漆膜,避免过快的干燥速度,保持稳定的温度。
4.粗糙和不均匀:粗糙和不均匀的漆膜可能是因为施工不当,喷涂速度过快,喷嘴堵塞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包括使用合适的喷嘴大小,调整喷涂速度和压力,确保喷涂均匀。
5.翘曲:翘曲是指漆膜在干燥或固化过程中出现变形。
原因可能是干燥速度过快或不均匀,温度不稳定等。
解决方法包括使用适当的干燥时间和温度,确保涂膜均匀干燥。
6.变色:漆膜的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可能是由于光照、氧化、化学反应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使用耐光、耐氧化的涂料,定期维护和修补涂层。
7.涂层剥落:涂层可能会出现剥落的现象,可能是由于粘度不当、涂层与底材不相容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使用适当粘度的涂料,选用适合的底材处理剂。
8.漆面不光滑:漆膜表面可能会出现不光滑的现象,可能是由于涂装时存在杂质、喷嘴堵塞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过滤涂料,定期检查和清洁喷嘴。
9.颜色不均匀:漆膜的颜色可能会出现不均匀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涂装不均匀、颜料分散不均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均匀涂装,使用颜料搅拌机均匀搅拌颜料。
10.贝壳纹:贝壳纹是指漆膜表面出现类似贝壳的纹理。
油漆漆膜常见弊病与防治
常见漆膜弊病与防治流挂为喷涂在垂直或斜曲表面上,涂料向下垂流现象。
主要起因:气压过低,或粘度过低,或喷涂中雾化不良。
喷枪太靠近工件表面。
使用不正确的稀释剂,如稀释剂沸点太高,易导致流挂。
喷涂不均匀每道施工之间间隔时间性太短预防措施:调整好气压及粘度,改善雾化。
调整好喷枪与工件的距离,一般为20cm。
使用配套的稀释剂,注意环境温度不同时,稀释剂改换。
4.每道施工后约过5-10分钟再下一道施工。
桔皮湿膜未能充分流平而形成的似桔皮状的痕迹,这种病态称为桔皮主要起因:施工粘度较高,喷枪口径大小不适,导致雾化程度不足。
喷枪离工件过远,涂层过薄或过厚。
稀释剂沸点偏低,挥发太快。
预防措施:调整施工粘度,选用口径合适的喷枪,以改善雾化。
调整好喷枪与工件的距离,一般为20cm 。
选用配套的稀释剂。
加入适当的流平助剂。
泛白施涂后溶剂急速挥发造成漆膜表面温度下降,这时空气里的水份就在油漆表面凝结而混入漆膜,从而形成一种不透明的白色膜的情况,称为泛白。
预防措施:1、选用配套的稀释剂。
2、使用油水分离器,以清除压缩空气中水份。
3、避免在高湿度时喷涂,必要时可以在油漆中加入适量的化白水。
(防潮剂)调整好喷枪与工件的距离,一般为20cm 。
选用配套的稀释剂。
加入适当的流平助剂。
针孔喷涂完毕后,漆面产生针尖小泡的现象,称为针孔。
主要起因:溶剂挥发太快。
夏天用香焦水为稀释剂多数要出现针孔喷完后立刻进烘箱,也容易出现针孔涂层过厚。
预防措施:1、采用较高沸点溶剂。
2、降低施工粘度,注意涂层厚度。
3、在涂层表干后,再加温烘烤。
金属闪光色泽不匀含有铝粉或珠光颜料的涂料,在施涂后出现流垂或湿膜厚薄不匀使铝粉或珠光颜料不能形成均匀的定向排列,导致涂膜金属闪光不匀。
主要起因:1、施工粘度过高,一次喷涂过厚。
2、喷涂时雾化不良,喷涂厚薄不均。
3、涂膜干燥过慢。
预防措施:1、降低施工粘度,注意施工厚度。
2、掌握好喷涂技巧。
3、选用合适的稀释剂,加快涂膜干燥。
外墙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外墙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1.开裂:开裂是外墙涂料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开裂的原因可能是基层不平整、涂料干燥过快或使用了低质量的涂料。
