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4大城市群说明
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人力资源合作协议

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人力资源合作协议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为大力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人才有序流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区域整体人才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按照《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武汉)》,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人力资源合作达成如下协议:一、共同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就业方针,着力构建武汉、合肥、南昌、长沙四市一体化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一)建立政策会商机制。
建立就业创业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策协调,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四省会城市轮流举办,旨在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交流与研讨。
(二)举办创业联盟城市活动。
形成四省会城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加强联盟城市之间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交流与合作,整体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开展人力资源开发服务。
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对接合作,实现四省会城市人力资源网互联互通并及时发布相关人力资源信息和岗位信息。
二、全面加强人力资源合作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着力构建一体化人才支撑体系,为长江中游城市群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促进人才合理流动1、开发人才招聘工作。
四省会城市每年轮流由一个城市定期主办一次大型人才招聘会或由四省会城市联合举办巡回招聘会,每次设定一个主题,承办方为参会方提供便利,协助对方做好招聘会信息、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工作和其它宣传、会务工作。
推进委托招聘合作,根据合作方提出的用人需求,采取多种形式为对方招聘人才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服务。
2、促进信息互动交流。
建立网站互链,各方在人才网站显著位置建立对方人才网LOGO徽标链接或文字链接。
建立人才供需信息动态发布机制,发布合作方提供的人才供需信息、日常及大型人才交流会信息。
四川省重点打造的四座特大城市有那四个

四川省重点打造的四座特大城市有那四个四川省重点打造的不是特大城市,而是“四大城市群”,分别为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
根据《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对四大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等级作了明确划分,具体如下:1、成都平原城市群,包括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眉山市、资阳市以及乐山市主城区、夹江县、峨眉山市和雅安市主城区、名山县等2、川南城市群,包括自贡市、泸州市、内江市、宜宾市,以及乐山市除主城区、夹江县、峨眉山市外的其余城镇,幅员面积约4.42万平方公里。
3、川东北城市群,包括广元市、遂宁市、南充市、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幅员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
4、攀西城市群,包括攀枝花市、凉山州以及雅安市除主城区、名山县外的其余城镇,幅员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四大城市群发展重点:1、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重点:加大对区域内主要河流和骨干道路的绿化建设,有效贯通城市间森林、湿地斑块,加强城市群生态空间连接。
同时,积极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小镇等建设,增加城市森林与绿地面积,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
2、川南城市群发展重点:加强以人为中心的城市森林建设,有效增加城市(镇)内森林绿地面积。
结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森林资源较好的城市和地区,加强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等生态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森林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森林的综合惠民能力。
3、川东北城市群发展重点:该建设重点是对现有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质量提升,充分展现各自城市特色,加强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等生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森林综合惠民能力。
4、攀西城市群发展重点:该区域建设发展重点是总结和推广攀枝花市、西昌市建设森林城市经验和模式,积极推进森林县乡村建设。
加强雅砻江干流和安宁河等区域森林资源保护和修复,加强道路绿化景观廊道的建设,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网络生态屏障。
参考资料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四大城市群经济实力研究。
四川省情资料

四川省情
一、地理概况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跨东经97°21′52″~108°05′36″,北纬26°03′25″~34°19′09″之间。
四川省总面积约50.4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3%,是中国面积第五大的省份。
四川省地形复杂,有川西高原、大巴山、大渡河、金沙江等地理地貌。
二、人文历史
四川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在古代,四川曾是巴蜀文化和蜀
文化的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巴蜀文化。