要防止开裂,首先需要确保基层的平整度,若不平整则需要进行修补处理。
其次,要使用质量可靠的涂料,并严格按照涂料的施工要求进行涂装,避免过快干燥。
此外,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尽量选择适宜施工的天气。
2.起泡:起泡是指涂料施工过程中涂膜表面出现小气泡,影响涂层的平整度和美观度。
起泡的原因可能是基层不平整、涂料中含有气体、涂料施工过程中气泡没有排除或喷涂厚度过大等。
要防止起泡,首先需要确保基层的平整度,有必要时进行修补处理。
其次,涂料中不应含有气体,避免使用低质量或有问题的涂料。
施工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工具,确保气泡顺利排除,避免喷涂厚度过大。
3.鼓泡:鼓泡是指涂料施工后整个涂层出现大面积的气泡,严重影响涂层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鼓泡的原因可以是基层含水率过高、涂料施工过厚、涂料中含有挥发性气体等。
要防止鼓泡,首先需要保证基层的含水率符合要求。
其次,涂料施工时要均匀涂抹,避免过厚。
对于含有挥发性气体的涂料,应选择低挥发性的产品,并在施工前充分搅拌和放置一段时间,让气体尽可能排出。
4.剥落:外墙涂料剥落是指涂层与基层之间产生分离现象,原因可能是基层不平整、涂料附着力差、施工工艺不当等。
要防止剥落,首先需要确保基层的平整度,有必要时进行修补处理。
其次,要选择附着力好的涂料,并按照涂料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确保涂料的干燥时间和固化时间充足。
此外,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涂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及涂层与基层的充分结合。
5.变色:外墙涂料施工后出现颜色变化,使涂层整体颜色不均匀。
变色的原因可能是涂料中的颜料质量问题、环境因素(如阳光照射、雨水等)的影响、涂料施工不均匀等。
要防止变色,首先要选择质量好的涂料,确保颜料的质量可靠。
其次,施工过程中要均匀涂抹,避免出现施工不均匀导致的颜色差异。
涂层质量缺陷及解决办法
• 涂膜发笑—发笑也称收缩,表现为涂层在 底面产生凝聚。原因是:施工现场温度低, 湿度大;工件表面有油污或温度太低;基 体太光滑或底层漆光泽度太高;第一道面 漆烘烤时间长、温度高,使漆烘烤过硬。
• 解决办法:采取相应对策。为防止漆层过硬,在施工第二 道漆前,对底层漆和已产生收缩的部位用粗砂布打磨。
• 涂层太薄。
• 解决办法:加强原料检验;加入粘度高的涂料, 调整涂料粘度;使用前彻底搅拌;控制施工厚度。
• 涂膜起皱—原因是:涂料质量不好,如钴催干剂 含量太高;漆膜过厚;烘烤不当;重复涂装涂料 不配套;底层未完全干燥又涂第二层;施工时与 酸硷气体接触。
• 解决办法:采取相应对策。
• 针孔—原因是:低沸点溶剂过多,使挥发 太快;环境温度高,相对湿度大;工件加 热太快、温度太高;工件表面有油污或灰 尘;喷涂时气体压力过高;压缩空气含有 油污和水。
• 现象:水痕
• 原因:漆液颜基比过小;漆液中杂质离子过多; 磷化膜过薄;水洗不干净;助溶剂量过大;树脂 表面张力过大
• 措施:采取相应措施
• 现象:桔皮
• 原因:漆液颜基比过小;漆液中杂质离子多;磷 化膜粗糙;水洗不干净;电压过高;漆液中
• 低分子量树脂增加 • 措施:采取相应措施 • 现象:漆膜剥落 • 原因:磷化膜过厚;漆液中杂质离子过多;
• 涂膜干燥慢或不干—原因是:室温自干型 涂料是环境温度太低;烘干型涂料是烘烤 温度太低或不均匀;固化型则可能是双组 分比例不对,固化剂加入量不足;涂料粘 度太大;底层涂料未干燥。
• 解决办法:采取相应对策。