在历史上,四川是“南成都”和“蜀都”的称呼,素有“天府之国”、“天府之乡”的美誉。
三、经济发展
四川省是中国西部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四川省以农业、工业、能源、旅游等多元产业为主,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
其中,成都、重庆等城市是四川省的经济中心,也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四、文化特色
四川省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川剧、蜀绣、川菜等都
是四川省的代表性文化。
此外,四川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如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五、旅游资源
四川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蜀山之
王峨眉山、雅安市的亚丁、乌当区的龙泉古镇等都是四川省的旅游胜地。
四川的旅游业也蓬勃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结语
四川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风景优美的省份,不仅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也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传统。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四川省,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感受四川的独特魅力。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都市圈交通:“多网融合”实现高质量一体化

一、判断题(每题10 分,共4 题,总分40 分)1、根据本讲,营造更具温度和亲近性的街区社区: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
A、对B、错正确A2、发展多元化国际运输通道,重点打造中蒙俄、中国―东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中尼印和孟中印缅等6条陆路国际运输通道。
A、对B、错正确B3、多层级轨道网络最终决定城市的中心体系和城市形态。
A、对B、错正确A4、根据本讲,区域轨道枢纽布局决定了城市中等级产业的布局,从而决定了城市的中心体系。
A、对B、错正确B二、单选题(每题10 分,共4 题,总分40 分)5、根据本讲,基本网是指连接()万人口以上城市、资源富集区、货物主要集散地、港口及口岸,基本覆盖县级以上行政区。
A、35B、30C、20D、40正确C6、根据本讲,():创造多元包容和富有亲和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组织紧凑的社区生活网络和休闲空间。
A、五分钟生活圈B、八分钟生活圈C、十分钟生活圈D、十五分钟生活圈正确D7、根据本讲,港铁经验:“轨道+物业”模式的成功基础是()政策。
A、营销B、土地C、管理D、人才正确B8、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作为()。
A、极B、组群C、组团D、点正确A三、多选题(每题10 分,共2 题,总分20 分)9、根据本讲,要打造由()组成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A、主轴B、走廊C、通道D、技术E、人员正确ABC10、根据本讲,要围绕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和关键性的节点城市来建设面向国际、统筹国家的多层级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具体包括()。
A、加快建设3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80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B、建设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C、加快建设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80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D、推进一批国际性枢纽港站、全国性枢纽港站建设E、建设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辽中南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4.战略定位 (1)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内河经济带 。 (2)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
带。 (4)长江经济带是我国 生态文明 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背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同属 华北 要地,战略地位十 分突出。当前区域总人口已超过1亿,面临着 生态环境恶化 、城市 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京津冀地缘相 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2.战略重点:重点是疏解 北京非首都功能 ,控制北京人口规模, 着力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构 建以首都为核心的 世界级城市群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 的道路。
较高
较大
中部 西部 相对滞后 较低
较低 较低
较低
较小
小
东北 较快 较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较小
(3)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地区
东部
中、西部
对外开放时间
较早
较晚
对外开放程度
较高
较低
外资吸引能力
较强
较弱
设立特区,确定14个沿 边境城市、长江沿岸城
主要开放措施 海开放城市,建立沿海 市和内陆省会城市的开
经济开放区,开发浦东 放开发,西部大开发
东、中、西 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
互动合作的 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协调发展带 激发内生发展活力,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
展的示范带
沿海、沿江、用好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创新开放模式,促进优势互
专题4: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基础梳理:考点一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区位分析
优势条件
自然:
人文:
地理位置:承东启西,接南济北, 通江达海; 气候: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气候资源优越; 水:长江径流量大,水资源充足; 中上游蕴藏了丰富的水力资源; 资源优势: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 资源,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
产业:重要的工业走廊,农业基础地位高; 人才与技术: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 技术与管理先进; 市场:人口密集,收入水平高,具有各种 消费需求,对国内外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 力。 交通:基本形成由水运、公路、铁路等多 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基础梳理:考点二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意义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 的比较优势,统筹人口 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 环境承载能力,发挥长 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 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 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 发内生发展活力,使长 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 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小试牛刀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东起上海、西至云南,主要由三大城市群构成,涉及上海、重庆、江 苏、湖北、浙江、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安徽9个省2个直辖市。面积约占全国21%,人口和GDP 均超过全国40%。图为长江经济带略图。
(2)结合材料说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
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工业(产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较完善; 城市密集,市场广阔。(任意三点)
基础梳理:考点一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区位分析
地理 背景
资源环境条件
社会经济基础
内部关联互补
优势
最全的四川省情省策

省情省策人文地理概况: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邻:东—;西—;南—、;北—、、辖区面积:万平方公里,全国第五大省行政区划:18个地级市,3个民族自治州,181个县(市、区,其中4 个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地形地貌:A多山与高原。
地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巴山地、盆地。
B地貌类型齐全。
平原、丘陵、山地、高原齐具,总体为东部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
C浅丘和平原为主。
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D 西高东低地势。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高中间低。
地理高低点:最高点—西部贡嘎山(横断山脉);最低点—南边长江之滨(市合江县)气候:亚热带围,温和湿润。
古人评:三国诸亮《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入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之最:二滩电站——中国20 世纪建成投产最大水电站,现亚洲最蜀郡郡学——在同一地址办学两千年不断,世界仅此一例彝族聚居区——全国最大全国文化遗产遗址——最多的省份之一天然气【尤其气田气】分布——最集中省份东部盆地——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全国唯一:羌族聚居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省份;世界第一:钒、钛全国第一:中国旅游历史文化名城(7 座)数量;松杉植物种类;钒、钛、锂、银、硫铁矿、天然气等11 种;省河流年径流量(3000 亿立方米);国拥有世界遗产最多(5 处);全省共有181 个县(市、区);生猪数量;2008 年猪肉产量,肉类总产量;林副产品油桐,生漆产量;西部第一:人口8127 万;两院院士57名;高等学校90余所;2008年GDP地方财政收入,主要经济指标;钢、水泥、平板玻璃、化肥、农药、丝、布原盐、白酒、纯碱等产品产量;2007 年粮食总产量,油料产量;2007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8 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007 年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
西南14座大城市排名:重庆第一,成都第二,昆明第三,贵阳第四

西南14座⼤城市排名:重庆第⼀,成都第⼆,昆明第三,贵阳第四西南地区:⼀般意义上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四省⼀市,但⼩编认为从经济⾓度来说应该把⼴西也包含进去。
西南地区是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近5年GDP增长排名如下:贵州105.7%、西藏89.7%、重庆75.3%、云南69.9%、⼴西55.7%、四川55.42%。
发展速度均快于全国平均速度,其中贵州、西藏、重庆、云南位居全国前四,成绩尤其耀眼。
但在历史上西南是我国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城市化⽔平低,⼤城市少,在1980年代,整个西南只有成都和重庆两座百万⼈⼝⼤城市。
经历10年经济⾼速发展,西南的城市发展到何种程度了?有多少城市城区⼈⼝超百万,跻⾝⼤城市之列?从表中可以看到,截⾄2017年西南城区常住⼈⼝超100万的⼤城市已经达到14个,其中四川7座、⼴西3座、贵州2座、云南1座、重庆1座。
其综合实⼒排名如下:1、重庆西南中⼼城市、国家中⼼城市、特⼤城市,城区⼈⼝620万,建成区⾯积721平⽅公⾥,城市规模西南地区第⼆,仅次于成都,2016年GDP17558亿元,全国第6。
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融、航运和商贸物流中⼼,中西部最⼤的制造业基地。
科教实⼒西南第⼆,有⾼校65所,在校⼤学⽣73.5万⼈,有名牌⼤学3所,重庆⼤学、西南⼤学、西南政法⼤学。
2、成都西南第⼀⼤城市、国家中⼼城市、特⼤城市,城区⼈⼝640万,建成区⾯积802平⽅公⾥,2016年GDP12710亿,全国第8。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化、科技、商贸、交通中⼼,世界美⾷之都,世界级旅游⽬的地。
科教实⼒西南第⼀,有⾼校56所,在校⼤学⽣72.9万⼈,有名牌⼤学5所,四川⼤学、电⼦科技⼤学、西南交通⼤学、西南财经⼤学、四川农业⼤学。