• 涂膜失光—原因是:涂料变质;底材表面 过于粗糙或磷化膜粗糙;施工环境差、温 度低、湿度大;现场有氨气等有害气体; 涂料中固体成分太少;烘烤温度太高、时 间太长;工件表面不干净;涂层太薄。
乳胶漆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乳胶漆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1、涂膜发花色漆施工后颜色不均,有色斑、色块,色圈或颜色深浅浓淡不一的云雾状等现象被称之为涂膜发花。
形成原因:1.涂料未搅拌均匀,乳液颜填料分布不均,稠度不一致。
2.涂布量不够,盖不住底或涂膜厚薄不一致。
3.基层不平整,光滑度不一致,由于光的作用,基层平整时颜色显浅,有凹凸不平时颜色较深。
4.基层碱性强,泛碱引起涂料变色发花或褪色。
5.墙体的阴阳面及是否靠近水源等导致不同区域湿度差异,湿度大的区域涂膜在干燥后颜色较浅。
解决方法:稀释涂料时充分搅匀,施工中尽可能涂布均匀。
若涂料太稀或遮盖力不好,应多涂一遍。
腻子批平整,精细打磨一致。
建议在基层PH值小于10以下时施工,使用性能好的抗碱封闭底漆,增强封闭性,防止碱性物质泛出。
延长干燥养护期以降低基材的碱性,或使用10%的草酸溶液中和,然后清水冲洗、干燥后施工。
保证施工时基底湿度一致,增强外层涂料的抗雨水渗透性,降低涂膜水份的挥发以减少碱性物质的泛出。
选用耐碱性良好的色漆品种。
(北京麦尔化工专业生产水性色浆、助剂0)2、返碱掉粉:主要原因是基层未干燥就潮湿施工,未刷封固底漆及涂料过稀也是重要原因。
如发现返碱掉粉,应返工重涂,将已涂刷的材料清除,待基层干透后再施工。
施工中必须用封固底漆先刷一遍,特别是对新墙,面漆的稠度要合适,白色墙面应稍稠些。
3、发泡、起膨:主要原因有基层处理不当,特别在腻子疏松的底材上。
防止的方法除涂料在使用前要搅拌均匀,掌握好漆液的稠度外,可在涂刷前在底腻子上刷一遍107胶水或刷两边渗透力很强的底漆,先刷107胶水后再进行修补。
4、流坠主要原因是涂料粘度过低,涂层太厚。
施工中必须调好涂料的稠度,不能加水过多,操作时排笔一定要勤蘸、少蘸,避免出现流挂、流淌。
如发生流坠,需等漆膜干燥后用细砂纸打磨,清理饰面后再涂刷一遍面漆。
(北京麦尔化工专业生产水性色浆、助剂0)5、透底、露底:主要是涂刷时涂料过稀、此数不够或材料质量差。
涂料施工后的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
涂料施工后的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摘要:涂料施工是建筑装饰中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常见的缺陷。
本文将介绍涂料施工后常见的缺陷,包括起皮、开裂、脱落、发霉、色差等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旨在帮助施工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涂料施工质量。
1. 起皮起皮是涂料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主要表现为涂膜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不强,导致涂膜起泡或起皮。
常见的原因包括基层处理不当、底漆使用不当、施工环境湿度过高等。
处理方法包括重新施工底漆、修补起皮部分、改善施工环境湿度等。
2. 开裂开裂是涂料施工中常见的缺陷之一,主要表现为涂膜出现裂纹。
常见的原因包括基层变形、涂料层厚度不均匀、涂料伸缩性能不佳等。
处理方法包括重新施工涂料、增加涂料层厚度、选用具有较好伸缩性能的涂料等。
3. 脱落脱落是指涂膜与基层之间发生剥离现象,是涂料施工中的严重缺陷。
常见的原因包括基层处理不当、涂料与基层的粘结力不足、湿度过高等。
处理方法包括重新施工底漆、修补脱落部分、改善施工环境湿度等。