3、昆明西南第三⼤城市,中国⾯向东南亚的门户城市,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旅游城市,城区⼈⼝350万,建成区⾯积409平⽅公⾥。
2016年gdp4300亿,全国第43位。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练习)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的()A.珠江三角洲地区B.辽中南地区C.长江三角洲地区D.京津唐地区2.该地区城市分布密集,其中最大的核心城市是()A.杭州B.上海C.苏州D.南京3.下列能反映该地区特色景观的()A.B.C.D.4.著名的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所在省区分别是()A.江苏和浙江B.上海和浙江C.江苏和上海D.浙江和江苏【答案】1.C;2.B;3.A;4.A【分析】1.图示地区位于长江出海口及周围地区,包含.上海、江苏东南部与浙江北部地区,可判断为长江三角洲地区。
故选C。
2.该地区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密集。
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故选B。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该区域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水乡古镇是其特色景观。
大漠风光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高山羊驼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山地,黄土高坡位于华北黄土高原上,故选A。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州园林位于江苏省,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故选A。
5.(2021·贵州八年级期末)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
这种生活方式借助的条件是()A.便利的服务B.发达的农业C.便捷的交通D.丰富的资源【答案】C【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
借助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C项正确。
故选C。
6.“同城效应”说明了()A.城市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業B.城市之间相互合并C.扩大了城市规模D.团结一致共同发展【答案】A【分析】“同城效应”是指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的行政分割,促进区域间市场、产业、基础设施一体化,以达到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状态;“同城效应”是城市经济圈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趋势,说明城市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密切,A项正确。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AB卷(含答案)

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A卷全国卷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016·新课标全国Ⅰ,4~6)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1~3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市用地结构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兰斯塔德地区城市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而且城市之间相互独立。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四个核心区都有各自的主要服务功能,核心区之间服务的互补性较强,因此,四个核心服务的种类是不同的,但每个核心区的服务范围都覆盖整个城市,等级也相同,人口具有流动性,所以不可能限制服务人口,故选A项。
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各核心区分工明确,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因此会导致同类产业在空间分布上集聚到一起。
故选B项。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20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兰斯塔德地区形成国际性的城市群,但城镇扩张程度小,结构体系稳点,说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故选D项。
答案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与城市区位(2014·大纲全国,10~11)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4~5题。
4.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5.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解析第4题,图中显示甲城市建有港口,而该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故甲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港口。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发展第1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__以我国上海为例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

第二章第一节【A基础培优练】时间:20分钟总分:41分(知识点1: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
知识点2: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知识点3: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知识点1](2021年山东滨州联考)从世界城市发展历程看,城市群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雏形发育期、快速发育期、趋于成熟期、成熟发展期。
下图是城市群不同发育期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1.在甲阶段,箭头所表示的要素主要是( )A.资金流B.人口流C.技术流D.信息流2.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群。
从发展历程看,其目前所处的阶段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在甲阶段,箭头由中小城市指向中心大城市,表明此阶段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大量人口从中小城市流向中心大城市,因此在甲阶段箭头所表示的要素主要是人口流。
第2题,根据图中城市群特征判断,甲、乙、丙、丁应分别表示雏形发育期、快速发育期、趋于成熟期、成熟发展期。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群,但该城市群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目前处于趋于成熟期,所对应的图示阶段应是丙。
[知识点1、3](2021年江苏徐州学情调研)国家节点战略是以试点改革为特色,依托重要节点推进区域开发的战略,是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依据之一,重要节点在制度创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核心枢纽作用,其作用程度会受到空间位置的影响。
下图为国家节点战略作用模式分析图。
据此完成第3~4题。
3.不能在区域开发中承担“重要节点”的是( )A.上海自贸区B.天津滨海新区C.深圳D.合肥4.重要节点对周围城镇群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城镇群的功能升级与结构优化B.改变城市的地域形态C.提高城市人口比重D.改善周围城镇群的环境质量【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据材料“重要节点在制度创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核心枢纽作用”可知,重要节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应该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上海自贸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深圳都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强,而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经济较落后,不能作为重要节点,D项正确。
2024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省际区域6.3成渝地区_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习题课件晋教版

A.成都、重庆
B.内江、涪陵
C.自贡、遂宁
D.宜宾、万州
点拨:成渝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已经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双核”城市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唐代诗人李白对该区域的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多角度设问】读图6-3-2,完成10~13题。
图6-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下列关于成渝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经济互补 B.北接京津唐工业区 C.西通东北地区,能为之提 供技术支持和工农业产品 D.南达喀什经济特区 点拨:成渝地区北接关中—天 水经济区,西通青藏地区,南 达北部湾经济区。 图6-3-2
第六章 省际区域 6.3 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
1.重要的地理位置 (1)位置:成渝地区地处长江上游,它北接 陕甘 ,南 连 云贵 ,西通 青藏 ,东邻湘鄂。 (2)范围: 重庆 、 成都 及其周边地区。
2.丰富的自然资源 (1)地形:以 平原 、丘陵和中低山地为主。 (2)气候:属 亚热带季风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温暖、降水较少,多阴雨天气,雾多、日照少。 (3)河流:长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等。
述,说明该区域( C )
A.气候炎热
B.土壤肥沃
C.地形复杂
D.河湖众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2062735考向18南方地区-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考向18 南方地区(2019·浙江杭州·中考真题)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浙江省作为其中一员,将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
(1)长江注入______(海域名称),它给予我们航运、发电等诸多便利;位于其______游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2)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城镇众多,将对一体化的推进起到重大作用。
结合图甲,列举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的四个自然条件______。
(3)分析图乙和图丙的信息,说明浙江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______。
【答案】(1)东海下(2)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3)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扩张虽然促进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但侵占了过多未利用土地,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恶化,因此要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解析】(1)长江是我国第一河,长江注入东海,位于长江下游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2)自然环境影响人口的分布,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的自然条件有: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
(3)浙江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是:浙江省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扩张虽然促进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但侵占了过多未利用土地,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恶化,因此要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本题容易失分有以下几种原因:(1)其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如第(1)小问,部分学生不熟悉长江注入东海,位于长江下游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2)其二,审题不清,答题不全。