4. 发霉发霉是指涂料施工后在涂膜表面或涂膜与基层之间产生霉菌生长现象。
常见的原因包括基层湿度过高、施工环境通风不良等。
处理方法包括清除霉菌、改善施工环境通风等。
5. 色差色差是指涂膜颜色不均匀或与预期的颜色不符。
常见的原因包括施工不均匀、涂料配比不准确等。
处理方法包括重新施工涂料、调整涂料配比等。
结论:涂料施工后常见的缺陷包括起皮、开裂、脱落、发霉、色差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包括重新施工底漆、修补脱落部分、改善施工环境湿度等。
通过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确保涂料施工质量,提高建筑装饰的品质。
涂膜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涂膜常见问题及其对策1、墙面泛碱干净平整的涂膜被雨水润湿后,雨过天气转晴,涂膜表面泛出白色粉末状物质,出现墙面风化现象,该层粉料可以轻轻除去,但粉末物质可以再三地泛出。
涂膜泛碱会影响到涂膜的装饰保护寿命,泛碱导致涂层颜色变化,出现颜色不均,泛碱导致涂膜起皮、开裂、脱落减短涂层的保护寿命。
涂膜经历3——6月的泛碱,涂膜表面将发生起粒、褪色、起泡、开裂、脱落现象。
泛碱原因:基材中碱性盐类物质的存在,墙体内部积聚有水分,由于水分蒸发,水蒸气将墙体内可迁移的碱性物质一起带出涂层,在表面碳化成盐沉积在涂膜表面泛白粉。
具体原因如下:基底碱性:涂膜泛碱因基材碱性太高或地基为盐碱地基,或腻子质量太差,选用高碱性水泥。
封闭底漆封闭性差,不耐水、耐碱。
墙体内部积水过多,通过外墙表面逸出。
外墙面漆的抗雨水渗透性差,大量雨水的渗透,在雨过天晴后,水气往外蒸发。
泛碱的预防:减低墙体碱性:保证新墙面基材的pH值小于10,对高碱性墙面使用10%的草酸溶液洗刷中和,再用清水冲洗墙面,干燥后封底涂刷涂料。
寻找并杜绝水分的源头:保证涂膜防水和抗雨水渗透,增强涂膜的疏水性,减少雨水的渗透,从而减少泛碱行为。
加强对底材的封闭:选用渗透封闭作用强的封闭底漆,如溶剂型封闭底漆,溶剂型封底漆封闭性最好,乳液-硅溶胶复合体系封闭底漆有很强的封闭作用。
硅溶胶为纳米级粒子,对基材的渗透性好,封闭开放的毛细孔,增加封闭孔数,减少开放孔数,增强对基材的封闭作用。
硅溶胶成膜后,成为二氧化硅立体网状结构涂膜,不水解粉化、不降解,封闭作用长。
并且硅溶胶析出时活性强,与基材中碱性物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硅酸钙,降低基材碱性,同时增强涂层的附着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涂膜黄变浅色或白色漆膜经受光、氧和水或其他化学物质的的作用,在短期内发黄现象。
涂膜发黄原因:1)涂料中黏结基料易于变色,如苯丙乳液因苯乙烯的存在,苯乙烯氧化导致涂膜泛黄。
2)涂料配方使用某些性能不稳定的白颜料,在接受光氧作用,或附近有引起化学反应的发生源存在,如硫化合物或其他化学物质的影响下,导致化学反应而变色。
涂膜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涂膜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I.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2.青岛市新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3.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与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042)1前言在塑料涂料施工过程中或施工成膜后会因各方面原因产生多种缺陷,本文涉及最主要的几种缺陷,并尽可能地讨论其产生原因及消除或尽量减少其发生的对策。