如第(2)小问,题目要求“结合图甲,列举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的四个自然条件”,需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回答。
自然环境影响人口的分布,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的自然条件有: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
(3)其三,答题不规范。
如第(3)小问,浙江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是:浙江省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扩张虽然促进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但侵占了过多未利用土地,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恶化,因此要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七单元基础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4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七单元基础专项练习(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A. 美国B. 中国C. 德国D. 日本A. 青藏高原B. 黄土高原C. 云贵高原D. 四川盆地3. 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 内蒙古自治区C. 甘肃省D. 陕西省4. 下列哪个城市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A. 上海B. 广州C. 厦门D. 杭州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黑龙江6.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青海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鄱阳湖A. 大庆B. 青岛C. 大连D. 深圳8. 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A. 汉族B. 壮族C. 满族D. 回族A. 秦岭B. 大别山C.太行山D. 天山10. 下列哪个城市被称为“九省通衢”?()A. 武汉B. 郑州C. 南京D. 西安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 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3.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4.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5.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1. 我国的首都是______。
2. 中国领土的最东端是______。
3.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4. 我国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
5.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__族。
6. 长江发源于______山脉。
7. 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的主要地形是______。
8.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用于航海是在______时期。
9. 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是______。
10. 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_____。
11.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______贺兰山。
12. 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______。
初二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属于长江沿江经济发达地带的中心城市是A.上海、济南B.南京、武汉C.重庆、成都D.南昌、杭州【答案】B【解析】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的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在北纬25°-35°之间,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长江沿江地带有四个中心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选B.【考点】本题考查北方和南方的主要城市.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分)长江是我国第________大河,发源于____________高原,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___________(上游、下游)河段水能丰富。
图中A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水利工程。
【答案】一青藏上游三峡【解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游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三峡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考点】本题考查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3.下列称号不是指长江三角洲的是()A.“水乡”B.“鱼米之乡”C.“丝绸之乡”D.“天府之国”【答案】D【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和淡水鱼产区,被称为“水乡”和“鱼米之乡”,杭州丝绸制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丝绸之乡”,“天府之国”是指成都平原。
【考点】该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称号。
4.读“长江三角洲”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每空0.5分)(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省级行政单位:A 、B 、C 。
(2)河流、海域:D 有“”和“”之称; E ,F ;岛屿:G ,面积为我国第三大岛。
(3)这里以(地形)为主,是我国重要的产区,图示中的商品粮基地有:、;这里湖泊众多,图中湖泊H ,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4)本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国家综合交通网6主轴7走廊8通道简要分析及主要城市热力图比较