塑料涂料的许多缺陷是与表面张力现象相关的,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分子上力分布不对称,界面上液体的力与液体内的力不同,表面的分子具有很高的自由能,相当于每单位面积上移去表面层分子所需的能量。
在固体也存在相似表面取向效应,它有表面自由能,表面力作用来减少液体和固体的表l面自由能,表面张力作用使液体缩成球,因为球的表面积/体积比率是最小的。
如果两个不同表面张力液体相互接触,低表面张力的流去覆盖住较高表面张力的液体,因为这样总表面自由能更低。
这种流动是表面张力差推动的,有些人称为表面张力梯度推动的流动。
涂料能均匀稳定地涂覆于塑胶件表面的最主要条件,为涂料的表面张力必须小于被涂覆物的表面张力。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涂膜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1缩孔现象当表面张力较高的涂料涂覆于表面自由能较低的底材上,也就是涂料表面张力与底材表面张力相差太大时,容易造成涂料对底材的润湿性不良,接触角变大,使涂料有保持滴状倾向而裸露出被涂面,特别是罩光清漆和颜料份较少的色漆,比较容易出现这种缺陷,而且不容易修补。
缩孔是由低表面张力的小颗粒或小液滴杂物产生的,它们可能存在于塑胶底材上、涂料中或飞落在刚刚涂覆好的湿膜上。
某些低表面张力物质溶解在湿膜中产生一个局部的表面张力差,Marangoni效应将这低表面张力部分的湿膜从颗粒流开,试图覆盖周围高表面张力的湿膜。
随着流动的发生,溶剂的挥发,表面张力差增大。
流动继续,溶剂的挥发增大了黏度,阻碍了流动而最终形成凹下的缩孔。
常见解决方法使用助剂降低涂料表面张力以减少缩孔增加流平。
它可将表面张力降低到大多数会引起缩孔杂物的表面张力以下。
常见喷涂问题及解决办法
涂膜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1、缩孔现象产生原因:表面张力较高的涂料涂覆与表面自由能较低的底材上,涂料对底材的润湿性不良接触角变大。
罩光清漆颜料分较少的色漆较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解决方法:使用助剂降低涂料表面张力以减少缩孔增加流平2、橘纹现象产生原因溶剂挥发太快,湿膜黏度急剧增加,流平困难而产生橘纹。
喷涂时出漆量太小或喷涂距离太远表面沉积涂膜太薄,流平变的困难。
喷枪雾化不良漆雾颗粒过大。
喷涂距离太近。
涂料黏度过大。
环境温度/喷件温度过高。
喷涂室内空气流速过快。
底材粗糙。
飞散漆雾在已喷涂表面沉积。
解决方法选择合适的溶剂,例如聚氨酯涂料稀释剂有冬用和夏用之分。
规范喷涂操作、喷涂环境控制、采用带恒温装置的喷涂设备提高喷涂清洁度3、咬底现象产生原因涂料中的有机溶剂对底层产生严重的溶胀起皱(塑件内应力在有机溶剂的机型和溶解力较强时,涂料中强溶剂咬进塑件)而脱离的现象。
分为涂膜与底材和涂膜之间的咬底两种。
解决办法在不影响涂料溶解性的情况下,尽量减弱稀释剂的极性和溶解力。
在涂膜咬底的部位用细砂纸打磨一遍,再喷上一道漆。
涂装过程中先将底材易咬底的部分薄薄喷涂,再将此与别处均匀涂膜。
4、颗粒现象产生原因涂膜表面产生颗粒解决办法对于少数微细颗粒,采用1500目以上水砂纸打磨修饰,颗粒过大时或面积较大时800目水砂纸打磨重新喷涂。
5、底漆与清漆层之间附着力问题底漆表面张力不应太大,能与底材咬合最佳。
面漆对底漆的润湿性良好,两层漆要有一定的界面层才有稳定的附着力。
6、针孔现象产生原因清漆精致不良,内部存在杂质。
涂料挥发过快,且用量较多。
涂料表面张力过大,黏度高,流动性差,气泡释放困难。
被涂覆塑料件未冷却,闪干时间过短,使湿膜中溶剂急剧蒸出。
涂膜喷涂太厚且表干过快。
作业环境湿度太高,或喷涂中有水分带入涂料中。
闪干不充分,烘烤温度过快。
涂料长时间搅拌,形成无数细微空气泡。
颜料分散不良。
解决方法采用挥发性慢的强溶剂。
加入适量流平剂(降低表面张力)闪干要充分,涂料按规格配置7、气泡和气孔问题解决方法聚二甲基硅氧烷。
涂料施工常出现问题及补救措施
13.白化 现象:漆膜成膜后,短期内漆膜颜色较淡白,有白雾或云状 (1)施工原因:a温度底、湿度高时作业;b基层未干或结冰、有霜便涂
饰面漆; c喷涂时,一次性喷涂过厚,表面干燥过快;
厚薄不匀使铝粉或珠光颜料不能形成均匀的定向排列,导致涂膜金属 闪光不匀 (1)涂料自身原因:a铝粉或珠光颜料不能形成均匀的定向排列,导致 涂膜金属闪光不匀: (2)施工原因:a喷涂时空气压力不够,漆雾化不良;b喷涂时喷枪口出 料未形成扇行,喷涂时行进速度不一;c搅拌不均匀;
涂料施工常出現问题及补救措施
产品知识培训
涂料施工常出現问题及补救措施
涂料施工常出现的问题及补救措施
1.涂料开裂、脱皮 (1)涂料过度稀释,涂刷后涂膜大薄导致附着力不好,产
生开裂、脱皮现象。 (2)底涂料未干透就刷面涂料,随时间的推移,面涂料先
干透而底涂料干燥速度相对较慢。因两层涂料干燥速度不 一,导致最终涂膜收缩时间不一而开裂、脱落。 (3)腻子层属于亲水性材料。 (4)底漆未刷透或涂刷过薄或底漆加过量水稀释。 (5)涂膜过厚,表干实不干。
出现于冬季);
涂料施工常出現问题及补救措施
8.疤痕 现象:涂饰面修补不当形成疤痕 a脚于架的连接件穿过墙,拆架后修补基底不平、或墙面空鼓切除后修补
基底不平造成疤痕; b修补处喷点大小、密度与大面不一致; c接槎处,由于复喷或复滚涂导致花型、密度与大面不一致;
9.金属漆闪光不均匀 现象:一般含有铝粉及珠光颜料的涂料因流平性差,出现流坠或因喷涂
原因:内墙漆用于户外,如环氧漆等;涂料过量过度稀释,漆膜太薄, 树脂无法有效粘结;底材太疏松,树脂过多渗入基底,无法有效粘结; 施工时基底温度过低,低温引起的乳胶无法凝结,成膜不佳;基底及 环境湿度过高,重涂时间短,通风差,无法完全成膜;基底碱性过高, 漆膜被破坏;测试时未够7天成膜期;不使用底漆,碱性侵蚀面漆, 或底材吸水过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2
问题 现象 原因 补数 彩色漆在贮存过程颜色变化 调好颜色的乳胶漆在储存一段时间后,颜色偏离了原来的色相或颜色在罐内发生分离的现象 1)体系的亲水亲油不平衡
2)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用量不当
3)颜料粒子絮凝 1)调整体系的亲水亲油至平衡
2)选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
2)涂层过厚
3)涂料粘度过低
4)施工环境温度过底,湿度过大,涂料干燥迟缓 1)适当调整配方,慎用大密度的颜填料
2)施工时控制涂层厚度,一般干膜厚度在20-25μm为宜
3)调整涂料施工粘度
4)施工环境温度>10℃,湿度<85% 裂纹、裂缝 涂膜表面形成各种开裂纹路 1)基层未处理好,有粉尘、油污
涂料及涂膜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乳胶漆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因配方不当、生产工艺不合理等,会使所生产的乳胶漆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在涂装过程中,涂料的质量、涂料状态、涂装工艺、涂装方法、涂装环境等会影响到涂膜性质,使涂膜出现各式各样的弊病。以下所列表一是乳胶漆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常见问题以及由于施工不当而引起的涂膜弊病及解决方法。
2)增加乙二醇用量,增加保水增稠剂或高HLB值表面活性剂用量,减少高吸水率填料用量,避免干燥太快;对基材施涂封闭
3)减少增稠剂用量,降低粘度
4)根据所用涂料选用合适的刷子
5)更换助剂品种,选用高HLB值润湿助剂 表3
问题 现象 原因 补数 涂膜浮色、发花 涂膜表面颜色不均匀,或者涂膜在垂直方向颜色不一样,指揉展色欠佳 1)颜料絮凝