国家综合交通⽹6主轴7⾛廊8通道简要分析及主要城市热⼒图⽐较国家综合⽴体交通⽹规划纲要⾥布局了6条主轴连接4⼤城市群,7条⾛廊强化4个城市群辐射带动作⽤,8条通道强化主轴与⾛廊之间的衔接协调。
在这个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其他3⼤城市群并列,组成重要经济地的4极。
当然,他与长三⾓和北上⼴相⽐还差很远,与京津冀也有⼀定的差距。
“⼗三五”综合运输⼤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意图6条主轴除了在4极形成汇合点外,在4极组成的菱形内部唯⼀交汇点便是武汉,可见武汉在我国地理经济中的重要位置。
6条主轴,最重要的2轴是京津冀⾄长三⾓主轴和京津冀⾄粤港澳主轴,这2条主轴经过的经济腹地都是重要的经济区、城市密集区、⼈⼝聚集区。
7条⾛廊以北京为极点的有京哈⾛廊和京藏⾛廊,这2条⾛廊以东北西南⽅向贯穿祖国⼤地。
以上海为极点的⼤陆桥⾛廊、沪昆⾛廊,这2条⾛廊从上海出发,⼀条直通西北,⼀条直通西南。
以成都为重要节点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廊和成渝昆⾛廊。
以⼴州为极点的⼴昆⾛廊。
8条通道连通性更好,覆盖⾯更⼴。
在这个规划纲要⾥,有10个城市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南京、⼴州、深圳、⾹港、成都、重庆,这10个城市处于交通枢纽第⼀梯队。
国家规划这6主轴7⾛廊8通道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与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有着直接关系的。
看看4⼤城市群及重要区域的热⼒图,便可窥见⼀斑。
京津冀,⾸都所在地,与各地都有重要的经济交往。
市如苏州、宁波、⽆锡、南通、常州、扬州、绍兴等,都是经济强市。
珠三⾓是我国经济密集度最⾼的区域,在珠江⼝聚集了9个城市,其中5个重量级的城市。
部分,未来发展潜⼒⽆限。
九省通衢武汉,如果不是周边城市太弱,依托地理优势,必定成为⼀极。
中原崛起,必须有头部城市引领,郑州可担⼤任。
关中平原看西安。
湘江北去长沙却向南。
⼭东半岛齐鲁协⼒。
海峡西岸⼀决雌雄。
西南的西南,四季如春春城昆明。
⼀个城市的发展,地理位置很关键,发挥地理优势,提升经济效益,实现最⼤利益。
城市群的重要意义

城市群的重要意义1. 城市群那可太重要啦!就说长三角城市群吧,它让资源像水流一样汇聚起来,各种产业蓬勃发展。
想想看,如果没有城市群,那些大公司能发展得这么快吗?能有这么多机会让人们去拼搏吗?2. 城市群的意义简直超乎想象啊!像珠三角城市群,把不同城市紧密相连,就如同星星组成了璀璨的星座。
这不是让大家的生活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吗?3. 哎呀呀,城市群真的太关键了!京津冀城市群就是个好例子呀,它让人才、资金等像磁场一样聚集。
没有城市群,我们能享受到这么好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机遇吗?4. 城市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啊!以成渝城市群为例,它就像是一个强大的引擎,推动着区域经济快速前进。
这难道不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积极影响吗?5. 城市群真的是超级有意义的呀!比如中原城市群,它让不同地区优势互补,就像拼图一样完美组合。
这不是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吗?6. 哇塞,城市群的意义太重大了!武汉城市群让城市之间不再孤立,而是像亲密的伙伴一样携手共进。
没有它,城市能有这么强大的合力吗?7. 城市群可真是了不起啊!长株潭城市群把城市串成了美丽的项链,让每个城市都闪闪发光。
这不是在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吗?8. 城市群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呀!关中平原城市群让文化、经济相互交融,像一场盛大的舞会。
这难道不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吗?9. 城市群真的太重要啦!哈长城市群让区域发展充满活力,就像春天里万物复苏。
这不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吗?10. 城市群的意义简直太大啦!山东半岛城市群让各个城市协同发展,如同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没有它,我们的生活能这么丰富多彩吗?观点结论:城市群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参与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群 中心城市 地市 成都 宜宾 川南城市 群 泸州 内江 自贡 合计 (德绵 资)“三 阳”城市 群 绵阳 德阳 资阳 合计 南充 川东城市 群 广安 遂宁 合计 乐山 成(都) 南城市群 眉山 雅安 合计 凉山 川西离散 群 攀枝花 阿坝 甘孜 合计 达州 川东北离 散群 广元 巴中 合计 13 年 GDP(亿) 9,109 1,343 1,151 1,069 1,002 4,564 1,455 1,396 1,101 3,952 1,180 835 737 2,752 1,135 860 418 2,413 1,214 801 234 201 2,450 1,245 519 416 2,180 户籍人口(万) 1,417 543 423 427 327 1,719 543 391 507 1,441 760 322 384 1,466 354 349 155 858 480 112 90 109 790 549 316 394 865 城镇化率 69.40% 42.45% 43.29% 42.67% 45.50% 43.48% 45.10% 45.86% 38.25% 43.07% 41.34% 34.29% 43.11% 39.58% 44.53% 38.95% 39.80% 41.09% 30.57% 63.43% 34.59% 25.81% 38.60% 34.29% 37.80% 34.77% 35.62% 面积(K ㎡) 12,390 13,283 12,243 5,386 4,373 35,285 20,281 5,911 7,962 34,154 12,494 6,344 5,300 24,138 12,827 7,186 15,314 35,327 60,423 7,440 83,426 153,002 304,291 16,591 16,314 12,325 45,230 市区县数量 19 10 7 5 6 28 9 6 4 19 9 6 5 20 11 6 8 25 17 5 13 18 53 7 8 5 20 清洁能源、新 材料、纺织、 食品 钢铁、航天、 旅游、农牧业 旅游、文化、 电子信息 机械、石化、 纺织、食品 高铁、装备制 造、电子信 息、新能源、 新空港 白酒、食品、 物流 产业定位
城市群定义:城市间距在 100KM 左右及以下,高速公路、城际铁路 1 小时互通;高铁 30 分钟互通; 产业聚合度较密切、优势互补;能成为新的增长极、且增长潜力较大。
四川城市群GDP比较
10,000 8,000 6,000 4,564 4,000 2,000 成都 川南 三阳 川东 成南 川西 川东北 3,952 2,752
9,109
2,413
2,450
2,180
四川 4 大城市群
核心: 第一梯队 第二梯队 第三梯队 (不能算城市群) 川南城市群(4 市) 川东城市群(3 市) 川西离散群(4 市) 成都 三阳城市群(3 市) 成南城市群(3 市) 川东北离散群(3 市)
地图示意
创作策划:巴蜀子弟,2014 年 9 月 25 日,于深圳,740513