(2)改变乳液或添加乳液保护剂H-306
(3)降低强溶剂的用量
(4)使用缓冲液
(5)改换分散剂种类 贮存过程中粘度降低 生产好的乳胶漆在贮存过程中,粘度贮存不稳定,粘度低于起始黏度 1)增稠剂受微生物或酶降解
2)使用了对PH-值敏感的增稠剂,体系的PH值漂移 (1)改变增稠剂种类,改善仓库条件
环境温度>10℃,干膜厚度在20-25μm为宜
5)保证底涂层完全干后再涂面涂层
上述三者用量
3)降低成膜助剂用量 涂料在应用过程中产生鱼眼或缩孔 漆膜表面有坑坑洼洼不平点,或漆膜有盖不住底材的小点 1)消泡剂混合不当
2)消泡剂过量
3)润湿剂不够
4)基材表面污染,表面张力低,润湿不好 1)制漆过程中消泡剂在涂料体系要充分分散好
2)减少消泡剂用量
2)膜很脆,涂料所用基料过少,颜基比过大
3)成膜助剂用量不够,乳胶粒子未充分软化好,成膜不好
4)施工温度过低,涂层过厚
5)底涂层未干即涂面涂层 1)施工前处理好基材,清除粉化开裂的表面,填补墙体裂缝
2)增加基料
3)增加成膜助剂用量,或更换成膜助剂品种
4)施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超细粒子过多
3)亲水亲油不平衡
4)颜料-聚合物絮凝
5)表面张力不平衡而发花 1)增加润湿分散剂用量
2)更换不同牌号的颜料或使用可以形成杂絮凝结构的分散剂
3)使用润湿分散剂调整至平衡
4)添加能强力降低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H-875) 涂膜褪色、发花 涂膜经历一段时间后颜色淡化或消退 1)受日光和化学药品等的作用
表1
问题 现象 原因 补数 贮存过程中粘度增加 生产好的乳胶漆在贮存过程中,粘度贮存不稳定,粘度增加很大,超过20% 1)润湿分散功效不够,导致絮凝
2)乳液混料稳定性差,对钙离子稳定性差,对成膜助剂混容性差
3)使用过量的强溶剂
4)PH值漂移
5)分散剂种类选择不适宜,发生了桥架絮凝 (1)增加润湿分散剂的用量或改换润湿分散品种
3)选用合适的分散剂 冻融不稳定性 生产好的乳胶漆在低温贮存一段时间后,黏度增加过大,甚至出现胶化 1)乳液冻融性不好,保护不够
2)助溶剂用量不够
3)成膜助剂用量太高 1)更换乳液牌号,或添加保护剂(H-306)
2)假如涂料絮凝,增加表面活性剂、助溶剂、或保护胶或
(2)使用缓冲液维持PH值,或改用对PH值不敏感的增稠剂 贮存过程中分水 生产好的乳胶漆在贮存一段时间后,储罐内分离出一层透明液体 1)增稠剂种类或比例搭配不当
2)低剪切黏度太低
3)亲水亲油不平衡
4)无机粒子密度大、颗粒大导致沉降 (1)选择好增稠剂种类,调整增稠剂的比例
(2)提高漆的低剪切黏度
3)适当添加润湿剂用量
4)处理好基材表面,或添加低表面张力的助剂 流平性差 漆膜表面刷痕重,不平整 1)涂料流平性差,低剪黏度、触变指数过大
2)基材过于干燥,施工环境温度过高
3)施工粘度太高、太稠
4)刷子、辊筒过硬
5)配方中润、分散助剂选择不当 1)调整流变改性剂用量,如添加L-2000,或重新调整增稠系统
(3)调整原材料的种类和用量,使体系的亲水亲油平衡
(4)尽量避免重、超大粒子 储存过程中分乳液 生产好的乳胶漆在贮存一段时间后,储罐内分离出一层乳白色液体 1)助溶剂过量
2)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不当和用量过量
3)增稠剂种类和乳液不匹配 (1)降低助溶剂的用量
(2)选择低HLB值表面活性剂种类或降低用量
2)基层碱性过大
3)施工现场附近有能与颜料起反应作用的氨、SO2等发生源。 1)选用耐候耐化学好的颜料,如氧化铁系、酞菁系颜料
2)碱性墙面可用10%左右的草酸溶液处理,涂刷耐碱、封闭性好的封闭底漆
3)将氨、SO2等发生源远离施工现场
流挂、流淌 涂膜在垂直面形上薄下厚的涂层,流动的幕痕 1)涂料的密度大,在涂料中含有大密度的颜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